㈠ 桐柏山是哪個省哪個市的
桐柏山是河南省信陽市的。
桐柏山,位於中國河南省、湖北省邊境地區,其主脊北側大部在河南省境內,為秦嶺向大別山的過渡地帶,屬淮陽山脈西段,西北-東南走向。狹義的桐柏山指桐柏縣南以太白頂為中心的地區。
廣義的桐柏山,或稱桐柏山脈,指起於南陽盆地東緣,東南至武勝關,西南至湖北的廣水市、隨州、棗陽市一線的廣大山地。
主要介紹
桐柏山主脈位於桐柏縣城南部、太白頂背斜的核部,由於受西北~東南向鴻儀河大斷裂的影響,山體邊界十分整齊,形成山坡陡、山脊窄、群峰高聳的地貌形態。
如小仙垛海拔1053米、磨雲山寨1053米、太白頂1140米、田王寨1018.3米。山體北側為淮河及眾多支流的發源地,河流橫切山體,形成一系列深切河谷和近南北向的山嶺,使山勢更加雄偉壯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桐柏山
㈡ 桐柏有哪些景點
有太白頂風景名勝區:海拔1140米,上面有雲台禪寺。桃花洞風景名勝區:裡面有原始森林,普化禪寺,有仙人渡和情人谷。水簾洞風景名勝區:裡面有水簾洞、盤古溪、水簾寺、盤古殿、觀音禪林、妙法寺、太陽城、黑龍潭、通天河、仙人橋。有龍潭河風景區:裡面有龍潭河水庫和河南省佛教學院。祖師頂風景區,黑明寺風景區,蓮花島風景區,淮河源風景區,黃崗紅葉風景區。主要就是這些風景區。另外,以紅色教育為主題的旅遊景區有:桐柏革命紀念館、桐柏英雄廣場、回龍榨樓革命紀念館、平氏三月三張星江奪槍革命紀念地。
㈢ 全國干凈的城市有哪些
南通市:二甲鎮
揚州市:寶應縣城、小紀鎮、杭集鎮、菱塘回族鄉、丁伙鎮
泰州市:張郭鎮
浙江省
杭州市:淳安縣城、臨浦鎮、瓶窯鎮
湖州市:德清縣城、長興縣城、安吉縣城、煤山鎮、鍾管鎮、南潯鎮
嘉興市:嘉善縣城、姚庄鎮、洲泉鎮
紹興市:大唐鎮
金華市:磐安縣城
義烏市:大陳鎮、佛堂鎮
東陽市:橫店鎮
寧波市:寧海縣城
麗水市:雲和縣城
安徽省
馬鞍山市:當塗縣城
六安市:舒城縣城
福建省
泉州市:永春縣城、崇武鎮
江西省
九江市:武寧縣城
山東省
煙台市:東江街道
威海市:苘山鎮
東營市:廣饒縣城、東城街道、黃河路街道、河口街道、丁庄街道、孤島鎮、仙河鎮、勝坨鎮
河南省
鄭州市:北山口鎮、竹林鎮、小關鎮、薛店鎮、馬寨鎮、豫龍鎮、喬樓鎮、廣武鎮、徐庄鎮、金寨回族鄉
洛陽市:欒川縣城、宜陽縣城、石寺鎮
焦作市:修武縣城
駐馬店市:確山縣城
南陽市:西峽縣城、桐柏縣城
信陽市:新縣縣城、吳陳河鎮
湖北省
宜昌市:興山縣城
襄陽市:谷城縣城
湖南省
長沙市:長沙縣城
郴州市:嘉禾縣城
張家界市:索溪峪街道南通市:二甲鎮
揚州市:寶應縣城、小紀鎮、杭集鎮、菱塘回族鄉、丁伙鎮
泰州市:張郭鎮
浙江省
杭州市:淳安縣城、臨浦鎮、瓶窯鎮
湖州市:德清縣城、長興縣城、安吉縣城、煤山鎮、鍾管鎮、南潯鎮
嘉興市:嘉善縣城、姚庄鎮、洲泉鎮
紹興市:大唐鎮
金華市:磐安縣城
義烏市:大陳鎮、佛堂鎮
東陽市:橫店鎮
寧波市:寧海縣城
麗水市:雲和縣城
安徽省
馬鞍山市:當塗縣城
六安市:舒城縣城
福建省
泉州市:永春縣城、崇武鎮
江西省
九江市:武寧縣城
山東省
煙台市:東江街道
威海市:苘山鎮
東營市:廣饒縣城、東城街道、黃河路街道、河口街道、丁庄街道、孤島鎮、仙河鎮、勝坨鎮
河南省
鄭州市:北山口鎮、竹林鎮、小關鎮、薛店鎮、馬寨鎮、豫龍鎮、喬樓鎮、廣武鎮、徐庄鎮、金寨回族鄉
洛陽市:欒川縣城、宜陽縣城、石寺鎮
焦作市:修武縣城
駐馬店市:確山縣城
南陽市:西峽縣城、桐柏縣城
信陽市:新縣縣城、吳陳河鎮
湖北省
宜昌市:興山縣城
襄陽市:谷城縣城
湖南省
長沙市:長沙縣城
郴州市:嘉禾縣城
張家界市:索溪峪街道
㈣ 太白頂的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位於太白頂北麓,具體坐標是:東經112°47′-113°11′,北緯32°17′-32°29′,景區總面積266平方公里,核心區為108平方公里,距桐柏縣城3公里,內分淮源、太白頂、桃花洞、水簾洞四大各具特色的景區,各類景觀一百餘處。
