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西藏衛生健康事業高清圖片

西藏衛生健康事業高清圖片

發布時間:2022-07-13 01:37:55

㈠ 《2020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發布,有哪些數據值得關注

其實在這裡面有很多的數據都是值得關注的,比如說在這一個統計數據裡面,我們可以發現在2020年我國很多的傳染病發病數量都有明顯的下降,在公共衛生方面支出佔比相對來說是很高的。由此便可說明2020年我國在衛生健康事業的投入是更多的,並且也是得到了明顯的成就的。

那麼這一點其實也和現在大家的這種衛生健康意識有關,大家會發現在歷經了新冠肺炎之後,大家對於這種傳染性的疾病的警惕度也是在逐漸的增強的。在原來的時候可能很多人並不把它當回事情,但是在經歷了這一次事件之後,大家都開始意識到這個問題實際上是比較嚴重的。如果說不對他去重視起來的話,那麼很有可能會危及到自己的生命,所以說像這種病毒類的傳染疾病,隨著大家意識的提升,相對來說感染的人群數量也是在不斷的減少。

㈡ 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

人的平均壽命是79歲。
拓展資料:

「中國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9歲」是指,2030這一年出生的國民,他們預計中國平均壽命能夠活到79歲。但由於這一數字須基於當前人口環境數據計算,因此,該指標更多是體現當下,是衡量當前社會的經濟發展水平和醫療衛生服務水平。

京滬人均預期壽命過80歲 浙江省居第四
據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74.9歲。
分省來看,上海、北京均已超過80歲,遙遙領先其他省份。預期超過70歲的有26省(市、區),青海、雲南、西藏三地預期壽命處於68至70歲區間。
第一位的上海與最末位的西藏,預期年齡相差12.09歲。排在前15個省(市、區)中有13個屬於東(南)部沿海地區,排在後面全部為內陸省份。
55年人均預期壽命增長32歲
從人均預期壽命歷史數據看,1960年至2015年,55年間中國國民的平均預期壽命增長了32.64歲,增幅達75%。據世界銀行數據,1960年中國人均預期壽命為43.35歲,1970年為58.68歲,1980年為66.52歲,1990年為69.03歲,2000年為71.73歲,2010年為75.01歲,至2015年為75.99歲。
數據還顯示,從2012年開始,中國香港成為世界上人均預期壽命最高的地區,2014年人均預期達83.98歲,超過日本的83.58歲,而日本長期以來都是全球人均預期壽命最高的國家。

㈢ 西藏工作的四件大事是什麼

1、聚焦助推文化教育衛生等社會事業發展方面,提案者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紅色文化、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加大科研經費投入、推進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加強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提出提案112件,占提案總數的32.47%。

上述提案中,關於「十四五」期間西藏自治區全力打造紅色文化旅遊項目的建議以及關於基層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的建議均為西藏自治區「十四五」行業規劃編制提供了新思路。關於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2020年西藏自治區教育廳銜接人社部門公招學前教師計劃1725人、「未就業大學生學前特崗計劃」3390人,從提高質量、嚴格管理、保障待遇等方面,進一步加強了學前教師隊伍的建設。

2、聚焦助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提案者圍繞建設生態安全屏障、推進重大生態工程建設、垃圾分類處理等方面提出提案50件,占提案總數的14.49%。關於西藏自治區禁止不可降解塑製品(「白色垃圾」)污染的建議,有關部門按照《西藏自治區「白色污染」治理攻堅站行動總體方案》強化統籌部署,強力推進實施。

3、聚焦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提案者圍繞貫徹新發展理念、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發展高原特色優勢產業等方面提出提案44件,占提案總數的12.75%。有關樟木口岸和吉隆口岸差異化發展、推動日喀則市面向南亞大通道建設的建議,為助力西藏自治區發展開放型經濟,特別是建設國家面向南亞開放重要通道提供了參考。

4、聚焦助推守邊固邊富邊強邊方面,提案者圍繞邊境小康村建設、完善邊民社會保障、加快邊境旅遊開發等方面提出提案16件,占提案總數的4.64%。關於建立邊境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專項補貼制度的建議,西藏自治區相關部門積極向中央有關部委匯報溝通,爭取中央支持。

當地政府系統建議提案

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各專門委員會積極通過提案履職建言。圍繞西藏自治區穩定、發展、生態、強邊四件大事和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鞏固決戰脫貧攻堅成果的重點任務,聚焦助力科學編制「十四五」規劃、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等方面,共提交提案374件,立案345件,現均已按時辦復完畢。

