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孫悟空與小狐狸牽尾圖片
這個包你喜歡的。
㈡ 在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民間處於哪個朝代
告訴你哈,孫猴子是在東漢時期大鬧天宮的
你的問題也忒好了
證據:唐僧是唐朝人,孫悟空在花果山下壓了五百年,從唐朝倒五百年是東漢
(得有孫悟空這個猴兒)
再告你一下孫悟空的原型
西域「胡僧」說
「猢猻」為「胡僧」的訛稱。當時,西域普遍信仰佛教,唐僧在西域碰到幾個胡僧是不稀奇的。中國 孫悟空老百姓向來有把一些名字喊轉的習慣,把「胡僧」喊成「猢猻」,也是可以理解的。在中原人眼裡,胡人體毛發達,基本上屬於進化不完全類型,把他們看成猴子,即為「猢猻」。而且,胡人性格直爽,跟「悟空」也很象。綜上所述,孫悟空原型為胡僧。研究學術,有時候不能鑽書本,西遊記作為市民話本小說,本身就是個通俗的東西。
唐代高僧「釋悟空」說
釋悟空的俗家姓名叫車奉朝,公元751年隨張光韜出使西域,因病在犍陀羅國出家,公元789年回到京師。釋悟空較玄奘晚了40多年,但是他的出境地點也始自西安,回來時在西域從事翻譯和傳教活動多年,留下了許多事跡和傳說。有學者認為,在「取經」故事漫長的流變過程中,人們逐漸將釋悟空的名字與傳說中陪同唐僧取經的「猴行者」的名字聯系並捏合在一起,逐漸形成了「孫悟空」的藝術形象。
大鬧天宮實際上有「兩鬧」。緣於天廷的兩次招安都不遂他之意願,因而有「大鬧」之舉。一鬧天宮是一次招安騙他當了「弼馬溫」,而「弼馬溫」(未入流)即不入天神之流,孫悟空一氣之下打出南天門。「二鬧」天宮是二次招安「齊天大聖」之職有名無實,連參加蟠桃大會的資格都沒有,於是他「攪亂蟠桃大會」,「偷御酒」,「竊仙丹」把他的滿腔憤恨盡情發泄。與天廷的「神兵神將」進行了正面交鋒,其場面之激烈可以想像。然而,縱有十萬「神兵天將」也難敵「齊天大聖」只手。「打得那九曜星閉門閉戶,四天王無影無形」(第7回)。縱觀「二鬧天宮」,「一鬧」遠不如「二鬧」,一鬧其實是為「二鬧」作鋪墊,是「二鬧」的預演,從而把孫悟空的反抗性層層深入地推進。「皇帝輪流坐,明年到我家」(第7回)更是把他那反抗精神推向了一個光輝的頂點。
「石磐陀」說
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張錦池在研究取經故事流變過程後得出結論,認為孫悟空的現實原型為《三藏法師傳》所載玄奘西行最困難時所收胡人弟子石磐陀。理由是:孫悟空之於唐僧和石磐陀之於玄奘,(1)向導作用相類;(2)解決危難作用相若;(3)行者身份相同;(4)師徒間微妙關系相似;(5)石磐陀乃胡僧,胡僧與「猢猻」音近。在宗教思想指引下,「唐僧取經,胡僧幫忙」易傳為「唐僧取經,猢猻幫忙」,從而為玄奘取經故事的神魔化提供了契機。
2003年10月29日,在山西稷山縣青龍寺內發現的「玄奘取經圖」,其繪制時間比《西遊記》成書時間早近百年。
大名鼎鼎的齊天大聖孫悟空「誕生」於東勝神洲傲來國花果山山頂一塊仙石之中。關於它的身世原本在《西遊記》中「歷歷可考」。可是近日卻有媒體報道,專家通過對甘肅榆林石窟中的壁畫《唐僧取經圖》進行研究後發現,壁畫中一位緊隨唐僧的尖嘴猴腮的胡人正是孫悟空的原型。
此文提出,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段文傑先生曾撰文指出,圖中的猴形人即孫悟空原型,名叫石磐陀,其家鄉在今甘肅省安西縣鎖陽城一帶,所以孫悟空應該是甘肅人。
「無支祁」說
中國神話中的水怪。他的形狀像猿猴,塌鼻子,凸額頭,白頭青身,火眼金睛。他的頭頸長達百尺,力氣超過九頭大象。
《太平廣記》卷四六七引《戎幕閑談》中有詳細的無支祁的傳說。無支祁的故事,至少流傳了五百多年以後,才出現了唐僧取經的故事,其中最早寫唐僧取經故事的,是明初蒙古族戲曲作家楊訥(字景賢,號汝齋),所作雜劇今知有十八種,現存《劉行首》和《西遊記》兩種。楊訥的雜劇《西遊記》,寫民間傳說唐僧取經的故事。元代戲曲作家吳昌齡的雜劇《唐三藏西天取經》中,出現了孫悟空的形象,且有「無支祁是他姊妹」語。可見孫悟空的人物塑造,已經借鑒了無支祁的形象。無支祁的故事,廣泛流傳八百年以後,吳承恩才加工整理《西遊記》,象《太平廣記》這樣的大書,喜采民間傳說的吳承恩,不可能不讀,正象魯迅先生說的,「明吳承恩演《西遊記》,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於孫悟空。」宋元以來,禹伏無支祁的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家喻戶曉,吳承恩的《西遊記》問世以後,無支祁的形象,逐漸為孫悟空替代。
