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國家博物館瓷器高清圖片

國家博物館瓷器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2022-08-15 23:02:03

① 一鋤頭挖出237件文物,其中19件都是國寶級元青花嗎

說起世界上館藏元青花最多的博物館,就不得不提土耳其的托普卡帕皇宮和伊朗的國家博物館,它們分別以40餘件和32件的數量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許多元青花愛好者甚至戲言要看正宗的元青花還得去國外。

有些人看到這好奇了,我國號稱瓷器大國,景德鎮更有世界瓷都的美譽,為何元青花館藏數量卻比不過外國的博物館。

在當時,元青花的概念才提出不到三十年,全世界“元青花”數量不足200件,釉里紅更是少之又少,不足20件。而高安出土的這批元青花竟然有19件之多,而且保存非常完整。

高安元青花的出土震驚世界,中國考古界和瓷器界在面對國外一些“中國元代沒有生產過青花瓷器”和“世界瓷都之稱應該讓給伊朗”等種種質疑聲,終於有了挺直腰桿的底氣,也終於可以大聲說,“世界瓷都是中國的!”“元青花也是中國的!”。

② 國家博物館有一件瓷器餐具,是鴨子形狀的,盛湯的,有誰知道,求圖,拜託

說的好像是司南吧。

註:資料來源於網路。

③ 老專家說:元代孔雀綠釉瓷器在國家所有博物館里沒有完整器物,是真的嗎

在網上看到元代孔雀綠釉瓷器拍賣,是一件完整的元代綠釉瓷器,這兩個必有一個是錯的,我個人比較傾向專家的意見,有時候拍賣公司的東西也搞不準,因為他在最後說了這么一句話」尚未認證,請謹慎交易「,這么看拍賣公司也沒有把握,因為他們知道元代綠釉瓷器沒有整件瓷器的這件事,他們搞不準這是否是真品,這就從反面印證了專家這句話」元代孔雀綠釉瓷器在國家所有博物館里沒有完整器物「是正確的。謝謝

④ 民國時期故宮博物院瓷器四羊方尊由來

瓷器四羊方尊由來:

四羊方尊是商朝晚期青銅禮器,祭祀用品。1938年出土於湖南寧鄉縣黃材鎮月山鋪轉耳侖的山腰上。收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四羊方尊是中國仍存商代青銅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每邊邊長為52.4 厘米,高58.3厘米,重量34.5公斤,長頸,高圈足,頸部高聳,四邊上裝飾有蕉葉紋、三角夔紋和獸面紋,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個卷角羊頭,羊頭與羊頸伸出於器外,羊身與羊腿附著於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時,方尊肩飾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龍紋,尊四面正中即兩羊比鄰處,各一雙角龍首探出器表,從方尊每邊右肩蜿蜒於前居的中間。

據考古學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兩次分鑄技術鑄造的,即先將羊角與龍頭單個鑄好,然後將其分別配置在外范內,再進行整體澆鑄。整個器物用塊范法澆鑄,一氣呵成,鬼斧神工,顯示了高超的鑄造水平 ,被史學界稱為"臻於極致的青銅典範",位列十大傳世國寶之一 。


藏品簡介

上口最大徑:44.4厘米

高:58.6厘米

重:34.6千克

用途:盛酒器

所處時期:商代(約公元前14~前11世紀)

出土時間:1938年

出土地點:湖南省寧鄉市

「尊」是一種盛酒器,在商代前期已經出現,商代後期出現圓尊、弧形尊、方尊、鳥獸尊四大類,而四羊方尊正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四羊方尊造型雄奇,肩、腹部與足部作為一體被巧妙地設計成四隻卷角羊,各據一隅,在庄靜中突出動感,匠心獨運。整器花紋精麗,線條光潔剛勁。通體以細密雲雷紋為地,頸部飾由夔龍紋組成的蕉葉紋與帶狀饕餮紋,肩上飾四條高浮雕式盤龍,羊前身飾長冠鳥紋,圈足飾夔龍紋。[3]

方尊邊角及各面中心線,均置聳起的扉棱,既用以掩蓋合范痕跡,又可改善器物邊角的單調,增強了造型氣勢,渾然一體。此器採用了圓雕與浮雕相結合的裝飾手法,將四羊與器身巧妙地結合為一體,使原本造型死板的器物,變得十分生動,將器用與動物造型有機地結合成一體,並擅於把握平面紋飾與立體雕塑之間的處理,達到了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結合。