值得一提的是,從2020年起,西藏自治區啟動並實施西藏自治區政府領導領銜督辦重點建議提案工作,這在當地政府系統建議提案辦理工作史上尚屬首次。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齊扎拉主持召開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黨組(擴大)會議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


㈣ 除了拍電影,其他方面「一塌糊塗」,成龍真的是這樣的人生嗎

不是的,成龍不單單是拍電影,他還熱心參加公益,一直堅持做下去,用自己的力量幫助更多的人,還有成龍在國際上的知名度,可以帶給我們更多的方便了。所以不可以說成龍其他方面一塌糊塗了。

可是簽證官就開始各種為難,問他幹嘛去美國,他采訪過誰呀,記者也是沒有辦法,就說了幾個,其中就有成龍,簽證官非常興奮,說真的嗎?成龍他人看起來怎麼樣,是不是非常隨和?然後就這樣簽證過了。這件事就說明了成龍在國際上的知名度,給我們帶了很多方便了。因為國外的人相信他的人品了。

㈤ 西藏大學醫學院的介紹

學院創建於1972年,其前身為西藏自治區衛校,1978年經自治區政府批准成立西藏醫學院,1982年全區大中專調整時西藏醫學院下馬,後與原自治區護士學校合並重建西藏自治區衛生學校。1993年在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的援助下,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西藏大學醫學專科學校籌備組成立並掛牌。1995年12月經自治區人民政府批准,西藏大學醫學專科學校正式成立。2001年並入西藏大學,更名為西藏大學醫學院。辦學三十年來,已為西藏地區培養了近6000名醫療衛生人才,成為西藏大學醫療衛生戰線的骨幹力量。為加速西藏衛生事業的發展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做出了巨大貢獻,現已成為西藏培養現代醫葯衛生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

㈥ 忠於黨的衛生健康事業具體表現是什麼

記住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這八個字就行了,那麼你的衛生事業就是要圍繞為民這兩字做文章,做有效的醫療產品,做有效的醫療服務,做物美價廉的醫療產品和服務,才是忠於黨的健康事業。

㈦ 縣衛生健康局好不好

您好,縣衛生健康局好。
是好單位,主要是衛計局改革而來,主要職責是負責組織實施轄區疾病防控規劃,衛生應急工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防控及轄區衛生醫療機構的管理、監督等事項。轄區內疾控中心、防疫站、各大醫院、衛生服務機構、衛校等均是衛健局管理的事業機構。
縣衛生健康局的職責是:1、負責計劃生育管理和服務工作,開展人口監測預警,研究提出人口與家庭發展相關政策建議,完善計劃生育配套政策;2、組織擬訂並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醫養結合工作;3、承擔保健對象的醫療保健工作,負責重要會議、重大活動的醫療衛生保障工作;4、負責管理所屬衛生健康事業單位,組織實施衛生對外合作交流和衛生援派有關工作;5、牽頭制定衛生健康人才發展規劃和政策措施,負責全縣衛生健康系統人才隊伍建設,指導全縣醫療衛生單位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6、組織擬訂並實施全縣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總體規劃,統籌規劃衛生健康資源配置,制定並組織實施衛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和公共資源向基層延伸等政策措施;7、完成縣委、縣政府交辦的其他任務。

