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頤和園的資料和圖片
照片:http://images.google.cn/images?client=aff-avalanche&channel=logo&hs=Bq6&hl=zh-CN&source=hp&q=%E9%A2%90%E5%92%8C%E5%9B%AD&gbv=2&aq=0&oq=yiheyuan
網站的
資料:頤和園包括萬壽山、昆明湖兩大部分,園內山水秀美,建築宏偉。全園有各式建築3000餘間,園內布局可分為政治、生活、游覽三個區域。政治活動區,以仁壽段為中心,是過去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辦理朝事、會見朝臣、使節的地方。生活居住區,以玉瀾堂、宜芸館、樂壽堂為主體,是慈禧、光緒及後妃居住之地。風景游覽區,以萬壽山前山、後山、後湖、昆明湖為主, 是全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世界古典園林中享有盛譽的頤和園,布局和諧,渾然一體。在高60米的萬壽山前山的中央,縱向自低而高排列著排 雲門、排雲股、德輝殿、佛香閣、智慧海等一組建築,依山而立, 步步高升,氣派宏偉。以高大的佛香閣為主體,形成了全園的中心線。沿昆明湖北岸橫向而建的長廊,長728米,共273間, 像一條綵帶橫跨於萬壽山前,連結著東面前山建築群。長廊中有精美柁畫 14000多幅,素有「畫廊」之美稱。位於頤和園東北角,萬壽山東麓的諧趣園,具有濃重的江南園林特色,被譽為 「園中之園」。
佔全園總面積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綠,景色宜人。在廣闊的湖面上,有三個小島點綴,其主要景物是西堤、西堤六橋、東堤、南湖島、十七孔橋等。湖岸建有廓如亭、知春亭、鳳凰墩等秀美建築,其中位於湖西北岸的清晏舫(石訪)中西合璧,精巧華麗,是園中著名的水上建築。後山後湖,林茂竹青,景色幽雅,到處是松林曲徑,小橋流水,風格與前山迥然不同。山腳下的蘇州河,曲折蜿蜒,時狹時闊,頗具江南特色。在岸邊的樹叢中建有多寶琉璃塔。後山還有一座仿西藏建築——香岩宗印之閣,造型奇特。蘇州街原為宮內的民間買賣街,現已修復並向遊人開放。擁山抱水,絢麗多姿的頤和園,體現了我國造園藝術的高超水平。
㈡ 《無盡江山入畫圖》是誰的作品
李可染
詩堂:看似三峽,不是三峽。胸中丘壑,筆底煙霞。題煙江夕照圖。一九八七歲次丁卯秋,可染於師牛堂。
李可染,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出生在江蘇徐州一個平民之家,取名永順。父親是貧農,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魚為生,後來又做了廚師。母親是城市貧民。雙親均不識字。
一、耳聰
李可染的藝術世界充溢著大自然的萬籟音響,而這個萬籟奏鳴的世界在他童年時代已經潛入了他易感的心靈里了。
��小時候第一次深深吸引他的聲音,是一個沿街賣藝求乞的盲琴師奏出的悲涼琴聲。此後,每當聽到那悠長的、凄心楚楚的曲調,他便怦然心動,幾乎落淚。常常,他暗隨琴師,聽他拉琴,默記弦音,深夜始歸。11歲的可染從此諳識不少民間曲調,還自製了一把小胡琴,並拉得一手好琴。 ��42歲那年,李可染畫過一幅現實題材的寫意人物畫《賣唱圖》。這幅畫在他一系列古典人物畫中顯得尤為特別。"月兒彎彎照九洲,幾家歡樂幾家愁。"為女孩伴奏的盲琴師顫動的手指觸動著琴弦,似正傳出聲聲不斷、如泣如訴、萬分悲涼的琴聲。那種真情實感,當是畫家揉進了自己童年時代久已潛存的心音。
二、啟蒙
13歲那年,小學放暑假,可染在城牆垣道玩耍。靠城牆有一片園林建築,名曰"快哉亭",後室有幾位文人長者在作畫。他順城牆豁口滑下去,伏在窗外觀看。從此一連數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著,戀戀不舍。一位長者見他對畫如此入迷,感嘆道?quot;後生可畏!"畫師們招呼他進去看畫,從此可染便成了老畫師們的"研墨童子"。大清早,他就提著小桶到井邊汲水,研好墨,等著看長者作畫。回到家裡,他竟能把所見全幅山水大意背臨下來,這使畫師們大為驚訝,催促孩子拜山水畫家錢食芝為師,原來這里是"集益書畫社"活動的場所。
��李可染正式拜師後,錢食芝為這個小學徒畫了一大幀山水,並寫了數十行跋文。附詩雲:"童年能弄墨,靈敏世應稀。汝自鵬捕上,余慚鷁退飛。"錢食芝預感這個少年弄墨的童子將會如同大鵬展翅,相較之下,自己則如同鷁鳥冉冉倒飛了。
三、一字銘
� 1929年,對於22歲的李可染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個年份。那年,他超越了七年學歷,報考西湖國立藝術院首屆油畫研究生。由於他現場所作的巨幅人體油畫,畫風雄厚大膽,被慧眼識才的林風眠校長破格錄取。其實,那次是他第一次拿油筆,還是同時前來報考的山東青年張眺臨陣教給他的。
��可是,到了課堂上,他有點傻眼。他拿起從未曾拿過的炭條准備畫素描,卻不知從何下手。他自愧畫拙,總是扣放畫板,待教授來課堂指導時才翻正過來。畫板一角寫著一個"王"字,原來那是"亡"字的密碼暗示,暗示自已,畫不好素描勿寧死。
四、兄弟
"一八藝社"時期的青年李可染。1929年攝於杭州西湖"善福庵"住房前。左為摯友張眺,右為李可染,中為陳唯岑。
李可染的患難兄弟,就是那個臨陣教他油畫的青年張眺。張眺長可染五歲,與可染同時考入西湖國立藝術院研究部。因為他倆都是高個頭、穿長衫、留頭發;因為都是窮學生,同住在月租最廉的破舊危樓里;也因為同出同進,形影不離,親如手足;還因為他們同是進步美術團體"一八藝社"的最早成員,人們稱呼他倆是"西湖邊上兩兄弟"。
��兩兄弟不但用功畫畫,還勤奮讀書。他們住的危樓就在尼姑廟"善福庵"的上方,廟里住著70多歲的老尼姑,天不亮就起來誦經,每當木魚聲聲、香火裊裊之際,兩兄弟也就起床掌燈晨讀了。自定早課兩小時,吃完早飯,然後到校上課。 張眺愛讀西方哲學、文論,可染愛讀中國古籍、畫史。在張眺影響下,可染又讀了不少世界文學名著。那時,可染和張眺都學油畫,西湖國立藝術院的主導思潮是後期印象派,他們在畫風上了一度接受了塞尚、高更的影響,但總覺得還有不足。張眺思想敏銳,評古論今,可染以他少時拜師習國畫為底蘊,從原來不會畫素描、油畫,到後來名震全校,這樣,兩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綽號:一個叫"張理論",一個叫"李藝術"。
��"兩兄弟"作為林風眠校長親自主考的學生,李可染考前,得張眺之助,輔導他油畫,竟一發而中,破格錄取。張眺落榜,經一再申訴得以入學。他倆相互激勵,學業進步得快。 ��三十年代初,兩人都參加了"一八藝社"的進步美術活動,引起了當局注意和防範。一天,可染從圖書館回到住室,房門洞開,書刊、畫頁散亂滿地,床被、墊褥全都大翻個。李可染一看,連自己的筆記本也給抄走了。張眺已被關押進了陸軍監獄。
可染多次探監。第一次送了牙刷、毛巾、肥皂等日用品,後來又送了衣物。可染最後一次探監時,見張眺人瘦下去了。但張眺很樂觀,隔著鐵窗欄桿低聲說:"你放心,我天天和獄友擠肩、撞膀子,鍛煉身體,我還跟一個獄友學俄文……"
��可染求救於林風眠先生,林先生出面作保,張眺終於獲釋出獄,但沒有在學校露面,而是去了上海。後來他和田漢,同為左翼文藝運動領導人。又到了蘇區,曾任蘇維埃教育部長,但不幸在左傾路線下蒙冤罹難。當可染得知此情,已是半個世紀前發生的悲劇性往事了。
��八十年代,可染依然深深地懷念當年"西湖邊上的兄弟"張眺,他說:"在張眺同志教育影響下,我初步認識了中國社會和它的前途,初步認識了文藝上的正確道路。這對我一生都起了很大作用,是我終生不能忘記的。"
五、抗戰
1938年,抗戰初期,持調色板的李可染在武漢
1932年秋,杭州"一八藝社"進步美術活動遭禁,可染在林風眠校長關愛下,悄悄離開西湖返回家鄉。九一八事變,激盪著愛國青年的熱血,此時可染所在的徐州民眾教育館,以及他在那裡兼課任教的徐州私立藝專,成了抗戰宣傳活動的中心。
��李可染在民教館里創辦了抗戰宣傳室;同時創辦了黑、綠兩色石印的抗戰畫報,把抗戰宣傳室的活動內容,演化為更活潑、更通俗的形式,向廣大觀者群散播開去,在人們的心田裡撒下拯救民族危亡的火種。
李可染人物抗戰宣傳畫,是在九一八以後、七七事變之前開始的。1938年,他參加會聚武漢的文化大軍是一個轉折點,那年他由孤軍作戰匯入有領導、有組織的抗戰宣傳活動大潮。直到1942年前後,他才重新開始中國畫的創作、研究。這位後來飲譽中外的當代山水畫大師,在青春年月里,曾如此激昂地投身於抗戰宣傳畫創作活動,大規模地、忘我地作畫,持續10年之久。他先後完成的牆上壁畫、布上宣傳畫、多種形式的宣傳畫,難以精確統計,少說也有200餘幅。這對世界美術史說來,也算得上是一種罕見的、特殊的文化現象。從中可以窺見,作為愛國的藝術家,他胸中跳盪著一顆怎樣熱烈的中國心。
��早年徐州民教館陳列的宣傳畫,有油畫、水彩、水墨、炭筆畫……多種工具、形式、題材和品類。其中引人注意的是《甲午海戰--九一八,日本侵華史》,以史實性照片、圖片為貫穿線,配以漫畫、宣傳畫,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蓄謀已久的侵華野心和罪行。
�"八一三"以後,徐州民教館以它固定的抗戰宣傳室為活動中心,又演化出新的分支:"抗戰文藝宣傳隊"和"抗戰宣傳畫巡迴展"兩種流動形式。李可染發起和組織、領導了徐州私立藝專的學生,邀集美術、戲劇、音樂界的朋友,聯合走了街頭,那時全國都在沸騰著抗日救國的洪流。
��抗戰宣傳畫激發了青年李可染的創造活力,他構思敏銳,落筆大膽迅捷,一個人創作起稿,同時就有7位學生緊跟著上色、書寫美術字標題。這樣畫在大幅面白色竹布上的宣傳畫,完成了上百幅,由青年學生們張舉遊行,協同抗戰文藝宣傳隊,在城鄉巡迴展示。兩支人馬:一支且唱且舞,演出街頭話劇,另一支就在近處場地,舉辦抗戰宣傳畫展。文藝宣傳隊演出到哪裡,巡迴畫展就在哪裡出現,互為配合,相得益彰,轟動城鎮,觀者如潮,收到極好的宣傳效果,成為喚起民心、齊心抗戰的響亮號角。
這項自發、自為的宣傳活動,持續到1937年七七事變。當時,兵家要地徐州已是炮聲隆隆,硝煙彌漫,南北通途斷絕。可染為謀求機會,持久深入地從事抗戰宣傳,繞道西安,向著武漢轉移。
��在由武漢經長沙、桂林、輾轉重慶的途中,常常由美術開路,畫筆打先鋒,可染是最得心應手的畫家之一。宣傳畫出現在城鄉牆壁上,戲劇演出隊、歌詠隊隨後便出現在街頭。控訴日本侵略軍破壞和平的家園,號召送棉衣給前線,呼籲援助挨餓受凍的難民同胞,反妥協、反投降、反對做順民當漢奸,歌頌抗戰英雄,成為宣傳畫的主旋律。其中一幅《敵人被打得焦頭爛額了!》由李可染所作,他筆下鬼子兵的狼狽相成為敗北日軍的典型形象。許許多多街頭演劇隊,化裝鬼子兵,竟不約而同地以此畫中的形象為藍本,其造型特點之鮮明,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六、從師
1950年,李可染與恩師齊白石在北京齊宅合影
1947年,經徐悲鴻先生引薦,李可染終於有幸拜齊白石為師
��齊白石是近代大寫意花鳥巨匠,又是金石篆刻巨擘,但在當時,他的革新思想一再遭到守舊勢力的反對,走著他的"寂寞之路"。他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寫意畫就十分欣賞、推崇,後來多次在可染畫作上題寫畫跋,高度評價可染的創造精神。白石老人曾為李作《耙草歇牛圖》題跋,老人寫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間以後繼起高手。"一語道破可染藝術的最大特點:不但精於勤,而且深於思。
