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月壇公園
月壇又名夕月壇,始建於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清時,此壇都是被用做皇帝祭祀夜明神——月亮和天上諸星神的場所,是京城九壇八廟之一。
1955年,月壇舊址辟為公園,取名月壇公園,佔地8.12公頃。園區分南、北兩區,北區為月壇舊址,區內保有月壇原有一些建築和一些樹木(古檜為主)。南區為建園時拓展,此區內以亭、榭、山石、綠地為主。園內各景點取名都與月有關,如月華池、醉月坪、暢月坪、瓊月亭、伴月廣場、詠月碑、靜月軒、月桂亭等。
1969年,園區內建立了北京第一座電視發射塔。
1995年前後和21世紀初,公園內添置了一些獨峰石,這些獨峰石為這座始建於近500年的古跡增添了活力。本書收錄其中8塊獨峰石,月-1、月-2屬靈璧石。月-7、月-8兩塊太湖石,石體雖然不大,但具有太湖石的痩、皺、漏、透特徵。
本節將現置放在中國古建築博物館(原名先農壇)內的「擷翠」列入此節。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1 此石置放在月壇公園東門內西面,淺灰褐色灰岩,習稱:靈璧石
石高2.95米、寬3.37米、厚0.65米。石體外形猶似一座布滿縱橫溝壑的大山,氣勢很壯觀,如一幅山水水墨畫。石體背面平坦,系此石與地面接觸的原始狀態。基座高0.74米、長3.85米、寬1.10米。基部以兩處凸起與下面一個長方形石座(大理石)固結。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2 此石置放在月壇公園伴月廣場北側,淺灰褐色灰岩,習稱:靈璧石
石高2.30米、寬3.90米、厚0.80米。石體外形如一座大山被多條溝壑切割,山勢險峻,似大自然的縮影。石體背面較為平坦,無溝壑、縱溝。僅有個別孔洞與前部相通。石體右側小孔可能是搬運此石時供吊掛鋼絲繩所用。基座高0.70米、長4.06米、寬1.15米。基部以幾處凸起與石座固結。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3 此石置放在月壇公園南園北側路小路旁,灰色灰岩,習稱:靈璧石
石高3.35米、寬1.90米、厚0.50米。此石正面上部形似兩個人相向同坐在一塊石上,凝視遠方。石體背形基本與正面相近,只是石體表面沒有縱橫溝縫。表面有泥黃色殘積物。石體平鋪在一塊大理石基座上。基座高0.90米、長2.30米、寬1.20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4 此石置放在月壇公園太液瓊台西南方,灰色灰岩,習稱:靈璧石
石高3.32米、寬1.88米、厚0.90米。石體左右兩側及底部均經切割。上部有一條較寬的弧形溝將石體分為兩部分,表面較光滑,溝壑少而淺。石體下半部大多數為斜向小溝縫,只有一條斜向「Y」形溝縫切割較深。石體背部平坦,有一些土黃色殘積物。基座長方形,由兩塊大理石拼接而成,高0.55米、長2.05米、寬1.34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5a,b 此石置放在月壇公園靜月軒東北面,灰白色灰岩,習稱:太湖石
石高1.40米、寬1.65米、厚0.95米。此石形似一隻由高向下俯沖捕捉獵物的山鷹。石體背視似雙翼展開滑翔之勢。石體基部由碎石充填,水泥固結。
月-5a
月-5b
月-6a,b 此石置放在月壇公園邀月軒東北,灰色灰岩,習稱:太湖石
石高1.20米、寬2.40米、厚0.90米。此石為橫卧石體,下半部呈淺黃色,可能與埋於地下有關。石體外形近似一頭馱車的氂牛。正面受溶蝕程度較背面弱一些,背面中部被溶蝕現象最嚴重,形成一條橫向凹溝。基部直接放置在泥地上。
