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古代有名的十大山水畫圖片
中國美術學院陸儼少曾經確定了國美學生必臨的十幅大畫,可作為參考:董源《夏山圖》,巨然《層岩叢樹圖》,范寬《溪山行旅圖》,郭熙《早春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夏圭《溪山清遠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王蒙《青卞隱居圖》、《具區林屋圖》,倪雲林《漁庄秋霽圖》、《容膝齋圖》等。
❷ 問: 我想下載一些古代的畫作,高清的,在什麼網站上可以免費下載到
清 查士標 青山卞居軸91.5x55.4天博.tif
清 胡湄 鸚鵡戲蝶圖 絹本 98.2X50.3.tif
清 蔣廷錫 蜀葵宣花圖絹本76x39天博.tif
清 鄭板橋155x84.tif
王午生,柏松圖.tif
王震,簪花尋味圖.tif
王震,花禽圖.tif
王鹿公.tif
鄭板橋 竹半幅.tif
陳汝言 山水53-ok.tif
高其佩.tif
黃溱-山水.tif
仿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
華岩
唐 虞恭公溫彥博碑 宋拓 ok
唐隸
天博001-傅山傅眉山水
天博002-石濤 山水冊
天博003-甌香館寫生冊
天博004-孔子弟子像卷
天博005-宋代雪漁圖
天博006-觀潮圖卷
佛像唐卡
├─仙道
││01540-文徵明-老子像.TIF
││5-指畫怒容鍾馗圖-hx-原大.tif
││60:八仙神通圖--0.tif
││八仙圖.tif
││北宋李公麟西嶽降靈圖卷(全)絹本26.5x582.tif
││唐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紙本35.5x338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tif
││唐 梁令瓚 星宿圖(宋摹本) 絹本27.5x489.7故宮博物院藏.tif
││唐(傳吳道子)八十七神仙卷絹本30x292徐悲鴻紀念館.tif
││宋 佚名 九歌圖卷紙本全卷37x891故宮.tif
││山西水陸畫十六屏 手卷33×384.tif
││張果見明皇圖卷-代絹ok.tif
││明 沈希遠 遊仙圖卷.tif
││正道圖鍾馗.tif
││清 12屏群仙祝壽手卷全卷52x195.tif
││清 任熊無款 群仙祝壽圖佛道86X170.tif
││清 任薰 群仙圖 紙本 55x99.tif
││清 佚名(傳武宗元)朝元圖卷.TIF
││清 殷奇 張果老幻驢圖冊頁絹本20.6x31.8大都會.tif
││清代-臨天王送子圖25X254.tif
││范增-老子出關.tif
││范曾 道法自然 30x59.tif
││范曾鍾馗.tif
││謝申 八仙過海.tif
台052-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台053-元 趙孟頫 前後赤壁賦行書
台054-猿馬圖
台055北宋 宋徽宗趙佶詩帖
台056-宋 劉松年 羅漢圖一
台056-羅漢圖1
台057-宋 劉松年 羅漢圖二
台058-宋 劉松年 羅漢圖三
台059-宋 劉松年 羅漢圖 四
台060宋 葉肖嚴 西湖十景
台061清 董邦達 西湖柳艇
台062清 董邦達 蘇堤春曉
台063清 董邦達 雙峰插雲
台064清 董邦達 麴院風荷
台065清 董邦達 南屏晚鍾
台066清 董邦達 三潭印月
台067清 董邦達 平湖秋月
台068清 董邦達 斷橋殘雪
台069清 董邦達 柳浪聞鶯
台070清 董邦達 麴院風荷御題
台071清 董邦達 雙峰插雲御題
台072art-斷橋殘雪御題
台073清 董邦達 花港觀魚御題
台074清 董邦達 柳浪聞鶯御題
台075清 董邦達 西湖暮雪
台076art-張宗蒼西湖圖
台077art-關槐西湖圖
台078art-墨林二妙
台079art-紀游畫冊 西湖
台081art-孤山放鶴
台082玄-金 武元直 赤壁圖
台083art-文徵明 扇面畫選16開
台083玄-榴實圖
台084玄-三友百禽
台085玄-葑涇仿古圖
台086art-四梅花圖卷
台086玄-清 王翚 溪山紅樹圖
台087art-薛紹彭草書大年帖頁
台087玄-蘭竹合作
台088art- 無款星宿圖卷
台088玄-錦春圖
台089玄-白鷹圖
台090-紡車圖卷
台090art-紅梅孔雀圖頁
台090玄-仙萼長春圖16開
台091-1宋四家-蔡襄11張
台091-2宋四家-黃庭堅11張
台091-3宋四家-米芾13張
台091-4宋四家-蘇軾24張
台091-5宋四家23張
台091-摹盧鴻草堂十志圖卷
台092-苕溪詩卷
台094-小雅鹿鳴之什圖卷
台094玄-仇英扇面畫選9張
台095-詩經·小雅·節南山之什圖
台095玄-董其昌書法杜甫廟詩
台096-懷成都十韻詩卷行草書
台096玄-沈周扇面畫選9張
台097-骷髏幻戲圖頁
台097玄-唐寅扇面畫選14張
台098-貨郎圖
台099-四景山水
台100-明人書法(扇面)13
台100玄-惲壽平王暉花卉山水合冊12
台101玄-八大山人花鳥冊頁6
台102玄-明清山水扇面18
台103玄-閑居賦
台104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全卷)
