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建軍節的圖片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mq=&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D%A8%BE%FC%BD%DA&s=0
❷ 8月1日是什麼節日
8月1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即八一建軍節。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根據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6月30日的建議,決定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2)建軍圖標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1927年8月1日根據中共中央的決定,在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領導下,中國共產黨所掌握和影響的國民革命軍等武裝2萬餘人,在南昌舉行武裝起義,佔領南昌。
這次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地領導革命戰爭、創建人民軍隊和武裝奪取政權的開始。8月3日開始,前委率領部隊陸續撤離南昌。
在南下途中,起義部隊於9月底10月初在廣東潮汕地區遭到優勢敵軍的圍攻,保存下來的武裝,一部分轉移到海陸豐地區繼續堅持斗爭,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轉移到粵贛湘邊界地區打游擊。
1933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通過決議,「批准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建議,規定以每年『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八一建軍節
❸ 百度為什麼沒有建軍節的LOGO
因為它不想替你這樣的人顯示
開個玩笑
用簡短語言試試
❹ 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攝影展情況如何
7月30日,「鏡頭里的人民軍隊」——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攝影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中國攝影展覽館開幕。影展展現了人民軍隊在不同歷史時期的軍人風采。本次攝影展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攝影家協會主辦,《中國攝影》雜志社承辦。
軍事攝影有著金戈鐵馬的畫面震撼,也有著可歌可泣的動人瞬間,從烽煙滾滾的革命戰爭年代到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當今時代,許多優秀的軍事攝影作品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長壯大的光輝歷程之見證,更是人民子弟兵多姿多彩的軍人風貌的影像詮釋。
一幅經典名作,蘊藏背後故事;一幅影像作品,凝結動人瞬間;一幅檔案圖片,還原一段歷史。
這就是軍人攝影給人的感覺,
❺ 建軍節手抄報圖片大全
1、建軍節手抄報圖片:
(5)建軍圖標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八一建軍節在此誕生
1933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決定將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從此,每年8月1日就成為中國工農紅軍和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當年8月1日,在瑞金葉坪紅軍廣場舉行了歷史上第一個「八一」紀念活動並且當日傍晚在瑞金城南竹馬崗舉行了紅軍閱兵式和分列式。從此,8月1日正式成為人民軍隊的建軍節。因此,可以說南昌是軍旗升起的地方,而瑞金是八一建軍節誕生的地方。
❻ 人民海軍正式建軍的標志是什麼
1949年4月4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首長粟裕、張震等奉中央軍委命令,率部南下,抵泰州市白馬廟,在王氏小樓設立渡江戰役指揮部,中央軍委命令「三野」組建華東區海軍,並任命張愛萍同志為司令員兼政委。4月23日,在白馬廟指揮部組成華東區海軍機關,這是人民海軍建立的標志。
❼ 黨旗上為什麼有八一標志
有八一標志的是軍旗,
表示八一南昌起義是人民軍隊建立的開始。
黨旗上是鐮刀和錘子,象徵工農結合。
說榔頭的那位兄弟也太逗了點。
❽ 有沒有與建軍節有關的圖片
南昌起義
1927年(民國十六年)8月,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中國共產黨領導部分國民革命軍在江西省南昌城舉行的第一次大規模的武裝起義。
1927年4月至7月,國民黨內的蔣介石和汪精衛集團,相繼背叛孫中山制定的革命政策,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致使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中國共產黨為了反抗國民黨主要當權者的屠殺政策繼續進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7月,中共中央委員會進行了改組,停止了陳獨秀的領導職務,組成臨時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決定實行「民眾武裝暴動的新政策」。中共中央准備集聚自己能掌握的武裝,聯合同共產黨尚有合作關系的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總指揮張發奎重回廣東,以實現土地革命,恢復廣東革命根據地,再行新的北伐。