李可染在齊師身邊10年,每天為老人磨墨理紙,看齊師作畫。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筆不畫,但他認真學習了齊師的作畫態度,用筆運墨之法,還有構思之奇偉,以及大膽獨創的精神。
��齊白石曾贈可染一枚構思奇巧的印章"樹下童子",即樹下一人。白石老人贈印時,對可染講了兩句古語:"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納履。"印章取其"不須整冠"、以潔身自好為做人本色之寓意。
��1957年,可染訪問德國期間,97歲的白石老人溘然長逝,可染未能及時趕回奔喪,未盡弟子之誼,成為他終生遺憾。
李可染拜齊白石為師,同時也求教於黃賓虹。
��他第一次求教黃賓虹,是帶了自己大約20幅作品去的。黃師見了可染筆下的那氣質厚重、筆墨渾化的水墨鍾馗,大為欣賞,興奮之極,當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鍾馗打鬼圖》送給可染。可染因禮厚太重,敬辭未受。師生結緣,一見如故。
��黃賓虹精於畫史和鑒賞。他品評藝格高低,重要藝術標準是"純全內美",一反輕薄浮華之氣。黃賓虹70歲以後,山水藝術大成,最後形成其渾厚無比的畫風。這一點,促進了可染以"厚重"為核心的審美觀迅速成型。
1954年,李可染赴江南寫生。那次,他前往黃師家,住了六七天。黃師用裝在牆上的小滑輪將自己的藏畫一一掛起給可染看,並一一品評,整整觀賞了兩天。可染見黃師因眼患白內障,戴著墨鏡,仍然摸索作畫,每日勾山水畫稿,堆積成摞。有一天,到了晚上,黃師還在燈下一口氣勾了七八張山水輪郭,這使可染十分感慨,喟嘆"前輩老師用功之勤苦,實非我等後輩可及"。
��黃師作畫之勤,與齊師比肩,黃師對可染的厚愛,也與齊師等量。此次在黃師身邊,黃師每日選一幅當天畫稿送給他。可染臨行告別,黃師親送可染上路,走了很遠,又以自書楹聯相贈,作為紀念。誰知這竟是親聆黃師教誨的最後一課。次年,黃師辭世。
七、寫生
1956年夏,雁盪山寫生途中,在深山和采葯農民在一起。後排右二背草帽者為李可染先生
奇險的蜀道、江城的朝霧、嘉定樂山大佛、夕照中的重慶山城、萬縣瀼渡橋,是1956年李可染最關鍵一次長途寫生的重點景觀。這次寫生,歷時8個月,春季由北京出發,冬季始歸。
��可染曾久居山城,重慶有許多美術界朋友,只要打個招呼,川省沿途都會有人熱情接待。但既是誠心誠意來寫生,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避免應酬分散了時間,也盡量不驚動朋友們,免得干擾各自的工作計劃。此行,偕同研究生黃潤華,始終以步代車,沿途作畫。江上之行,露宿在木船甲板上;山路之行,就擠進騾馬店、小客棧。餐宿簡朴,途中很是艱苦,寫生作畫,雖不能"每發必中",空跑路無景入畫的情況也是有的,但天天專注於一,總的收獲很大。
有一天,寫生之後,年近半百的李可染和二十幾歲的黃潤華都疲憊不堪,睏乏萬分,只好借宿在路邊席棚客棧里。先生患有失眠症,好不容易剛剛入睡,一陣鑼鼓,越敲越響,睡意一下子趕跑了。鑼鼓敲近,驚天動地,年輕的黃潤華也吃不住勁了。想到下半夜不好過,天不亮還要起身趕路畫畫,先生這才同意打電話給四川美協。著名版畫家吳凡半夜接走了師生二人,真是一次不平凡的接待啊!想當年,可染先生任教重慶國立藝專,年輕的吳凡還是學生。他深知可染師品質為人,溫和地嗔怪老師,早該通知來川行程,免受鑼鼓之苦。此後染師每次見到吳凡,總要提到那四川鑼鼓的威力,自嘲自笑。
��然而,如此的鞍馬勞頓之苦並不影響李可染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他的後半生、將近半個世紀的中國畫的革新探索中,他先後10次到祖國各地寫生,實踐著他"到生活中去、到祖國壯麗山河中去"的創作信條。所到之處,他必觀察探索自然景物風雨陰晴朝夕變幻之奇,完成了數百幅山水寫生畫稿。以此為標志,他的山水畫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筆墨意境獨樹一幟,在國內外發生了重大影響。
八、澄懷觀道
1979年春天,李可染在畫室作畫
1984年,可染題寫"澄懷觀道"四字,作為自己美學思想的總結和追求。"澄懷觀道",借用六朝山水畫家宗炳語,並賦予了新的含義。宗炳一生"棲丘飲壑,三十餘年",好山水、愛遠游,歸來將所見景物繪於壁上,卧以游之,謂"澄懷觀道"。自贊其至美、至樂之境,曰:"撫琴動操,令眾山皆響。"
��李可染以此四字,概括自己70年求藝悟道的真諦。他從現代視角,透析東方文化本源,展示中國畫跨世紀的前景,升華了對山水畫與自然天籟和現代人生活互相關系的美學思考。
李可染關於現代山水藝術價值的再認識、再評價,促成了他的一系列山水新作的誕生:《山林之歌》、《夏山滴翠》、《千山響杜鵑》、《林茂鳥競歸》、《雨後瀑聲喧》、《家在崇山茂林煙霞里》、《人在萬木蔥蘢中》,這些有聲有色、聲色並茂的山水畫,不僅開拓了雄邁的精神境界,而且形成了新的藝術語言體系,新的表現技巧。 ��他晚年自創"密林煙樹法",使墨體塊、強逆光的山水,瘋然改觀。茂林、夕陽、瀑布、飛鳥、歸鴉,自然萬象……悠然於一片蔥蘢煙雲之中,結構成渾化無極的綠色音響的世界。
��澄懷觀道,大道圓通,一體運化,萬籟奏鳴,正是李可染大師終其一生求索的真境界。
◆與世長辭◆
1989年12月5日上午10時50分,藝術大師李可染與世長辭。
��在他人生旅程的最後一站,他接受1990國際性科學會議的委託,創作了生平第一幅也是最後一幅抽象畫《超弦生萬象》,傳達了他最後的期待與祝福。那在宇宙空間自由運轉的抽象的"點"和"線",好像一根連綿不斷的蠶絲;又好像是大自然的琴聲,劃出天上人間萬籟奏鳴的神奇軌跡……
㈢ 有沒有有關於我國世界遺產的詩詞,故事,傳說,楹聯,圖片,資料
〖頤和園簡介〗
頤和園(the Summer Palace).頤和園[1]位於北京市西北近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佔地約290公頃。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3]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水面約佔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後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築物。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後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後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昆明湖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准則。頤和園亭台、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是集中國園林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傑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有聲有色。
頤和園景區規模宏大,佔地面積2.97平方公里(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555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3000多間。古樹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台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及後妃居住的地方。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等組成的風景游覽區。也可分為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以長廊沿線、後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後們澄懷散志、休閑娛樂的苑園游覽區。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雲殿建築群起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佔全園面積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島,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著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彷彿置身於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築非常好。後山後湖碧水瀠回,古松參天,環境清幽。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文化建園 」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後投入巨資恢復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耕織圖等景區,積極參與周邊環境改造,延續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設了國內園林系統內最先進的文昌院博物館。
〖歷史沿革〗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 靜宜園、玉泉山 靜明園、萬壽山 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後建成的一座。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同遭嚴重破壞。
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以海軍軍費的名義籌集經費)修復此園,改名為「頤和園」,其名為「頤養太和」之義。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結束。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 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後,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1924年,頤和園辟為對外開放公園。
[編輯本段]〖區域劃分〗