台105玄-宋四小品(書法)6
台106玄-秋庭戲嬰
台107玄-南枝春早
台108玄-青卞隱居
台109玄-元 方從義 高高亭圖
台110玄-雪灘雙鷺
台111玄-元人畫冊選集12張
台117玄-明 仇英 仙山樓閣
台118玄-山亭文會圖
台119黃州寒食詩帖
台120唐 懷素 自敘帖
台121明清花鳥扇面
台122山水冊西湖畫舫
台123清 郎世寧 雪點雕
台北故宮分享
唐 孫過庭 書譜全卷紙本
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
(玄-美國)北宋 李成 晴巒蕭寺圖
(玄-遼博)臨唐太宗帖
(玄-遼博)任伯年人物圖
(玄-遼博)元 趙孟頫 歸去來並序
(玄-遼博)南宋 陸游 行書自作詩卷
(玄-遼博)曹娥辭
(玄-遼博)梅花仕女圖
(玄-遼博)楷書東坡記游
(玄-遼博)楷書勤政勵學箋
(玄-遼博)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玄-遼博)泥金書四得緒論
(玄-遼博)清 黃慎 柳塘雙鷺圖
(玄-遼博)清 龔賢 漁歌子詞卷
(玄-遼博)祝允明行書七律詩
(玄-遼博)竹菊圖
(玄-遼博)節書遠景樓記
(玄-遼博)草書千字文
(玄-遼博)草書洛神賦
(玄-遼博)草書論書帖
(玄-遼博)董其昌行書七律詩
(玄-遼博)行書仲尼夢奠帖
(玄-遼博)行書吳門避暑詩
(玄-遼博)行書歸去來辭
(玄-遼博)行書歐陽修秋聲賦
(玄-遼博)行書蔡行敕
(玄-遼博)趙之謙牡丹
(玄-遼博)鄭板橋五言詩
(玄-遼博)鄭板橋行書
(玄) 冷枚 梧桐雙兔圖
(玄) 清 惲壽平 晴川攬勝圖
(玄)五代 南唐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玄)元趙孟頫 鵲華秋色
(玄)元 佚名 草蟲圖
(玄)元 倪瓚 枯木幽篁圖軸
(玄)元 張渥 竹西草堂圖
(玄)元 方從義 溪橋幽興圖
(玄)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圖
(玄)元 趙孟頫 老子道德經
(玄)元 趙雍 先賢圖卷
(玄)元 鮮於樞 行草書王安石雜詩卷
(玄)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完美合璧卷
(玄)劉松年 羅漢圖
(玄)北宋 宋徽宗趙佶 竹禽圖
(玄)北宋 李公麟 維摩演教圖
(玄)北宋 李成 小寒林圖卷
(玄)北宋 李成 茂林遠岫圖
(玄)北宋 蘇軾 新歲展慶人來得貼
(玄)北宋 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
(玄)北宋 趙令穰 陶潛賞菊圖
(玄)北宋 趙佶 祥龍石圖卷
(玄)南宋 陳容 九龍圖卷
(玄)吳宏 燕子磯莫愁湖
(玄)唐馮承素 摹蘭亭序
(玄)唐 佚名 摹小楷黃庭經
(玄)唐 懷素 自敘帖
(玄)唐 歐陽詢 撲商帖
(玄)唐 韓滉 五牛圖
(玄)唐 顏真卿 爭座位帖
(玄)宋 佚名 十八學士圖
(玄)宋 佚名 花石草蟲圖
(玄)宋 孔子弟子像卷
(玄)宋 李公麟西嶽降靈圖
(玄)宋 米芾 研山銘
(玄)宋 米芾尺牘全冊合卷
(玄)宋 趙光輔 番王禮佛圖
(玄)宋 趙構 行書白居易自詠詩
❸ 最早的山水畫
中國存世最古老的山水畫是展子虔的《游春圖》。
《游春圖》是隋代展子虔的傳世之作,也是現存的最早的卷軸畫。該畫用青綠重著色法畫貴族春遊的情景,用筆細勁有力,設色濃麗鮮明。
圖中的山水「空勾無皴」,但遠山上以花青作苔點,已開點苔的先聲。人馬體小若豆,但刻劃一絲不苟。此畫已脫離了為山水為人物畫背景的地位,獨立成幅,反映了早期獨立山水畫的面貌。
(3)古代山水人物房屋畫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古代山水畫的發展,到了隋代出現了較大的變化,它不再作為人物故事畫背景的一部分,而是從前者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畫科。
在此之前,依附於人物故事畫的山水畫在表現方法上有很大的局限性,按照古人的說法就叫做「人大於山」「水不容泛」,說明在表現自然景物與人物或其他物件的關繫上,以及遠近、層次等方面存在著明顯的不足,畫家還沒有找到適宜的藝術表現手法,來描繪壯闊秀麗的山川形貌。
《游春圖》即反映了山水畫處於變化發展階段特點。
❹ 中國古代有哪些有名的山水畫
中國古代的著名山水畫有晉代顧愷之的《廬山圖》,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圖》,五代董源的《瀟湘圖》,五代荊浩的《匡廬圖》,五代關仝的《關山行旅圖》。
1、《廬山圖》。以藝術形式形象展現了廬山的自然美。該作品被稱為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第一幅山水畫 ,對後世山水畫的創作影響極大。
2、《游春圖》。展子虔是北齊至隋之間的一位大畫家,他擅長畫山水人物。
3、《瀟湘圖》。開此畫卷閱覽,一派瀟湘風光撲面而來,風流盡在其中。
4、《匡廬圖》。是中國古畫,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作者荊浩。「匡廬」即廬山,又名匡山,傳說殷周時期匡裕結廬隱居於此。
5、《關山行旅圖》。本幅署款「靜庵」,無年款,從趨於成熟的集大成面貌判斷,當作於戴進晚年的天順年間。
❺ 古代山水畫高清圖片帶一座房子
