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新興木刻版畫的創作活動
值得注意的還有三個方面的版畫創作活動:
一,藏書票及小版畫創作發展較快,在國內國際的展覽、交換、出版、普及漸趨活躍。
二,農民版畫在上海郊縣生根發芽,松江的農民絲網版畫、寶山的吹塑版畫近年來逐步發展,與金山農民畫形成上海農村三朵花。
三,學生版畫逐步開展,中小學生中愛好紙版畫、吹塑版畫、鏤版畫的人數逐年增長,自製版畫藏書票、賀年片在教師的輔導下形成可喜的風氣。另外,以工人文化宮為核心的一支工人版畫隊伍,發展迅速,經過長期培育與創作實踐,許多已成為美術家協會的會員和上海版畫會的會員,是上海版畫藝術隊伍中頗有影響的一股力量。
1989年至2000年間,個人畫展也相繼舉行,如「沈柔堅從藝五十五年畫展」、「可揚八十畫展」、「邵克萍從藝五十五年畫展」、「朱宣咸從藝五十五年畫展」、「賴少其書畫回顧展」、「楊可揚捐贈版畫作品展」等先後展出。其間,上海美協舉辦了「上海風貌人情版畫展」和市「第六屆版畫展」以及「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五十周年畫展」等。盧治平的版畫《築起我們新的長城》獲1999年「時代風采——慶祝上海解放五十周年美展」一等獎。此外,版畫家們以各種不同風格的版畫作品參加全國性畫展,如王劼音的《林間小屋》入選第十二屆全國版畫展,獲得金獎,周征的《滬上民居》和張嵩祖的《大橋暢想》均獲銅獎,《大橋暢想》又入選第八屆全國美展,獲得優秀作品獎。2000年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版畫家協會主辦「中國百年版畫展」 開幕,同時出版大型畫集《中國百年版畫(1900--2000)》。
2000年9月,青島國際版畫雙年展作品評選工作在青島美術館進行,收到來自36個國家和地區560件作品。同年10月,第十五屆全國版畫展在廣州開幕,展出作品300件。
2000年11月,為紀念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七十周年而出版了大型美術文獻畫集《寒凝大地——國統區木刻版畫集(1930—1949)》,收錄了黃新波,李樺,楊可揚,江豐,王琦,黃永玉,鄭野夫,朱宣咸,汪刃鋒,王麥稈,邵克萍,鍾步青,苗勃然,陳鐵耕,力揚,陳煙橋,胡一川,沃渣,荒煙,余白墅,陳珂田,趙延年,徐甫堡等國統區新興木刻版畫先驅們的作品。
2002年6月,上海美術家協會和上海美術館在上海美術館聯合主辦了「上海早期版畫珍品展」,這是對上海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的一次重要回顧,該展覽特別邀請了具有代表性的23位上海新興木刻版畫家:黃新波,王琦,李樺,楊可揚,朱宣咸,野夫,邵克萍,趙延年,戎戈,徐甫堡,沈柔堅,陳煙橋等上海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先驅的作品進行展覽。
由中國革命文化主將魯迅播下的種子並精心培育起來的版畫,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和藝術實踐,終於成為一片「茂林嘉卉」,並已組成魯迅於生前所期望的「旌旗蔽空的大隊」,正以矯健的步伐迎著新世紀的朝陽,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征途上邁步前進。
Ⅱ 黃新波版畫集 1987年出版 價位在多少 有函套
87年?還是77年,三聯版。精裝800左右吧,平裝600左右。
Ⅲ 魯迅有哪些版畫成就
1. 魯迅堪稱中國版畫收集第一人
此次展出的版畫作品,包括了張望的《船》,李樺的《「一二九」救亡斗爭》《前進曲》《兵變》,張慧的《餓倒路邊》,陳煙橋的《拾煤屑的人》《保安雕鏤》,胡一川的《恐怖》等,共15件,出自10位版畫家之手。除中國版畫外,魯迅一生收集的外國版畫原拓作品達2100多幅,涉及16個國家的200多位版畫家,被譽為「中國版畫收集第一人」。
上海魯迅紀念館的研究人員肖祖財介紹,展出的版畫只是魯迅收集的一小部分。魯迅所藏國內現代木刻作品的作者計有150餘人。廣州與上海雖遠隔千里,但廣州的木刻青年們與魯迅聯系卻非常密切,其中李樺、賴少其、唐英偉、胡其藻等與魯迅先生通信較多。他們常把自己的新作品寄給魯迅求教,魯迅總是熱心回復,提出自己的意見。在魯迅收集的上世紀30年代中國現代木刻作品中,《現代版畫》(18集)、《木刻界》(4集)是由廣州現代創作版畫研究會出版的,胡其藻、黃新波、賴少其、陳鐵耕的連續畫,李樺、段干青、陳煙橋等人的專集,散頁作品的45位作者中也有19位為廣東籍,其中的劉侖先生目前還健在。
2. 沒有魯迅就沒有版畫名家黃新波
中國版畫的代表人物,曾任廣東畫院院長的黃新波,是在魯迅指導下從事新興木刻運動的中堅力量之一。他與其他青年木刻家在上世紀30年代與魯迅的合照被傳為藝壇佳話。1933年他由廣東赴上海,與魯迅有了長時期的密切接觸。此次展覽中的《怒吼》《失業》兩件早期作品將他當年在新興木刻運動中的藝術探索表達得淋漓盡致。他曾在一篇文章中講過魯迅的一段軼事:「當時魯迅看到李樺的木刻畫,知道他是廣東人,幽默地說:『真奇怪,怎麼他刻的人物,額門統統都這么低的?難道廣東人的額門都是特別低的嗎?」正好旁邊站著的版畫家陳煙橋和黃新波都是廣東人,頓時爆出一片笑聲。
黃新波與魯迅1933年在上海舉辦的「俄國書籍插圖展覽會」上第一次相識,此後黃新波把自己的50多幅木刻作品寄給魯迅指教。魯迅在編印《木刻記程》時,選了黃新波的《推》,以「一工」的署名發表,並親自介紹他為葉紫的小說《豐收》作了十三幅插圖,為《八月的鄉村》《未名木刻選集》創作封面。有研究者評論:沒有魯迅,便沒有黃新波。1936年魯迅逝世時,黃新波還創作了《魯迅遺容》以表紀念。
3. 創辦講習會培養一批名家
1931年,魯迅籌劃創辦了中華木刻講習會,他編印的《近代木刻選集》三分之二以上作品出自廣東版畫家之手,尤以潮汕木刻青年所作為多。1932年廣州成立「現代版畫研究會」,一時成了版畫藝術最活躍的地區。1936年該會受全國版畫界委託,主辦第二屆全國木刻巡迴展覽會。第一站在廣州展出,第二站在上海展出期間,魯迅抱病參觀了展覽。