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特色性資源種類繁多,人文資源與自然資源互相融合,集雄、奇、幽、秀、險、深為一體,融淮源、佛道、盤古、紅色、《西遊記》諸文化為一身,風景名勝資源在全國具有典型性、稀有性、多樣性和完整性等特徵,是一處集旅遊觀光,休閑度假,科研考察,保健療養為一體的山嶽型風景名勝區。
1982年淮源風景區被河南省政府批准為河南省省級自然保護區。1996年被批准為河南省省級風景名勝區,1997年被評為河南省十佳文明景區,2001年又被批准為淮河源國家森林公園,2004年被國家旅遊局評定為3A級旅遊區,2005年被稱為「盤古」之鄉。2010年國務院發布第七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列名其中。桐柏山淮源風景名勝區為此成為南陽市唯一一家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字型大小」風景名勝區,是河南省9家國家級名勝風景區之一。 《桐柏縣志》載:「淮,始於大復,潛流地中,見於陽口」。千里淮河發源於桐柏山脈主峰北麓「小淮井」。淮河又稱淮水,為古「四瀆」之一,是華夏風水河。《爾雅》載:「淮水與澧水同源俱導,東流為淮,西流為澧」,有「江淮同源」之說。主峰北麓山腳下的固廟村西嶺,至桐柏縣大河鎮土門村的新坡嶺一線為江淮分水嶺,東屬淮河流域淮河水系,西為長江流域唐白河水系。
淮河源發源於桐柏山北麓,一個大峽谷,大峽谷長8公里,呈「V」狀,谷深80-160米左右。《岳瀆經》載:「禹治水,三至桐柏山」,禹治水的活動范圍是江、淮、河、濟四條大河,古稱「四瀆」,歷代王朝皇帝祭「瀆」即有淮河。秦漢時即在淮河源頭建淮瀆廟。《禹貢》中記載:「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沂泗,東入東海」。古時的淮河是源於桐柏,東流經河南、安徽、江蘇至淮安以東入黃海,淮源在桐柏景別的地方僅靠源河的長度、水量等理由爭不走的,也是無可爭議的。淮河發源於桐柏山主峰太白頂東溝,史記「淮出胎先簪山」。《大明統一志》載:「桐柏山,淮水出其下」。淮河的源頭是由桐柏山58條支流匯成。江河之源的認定,一般要遵循「位高為源,位遠為源」的原則。六盤谷定為淮河正源,其因是有三:一是它在淮河58條支流中水位最高(1140米),距東海最遠的一支;二是秦始皇二十六條便在這里建立了淮祠。是歷代皇廷祭祀淮河之地;三是志載:清乾隆皇帝兩次遣官到這里探源,時布政使江蘭、河南巡撫畢源都是在這里探得淮水真源的。所以,這里蘊育了悠久面獨特的淮源文化。自固廟溯源而上,河道由寬而窄,沿岸有小橋流水,奇石險壁,茂密竹園,幽深水潭,走過六盤谷,當地把源頭深谷中一處峭壁稱之為「牛槽溝」,直上直下,宛如一矩型牛槽豎立在前方,不可攀越。繞過「牛槽」,河道更加崎嶇,河水左沖右繞從石壁上流過,後又「潛流地中,見於陽口」。我國大江大河源頭都不太好找,交通不便,或耗時過多,唯獨淮源位處中原,交通便利,風景秀麗等諸多優越條件,十分有利於人們探覓。 雲台禪寺
雲台禪寺座落於桐柏山主峰太白頂之巔,海拔1140米,為豫南名剎。該寺五殿四院,佔地22000平方米,各種殿房39間,大小佛像108尊。清初以前,桐柏山道教興盛,太白頂和桃花洞是桐柏道教的主要道場。清乾隆四十九年,四川寧遠府西昌縣紫微山宗林寺人和尚臨濟宗教四十一端德朝五台山歸來慕名進山,夜宿桃花洞,以佛法感動道人棄道皈佛。出家修道前曾任陽縣令圓明(公元1737-1819年)在太白頂之巔創建雲台禪寺,時稱「太平寺」,光緒三十二年改名「雲台禪寺」,其餘人創建普化寺,自此形成以雲台禪寺和普化寺為主體的桐柏山佛教禪宗支脈中的臨濟宗白山系。豫鄂兩省諸多縣(市)香客結隊朝頂進香,絡繹不絕,香火頗盛,為全國佛教聖地之一。鼎盛期僧眾多達600餘人,曾有「南普陀,北雲台」之譽。