這三張還不錯
❻ 中國古畫下載,要比較全面的(50分懸賞)
古畫
古代的名畫非常的的多,一個人很能收集全,此為我個人收集的中國各大博物館藏以及國外各館藏在內的各類中國歷代古畫,非常珍貴,還包括一些名家、大師一生所畫的所有畫作全集,裡麵包括了各種佛像、羅漢、浮世繪、山水畫、花鳥畫、字帖經文、人物、唐卡,等,有些是精品修復版的古畫,本文件全部是原畫掃描製作的超高清的原圖文件,一共約3700G的古畫著作,有些單張畫都有2G多大小,對中國古畫熱愛或者對中國古畫有研究的朋友不要錯過此豐富的資源,可以說是目前網路上能收集到的最全的超高清古畫大合集,是我花費了不少時間收集,有一部分是我通過別的網友收藏購買所得,一共花費了不小的代價
此回答中所有一萬五千張名畫可在圖中右下角處獲得
---------------------------------------
篇幅有限只例舉部分名畫目錄:
10-太白山圖-元-王蒙
100-節書遠景樓記-清-劉墉
101-泥金書四得續論-清-高宗弘歷
102-草書後赤壁賦-宋-孝宗趙昚
103-周頌清廟之什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104-魯頌三篇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105-行書歸去來辭-元-趙孟頫
106-草書杜甫秋興八首詩之一-明-祝允明
107-行書七律詩-明-祝允明
108-山莊客至圖-明-文徵明
109-泥金楷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明-文徵明
11-草書千字文-宋-趙佶
110-花鳥十二開-清-李鱓
111-人物草蟲圖-明-杜大成 杜堇
112-梅花水仙圖-明-錢榖
113-寒山拾得圖-明-尤求
114-梅茶山雀圖-明-朱竺
115-書畫合璧圖-明-董其昌
116-行書七律詩-明-董其昌
117-楷書自誥身-明-董其昌
118-歸庵圖-明-倪瑛
119-馬耆煙雨圖-明-盛穎
12-草書洛神賦-宋-宋高宗趙構
120-花卉十開-明-項聖謨
121-萬壑秋濤圖-明-何浩
122-洗馬圖-明-佚名
123-耆英勝會圖-明-佚名
124-山水十開-清-查士標
125-仿古山水十二開-清-楊晉
126-唐解元詩意圖-清-楊晉
127-紀恩圖-清-張伯龍
128-蜀葵宣花圖-清-蔣廷錫
129-桂鶴圖-清-沈銓
13-夏景山口待渡圖-五代-董源
130-雙鹿圖-清-沈銓
131-噉荔圖-清-華嵒
132-牡丹山鷓圖-清-徐揚
134-玉堂富貴圖-清-鄒一桂
135-雜畫十二開-清-金農
136-捧梅圖-清-黃慎
137-山水十開-清-方琮
138-牡丹-清-趙之謙
139-梅花仕女圖-清-任伯年
14-寒鴉圖-宋-佚名
15-神駿圖-五代-韓干
16-秋窗讀書圖-宋-劉松年
17-秋山紅樹圖-宋-蕭照
18-沙汀煙樹圖-宋-惠崇
19-月色秋聲圖-宋-馬和之
2-行書仲尼夢奠帖-唐-歐陽詢
20-瑞鶴圖-宋-宋徽宗趙佶
21-簪花仕女圖-唐-周昉
22-溪堂詩意圖-明-戴進
23-茂林遠岫圖-宋-李成
24-南山積翠圖-清-王時敏
25-松壽圖-宋-馬遠
26-山弈候約圖-遼-佚名
27-竹雀雙兔圖-遼-佚名
28-清明上河圖-明-仇英
29-姑蘇繁華圖
3-滸溪草堂圖-明-文徵明
30-魏園雅集圖-明-沈周
31-摹顧愷之洛神賦圖-宋-佚名
32-白蓮社圖-宋-張激
33-唐風圖-宋-宋高宗書馬和之畫
34-雪中梅竹圖-宋-徐禹功
天博009-賜蓮圖軸141x62.tif
天博010-雲峰樹色圖.tif
天博011-唐柳公權書蘭亭詩綠絹本26.5x365.3.tif
天博012-春山積翠圖軸.tif
天博014-周臣 香山九老圖.tif
天博015-雪山寒溪圖軸.tif
天博020-石濤 牡丹蘭花圖軸+紙本墨筆.tif
天博022-吳鎮 多福圖軸+紙本墨筆.tif
天博024-賜蓮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25-王謙 冰魂冷蕊圖.tif
天博027-岩阿琪樹圖軸..tif
天博028-通天帖+絹本+26.2x260.4.TIF
天博029-鎖諫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30-歲寒三友圖軸.tif
天博031-蘇漢臣 嬰戲圖頁rgb.tif
天博032-蘇漢臣 嬰戲圖頁.tif
天博033-李唐 濠濮圖卷32x107.tif
天博033-李唐 濠濮圖卷.tif
天博034-漸江 松溪石壁圖軸.tif
天博036-任伯年 雙鹿圖軸.tif
天博037-李流芳 疏樹孤亭軸.tif
天博038-董其昌 疏林遠岫圖軸.tif
天博039--明 丁雲鵬 釋迦牟尼圖軸紙本(出單)140.7×58.tif
天博039-明 丁雲鵬 釋迦牟尼圖軸紙本140.7×58.tif
天博044-金農 佛像軸200.tif
天博045-青山紅杏圖頁+絹本.tif
天博046-千岩萬壑圖軸+絹本設色.tif
天博048-潑墨溪山圖.tif
天博050-蕉林酌酒圖軸.tif
宋 錢選 花鳥圖卷(全卷二版)紙本38x316.7天博.tif
弘仁.tif
明 仇英 桃源仙境圖 軸絹本設色175x66.7天博.tif
明 王謙 冰魂冷蕊圖(絹本)186x111.tif
明 王鐸 王屋圖並詩卷(全卷)紙本29.9X639.8天津博物館.tif