慈禧大力修復此園的目的乃為了避暑和頤養天年,她獨獨看中了這塊具有「萬壽」名稱的寶地。從1903年起,慈禧大部分時間在這里度過,由於慈禧常需在這里接見臣僚,處理朝政,為此在園的前部專門建置了一個宮殿區和生活居住區,所以頤和園是一個兼具「宮」,「苑」雙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園林。全園可大致分為宮廷區和苑林區。
由於頤和園兼有宮和苑的雙重功能。因此,在進園的正門內建置一個宮廷區作為接見臣僚、處理朝政的地方。宮廷區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組成多進院落的建築群,佔地不大,相對獨立於其後的面積廣闊的苑林區,二者既分隔又有聯系。其中,以仁壽殿為中心,仁壽殿後是三座大型四合院: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芸館,分別為慈禧、光緒和後妃們居住的地方。宜芸館東側的德和園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
苑林區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體。萬壽山東西長約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約佔全園面積的78%,湖的西北端繞過萬壽山西麓而連接於北麓的「後湖」,構成山環水抱的形勢,把湖和山緊密地聯成一體。頤和園自萬壽山頂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了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山下是一條長700多米的「長廊」,長廊枋樑上有彩畫8000多幅,號稱 「世界第一廊」。長廊之前即是碧波盪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成林,環境幽雅,有藏式寺廟,蘇州河古買賣街。後湖東端有仿無錫寄暢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
[編輯本段]〖造園手法〗
萬壽山,屬燕山余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有宏麗的西藏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登臨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由於島堤分隔,湖面出現層次,避免了單調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昆明湖益發神似西湖。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里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中運用借景手法的傑出範例。湖區建築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湖岸和湖堤綠樹蔭濃,掩映瀲灧水光,呈現一派富於江南情調的近湖遠山的自然美。
萬壽山的南坡(即前山)瀕昆明湖,湖山聯屬,構成一個極其開朗的自然環境。這里的湖、山、島、堤及其上的建築,配合著園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連續展開、如錦似綉的風景畫卷。前山接近園的正門和帝、後的寢宮,游覽往返比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區,所以園內主要建築物均薈萃於此。造園匠師在前山建築群體的布局上相應地運用了突出重點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組體量大而形象豐富的中央建築群,從湖岸直到山頂,一重重華麗的殿堂台閣將山坡覆蓋住,構成貫穿於前山上下的縱向中軸線。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後者就其體量而言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閣高約40米,雄踞於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攢尖頂的形象在園內園外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軒昂,凌駕群倫,成為整個前山和昆明湖的總綰全局的構圖中心。與中央建築群的縱向軸線相呼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東西逶迤的「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前山其餘地段的建築體量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鑲嵌在蔥蘢的蒼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莊、典麗的中央建築群。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牆。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後湖的河道蜿蜒於萬壽山北坡即後山的山麓,造園匠師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與宮牆的局促環境,在北岸堆築假山障隔宮牆,並與南岸的真山脈絡相配合而造成兩山夾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寬有窄,時收時放,泛舟後湖給人以山復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為園內一處出色的幽靜水景。
後山的景觀與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林木蓊鬱,山道彎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築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緻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布置。後湖中段兩岸,是乾隆帝時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買賣街」遺址。後山的建築除諧趣園和霽清軒於光緒時完整重建之外,其餘都殘缺不全,只能憑借斷垣頹壁依稀辨認當年的規模。諧趣園原名惠山園,是摹仿無錫寄暢園而建成的一座園中園。全園以水面為中心,以水景為主體,環池布置清朴雅潔的廳、堂、樓、榭、亭、軒等建築,曲廊連接,間植垂柳修竹。池北岸疊石為假山,從後湖引來活水經玉琴峽沿山石疊落而下注於池中。流水叮咚,以聲入景,更增加這座小園林的詩情畫意。
[編輯本段]〖主要景區〗
東宮門區: 在頤和園最東邊。這一帶原是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包括朝見大臣的仁壽殿和南北朝房、寢宮、大戲台、庭院等。仁壽殿東宮門現在是頤和園的正門,它坐西朝東,門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繪著絢麗的圖案。六扇朱紅色大門上嵌著整齊的黃色門釘,中間檐下掛著九龍金字大匾,上書「頤和園」三個大字,為光緒皇帝御筆親題。門前御道丹陛上的雲龍石雕刻著二龍戲珠,為乾隆年代所刻,是從圓明園廢墟(安佑宮)上移來的,它是皇帝尊嚴的象徵。東宮門當年只供清朝帝後出入。
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
樂壽堂 樂壽堂 :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原建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被毀,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樂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樂壽堂殿內設寶座、御案、掌扇及玻璃屏風。座旁有兩只盛水果聞香味用的青龍花大磁碟,四隻燒檀香用的九桃大銅爐。西套間為卧室,東套間為更衣室。室內紫檀大衣櫃為乾隆時遺物。樂壽堂庭院內陳列著銅鹿、銅鶴和銅花瓶,取意為「六合太平」。院內花卉植有玉蘭、海棠、牡丹等,名花滿院,寓「玉堂富貴」之意。這里的玉蘭花很有名,現在邀月門前一株是乾隆從南方移植來的。
玉瀾堂: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南臨昆明湖畔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築。正殿玉瀾堂坐北朝南,東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東殿可到仁壽殿,西殿可到湖畔碼頭,正殿後門直對宜芸館。後檐及兩配殿均砌磚牆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中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跡。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慈禧發動宮廷政變後,曾把主張變法的光緒皇帝囚禁於此。是光緒皇帝的寢宮。
大戲樓:在德和園內,與承德避暑山莊里的清音閣、紫禁城內的暢音閣,合稱清代三大戲台。德和園大戲樓是為慈禧60歲生日修建,專供慈禧看戲。高21米,在頤和園中僅次於最高的佛香閣。戲樓共三層,後台化妝樓二層。頂板上有七個「天井」,地板中有「地井」。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池。演神鬼戲時,可從「天」而降,也可從「地」而出,還可引水上台。
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佔全園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南部的前湖區碧波盪漾,煙波淼淼,西望起伏、北望樓閣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橋橫卧湖上,湖中3島上也有形式各異的古典建築。
