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杉王的基本信息
相傳宋紹興六年春,袁世盟奉詔平藩於此,為了平息氏族割地之爭,以射箭落地為界,倒插一杉樹作為標記,繼而生根萌枝,歷盡八百年雪雨風霜,長成參天大樹。如今,經中國多位林業專家學者考證,習水杉王實為曠世奇珍,公稱華夏之最,得冠「中國杉王」。 《中國杉王病了》一文,在遵義日報2006年12月7日刊載後,引起了各級人民政府、林業主管部門、社會各界人士、以及廣大群眾的極大關注。從杉王的外部特徵觀察,頂梢從分杈處開始乾枯,全身枝葉約有90%屬正常生長狀態,約有10%的枝葉屬枯黃感病狀況。 從生理的角度分析,中國杉王風雨兼程800多年,年事已高,生長活力較低,它的所有根系吸收的水分、養分,以及針葉製造的營養物質只能供應和維持其生命存在。而不能有過多的營養物質供其再長高長粗,且頂端分生組織細胞已基本停止分化,長勢衰弱,一些枝葉時間久了,出現部份枯黃也屬正常生理老化現象。希望習水縣有關部門能夠高度關心杉王的身體狀況。
⑵ 杉木木材特點是什麼
木材黃白色,有時心材帶淡紅褐色,質較軟,細致,有香氣,紋理直,易加工,比重0.38,耐腐力強,不受白蟻蛀食。
供建築、橋梁、造船、礦柱、木樁、電桿、傢具及木纖維工業原料等用。
杉木板厚實,給人溫暖的感覺,因其為實木條直接連接而成,因此比大芯板更環保,更耐潮濕。
杉木板有單面無節,雙面無節、有節之分,通常選擇單面無節的,因其價格適中、並且做出來的櫃子美觀。
杉木生長環境
垂直分布的上限常隨地形和氣候條件的不同而有差異。在中國東部大別山區海拔700米以下,福建戴雲山區1000米以下,在四川峨眉山海拔1800米以下,雲南大理海拔2500米以下。
杉木為亞熱帶樹種,較喜光。喜溫暖濕潤,多霧靜風的氣候環境,不耐嚴寒及濕熱,怕風,怕旱。適應年平均溫度15-23℃,極端最低溫度-17℃,年降水量800-2000毫米的氣候條件。耐寒性大於它的耐旱能力,水濕條件的影響大於溫度條件。怕鹽鹼,對土壤要求比一般樹種要高,喜肥沃、深厚、濕潤、排水良好的酸性土壤。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杉木;網路-杉木板
⑶ 誰知道中國杉王在哪個省
中國杉王位於有著「綠洲紅城」之稱的貴州習水縣城北10公里處,樹高44.8米,胸徑2.23米,七八個成年人牽手合抱才能將其圍住,大杉樹冠幅22.7米,主幹體積超過84個立方米,樹型挺拔尖聳,猶如參天巨傘屹立在山巒之中。
⑷ 貴州遵義習水大杉樹的歷史故事
大杉樹位貴州習水縣東皇鎮太平村正壩,距城北10公里。樹高44.8米,胸徑2.23米,七八個成年人牽手合抱才能將其圍住,大杉樹冠幅22.7米,主幹體積超過84個立方米,樹型挺拔尖聳,猶如參天巨傘,屹立在山巒之中。素有「中國杉王」之稱 。
相傳宋紹興六年春,袁世盟奉詔平藩於此,為了平息氏族割地之爭,以射箭落地為界,倒插一杉樹作為標記,繼而生根萌枝,歷盡八百年雪雨風霜,長成參天大樹。如今,經中國多位林業專家學者考證,習水杉王實為曠世奇珍,公稱華夏之最,得冠「中國杉王」。
⑸ 中國杉王歷史有多長