明 王鐸 王屋圖並詩卷(全卷)紙本貨單29.9X639.8天津博物館.tif
明 王鐸 自書石湖等五首卷行書紙本27X253天博.tif
明 祝允明 行草書歸田賦紙本26.5X288天博.tif
明 藍瑛-溪山秋色圖(全卷)絹本 23.8X180.tif
梅清 千峰雪色圖軸+綾本設色+178.5×48cm+天津博....tif
│明 仇英-文姬歸漢圖扇面-X.tif
│明 劉原起-虎丘圖軸-X.tif
│明 周之冕-桃花鴛鴦圖扇面-X.tif
│明 周之冕-群英吐秀圖卷-1-X.tif
│明 周之冕-群英吐秀圖卷-2-X.tif
│明 周天球-蘭花圖軸-X.tif
│明 周天球-草書五言律詩軸-X.tif
│明 周天球-行草書七言律詩扇面-X.tif
│明 周臣-攜琴看山圖扇面-X.tif
│明 唐寅-行書扇面-X.tif
│明 孫克弘-蘭竹圖卷-X.tif
│明 孫克弘-墨竹圖軸-X.tif
│明 孫枝-溪橋林屋圖扇面-X.tif
│明 孫枝-秋江閑釣圖軸-X.tif
│明 孫枝-虎丘山圖扇面-X.tif
│明 張元舉-松亭看瀑圖軸-X.tif
│明 張復-溪山過雨圖卷-X.tif
│明 張宏-山塘短棹圖軸-X.tif
│明 張宏-金山勝概圖軸-X.tif
│明 文從簡-臨唐子畏女兒嬌圖軸-X.tif
│明 文伯仁-登山遠眺圖扇面-X.tif
│明 文嘉-春岸歸騎圖扇面-X.tif
│明 文嘉-竹明風恬圖扇面-X.tif
│明 文嘉-行草書冬日漫七律詩扇面-X.tif
│明 文彭-草書秋雨五律詩扇面-X.tif
│明 文徵明-文石喬木圖扇面-X.tif
│明 文徵明-行書軸-X.tif
│明 文徵明-古木蒼煙圖軸-X.tif
│明 文徵明-行書扇面-X.tif
│明 文震亨-行書軸-X.tif
│明 文震亨-行楷書扇面-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1-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2-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3-X.tif
│明 沈周-落花詩意圖軸-4-X.tif
│明 祝允明-草書扇面-X.tif
│明 祝枝山-草書北郭訪友七言律詩軸-X.tif
│明 袁尚統-古樹棲鳥圖軸-X.tif
│明 袁尚統-維揚古渡圖軸-X.tif
│明 謝時臣-山水圖軸-X.tif
│明 謝時臣-蛾眉雪軸圖-X.tif
│明 錢谷-山水圖扇面-X.tif
│明 陸士仁-秋夜景物圖扇面-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1-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2-X.tif
│明 陸治-天池晚眺圖-3-X.tif
│明 陸治-山水圖橫幅-X.tif
│明 陳括-平安蓮瑞圖軸-X.tif
│明 陳道復-書畫軸-X.tif
│明 陳道復-草書五言律詩扇面-X.tif
│曾陪炎-X.tif
│李琦魯迅像 55.5-95.5.tif
│汪士鋐 書法-X.tif
│沈周寒雀無聲-X.tif
│沈尹默-X.tif
│沙孟-2.tif
│沙孟海 對聯 五洲四海.tif
│沙孟海-1-X.tif
│沙孟海-X.tif
│浙博藏1-X.tif
│浙博藏2-X.tif
│清王翚一徑至橋去.tif
│清 李世達-仙山樓閣圖軸-X.tif
│清 李方膺-拳石晴梢圖軸-X.tif
│清 李方膺-枇杷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瀟湘風竹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百花呈瑞圖軸-X.tif
│清 李方膺-竹石圖軸-X.tif
│清 李方膺-菊石圖軸-X.tif
│清 李方膺-魴鯉貫柳圖軸-X.tif
│清 李鱓-冷艷幽香圖卷-X.tif
│清 李鱓-喜上梅梢圖軸-X.tif
│清 李鱓-土牆蝶花圖軸-X.tif
│清 李鱓-松石牡丹圖軸-X.tif
│清 李鱓-玉蘭牡丹圖軸-X.tif
│清 李鱓-石畔秋英圖軸-X.tif
│清 李鱓-魏紫姚黃圖軸-X.tif
│清 汪士慎-蘭竹石圖軸-X.tif
│清 汪士慎-墨梅圖軸-X.tif
│清 汪士慎-梅花圖軸-X.tif
│清 汪士慎-湖石水仙圖軸-X.tif
│清 汪士慎-空里疏香圖軸-X.tif
❼ 古畫(國畫名畫)素材到哪裡找有比較好的圖
古代國畫名畫素材
這個國畫名畫素材合集包括各朝代名家古畫名著約6.8T大小,大概兩萬多張,單張名畫最高可達6G每張,而且是超高清掃描TIF格式,主要是復制藏品居世界各大博物館之冠的台北故宮博物院收藏的世所罕見的大幀唐宋元書畫,在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中,留下了浩瀚如海的歷史文物及當代畫家傑出的藝術作品,這都是中華民族最珍貴的財富。字畫在我們這個國家,代表著一種崇高的民族文化,有著極高的欣賞和收藏價值。
這個6.8T的國畫名畫合集如果你想獲得,注意圖中這幅名畫的邊角有個印章、、、、、然後我不說你應該知道怎麼辦了吧
古代名畫國畫素材合集目錄:
(玄)五代 周文矩 重屏會棋圖卷絹本40.3x70.5.tif
│ (玄)元 任仁發 出圉圖絹本34.2x201.9.tif
│ (玄)元 張果 見明皇圖卷 絹本41.5x210.7.tif