萬壽山前景區:景區由兩條垂直對襯的軸線統領,東西軸線是長廊,南北軸線從長廊中部起,依次為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萬壽山原名金山、瓮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閣為中心,形成了一組氣勢雄偉、巍峨壯觀的建築群。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和昆明湖」的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寶雲閣。登臨山頂,可俯看昆明湖景色。
佛香閣:位於在萬壽山前山中央部位的山腰,建築在一個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是一座八面三層四重檐的建築;閣高41米,閣內有8根巨大鐵梨木擎天柱,結構復雜,為古典建築精品。原閣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後,光緒十七年(1891年)花了78萬兩銀子重建,光緒二十年(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里最大的工程。閣內供奉著「接引佛」,供皇室在此燒香。
排雲殿:在萬壽山前建築的中心部位,原是乾隆為他母親60壽辰而建的大報恩延壽寺,慈禧重建時改為排雲殿,是慈禧在園內居住和過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排雲」二字取自郭璞詩神仙排雲山,但見金銀台」,比喻似在雲霧繚繞的仙山瓊閣中,神仙即將露面。從遠處望去,排雲殿與牌樓、排雲門、金水橋、二宮門連成了層層升高的一條直線。排雲殿這組建築是頤和園最為壯觀的建築群體。
智慧海:是萬壽山頂最高處一座宗教建築,是一座完全由磚石砌成的無梁佛殿,由縱橫相間的拱券結構組成。建築外層全部用精美的黃、綠兩色琉璃瓦裝飾,上部用少量紫色、藍色的琉璃瓦蓋頂,整座建築顯得色彩鮮艷,富麗堂皇。尤以嵌於殿外壁面的千餘尊琉璃佛更富特色。「智慧海」一詞為佛教用語,本意是贊揚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該建築雖極像木結構,但實際上沒有一根木料,全部用石磚發券砌成的,沒有枋檁承重,所以稱為「無梁殿」。長廊又因殿內供奉了無量壽佛,所以也稱它為「無量殿」。
長廊: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止石丈亭,全長728米,共273間,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上最長的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廊上的每根枋樑上都有彩繪,共有圖畫14000餘幅,內容包括山水風景、花鳥魚蟲、人物典故等。畫中的人物畫均取材於中國古典名著。
石舫:清晏舫,俗稱:石舫在長廊西端湖邊,是一條大石船,取名清晏舫,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頤和園唯一帶有西洋風格的建築。它的前身是明朝圓靜寺的放生台。乾隆修清漪園時,改台為船,更名為「石舫」。石舫長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兩層船樓,船底花磚鋪地,窗戶為彩色玻璃,頂部磚雕裝飾。下雨時,落在船頂的雨水通過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個龍頭口排入湖中,設計十分巧妙。
畫中游:畫中游是萬壽山西部一組重要景點建築。它依山而建,正面有一座兩層的樓閣,左右各有一樓,名「愛山」、「借秋」。閣後立有一座石牌坊,牌坊後邊的是「澄暉閣」。建築之間有爬山廊。由於地處半山腰,建築形式豐富多彩,樓、閣、廊分別建在不同的等高線上,青山翠柏中簇擁著一組由紅、黃、藍、綠琉璃瓦覆蓋著的建築群體,酷似一幅中國山水畫。
聽鸝館:原是乾隆皇帝為其母看戲所建,內有兩層的戲台,因古人常借黃鸝鳥的叫聲比喻音樂的優美動聽,故名之為「聽鸝館」。咸豐十年(1860年)遭英法聯軍焚毀,光緒時改建。在德和園大戲樓建成前,慈禧經常在這里看戲,宴飲。現在聽鸝館已成為專營宮廷菜式的餐廳,先後接待服務過上百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聽鸝館飯庄是著名的宮廷菜系飯庄。銅牛與十七孔橋
十七孔橋:坐落在昆明湖上,飛跨於東堤和南湖島之間,用以連接堤島,為園中最大石橋。石橋寬8米,長150米,由17個橋洞組成。石橋兩邊欄桿上雕有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500多隻。
銅牛: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1755年用銅鑄造,稱為「金牛」。銅牛是為鎮壓水患而設。
銅亭(寶雲閣):銅亭是中國目前尚存的工藝最精緻、體量最大的銅鑄品之一。建在佛香閣西側的五方閣院中一座高4米的漢白玉石座上始建於乾隆年間,高7.5米,重207噸。四面有菱花扇。雖為銅制,但完全按照木構架結構而做。東、南、西三面有門,門為四扇格扇門,北面是八扇格扇窗。門窗格扇均有菱花格扇心,簾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均為內外二層。
文昌閣:文昌閣在頤和國昆明湖東堤北端。原是一座城關,為清漪園的園門之一。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現存城樓為光緒時(1875-1908)重建。城頭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字形,中間為三層樓閣。中層供奉文昌帝君銅鑄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銅騾一個,極富特色。
文昌院位於文昌閣之東,文昌院博物館是中國古典園林中規模最大、品級最高的文物陳列館。 館內設有六個專題展廳,品類涉及銅器、玉器、瓷器、金銀器、竹木牙角器、漆器、傢具、書畫、古籍、琺琅、鍾表、雜項等,類。由於頤和園特定的皇家環境,這些藝術品代表了當時最好的工藝水平,許多珍品在當時即為國之重器;館中還陳展了部分清代宮廷生活用品。
後山後湖景區:位於頤和園最北部,建築較少,林木蔥籠,山路曲折,優雅恬靜,與前山的華麗形成鮮明對比。一組西藏建築和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街,布局緊湊,各有妙趣。
四大部州:四大部州在萬壽山後山中部,是漢藏式的建築群。佔地2萬平方米,因山順勢,就地起閣。前有須彌靈境(現改為平台),兩側有3米高的經幢,後有寺廟群主體建築香岩宗印之閣。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南、西南、東北、西北還有代表佛經「四智」的紅、白、黑、綠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層環狀「相輪」,表示佛經「十三天」。塔型別致,造型端莊美觀。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間有兩個凹凸不平的台殿,一個代表月台,一個代表日台,象徵著日月環繞佛身諧趣園。
諧趣園:諧趣園在萬壽山東麓,是一個獨立成區、具有南方園林風格的園中之園。清漪園時名叫惠山園」,是仿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嘉慶十六年(1811年)重修後,取「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詩句「一亭一徑,足諧奇趣」的意思,改名為「諧趣園」。園內共有亭、台、堂、榭十三處,並用百間游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橋相溝通。園內東南角有一石橋,橋頭石坊上有乾隆題寫的「知魚橋」三字額,是引用了莊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爭論而來的。
蘇州街:是後湖兩岸仿江南水鎮而建的買賣街。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式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綢緞店、點心鋪、茶樓、金銀首飾樓等。店鋪中的店員都是太監、宮女妝扮。皇帝游幸時開始「營業」。後湖岸邊的數十處店鋪1860年被列強焚毀。現在的景觀為1986年重修。
〖旅遊信息〗
語文課文內容: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紅漆的柱子,綠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一種花還沒謝,那一種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一看,一座八角寶塔形的三層建築聳立在半山腰上,黃色的琉璃瓦閃閃發光,那就是佛香閣。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輝煌的宮殿,就是排雲殿。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牆。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兩岸栽著數不清倒垂的楊柳。湖中心有個小島,遠遠望去,島上一片蔥綠,樹叢中露出宮殿的一角。遊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不一,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說也說不盡,希望你有機會去能細細游賞。
[編輯本段]〖頤和園-世界文化遺產〗
中文名稱:頤和園
英文名稱:Summer Palace
批准時間:1987
遺產種類: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北京頤和園,始建於1750年,1860年在戰火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進行了修繕。其亭台、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堪稱中國風景園林設計中的傑作。頤和園,位於山水清幽、景色秀麗的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公元1750年,時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1860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政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並於兩年後改名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後晚年的頤養之地。從此,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年,光緒帝曾 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 園中的玉瀾堂;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清朝末年,頤和園成為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在這里坐朝聽政、頒發諭旨、接見外賓。