中共中央派李立三、鄧中夏、譚平山、聶榮臻等到九江,與第11軍副軍長兼第24師師長的共產黨員葉挺一起實施這一決策。李立三等到九江後,開會研究,認為張發奎不可能同共產黨合作,並發現張已開始在第2方面軍「清黨」。李立三隨即向中共中央建議,集中共產黨掌握和影響了的部隊,在南昌獨立舉行起義,再向廣東進軍,恢復廣東根據地,再行北伐的決策。中共中央批准這一建議,同時派周恩來、惲代英到南昌,與李立三、彭湃組成中國共產黨前敵委員會(以下簡稱前委),周恩來任書記,領導這次起義。
7月27日,周恩來等到達南昌,前委正式成立。同時,譚平山、劉伯承等也趕到南昌。前委決定由周恩來、惲代英、葉挺負責組織駐南昌部隊的起義工作;聶榮臻到馬回嶺組織領導第25師的起義工作;譚平山等負責籌備起義後革命委員會的組織工作。起義時間定於7月30日晚,預定參加起義的部隊有第20軍,第11軍的第24師、第10師,第4軍第25師第73、第75團,第3軍軍官教育團和南昌公安局的保安隊各一部,共2萬餘人。從7月26日起,起義部隊相繼集中南昌。
此時,南昌市區的守軍只有第5方面軍各部的留守人員及第6軍先頭部隊1個團共3000餘人。兵力對比,起義軍占絕對優勢,舉義成功有充分把握。就在起義工作緊張進行時,共產國際來電要中共中央慎重行事,如無成功把握,則不可起義。中共中央討論了共產國際的指示,認為南昌起義有成功把握,即派張國燾前往南昌向前委傳達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的指示。30日晨,張國燾趕到南昌,前委召開會議,除前委委員出席會議外,還有譚平山、葉挺、周逸群等參加了會議。會上,張國燾提出必須爭取張發奎參加才可起義。他的主張受到周恩來和其他領導人的堅決反對。7月31日,前委決定8月1日凌晨起義。
8月1日2時,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起義開始。第20軍在賀龍、劉伯承的指揮下,先以一部兵力搶占舊藩台衙門附近的制高點鼓樓,掩護其主力從側後突入守軍指揮部,迫使守軍繳械投降。第24師在葉挺指揮下,分別向松柏巷天主教堂、貢院、新老營:房等處的守軍發起突然進攻,全殲各處守軍。同時,起義軍還分別殲滅了百花洲、呂祖祠、高升巷、牛行車站等處的守軍。戰斗至拂曉勝利結束。起義軍令殲守軍3000餘人,繳獲各種槍5000餘支、火炮數門、子彈70餘萬發。下午,駐馬回嶺的第25師大部,在聶榮臻和第73團團長周士第率領下,也按預定計劃起義。並於次日開到南昌集中。8月1日上午,譚平山按前委指示,以國民黨左派中央執行委員會名義,召集在南昌的國民黨中央委員、各省區特別市、海外各黨部代表聯席會議,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推舉宋慶齡、鄧演達、譚平山、張發奎、賀龍、郭沫若、惲代英7人組成主席團,以宋慶齡等人的名義發表《中央委員宣言》,宣言號召一切革命者團結一致,繼承孫總理的革命遺志。「共同努力為革命獲一新根據地」,以「集中革命勢力繼續革命」。革命委員會任命了所屬機關各委員會主席、委員、總政治部主任和保衛處長。並決定組成參謀團,劉伯承為參謀長。起義部隊仍稱國民革命軍第2方面軍,賀龍兼代總指揮,葉挺兼代前敵總指揮;所屬第11軍葉挺任代理軍長,第20軍賀龍任軍長,第9軍朱德任副軍長;前委任命聶榮臻、廖乾吾、朱克靖分別任第11、第20、第9 軍中共黨代表。全軍共2.3萬人。
南昌起義後,汪精衛集合朱培德、唐生智、李濟琛等部兜截、圍剿起義軍。前委按中共中央原定計劃,決定率起義軍南下廣東東江地區,其目的是廣東受革命影響深,工農運動基礎好,又靠海口,便於取得共產國際的援助,有利革命復興和發展。3日至6日,起義軍相繼撤離南昌,沿撫河南進,途中第10師由進賢開往浙江,脫離了起義隊伍。7月和8月,起義軍到達撫州。陳毅趕上起義軍,前委分配到第25師第73團任政治指導員。25日至9月2日,起義軍在瑞金、會昌地區先後擊破國民黨軍錢大鈞、黃紹竑等部的攔阻,共殲其 6000餘人,但起義軍也傷亡近2000人。接著起義軍由福建進入廣東,其主力於9月23日進占潮安,次日佔領汕頭。26日,起義軍主力以一部留守潮汕,集中6000餘人經揭陽向湯坑(今奉順縣)西進,迎擊來犯的廣東國民黨東路軍的進攻。30日,起義軍主力在白石與廣東國民黨東路軍作戰失利,被迫撤退,於 10月3日與由汕頭撤出的革命委員會在流沙(今普寧)會合。
這時,起義軍經兩個月艱苦轉戰,消耗和損失嚴重,不僅無力實現奪取東江地區的計劃,就連掩護革委會機關安全退入海陸豐也十分困難。據此,革委會決定疏散領導幹部。起義軍余部在烏石又遭東路軍的截擊,傷亡又很大,無力再戰。第24師1300餘人在董朗率領下入海陸豐,投入當地武裝斗爭。留守三河壩的第25師余部和潮汕退出的第3師一部共約800人,由朱德、陳毅率領,經贛南、粵北,轉入湘南開展游擊戰爭。後和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勝利會師,組成中國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點評: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是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革命戰爭的開始,共殲敵3000餘人,繳槍5000餘支(挺),子彈70萬發,大炮數門。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決定,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紅念日。同年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批准了這個決定,從此,「八一」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http://image..com/i?tn=image&ct=201326592&lm=-1&cl=2&word=%BD%A8%BE%FC%BD%DA&t=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