│ (玄)元 趙孟頫 幽篂戴勝圖(全卷)紙本174x36.2.tif
│ (玄)唐 張萱 搗練 絹本 37X145.3.tif
│ (玄)唐 張萱 虢國夫人游春圖絹51.8x148.tif
│ (玄)唐 鄭虔 峻嶺溪橋圖絹本24.8x26.3x2.tif
│ (玄)宋蛛網攫猿圖頁絹本.tif
│ (玄)宋 何荃 草堂客話圖.tif
│ (玄)宋 佚名 白頭叢竹圖頁.tif
│ (玄)宋 李唐 牧牛圖頁.tif
│ (玄)宋 李嵩 明皇斗雞圖.tif
│ (玄)宋 李嵩 花籃圖故宮博物院.tif
│ (玄)宋 李嵩 骷髏幻戲圖.tif
│ (玄)宋 林椿 枇杷山鳥圖.tif
│ (玄)宋 林椿 葡萄草蟲圖頁.tif
│ (玄)宋 陳居中 四羊圖.tif
│ (玄)宋 陳居中 柳塘牧馬圖.tif
│ (玄)宋 陳清波 湖山春曉圖.tif
│ (玄)宋 高宗題 秋江瞑泊圖頁.tif
(玄)明 唐寅 草蒲團屋圖紙本83.2x55.5.tif
(玄)余稚花鳥.tif
(玄)北宋李公麟 臨韋偃牧放圖絹本46.2x429.8.tif
(玄)北宋 燕肅 關山積雪圖絹本30x40.tif
(玄)南宋 夏圭 雪堂客話圖絹本57x60.tif
(玄)南宋 張訓禮 春山漁艇圖絹本29x29.8.tif
(玄)呂紀 桂菊山禽圖絹本 55.7X100.tif
(玄)宋趙士雷 湘鄉小景圖 絹本43.2x233.5.tif
(玄)宋 佚名 春遊晚歸圖 絹本53X102.tif
(玄)宋 佚名 枯樹鸚鵡圖絹本25x26.5.tif
(玄)宋 佚名 赤壁圖絹本24x23.2.tif
(玄)宋 佚名 青山白雲圖絹本22.9x23.9二玄社.tif
(玄)宋 佚名(傳毛益) 榴枝黃鳥圖 絹本24.6x25.4.tif
(玄)宋 李嵩 月夜看潮圖絹本22.3 x 22台北.tif
(玄)宋 李嵩 水殿招涼圖絹本24.5 x 25.4.tif
(玄)宋 李嵩 花籃圖故宮絹本26.1 x 26.3.tif
(玄)宋 梁楷 柳溪卧笛圖絹本45x45二玄社.tif
(玄)宋 錢選 招涼仕女圖絹本22.4 x 21.7.tif
(玄)宋 雪峰遠眺圖.絹本37x44.tif
(玄)宋 馬世榮 碧桃倚石圖50x92.tif
(玄)宋 馬遠白薔薇絹26.2x25二玄社.tif
(玄)宋 馬麟 秉燭夜遊圖 絹本24.8 x 25.2國立故宮.tif
(玄)宋人 松陰庭院圖絹本24×25.7.tif
(玄)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絹本124.7x63.6.tif
(玄)明 朱瞻基 蓮浦松蔭圖紙本31X130.tif
(玄)明 沈周 田椿萱圖軸絹本93.6x171.4.tif
(玄)明 王寵 石湖八絕詩卷紙本30X307.tif
(玄)明 藍瑛 江皋飛雪圖絹本148x46.7.tif
(玄)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絹本189.4x48.tif
(玄)明 郭詡 琵琶行圖軸紙本154x46.6 故宮.tif
(玄)桃潭浴鴨.tif
(玄)清冷枚 梧桐雙兔圖絹本176.2x95.tif
(玄)清 袁江 阿房宮圖軸二玄社絹本194.x60.5.tif
(玄)湘鄉小景圖.tif
(玄)王翚 夏五吟梅紙本.tif
(玄)程璋 雙貓窺魚紙本66.33X120.tif
(玄)范寬 溪山行旅圖絹本206.3X103.3.tif
(玄)雍正行樂圖 絹本188.2x102.2.tif
(玄)雍正行樂圖絹本(二版)188.2x102.2.tif
(玄)馬遠 踏歌圖.絹本191.8x111.tif
(玄-遼博)臨唐太宗帖
(玄-遼博)任伯年人物圖
(玄-遼博)元 趙孟頫 歸去來並序
(玄-遼博)南宋 陸游 行書自作詩卷
(玄-遼博)曹娥辭
(玄-遼博)梅花仕女圖
(玄-遼博)楷書東坡記游
(玄-遼博)楷書勤政勵學箋
(玄-遼博)歐陽詢行書千字文
(玄-遼博)泥金書四得緒論
(玄-遼博)清 黃慎 柳塘雙鷺圖
(玄-遼博)清 龔賢 漁歌子詞卷
(玄-遼博)祝允明行書七律詩
(玄-遼博)竹菊圖
(玄-遼博)節書遠景樓記
(玄-遼博)草書千字文
(玄-遼博)草書洛神賦
(玄-遼博)草書論書帖
(玄-遼博)董其昌行書七律詩
(玄-遼博)行書仲尼夢奠帖
(玄-遼博)行書吳門避暑詩
(玄-遼博)行書歸去來辭
(玄-遼博)行書歐陽修秋聲賦
(玄-遼博)行書蔡行敕
(玄-遼博)趙之謙牡丹
(玄-遼博)鄭板橋五言詩
(玄-遼博)鄭板橋行書
(玄) 冷枚 梧桐雙兔圖
(玄) 清 惲壽平 晴川攬勝圖
(玄)五代 南唐 顧閎中 韓熙載夜宴圖
(玄)元趙孟頫 鵲華秋色
(玄)元 佚名 草蟲圖
(玄)元 倪瓚 枯木幽篁圖軸
(玄)元 張渥 竹西草堂圖
(玄)元 方從義 溪橋幽興圖
(玄)元 王蒙 葛稚川移居圖
(玄)元 趙孟頫 老子道德經
(玄)元 趙雍 先賢圖卷
(玄)元 鮮於樞 行草書王安石雜詩卷
(玄)元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完美合璧卷
(玄)劉松年 羅漢圖
(玄)北宋 宋徽宗趙佶 竹禽圖
(玄)北宋 李公麟 維摩演教圖
(玄)北宋 李成 小寒林圖卷
(玄)北宋 李成 茂林遠岫圖
(玄)北宋 蘇軾 新歲展慶人來得貼
(玄)北宋 蘇軾《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合卷)
(玄)北宋 趙令穰 陶潛賞菊圖