出土器物的湖南洞庭湖周圍地區在商代是三苗活動區,在此地發現造型與中原近似的銅尊,表明商文化的影響已遠及長江以南的地區。

⑤ 請問國家博物館里這個展品是什麼

這是「銅壺滴漏」,為古人計時工具。

這是「浮箭式漏壺」,4壺一套 ,制於元代延祐三年(1316年)。

它放置在階梯式架子上,4隻銅壺大小不等,自上而下,依次遞減。最大的一隻高75.5厘米,口徑68.2厘米,底徑60厘米。由於自上而下的3隻銅壺外壁分別鑄有太陽、月亮和北斗七星圖,所以被分別命名為日壺、月壺和星壺,最下面的銅壺叫受水壺。日、月、星壺近底部都有一個龍頭形滴水口,壺蓋上開有一個進水孔,小水滴從日壺滴進月壺,再從月壺滴進星壺,最後進入受水壺。受水壺裝有兩個重要部件:一個是豎立在壺蓋正中的銅尺,高達66.5厘米,上面刻畫12條橫線,旁邊標有十二時辰的名字,每個時辰是兩個小時。再一個是浮箭,也就是在一塊小木塊上連接一把木尺,隨著受水壺里水量的增加、水面的上升,浮箭自然同步上升。人們觀看浮箭頂端指示的銅尺刻度,就可以知曉當時、當地的准確時間了。

⑥ 北京有哪些值得一看的博物館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同時還是幾百年的古都,一直就是一個文化資源特別豐富的城市。因此北京其實有很多博物館,如果你是一個喜歡逛博物館的人,去北京一趟一定是不虛此行的。

北京有故宮博物館,國家博物館,還有軍事博物館。在這里,我想向大家推薦的,也可以算是一定要去的博物館,那就是故宮博物館

因此,如果有機會的話,一定要去故宮博物館看看。

⑦ 國家博物館的詳細介紹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豐富、類型多樣、精彩絕倫,擁有近6000件國家一級文物,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從紅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華第一龍,殷商晚期形制雄偉的後母戊鼎,鑄有武王征商銘文的利簋,到詼諧傳神的東漢擊鼓說唱陶俑,體現盛唐氣象的三彩駱駝載樂俑,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紛呈的瓷器書畫、古籍善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里綿延不斷、薪火相傳。

從鴉片戰爭、太平天國、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的上下求索,《新青年》發出的時代呼喚,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大事變,井岡山的星星之火,拯救民族危亡的連天烽火。

《開國大典》里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萬丈豪情,再到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改革開放開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生動反映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歷史見證在這里逐一呈現。5000年的血脈綿延,170多年的不懈奮斗,建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年來的艱難探索。

十八大以來的砥礪奮進,我們在這里感受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脈動和魂魄,傳承黨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壯志,堅定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的根基和毅志,養成堅持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風范和氣度。與此同時,中國國家博物館作為國家的文化客廳,肩負著促進不同文化交流互鑒的重要職責,在開展對外文化交流、展示中華文明魅力、傳播世界文明成果方面發揮著重要的窗口作用。

(7)國家博物館瓷器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品豐富、類型多樣、精彩絕倫,擁有近6000件國家一級文物,具有高度的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

從紅山文化雕琢精美的中華第一龍,殷商晚期形制雄偉的後母戊鼎,鑄有武王征商銘文的利簋,到詼諧傳神的東漢擊鼓說唱陶俑,體現盛唐氣象的三彩駱駝載樂俑,再到宋元明清精彩紛呈的瓷器書畫、古籍善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這里綿延不斷、薪火相傳。