如果說,元雜劇中的孫悟空形象是受無支祁影響,吳承恩筆下的孫悟空則是無支祁的化身。無支祁被大禹鎖在龜山足下,孫悟空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無支祁形若猿猴,孫悟空本來就是猴像,其「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倏忽」之狀亦無異。
印度神猴哈奴曼
魯迅認為孫悟空源自淮渦水神無支祁,胡適卻認為其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奴曼。
胡研究員介紹,《西遊記》成書後,雖流傳數百年,但普通讀者對於其中人物故事的來源演變一直不甚了了,活像它本來就是「石頭縫里蹦出來個孫猴子」一樣。直到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開一代先河,「孫悟空」究竟是何方神聖,才作為一個嚴肅的學術問題擺在桌面上。
魯迅認為,魏晉以來,佛教典籍的翻譯漸多,所以印度的故事也在民間廣泛流傳,文人們喜歡其新穎奇異,於是有意或無意中使用,於是這些故事慢慢變得中國化。具體到孫悟空的人物形象,魯迅則認為應當來自中國民間傳說,他舉唐朝人李公佐小說中的怪獸———淮渦水神無支祁為證,認為孫悟空是由此演變而來的,從而認定孫悟空的原型來自中國本土。
胡適對此看法不同,他說:「我總疑心這個神通廣大的猴子不是國貨,乃是一件從印度進口的。也許連無支祁的神話也是受了印度影響而仿造的。」他在印度最古老的史詩《羅摩衍那》中找到一個神猴哈奴曼,認為這才是孫悟空最早的原型。
陳寅恪論證孫悟空原型確系哈奴曼,甘肅壁畫中的圖案卻表明《西遊記》故事在唐代已有流傳。
史學大家陳寅恪由於對佛經極為熟悉,不僅驗證孫悟空的原型即《羅摩衍那》中的哈奴曼,而且又以另一部《賢愚經》作為復證,他發現「大鬧天宮」的故事,本來源自兩個絕不相乾的印度民間故事,傳入中國後,佛經傳播者在講說時有意無意將二者合一。
上世紀初敦煌學的建立,為《西遊記》人物故事的流變又增添了一些新的形象史料,主要是壁畫,既有單人徒步,身背背架的圖像,又有類似「猴行者」的胡人牽馬隨行的圖像,可見人物故事是經過歷代增益的。
近幾年日本有些學者又提出孫悟空形象源於佛典的說法。他們在一些佛教典籍中找出有關獼猴、猿猴或猴屬護法神將的記述,認為它們才是孫悟空的原型。
近年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段文傑發表《新發現玄奘取經圖探討》,重點對甘肅現存的六組西夏時期的《玄奘取經圖》進行了探討,並介紹說類似故事在唐代已在民間流傳。五代後周時期,揚州壽寧寺藏經院內還保存著一壁畫《玄奘取經圖》,當時人們嘆為「絕筆」。這幅壁畫最晚是後周作品,惜寺院已毀,壁畫無存。 《西遊記》基本人物框架在元代形成,印度神猴經過藏傳佛教再創造變成孫悟空。
胡研究員在研究中發現,雖然以上說法都有證據學基礎,但是玄奘取經的故事自唐到宋,流行了幾百年,變化增添的人物故事相當緩慢,而其故事的豐富性卻在元代出現了「井噴式」爆發。他認為,按段文傑等文物專家經常以晚明吳承恩之創作為據,而沒有考慮到元代已經出現了《西遊記》雜劇和「詩話」的事實。胡研究員指出,從《永樂大典》殘本中析出的文獻中,已經有數段後世小說《西遊記》的故事,尤其是一篇朝鮮(專題,圖庫)漢文文獻《朴通事諺解》中「車遲國鬥法」中孫行者的故事非常重要。著名文學家、翻譯家趙景深認為,《朴通事諺解》一書「約刊於元代」。韓國翰林大學金敏鎬教授也提出此書成於元朝至正七年(1347年)。此外,去年山西稷山縣還發現元代的「玄奘取經圖」壁畫。這些都證明後世《西遊記》的基本故事人物框架很可能是在元代形成的。
據記者查證,關於段文傑先生認定孫悟空是甘肅人的報道實屬以訛傳訛。哈爾濱師范大學中文系博士鍾雯早在2002年4月27日即在《光明日報》撰文指出,關於孫悟空形象來自石磐陀的說法是張錦池先生提出的。
福建順昌的神猴文化
福建省順昌縣考古工作者日前在位於順昌縣城西北部的寶山主峰上發現了一處始建於元末明初時期的孫悟空兄弟合葬墓。
孫悟空兄弟合葬墓位於海拔1305米的寶山主峰南天門後的雙聖廟內。雙聖廟始建於元末明初,建築面積大約18平方米,廟內是一座並立著兩塊石碑的古代合葬墓,墓寬2.9米,深1.3米,墓形呈八字形外撇。
兩塊墓碑並立在高出地面0.43米的墓台上,碑高均為0.8米。左碑上方橫刻「寶峰」兩個楷書小字,中間豎刻「齊天大聖」4個楷書大字,大字下端橫刻「神位」兩個小字,碑文外框以浮雕如意卷草裝飾;右碑豎刻「通天大聖」4個楷書大字,大字下端橫刻「神位」兩個小字,碑文外框以浮雕如意卷草花紋裝飾。