(玄)北宋 趙佶 祥龍石圖卷
(玄)南宋 陳容 九龍圖卷
(玄)吳宏 燕子磯莫愁湖
(玄)唐馮承素 摹蘭亭序
(玄)唐 佚名 摹小楷黃庭經
(玄)唐 懷素 自敘帖
(玄)唐 歐陽詢 撲商帖
(玄)唐 韓滉 五牛圖
(玄)唐 顏真卿 爭座位帖
(玄)宋 佚名 十八學士圖
(玄)宋 佚名 花石草蟲圖
(玄)宋 孔子弟子像卷
(玄)宋 李公麟西嶽降靈圖
(玄)宋 米芾 研山銘
(玄)宋 米芾尺牘全冊合卷
(玄)宋 趙光輔 番王禮佛圖
(玄)宋 趙構 行書白居易自詠詩
(玄)宋 陸游 懷成都十韻詩卷
(玄)宋 馬麟 橘綠圖
(玄)宋 馬麟 荷香清夏圖
(玄)宋 黃庭堅 寒山子龐居士詩
(玄)宋 黃庭堅 廉頗藺相如列傳
(玄)宋四家墨跡
(玄)富春山居圖(無用師全卷原圖)
(玄)居廉 富貴白頭圖
(玄)張舜咨 雪界翁柏鷹圖
(玄)文徵明 憶惜四首次陳侍講韻
(玄)明 仇英 清明上河圖
(玄)明 仇英(傳)桃花源圖卷
(玄)明 呂紀 秋鷺芙蓉圖
(玄)明 唐寅 山路松聲圖
(玄)明 唐寅 松林揚鞭圖
(玄)明 唐寅 行書 落花詩冊
(玄)明 唐寅 詩意圖
(玄)明 唐寅 騎驢歸思圖
(玄)明 商喜 過海圖
(玄)明 夏昶 淇水清風圖
(玄)明 姜立綱楷書東銘冊(合卷)
(玄)明 孫克弘 玉堂芝蘭圖
(玄)明 尤求 墨筆山水人物
(玄)明 文俶 秋花蛺蝶圖
(玄)明 文徵明 蘭亭修禊圖
(玄)明 文徵明 手卷
(玄)明 文徵明 攜琴訪友圖
(玄)明 文徵明 桃源問津圖
(玄)明 文徵明 湘君湘夫人圖
(玄)明 文徵明 白玉蘭圖
(玄)明 文徵明 行書千字文
(玄)明 文徵明 行書悟陽子詩敘
(玄)明 汪肇 柳禽白鷳
(玄)明 沈周 春雲疊嶂
(玄)明 沈周 瓶荷圖
(玄)明 沈周 盆菊圖
(玄)明 沈周 青山紅樹圖
(玄)明 王守謙 千雁圖
(玄)明 王時敏 叢林曲調圖
(玄)明 王時敏 山樓客話圖
(玄)明 王時敏 山水冊 紙本
(玄)明 王時敏 淺絳溪山圖
(玄)明 王鑒 富春山居圖
(玄)明 祁豸佳 仿董源筆意圖
(玄)明 祝允明 蘭亭序
(玄)明 祝允明 楷書東坡游記
(玄)明 祝允明 草書杜浦秋興八首
(玄)明 繆輔 魚藻圖
(玄)明 董其昌 瀟湘白雲卷
(玄)明 董其昌 瀟湘白雲圖
(玄)明 董其昌 行書七律詩
(玄)明 藍瑛 雲壑高逸圖
(玄)明 邊景昭 三友百禽圖
(玄)明 陸治 紅杏野鳧圖
(玄)明 陸治 雪後訪梅圖軸
(玄)明 陳洪綬 人物圖
(玄)明 陳洪綬 戲嬰圖
(玄)明 陳老蓮 老遲像
(玄)晉 王珣 伯遠帖
(玄)最新版圖集19張
(玄)李嵩 貨郎圖
(玄)汪肇 柳禽白鷳
(玄)沈銓 蜂猴圖
(玄)清 傅山 草書臨閣帖
(玄)清 關槐 上塞錦林圖
(玄)清 冷枚 百子圖
(玄)清 弘一法師 金剛經
(玄)清 李士倬 皋塗精舍圖
(玄)清 沈銓 松梅雙鶴圖
(玄)清 王士禎 放鳥圖卷
(玄)清 袁江 梁園飛雪
(玄)清 袁江 阿房宮
(玄)清 袁耀 山雨欲來圖
(玄)清 郎世寧 八駿圖
(玄)清 郎世寧 弘歷觀畫圖
(玄)清 郎世寧 瑞谷圖
(玄)清 高鳳翰 西亭春艷圖
(玄)清 黃慎 捧梅圖
(玄)清 龔賢 高崗茅屋圖
(玄)秋山紅樹圖
(玄)董其昌仿古山水
(玄)藍瑛 白雲紅樹圖
(玄)袁耀 山雨欲來圖
(玄)遼博)楷書自誥身
(玄)陳錄 煙籠玉樹圖
(玄)隋 展子虔 游春圖卷
(玄)韓滉 五牛圖
│(玄)明 唐寅 草蒲團屋圖紙本83.2x55.5.tif
│(玄)余稚花鳥.tif
│(玄)北宋李公麟 臨韋偃牧放圖絹本46.2x429.8.tif
│(玄)北宋 燕肅 關山積雪圖絹本30x40.tif
│(玄)南宋 夏圭 雪堂客話圖絹本57x60.tif
│(玄)南宋 張訓禮 春山漁艇圖絹本29x29.8.tif
│(玄)呂紀 桂菊山禽圖絹本 55.7X100.tif
│(玄)宋趙士雷 湘鄉小景圖 絹本43.2x233.5.tif
│(玄)宋 佚名 春遊晚歸圖 絹本53X102.tif
│(玄)宋 佚名 枯樹鸚鵡圖絹本25x26.5.tif
│(玄)宋 佚名 赤壁圖絹本24x23.2.tif
│(玄)宋 佚名 青山白雲圖絹本22.9x23.9二玄社.tif
│(玄)宋 佚名(傳毛益) 榴枝黃鳥圖 絹本24.6x25.4.tif
│(玄)宋 李嵩 月夜看潮圖絹本22.3 x 22台北.tif
│(玄)宋 李嵩 水殿招涼圖絹本24.5 x 25.4.tif
│(玄)宋 李嵩 花籃圖故宮絹本26.1 x 26.3.tif
│(玄)宋 梁楷 柳溪卧笛圖絹本45x45二玄社.tif
│(玄)宋 錢選 招涼仕女圖絹本22.4 x 21.7.tif
│(玄)宋 雪峰遠眺圖.絹本37x44.tif
│(玄)宋 馬世榮 碧桃倚石圖50x92.tif
│(玄)宋 馬遠白薔薇絹26.2x25二玄社.tif
│(玄)宋 馬麟 秉燭夜遊圖 絹本24.8 x 25.2國立故宮.tif
│(玄)宋人 松陰庭院圖絹本24×25.7.tif
│(玄)明 唐寅 王蜀宮妓圖絹本124.7x63.6.tif
│(玄)明 朱瞻基 蓮浦松蔭圖紙本31X130.tif
│(玄)明 沈周 田椿萱圖軸絹本93.6x171.4.tif
│(玄)明 王寵 石湖八絕詩卷紙本30X307.tif
│(玄)明 藍瑛 江皋飛雪圖絹本148x46.7.tif
│(玄)明 藍瑛 白雲紅樹圖絹本189.4x48.tif
│(玄)明 郭詡 琵琶行圖軸紙本154x46.6 故宮.tif
│(玄)桃潭浴鴨.tif
│(玄)清冷枚 梧桐雙兔圖絹本176.2x95.tif
│(玄)清 袁江 阿房宮圖軸二玄社絹本194.x60.5.tif