栽植於南宋初,即12世紀初,距今八百多年。有下述為證:相傳宋紹興六年春,袁世盟奉詔平藩於此,為了平息氏族割地之爭,以射箭落地為界,倒插一杉樹作為標記,繼而生根萌枝,歷盡八百年雪雨風霜,長成參天大樹。如今,經中國多位林業專家學者考證,習水杉王實為曠世奇珍,公稱華夏之最,得冠「中國杉王」。
⑹ 杉木為什麼被稱之為萬能
杉木,屬杉科,常綠大喬木,樹高可達30~40米,胸徑3米多,樹冠尖塔形,樹干通直圓滿。杉木在我國分布很廣,栽培區域達16個省區。
杉木原產於我國,是我國特有的主要用材樹種,也是最古老的孑遺樹之一。遠在周代就有記載,《爾雅·釋木》篇中稱杉木為「炎占」。我國栽培杉木,至少也有1600年的歷史。晉代咸和四年(公元329年),陶侃任長沙太尉時,曾種杉於嶽麓山,人稱「杉庵」。直到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太平軍攻打長沙,杉庵在戰火中被毀。照此推算,陶侃種植的杉樹存活了1500年。
杉木是速生豐產樹種和長壽巨大樹種,中心產區8年即可成材。20年生的杉樹,每年胸徑增加1厘米、增高1米。貴州省習水縣西南8千米的東皇鎮太平村下壩有株罕見的巨杉,樹高44.66米,胸徑2.5米,胸圍7.85米,樹冠幅寬達22.66米,主幹材積達48立方米。經國內專家多次觀察認定,習水太平巨杉是我國現存杉樹中最為高大的一棵,被認定為全國「巨杉之冠」,取名為「中國杉王」。
杉木的用途很廣,被譽為「萬能之木」。杉木多用作各種建築、造船和車輛材料。我國歷代帝王建造宮殿、陵寢等,都要用杉木作為棟梁之材。北京城內不少金碧輝煌的古建築,都是採用杉木建造的。
杉木紋理通直,結構均勻,不翹不裂,內含「杉腦」,氣味芳香,防腐、抗蟲、耐水浸,早在漢代就被作為棺槨的上等用材。1972年,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棺槨板,用的就是杉木,歷經二千多年而不腐,並且有效地保護了屍體。
⑺ 小當陽的珍貴植物
神農架小當陽景區銀杏是中國二級保護植物,屬裸子植物,落葉大喬木,被譽為活化石,也曾被中國著名學者郭沫若贊譽為「東方的聖者」和「人文主義有生命的紀念塔」,由於將它的葉片與葉柄對折後形似步履蹣跚的鴨腳,所以也叫鴨腳板樹。 小當陽景區珙桐是一種古老的孑遺植物,在第四紀冰川侵襲之前也曾在地球上繁盛一時,但如今只剩下這僅有的一屬一種了,珙桐愛與名山結緣,在神農架、張家界、峨嵋山、梵凈山都能見到它美麗的身影,開花時節滿山潔白,美麗而壯觀,如飛鴿落滿枝頭,因此歐洲人又稱它為「中國的鴿子樹」。但是在它的拉丁文名字中卻出現了一個外國人的姓氏大衛,這是因為西方植物學家為了紀念在發現珙桐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的法國神父大衛的。許多西方植物採集者都把為了尋找這種美麗的樹種作為來華的目的之一,他們因為發現了珙桐而深深的迷戀中國。
「蒼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兩千尺」,杜甫的這首詩也許就是對前面的這棵杉王的最好寫照了,這株鐵堅油杉的樹齡已在千年以上,它歷經滄海風霜,至今仍然巍峨挺拔、昂首雲天、枝葉繁茂、蔥蘢勁秀,主桿堅似青銅,古時人們為了祭祀神農求福免災,曾在古杉的基部略加修鑿,供奉神農金像,一時香火鼎盛,後來隨著時間的流逝,鐵尖杉傷口癒合,而金像也被大樹裹在肚裡了,古杉雖歷盡劫難,卻保持著盎然生機, 有著頑強的生命力,這是生命之樹是不老的象徵。神樹高36米,胸徑2.047米,胸圍7.5米,材積88立方米,蔽陰面積120平方米,至少六人才可合抱,當代書畫家錢紹武先生稱它為杉王,並撰杉王頌立於樹旁。