清同治年間,雲台禪寺和尚馬哈奈曾作為主僧奉詔入宮做佛事,佛事後獨受御賜千佛袈裟和金鉤玉環,此物現藏於雲台禪寺做為鎮山之寶。20世紀30年代雲台禪寺法一和法達兩位法師分別在上海安國寺、北京無量寺弘法,兩人分化南北,時有「南法北達」之說。1954年雲台禪寺和尚通性訪問印度,受贈玉佛一尊,1958年印度總理赫魯訪華時,曾提出要專訪雲台禪寺,時為交通不便等原因未能成行。該寺可謂高僧輩出,影響海內外,而且一寺座跨豫鄂兩省,前殿供道,後殿奉佛,佛道合一,非常獨特。如今殿堂巍峨,聖像庄嚴,門坊軒昂,規模宏大,僧人雲集,遊人如織。佛教臨濟宗第四十八代衣缽傳人、白雲山系第十二代高僧印恭大和尚生前曾深有感觸地賦詩贊曰:披霧帶雲登雲台,日暖奇花遍地開。危殿插霄星月近,險峰接天風雨來。雲台禪寺在海拔1140米的山頂上,是佛道臨濟宗白雲山系祖庭,不少人譽之為「中原的布達拉宮」。
水簾禪寺
水簾禪寺位於桐柏縣城西南約6公里山峽中。殿堂後面,緊臨一座百米峭崖,一泓山泉自崖巔傾瀉下來,活像一條水晶掛簾懸在空中,將峭崖上部的一座天然石窟遮掩在幕後,稱為水簾洞,寺因以為名。水簾寺,佔地面積7300平方米,始建年代已不可考。據歷代碑刻記載,宋元佑三年(1088)、明嘉靖27(1548)、清乾隆八年(1743)均有重修。千百年來,水簾寺時遭兵燹匪患,幾經興衰。1983年,水簾寺先後在傳虛和尚、印恭法師、妙俠法師的主持下,開始大規模的重建修復工作。現已成為南陽市佛教協會、桐柏縣佛教協會會址,河南省四大名寺之一。現有玉佛樓、毗廬殿、山門、竹林精舍、華藏圖書館、素餐館和各類房舍共180多間,塔園一處、石拱橋5座、石欄桿300多米、攔河壩一座、護河堤800多立方米,殿內供奉各類佛像128尊,各類法物法器200件,大型木刻《金剛經》12面,泰國大小銅佛5尊,大鍾一口重1.2噸,大鼓一面直徑1.3米,寶鼎一幢高3.6米,立各類石碑16通,歷代保存《頻伽藏》一部,香港佛教青年協會贈送日本版《大正藏》二部、《乾隆大藏經》一部、《洪武大藏經》一部、經書百餘冊、並捐贈豐田麵包車一部,興建水簾賓館一座。寺內多處寺匾寺名均由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中國書協副主席等名家親筆題寫。現任住持妙俠法師是河南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南陽市佛教協會會長、桐柏政協委員。自86年以後,水簾寺對外友好關系日趨發展,往來活動不斷增多,在國內和東南亞地區具有廣泛影響,現與美國、伊斯蘭卡、馬來西亞、新加坡、緬甸、台灣、香港、澳門等十幾個國家地區以及國內20多個省、市有關團體和知名人士建立友好關系。 桐柏山是中共領導開展革命活動較早的地方。桐柏縣是河南省九個革命老根據地(蘇區)縣份之一,是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1)1925年到1947年的22年間,在桐柏縣境內先後建立3個中央級、6個省級、9個地級、12個縣級黨政軍領導機構。
(2)劉少奇、李先念、賀龍、王震、彭雪楓、鄭位三、王首道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工作和戰斗過。紅三軍、紅二十五軍、紅二十八軍等部隊在此駐防、轉戰,並先後建立20餘支地方革命武裝。
(3)革命活動遺址主要有: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軍區、中原行署駐地舊址,豫鄂邊省委舊址,七七工作團舊址,桐柏軍區舊址等。
㈤ 桐柏縣在哪個地方
河南桐柏.
桐柏縣位於豫鄂邊區,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總面積1941平方公里,轄9鎮7鄉,214個行政村,總人口43萬,自然特點「七山一水二分田」。