│(玄)湘鄉小景圖.tif
│(玄)王翚 夏五吟梅紙本.tif
│(玄)程璋 雙貓窺魚紙本66.33X120.tif
│(玄)范寬 溪山行旅圖絹本206.3X103.3.tif
│(玄)雍正行樂圖 絹本188.2x102.2.tif
│(玄)雍正行樂圖絹本(二版)188.2x102.2.tif
│(玄)馬遠 踏歌圖.絹本191.8x111.tif
❽ 中國古代山水名畫有哪些
中國山水畫簡稱「山水」。以山川自然景觀為主要描寫對象的中國畫。形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但尚未從人物畫中完全分離。隋唐時始獨立,五代、北宋時趨於成熟,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傳統上按畫法風格分為青綠山水、金碧山水、水墨山水、淺絳山水、小青綠山水、沒骨山水等。
宋 李唐《萬壑松風圖》--- 此幅全景構圖,但不突出主峰,通過環繞的松林將峰頂連成統一的整體,近、中、遠三個空間層次表現得自然得體。全圖筆墨沉厚渾朴而不失腴潤秀雅,天趣盎然,坡石用斧劈皴,再以焦墨、破筆點苔,有沉鬱清壯之韻。畫中屋宇,以界畫而成,表現了畫家懷有豐富的繪畫技巧。
宋馬遠《踏歌圖》絹本淡設色縱191.8厘米橫11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馬遠與同時的夏圭,號稱「馬夏」。此畫主體內容是田埂上一群老少農民作歡笑踏歌狀,用筆自然舒展,與畫面氣氛搭配一致。遠處,高峰對立,宮殿隱現。從對自然物的處理方法看,是典型的馬派「一角山」的特點。
宋范寬《溪山行旅圖》全幅山石以密如雨點的墨痕和鋸齒般的岩石皴紋,刻畫出山石渾厚蒼勁之感,細如弦絲的瀑布一瀉千尺,溪聲在山谷間回盪,景物的描寫極為雄壯逼真。畫幅右角樹陰有「范寬」二字款。台北故宮博物院鎮館之寶。
宋郭熙《早春圖》
宋 郭熙《早春圖》-- 此圖繪初春瑞雪消融,大地蘇醒,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於中軸線上,近景大石與高大的松樹,銜接中景S形山石,隔著雲霧,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臨深淵,溪澗從谷間潺潺流下,筆墨清潤,構圖綜合高遠、深遠、平遠法,呈現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
明沈周《廬山高圖》畫中山石林木渾朴雄健,幾無空處,山石融合了王蒙的解索皴與董源、巨然的披麻皴法,先以淡墨層層皴染,再施以濃墨逐層醒破。筆法穩健細謹,不恣意逞任,用墨濃淡相間,於滿幅布局中有疏朗之感,故覺實中有虛。而畫懸泉百丈直瀉沖下,澗水輕柔,雲光山色極為精采。台北故宮藏。
唐寅《落霞孤鶩圖》此圖是唐寅的代表作之一。寫峻嶺、高柳、水榭、江岸、霞光,虛實相映,遂成妙制。作者以宋人法畫垂柳,錯落有致,畫山石則濕筆長皴,勾斫相間,變化多趣。全圖景物處置洗練灑脫,墨色和悅潤澤。
唐寅 山水 欣賞 ---「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譽為明中葉江南第一才子。唐寅性格狂放不羈,在繪畫中則獨樹一幟,自成一路,行筆秀潤縝密,具瀟灑清逸的韻度。自題七絕:「錢塘景物似圍屏,路寄山崖屋寄汀。楊柳坡平人馬歇,鸕鶿船過水風腥」。
宋 夏圭《雪堂客話圖》--- 此圖畫的是江南雪景。構圖採用「一角」的形式,筆法蒼勁渾厚,畫山石用小斧劈皴和短線條禿筆直皴,從而使得畫面方硬奇峭、水墨蒼潤的效果。絹本,設色。
宋 夏圭《西湖柳艇圖》--- 畫面柳堤回環,可以看到三層。但其疏密、遠近、直曲和穿插、點景的木橋、屋宇、小船等,相互配合得豐富、生動而有變化。天空用淡墨染出浮動的白雲,與煙霧迷朦中的遠方樹林相接,加強了氣候特徵。畫柳枝的筆法勁健,密而不亂,節奏感甚強,頗得真實之美。
黃公望《溪山圖》真跡 ---《溪山圖》卻是一件保存相當完整的佳構,1347年作。畫面山巒起伏,山與水多用乾枯的淡墨輕松畫出,長長的披麻皴使山體顯得疏朗靈秀;樹木則是運用濃濃淡淡的墨筆,勾勾點點,畫得生動活脫,筆墨簡遠逸邁,風格蒼勁高曠,氣勢雄秀。
元 黃公望《丹崖玉樹圖》--- 此圖層岩疊翠,高松小舍。山上雲霧迷朦縹緲,殿閣半露。山下小橋橫卧,林木蔥蘢,一人策杖尋幽。用筆筒勁洗煉,筆法蒼秀,設色淡雅。構圖上較繁密,山頭多置磯石,敷以淺絳色彩,正如清吳修所說:「赭色微黃畫里春,墨青墨綠染精神。」此圖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元 王蒙《葛稚川移居圖》--- 此圖畫葛洪攜子侄徙家於羅浮山煉丹的故事。畫面僅左角空出一小塊水面外,其餘各處都布滿了山石樹木,使景緻顯得格外豐茂華滋,是王蒙典型的重山疊嶂式。畫面山岩重重,樹木茂密,加上回環的流泉,曲折的山徑,營造出一個幽深寧靜、遠離塵世的境地。北京故宮藏。
明 文徵明《茶事圖》立軸 --- 文徵明繪畫技藝全面,山水、人物、花卉、蘭竹兼能,尤以山水著稱,與沈周一同奠定了吳門派的基調。他的山水畫多描寫江南園林景物和文人的生活環境,景緻平和恬靜,筆墨清秀含蓄,注重抒情味和書卷氣,體現了當時文人士大夫的思想情操和審美愛好
明 仇英《楓溪垂釣圖》--- 此幅繪深秋遼闊的山川郊野的壯麗景色,樓閣隱現於山間的叢林和流動的雲霧中,層巒疊嶂,紅楓映掩的溪江上,著素色朝服的士大夫在輕舟上靜坐垂釣。畫面高嶂巨壁,丘壑深遠,筆墨健勁純熟,設色古樸,採取傳統皴、擦、點、染相結合,氣勢雄闊,景緻迷人,予人以心曠神怡之感。