㈧ 西藏自治區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辦法(2021修正)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保障母親和嬰兒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母嬰保健法》,結合西藏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母嬰保健工作堅持預防為主,以保健為中心,保健與臨床相結合,注重社會效益的原則,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推動母嬰保健事業的發展。第三條各級人民政府領導本行政區域內母嬰保健工作,把母嬰保健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納入財政預算,設立專項資金,提供必要條件和物質幫助,使母親嬰兒獲得醫療保健服務。
鼓勵、支持母嬰保健知識的宣傳和教育,加強母嬰保健領域的科學研究,推廣先進、實用的母嬰保健技術,普及母嬰保健科學知識。
自治區對邊遠、高寒、貧困縣的母嬰保健事業給予重點扶持。第二章母嬰保健第四條醫療、保健機構依法為公民提供婚前和孕產期的保健服務,為產婦提供科學育兒、合理營養和母乳喂養的指導,為新生兒和嬰兒提供醫療保健服務。第五條自治區人民政府應當制定婚前醫學檢查實施辦法,對婚前醫學檢查規定合理的收費標准。
在城鎮依法開展婚前醫學檢查工作。
在農牧區有計劃、有步驟的推動婚前醫學檢查工作。第六條經產前診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師應當向夫妻雙方說明情況,並提出施行終止妊娠或者結扎手術的醫學意見:
(一)育齡夫妻一方或雙方患有嚴重遺傳性疾病的;
(二)胎兒患嚴重遺傳性疾病的;
(三)胎兒有嚴重缺陷的;
(四)因患嚴重疾病,繼續妊娠可能危及孕婦生命安全或者嚴重危害孕婦健康的。第七條依照本辦法規定施行終止妊娠、接受結扎手術的費用不享受公費醫療或勞保醫療的由受術者所在地人民政府解決;幹部職工由所在單位或企業解決。第八條生育過嚴重遺傳性疾病或嚴重缺陷患兒的婦女再次妊娠前,夫妻雙方應當到縣級以上醫療、保健機構進行醫學檢查。第九條大力提倡住院分娩。不能住院分娩的,應當由經過培訓合格的接生員進行消毒接生。第十條醫療、保健機構應當按照自治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規定出具出生醫學證明。第十一條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建立孕產婦、嬰兒死亡和新生兒出生及出生缺陷統計報告制度,並負責匯總和上報。第三章管理與監督第十二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行政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的母嬰保健工作,其主要職責是:
(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母嬰保健事業發展規劃和計劃的實施工作;
(二)對母嬰保健工作實行分級管理、分類指導,指導和幫助鄉(鎮)、村醫療衛生機構開展母嬰保健工作;
(三)對從事母嬰保健工作的鄉村醫生和家庭接生員進行培訓,提高母嬰保健服務的能力和水平;
(四)對從事母嬰保健服務的醫療、保健機構及其人員進行管理與監督;
(五)對母嬰保健有關的法律、法規的執行情況進行行政執法檢查。第十三條鄉(鎮)人民政府領導轄區內的母嬰保健工作。第十四條各級人民政府的有關職能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配合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做好母嬰保健工作。第十五條婦聯、工會、共青團和村(居)民委員會等組織應當協助做好母嬰保健工作。第十六條醫療、保健機構應當按照國家和自治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的規定,負責其職責范圍內的母嬰保健工作,建立醫療、保健工作規范,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採取各種措施方便人民群眾,做好母嬰保健工作。第十七條縣級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批的醫療、保健機構,應當在專項服務許可證規定的范圍內開展母嬰保健服務。專業技術人員經縣級以上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考核合格的,頒發母嬰保健技術資格證書。第十八條醫療、保健機構和人員開展遺傳病診斷和產前診斷的,由自治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批;開展婚前醫學檢查、產前篩查,施行助產技術服務、終止妊娠、結扎手術的,由縣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審批。第十九條自治區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保健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母嬰保健監測和技術指導。第二十條從事母嬰保健工作的人員應當嚴格遵守職業道德,為當事人保密。
嚴禁出具有關虛假醫學證明。
嚴禁違法進行胎兒性別鑒定。第二十一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設立醫學技術鑒定組織,負責對本行政區域內的婚前醫學檢查、遺傳病診斷和產前診斷結果有異議的進行醫學技術鑒定。
從事醫學技術鑒定的人員,必須具有臨床經驗和醫學遺傳學知識,並具有主治醫師以上的專業技術職務。
醫學技術鑒定組織由5名以上人員組成,由同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提出人選,同級人民政府聘任。
自治區醫學技術鑒定委員會的鑒定為終極鑒定。

㈨ 衛生健康局的的職責是什麼

1.
貫徹執行國家、省、市有關衛生健康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擬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相關規劃、政策並組織實施,組織擬訂全區國民健康政策...

2.
協調推進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研究提出深化醫葯衛生體制改革政策、措施的建議。組織深化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推進管辦分離...

3.
制定疾病預防控制規劃、免疫規劃和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公共衛生問題的干預措施並組織落實。負責衛生應急工作,指導全區衛生健康應急能力建設...