⑻ 中國杉王在什麼地方
貴州省習水縣東皇太平鄉
⑼ 習水國家森林公園的主要景點
植物約1200餘種,動物約100種,屬於國家重點保護的近80種。主要植被類型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人工柳杉林、杉木林、華山松林、溝谷、河灘附近的竹林和次生灌叢等。遊憩價值較高的是闊葉林、人工柳杉林和竹林。現存天然林多分布在園洞溝和石坎河,在林區公路兩側為人工柳杉林、楠竹林和杉木林。水域風光
森林公園中國杉王片區地處習水河與長嵌溝流域的分水嶺,溝壑眾多,有25條溝谷常年有水,分別匯入習水河和長嵌溝。在石坎河源頭附近築壩而建的孔雀潭,面積3500平方米,水明如靜、波瀾不興,塘邊翠竹連片、樹影婆娑。
杉王片區地處習水河支流上游集水區,一級溪流有12條,二級溪流有32條之多。公園中幾乎所有河流,無論其大小,都是水流喘急,瀑布跌水接連不斷,其落差數米到數十米不等。這些瀑布跌水流量一般較小,雖沒有「疑是銀河落九天」的雄偉氣派,但由於隱匿在青山翠谷之中,卻散發出高山流水的悠悠情思。瀑布沿密林深處的峭壁飛瀉,掀起林濤,水霧彌漫,升華成林水交融的朦朧世界。由於岩層富水性和森林植被保存較好等原因,地下水豐富,地表逕流常年不斷且水量穩定。年青態丹霞地貌上奇特的水文與森林組合,在該森林公園中 79條溪流上,構成類型豐富、美感強烈的各類跌水、瀑布百餘處,可謂丹霞瀑布大觀園,其中,有兩處為瀑布群:石坎河上段500米內有大小瀑布5處,陶家溝近1000米內有8處瀑布。這些瀑布又是空氣負養離子富集地,使森林公園的生產環境優越宜人。
中國杉王片區內人文景觀主要有關於中國杉王的神奇傳說,在距杉王500米處修建有杉王寺,五仙峰傳說。據考證,紅軍在遵義會議後渡赤水時,一支部隊曾經過杉王一帶。石坎河村「肥水不留外人田「的田園風光。 中國杉王
中國乃至世界奇跡,孤立木,主幹挺拔,根深葉茂。樹高44.8米,胸徑
⒉23米,冠幅22.7米,主幹材積84立方米;據考證,此樹樹齡約八百年。
麻湯埂寨門
從中國杉王至石坎河,猿峒的必經關隘,處於中國杉王片區最高點。此處可觀日出、雲海,冬季可賞雪景。
孔雀潭楠竹林 孔雀潭在石坎河源頭人工築壩而成,長110米,最寬處50米,最深處6米,水面面積近2000平方米,四周皆茂盛森林和竹林,林中生長有國家重點保護樹種鵝掌楸,觀賞植物槭、百合、杜鵑、山茶。沿西側,延伸分布有350畝楠竹林,地勢較平緩,此處海撥高1400-1450米,冬季嚴寒,按常理楠竹不易生長,但這里楠竹群落結構穩定,為園內休閑的最好去處之一,竹林中還有巨型野生山茶一株,樹高8.5米,冠幅4米,胸徑14厘米,花期2-4月。
石坎河峽谷
從楠竹林尋幽而下,穿越密林中的石梯,棧道,到達石坎河峽谷。石坎河峽谷全長9公里,是水流切割作用形成的典型丹霞峽谷,谷深300-800米,可分成三段:
⑴上段為石坎河瀑布群,游道長1.5公里,有梯級瀑布6處,常年流水不新,氣勢磅礴,是園中最大的「負養離子發生器」, 最大的瀑布落差48米,窄壁懸幔狀;行不過20米,為笫二級,落差24米,寬貼壁簾狀。
⑵中段從石坎河瀑布群至石坎河村「富豪遺址」,全長4公里,是峽谷中最開闊的一段,石坎河村零星住有20餘戶人家,四面環山,放眼蔥籠,梯田層層,水梘交錯,村民於房前屋後遍植桃、李、梨、柿、板栗、核桃,在懸崖上放養蜜蜂,多出產「岩蜂蜜」。「富豪遺址」為清末遺存,由五尺石道、染坊、四合院構成,石礎上刻有花、鳥、魚、蟲、人物等,栩栩如生。
⑶下段從石坎河村「富豪遺址」至瓦店子,與長嵌溝習水至四川合江縣的省道相連。此段為典型的丹霞峽谷,流水地質作用強烈,谷底有崩塌的巨石和崩積與沖積共同形成的「竹林三角洲」,兩側多懸崖斷層、石柱、石峰、丹石紅灘,常綠闊葉林遮天蔽日,沿路可見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楠木、紅豆杉、桫欏、福建柏(尤其可見小面積單優群落),珍貴觀果樹木紅翅槭,雜色榕(老莖生花)。距瓦店溝口300米處,有一練狀瀑布,高約60餘米,此瀑因處峽口,常有大風將飛瀉而下水流吹至崖間縹渺不定,晴日午後在陽光照射下會形成五彩虹霓。此段因崖陡,谷深,植物種類豐富,成為野生動物樂園,常可見獼猴、藏酋猴猴群。
猿峒溝
箕形大峽谷除撮箕口以外的三壁都是紅色砂岩,岩體筆直,跨度寬廣(正壁寬70米,左壁100米,右壁70米),高約在50到80米之間。右壁有溪流淌下,形成瀑布,谷底生長原始常綠闊葉林。晴天清晨,岩壁緊接層片狀雲霧,間有右壁瀑布形成彩虹。谷地無路可至,至今仍為科考探險處女地。可見可至的重要景點有:
⑴母子峰,又稱石筍山、情侶峰,為丹霞石峰,由一高一矮兩峰相偎而立,峰頂樹木蔥郁,較高一峰頂長有二株樹冠為傘狀的古樹,更有情侶意味。
⑵斷山在距園洞至小橋村公路邊僅30米密林中,由紅色砂岩經斷裂形成。斷開處為平整大幅石壁,兩壁相距2米。壁高8米,斷開的一截為柱狀石峰,上生福建柏,紅豆杉等珍稀樹木。又見大樹樹根沿石生長,與石相抱的「根包石」現象。
五仙山
為五柱紅色砂岩石峰聳立,峰形幾為圓柱,高30--40米,直徑5--10米,最大一柱傳說1976年9月9日毛澤東主席逝世日坍塌,因此現在所見只有4柱,峰頂草木油綠,即便乾旱年月也不減,峰旁建有一小廟,離五仙山不遠的山崖上有猴群出沒。 飛鴿古寨門
為森林公園飛鴿片區大門,由公園大門、觀海亭、川黔古道、清代
關隘遺址(大、中、小寨門和城牆遺址),柳杉林和飛鴿石(為白堊紀礫石,是古河床沉積產物,礫石質地緻密,花紋奇特,與膠結物形成礫岩,形態奇異)構成。此處最佳景色為雲海日出和柳杉林雪景。
水上公路
從田灣頭至場部,從場部至九龍崗共兩段,丹霞扳狀河床天然形成,國內罕見,長近4公里,車行水中,別有風味,兩岸的重要景點有:
⑴鴛鴦白果樹 樹齡約500年,由兩株樹木並蒂生成,形影不離。
⑵ 千年神龜 由象形丹霞巨石形成,狀似烏龜欲下溪中。
⑶ 天鵝飛瀑 由水上公路左側的形似天鵝的象形巨石與右側的瀑布構成,彷彿如天鵝展翅飛向瀑布。
滴翠湖營地
飛鴿景區
林間山溝築壩形成的水庫,長400餘米,最寬處60米。四周綠蔭環繞,形成寧靜、青翠的湖面,可垂釣、遊船,環湖四周,設有野營地。
陶家溝懸谷瀑布群