⑧ 清代瓷器的藝術風格

清朝(1644-1911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政權,1636年皇太極即皇帝位,改國號為清。1644年清世祖順治帝(福臨)入關。他是清入主中原後第一位皇帝,6歲即位,在位17年(1644-1661年)。
這段時期,正是清代建國初期社會動盪及百廢待舉的時期。由於清政權初建,全國各地尚未穩定,時局動盪,有些地區的戰亂也未平息,由於受明末農民起義的沖擊和影響,戰亂紛爭,社會經濟遭到嚴重破壞。自明代以景德鎮為中心的制瓷業也受到重創,處於蕭條和停滯狀態,清政府對景德鎮官窯的生產更是無暇顧及,採取了明末已有的「有命則供,無命則止」的燒造制度,官窯生產斷斷續續,時產時停。從順治八年,開始燒造官窯器。依相關陶瓷文獻可知:順治八年(1651年),清室開始沿襲明代宮廷舊制,下令燒造黃龍碗等器。從傳世品也得到證實。北京雍和宮藏有順治八年江西監祭奉敕敬造款的官窯青花雲龍紋香爐。由此推斷,順治官窯瓷器製作年代大部分應晚於順治八年,屬順治晚期的作品,且產量很少。《景德鎮陶錄》記載:「國朝建廠造陶,奉造龍缸……經饒守道董顯忠、王天眷、王等督造,未成。十六年,奉造欄板……經饒守道張思明、工部理事官噶巴、工部郎中王日藻等督造,亦未成。嗣後,派江西巡撫郎廷佐督理景德鎮窯事。十七年,巡捕張朝疏請停止」。由此說明,景德鎮御窯廠在順治後10年中燒造官窯瓷器,雖處低潮,仍未停止燒造,到順治十七年,還沒燒成質量好的龍缸和欄板。順治官窯器品種有青花、五彩、茄皮紫釉、黃釉、藍釉、醬釉、白釉等。而民窯器燒造有青花、五彩瓷等,其中品種和數量較多的是青花瓷。
明末瓷器逐漸成為一種商品,成為商人從事貿易活動的主要物品之一,瓷都景德鎮漸漸成為工商業城市,為提高制瓷業的水平和發展,滿足市場需要,官搭民燒制度漸興。明王·宗林在《江西大志·陶書》中載:「官匠因循,管廠之官,乃以散之民窯,歷歲相仍。民窯賠貝皮,習以為常」。「其能成器者,受囑而擇之。不能成器者,責以必辦。不能辦,則官窯具高價以市之,民窯之所以固也。」御窯廠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民窯瓷器生產中的先進因素,這對促進御窯廠提高質量和勞動生產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同時也充分調動了廣大制瓷工匠的積極性。清朝順治時期,也實行「官搭民燒」制度,較明代更為深入。御窯廠負責制坯成型以及器物繪制,燒制則由民窯完成。御窯廠給搭燒窯戶一定的酬金,這樣刺激了窯戶生產積極性。另外,清初官窯瓷器燒造時斷時續,產量減少,朝代更迭的動盪環境,使許多原先為御器廠燒瓷匠師為了生活所迫,投身到民窯造瓷業中,他們帶來了先進的制瓷技術,促進了順治民窯瓷器的發展,同時在某種程度上也促進了官窯的生產。並為以後康、雍、乾瓷器的繁榮和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起到了承前啟後的重要作用。
順治一朝只有17年,時間較短,且處於明末清初政權更迭的轉變時期。順治時期所燒制的瓷器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里不被人們重視與認識,歷史上文獻記載也不多。故這一時期的無款瓷器常被籠統地稱為「明末清初」瓷,或者把明末崇禎青花瓷歸為順治青花,或者將順治青花瓷中質地細膩、青花發色翠藍的「上品器」歸為康熙時期。從國內外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銘有「大清順治年制」的官窯款瓷,以及帶順治干支紀年款的順治瓷器來看,雖然數量有限,但為我們提供了順治瓷器斷代的重要標准器。另外,通過排比的方法,對不署款的順治青花民窯器與明末崇禎時期以及康熙時期的瓷器作認真的比對、排隊列比、細致地審度,便不難斷出其師承之間的差別。下面就結合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順治瓷器以及國內外博物館及收藏家所藏順治瓷器,就順治瓷器的斷代,以及燒造品種、器物造型、紋飾、胎釉等方面,闡述其時代特徵。