「齊天大聖」孫悟空是海內外華人熟悉的神話人物,而「通天大聖」卻沒有在明代小說家吳承恩的《西遊記》里出現過,幾乎無人知曉。王益民經過研究考證,在元末明初蒙古族戲劇家楊景賢撰寫的《西遊記》雜劇里尋找到了「通天大聖」這一形象。據王益民介紹,楊景賢撰寫的《西遊記》雜劇里有一段孫悟空的自白:「小聖弟兄姊妹五人:大姊驪山老母、二姊巫枝祗、大兄齊天大聖、小聖通天大聖、三弟耍耍三郎」。順昌寶山雙聖廟內的兩塊墓碑是「齊天大聖」在左、「通天大聖」居右,這與古代以左為尊的禮儀習俗相符;另外,「齊天大聖」墓碑上方刻有「寶峰」二字,而「通天大聖」墓碑上則略去此二字,弟從兄意非常明顯;再者,「齊天大聖」墓碑上的裝飾圖案較之「通天大聖」的墓碑更加豐富講究。由此可以斷定,雙聖廟內的兩塊墓碑表明這是孫悟空兄弟的合葬墓。
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在撰寫小說《西遊記》的過程中,為刻畫突出人物個性的需要將齊天大聖的名號用到了通天大聖的頭上,並將傳說中的通天大聖兄弟姊妹所擁有的高超本領全部集中到了齊天大聖一個人物身上,從而塑造了一個廣為後人傳誦的神話英雄人物。
關於孫悟空原型的爭論
吳承恩《西遊記》成書至今以有很漫長的歷史,其書中主角的爭論至今仍然頗受爭議。其中最可得到廣大認可的是印度神猴為其原型的說法。其實這是一種曲解:孫悟空的原型是吳承恩本人,在當時的年代,社會之黑暗。作者以寫書的形式發泄出來。其中孫悟空大鬧天宮,自封齊天大聖為經典段落。其中就包含了作者吳承恩對當時社會某種現象的不滿而抒發出的情緒。而孫悟空原型的爭論,全部只是著書中其作家的理解和猜測。至今並沒有確鑿的證據。因為吳承恩先生早已故去了,他可以說既是孫悟空的父親又是孫悟空其人。其著書的艱辛是你我所能想像的到的。其孫悟空的家鄉花果山相信是作者看破世俗心中嚮往的居所。孫悟空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人物,而印度的神猴只是和它相像罷了。請人們不要誤以為孫悟空是印度傳入中國。
孫悟空深入人心的功勞源於六小齡童家族所做出的貢獻。其父六齡童在電影《三打白骨精》中的孫悟空扮相堪稱經典。對六小齡童在《西遊記》劇中所飾演的孫悟空有很深遠的影響。他們家族幾代猴王,可以說吳承恩創作了孫悟空的人,而六小齡童的家族則賦予了孫悟空的神。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所拍攝的《西遊記》系列在國內外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電視劇和動畫片的相繼出現,讓熱愛《西遊記》的觀眾們更加簡單地了解名著。他們的功勞是不可抹殺的!
季羨林對孫悟空原型的看法
季羨林在他1978的學術著作《〈西遊記〉裡面的印度成分》提到了他對孫悟空原型的看法。
「 中國著名的古典長篇神魔小說《西遊記》與印度神話的關系,多少年來在中國學者中意見就有分歧,有的學者主張是受了印度的影響,有的學者則否認此說。這個爭論集中到小說主人公孫悟空(孫猴子)身上。胡適、鄭振鐸、陳寅恪等主前者,而魯迅等則主後者。魯迅在他所著的《中國小說史略》中說:"明吳承恩演《西遊記》,又移其神變奮迅之狀於孫悟空,於是禹伏無支祁故事遂以堙昧也。"我不敢說孫悟空身上一點兒無支祁的影子都沒有。但是從整個的《西遊記》受印度的影響至深且巨這種情況來看,與其說孫悟空受無支祁的影響,毋寧說他受印度大史詩《羅摩衍那》中的猴子那羅、哈奴曼等的影響更切合實際。因為玄奘的其他兩個弟子豬八戒和沙僧,都能在漢譯佛經中找到根源,為什麼獨獨情況最鮮明的孫悟空卻偏是受無支祁的影響呢?這樣說實在過分牽強。無支祁的神話,除了在中國個別地區流行外,實在流行不廣,無足輕重。有的學者甚至說,《羅摩衍那》過去沒有漢譯本,難以影響中國。這種說法亦近兒戲。民間神話傳說的流傳,往往靠口頭傳布,不一定寫成文章後才能流傳,這一點可以說是已經成為常識了。」
㈢ 求西遊記里孫悟空大鬧天宮,玉帝躲在桌底說:「快去請如來佛祖!」的圖片
嗨這還用弄啊
㈣ <大鬧天宮>動畫片人工繪制了多少幅圖畫
一秒一般是二十四副圖片,但日本首創了每秒16副圖,似乎更能表現漫畫風格,你看時長,再計算,就得出來了。
㈤ 求電影《西遊記之大鬧天宮》剛開始沒多久時孫悟空與狐精坐在石橋上看日出時尾巴相牽的高清圖片
你好!西遊記之大鬧天宮3D目前只有快播搶先版資源,已上傳種子文件至附件並已親測可正常播放。網路資源很難找,大部分網站給的都是之前上映的動畫片版的大鬧天宮的資源。運行快播軟體打開該資源緩沖幾秒鍾即可播放哦!若滿意還望你及時採納哦!祝你觀影愉快!