溝長995米,有兩級懸谷,笫一級懸谷從與飛鴿溝交界處至溝中540米處,高差約100-150米,寬約40米;第二級懸谷從550米至995米處,每一級懸谷中又發育有4級瀑布,共有8級瀑布。
1號瀑布:從溝口沿溪行,林緣多野生百合花,至500米處,高15米,寬4米,窄壁簾狀;
2號瀑布:至510米處,高5米,復合型,垂直面高3米,曲面高2米,流水為貼壁簾狀,寬2米。
3號瀑布:至520米處,高4米,寬1.5米,曲線型,傾角50度,貼壁簾狀流水。
4號瀑布:至540米處,高6.5米,寬2米,瀑面傾角80度,水流貼壁,長條形。
5號瀑布:至550米處,復合型,總高4.5米,垂直面高2.5米,曲面高2米,水流為貼壁簾狀,寬1.5米,左右均發育岩腔,瀑底勾槽狀,柱形流水,長4米。
6號瀑布:至560米處,高4米,寬2米,表面槽狀,流水柱狀,傾角75度,底部為平坦石岩,長10米,寬4米。
7號瀑布:至580米處,高22米,水流貼壁簾狀,梯形。
8號瀑布:至600米處,復合型,總高7米,垂直面高3米,曲面高4米,寬2米,流水柱狀貼壁。
牛眼潭:至650處,為一水潭,長9米,最寬處5米,最深處2米,橢園形,狀如牛眼。
九鳳山
包括川黔界碑,金龍寺和石家溝。川黔界碑現為重慶直轄市與貴州省交界標志,自清朝咸豐年間建立,後換成語錄牌,2012年前後重立,兩省界碑在風景秀麗之地別有韻味,是遊人攝影留念的好去處,從江津四面山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洪海景區遊船登岸即是,由此沿川黔古道步行800米,可到金龍寺,寺左旁有一眼山泉,水質極佳,為飛鴿第一山泉,又稱聖水坑,從寺廟右側沿山路拾級而下,可至石家溝,溝口有農舍10餘間,至溝中400米均為農田,其餘為沼澤地,環繞於溝四周為林相十分整齊的柳杉林,林中隱藏有2個瀑布,一瀑高20米,寬6米,簾狀,與柳杉林和沼澤地相伴;另一瀑高18米,寬5米,念珠狀,較為奇特的是該瀑布底部基岩有大小不等但形狀十分規則的園形坑93個,據初步考證為瀑布水沖擊而成,在水中形似天上之星,當地人稱「天星坑」。 飛鴿片區內主要人文景觀有九鳳山金龍寺,飛鴿子大、中、小三個寨門、城垣遺址、袁家古堡遺址,川(渝)黔兩省(市)界碑和飛鴿村田園風光。在相對封閉,沿飛鴿水兩岸800m范圍內,如此眾多的人文景觀與森林、溪流融合一處,和諧、寧靜而美麗。目前最吸引人的是九鳳山金龍寺,在兩省(市)交界區域有眾多信徒,在佛、道教節日或其他重要節假日,來四面山洪海的遊客都要到九鳳山朝山敬香。
三岔的人文景觀資源有早至蜀漢章武年間的摹崖石刻(獵魚圖),晚至清代實業家袁錦道的祠、墓、住宅、工廠作坊遺址,其中,望仙台袁錦道祠已列為貴州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貴州第一窟」。
⑽ 中國杉王的杉王傳說
相傳宋紹興六年春,袁世盟奉詔平藩於此,為了平息氏族割地之爭,以射箭落地為界,倒插一杉樹作為標記,繼而生根萌枝,歷盡八百年雪雨風霜,長成參天大樹。如今,經中國多位林業專家學者考證,習水杉王實為曠世奇珍,公稱華夏之最,得冠「中國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