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賴少其雖以國畫名世,但也是新興版畫運動的活躍分子。他參加「現代創作版畫研究會」後得到魯迅指導,創作了大量版畫作品,其中《靜物》是其版畫代表作。他的作品抓住當時中國人民生死存亡的大事作為創作主題,充滿了戰斗性,因而被魯迅譽為「最有戰鬥力的青年木刻家」。賴少其曾把自己的許多作品寄給魯迅,魯迅在回信中對其中一些作品進行過評點,還把一些作品推薦發表,並把賴少其的作品介紹到前蘇聯和日本去,產生了積極的國際影響。
4.魯迅版畫獎
中國新興版畫是由魯迅先生提倡的,魯迅最初介紹歐洲版畫是1928年12月初與柔石等合組朝華社時開始的,之後發起組織舉辦木刻展覽會。新中國成立後,版畫又成為了謳歌祖國建設成就、激勵人民奮發向上的有力宣傳工具。一幅幅生動的作品詳實地記錄了中華民族從獨立自主、艱苦奮斗走向改革開放、偉大復興的歷程,是二十世紀重要的文化遺產。
該獎是1991年設立,版畫界中國政府最高獎。
1991年授予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傑出的新興版畫家。
1996年授予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傑出的新興版畫家。
1999年授予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傑出的新興版畫家。
Ⅳ 魯迅簡介
魯迅,原名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浙江紹興人,字豫才,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以筆名魯迅聞名於世。魯迅先生青年時代曾受進化論、尼采超人哲學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精神。魯迅先生一生寫作計有600萬字,其中著作約500萬字,輯校和書信約100萬字。作品包括雜文、短篇小說、詩歌、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毛主席評價他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可謂知言。
魯迅(20張)魯迅[1],清朝光緒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出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初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在南京求學時學名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至三十八歲,使用魯迅為筆名。大哥周建人,三弟周作人,合稱為「周氏三兄弟」。魯迅1902年考取留日官費生,赴日本進東京的弘文學院學習。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棄醫從文(詳見《藤野先生》一文),回國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奉母命回國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等地擔任教師。[2]
辛亥革命後,魯迅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是一個非常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作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文小說《狂人日記》[3],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五四運動前後,參加《新青年》雜志工作,成為「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主將。
1918年到1926年間,陸續創作出版了短篇小說集《吶喊》《彷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而已集》《二心集》,散文詩集《野草》,回憶性散文集《朝花夕拾》(又名《舊事重提》)等專集。其中,1921年12月發表中篇小說《阿Q正傳》。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軍閥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墳》《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大力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國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其中《魯迅全集》中的《社戲》被列入上海教育出版社,《風箏》被列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課本。[4]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上萬名民眾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5]。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魯迅被譽為「民族魂」
求學時期
早年魯迅出生在中國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府城內東昌坊口(今屬紹興市越城區)的一個書香門第,祖父周福清是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在北京任官員。父親周伯宜是一名秀才,母親魯瑞。魯迅與周恩來同宗,祖先是北宋理學始祖周敦頤。 魯迅漫畫
