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為什麼武松之前是長頭發 後來是短頭發
一開始武松是女人為長發,後來為頭陀行者,就變成了短發
這是個從跑路需要,到接受設定的過程。
武鬆起初對於頭陀的故事並不敢興趣,甚至還不如張青的同情度高一點。
但是血濺鴛鴦樓後,武松要去二龍山落草,為了防止路上被盤查,所以聽從孫二娘的建議,給他拿出頭陀的裝扮,扮成了行者模樣:
「今既要逃難,只除非把頭發剪了,做個行者,須遮得額上金印。」
一開始打扮成行者的動機,主要還是把頭發剪短,前額剪成劉海,遮擋額頭上的「金印」,這樣跑路的時候不容易被懷疑。
其實之前張青出餿主意,讓武松貼個膏葯遮擋,但是被孫二娘否定了。
然後就把武松打扮成行者了:「把氈笠兒除下來,解開頭發,折迭起來,將界箍兒箍起,掛著數珠。」
因為頭陀的身形跟武松差不多,所以武松裝扮之後,也看不出來什麼破綻。
就是挺合身的:「張青、孫二娘看了,兩個喝采道:「卻不是前生註定!」」
武松對著鏡子照了照,也覺得自己適合當個行者,於是就把頭發剪了,真的當上了行者:
「我照了自也好笑,我也做得個行者。大哥,便與我剪了頭發。」
到這里武松看了裝扮,覺得自己挺適合當行者,不單單是為了跑路,而是主動有心當行者。
所以願意剪了頭發,就是發自內心的相當行者了;頭陀其實沒必要剪掉頭發,但武松還是要求減去了。其實就是接受了頭陀的設定。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咱們去某寶賣了一身警服,穿到身上剛剛合適,對著鏡子一照,艾瑪更有感覺了。於是覺得穿上警服這么精神,我以後就不穿別的衣服了,就穿著警服出去糊弄事了。
本來就是圖個樂呵,結果穿著穿著入戲了,真把自己當警察,沒事還出去調節鄰里糾紛呢。
其實就是穿上制服後,接受自我身份設定了唄。
武松的心態可能跟這個有點像。穿上頭陀裝備,扮成行者之後,覺得自己這個造型也不錯,以後就這樣出去混江湖了。
然後直到二龍山,又到梁山,再到招安,都是以行者的身份示人;另外他行者的綽號也打響了,所以也要考慮下人設江湖嘛。最後就成真了,不但武松接受了這個身份,大家也接受了這個身份。
最後真的在六和寺出家了。
作者:讀書的小猹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41237648/answer/1579379688
2. 武松的資料和圖片
武松是中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在《金瓶梅》中出現),是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人稱行者武松。神武非凡,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大蟲,「武松打虎」的事跡也在後世廣為流傳。
3. 武松的頭發是什麼顏色
看遺傳和自身原因吧!
有以下幾種可能:
①有可能是天生的黑色
②有可能因遺傳原因有少白頭(有幾根頭發是白色的)
③有可能也是天生的黃色
④有可能因為打虎操心過多,變成白色
⑤有可能因為喜歡喝酒,可能會是白色
4. 張青和孫二年如何改變了武松的打扮
通過讓武松換上頭陀的行頭。
武松犯下了彌天大罪,被抓住要掉腦袋的。所以,當武松再次和張青夫婦相見時,二人迫不及待的又提起這個頭陀。頭陀這個行頭,正適合武松穿。武松化妝成普通人,自然會在路上容易遇到盤問,而化裝成頭陀模樣,就告訴其他人,這是個出家人而已,能少了盤問的可能。
以下是武松的相關介紹: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在《金瓶梅》中也有登場,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後,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武松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跡在後世廣為流傳。