4.
組織擬訂並協調落實應對人口老齡化政策措施,負責推進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建設和醫養結合工作。

㈩ 西藏民主改革50年的成就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二00六至二0一0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中的重要規劃,要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准確把握國內外形勢,提出符合我國國情、順應時代要求、凝聚人民意志的發展目標、指導方針和總體部署。

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

(1)「十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五」時期是不平凡的五年。我們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明確提出並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牢牢抓住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不斷推進改革開放,我國經濟實力、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顯著提高。我們有效抑制經濟運行中出現的不穩定不健康因素,成功戰勝非典疫情和重大自然災害的挑戰,從容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的新變化,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步伐加快,「十五」計劃確定的主要發展目標提前實現,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對外貿易邁上新台階,國家財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價格總水平保持基本穩定,城鄉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民族團結不斷鞏固,各項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設繼續加強。這些都為「十一五」時期的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面向未來,我們站在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2)「十一五」時期面臨的國內外環境。和平、發展、合作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於保持國際環境的總體穩定,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日益加深,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互補充,外部環境總體上對我國發展有利。同時,國際環境復雜多變,影響和平與發展的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將長期存在,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狀況加劇,圍繞資源、市場、技術、人才的競爭更加激烈,貿易保護主義有新的表現,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戰。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階段,居民消費結構逐步升級,產業結構調整和城鎮化進程加快;勞動力資源豐富,國民儲蓄率較高,基礎設施不斷改善,科技教育具有較好基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社會政治保持長期穩定。這些都為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還不發達,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經濟結構不夠合理,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決「三農」問題的任務相當艱巨;就業壓力依然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較多;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處理好社會利益關系的難度加大。我們在前進道路上還面臨不少困難和問題。

(3)「十一五」是承前啟後的重要時期。本世紀頭二十年是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十一五」時期尤為關鍵。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機遇,應對各種挑戰,認真解決長期積累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突破發展的瓶頸制約和體制障礙,開創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新局面,為後十年順利發展打下堅實基礎。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寬廣的世界眼光,立足科學發展,著力自主創新,完善體制機制,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奮力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推向前進。

二、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4)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制定「十一五」規劃,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發展是硬道理,堅持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用發展和改革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問題。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要堅持以人為本,轉變發展觀念、創新發展模式、提高發展質量,落實「五個統籌」,把經濟社會發展切實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軌道。要堅持以下原則:

——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發展既要有較快的增長速度,更要注重提高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加快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要進一步擴大國內需求,調整投資和消費的關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正確把握經濟發展趨勢的變化,保持社會供求總量基本平衡,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實現又快又好發展。

——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我國土地、淡水、能源、礦產資源和環境狀況對經濟發展已構成嚴重製約。要把節約資源作為基本國策,發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推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

——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實現長期持續發展要依靠科技進步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要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大力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

——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難點在農村和西部地區。要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出發,統籌城鄉區域發展。堅持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落實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形成東中西優勢互補、良性互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機制。

——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促進社會和諧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目標和必要條件。要按照以人為本的要求,從解決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現實問題入手,更加註重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加快發展社會事業,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更加註重社會公平,使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更加註重民主法制建設,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保持社會安定團結。

——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形成更具活力更加開放的體制環境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要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現代產權制度,建立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形成機制,更大程度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健全國家宏觀調控體系。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增強在擴大開放條件下促進發展的能力。

科學發展觀是指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從思想上、組織上、作風上和制度上形成更為有力的保障。要深化對科學發展觀基本內涵和精神實質的認識,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自覺按客觀規律辦事,扎扎實實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5)「十一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綜合考慮未來五年我國發展的趨勢和條件,「十一五」時期要實現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取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階段性進展。主要目標是: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礎上,實現二0一0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二000年翻一番;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生態環境惡化趨勢基本遏制,耕地減少過多狀況得到有效控制;形成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知名品牌、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優勢企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比較完善,開放型經濟達到新水平,國際收支基本平衡;普及和鞏固九年義務教育,城鎮就業崗位持續增加,社會保障體系比較健全,貧困人口繼續減少;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普遍提高,價格總水平基本穩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衛生和環境等方面的條件有較大改善;民主法制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社會治安和安全生產狀況進一步好轉,構建和諧社會取得新進步。
陝西省合陽縣甘井鎮朝陽村三組農民高俊生一家在晾曬玉米(2004年10月24日攝)。 2000年,農民收入問題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上受到高度重視。會議期間,「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這句話被寫進文件。此後,黨的十六大第一次提出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2003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要求對農業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胡錦濤總書記提出「兩個趨向」的重要論斷,指出我國從總體上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反哺農村的發展階段。五年來,中央高密度兌現「重農」承諾,以城帶鄉、反哺農業的步伐已經啟動,並不斷加快。 新華社發

