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歷史上高麗為什麼這么厲害很少有朝代正兒八經征服他。
以下個人總結
-高麗據遼東半島,地勢險阻。遠征軍未達其本土以喪十之八九。
-高麗人人皆兵,又多計謀。開皇時期(隋)曾幾希克城,高麗王上表「高麗糞土臣元「,班師乃還。後又多侵邊境。待欲征討之時,又表臣服。
-很少有王朝強盛至可分兵長久作戰。大業年間,隋煬帝三征高麗,至於國庫空虛,不過數十年而亡。
-對於強盛王朝,高麗自願稱藩,上朝受封。
② 韓國和朝鮮以前為什麼叫高麗,是因為他們很高很漂亮嗎高麗國國名的由來死
高麗太祖王建定國號為高麗,至於原因,在史書中沒有明確記載。一般認為,高麗國號取自東北亞古國「高句麗」的簡稱,高麗成宗時期的大臣徐熙曾明確表示:「我國即高勾麗之舊也,故號高麗」。不是又高又漂亮的意思。
這可能跟王建曾經服事的弓裔打出的「高麗」(史稱後高句麗)旗號有關。但是除了襲用名字與一部分疆土重疊外,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本身與高句麗(高氏高麗)幾乎沒有直接關系。 高麗時代的阿拉伯商人將此名稱傳播到歐洲世界,韓國的英文名「Korea」就是高麗英文名「Goryeo」的變形。
高麗(918年-1392年),又稱高麗王朝、王氏高麗,是朝鮮半島古代國家之一。公元918年,泰封君主弓裔部下起事,擁立王建為王,935年合並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實現了「三韓一統」。高麗都城為開京(今朝鮮開城)。國土大體上相當於今天朝鮮半島中南部,11世紀中葉後以千里長城與遼、金為界。西北在12世紀的高麗睿宗時期達到鴨綠江沿岸,東北在高麗末年的恭愍王時期擴張到甲州(今朝鮮甲山郡)、吉州(今朝鮮吉州郡)一線。
高麗——網路
③ 高麗和女真大戰時作壁上觀的契丹後來怎麼樣了
中國有句古話,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句話看怎麼用,有時候它靈,有時候它又不一定靈,這不?契丹人就因為用錯了這句話而導致國破家亡。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且聽筆俠慢慢道來。
在契丹(遼)控制我國北方的時候,東邊還有個高麗國,兩國掐過幾次架,互有勝負,契丹因重心不在高麗,便接受了高麗的求和,兩家一直和平共處到女真崛起。
女真是遼控制下的一個偏遠民族,他們和高麗接壤,高麗一直在打女真的主意,隨著女真的崛起,兩家的矛盾逐漸上升。當時,女真完顏部(黑水靺鞨)統一女真的勢頭已經勢不可擋,這引起了高麗的恐慌,於是,他們先發制人,攻佔了女真的長白山部(曷懶甸地區,今屬朝鮮),想分化女真。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沒有得到曷懶甸的高麗人趁遼朝滅亡之機,出兵佔領了鴨綠江東岸原遼朝的軍事重鎮——保州(今屬朝鮮),高麗人徹底將邊境推進到了今天的鴨綠江。
有人會奇怪契丹和女真那麼強悍,為什麼就不好好收拾收拾冥頑不靈的高麗人、老讓他們佔便宜呢?呵呵,這裡面有很多蝴蝶效應,具體為何,且聽筆俠慢慢分析。
④ 高句麗和高麗是指同一個國家嗎
朝鮮稱韓國為南朝鮮,韓國稱朝鮮為北韓。作為朝鮮和韓國的通稱,英語中的Korea、法語Corée、德語Korea、俄語Корея、希臘語Κορ?α、西班牙語Corea統統源自另一個詞「高麗」。
中國人比較熟悉的隋煬帝三征高麗、唐高宗滅高麗,這個「高麗」指的是否就是Korea?沒錯,確實是。但這么說,一定有人反對:「隋唐皇帝親征的不是『高麗』,而是『高句麗』!」那麼,高句麗和高麗究竟是怎麼回事兒,二者有何關系?