曾與魯智深、楊志等人聚義青州二龍山,三山聚義時歸順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坐第十四把交椅,為十大步軍頭領之一,上應天傷星,後受朝廷招安隨宋江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最終在征方臘過程中被飛刀所傷,痛失左臂,被封為清忠祖師,最後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武松
5. 武松帥嗎,和柴進比哪個更帥
當然是柴進帥,沒有看見孫二娘要把武松當黃牛肉,因為他太胖了,柴進人們叫他柴大官人,像這樣的人當然也是一個帥哥。
再看看別人怎麼說的。
6. 有誰有動漫黑色頭發男生的圖片,像這種的,發給我,至少兩張,必採納
7. 古時候有個人是和尚。脖子上帶個珠子。古時候有一個人,手裡拿把刀。頭發很長。這個人是誰
你描寫的這個人物就是水泊梁山的好漢武松。
8. 武松的綽號行者的由來
武松血濺鴛鴦樓後,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頭陀打扮,所以江湖人稱「行者武松」。
行者是那時對遊方道人的一種稱呼。本是打虎英雄,但因其大哥被人毒害,怒而殺人。逃跑後,遇到結拜兄弟菜園子張青和其妻母夜叉孫二娘。
於是武松剪了頭發,著了皂直裰,系了絛,把氈笠兒除下來,解開頭發,折迭起來,將界箍兒箍起,掛著數珠。便化名行者,做了頭陀,提了鑌鐵戒刀,身帶度牒文書,繼續上路。
後來除惡道,上了二龍山,與魯智深會合,最後一起上了梁山,繼續以此裝束形象替天行道。自此之後,武松便形成了行者的綽號。
主要事跡:
1、打虎遇兄
回清河縣的路上,見酒家「三碗不過岡」,連喝十八碗酒,在景陽岡乘醉打死猛虎。下山時巧遇獵戶,一同來到陽谷縣縣衙,將賞銀全贈與了眾位獵戶。知縣愛其忠厚仁德,任命他為都頭。後巧遇兄長武大郎,原來武大娶妻潘金蓮,多有浪盪子弟來家騷擾,因此遷到了陽谷縣。
潘金蓮試圖勾引武松,被拒絕,被當地富戶西門慶勾引,姦情敗露後,兩人毒死了武大郎。為報仇,武松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殺人後,武松到陽谷縣縣衙自首,由於案情重大,武松被押到東平府審判,東平府府尹陳文昭憐惜武松是個有義的漢子,便把案卷改得輕了,判了個刺配孟州,便了。
2、落草二龍山
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假扮成帶發修行的「行者」。張青、孫二娘夫婦讓武松去投二龍山。之後,夜走蜈蚣嶺,在墳庵殺死惡道飛天蜈蚣王道人。
在路上因誤會打倒了孔亮,喝醉了酒睡倒河邊被孔亮捉到了莊子里拷打,卻幸得當時在孔家莊的宋江消除誤會,宋江與武松離開孔家莊後,宋江要去清風山,武松還要去二龍山,二人分別武松投奔二龍山。 後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三山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3、結拜宋江
武松因先前在家鄉打死一個人,怕吃官司,遠離家鄉,投奔滄州,躲在柴進府中避禍,一住就是一年有餘時間。武松離家兩年,時刻掛念胞兄。宋江因在家殺死閻婆惜, 出逃前往柴進府,在柴進府遇見了武松,那時候,宋江不慎把炭火掀在武松身上,武松憤怒要打宋江,柴進道出宋江姓名後,武松大驚,納頭便拜。
第二天,武松說得知當時被他「打死」的人只是昏迷了,沒有死去。就辭別柴進、宋江,趕奔清河縣尋兄。宋江不舍,與武松結義為兄弟。
9. 武松的頭發是長的好還是短發好
武松的頭發應該是長的。在中國古代,剪掉頭發是一件大事!除非有重大變故,「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因此才會有曹操的馬踐踏青苗,曹操自己割發代首,以嚴肅軍紀。和尚也是把剃頭當成一件重大禮儀,名之曰「受戒」。武松是頭陀,應該是不需要剃頭的,因此,他不會主動把頭發剃光,至於剃成短發,好像是沒有人這樣的,除非是受刑——髡(kun)刑。
10. 武松打虎圖片做頭像說明什麼心理
勇敢。
1、有可能是這個男生本身就喜歡武松,所以用武松打虎圖片做頭像。
2、也可能讓女孩覺得你可以得到他的保護,希望其她人能夠明白他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