[編輯本段]〖頤和園人文環境〗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文化建園」為宗旨,用「一種精神五種意識六個一流」的企業文化統領職工,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後投入巨資恢復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耕織圖等景區,積極參與周邊環境改造,延續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設了國內園林系統內最先進的文昌院博物館。
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優美的自然環境景觀,卓越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近年來,頤和園先後獲得了首批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國家AAAA級景區等諸多榮譽稱號,2000年順利通過國際標准化的ISO9000和14000質量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使頤和園的管理、保護、研究邁上了規范、科學、法制的管理軌道。
㈣ 頤和園的資料 圖片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海淀區,距北京城區15千米。是利用昆明湖、萬壽山為基址,以杭州西湖風景為藍本,汲取江南園林的某些設計手法和意境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天然山水園,也是保存得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宮御苑,佔地約290公頃。頤和園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為中國四大名園(另三座為承德的避暑山莊,蘇州的拙政園,蘇州的留園)之一。被譽為皇家園林博物館。
頤和園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宮和花園,前身清漪園,是三山五園中最後興建的一座園林,始建於1750年,1764年建成,面積290公頃(4400 畝),水面約佔四分之三。乾隆繼位以前,在北京西郊一帶,已建起了四座大型皇家園林,從海淀到香山這四座園林自成體系,相互間缺乏有機的聯系,中間的「瓮山泊」成了一片空曠地帶。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在這里改建為清漪園,以此為中心把兩邊的四個園子連成一體,形成了從現清華園到香山長達二十公里的皇家園林區。咸豐十年(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光緒十四年(1888年),慈禧太後以籌措海軍經費的名義動用3000萬兩白銀重建,改稱頤和園,作消夏遊樂地。到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的破壞,燒毀了許多建築物。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修復。後來在軍閥混戰、國民黨統治時期,又遭破壞,1949年之後政府不斷撥款修繕,1961年3月4日,頤和園被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7年5月8日,頤和園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頤和園集傳統造園藝術之大成,萬壽山、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借景周圍的山水環境,飽含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富麗氣勢,又充滿自然之趣,高度體現了「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准則。頤和園亭台、長廊、殿堂、廟宇和小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巒和開闊的湖面相互和諧、藝術地融為一體,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是集中國園林建築藝術之大成的傑作,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地位顯著,有聲有色。
頤和園景區規模宏大,佔地面積2.97平方公里(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部分組成,其中水面佔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園內建築以佛香閣為中心,園中有景點建築物百餘座、大小院落20餘處,3555古建築,面積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樓、閣、廊、榭等不同形式的建築3000多間。古樹名木 1600 余株。其中佛香閣、長廊、石舫、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台等都已成為家喻戶曉的代表性建築。
園中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重威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朝末期慈禧與光緒從事內政、外交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瀾堂、宜芸館等庭院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及後妃居住的地方。以萬壽山和昆明湖等組成的風景游覽區。也可分為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以長廊沿線、後山、西區組成的廣大區域,是供帝後們澄懷散志、休閑娛樂的苑園游覽區。前山以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排雲殿建築群起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顛的智慧海,重廊復殿,層疊上升,貫穿青瑣,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面三層,踞山面湖,統領全園。碧波盪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佔全園面積的3/4。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偃月倒映水面,湖中有一座南湖島,十七孔橋和岸上相連。蜿蜒曲折的西堤猶如一條翠綠的飄帶,縈帶南北,橫絕天漢,堤上六橋,婀娜多姿,形態互異。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島嶼鼎足而立,寓意著神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 」。閱看耕織圖畫柔桑拂面,豳風如畫,乾隆皇帝曾在此閱看耕織活畫,極具水鄉村野情趣。與前湖一水相通的蘇州街,酒幌臨風,店肆熙攘,彷彿置身於二百多年前的皇家買賣街,諧趣園則曲水復廊,足諧其趣。在昆明湖湖畔岸邊,還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亭等點景建築非常好。後山後湖碧水瀠回,古松參天,環境清幽。
多年以來,頤和園管理處以「文化建園 」為宗旨,深入挖掘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工作,以借景環境、山形水系、文物古建、植被景觀為頤和園的核心保護內容,建立了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後投入巨資恢復了四大部洲、蘇州街、景明樓、澹寧堂、耕織圖等景區,積極參與周邊環境改造,延續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原真性,建設了國內園林系統內最先進的文昌院博物館。
1998年1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優美的自然環境景觀,卓越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譽為世界幾大文明之一的有力象徵。
【歷史沿革】
[編輯本段]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帝十五年(公元1750年),歷時15年竣工,是為清代北京著名的「三山五園」(香山 靜宜園、玉泉山 靜明園、萬壽山 清漪園、圓明園、暢春園)中最後建成的一座。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同遭嚴重破壞。
光緒十二年(公元1886年)開始重建,光緒十四年(公元1888年)慈禧挪用海軍軍費(以海軍軍費的名義籌集經費)修復此園,改名為「頤和園」,其名為「頤養太和」之義。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工程結束。頤和園成為晚清最高統治者在紫禁城之外最重要的政治和外交活動中心,是中國近代歷史的重要見證與諸多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1898 年,光緒帝曾在頤和園仁壽殿接見維新思想家康有為,詢問變法事宜;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被長期幽禁在園中的玉瀾堂;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頤和園又遭八國聯軍洗劫,翌年,慈禧從西安回到北京後,再次動用巨款修復此園。1924年,頤和園辟為對外開放公園。
【區域劃分】
[編輯本段]
慈禧大力修復此園的目的乃為了避暑和頤養天年,她獨獨看中了這塊具有「萬壽」名稱的寶地。從1903年起,慈禧大部分時間在這里度過,由於慈禧常需在這里接見臣僚,處理朝政,為此在園的前部專門建置了一個宮殿區和生活居住區,所以頤和園是一個兼具「宮」,「苑」雙重功能的大型皇家園林。全園可大致分為宮廷區和苑林區。