1高句麗興亡:700年屢受挫未亡國
高句麗(也作高句驪)國,建立於公元前37年,相當於西漢末年。在高句麗人自己所立的巨型石碑好太王碑(韓國稱「廣開土大王碑」)中記載,其第一代王是「鄒牟」。高句麗建都於今天遼寧省桓仁縣,不久遷至丸都(今吉林省集安市)。王莽時代對周邊部族推行歧視政策,引起北方部族紛亂,高句麗也被更名為「下句麗」,直到東漢初年,漢光武帝才恢復了「高句麗王」的王號。
最初的高句麗國只是漢朝玄菟郡內的小國,經過對周圍小股勢力的長期兼並,到曹魏時代,它形成了一個對周邊部族有很大影響力的政權。曹魏在消滅了割據遼東及朝鮮半島北部幾個郡的公孫氏之後,242年派大將毌丘儉攻打高句麗,焚毀都城——丸都城,給高句麗造成滅頂之災,《毌丘儉紀功碑》中就有「高句驪反」「討句驪」的記載。
東北亞歷史財團出版的高句麗史論著
2012年中國集安市新出現一方高句麗時期的石碑,定名為「集安高句麗碑」,它與集安的「好太王碑」(又稱「廣開土大王碑」)、韓國中原郡出土的「中原高句麗碑」並稱高句麗三大碑。兩國研究者迅速展開學術交流,互相邀請專家進行演講和討論。2014年10月為紀念高句麗好太王碑建碑1600周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和韓國東北亞歷史財團的組織推動下,中、朝、韓、日四國高句麗研究專家聚首集安,就好太王碑及高句麗歷史理論問題加強交流和溝通。高句麗史作為中古東亞史的重要內容,既是中國邊疆史的研究課題,也是朝韓國史的組成部分,這一認識相信會越來越得到更多的有識之士的支持。
⑤ 古代的高句麗是現在哪裡,和高麗有什麼區別
在漢朝到唐朝前期,中國東北和朝鮮半島出現了一個古國——高句麗。五代時期,朝鮮半島又出現了一個名叫「高麗」的國家。而如今某些國家和某些人想辦法將「高句麗」和「高麗」聯繫到一起,不少國人也都被「忽悠」了。
綜合來講,高句麗是曾經統治過朝鮮半島北部的中國古代地方政權,而高麗則是朝鮮歷史上的第二個統一王朝。兩者雖然不能說完全沒有關系,但根本不是同一個國家和民族,完全沒有繼承關系。
⑥ 高麗歷史,誰知道
高麗〔918-1392〕,簡稱麗,是亞洲中世紀時一個位於東亞朝鮮半島的王國(西元918年-1392年),由王建所建立。1287年起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恭愍王回復獨立。 13世紀至14世紀時曾向元朝稱臣,被元朝劃為行省之一,全稱為「征東行中書省」,直到元朝滅亡為止。為免與高句麗混淆,在中國大陸又稱之為王氏高麗。
9世紀末,同北方的渤海(698—926)並存的後期新羅(670—935),由於農民反對封建殘酷剝削的斗爭,逐漸衰落下去。在此過程中,西南地區的甄萱和北部地區的弓裔,分別成立了後百濟國(900—936)和泰封國,從而朝鮮半島被分裂成了「後三國」。
後三國各自擴張領土,展開角逐,空前加強封建剝削和壓迫。
在這種情況下,松岳(開城)地方的大封建勢力、原弓裔的泰封國臣下王建(高麗始祖王)趁弓裔因殘酷暴政喪失民心的機會,918年6月夥同洪儒、裴玄慶、申崇謙、卜智謙等人發動政變,推翻泰封國,建立了新王朝。國號定名為高麗,定都於開京。 還有當歐洲進入黑暗時代後,高麗人被分為了三個對立的王國:北部的Koguryo,西南部的Paekche和東南部的Shilla。在中國的幫助下,Shilla於公元七世紀征服了其它兩個王國,後來又消除了以前與中國人的關聯。然而在當地領主的壓迫下,Shilla的中心政權在公元8、9世紀被分裂。公元十世紀,高麗族人又一次聯合起來,組成了Koryo,之後,在公元993年,恢復之後的領土,以Amnok河與中國接壤。公元1170年,一場軍事政變將平民貴族趕下了台,這一軍事統治長達60年之久。