1892年,11歲的魯迅就讀於家鄉紹興的壽鏡吾開設的私塾三味書屋。1893年(光緒十九年),魯迅的祖父周福清因為科舉舞弊案而被革職下獄,魯迅兄弟則被安插到離城有三十多里的皇甫庄大舅父的家中避難。周福清被判「斬監候」,入獄8年,因此周家每年必須花費大筆禮金,使周福清得以活命,於是家道開始衰落,同時其父親周伯宜也重病在床,1896年病故。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而童年的生活場景,百草園、咸亨酒店、外婆家一帶的農村等地,都成為後來魯迅的兩部小說集《吶喊》《彷徨》和散文集《朝花夕拾》的重要素材來源。
1898年,17歲的魯迅離開家鄉的三味書屋,進入金陵的新式學堂江南水師學堂,並改名為周樹人。1899年轉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礦路鐵路學堂,與陳衡恪結交,1901年畢業,頗受進化論思想影響,愛讀新思想的書,尤其是翻譯的小說。
留學日本
魯迅與周作人、郭沫若、郁達夫等著名作家都為留學日本派。1902年2月,21歲的魯迅赴日本,先入東京弘文學院學習日語,2年後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1912年改制東北大學醫學部)學習現代醫學。魯迅選擇學習現代醫學,是因為父親的病故造成他對中醫產生了嚴重的懷疑。他是東北大學的第一位外國留學生,也是當時仙台唯一的中國留學生。在仙台給魯迅影響最大的是解剖學老師藤野嚴九郎。在周作人所著的《魯迅的青年時代》和許壽裳所著的《亡友魯迅印象記》兩部書中,兩人都曾引用過魯迅的醫專同班同學醫學博士小林茂雄公布的魯迅學年成績:
解剖學59.3 魯迅分
組織學73.7分
生理學65分
倫理學83分
德語60分
物理60分
化學60分
平均65.5分,全班第68名(班上同學142人) [7]
可見魯迅考得最好的是屬於社會科學的倫理學。自然科學和醫學專業科目成績較普通,只有藤野擔任的解剖學一科沒有考及格。總成績正如魯迅在《藤野先生》文中的自述:「同學100餘人之中,我在中間,不過是沒有落第」。對此班上部分同學認為是「上年解剖學試驗的題目,是藤野先生講義上做了記號,我預先知道的,所以能有這樣的成績。」1994年,渡邊襄發現成績算錯:生理學上學期60分,下學期75分,單科學年平均65分,不是63.3分,學年總平均65.8分,學年平均83分的倫理學等第登錄成丙等。
魯迅在日本留學時的筆記
魯迅後來作有《藤野先生》,對這篇作品也非常重視,1935年日本岩波書店要出《魯迅選集》日本語譯,他要求執行選集編譯工作的自己的學生增田涉:「我看要放進去的,一篇也沒有了。只有《藤野先生》一文,請譯出補進去。」魯迅身後,藤野也發表《謹憶周樹人君》一文回憶魯迅留學生活。
魯迅在醫校學習一年以後,便從學校退學。他本人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及此事,稱自己是因為受到一部日俄戰爭的紀錄電影片里,中國人圍觀日軍殺害中國人情節的刺激,認為「救國救民需先救思想」,於是棄醫從文,希望用文學改造中國人的「國民劣根性」。據永田圭介的專著《秋瑾——英雄女俠傳》記載,在1905年秋瑾回國前,曾在陳天華追悼會上對反對回國的魯迅許壽裳等人痛罵,還拔出了隨身攜帶的日本武士刀厲聲喝道:「投降滿虜,賣友求榮。欺壓漢人,吃我一刀。」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其一是讀書作官的道路 ,再者,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做某一個官僚的「幕友」(俗稱「師爺」)。倘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
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借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 《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欺凌。
魯迅先生在南京路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部)。他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中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
棄醫從文
魯迅是我國現代最偉大的文學家、革命家和思想家。早年在日本仙台醫學專科學校學習。
一天,在上課時,教室里放映的片子里一個被說成是俄國偵探的中國人,即將被手持鋼刀的日本士兵砍頭示眾,而許多站在周圍觀看的中國人,雖然和日本人一樣身強體壯,但個個無動於衷,臉上是麻木的神情。這時身邊一名日本學生說:「看這些中國人麻木的樣子,就知道中國一定會滅亡!」魯迅聽到這話忽地站起來向那說話的日本人投去兩道威嚴不屈的目光,昂首挺胸地走出了教室。他的心裡像大海一樣洶涌澎湃。一個被五花大綁的中國人,一群麻木不仁的看客一一在腦海閃過,魯迅想到如果中國人的思想不覺悟,即使治好了他們的病,也只是做毫無意義的示眾材料和看客。現在中國最需要的是改變人們的精神面貌。他終於下定決心,棄醫從文,用筆寫文喚醒中國老百姓。從此,魯迅把文學作為自己的目標,用手中的筆作武器,寫出了《吶喊》、《狂人日記》等許多作品,向黑暗的舊社會發起了挑戰,喚醒了數以萬計的中華兒女,起來同反動派進行英勇斗爭。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仍夜以繼日地寫作。
一是匿名信事件,二是看電影。
這兩件事對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的魯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國弱民倍受歧視的悲哀,激發了作者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為拯救民族、富國強民的斗爭精神。「終於這流言消滅了」,魯迅的正義斗爭終於取得了勝利。「看電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魯迅。他極為沉痛而憤慨地寫道:「中國是弱國……也無怪他們疑惑。」用這樣的反語來表達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傷,思想上所受到的極大的震動,以及改變志向,棄醫學文的決心。