三、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

(6)積極推進城鄉統籌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要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堅持從各地實際出發,尊重農民意願,扎實穩步推進新農村建設。堅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和農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范圍,強化政府對農村的公共服務,建立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的長效機制。搞好鄉村建設規劃,節約和集約使用土地。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通過農民辛勤勞動和國家政策扶持,明顯改善廣大農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整體面貌。

(7)推進現代農業建設。加快農業科技進步,加強農業設施建設,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轉變農業增長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穩定發展糧食生產,實施優質糧食產業工程,建設大型商品糧生產基地,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優化農業生產布局,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農產品加工轉化增值,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大力發展畜牧業,保護天然草場,建設飼草基地。積極發展水產業,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資源。加強農田水利建設,改造中低產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加快農業標准化,健全農業技術推廣、農產品市場、農產品質量安全和動植物病蟲害防控體系。積極推行節水灌溉,科學使用肥料、農葯,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

(8)全面深化農村改革。穩定並完善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有條件的地方可根據自願、有償的原則依法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發展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鞏固農村稅費改革成果,全面推進農村綜合改革,基本完成鄉鎮機構、農村義務教育和縣鄉財政管理體制等改革任務。深化農村金融體制改革,規范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金融組織,探索和發展農業保險,改善農村金融服務。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對被征地農民的合理補償機制。深化農村流通體制改革,積極開拓農村市場。逐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就業制度,依法保障進城務工人員的權益。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服務功能。鼓勵和引導農民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提高農業的組織化程度。加強農村黨組織和基層政權建設,健全村黨組織領導的充滿活力的村民自治機制。

(9)大力發展農村公共事業。加快發展農村文化教育事業,重點普及和鞏固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對農村學生免收雜費,對貧困家庭學生提供免費課本和寄宿生活費補助。加強農村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體系建設,基本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加強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實施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和「少生快富」扶貧工程。發展遠程教育和廣播電視「村村通」。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快鄉村道路建設,發展農村通信,繼續完善農村電網,逐步解決農村飲水的困難和安全問題。大力普及農村沼氣,積極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清潔能源。

(10)千方百計增加農民收入。採取綜合措施,廣泛開辟農民增收渠道。充分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擴大養殖、園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綠色食品的生產,努力開拓農產品市場。大力發展縣域經濟,加強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引導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有序轉移,帶動鄉鎮企業和小城鎮發展。繼續完善現有農業補貼政策,保持農產品價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國情的農業支持保護制度。加大扶貧開發力度,提高貧困地區人口素質,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開辟增收途徑。因地制宜地實行整村推進的扶貧開發方式。對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實行易地扶貧,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建立救助制度。

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11)以自主創新提升產業技術水平。發展先進製造業、提高服務業比重和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是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任務,關鍵是全面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增強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提升產業整體技術水平。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形成自主創新的基本體制架構。大力開發對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支持開發重大產業技術,制定重要技術標准,構建自主創新的技術基礎。加強國家工程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鼓勵應用技術研發機構進入企業,發揮各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創新活力,鼓勵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實行支持自主創新的財稅、金融和政府采購政策,發展創業風險投資,加強技術咨詢、技術轉讓等中介服務,完善自主創新的激勵機制。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健全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優化創新環境。依法淘汰落後工藝技術,關閉破壞資源、污染環境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的企業。

(12)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堅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廣泛應用高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製造業,形成更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知名品牌,發揮製造業對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作用。裝備製造業,要依託重點建設工程,堅持自主創新與技術引進相結合,強化政策支持,提高重大技術裝備國產化水平,特別是在高效清潔發電和輸變電、大型石油化工、先進適用運輸裝備、高檔數控機床、自動化控制、集成電路設備和先進動力裝置等領域實現突破,提高研發設計、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製造和系統集成的整體水平。高技術產業,要加快從加工裝配為主向自主研發製造延伸,按照產業集聚、規模發展和擴大國際合作的要求,大力發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產業,培育更多新的增長點。信息產業,要根據數字化、網路化、智能化總體趨勢,大力發展集成電路、軟體等核心產業,重點培育數字化音視頻、新一代移動通信、高性能計算機及網路設備等信息產業群,加強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推進信息技術普及和應用。生物產業,要充分發揮我國特有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面向健康、農業、環保、能源和材料等領域的重大需求,努力實現關鍵技術和重要產品研製的新突破。國防科技工業,要堅持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繼續調整改造和優化結構,健全軍民互動合作的協調機制,提高產品的研發和製造水平,增強平戰轉換能力。