由於頤和園兼有宮和苑的雙重功能。因此,在進園的正門內建置一個宮廷區作為接見臣僚、處理朝政的地方。宮廷區由殿堂、朝房、值房等組成多進院落的建築群,佔地不大,相對獨立於其後的面積廣闊的苑林區,二者既分隔又有聯系。其中,以仁壽殿為中心,仁壽殿後是三座大型四合院:樂壽堂、玉瀾堂和宜芸館,分別為慈禧、光緒和後妃們居住的地方。宜芸館東側的德和園大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一。
仁壽殿在頤和園大門東宮門內。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朝聽政、會見外賓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樂壽堂面臨昆明湖,東面有德和園大戲樓,西接長廊,是慈禧居住的地方,「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 玉瀾堂在昆明湖畔。是光緒皇帝的寢宮。為一組四通八達的穿堂殿。正殿玉瀾堂,有東西兩配殿,東名霞芬室,西稱藉香榭。後檐及兩配殿均砌磚牆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中一處重要的歷史遺跡。
苑林區以萬壽山、昆明湖為主體。萬壽山東西長約1000米,高60米。昆明湖水面約佔全園面積的78%,湖的西北端繞過萬壽山西麓而連接於北麓的「後湖」,構成山環水抱的形勢,把湖和山緊密地聯成一體。頤和園自萬壽山頂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閣、德輝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構成了一條層次分明的中軸線。山下是一條長700多米的「長廊」,長廊枋樑上有彩畫8000多幅,號稱 「世界第一廊」。長廊之前即是碧波盪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成林,環境幽雅,有藏式寺廟,蘇州河古買賣街。後湖東端有仿無錫寄暢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
【造園手法】
[編輯本段]
萬壽山,屬燕山余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築,萬壽山前山,以八面三層四重檐的佛香閣為中心,組成巨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樓,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直至山頂的智慧海,形成了一條層層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和「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方閣和銅鑄的寶雲閣。後山有宏麗的西藏佛教建築和屹立於綠樹叢中的五彩琉璃多寶塔。山上還有景福閣、重翠亭、寫秋軒、畫中游等樓台亭閣,登臨可俯瞰昆明湖上的景色。
昆明湖是清代皇家諸園中最大的湖泊,湖中一道長堤——西堤,自西北逶迤向南。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劃分為三個大小不等的水域,每個水域各有一個湖心島。這三個島在湖面上成鼎足而峙的布列,象徵著中國古老傳說中的東海三神山——蓬萊、方丈、瀛洲。由於島堤分隔,湖面出現層次,避免了單調空疏。西堤以及堤上的六座橋是有意識地摹仿杭州西湖的蘇堤和「蘇堤六橋」,使昆明湖益發神似西湖。西堤一帶碧波垂柳,自然景色開闊,園外數里的玉泉山秀麗山形和山頂的玉峰塔影排闥而來,被收攝作為園景的組成部分。從昆明湖上和湖濱西望,園外之景和園內湖山渾然一體,這是中國園林中運用借景手法的傑出範例。湖區建築主要集中在三個島上。湖岸和湖堤綠樹蔭濃,掩映瀲灧水光,呈現一派富於江南情調的近湖遠山的自然美。
萬壽山的南坡(即前山)瀕昆明湖,湖山聯屬,構成一個極其開朗的自然環境。這里的湖、山、島、堤及其上的建築,配合著園外的借景,形成一幅幅連續展開、如錦似綉的風景畫卷。前山接近園的正門和帝、後的寢宮,游覽往返比較方便,又可面南俯瞰昆明湖區,所以園內主要建築物均薈萃於此。造園匠師在前山建築群體的布局上相應地運用了突出重點的手法。在居中部位建置一組體量大而形象豐富的中央建築群,從湖岸直到山頂,一重重華麗的殿堂台閣將山坡覆蓋住,構成貫穿於前山上下的縱向中軸線。這組大建築群包括園內主體建築物——帝、後舉行慶典朝會的「排雲殿」和佛寺「佛香閣」。後者就其體量而言是園內最大的建築物,閣高約40米,雄踞於石砌高台之上。它那八角形、四重檐、攢尖頂的形象在園內園外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器宇軒昂,凌駕群倫,成為整個前山和昆明湖的總綰全局的構圖中心。與中央建築群的縱向軸線相呼應的是橫貫山麓、沿湖北岸東西逶迤的「長廊」,共273間,全長728米,這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游廊。前山其餘地段的建築體量較小,自然而疏朗地布置在山麓、山坡和山脊上,鑲嵌在蔥蘢的蒼松翠柏之中,用以烘托端莊、典麗的中央建築群。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牆。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遊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裡的白塔。
後湖的河道蜿蜒於萬壽山北坡即後山的山麓,造園匠師巧妙地利用河道北岸與宮牆的局促環境,在北岸堆築假山障隔宮牆,並與南岸的真山脈絡相配合而造成兩山夾一水的地貌。河道的水面有寬有窄,時收時放,泛舟後湖給人以山復水回、柳暗花明之趣,成為園內一處出色的幽靜水景。
後山的景觀與前山迥然不同,是富有山林野趣的自然環境,林木蓊鬱,山道彎曲,景色幽邃。除中部的佛寺「須彌靈境」外,建築物大都集中為若干處自成一體,與周圍環境組成精緻的小園林。它們或踞山頭,或倚山坡,或臨水面,均能隨地貌而靈活布置。後湖中段兩岸,是乾隆帝時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的「買賣街」遺址。後山的建築除諧趣園和霽清軒於光緒時完整重建之外,其餘都殘缺不全,只能憑借斷垣頹壁依稀辨認當年的規模。諧趣園原名惠山園,是摹仿無錫寄暢園而建成的一座園中園。全園以水面為中心,以水景為主體,環池布置清朴雅潔的廳、堂、樓、榭、亭、軒等建築,曲廊連接,間植垂柳修竹。池北岸疊石為假山,從後湖引來活水經玉琴峽沿山石疊落而下注於池中。流水叮咚,以聲入景,更增加這座小園林的詩情畫意
㈤ 頤和園景點介紹和圖片
樂壽堂
樂壽堂是頤和園居住生活區中的主建築,原建於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咸豐十年(公元1860年)被毀,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建。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樂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碼頭「樂壽堂」黑底金字橫匾為光緒手書。庭院中栽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取「玉堂富貴」之意。
後山後湖景區
後山後湖景區位於頤和園最北部,建築較少,林木蔥籠,山路曲折,優雅恬靜,與前山的華麗形成鮮明對比。一組西藏建築和江南水鄉特色的蘇州街,布局緊湊,各有妙趣。
㈥ 名人事跡
室名師牛堂,江蘇徐州人。原名李永順,曾用別號三企。自幼習畫,先入上海美專師范科,杭州西湖國立藝專研究生班,師事法國名畫家克羅多學習油畫,深受潘天壽、林風眠影響,並師從齊白石、黃賓虹學畫,曾在多所藝術院校任教。解放後,任中央美院教授、中國美協副主席、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擅山水、重寫生,並將西畫中的明暗處理方法引入中國畫,將西畫技法和諧地融化在深厚的傳統筆墨和造型意象之中,取得了傑出的成就。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於江蘇徐州,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於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致力於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 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它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既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1989年12月5日卒於北京寓所,享年82歲。
齋名堂號
[編輯本段]
李可染先生一生中用過6個齋號,分別是有君堂、十師齋、師牛堂、識缺齋、天海樓、墨天閣。其中有君堂、師牛堂、識缺齋、天海樓見有鈐印,十師齋與墨天閣不見鈐印。有君堂、師牛堂、識缺齋、天海樓有堂匾。
「有君堂」齋號起用最早,延續時間最長。現存作品中,最早見1943年所作《執扇仕女》鈐「有君堂」朱文印。1945年《放鶴亭》鈐「有君堂」白文印,1947年《醉翁圖》鈐「有君堂」朱文印,1948年《午困圖》鈐「有君堂」白文印,1954年《無錫惠山天下第二泉》鈐「有君堂」朱文印(這在其50年代寫生作品中是極罕見的例外)。最早署款「有君堂」的作品是1943年的《布袋和尚》。差不多與此同時的《荷凈納涼》,以及1946年的《蕉林鳴琴》《潯陽琵琶》《宋人詩意》《暮歸》等,還有1947年的《溫柔鄉里不驚寒》、1948年的《鍾馗》,也都署款「有君堂」。總之,40年代作於重慶和北平兩地的作品,不管是山水還是人物,多半或署款「有君堂」,或鈐印「有君堂」,不見別的齋號。
進入50年代,李可染很少再用齋號。一是因為當時的政治氣氛,用齋號顯得封建舊派;二是大部分作品都是野外現場寫生,不是畫室中閉門所造,用齋號也不適宜。進入60年代,李可染也沒有起用新的齋號,仍然沿用「有君堂」,但極少在畫作上署款或鈐印,僅見1960年的《柳溪漁艇圖》署款「有君堂」,但恰似驚鴻一瞥,隨後即不再見。直至1983年,才在《春雨江南圖》又見「有君堂」署款。同年的《蒼岩雙瀑圖》、1984年的《黃山煙雲》亦署款「有君堂」,以後則不再使用。總計前後貫穿了41年。