魯迅先生想通過醫學將中國人身體變得強健。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3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一場電影中,魯迅看到眾多的「體格強 許廣平年輕時的照片壯,神情麻木」的中國人,在淡然地圍觀被當作俄國偵探處死的同胞。魯迅受到極大的打擊,這時他已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
在日本留學期間,魯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不但為當時大多數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
1909年魯迅結束了長達七年之久的留日生涯,回到故鄉。1912年5月,魯迅北上,開始了在北京長達十四個春秋的生活。1923年10月,魯迅開始為北京女子高等師范大學的學生講授《中國小說史》,許廣平成了他的學生。每到魯迅來上課,許廣平總是擠到第一排中間的座位上,魯迅也有著包辦婚姻強加給他的「禮物」,而許廣平全然置之不顧,寫了《風子是我的愛……》,來贊美這段純真的愛情!而魯迅也寫下《臘葉》,「是為愛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
同車南下。9月兩人分別登上「新宇」號和「廣大」號輪船,魯迅赴廈門大學任教,許廣平到廣州任教。兩人在熱戀中乍分兩地,便有了濃烈的相思之情。1927年1月,魯迅到廣州中山大學執教,兩人又相聚。在患難與共、風雨同舟的歲月里,魯迅與許廣平經歷了分離的痛苦,也品味了重聚的甘甜。1927年10月8日,這對有情人終在上海橫濱路幸福地結為伉儷。
魯迅對於朱安是無愛的婚姻,而對於許廣平則是相濡以沫的廝守!
許廣平和她兒子周海嬰1909年,魯迅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混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後,他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訪紫禁城,北京方面安排魯迅與泰戈爾會見且合照。當時中國文壇對於泰戈爾訪華的評價趨於兩極化,魯迅將其訪華評價為「做了一瓶香水」。
魯迅和其妻子許廣平魯迅共做了14年的中華民國公務員,級別是薦任,機關是教育部,單位是社會教育司(司長是夏曾佑),歷任第1科科長和僉事(輔助司長的高級幕僚)。主要的業績有:擔任國語統一會教育部代表,協調制定注音字母(與馬裕藻、朱希祖、許壽裳、錢稻孫共同提議並執筆文案「統一讀音,不過改良反切,故以合於雙聲疊韻的簡筆漢字最為適用」);與錢稻孫、許壽裳2位科長合作中華民國國徽設計案,執筆《致國務院國徽擬圖說明書》(說明書全文詳見2005年版《魯迅全集》);並設計了當時北京大學的校徽,系「北大」二字的美術字體;分管圖書情報(圖書資訊)業務:督導京師圖書館(後來的北京圖書館,現在的中國國家圖書館等)。直到被教育部時任署總長章士釗免職為止。為此魯迅向中華民國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並勝訴,依法可以復職,但他選擇離開政府體系。好友易培基接任教育總長後簽署了讓僉事周樹人復職的命令,並以兼國立北京女子師范大學校長身份發出新的教授聘書,1926年三·一八慘案爆發後,周樹人易培基等都被中華民國臨時執政段祺瑞通緝了。
小說創作
1918年5月15日,魯迅先生在《新青年》雜志上首次以「魯迅」為筆名發表了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它奠定了新文化運動(1919),推進了現代文學的發展。這篇小說,大膽揭露了人吃人的封建理念,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 魯迅
魯迅先生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祥林嫂、愛心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這樣的長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的原則。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先生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 魯迅(9張)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3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阿Q正傳(12張)魯迅先生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雜文創作
最充分體現魯迅先生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等16部雜文集。在這16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先生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魯迅與新興木刻版畫