唐寅《春山伴侶圖》--- 此圖繪春山吐翠、流泉飛濺的山谷內,兩位文士盤坐於臨溪的磯石上尋幽晤談的情景。圖中高嶺回聳,枯樹新枝,綻發嫩芽,透露出春的消息。谷口懸泉如練,匯入溪流,跳珠濺出,冷冷有聲。環境清雅出塵。兩位士人的侃侃而談,平添了些許詩情畫意。上海博物館藏。
米芾《春山瑞松圖》 --- 圖中描繪雲霧掩映的山林景色,白雲滿谷,遠山聳立雲端,近處古松數株隱顯於霧氣中。山石樹木的造型秀雅溫和,松樹姿態婉然,山石以「米點皴法」,青翠柔麗,使景物開闊、平靜而凄迷,顯示出春日潤濕而有生趣的意境。此幅不能確證為米芾所作,有可能為宋人仿作。
董其昌《葑涇訪古圖》--- 此作仿董北苑筆意,圖中山壑重巒,古樹高拔,蒼蒼莽莽,小橋溪水,村落人家,境界高逸。畫坡石或用披麻皴,或用折帶皴,淡墨枯筆,干濕皴擦,整幅畫面有墨色蒼潤之感。台北故宮藏。
明 董其昌《林和靖詩意圖》--- 此幅是董其昌根據北宋詩人林和靖的詩意而創作的。詩為:「山水未深魚鳥少,此生還擬重移居。只應三竺溪流上,獨木為橋小結廬。」此圖又名《三竺溪流圖》。作品構圖以深遠兼平遠法,畫面設色以淺絳青綠為主調,溫潤淡冶,表現出畫家在設色山水畫中所追求的平淡天真之意。
明 吳偉《漁樂圖》--- 圖繪湖山相接漁艇棲泊的港灣,布景簡略,近處幾塊嶙峋山石,數株偃蹇老樹,三五泊岸漁船,遠處是溟濛的峰嶺,布局豐富多變,S形的構圖,使近、中、遠三景顯得曲折起伏又虛實相生,諸景既相互系連,又不顯迫塞,富有層次感和深遠感。整體境界開闊,生動地描繪出江南漁港之美。
清 髡殘《雲房舞鶴圖》--- 相傳雲房寺曾是仙人出沒的地方。此圖作於借雲關中,時順治十七年八月一日。畫面上溪水淙淙,松濤歌嘯,白雲飄飄,仙鶴飛舞,一隱士結茅於此,追尋仙人遺風,「憑欄無限興,傳語去尋君。」不是仙中境界,也是人間勝地。構圖嚴謹,筆墨沉著渾厚,特別是濕筆皴擦更添無限幽深。
王原祁《盧鴻草堂十志圖(之一)》--- 此圖借《草堂十志圖》之名,以潑墨設色而成,運以諸家筆意。盧鴻為唐代隱士、文人,擅書法、繪畫,曾作《草堂十志圖》描寫其隱居之處的山林景物。王原祁的《盧鴻草堂十志圖》以唐宋各家筆意擬之,圖中峰巒渾厚,林木蒼厚,筆墨細密嚴實,松秀渾然,柔中帶剛。
清 錢杜《虞山草堂步月詩意圖》--- 此圖以大密大疏之反差為特色。層層茂林,以精細的點法為之,卷雲般的山石,以密集而具裝飾趣味的解索皴寫成,與空曠的天地及白牆形成密不透風、疏可走馬的強烈對比。畫法融王蒙之繁密與文徵明之細膩為一體。
❾ 古代山水畫,只畫山水不畫人
其實古代的山水畫並不是只畫山水不畫人,有些畫家他們涉獵的領域是不一樣的,所以可能有些畫家山水畫的很好但是不善於畫人物,所以在畫山水的時候就只畫山水不畫人了。正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畫人物和花山水並不是完全同意的,你山水畫的好不一定人物就能畫好,山水畫一般都會出現一些人物的,但是有的時候一些山水畫沒有人物。
總結一下,之所以山水畫里很少有人物畫,主要是因為有些畫家是因為畫人物話多了才轉戰山水的,所以他們不想畫人物了。還有些畫家是本身喜歡畫山水,而不怎麼善於畫人物,所以山水畫中很少出現人物。每個畫家的喜好、能力都是不同的,可能有些畫家在畫山水畫的時候喜歡添加一些人物,而有些畫家就喜歡純畫山水,所以畫家性格不同、想法不同,畫出來的畫也不同。
❿ 求這四副畫高清圖片!名字!
王原祁(1642-1715)〔清〕字茂京,號麓台、石師道人,江蘇太倉人,王時敏孫。康熙九年(1670)進士,官至戶部侍郎,人稱王司農。以畫供奉內廷,康熙四十四年奉旨與孫岳頒、宋駿業等編《佩文齋書畫譜》,五十六年主持繪《萬壽盛典圖》為康熙帝祝壽。擅畫山水,繼承家法,學元四家,以黃公望為宗,喜用干筆焦墨,層層皴擦,用筆沉著,自稱筆端有金剛杵。主張好畫當在不生不熟之間,自出心裁,不受古法拘束,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紙墨外。
王原祁既承董其昌及時敏之學,又受清代最高統治者之寵,山水格局面目影響後世,弟子頗多,形成婁東派,與王時敏、王鑒、王翚合稱「四王」,加上吳歷、惲壽平又稱「清六家」。
登第後,專心畫學。山水能繼祖法,而於黃公望淺絳尤為獨絕。熟不甜,生不澀,淡而厚,實而清,書卷之氣盎然楮墨外。王鑒見之謂時敏曰:(吾二人當讓一頭地。)時敏曰:(元季四家首推子久(黃公望),得其神者惟董思白(其昌),得其形者吾不敢讓,若神形俱得,吾孫其庶乎?)鑒深然之。時虞山王翚以清麗之筆,名傾中外,原祁則以高曠之品突過之。客有舉翚畫為問曰:(太熟。)復舉查士標為問曰:(太生。)蓋以不生不熟自處也。嘗自題秋山晴爽圖卷略雲:(不在古法,不在吾手,而又不出古法吾手之外。筆端金剛杵,在脫盡習氣。)觀此語其所至可知矣。康熙朝原祁以畫供奉內廷,鑒定古今名畫,四十四年(1705)擢侍講學士,轉侍讀學士,直南書房,充佩文齋書畫譜纂輯官。與時敏、王鑒、王翚並稱「四王」。按原祁承董其昌及時敏之學,受清最高統治者之寵,肆力山水,領袖群倫,影響後世,形成婁東派,左右清代三百年畫壇,成為正統派中堅人物。所惜一生只知臨模黃公望,筆墨鈍滯,格局平庸,遂造成陳陳相因,千篇一律,無復清新氣象。清代山水畫衰弱,此為一大原因。卒年七十四(一作七十)。
點擊看大圖
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