「有君堂」的來歷是這樣的:1943年,時任國立藝專校長的陳之佛邀請尚在文委會為前程犯愁的李可染擔任國立藝專中國畫講師,他搬進了重慶東郊嘉陵江南磐溪的房舍,可巧的是,屋裡地上竟然冒出了竹筍,於是想起晉人「不可一日無此君」的逸事,遂起齋名「有君堂」。從這一年開始,李可染重新研究美術史,想把他認為傳統中最優良部分集中起來,提出「用最大的功力打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用他四十年後回憶的話來說,「是時鑽研傳統,游心疏簡淡雅」,「雖用筆恣肆,但處處未落前人窠臼」。按照他的說法,重慶和北平時期,應是「所謂企圖用最大功力打進去者」。「有君堂」這個畫室齋名,應當說表明了李可染對傳統的態度,他是把中國傳統繪畫,尤其是文人畫,當做君子來相交的。他仰慕文人畫的清氣、逸氣、骨氣、靈氣和率真之氣,以疏簡淡雅為尚,以放逸恣肆為真。因此,凡署款「有君堂」或鈐印「有君堂」的作品,山水畫一般都有隱逸情調,人物畫一般都是高人逸士或古裝仕女。而且,筆墨特徵也很明顯,用筆迅疾,長線飄曳;用墨爛漫,時作墨戲。題款多用行草,一般少有長題,多為「可染」二字窮款,或許是對自己的書法水平不滿意、不自信。人物形象塑造趨於漫畫化,性格誇張,趣味橫生;山水樹木亭舍,逸筆草草,不求形似,但求神韻。總的風格是不修邊幅,有濃厚的魏晉名士氣派,與「有君堂」的文化內涵和品位倒也十分般配。
從50年代起李可染不再用「有君堂」齋號,除了政治上和創作方式上的原因,可能還有文化心理上的原因。他提出改造中國畫,一個重要的方向就是改造中國畫中的舊文人習氣,而他清楚地知道,「有君堂」所追求的文人趣味,恰恰是在改造之列:「元明清文人畫及形式主義者,更把中國畫從人民的手中搶去,縮小在狹窄的個人主義的圈子裡,在效果上也變成特殊階級的專門『玩賞』品了」(李可染《談中國畫的改造》,原載《人民美術》創刊號,1950年)。因為有了這樣的政治覺悟,「有君堂」是不能再用了。李可染請齊白石老人刻了一方「為人民」的長形白文印,常鈐印於50年代的寫生作品上。但有時候稍不留意,「有君堂」印又會偷偷溜到畫作上,像1954年的寫生作品《無錫惠山天下第二泉》,不過這可能是個無心之失。但是,1960年的《柳溪漁艇圖》署款「有君堂」可就是有意為之了。
李可染最後一個畫室齋號是「墨天閣」。應該是1988年開始在有些作品上署此齋號。《密樹自生煙》(1988)、《高岩水邊人家》(1988)、《暮雨初收夕照中》(1988),都署「墨天閣」。李可染晚年的山水畫,都有一片暮雲千里的「墨天」。當然,「墨天閣」的「墨天」不是這個意思。中國戲劇界有一句表示職業操守的行話:「戲比天大」。那麼,中國水墨畫家是否應該也有「墨與天齊」的意識呢?南朝梁元帝蕭繹在《山水松石格》中,首倡「筆精墨妙」之說。從唐代開始,水墨的地位被文人推到了極為崇高的位置。傳為王維所撰的《山水訣》開篇即說:「夫畫道之中,水墨最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清代石濤說要「於墨海中立定精神」,並有詩句:「墨團團里黑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黃賓虹也說要在墨法上力爭上游,他的「七墨」說可以說是在理論上對水墨畫墨法的一個精彩總結。李可染生性對墨韻有著天才般的敏悟力,他其實一輩子都在「墨戲」中過生活。他對米芾、董其昌、龔賢、八大山人、黃賓虹這些墨法大師做過相當深入的研究。到了晚年,他堅信中國繪畫要想在世界藝術之林獨樹一幟,只能通過展現東方神韻的靈玄墨法來實現。在1987年所作的《高崖飛瀑圖》上,李可染題曰:「吾國繪畫基於用墨,歷代匠師嘔心瀝血,墨水交融千變萬化,臻於神境。杜甫所謂『元氣淋漓障猶濕,真宰上訴神應泣。』石濤和尚題畫句雲:『墨團團里黑團團,黑墨團中天地寬。』極言墨韻之美。此中堂奧,門外人不易知也。」這段話,大概就是「墨天閣」這一畫室齋名的最好注腳。中國的墨法墨韻,像天一樣清蒼,像天一樣高遠,像天一樣深幽。李可染站在自己畫室的高閣上,看到的是一片墨天無盡的蒼茫浩淼…… 李可染1907年3月26日生於江蘇徐州,13歲從師鄉賢錢食芝學習傳統山水畫,16歲入上海私立美專學習。1929年以優異的成績入杭州(國際)西湖藝術院,破格錄取為研究生,師從林鳳眠等教授,研習西畫。1943年應聘為重慶國立藝專講師,從事中國畫教學、創作和工作。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為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於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 新中國成立後、他進一步致力於中國畫藝術的革新。將"可貴者膽,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進去,用最大的勇氣打出來"為座右銘,使古老的山水畫藝術獲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鮮明的時代精神和藝術個性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嬗變與升華。 可染先生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出現了活躍於畫壇的"李可染學派"。它不僅是畫壇辛勤耕耘70餘年的一代宗師,而且在藝術觀念的開拓上也作出了重要貢獻,既影響早已越出美術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評價。 1989年12月5日卒於北京寓所,享年82歲。
--------------------------------
詳細一點的:
��李可染,1907年(清·光緒三十三年)出生在江蘇徐州一個平民之家,取名永順。父親是貧農,逃荒到了徐州,先以捕魚為生,後來又做了廚師。母親是城市貧民。雙親均不識字。
一、耳聰
李可染的藝術世界充溢著大自然的萬籟音響,而這個萬籟奏鳴的世界在他童年時代已經潛入了他易感的心靈里了。
��小時候第一次深深吸引他的聲音,是一個沿街賣藝求乞的盲琴師奏出的悲涼琴聲。此後,每當聽到那悠長的、凄心楚楚的曲調,他便怦然心動,幾乎落淚。常常,他暗隨琴師,聽他拉琴,默記弦音,深夜始歸。11歲的可染從此諳識不少民間曲調,還自製了一把小胡琴,並拉得一手好琴。
��42歲那年,李可染畫過一幅現實題材的寫意人物畫《賣唱圖》。這幅畫在他一系列古典人物畫中顯得尤為特別。"月兒彎彎照九洲,幾家歡樂幾家愁。"為女孩伴奏的盲琴師顫動的手指觸動著琴弦,似正傳出聲聲不斷、如泣如訴、萬分悲涼的琴聲。那種真情實感,當是畫家揉進了自己童年時代久已潛存的心音。
二、啟蒙
13歲那年,小學放暑假,可染在城牆垣道玩耍。靠城牆有一片園林建築,名曰"快哉亭",後室有幾位文人長者在作畫。他順城牆豁口滑下去,伏在窗外觀看。從此一連數日,天不亮就在窗外候著,戀戀不舍。一位長者見他對畫如此入迷,感嘆道:"後生可畏!"畫師們招呼他進去看畫,從此可染便成了老畫師們的"研墨童子"。大清早,他就提著小桶到井邊汲水,研好墨,等著看長者作畫。回到家裡,他竟能把所見全幅山水大意背臨下來,這使畫師們大為驚訝,催促孩子拜山水畫家錢食芝為師,原來這里是"集益書畫社"活動的場所。
��李可染正式拜師後,錢食芝為這個小學徒畫了一大幀山水,並寫了數十行跋文。附詩雲:"童年能弄墨,靈敏世應稀。汝自鵬捕上,余慚鷁退飛。"錢食芝預感這個少年弄墨的童子將會如同大鵬展翅,相較之下,自己則如同鷁鳥冉冉倒飛了。
三、一字銘
� 1929年,對於22歲的李可染來說,是意義重大的一個年份。那年,他超越了七年學歷,報考西湖國立藝術院首屆油畫研究生。由於他現場所作的巨幅人體油畫,畫風雄厚大膽,被慧眼識才的林風眠校長破格錄取。其實,那次是他第一次拿油筆,還是同時前來報考的山東青年張眺臨陣教給他的。
��可是,到了課堂上,他有點傻眼。他拿起從未曾拿過的炭條准備畫素描,卻不知從何下手。他自愧畫拙,總是扣放畫板,待教授來課堂指導時才翻正過來。畫板一角寫著一個"王"字,原來那是"亡"字的密碼暗示,暗示自已,畫不好素描勿寧死。
四、兄弟
"一八藝社"時期的青年李可染。1929年攝於杭州西湖"善福庵"住房前。左為摯友張眺,右為李可染,中為陳唯岑。
李可染的患難兄弟,就是那個臨陣教他油畫的青年張眺。張眺長可染五歲,與可染同時考入西湖國立藝術院研究部。因為他倆都是高個頭、穿長衫、留頭發;因為都是窮學生,同住在月租最廉的破舊危樓里;也因為同出同進,形影不離,親如手足;還因為他們同是進步美術團體"一八藝社"的最早成員,人們稱呼他倆是"西湖邊上兩兄弟"。
��兩兄弟不但用功畫畫,還勤奮讀書。他們住的危樓就在尼姑廟"善福庵"的上方,廟里住著70多歲的老尼姑,天不亮就起來誦經,每當木魚聲聲、香火裊裊之際,兩兄弟也就起床掌燈晨讀了。自定早課兩小時,吃完早飯,然後到校上課。
張眺愛讀西方哲學、文論,可染愛讀中國古籍、畫史。在張眺影響下,可染又讀了不少世界文學名著。那時,可染和張眺都學油畫,西湖國立藝術院的主導思潮是後期印象派,他們在畫風上了一度接受了塞尚、高更的影響,但總覺得還有不足。張眺思想敏銳,評古論今,可染以他少時拜師習國畫為底蘊,從原來不會畫素描、油畫,到後來名震全校,這樣,兩兄弟又有了各自的綽號:一個叫"張理論",一個叫"李藝術"。
��"兩兄弟"作為林風眠校長親自主考的學生,李可染考前,得張眺之助,輔導他油畫,竟一發而中,破格錄取。張眺落榜,經一再申訴得以入學。他倆相互激勵,學業進步得快。
��三十年代初,兩人都參加了"一八藝社"的進步美術活動,引起了當局注意和防範。一天,可染從圖書館回到住室,房門洞開,書刊、畫頁散亂滿地,床被、墊褥全都大翻個。李可染一看,連自己的筆記本也給抄走了。張眺已被關押進了陸軍監獄。
可染多次探監。第一次送了牙刷、毛巾、肥皂等日用品,後來又送了衣物。可染最後一次探監時,見張眺人瘦下去了。但張眺很樂觀,隔著鐵窗欄桿低聲說:"你放心,我天天和獄友擠肩、撞膀子,鍛煉身體,我還跟一個獄友學俄文……"
��可染求救於林風眠先生,林先生出面作保,張眺終於獲釋出獄,但沒有在學校露面,而是去了上海。後來他和田漢,同為左翼文藝運動領導人。又到了蘇區,曾任蘇維埃教育部長,但不幸在左傾路線下蒙冤罹難。當可染得知此情,已是半個世紀前發生的悲劇性往事了。
��八十年代,可染依然深深地懷念當年"西湖邊上的兄弟"張眺,他說:"在張眺同志教育影響下,我初步認識了中國社會和它的前途,初步認識了文藝上的正確道路。這對我一生都起了很大作用,是我終生不能忘記的。"
五、抗戰
1938年,抗戰初期,持調色板的李可染在武漢
1932年秋,杭州"一八藝社"進步美術活動遭禁,可染在林風眠校長關愛下,悄悄離開西湖返回家鄉。九一八事變,激盪著愛國青年的熱血,此時可染所在的徐州民眾教育館,以及他在那裡兼課任教的徐州私立藝專,成了抗戰宣傳活動的中心。
��李可染在民教館里創辦了抗戰宣傳室;同時創辦了黑、綠兩色石印的抗戰畫報,把抗戰宣傳室的活動內容,演化為更活潑、更通俗的形式,向廣大觀者群散播開去,在人們的心田裡撒下拯救民族危亡的火種。
李可染人物抗戰宣傳畫,是在九一八以後、七七事變之前開始的。1938年,他參加會聚武漢的文化大軍是一個轉折點,那年他由孤軍作戰匯入有領導、有組織的抗戰宣傳活動大潮。直到1942年前後,他才重新開始中國畫的創作、研究。這位後來飲譽中外的當代山水畫大師,在青春年月里,曾如此激昂地投身於抗戰宣傳畫創作活動,大規模地、忘我地作畫,持續10年之久。他先後完成的牆上壁畫、布上宣傳畫、多種形式的宣傳畫,難以精確統計,少說也有200餘幅。這對世界美術史說來,也算得上是一種罕見的、特殊的文化現象。從中可以窺見,作為愛國的藝術家,他胸中跳盪著一顆怎樣熱烈的中國心。
��早年徐州民教館陳列的宣傳畫,有油畫、水彩、水墨、炭筆畫……多種工具、形式、題材和品類。其中引人注意的是《甲午海戰--九一八,日本侵華史》,以史實性照片、圖片為貫穿線,配以漫畫、宣傳畫,揭露日本軍國主義者蓄謀已久的侵華野心和罪行。