(13)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制定和完善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大力發展金融、保險、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積極發展文化、旅遊、社區服務等需求潛力大的產業,運用現代經營方式和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服務業,提高服務業的比重和水平。堅持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建立公開、平等、規范的行業准入制度,營利性公用服務單位要逐步實行企業化經營,發展競爭力較強的大型服務企業集團。大城市要把發展服務業放在優先位置,有條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務經濟為主的產業結構。

(14)加強基礎產業基礎設施建設。能源產業,要強化節約和高效利用的政策導向,堅持節約優先、立足國內、煤為基礎、多元發展,構築穩定、經濟、清潔的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大型煤炭基地,調整改造中小煤礦,開發利用煤層氣,鼓勵煤電聯營。以大型高效機組為重點優化發展煤電,在保護生態基礎上有序開發水電,積極發展核電,加強電網建設,擴大西電東送規模。實行油氣並舉,加強國內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擴大境外合作開發,增強石油戰略儲備能力,穩步發展石油替代產品。加快發展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水利建設,要加強大江大河治理,統籌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調配,控制地下水開采,積極開展海水淡化,強化對水資源開發利用的管理,提高防洪抗旱能力。交通運輸,要合理布局,做好各種運輸方式相互銜接,發揮組合效率和整體優勢,形成便捷、通暢、高效、安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加快發展鐵路、城市軌道交通,進一步完善公路網路,發展航空、水運和管道運輸。加強寬頻通信網、數字電視網和下一代互聯網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原材料工業,要根據能源資源條件和環境容量,著力調整產品結構、企業組織結構和產業布局,提高產品質量和技術含量。礦產開發,要加強重要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查,增加資源地質儲量,規范開發秩序,實行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健全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推進資源開發和利用技術的國際合作。要加強對重大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建設的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和信息引導,防止盲目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

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正在改變西藏的面貌。 「十五」期間,西藏拉薩市政建設日新月異,城區面積已達54平方公里,是50年前的18倍;城市道路總長由50年前的1公里增加到241公里;擁有賓館、招待所220多家,具有年接待600萬旅客的能力。 這是拉薩夜景(資料照片)。 新華社發

五、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15)形成合理的區域發展格局。繼續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率先發展。西部地區要加快改革開放步伐,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科技教育發展和人才開發,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增強自我發展能力。東北地區要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有企業改革改組改造,發展現代農業,著力振興裝備製造業,促進資源枯竭型城市經濟轉型,在改革開放中實現振興。中部地區要抓好糧食主產區建設,發展有比較優勢的能源和製造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立現代市場體系,在發揮承東啟西和產業發展優勢中崛起。東部地區要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實現結構優化升級和增長方式轉變,提高外向型經濟水平,增強國際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國家繼續在經濟政策、資金投入和產業發展等方面,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持。東部地區發展是支持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要在率先發展中帶動和幫助中西部地區發展。各地區要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按照優化開發、重點開發、限制開發和禁止開發的不同要求,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並制定相應的政策和評價指標,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區域發展格局。開發和保護海洋資源,積極發展海洋經濟。