桐柏山水秀美,文化厚重。盤古開天地,「血為淮瀆」,被命名為「中國盤古之鄉」。秦漢為始,50多位帝王遣官祭淮,康熙御書「靈瀆安瀾」。桐柏山創佛教臨濟宗白雲系,境內水簾寺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正在興建的河南省佛教學院,是全國第六家、河南省唯一的佛教高等院校。桐柏是中原旅遊勝地,有主要景觀118處,淮河源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河南省十佳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桐柏是「二戰」時期的蘇區、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革命根據地,劉少奇、李先念、徐海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里戰斗和工作過。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被確定為全國百家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桐柏資源豐富,區位優越。桐柏地處南北氣候過渡帶,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種類繁多,宜林山坡164萬畝,連片草場40萬畝,森林覆蓋率50.1%,被專家譽為「天然生物物種基因庫」。資源富集,尤以旅遊、礦產、林果、畜牧、水產、土特產著稱,被譽為「全國特大資源寶庫縣」。已探明礦藏56種,全縣人均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礦量價值是全國平均值的25倍。其中,天然鹼儲量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譽為「中國天然鹼之都」。有全國最大的露天金礦銀洞坡金礦、全國四大銀礦之首的桐柏銀礦。盛產木瓜、板栗、茶葉等農副土特產,被稱為「木瓜之鄉」。
桐柏基礎設施完善,縣城環境優美。寧西鐵路、312國道及信南高速、焦桐高速貫穿境內。縣城區面積28平方公里,城區綠化覆蓋率46%,山中有城,城中有園,青山環抱,綠水纏繞,展示了山城的獨特魅力,榮獲河南省最佳人居環境獎、省衛生縣城、省文明縣城創建工作先進縣和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縣稱號。
豐富的自然資源,完善的基礎設施,深厚的文化積淀,不僅為桐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而且為海內外客商提供了無限商機。面向新的未來,英雄的桐柏兒女必將承前人之優秀,借四海之智慧,創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0377-68826973
㈥ 桐柏縣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桐柏縣中等職業學校,水簾洞,
㈦ 桐柏縣國土資源局
桐柏縣位於河南省南部、南陽盆地東緣,豫鄂邊區,桐柏山腹,是千里淮河的發源地,總面積1913平方公里。縣城位置距離南陽120公里、信陽80公里、武漢270公里,滬陝高速、焦桐高速、312國道、寧西鐵路經縣城橫貫全境。縣域地貌以淺山、丘陵為主,屬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溫濕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轄11鎮、5鄉,215個行政村(社區),總人口44.08萬人,自然特點「七山一水二分田」。
白慶周 黨委書記、局長
鄭俊生 黨委副書記、主任科員
王忠建 黨委委員、副局長
胡泳 黨委委員、主任科員
葉長生 黨委委員、副局長
汪本明 黨委委員、副局長