順治時期,是明末清初政權更迭的過渡時期,瓷器造型也充分體現出這一過渡時期的風貌。順治瓷器在造型方面有些沿襲了明末天啟、崇禎時期瓷器的遺風,但也出現了一些新型品種,如筒花觚、洗口獸耳瓶等。民窯器多造型古樸稚拙,胎體厚重,器足寬厚,多為砂底。釉質青白,多白中閃青,如鴨蛋殼色。順治民窯器多不署年款,但有的署干支紀年款,故對順治瓷器的鑒別起到了標准器的作用。順治時期民窯瓷器器形有筒瓶、橄欖瓶、蒜頭瓶、洗口獸耳瓶、筒花觚、花觚、觀音尊、將軍罐、蓮子罐、香爐、筒式香爐、筆筒、凈水碗、碗、盤、碟、杯等。
筒瓶,也稱為「象腿瓶」,是明末清初的典型器。口微撇,短頸,溜肩,腹為長筒形。此器形萬曆時期出現,天啟、崇禎時期也有燒制,順治時期,將筒瓶寓意為「大清天下一統」,一直沿續到康熙時期,成為當時最為流行的器物之一。順治時期的筒瓶,較明末和康熙時期腹部更為細高。品種有青花、五彩器等。青花多繪花鳥、山石芭蕉和博古圖、人物故事圖案。五彩器則多繪人物紋及花卉紋。橄欖瓶,洗口,細長頸,鼓腹,撇足。胎體厚重。上海博物館藏有一對順治青花雲龍紋橄欖瓶,高54厘米,醬釉口,腹部繪火珠雲龍紋,有「大清順治庚子年」干支紀年款。
蒜頭瓶,口為蒜頭形,長頸,扁圓腹,圈足。多為青花器,繪麒麟、芭蕉、人物紋等。洗口獸耳瓶,為佛前供器,造型別致新穎,為順治時期所特有的器形。口部呈洗狀、長頸,頸上部有對稱雙獸耳,頸下部漸寬,長腹,下腹至足部外撇,沙底。品種有青花和五彩,青花多繪雲龍紋、山水紋等。
筒花觚,撇口,器身修長,腰部漸收,平底無釉。口部多施醬釉,多見青花品種,繪麒麟紋、枯樹花鳥紋、山石芭蕉紋及龍紋等,無款器較多,少數署干支款。較大的筒花觚,高大約在50厘米左右。
花觚,多為直筒狀,口與足稍向外撇,腹部稍有外凸,砂底。此器型明崇禎時期出現,是由筒花觚演變而來,到康熙時期,腹部逐漸突起,有的成為鼓腹狀。青花品種較多,也有少量五彩器。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順治青花花鳥紋觚,高20厘米,口施醬釉,腹部繪青花枯樹花鳥紋和蓮荷花草及芭蕉太陽紋。青花花觚多繪火珠雲龍紋、麒麟、芭蕉、博古圖、雉雞牡丹、人物故事紋等。國家博物館收藏的順治青花牡丹紋花觚,高52.8厘米。撇口,筒式腹,腹部略凸起一周,撇足,平底內凹,無釉露胎。口沿施醬釉,青花紋飾,分三層,上層繪雙犄牡丹、枯樹、枝葉、鳥紋和太陽紋,中層繪洞石,牽牛花卉紋,下層繪下垂蕉葉紋。青花色澤濃重鮮艷。順治青花蕉葉紋觚,腹上下繪蕉葉紋。銘有「順治十三年」款識。造型古樸,是順治青花的典型標准器。
將軍罐,多帶寶珠紐蓋,器形高大,高為40-100cm左右、直口、短頸、鼓腹、腹下漸斂、平沙底。此器形始於明嘉靖時期,到清康熙時期,十分興盛,品種有青花和五彩,多胎體厚重,器形飽滿。
蓮子罐,收口,豐肩,鼓腹,平底無釉。傳世品中,多數無蓋,多見青花紋飾,常繪花鳥紋、竹石芭蕉紋和人物故事紋等。
香爐,侈口,短頸,鼓腹,高圈足,無釉砂底。口塗醬黃釉。胎體厚重,多見青花器。繪雲龍紋、麒麟紋、人物紋等,用筆粗獷、豪放。順治青花羅漢圖香爐,造型端莊,青花繪羅漢圖,青花色澤艷麗,人物刻畫生動,栩栩如生,旁隸書有「順治丁酉年」款識。盤,口沿微外折、弧壁、平底、圈足。官窯器多為單色釉瓷,見有黃釉、茄皮紫釉、白釉等品種,有光素器,也有暗刻龍紋為飾。順治官窯茄皮紫釉刻雲龍紋盤,器內外壁施茄皮紫釉,呈深藍色,器內壁、內底暗繪雲龍紋,盤外壁暗繪雲龍紋,近足處繪蓮瓣紋。外底施白釉,內雙圈青花書「大清順治年制」六字楷書官窯款,是少見的順治官窯器,製作精緻。