魯迅先生1931年在上海倡導發起了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新興木刻從誕生那天起,便和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緊密相關,與廣大人民群眾的命運血肉相連。他是中國革命文藝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國統區美術的主力軍。當時的版畫是以藝術家和革命者的雙重身份出現,以藝術作為戰鬥武器,在思想教育戰線上發揮了它的巨大作用。由於魯迅的倡導,進步的藝術青年拿起了木刻刀,組織起木刻團體,1931年初春被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開除和退學的「一八藝社」社員張眺(耶林)、於海(於寄愚)、陳卓坤(陳廣)、陳耀唐(陳鐵耕)等聯合上海的周熙(江豐)等人在上海成立一八藝社研究所。6月,在虹口每日新聞社樓上舉行一八藝社習作展覽會,展品180幅,其中有油畫、雕塑、圖案及木刻。這是新興木刻版畫首次在展覽會上展出,並出版了畫冊,魯迅為之作序。 從此在魯迅的領導下,以上海為代表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代表人物有:胡一川、陳鐵耕、陳煙橋、沃渣、馬達,黃新波,李樺,楊可揚,江豐,王琦,黃永玉,鄭野夫,朱宣咸,汪刃鋒,王麥稈,邵克萍,鍾步青,苗勃然,力揚。後來中國新興木刻版畫運動,似星星之火燎原了整個中國大地,以延安為代表的解放區新興木刻版畫也蓬勃發展了起來,代表人物有:古元,力群,馬達,彥涵,石魯,夏風,李少言。從20世紀30,40年代由中國革命文化主將魯迅播下並精心培育起來的中國新興木刻版畫的種子,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和藝術實踐,如今已經終於成為一片「茂林嘉卉」,並已組成魯迅於生前所期望的「旌旗蔽空的大隊」,正以矯健的步伐迎著新世紀的朝陽邁步前進。[8]
病逝上海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 本數據來源於網路地圖,最終結果以網路地圖數據為准。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5]。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一,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 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情。 四,忘記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塗蟲。 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 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 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
魯迅先生一生寫作600萬字,其中著作500萬字,輯校和書信100萬字;魯迅在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以小說、雜文為主[10]。小說《祝福》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法等50多種文字。很多作品被收進中學、大學課本。
《而已集》文集
《魯迅傳略》
《偽自由書》文集
《野草》
《朝花夕拾》 秋夜
《吶喊》文集
《二心集》文集
《阿Q正傳》
《白光》
《端午節》
《風波》
《故鄉》
《孔乙己》
《狂人日記》
《明天》
《社戲》
《頭發的故事》
《兔和貓》
《一件小事》
《鴨的喜劇》
《葯》
《彷徨》短篇小說集[9]
《祝福》
《弟兄》
《在酒樓上》
《傷逝》
《離婚》
《孤獨者》
《高老夫子》
《示眾》
《長明燈》
《肥皂》
《幸福的家庭》
《墳》文集
《題記》
《我之節烈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後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說胡須》
《論照相之類》
《看鏡有感》
《燈下漫筆》
《春末閑談》
《論「他媽的!」》
《雜憶》
《從胡須說到牙齒》
《寡婦主義》
《堅壁清野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寫在『墳』後面》
《吶喊》《中國小說史略》
《熱風》(《彷徨》(等
筆名無數
魯迅、自樹、庚辰、索子、索士、樹人、令飛、迅行、樹、黃棘、周豫才、周樹、唐俟、俟、神飛、迅哥兒、風聲、尊古、巴人、某生者、小孩子、學之、敖者、俟堂、宴之敖者、冥昭、杜斐、楮冠、楮冠病叟、華約康郁、洛、姜珂、越丁等多達190個。
相關名言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選自《自嘲》)等
Ⅳ 版畫家黃新波木刻版畫 淪陷區故事講什麼
淪陷區版畫故事講的老百姓的生活疾苦!
Ⅵ 1961年黃新波做的一幅著名版畫是什麼
《年青人》是著名版畫家黃新波作於1961年的一幅版畫。
這幅木刻版畫《年青人》是我國已故著名版畫家黃新波的代表作,也是我省的一幅經典的版畫作品。
作者把畫面處理得十分簡潔、清晰,主角形象十分突出。動作和道具也配置得十分妥帖。主要表現對象是一位有才華的青年,他是作者全力刻劃的形象。作者不惜以占畫面50%的篇幅表現女青年的頭部形象及手形,這在版畫創作中是少見的。作者通過對眼神、眉目、嘴角形態、鼻頭兩翼等的神情及手指等動作的描繪,細致而准確地刻劃其表情。為了表現女青年美好的心理狀態,使之產生效果。作者利用主體人物的形象加上象徵性的背景處理,使讀者從作品中感受到這位女青年是具有遠大理想與抱負的,她決心把青春獻給偉大的祖國,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而奉獻自己的全部青春和智慧。畫面的年輕人,面對廣闊的星空,眼看虛擬的高聳而立的高壓電線鐵塔及翻騰著的海水,苦苦思索。那個年代過去了、過時了,聰明智慧的我國人民經過改革開放之後已夢想成真,正在含情微笑,這是觀念版的《年青人》的表述,這是作者黃新波先生所料不及的,他的遺憾也成為他的成功。
年輕永遠像早上八九點鍾的太陽,生命力永遠朝氣蓬勃。作者為了突出朝氣,在大片黑色的底子上,適當使用白色塊,使形象突出,加上光線的精到處理及裝飾性的描繪手法,使女青年既有青春活力,又具特色美感。作者在上世紀三十年曾在白色恐怖時期創作過木刻畫,在與敵人辛苦周旋中磨練技巧,他曾受過著名藝術家的指導;技法上新木刻技術受外來藝術影響,畫面上可覺察到當時蘇聯的藝術影子。作者以三角刀陰刻,排線陽刻,陽刻陰刻交替運用,做到一刀不濫、一絲不苟,不滯不板,既嚴肅認真,又自然暢快。充分發揮黑白木刻版畫的特有藝術言語,使畫面看上去單純而簡潔完美。《年青人》不愧為經典作品。
Ⅶ 了解魯迅及作品。急尋答案!