趙瓊 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徐新枝 副主任科員(女)
張中 副主任科員
劉嶺 副主任科員
白慶周簡介:祖籍河南唐河,男,漢族,生於1963年10月,中共黨員,研究生學歷,經濟師。1982年12月畢業於南陽農校牧醫專業,歷任桐柏縣原果園鄉獸醫站會計、醫生,桐柏縣安棚鄉茶林牧助理兼會計,桐柏縣縣委機要局秘書、副局長,桐柏縣財政局副局長、副書記(其中,2000年9月~2002年2月,兼任桐柏縣農稅局局長),桐柏縣糧食局黨委書記、局長;2004年10月至今,任桐柏縣國土資源局黨委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桐柏縣國土資源局的前身是桐柏縣土地管理局,成立於1992年6月;1995年9月,桐柏縣房產處、房產交易所並入,更名為桐柏縣土地房產管理局;2002年3月,桐柏縣地質礦產局並入(2004年10月又分出),更名為桐柏縣國土資源房產管理局;2005年底,實行垂直管理,房產業務分出;2010年7月,桐柏縣國土資源局與桐柏縣地質礦產局合並,成立新的桐柏縣國土資源局,由政府職能部門轉變為政府工作部門,負責全縣國土資源的統一管理。局機關內設辦公室、人事勞資科、計財科、市場科、信訪科、礦產開發科、地籍管理科、徵收科、年租金徵收辦、紀檢監察室、老乾科、規劃科、耕地保護科、土地徵用科、地質環境科、地質勘查科、黨辦、政策法規科、測繪科20個科(室),下屬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大隊、地產交易中心、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儲備中心、土地房屋測繪隊5個二級單位,下轄城關、城郊、吳城、月河、固縣、朱庄、大河、安棚、埠江、平氏、程灣、新集、淮源、回龍、毛集、黃崗、淮北產業集聚區所、安棚化工專業園區所18個國土資源所。
【土地資源】截至2010年底,全縣總面積191381.96公頃。其中,耕地57114.28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29.8%;園地3137.51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1.95%;林地89818.03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46.93%;草地12621.34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6.59%;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1651.67公頃,占且縣總面積的6.09%;交通運輸用地3069.33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1.6%;水利設施用地9944.46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5.2%;其他土地3425.34公頃,佔全縣總面積的1.79%。人均耕地1.99畝。
【耕地保護】一是不斷完善耕地保護制度。明確了鄉(鎮)政府和相關職能單位的監管責任;建立了耕地佔補平衡制度、補充耕地儲備制度、基本農田補劃制度。二是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全縣劃定基本農田保護片1042塊,新設和更新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220餘塊。逐級簽訂目標責任書,將基本農田保護落實到村組、地塊。三是嚴格履行耕地佔補平衡制度。對申請建設項目征地單位的補充耕地方案進行嚴格審查,堅持「先補後占」,「佔一補一」,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質量不降低。落實耕地保護面積83.2萬畝,基本農田面積58.8萬畝,均超過原保護面積,在保障新增建設用地的基礎上,連續12年實現耕地總量動態平衡。