⑨ 元青花存世這么少,一朝代的瓷器到底到哪裡去了

元青花瓷器「四愛圖」梅瓶小口外侈,短頸,豐肩,平底。紋飾分為三組,肩部飾鳳穿牡丹紋。腹部主題紋飾為四個菱形開光內分別繪「四愛圖」,即王羲之愛蘭,周茂叔愛蓮,林和靖愛梅鶴,陶淵明愛菊。腹下部繪仰覆蓮紋和忍冬紋一周。該器造型秀美、線條流暢、色澤濃艷,為元青花瓷中的精品。

流傳經過:1987年10月31日原武漢市文物商店武勝路門市部從一對夫妻手中收購而來。

元青花瓷器「四愛圖」梅瓶時代:元(1271—1368年)文物價值

青花瓷器由於著色力強,發色鮮艷,白地藍花,有明凈素雅之感,具有中國傳統水墨畫的效果,是我國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瓷器。早在唐代就已經燒制青花瓷,但是從燒造技術判斷,青花瓷的成熟期屬於元代。元青花以明麗雅緻的紋飾、豐富多樣的種類、製作精湛的工藝,成為當時出口中東、西亞等地區的重要商品。從元中晚期開始景德鎮大量生產青花瓷器,其質量、製作工藝、創新發展方面均呈現出遠勝於唐宋青花瓷的成熟與精美。青花瓷從此成為景德鎮窯乃至整個中國瓷器生產中最為主要的產品,被人們譽之為「國瓷」。

元青花瓷器「四愛圖」梅瓶尺寸:高37.6㎝,口徑6.2㎝,底徑13 cm

稀缺性

元青花存世量少。據統計,土耳其、伊朗、美國等國家博物館收藏佔了一半之多;元青花的裝飾題材大多以中國傳統圖案花紋為主,人物紋樣極少,此件器物尤顯珍貴。

工藝美術史

從實用性角度審視,元青花瓷能依據不同地域人們的不同生活習慣和需要,設計不同的器型。既有針對中東及伊斯蘭國家生產的大盤、大罐、大瓶等器型碩大飽滿的大件,也有滿足東南亞國家需要的小罐、水滴、小瓶等,還有適應中國人生活習慣的高足杯、盞托、觀音和文具等。從藝術審美角度欣賞,元青花瓷釉色瑩潤、青幽淡雅、意境悠長、雅俗共賞,有著適應不同民族、不同國家審美需求的共融性。其裝飾紋樣布局繁密,結構嚴謹,描繪精細,體現了製作者深厚的藝術修養和高超的繪畫技藝。

歷史文化名人

梅瓶腹部繪「四愛圖」,以歷史文化名人王羲之、周敦頤、林和靖及陶淵明為題材。東晉「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北宋哲人周敦頤的《愛蓮說》、詩人「梅妻鶴子」林和靖的詠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及東晉文字家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流傳千古,令人景仰。

透過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可以檢索更多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元青花瓷器的市場價值

元青花瓷器「四愛圖」梅瓶器物描述

歷史文化名人

梅瓶腹部繪「四愛圖」,以歷史文化名人王羲之、周敦頤、林和靖及陶淵明為題材。東晉「書聖」王羲之的《蘭亭序》、北宋哲人周敦頤的《愛蓮說》、詩人「梅妻鶴子」林和靖的詠梅詩句「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及東晉文字家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流傳千古,令人景仰。

透過這些歷史文化名人,可以檢索更多相關的歷史文化知識。

閱讀全文

與國家博物館瓷器高清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閉的象形文字圖片 瀏覽:400
日本初中男生照片大全圖片大全圖片大全圖片 瀏覽:626
ps的圖片文字不清 瀏覽:393
小初戀發型圖片 瀏覽:307
極品鐵觀音價格圖片 瀏覽:355
漫畫古代女生服裝圖片大全 瀏覽:364
綠軍裝男發型圖片 瀏覽:926
女生微信圖片大全唯美高清 瀏覽:612
蝙蝠袖衣服圖片 瀏覽:104
生男生女卧室布置圖片 瀏覽:691
青龍志的壁紙高清圖片 瀏覽:488
微信中的聊天記錄圖片如何多發送 瀏覽:273
謝謝美女微信圖片大全 瀏覽:935
我姓潘的文字圖片唯美 瀏覽:39
漂亮可愛的圖片 瀏覽:809
pages如何在形狀中插入圖片 瀏覽:488
動漫男圖片線稿 瀏覽:614
卡通書簡筆畫圖片大全 瀏覽:839
動漫人物鼻子圖片大全簡單漂亮 瀏覽:981
動態圖片怎麼插入word文檔 瀏覽: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