魯迅 - 魯迅作品
魯迅作品
短篇名章
《而已集》文選
《魯迅傳略》
《偽自由書》文選
《野草》
《朝花夕拾》
《吶喊》文集
《二心集》文選
《阿Q正傳》
《白光》
《端午節》
《風波》
《故鄉》
《孔乙己》
《狂人日記》
《明天》
《社戲》
《頭發的故事》
《兔和貓》
《一件小事》
《鴨的喜劇》
《葯》
《彷徨》文集
《祝福》
《兄弟》
《在酒樓上》
《傷逝》
《離婚》
《孤獨者》
《高老夫子》
《示眾》
《長明燈》
《肥皂》
《幸福的家庭》
《墳》文集
《題記》
《我之節烈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後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說胡須》
《論照相之類》
《看鏡有感》
《燈下漫筆》
《春末閑談》
《論「*的!」》
《雜憶》
《從胡須說到牙齒》
《寡婦主義》
《堅壁清野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魯迅簡介
魯迅[1](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為豫才。浙江紹興人,現代著名小說家,出生於浙江紹興府城內東廠房口,漢族。他幼年喪父,生活寒苦,就靠母親和姐姐幫人洗衣服維持生計。1918年5月,首次以「魯迅」作筆名,發表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說、雜文為主,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阿Q正傳》,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三閑集》《二心集》《而已集》等16部。
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等,小說《祝福》、《阿Q正傳》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北京、上海、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同時他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魯迅於1881年出生在浙江紹興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13歲那年,他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科舉舞弊案入獄,此後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家庭的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生活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就這樣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葯方到葯店去取葯,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家境好的時候,周圍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公子哥兒」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自他家變窮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涼涼的,眼光是冷冷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這種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靈中留下的深刻的印象,對他的心靈的打擊很大,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真誠的同情和愛心。人們是用「勢利眼」看人待物的。多年以後,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家庭的變故和變故後的人生體驗,也使魯迅從少年時候起就親近下層人民。他的外祖母家住在農村,這使他有機會接觸和了解農民的生活。特別是在他祖父入獄的前後,他不得不到農村的親戚家避難,長時期住在農村。在那裡,他與農村的孩子們成了朋友,與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劃船,一起看戲,有時也一起到他們家的地里「偷」豆子煮了吃。在他們之間,沒有相互的歧視和仇視,而是相互關心,相互友愛。魯迅一生都把他與農村小朋友這種樸素真誠的關系當作人與人之間最美好的關系而懷念著,描寫著。
在當時,一般的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僚的「幕友」,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魯迅走的則是為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的。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借的8塊銀元,離開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後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期間,魯迅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開拓了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著的《天演論》,更給予魯迅以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的進化論學說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並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59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時他已經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昏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他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啊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魯迅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學生對故事中所描寫的魯鎮等江南水鄉、三味書屋等風土人情還不夠熟悉,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但在我們感覺到的人物和畫面中到底潛藏著多麼豐富的內涵,我們還不可能盡數感覺到,隨著我們社會經驗的增加和人生體驗的深化,這些人物和畫面的內涵就會不斷從中生發出來。