【國土資源規劃管理】按照下級規劃服從上級規劃的原則,對市局下達的各項指標進行了具體的落實,主要是:(1)耕地保有量指標圖上面積大於縣級規劃下達指標;(2)基本農田保護指標,圖上凈面積大於縣級規劃下達指標。(3)城鎮工礦用地指標,圖上增量指標及總面積小於或者等於縣級規劃下達的2020年控制面積;(4)城鄉建設用地增量指標及總面積小於或者等於縣級規劃2020年控制面積。對於以上約束性指標,切實做到「該高於的不跌破、該低於的不突破」。
對於預期性指標,例如園地、林地等,主要是根據各鄉(鎮)實際情況來確定。重點保障了產業集聚區、中心城區以及其他重點產業、重點項目的用地需求。對於各鄉(鎮),要重點保障鎮區用地需求。合理劃定擴展區和基本農田緩沖區,為經濟發展留足空間。
科學、合理確定中心村。通過與桐柏縣規劃局充分銜接,合理確定各鄉(鎮)中心村數量及布局。並按照省廳專家及市局領導的建議,在部分鄉(鎮)增加中心村數量,保證每個鄉(鎮)中心村數量在5個以上。並根據各鄉(鎮)領導的意見和建議,合理安排農村居民點拆舊的時序及位置,合理安排增減掛鉤區。由於桐柏縣地處山區,農村居民點分布較為分散,因此,將偏遠山區的零星村莊予以拆除,將偏遠地區的人口集中安排到中心村。結合規劃局編制的村鎮體系規劃,將中心村周邊的基本農田調出,並且適當的考慮了中心村的醫療衛生所、郵電所、農村中小學等配套設施的建設。切實做好新農村規劃。
【土地利用】以推進土地節約集約利用為核心,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一是創新模式,四項機制確保新增用地節約集約。在工作中探索建立的「導向、准入、制約、激勵」用地機制,有效地促使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實現集約經營,以較少的土地獲取了最大效益。二是積極盤活存量土地,提高現有建設用地利用效率。認真落實《國務院關於促進節約集約用地的通知》,對批而未供、閑置和低效利用土地進行全面的調查摸底。2010年,盤活閑置和低效利用土地30.03公頃,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潛力。加強土地市場建設,建立了公開、公平、公正的交易機制。把縣域內國有土地作為推進有償使用制度改革的重點來運作,全面提高土地的市場化配置水平。全年供應國有土地28宗,面積1326公頃,成交價3.54億元。劃撥供應消防大隊、教育教學研究室、佛教學院、政法幹校等已完成徵收實施並移交的國有建設用地551.9畝,盤活了資產,發揮了土地的最大效益。
【地籍管理】嚴格按照國土資源部和省國土資源廳地籍管理規范化建設實施方案的要求,做好土地登記工作,對不符合登記條件的宗地一律不予登記,堅決杜絕通過土地登記使違法用地合法化,切實保證土地登記權屬合法、程序到位、主體正確,提高土地登記的公信力,為保護國家和私人土地資產服務。全年共完成土地登記發證工作383宗,面積80餘畝。其中,城鎮居民宅基用地235宗;出讓掛牌土地40宗,劃撥用地8宗。
【建設用地管理】全年共完成植物油廠、河南油田產能建設、城鎮建設等三批村鎮、六批城市、二批鄉鎮、一批油田產能共12個批次、1504.56畝的用地報批,有力地支持了全縣重點項目建設。
【本年本地區特色】2010年7月,桐柏縣國土資源局與桐柏縣地質礦產局合並,組成新的桐柏縣國土資源局。2010年6月17日和7月26日,桐柏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成果順利通過了省、市專家的初審和復審,8月初,規劃成果通過省政府批復;2010年8月,全市國土資源管理工作會議在桐柏縣召開。