PS:目前還沒有該影片的高清截圖哦!你可以看看該影片孫悟空與狐精坐在石橋上看日出時尾巴相牽部分可合你意呢!
㈥ 請問哪裡有《大鬧天宮》動畫片中孫悟空形象的壁紙下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pv=&word=%B4%F3%C4%D6%CC%EC%B9%AC%B1%DA%D6%BD&z=0
㈦ 大鬧天宮CG,這個圖片來自於哪個游戲
日本PS2上的游戲,名字叫龍背上的騎兵
《龍背上的騎兵》是日本著名游戲公司Square Enix(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在2003年於SONY的PS2平台上發行的一款動作RPG 。游戲以北歐的克爾特神話為背景,描述一些人奉獻出自身的某種能力,希望能與具備強大力量的神秘龍族訂下契約,獲得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游戲的劇情主要就是圍繞著這些不同悲慘經歷的角色而展開。《龍背上的騎兵》是2003年日本原創作品中銷量最高的游戲,一共賣出了30萬套以上。2005年續作《龍背上的騎兵2:封印之紅、背德之黑》 上市,其精美的畫面與精彩的劇情繼續了前作的輝煌
51大鬧天宮OL官網客服很高興為您解答,更多精彩盡在51游戲社區!
㈧ 國產水墨畫 例如:小蝌蚪找媽媽、大鬧天宮…起源於何年代
以上影視均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
小蝌蚪找媽媽——1961
大鬧天宮40周年紀念版——1964
此外還有:
logo
謝謝小花貓 (1950) 小鐵柱 (1951) 小貓釣魚 (1952) 采蘑菇 (1953) 小小英雄 (1953) 好朋友 (1954) 誇口的青蛙 (1954) 粗心的小胖 (1954) 東郭先生(1955) 神筆(1955) 野外的遭遇 (1955) 小熊的旅行 (1955) 烏鴉為什麼是黑的(1955) 大紅花 (1956) 我知道 (1956) 中國的木偶藝術 (1956) 金耳環與鐵鋤頭 (1956) 胖嫂回娘家 (1956) 三個鄰居 (1956) 機智的山羊 (1956) 驕傲的將軍 (1956) 拔蘿卜 (1957) 一個新足球 (1957) 雙胞胎 (1957) 木頭姑娘 (1958) 牆上的畫 (1958) 小朋友們 (1958) 找小哥哥 (1958) 老婆婆的棗樹 (1958) 美麗的小金魚 (1958) 八月十五慶豐收 (1958) 趕英國 (1958) 歌唱總路線 (1958) 美妙的顏色 (1958) 過猴山 (1958) 古博士的新發現 (1958) 小鯉魚跳龍門 (1958) 豬八戒吃西瓜 (1958) 火焰山 (1958) 小猴與白胖 (1958) 四隻小野鴨 (1958) 為了孩子們 (1958) 三毛流浪記 (1958) 打麻雀 (1958) 誰唱得最好 (1958) 小發明家 (1958) 小農藝家 (1958) 並蒂蓮 (1958) 豬八戒吃瓜 (1958) 蜜蜂與蚯蚓 (1959) 布穀鳥叫遲了 (1959) 壁畫里的故事 (1959) 大躍進萬歲 (1959) 森林之王 (1959) 三隻蝴蝶 (1959) 龍蝦 (1959) 漁童 (1959) 蘿卜回來了 (1959) 一幅僮錦 (1959) 一隻鞋 (1959) 砍柴姑娘 (1959) 漁童 (1959) 猴龜分樹 (1959) 濟公鬥蟋蟀 (1959) 雕龍記 (1959) 小蝌蚪找媽媽 (1960) 艷陽春 (1960) 急追猛趕 (1960) 原形畢露 (1960) 怕羞的黃鶯 (1960) 小燕子 (1960) 牧羊少年 (1960) 大蘿卜 (1960) 革新迷 (1960) 降龍記 (1960) 鴿子 (1960) 大獎章 (1960) 牧童與公主 (1960) 山羊和狼 (1960) 聰明的鴨子 (1960) 太陽的小客人 (1961) 誰的本領大 (1961) 紅雲崖 (1962) 人參娃娃 (1962) 沒頭腦和不高興 (1962) 小溪流 (1962) 掌中戲 (1962) 大名府 (1962) 一棵大白菜 (1962) 等明天 (1962) 一條絲腰帶 (1962) 牧笛 (1963) 黃金夢 (1963) 長發妹 (1963) 孔雀公主 (1963) 金色的海螺 (1963) 集體有餘 (1964) 草原英雄小姐妹 (1964) 畫像 (1964) 路邊新事 (1964) 半夜雞叫 (1964) 四點半 (1964) 石灣陶瓷藝術 (1964) 冰上遇險 (1964) 湖上歌舞 (1964) 差不多 (1964) 石灣陶器藝術 (1964) 大鬧天宮40周年紀念版 (1964) 紅軍橋 (1964) 小林日記 (1965) 大鬧天宮 (1965) 畫象 (1965) 我們愛農村 (1965) 福建工藝新花 (1965) 南方少年 (1965) 李科長巧難炊事班 (1965) 小哥兒倆 (1965) 紅領巾 (1965) 上海市少年兒童革命歌舞選輯 (1965) 支持越南人民反美斗爭 (1965) 支持多米尼加入人民反美斗爭 (1965) 揭穿美帝「和談」陰謀 (1965) 上海工藝美術 (1966) 山村新苗 (1966) 偉大的聲明 (1968) 小號手 (1973) 小八路 (1973) 東海小哨兵 (1973) 帶響的弓箭 (1974) 大潮汛之夜 (1974) 駿馬飛舞 (1974) 渡口 (1975) 主課 (1975) 出發之前 (1975) 革命兒歌好-歌曲 (1975) 長在屋裡的竹筍 (1976) 試航 (1976) 金色的大雁 (1976) 樹苗 (1976) 大櫓的故事 (1976) 小石柱 (1977) 戰旗似火 (1977) 蘆盪小英雄 (1977) 山羊回了家 (1977) 新花迎春 (1977) 火紅的岩標 (1977) 狐狸打獵人 (1978) 山伢子 (1978) 兩張布告 (1978) 歌聲飛出五指山 (1978) 西瓜炮 (1978) 小白鴿 (1978) 奇怪的病號 (1978) 象不象 (1978) 畫廊一夜 (1978) 兩只小孔雀 (1978) 母雞搬家 (1979) 哪吒鬧海 (1979) 愚人買鞋 (1979) 阿凡提(木偶) (1979) 喵嗚是誰叫的 (1979) 天才雜技演員 (1979) 奇怪的球賽 (1979) 熊貓百貨商店 (1979) 刺蝟背西瓜 (1979) 好貓咪咪 (1979) 黑公雞(1980) 雪孩子 (1980) 三個和尚 (1980) 人參果 (1980) 張飛審瓜 (1980) 嬌嬌的奇遇 (1980) 黑熊奇遇記 (1980) 小馬虎 (1980) 園園和機器人 (1980) 這是一首歌 (1980) 吹鼓手 (1980) 丁丁戰猴王 (1980) 小鴨呷呷 (1980) 三隻狼 (1980) 濫竽充數 (1980) 老孫和小孫 (1980) 突擊訪問 (1980) 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 虎口無情 (1981) 善良的夏吾冬 (1981) 真假李逵 (1981) 咕咚來了(1981) 阿凡提之賣樹蔭 (1981) 南郭先生 (1981) 嶗山道士 (1981) 九色鹿 (1981) 龍牙星 (1981) 猴子撈月 (1981) 抬驢(1981) 摔香爐(1981) 淘氣的金絲猴 (1982) 孔雀公主 (1982) 鹿鈴 (1982) 孔雀的焰火 (1982) 曹沖稱象 (1982) 盲女與狐狸 (1982) 狼來了 (1982) 老虎學藝 (1982) 假如我是武松 (1982) 小紅臉和小藍臉 (1982) 回聲——小兔淘淘的故事 (1982) 蛐蛐 (1982) 瓷娃娃 (1982) 紙人國 (1982) 小熊學木匠 (1982) 看門的黑狗 (1983) 兔送信 (1983) 比智慧 (1983) 捉迷藏 (1983) 長了腿的芒果 (1983) 後悔莫及 (1983) 小八戒 (1983) 鷸蚌相爭 (1983) 猴子釣魚 (1983) 過橋 (1983) 小松鼠理發師 (1983) 老鼠嫁女 (1983) 錢 (1983) 天書奇譚 (1983) 蝴蝶泉 (1983) 火童 (1984) 三十六個字 (1984) 快樂的數字 (1984) 除夕的故事 (1984) 三毛流浪記-孤苦伶仃 (1984) 三毛流浪記-相依為命 (1984) 三毛流浪記-見義勇為 (1984) 神醫 (1984) 石獅子 (1984) 馬蜂窩 (1984) 西嶽奇童 (1984) 小明星 (1984) 小狐狸 (1984) 網 (1985) 大掃除 (1985) 小蛋殼 (1985) 偷東西的驢 (1985) 園園奇怪的旅行 (1985) 連升三級 (1985) 吝嗇鬼 (1985) 巫婆、鱷魚、小姑娘 (1985) 筆下山河美 (1985) 女媧補天 (1985) 大花和小花 (1985) 沒牙的老虎 (1985) 搶枕頭 (1985) 草人 (1985) 夾子救鹿 (1985) 葫蘆兄弟(1986) 超級肥皂 (1986) 新裝的門鈴 (1986) 不怕冷的大衣 (1986) 邋遢大王奇遇記 (1986) 一夜富翁 (1986) 驢說話 (1986) 巧斷案 (1986) 小裁縫 (1986) 尋開心 (1986) 狩獵記 (1986) 黑貓警長 (1987) 狐狸送葡萄 (1987) 安寧 (1988) 八仙與跳蚤 (1988) 邦錦美朵 (1988) 阿凡提的故事-寶驢 (1988) 補票 (1988) 不射之射 (1988) 真假阿凡提 (1988) 老虎裝牙 (1988) 媽媽請休息 (1988) 獨木橋 (1988) 孤獨的小豬 (1988) 光、影、像 (1988) 藍骨 (1988) 皮皮的故事 (1988) 螳螂捕蟬 (1988) 小鵝與紅房子 (1988) 阿凡提的故事-奇婚記 (1988) 強者上鉤、追鼠、斗雞 (1988) 山水情 (1988) 魚 (1988) 爭執 (1988) 阿龍和利利 (1989) 笨狗熊 (1989) 大盜賊第二集愛吃土豆泥的魔法師 (1989) 大盜賊第三集地下室的神秘人物 (1989) 大盜賊第四集神奇的仙女草 (1989) 大盜賊第一集會唱歌的咖啡磨 (1989) 森林裡的金月亮 (1989) 葫蘆小金剛第二集鬥法比武 (1989) 葫蘆小金剛第三集迷夢迥旋 (1989) 葫蘆小金剛第一集妖霧重回 (1989) 奇異的蒙古馬第一集 (1989) 西遊記-五件寶貝 (1989) 小小畫家 (1989) 紅氣球 (1989) 高女人和矮丈夫 (1989) 舒克和貝塔-第一集名譽 (1989) 冬天裡的小田鼠 (1990) 哀溺 (1990) 大盜賊第八集危險的沼澤地 (1990) 大盜賊第六集奇幻的水晶球 (1990) 大盜賊第七集有毒的鮮蘑菇 (1990) 大盜賊第五集巧妙地空瓶通信 (1990) 孤獨的莉里 (1990) 葫蘆小金剛第四集勢均力敵 (1990) 葫蘆小金剛第五集花谷脫險 (1990) 鹿和牛 (1990) 魔方大廈第一集玻璃城 (1990) 魔瓶 (1990) 奇異的蒙古馬第二集 (1990) 騎牛難下 (1990) 森林小鳥和我 (1990) 我錯了 (1990) 小釘子 (1990) 雁陣 (1990) 一半兒 (1990) 醫生與皇帝 (1990) 種樹 (1990) 舒克和貝塔-第二集不打不相識 (1990) 舒克和貝塔-第三集克里斯王國 (1990) 舒克和貝塔-第八集保衛機場 (1991) 舒克和貝塔-第九集羅丘遇險 (1991) 舒克和貝塔-第七集出師不利 (1991) 舒克和貝塔-第十集空中伏擊 (1991) 舒克和貝塔-第四集迫降 (1991) 舒克和貝塔-第五集路見不平 (1991) 傘 (1991) 鏡花緣出海遇險 (1991) 鏡花緣君子國 (1991) 鏡花緣兩面國 (1991) 鏡花緣女兒國 (1991) 快樂的買買提 (1991) 眉間尺 (1991) 魔方大廈第二集裝在罐頭里的爸爸媽媽 (1991) 魔方大廈第三集神奇的日歷 (1991) 夜半怪聲 (1991) 智斗烏鴉 (1991) 自作自受 (1991) 嘴巴、耳朵和眼睛 (1991) 冬冬和瓜瓜 (1991) 葫蘆小金剛第六集除妖滅怪 (1991) 蓮花公主 (1992) 小黃鼠狼的故事 (1992) 大氣球 (1992) 怪老頭(兒)(1992) 春天裡的小田鼠 (1992) 特別車隊第一集 (1992) 特別車隊第二集 (1992) 特別車隊第三集 (1992) 特別車隊第四集 (1992) 特別車隊第五集 (1993) 特別車隊第六集 (1993) 特別車隊第七集 (1993) 特別車隊第八集 (1993) 警犬救護隊 (1993) 開心果 (1993) 十二生肖第二集機靈鼠 (1993) 十二生肖第四集 (1993) 十二生肖第一集闖妖洞 (1993) 紅鼻子第一集比吃公開賽 (1993) 小和尚第一集遊方僧 (1993) 小黃鼬的故事 (1993) 隱身探長第一集夢幻花 (1993) 鹿女 (1993) 魔方大廈第八集頭盔城 (1993) 魔方大廈第九集科洛城 (1993) 魔方大廈第六集星座號 (1993) 魔方大廈第七集夏河銀行 (1993) 姣姣與晶晶 (1995)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丁鈴鈴》 (1995)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梨子提琴》《買夢》 (1995)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小狐狸的槍和炮》 (1995) 十二生肖第八集雪白馬 (1995) 十二生肖第九集劍角羊 (1995) 十二生肖第十二集花尾狗 (1995) 十二生肖第十集紅臉猴 (1995) 十二生肖第十三集大耳豬 (1995) 十二生肖第十一集五彩雞 (1995) 十二生肖第五集長腳兔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奧林匹克火炬》《OK,中國少年》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紅色少先隊》《智取情報》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嘉定童子》《曹沖救人》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李白立志用功》《好問的小張衡》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巧斗洋槍隊》《地下孩兒兵》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區寄斗賊》《李寄斬蛇》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屈原讀書洞》《王維智擒瓜賊》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成吉思汗》《識鬼少年》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頑童成才》《怒擺水牛陣》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王獻之戒驕練字》《張良的兵書》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蘿卜頭》《新華報童》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周處除三害》《上書救父》 (1995) 自古英雄出少年《朱暉斗群盜》《少女荀灌娘》 (1995) 西遊漫記(第一集) (1995) 白雪公主與青蛙王子 (1996) 百鳥衣 (1996) 博士蛙的故事《斗變色龍》 (1996)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冰淇淋太陽》《小松鼠的月亮》 (1996)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春天裡的歌》《綠星星》 (1996) 大森林裡的小故事《南瓜車》《小蝸牛過生日》 (1996) 倔強的凱拉班 (1996) 日月潭 (1996) 神馬與腰刀 (1996) 