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3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最充分體現魯迅創造精神和創造力的還應該首推他的雜文。「雜文」古已有之,在外國散文中也能找到類似的例證,但只有到了中國現代文化史上,到了魯迅的手中,「雜文」「是匕首、是投槍」,這種文體才表現出它獨特的藝術魅力和巨大的思想潛力。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當中國現代知識分子要創造適應於中國現代發展的新文化、新思想時,遇到的是從各種不同的階層,各種不同的人物,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以各種不同的方式進行的誣蔑和攻擊。魯迅的雜文就是在這種沒有固定不變的戰線、沒有固定不變的論敵的思想文化斗爭中自然形成的。從五四起,魯迅就開始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魯迅一生寫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在這15部雜文集中,魯迅把筆觸伸向了各種不同的文化現象,各種不同階層的各種不同的人物,其中有無情的揭露,有憤怒的控訴,有尖銳的批判,有辛辣的諷刺,有機智的幽默,有細致的分析,有果決的論斷,有激情的抒發,有痛苦的吶喊,有親切的鼓勵,有熱烈的贊頌,筆鋒馳騁縱橫,詞采飛揚,形式多樣,變化多端。它自由、大膽地表現現代人的情感和情緒體驗,為中國散文的發展開辟了一條更加寬廣的道路。魯迅雜文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容抹煞的。
魯迅晚年還完成了一部小說集《故事新編》(1936年出版)。這部小說集取材於中國古代神話、傳說和歷史事實,但它沒有拘泥於原有的故事,而是加進了魯迅自己的理解和想像,有些還採取了古今交融的寫作手法,使古代人和現代人發生直接的對話。魯迅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我們能夠通過對現實人物的感受和理解,還古代人物一個鮮活真實的面貌,也通過對古代人物的感受和理解,更深入地感受和了解某些現實人物的真實面目。通過《故事新編》中的小說,魯迅實際重構了中國的文化史,揭示了中華民族存在和發展的根據,也重塑了那些被中國封建文人聖化了的歷史人物的形象。《補天》可以被認為是一部中華民族的「創世紀」, 在魯迅的觀念中,真正體現中華民族根本精神的不是那些古聖先賢和帝王將相,而是創造了中華民族的女媧,她是中華民族生命力的源泉和象徵;《奔月》寫的是古代英雄的悲劇,羿射掉九日,拯救了人類,但那些自私狹隘的世人並不想繼承、發揚他的英雄精神,只想利用他實現自己自私狹隘的目的,他被自己的學生所暗算,被他的妻子所拋棄;《鑄劍》表現的是被壓迫者向壓迫者復仇的主題;《理水》《非攻》歌頌了中國古代那些身體力行的政治家和思想家,禹和墨翟都是中華民族的脊樑式的人物。孔子、老子、莊子、伯夷、叔齊這些歷史人物也在魯迅的筆下真成了有些可笑但仍不失其可愛的活生生的人物形象。魯迅的《故事新編》以荒誕的手法表現嚴肅的主題,創立了一種完全新型的歷史小說的寫法。
魯迅在短篇小說、散文、散文詩、歷史小說、雜文各種類型的創作中,都有自己全新的創造。他的一生是為中華民族的生存和發展掙扎奮斗的一生,他用自己的筆堅持社會正義,反抗強權,保護青年,培育新生力量。在前期,他熱情支持青年學生的正義斗爭,揭露段祺瑞執政府鎮壓學生運動、製造「三·一八」慘案的罪惡行徑,寫下了《記念劉和珍君》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文章;在後期,他反對國民黨政府對共產黨人和進步青年的血腥鎮壓,參加了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寫下了《為了忘卻的記念》等一系列充滿義勇正氣的文章。「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寶貴的性格。」(毛澤東:《新民主主義論》)
1936年10月19日,魯迅先生因肺結核病逝於上海,上海民眾上萬名自發舉行公祭、送葬,葬於虹橋萬國公墓。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三個字。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生前,他立下遺言:「一、不能因為喪事收任何一文錢,但朋友的,不在此例。二、趕快收斂、埋掉、拉倒。三、不要做任何關於紀念的事。四、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塗蟲。五、孩子長大,倘無才能,可尋點小事情過活,萬不可去做空頭文學家或美術家。六、別人應許給你的事物,不可當真。七、損著別人的牙眼,卻反對報復,主張寬容的人,萬勿和他接近。」莎士比亞說:「一個人的臨終遺言,就像深沉的音樂,有一種自然吸引注意的力量。」
魯迅一生的著作和譯作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共16本。
其中《故鄉》、《風箏》、《孔乙己》《詩二首》選進二期課改教材初二下冊。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阿長與山海經》《風箏》《雪》《藤野先生》《社戲》等都被選入初中人教版語文課本。
1918年起,先後發表《狂人日記》《阿Q正傳》《葯》《故鄉》等小說名篇,後來收入小說集《吶喊》。
魯迅的著作(數字版):
家庭背景