【礦產資源】桐柏縣是全國特大礦產資源寶庫縣,礦種多、儲量大。目前已發現16個成礦區帶,60個礦種,已探明儲量的有23種,已開發利用礦產18種。優勢礦產主要有天然鹼、芒硝、石油、天然氣、黃金、白銀、水泥灰岩等。天然鹼探明儲量1.2億噸,儲量亞洲第一、世界第二;黃金儲量85噸,全省第二;白銀儲量2700噸,全國第一。據專家評估,桐柏縣境內礦產資源潛在價值達5000億元。
【地質找礦工作取得新進展】爭取了安棚鹼礦薄礦層開發與礦層保護、銀洞坡金礦危機礦山接替資源找礦、興業礦業公司深部找礦勘探項目,爭取資金3000餘萬元。2010年,新增鐵礦石探明儲量(332+333級)276.04萬噸,新增黃金探明礦石量(122b+333級)188.7萬噸,新增銀探明礦石量(333級)59噸,新增鉛金屬探明礦石量4萬噸,新增鋅金屬探明礦石量2萬噸。
【礦產勘查開發管理】開展了全縣采礦權人年檢工作,縣級發證持證礦山67個,縣域礦山企業采礦許可證持證率100%,查處礦山企業違法行為3起,非法采礦1起,停產限期整改2家。按照省廳對全縣探礦權清理工作要求,正在開展核實溝通和抽查審核工作。全面落實了礦山儲量動態監測制度,全縣監測率100%。
【礦產資源整合】按照市局下達的桐柏縣轄區內礦山數量減少20%的目標任務,縣政府成立了礦產資源整合領導小組,研究布署整合方案並上報,市政府已批復。2010年,按照既定資源整合工作方案,全縣資源整合的范圍為建築用大理岩礦,整合的標準是整合後的礦山企業必須達到年生產建設規模30萬噸以上,企業注冊資本金必須在500萬元(含500萬元)以上,形成規模化、集約化經營,解決礦山企業小、散、亂的局面,礦山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整合工作將按照市政府批復的意見如期完成。四是積極開展礦山地質環境工程治理。通過向上爭取政策性項目資金,完成了大河銅礦礦山地質環境治理項目(220萬元);通過桐柏山地質遺跡保護項目(200萬元)的治理,有效改善了礦區礦山地質環境。
【本年地質礦產工作特色】①完成了桐柏縣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的修編;②申報了全國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示範縣建設項目,資料已通過省市預審;③完成了全縣礦業權實地核查工作;④完成了全縣探礦權清理工作。
【執法監察】以探索長效機制為基礎,切實加強執法監察。立足於從管理上找原因,從落實共同責任上想辦法,從提高土地、礦產執法水平上下功夫,嚴查各處各類土地、礦產違法行為。一是加強動態巡查。在大力宣傳、營造氛圍的基礎上,實行局長、所長、監察員層層負責制,明確巡查區域,劃分巡查等級,安排巡查專人,定時開展巡查,做到管護到邊、巡查到位。實行「提前介入,關口前移,查防結合」的執法監察新模式,確保早發現早制止早查處。二是健全執法機制。4個執法中隊與16個基層所協調配合,分片負責,對大案要案實行公開聯合掛牌督辦;建立和完善了聯合辦案機制,主動引入司法機制,在南陽市率先成立公安國土中隊的基礎上,進一步與法院、檢察院和監察機關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加大對重大典型案件的聯合處理和責任追究力度,大大提高了辦案質量。三是建立了縣、鄉、村土地管理長效機制。進一步明確縣直有關部門、鄉(鎮)政府、村組在土地管理中的職責,強調共同責任,形成強大合力。全年共採取集體行動30餘次,立案260餘宗,下達處罰決定260餘宗,拆除根基房屋、制止違法礦業行為70餘宗,較好地維護了全縣土地市場秩序和有效遏制了各類違法礦業行為的發生。
【信訪工作】全年共接待信訪人340餘人(次),立案48件,其中,轉辦18件,交辦10件,直接查辦20件。進京、赴省來市上訪,省廳批轉,交辦信訪事項和群眾滿意率均達到規定標准。
(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