(16)健全區域協調互動機制。形成區域間相互促進、優勢互補的互動機制,是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健全市場機制,打破行政區劃的局限,促進生產要素在區域間自由流動,引導產業轉移。健全合作機制,鼓勵和支持各地區開展多種形式的區域經濟協作和技術、人才合作,形成以東帶西、東中西共同發展的格局。健全互助機制,發達地區要採取對口支援、社會捐助等方式幫扶欠發達地區。健全扶持機制,按照公共服務均等化原則,加大國家對欠發達地區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17)促進城鎮化健康發展。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提高城鎮綜合承載能力,按照循序漸進、節約土地、集約發展、合理布局的原則,積極穩妥地推進城鎮化。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要繼續發揮對內地經濟發展的帶動和輻射作用,加強區內城市的分工協作和優勢互補,增強城市群的整體競爭力。繼續發揮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的作用,推進天津濱海新區等條件較好地區的開發開放,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有條件的區域,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為龍頭,通過統籌規劃,形成若干用地少、就業多、要素集聚能力強、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人口分散、資源條件較差的區域,重點發展現有城市、縣城和有條件的建制鎮。建立健全與城鎮化健康發展相適應的財稅、征地、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等制度,完善戶籍和流動人口管理辦法。統籌做好區域規劃、城市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改善人居環境,保持地方特色,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六、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18)大力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循環經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堅持開發節約並重、節約優先,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大力推進節能節水節地節材,加強資源綜合利用,完善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全面推行清潔生產,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積極開發和推廣資源節約、替代和循環利用技術,加快企業節能降耗的技術改造,對消耗高、污染重、技術落後的工藝和產品實施強制性淘汰制度,實行有利於資源節約的價格和財稅政策。在冶金、建材、化工、電力等重點行業以及產業園區和若干城市,開展循環經濟試點,健全法律法規,探索發展循環經濟的有效模式。強化節約意識,鼓勵生產和使用節能節水產品、節能環保型汽車,發展節能省地型建築,形成健康文明、節約資源的消費模式。

(19)加大環境保護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強化從源頭防治污染和保護生態,堅決改變先污染後治理、邊治理邊污染的狀況。各地區各部門都要把保護環境作為一項重大任務抓緊抓好,採取嚴格有力的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總量,切實解決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嚴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突出問題。盡快改善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環境質量,加大「三河三湖」、三峽庫區、長江上游黃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調水源及沿線等水污染防治力度,積極防治農村面源污染,特別要保護好飲用水源。綜合治理大中城市環境,加強工業污染防治,加快燃煤電廠二氧化硫治理,重視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妥善處理生活垃圾和危險廢物。進一步健全環境監管體制,提高環境監管能力,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實施排放總量控制、排放許可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建立社會化多元化環保投融資機制,運用經濟手段推進污染治理市場化進程。

(20)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堅持保護優先、開發有序,以控制不合理的資源開發活動為重點,強化對水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自然資源的生態保護。繼續推進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退牧還草、京津風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濕地保護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等生態工程,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海岸帶的生態保護與管理,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自然生態恢復。防止外來有害物種對我國生態系統的侵害。按照誰開發誰保護、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加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

七、深化體制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21)完善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體制保障。我國正處於改革的攻堅階段,必須以更大決心加快推進改革,使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體制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以轉變政府職能和深化企業、財稅、金融等改革為重點,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有利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機制。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加強改革開放的總體指導和統籌協調,注重把行之有效的改革開放措施規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

(22)著力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加快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關鍵。繼續推進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各級政府要加強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不得直接干預企業經營活動。深化政府機構改革,優化組織結構,減少行政層級,理順職責分工,推進電子政務,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分類推進事業單位改革。深化投資體制改革,完善投資核准和備案制度,規范政府投資行為,健全政府投資決策責任制度。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和行政監督機制。

(23)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加大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控制力,發揮主導作用。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深化壟斷行業改革,放寬市場准入,實現投資主體和產權多元化。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建立健全金融資產、非經營性資產、自然資源資產等監管體制,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繼續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參與國有企業改革,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制度創新,加強和改進對非公有制企業的服務和監管。各類企業都要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24)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合理界定各級政府的事權,調整和規范中央與地方、地方各?/ca>

閱讀全文

與西藏衛生健康事業高清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圖片上面如何做章子廣告 瀏覽:478
優秀高中女生圖片 瀏覽:440
圖片40歲女人發型 瀏覽:946
捂眼睛耳朵的圖片大全可愛 瀏覽:145
怎麼將圖片轉為word背景圖 瀏覽:421
衣服穿多圖片 瀏覽:84
男孩發型的圖片 瀏覽:946
展桌的圖片衣服 瀏覽:6
各種綠色羊絨衣服圖片 瀏覽:409
男生手捧鮮花街頭圖片 瀏覽:820
淘寶上傳圖片怎麼壓縮 瀏覽:377
最簡單圖案鎖屏樣式大全圖片 瀏覽:709
女生極品私處圖片 瀏覽:796
圖片表格如何掃描 瀏覽:788
word文件圖片修剪 瀏覽:310
如何從官網下載高清圖片 瀏覽:724
美女穿皮褲圖片誘人圖 瀏覽:947
女漫畫動漫圖片 瀏覽:699
背頭動漫圖片男 瀏覽:934
酒料的圖片及價格 瀏覽: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