出生日期:清光緒七年辛巳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
青年魯迅出生地:生於浙江紹興府會稽縣東昌坊口新台門周家,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山、豫亭、豫才。至三十八歲,使用魯迅為筆名。
祖父:周福清(1838~1904),原名周致福,字震生,又字介孚,清同治十年(1871年)辛未科進士,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西金溪縣知縣,此時正在北京任內閣中書。後任內閣中書。
父親:周伯宜(1861~1896),字伯宜,曾改名文郁,秀才,閑居在家。因肺結核而死。
母親:魯瑞(1858~1943)當地舉人魯希曾三女,思想頗為開通,出身於紹興平橋村一戶官宦人家,沒念過書,但以自修得到能夠看書的學力。
二弟:周作人(1885-1967),暮年譯《希臘神話》
三弟:周建人(1888-1984),曾任浙江省省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家庭:
在紹興,周家算得上一門望族,做官經商且都不說,單是人丁的繁衍,就相當可觀,所以到魯迅出世的時候,周家已經分居三處,彼此照應,儼然是大戶了。魯迅的祖父周介孚,出身翰林,做過江西一個縣的知縣老爺,後來又到北京當上內閣中書,成為標準的京官。紹興城並不大,像周介孚這樣既是翰林,又做京官的人,自然能贏得一般市民的敬畏。周家門上那一 欽點"翰林"的橫匾,正明白無誤地宣告了周家的特殊地位。魯迅真是幸運,他的人生長途的起點,就設在這樣一處似乎距樂園相當近便的地方。
這就使魯迅獲得了一系列窮家小戶的孩子所無法享受的條件。家裡四五十畝水田,就是周介孚不從北京匯一文錢回來,日常生計總是綽綽有餘,足以將貧困從他身邊趕得遠遠的。周家是講究讀書的,周介孚甚至有過讓兒孫一起考取翰林,在門上懸掛著「祖孫父子兄弟叔侄翰林」的匾額的雄心,那種書香人家的氣氛,自然相當濃厚,魯迅家中有兩只大書箱,從《十三經註疏》和《四史》,到《王陽明全集》和章學誠的《文史通義》,從《古文析義》和《唐詩叩彈集》,到科舉專用的《經策統纂》,甚至《三國演義》和《封神榜》那樣的小說,都擠擠地堆在其中,不但自己家裡有書,眾多親戚本家 中,不少人也藏書甚豐,而且不單是那些枯燥難懂的正經書,更有許多使小孩子非常喜 歡的好玩的書,從畫著插圖的《花鏡》,到描寫少男少女的《紅樓夢》,幾乎什麼都有。
一次,一位親戚甚至允許魯迅到一間堆滿雜書的小屋子裡自由翻揀,他推開那房門的一剎那間,臉上的表情會是多麼驚喜!從六歲開始,魯迅就開始讀書,先是隨本家親戚學,後來又被送到紹興城內最有名的一家三味書屋去讀經書,《論語》、《孟子》……甚至連古舊難懂的訓詁書《爾雅直音》,也在塾師的指導下讀了一遍。自然,要他自己說,一定不覺得這樣讀書有什麼快樂,但是,一個小孩子初生人世,不愁吃穿,又受著書香門第的熏陶,有博學的老師指點,能夠日日讀書,還能用壓歲錢自己買喜歡的書來讀,這實在是那個時代的小孩子能夠享受的最好的條件了。 魯迅全集
中國是個講究父權的國家,獨鍾那種粗暴專橫,將子女認為私產的父母。你就是生在再富裕的家庭里,倘若遇上這樣的父母,你的童年仍然會被糟蹋得暗淡無光。魯迅的運氣如何呢?周介孚雖然脾氣暴躁,有時候要打罵孩子,但在教魯迅讀書這件事上,卻顯得相當開通。那時一般人家的孩子,開蒙總是直接就讀四書五經,叫一個六歲的孩子天天去念"學而時習之",他會多麼痛苦?周介孚卻不這樣,他讓魯迅先讀歷史,從《鑒略》開始,然後是《詩經》,再然後是《西遊記》,都是選小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書。即使讀唐詩,也是先選白居易那些比較淺直的詩,然後再讀李白和杜甫,這就大大減輕了魯迅開蒙的苦悶。祖母更是特別疼愛他,每每在夏天的夜晚,讓魯迅躺在大桂樹下的小板桌上,搖著芭蕉扇,在習習的涼風中給他講故事,什麼貓是老虎的師父啦,什麼許仙救白蛇啦,魯迅直到晚年,還清楚地記得當時的興味和愜意。魯迅的父親周伯宜,神態一本正經,卻比祖父更為溫和。他家教雖嚴,卻從不打小孩子。魯迅在《朝花夕拾》的那一篇《五猖會》中,記過他一件事,就是在小魯迅那樣快樂的時刻,偏偏逼他去背書。可實際上,周伯宜平時對兒子們的讀書,監督得並不緊。在日常管教上,更常常很寬容。有一次魯迅和弟弟偷偷買回來一本《花經》,被周伯宜發現了,他們又害怕又絕望,因為這是屬於閑書,一般人家都不許小孩子看的:"糟了,這下子肯定要沒收了!"誰料周伯宜翻了幾頁,一聲不響地還給了他們,使他們喜出望外,從此放心大膽地買閑書,再不用提心吊膽,像做賊似的。至於母親魯瑞,對他的摯愛就更不必說了,幾個孩子當中,她最喜歡的就是魯迅。從人情來講,父母總是愛子女的,可由於中國人祖傳的陋習,這種父母之愛竟常常會演化成對幼小心靈的嚴酷的摧殘。當然不能說魯迅就沒有遭過這樣的摧殘,他後來會寫《五猖會》,就說明內心也有深刻的傷痕。但總的來說,他還是相當幸運的,至少在童年,他經常都是沐浴在溫和寬厚的長輩之愛中。魯迅曾在《野草》中寫了一篇關於他小時候發生的一件事,這篇文章叫《風箏》,初中七年級上冊有選這篇文章。
周海嬰眼中的魯迅與許廣平
魯迅一家人或許是由於政治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父親的形象都被塑造為「橫眉冷對」,好像不橫眉冷對就不是真正的魯迅、社會需要的魯迅。的確,魯迅是愛憎分明的,但不等於說魯迅沒有普通人的情感,沒有他溫和、慈愛的那一面。我後來也問過叔叔周建人好多次:「你有沒有看見過我爸爸發脾氣的樣子?」他說從來沒有。在我眼裡,母親與父親之間的感情包含著兩種:一種是學生對老師的崇敬,還有一種是夫妻之間的愛護、幫助。我母親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幫助父親做了很多事情,抄稿、寄信、包裝等等。母親喊父親什麼,我不記得了,記憶中也沒有她老遠喊父親的印象,只是有事就走到父親面前,詢問他喝不喝水,或者告之該量體溫了、該吃葯了,是一種自然的平視的狀態。
母親是父親的一片綠葉,為父親做了很多工作,母親當年也是一位有才華的女性。母親告訴我,她後來也跟父親提到過,想出去工作;父親聽到後,把筆放下嘆了口氣:「那你出去我又要過我原來的生活了……」於是母親放棄了原來的想法。我想魯迅最後十年能創造出那麼多的傳世作品,當中也有母親的犧牲。雖然希望出去教書的母親心情也很矛盾,但她覺得用自己的犧牲換來父親創作的高峰,一切付出是值得的。
魯迅相貌普通,濃眉大眼,眼神透有幾分深邃。濃八字鬍,頭發整齊肅起,頗為滄桑。臉型方正,幽默。照片上的魯迅多很嚴肅,但實際魯迅很愛笑,有時笑起來煙斗都拿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