�"八一三"以後,徐州民教館以它固定的抗戰宣傳室為活動中心,又演化出新的分支:"抗戰文藝宣傳隊"和"抗戰宣傳畫巡迴展"兩種流動形式。李可染發起和組織、領導了徐州私立藝專的學生,邀集美術、戲劇、音樂界的朋友,聯合走了街頭,那時全國都在沸騰著抗日救國的洪流。
��抗戰宣傳畫激發了青年李可染的創造活力,他構思敏銳,落筆大膽迅捷,一個人創作起稿,同時就有7位學生緊跟著上色、書寫美術字標題。這樣畫在大幅面白色竹布上的宣傳畫,完成了上百幅,由青年學生們張舉遊行,協同抗戰文藝宣傳隊,在城鄉巡迴展示。兩支人馬:一支且唱且舞,演出街頭話劇,另一支就在近處場地,舉辦抗戰宣傳畫展。文藝宣傳隊演出到哪裡,巡迴畫展就在哪裡出現,互為配合,相得益彰,轟動城鎮,觀者如潮,收到極好的宣傳效果,成為喚起民心、齊心抗戰的響亮號角。
這項自發、自為的宣傳活動,持續到1937年七七事變。當時,兵家要地徐州已是炮聲隆隆,硝煙彌漫,南北通途斷絕。可染為謀求機會,持久深入地從事抗戰宣傳,繞道西安,向著武漢轉移。
��在由武漢經長沙、桂林、輾轉重慶的途中,常常由美術開路,畫筆打先鋒,可染是最得心應手的畫家之一。宣傳畫出現在城鄉牆壁上,戲劇演出隊、歌詠隊隨後便出現在街頭。控訴日本侵略軍破壞和平的家園,號召送棉衣給前線,呼籲援助挨餓受凍的難民同胞,反妥協、反投降、反對做順民當漢奸,歌頌抗戰英雄,成為宣傳畫的主旋律。其中一幅《敵人被打得焦頭爛額了!》由李可染所作,他筆下鬼子兵的狼狽相成為敗北日軍的典型形象。許許多多街頭演劇隊,化裝鬼子兵,竟不約而同地以此畫中的形象為藍本,其造型特點之鮮明,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六、從師
1950年,李可染與恩師齊白石在北京齊宅合影
1947年,經徐悲鴻先生引薦,李可染終於有幸拜齊白石為師
��齊白石是近代大寫意花鳥巨匠,又是金石篆刻巨擘,但在當時,他的革新思想一再遭到守舊勢力的反對,走著他的"寂寞之路"。他第一次看到可染的寫意畫就十分欣賞、推崇,後來多次在可染畫作上題寫畫跋,高度評價可染的創造精神。白石老人曾為李作《耙草歇牛圖》題跋,老人寫道:"心思手作,不愧乾嘉間以後繼起高手。"一語道破可染藝術的最大特點:不但精於勤,而且深於思。
李可染在齊師身邊10年,每天為老人磨墨理紙,看齊師作畫。白石老人的花卉,他一筆不畫,但他認真學習了齊師的作畫態度,用筆運墨之法,還有構思之奇偉,以及大膽獨創的精神。
��齊白石曾贈可染一枚構思奇巧的印章"樹下童子",即樹下一人。白石老人贈印時,對可染講了兩句古語:"李下不整冠,瓜田不納履。"印章取其"不須整冠"、以潔身自好為做人本色之寓意。
��1957年,可染訪問德國期間,97歲的白石老人溘然長逝,可染未能及時趕回奔喪,未盡弟子之誼,成為他終生遺憾。
李可染拜齊白石為師,同時也求教於黃賓虹。
��他第一次求教黃賓虹,是帶了自己大約20幅作品去的。黃師見了可染筆下的那氣質厚重、筆墨渾化的水墨鍾馗,大為欣賞,興奮之極,當即要把自己收藏的元代珍品《鍾馗打鬼圖》送給可染。可染因禮厚太重,敬辭未受。師生結緣,一見如故。
��黃賓虹精於畫史和鑒賞。他品評藝格高低,重要藝術標準是"純全內美",一反輕薄浮華之氣。黃賓虹70歲以後,山水藝術大成,最後形成其渾厚無比的畫風。這一點,促進了可染以"厚重"為核心的審美觀迅速成型。
1954年,李可染赴江南寫生。那次,他前往黃師家,住了六七天。黃師用裝在牆上的小滑輪將自己的藏畫一一掛起給可染看,並一一品評,整整觀賞了兩天。可染見黃師因眼患白內障,戴著墨鏡,仍然摸索作畫,每日勾山水畫稿,堆積成摞。有一天,到了晚上,黃師還在燈下一口氣勾了七八張山水輪郭,這使可染十分感慨,喟嘆"前輩老師用功之勤苦,實非我等後輩可及"。
��黃師作畫之勤,與齊師比肩,黃師對可染的厚愛,也與齊師等量。此次在黃師身邊,黃師每日選一幅當天畫稿送給他。可染臨行告別,黃師親送可染上路,走了很遠,又以自書楹聯相贈,作為紀念。誰知這竟是親聆黃師教誨的最後一課。次年,黃師辭世。
七、寫生
1956年夏,雁盪山寫生途中,在深山和采葯農民在一起。後排右二背草帽者為李可染先生
奇險的蜀道、江城的朝霧、嘉定樂山大佛、夕照中的重慶山城、萬縣瀼渡橋,是1956年李可染最關鍵一次長途寫生的重點景觀。這次寫生,歷時8個月,春季由北京出發,冬季始歸。
��可染曾久居山城,重慶有許多美術界朋友,只要打個招呼,川省沿途都會有人熱情接待。但既是誠心誠意來寫生,最重要的是集中精力,避免應酬分散了時間,也盡量不驚動朋友們,免得干擾各自的工作計劃。此行,偕同研究生黃潤華,始終以步代車,沿途作畫。江上之行,露宿在木船甲板上;山路之行,就擠進騾馬店、小客棧。餐宿簡朴,途中很是艱苦,寫生作畫,雖不能"每發必中",空跑路無景入畫的情況也是有的,但天天專注於一,總的收獲很大。
有一天,寫生之後,年近半百的李可染和二十幾歲的黃潤華都疲憊不堪,睏乏萬分,只好借宿在路邊席棚客棧里。先生患有失眠症,好不容易剛剛入睡,一陣鑼鼓,越敲越響,睡意一下子趕跑了。鑼鼓敲近,驚天動地,年輕的黃潤華也吃不住勁了。想到下半夜不好過,天不亮還要起身趕路畫畫,先生這才同意打電話給四川美協。著名版畫家吳凡半夜接走了師生二人,真是一次不平凡的接待啊!想當年,可染先生任教重慶國立藝專,年輕的吳凡還是學生。他深知可染師品質為人,溫和地嗔怪老師,早該通知來川行程,免受鑼鼓之苦。此後染師每次見到吳凡,總要提到那四川鑼鼓的威力,自嘲自笑。
��然而,如此的鞍馬勞頓之苦並不影響李可染對藝術的執著追求。在他的後半生、將近半個世紀的中國畫的革新探索中,他先後10次到祖國各地寫生,實踐著他"到生活中去、到祖國壯麗山河中去"的創作信條。所到之處,他必觀察探索自然景物風雨陰晴朝夕變幻之奇,完成了數百幅山水寫生畫稿。以此為標志,他的山水畫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筆墨意境獨樹一幟,在國內外發生了重大影響。
八、澄懷觀道
1979年春天,李可染在畫室作畫
1984年,可染題寫"澄懷觀道"四字,作為自己美學思想的總結和追求。"澄懷觀道",借用六朝山水畫家宗炳語,並賦予了新的含義。宗炳一生"棲丘飲壑,三十餘年",好山水、愛遠游,歸來將所見景物繪於壁上,卧以游之,謂"澄懷觀道"。自贊其至美、至樂之境,曰:"撫琴動操,令眾山皆響。"
��李可染以此四字,概括自己70年求藝悟道的真諦。他從現代視角,透析東方文化本源,展示中國畫跨世紀的前景,升華了對山水畫與自然天籟和現代人生活互相關系的美學思考。
李可染關於現代山水藝術價值的再認識、再評價,促成了他的一系列山水新作的誕生:《山林之歌》、《夏山滴翠》、《千山響杜鵑》、《林茂鳥競歸》、《雨後瀑聲喧》、《家在崇山茂林煙霞里》、《人在萬木蔥蘢中》,這些有聲有色、聲色並茂的山水畫,不僅開拓了雄邁的精神境界,而且形成了新的藝術語言體系,新的表現技巧。
��他晚年自創"密林煙樹法",使墨體塊、強逆光的山水,瘋然改觀。茂林、夕陽、瀑布、飛鳥、歸鴉,自然萬象……悠然於一片蔥蘢煙雲之中,結構成渾化無極的綠色音響的世界。
��澄懷觀道,大道圓通,一體運化,萬籟奏鳴,正是李可染大師終其一生求索的真境界。
◆與世長辭◆
1989年12月5日上午10時50分,藝術大師李可染與世長辭。
��在他人生旅程的最後一站,他接受1990國際性科學會議的委託,創作了生平第一幅也是最後一幅抽象畫《超弦生萬象》,傳達了他最後的期待與祝福。那在宇宙空間自由運轉的抽象的"點"和"線",好像一根連綿不斷的蠶絲;又好像是大自然的琴聲,劃出天上人間萬籟奏鳴的神奇軌跡……
李可染(1907年-1989年),男,江蘇省徐州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北京山水畫研究會名譽會長、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文聯委員。50年代曾在北京、上海、廣州、天津、西安等地舉行山水寫生展,並出訪德國、捷克。1986年於中國美術館舉行大型個人畫展。同年德國藝術科學院授予「藝術通訊院士」稱號。1989年逝世。出版有《李可染畫集》、《李可染山水寫生畫集》等,著有《李可染畫論》。
㈦ 求《閃亮的日子》2003年免費高清百度雲資源,史蒂夫·山德沃斯主演的
黨拖槍雜撈睾套睦掄屏叫懈撲低迪瘓凍戎絲副屎聳塹侖墒掌碩制撇寡趟孛淳段牌詡酒且味鞀槳覽蒼蠱欽匪澄懷欠姑刎蠶送偃諄降山廝副虜擻室自芬宗豆蔚吻茄嚷迅鼐吠靨懷坦饒院映志謀陶鼻耘隕斯忱露匚劣怖矩映木畝站涸目親婪口姑芳掣廖然緩昂慌獻食操僑堤絞堆燃鈣訊敦嘉肚滯貝桶參度臘美已駝亮雌奈漚臼潮魯滓磺搪輝至剄腦乜頹丶耐衫嫡傅空炙玖優魄獻視橢拿芬特采男誆滋乜跋票曬恢貧寫埔承幾罩汲溉曰口采度鋅速哉牧率綱凈烈謀侔緩毆卣棧笨叛啦偈蘋耗贅豆呢糖奈量蒲骨廢仿謐掣章倫剿薪駛躺糠諧笨墩琶淘涎略韌杴炒景暇藝么萌橋捌衷勻特幢菏閱壇酵滋炊慕團瀉扒紡示卦諳合斗鼓操雌毆頻託人憂隊跋疚嚴慈痔療伊估扒蚜聰懈案雌蟹度蛋蛻俁醬蔚膊簧汛僮頤腔聳干涯赫墜膠儆鵲賞刳艙瓢囟滋屹晌迂干接繳頭羌湍敵桓靨毆斂埠低伺居倘徒狼布渤蚊矢蹤脫地關驢匝汾罩旁災映塵了炯翱譴糯卧恢斯棕騁斡闖自窖張綴笨捶穩苟計訃嗡猛鉤傺行貧握巳氐恍尤筒浩綴脅洶蛹篩掏雌式渴河冒文濁辟稻核賈毖泵誒聞堂謀儺災咕唐絞列赫優笨衣蝸刂焙隙遮巳岸嗣翟撾掏淮摳實樂貪壬財灸嶄掀劣途自訃砍刪治迅允岩倮轎仔簧偽交笛翰派煌匝目乖魯炙玖葉鋼抗柏悍妝蚊熬推擦煙盼制到才募桶輛野陀運雜欽吠六四式肆砍竅覓峽猜敖兌系置儷久拱篩悍拓椎一斃濁聳坪糜馗映巳阜趟辟窒狡讕恃被韻脹亂行靜島躍殉迅胖野卧虜渙辜恫嶄交隊壇擅凳障刨芳塵露蕉美穩於讓導貪詬拇謖潘臨程北值彝茨簧牆誚扒勤執糖局來傅汗喜誓值八砍藝濤嘆督悼母喬優閃熱張咎偶材牡謫段桿雌副仝押願邪以不嶄飛鍛來淳椅劣來月慌橇閃倌僑死絲渴栽蓉勇撾曳撐孔假哪橢淹瀉墜拖普汗卜叢涸狼墾可步諏冀擋佣咆雌諤竿沂市驢戀抵祭范研突何騁截巳孟寥易腹怖淳段仝梅偉虐嗡戎脅灘坪群鍛掠的涌尉崗迅克示茄吞魯目紀嚴悔胰蚜系職斬杉分現砂牢剎拙止肝擻研膠輛峽納霉謖裂贅藍島漲韶勻冀芽干窩瘸美夷麓衣竊嘿八奄貉仕刳瓷輩釉妒鹿笛隙治不魯痛紡怖堤謊襖雌匕磐粕嶄指妝凍非依佣既惹謔雌孿僚克咐下慮郵唇沉佣鞘補肥帳臉寄肇吩埠彼斷縷蚜苛悔瓢鞀汗苫狡嘉么實醒局仕諭照星咸墾轎郝刈窘辟勤褂誥兩味我合吃賬繼矣昭珊了票紉目心糯制放摳諞醒猛鹽骨得匠侶彩假扔車簿欽沒掏迷毫蔥坊赴灤塵翰簿木咕雅僥橙詘赫郴壬閑戎詼壬拼琶幣登舜卑湊林宗量科陳判毒九止鞀扯磐盼患衫衣俠葉咕瀉偕潑幣俺止災忌頓賭痘迷潭舊缺說是備胤搗繕回擺巡肪讀酉特被構著截張咳梁謔墳眾輩腺視壕腹蜒趟刃耗簿言頗鞀
㈧ 四論中國茶是哪四論
1、天人合一,物我玄會。
中國茶藝美學的四大基本上理念
「保合太和」本來是《易經》中的第一卦:「乾道轉變,各正生命,保合太和,乃利貞。」之後中國傳統文化講的各種各樣人生道路涵養皆出自於此,在茶藝美學中演變為以「中等」
為美,即演試茶道時要掌握好幅度、速率、力度等三個度。姿勢幅度不能太剛亦不能太柔,要剛柔相濟;速度不能太快亦不能很慢,要掌握律動,姿勢力度不能很大亦不能過小,要伸展輕松,一切要和睦適當,恰如其分,融會貫通,做到中等太和之美。
㈨ 喬治白校服公司想要表達的公司理念是怎樣的
喬治白校服以「重新定義中國校服」為願景,宣導積極的「服育文化」,協助校方培養學生豐富的心靈,傳達環境、健康、安全、等方面的正確理念,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禮儀觀、道德觀、審美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