天堂樂園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砸缸救友》《七歲詠鵝》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白鬃馬》《美好的心願》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從背榜到頭榜》《笨鳥先飛》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聰明愛迪生》《華盛頓砍樹》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達芬奇畫蛋》《走出綠色地獄》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東鄉少女》《牛頓修水車》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高原之鷹》《小木匠成大師》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華佗學醫》《巴黎公社小英雄》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機智勇敢小交通》《哈薩克小紅花》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寇準夜讀》《智慧取球》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孟子改過》《小孔丘學琴》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三元塔下小畫家》《悔悟的頑童》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書迷羅蒙索夫》《神童莫扎特》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童年卓別林》《聖女貞德》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王戎智擒歹徒》《魯班學藝》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恩格斯的秘密》《生命的奇跡》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兒與霸王》《忠義小太監》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鳥之友》《小於連救城記》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甜女量樹》《安徒生的童年》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小葯草王》《刨根問底的小沈括》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小諸葛亮喂雞》《項橐考孔子》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趙雲拜師》《牧童評畫》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鄭成功叛父報國》《海瑞打官司》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自學成才的數學家》《小淘氣變成發明家》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女英雄卓婭》《小諸葛替父解圍》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拳王小阿里》《李世民奇計退敵》 (1996) 自古英雄出少年《生死搏鬥》《高爾基讀書》 (1996) 蝶雙飛 (1997) 環游地球八十天 (1997) 馬頭琴的故事 (1997) 鶴的傳說 (1997) 神笛 (1997) 妖樹與松鼠 (1997) 紅石峰 (1998) 火把節 (1998) 庫爾勒香梨 (1998) 潑水節 (1998) 雪狐 (1998) 登月之旅 (1999) 可可的魔傘 (2000) 寶蓮燈 (2000) 我為歌狂(2001)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 (2005) 西嶽奇童(完整)(2006) 勇士(2007) 葫蘆兄弟電影版(2008) 馬蘭花(2009)
作為發行公司拍攝的電影
打獵記 (1958) 紅色信號 (1959) 畫的歌 (1981) 酒禍 (1982) 畫家朱屺瞻 (1982) 三毛流浪記-到上海去 (1984) 水鹿 (1985) 金猴降妖 (1985) 狐狸列那 (1989) 魔方大廈第十集黑蟬樂隊 (1994) 珍珠泉 (1994) 十二生肖第三集大力牛 (1994) 特別車隊第九集 (1994) 隱身探長第二集恐龍蛋 (1994) 紅鼻子第二集菜譜惹麻煩 (1994) 胡僧 (1994) 寶蓮燈 (1999) 西嶽奇童 (2006) 葫蘆兄弟電影版(2008) 馬蘭花(2009)
㈨ 《大鬧天宮》中的美術風格融入了哪些特有的中國民族文化