公元1231年,蒙古入侵,引發了一場30年之久的戰爭。蒙古族經常被他們在中國的戰爭所干擾,但最終還是積聚了足夠的權力以承擔Koryo與入侵者在1258年達成的和平協議。在蒙古族的領導下,Koryo保留了他們特有的文化,並以一場旋風式的藝術成就向征服者們展示了自己的優越性。
土地改革,新官僚機構的形成,佛教的衰弱,以及儒教的形成,這些發生在15世紀初的事件都是新王國誕生的一部分。Choson將統治高麗一直到20世紀。公元1234年,高麗已成為學習和木版印刷技術的重要中心。
歷史
918年後高句麗國弓裔王的部將王建被部將擁立為王,推翻弓裔,定都於遷都至自己的家鄉松岳,並改稱為開京(即今朝鮮開城),改國號為高麗。935年滅新羅,936年滅後百濟,建立高麗王朝。 高麗王朝成立後,採用了中土國家的皇室制度,直到1275年向元朝稱臣為止。這與後來朝鮮王朝採用比中國低一級的名稱的諸侯制度區別很大。例如: 首都被稱為「皇都」;
首都的皇宮被稱為「皇城」;
國王的命令稱為「詔」;
國王的繼任人被稱為「太子」,而不是「王世子」或「元子」;
國王的母親被稱為「太後」,而不是朝鮮王朝的「大妃」。
官制與中原相同,尚書省、中書省、六部、樞密院等。
993年,高麗被遼國擊敗,被迫斷絕和北宋的關系,向遼國稱臣。此後為防入侵,高麗在北方修築了千里長城。1127年被迫臣服金國。1135年西京平壤發生「妙清之亂」,引發全國范圍內的農民暴動。 在抵禦契丹和女真期間,軍人勢力大增,1170年和1173年,以武將鄭仲夫為首,發生兩次政變。政變軍人廢立國王,大殺貴族文官,最終建立了武將崔忠獻挾持國王的「都房」政權。1231年蒙古軍進攻高麗,國王和王室貴族遷都江華島,高麗三別抄義軍抵抗蒙古和元朝軍隊至1273年。 1275年,元朝命令高麗更改官職爵號,尚書省和中書省改為僉議府,樞密院改為密直司,御史台改為檢察司,吏部和禮部改為典理司,刑部改為典法司,侍中改為中贊,平章事改為贊成事,朕改為孤,奏改為呈等等。同時廢止了高麗的廟號制度。之後的李氏朝鮮亦繼承了高麗向中原稱臣之後的官職及習慣。 1280年元朝為了進攻日本在沈陽設置征東行省,干涉高麗國政。1281年隨著進攻日本失敗解散征東行省,1287年再設征東行省,這以後高麗王兼任征東行省達魯花赤,成為元朝屬國,1356年恭愍王時回復獨立。 1359年紅巾軍侵入高麗。1368年明朝推翻元朝,1387年朱元璋要收復原東北元朝屬地,高麗國王仍然依附蒙古殘余勢力北元,拒絕歸還,派都統使李成桂進攻遼東。李成桂反對出兵,發動政變,1392年在開城廢黜國王自立,改國號為朝鮮,高麗滅亡。
高麗 (314 至 1598)
當歐洲進入黑暗時代後,高麗人被分為了三個對立的王國:北部的Koguryo,西南部的Paekche和東南部的Shilla。在中國的幫助下,Shilla於公元七世紀征服了其它兩個王國,後來又消除了以前與中國人的關聯。然而在當地領主的壓迫下,Shilla的中心政權在公元8、9世紀被分裂。公元十世紀,高麗族人又一次聯合起來,組成了Koryo,之後,在公元993年,恢復之後的領土,以Amnok河與中國接壤。公元1170年,一場軍事政變將平民貴族趕下了台,這一軍事統治長達60年之久。
公元1231年,蒙古入侵,引發了一場30年之久的戰爭。蒙古族經常被他們在中國的戰爭所干擾,但最終還是積聚了足夠的權力以承擔Koryo與入侵者在1258年達成的和平協議。在蒙古族的領導下,Koryo保留了他們特有的文化,並以一場旋風式的藝術成就向征服者們展示了自己的優越性。
土地改革,新官僚機構的形成,佛教的衰弱,以及儒教的形成,這些發生在15世紀初的事件都是新王國誕生的一部分。Choson將統治高麗一直到20世紀。公元1234年,高麗已成為學習和木版印刷技術的重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