影片是根據《西遊記》原著前七回改編而成的,講述了《西遊記》中一段膾炙人口的故事,將孫悟空這個具有猴的特徵、神的威力、人的感情的中國式的神話英雄,生動地再現於銀幕,藉助獨出心裁的藝術構思和藝術表現手法,使作品的思想性和藝術性得到了完美結合。影片公映後,在國際上產生巨大轟動,回響非凡,並先後榮獲第十三屆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第二十二屆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厄瓜多第五屆基多國際兒童電影節三等獎,葡萄牙第十二屆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中國第二屆電影百花獎。
《大鬧五宮》的藝術特色:
動畫片《大鬧天宮》在把握了原著精髓的同時,又能夠根據兒童的欣賞心理來進行情節的編排和形象的刻畫。因此,整部影片色彩濃重,造型奇異,場面雄偉壯麗,形象特徵鮮明,情節跌宕有致,具有獨特的藝術色彩,這也是《大鬧天宮》堪稱中國動畫片不朽之作的主要原由。
《大鬧天宮》的民族風格
動畫片《大鬧天宮》是一部民族風格鮮明而成熟的傑作。1983年在法國公映時《世界報》介紹說:「《大鬧天宮》不但具有一般美國迪斯耐作品的美感,而且造型藝術又是迪斯耐藝術所做不到的,即是它完美地表達了中國的傳統藝術風格。」《大鬧天宮》的民族風格是一種濃重、華美的格凋,就像中國民間的喜慶樂曲一樣,給人以歡快、活躍、熱烈的情緒。宏偉的場面、奇特的形象、絢麗的色彩等等,都給觀眾一種強烈的的形式美,這種形式美主要表現為造型的裝飾美。影片從中國古代銅器漆器等出土文物、敦煌壁畫、民間年畫、廟堂藝術等方面汲取了豐富養料,通過設計者的精心設計,推陳出新,創造了一種既是民族的、又是新穎的藝術風格。
㈩ 孫悟空大鬧天宮的主要人物
NO.10 孫悟空
圖片
孫悟空大鬧天宮就不多說了,讀過西遊記原著的朋友都知道,孫悟空大鬧天宮,也只是在凌霄寶殿門前轉悠而已。玉帝都懶得理他,直接叫如來把他關押了。
NO.9 馬天君
圖片
誰不知馬王爺有三隻眼。說到馬王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其實他是上一任弼馬溫,孫悟空接手弼馬溫後,他就成了孫悟空的上司。他和孫悟空一樣,都是牛脾氣,傳說他也鬧過天宮,之後他是被真武大帝降服,成為真武大帝的一員大將。
NO.8 豬八戒
圖片
豬八戒喝醉酒了,調戲嫦娥被貶,自然不高興,原著中他也大鬧天宮,他直接用獠牙拱倒了鬥牛宮,鬥牛宮也就是凌霄寶殿門前,孫悟空當年鬧騰的地方。
收服豬八戒,還得玉帝親自出場(可見豬八戒實力不一般,至少比孫悟空強大),玉帝打了豬八戒兩千鞭,將肉身打爛,靈魂打下界。豬八戒的靈魂下界後,急於找到宿主,不然就會煙消雲散。可惜,周圍只有一隻母豬懷孕,豬八戒的靈魂也只好奪舍豬胎。
NO.7 劉沉香
圖片
劉沉香是三聖母的兒子,身上流著神族的血脈,擁有學仙的體質,經過斗戰勝佛的指導,法術突飛猛進。
最後,又得到了女媧流傳下來的寶蓮燈,盤古流傳下來的開山斧。最終憑借著自身實力,大鬧天宮,劈開華山,救出三聖母,一家三口團圓。
NO.6 青獅精
圖片
青獅精當年也是因為沒收到王母娘娘蟠桃會的請帖,大鬧天宮,玉帝派十萬天兵前去擒拿青獅精,青獅精變化法身,張開獠牙大口,唬的天兵天將急忙關閉南天門。
可惜遲了,青獅精倒吸一口涼氣,將十萬天兵天將吞入肚中。(最後也不知哪位大神出場,青獅精才將十萬天兵天將吐出來)
NO.5 刑天
圖片
刑天能算得上是最早大鬧天宮的,他的朋友是上古時期的蚩尤,天地派九天玄女相助黃帝,殺死了蚩尤。
刑天作為講義氣的上古戰神,自然得鬧上天宮,為好友報仇。惹得天帝憤怒,派黃帝帶著軒轅劍,領導眾神圍攻刑天,刑天寡不敵眾,頭顱被軒轅劍砍下,可是刑天並沒有認輸,化肚臍為口,雙乳為眼,繼續戰斗。天帝只好將其封印在常羊山。
NO.4二郎神
圖片
二郎神當年的大鬧天宮,可是名震一時。他一學完七十二變等本領,帶上梅山兄弟,哮天犬,三尖兩面刀,天眼,山河社稷圖,開山斧,直接鬧上天庭,劈開桃山,救出母親。
可惜母子沒能團圓,母親被玉帝派的十個太陽曬死。二郎神正式與玉帝決裂,追殺十個太陽,殺死九個,在繼續追殺第十個太陽時,遇到了西海三公主。二郎神一見鍾情,遁入愛河,找了個叫灌江口的地方,自立為王,與三公主敖寸心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NO.3 石敢當圖片
說到石敢當大鬧天宮,小編想笑。泰山石敢當,石敢當是泰山的一顆頑石,據說是女媧補天石所化,這石敢當化為人形後,覺得自己是天上出生的,要去上天尋父。
上天尋父就得經過南天門,南天門重兵把守,豈能隨便進出。
石敢當可不管這一套,他初生牛犢不怕虎,憑借自身實力,將天兵天將打得落花流水,進入南天門後,如入無人之境。
NO.2 無天
圖片
無天本是西天的羅漢,因為渡劫失敗,走火入魔,成為了黑衣無天。黑衣無天一形成,他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報仇,他的實力,大鬧天宮絕對是最慘烈的,鬧完後,他就成為三界的主宰了。
NO.1 共工
圖片
有時候公平真的很重要,共工當年就是覺得上古大神們不公平,偏袒祝融,所以決定大鬧一場。他這一鬧,直接把天捅了個窟窿,害得女媧急忙補天,女媧補天還不打緊,由於多預備了幾顆補天石頭,導致千百年後有個孫悟空大鬧天宮,也導致千百年後有個石敢當上天找父親,還導致千百年後有個賈寶玉,害得林妹妹整天哭哭啼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