月-6a
月-6b
月-7 此石置放在月壇公園伴月廣場東北,灰白色灰岩,習稱:太湖石
石高2.00米、寬0.90米、厚0.40米。石體柱狀。表面有大小圓孔,不規則溝壑將圓孔連成一體。石體表面凹凸波曲狀,具有太湖石的一些特徵。背面表面凹凸起伏,變化無序圓孔較少而小。土黃色雜質比正面要多。石體置放在一個由漢白玉制的圓形基座上。用水泥進行固結。基座高0.70米、直徑1.05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月-8 此石置放在月壇公園伴月廣場北面,灰白色灰岩,習稱:太湖石
石高2.40米、寬1.20米、厚0.60米。此石為柱狀體。石體邊緣經機械切割,自然狀態消失。正面密布大小孔紋,並由溝壑將它們連成一體。部分孔洞與石體背面相通。背面凹凸不平,可能為開采受損所致。表面有淺黃色殘積物。此石與月-7屬於同類太湖石,只是月-8外形較好。石體放置在一個由漢白玉制的圓形基座上。基座高0.70米,直徑0.90米。
北京的奇峰名石
先農壇-1 此石置放在中國古建築博物館(原先農壇),灰白色灰岩,習稱:太湖石、擷翠
石高3.25米、寬1.50米、厚1.30米。此石原為圓明園所有。1915年朱啟鈐將已荒蕪的先農壇進行整修,辟為公園,取名城南公園,其間將此石從圓明園移入此園。此石為四面體峰石,四面可觀。正、背面布滿大小不一孔洞,內中不少孔洞前後相通。一面刻有「擷翠」,旁有「植庵」字樣。另一面中部刻有「縐雲」,另外兩面無題字。基座長方形,由大理石雕刻而成,高0.85米、長3.05米、寬2.70米。據史料記載,基座四周曾植樹4棵,現沒有栽樹。此石為北京名石之一。
先農壇-1a
先農壇-1b
㈡ 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的由來是什麼
北京的天壇地壇日壇月壇是按先天八卦原理設計和建造的
打開古都北京的地圖,我們可以看到,在古都北京內城之外的南北東西四個方位上,分別建有天壇、地壇、日壇、月壇四個古祭壇建築。
天壇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結構最完整的一座古代皇家祭天建築,它位於北京內城之外的南方,公元1420年明朝永樂18年由朱棣皇帝下令修建,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歷史。天壇是明清兩朝皇帝於每年「冬至」祭天、「孟春」祈谷、「夏至」祭雨的地方。地壇是公元1530年明朝嘉靖皇帝9年所建,位於北京內城之外的北方。因祭壇拜台周圍設計有方形澤渠,故原名方澤壇,明朝嘉靖13年改名為地壇。地壇是明清兩朝皇帝祭祖「皇地祗神」即地神的地方,是我國現今保存最完整的祭地建築。日壇、月壇均為公元1530年明朝嘉靖皇帝9年所建。日壇位於北京內城之外的東方,又叫朝日壇,是明清兩朝皇帝在每年「春分」之日祭祖「太陽神」的地方。月壇又叫夕月壇,位於北京內城之外的西方,是明清兩朝皇帝於每年「秋分」之日祭祖「夜明之神」即「月神」和天上諸星宿神的地方。
祭祀天、地、日、月是中國歷史上由來已久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代,祭祖天、地、日、月已經成為一種制度,戰國時期秦始皇曾在威山(山東榮城成山角)祭日,在萊山(山東掖縣)祭月。西漢成帝年間在當時的都城長安城南郊曾修建「天地之祖」以祭天地,修建「東君祀」以祭日。魏晉南北朝時有春分東郊朝日,祭祖天地神,至今遺名尚存。明朝兩代皇帝修建大型專用建築祭祖天、地、日、月。至今我國有些地方的民間仍保留在春節祭祖「天地之神」的習俗,可見我國祭祖天地日月的習俗淵遠流長。祭祖天地日月是我國古代國家的盛大典禮之一,是帝王統治生涯中的一件大事,歷代皇帝都極為重視。
1.古代皇帝和臣民崇拜天地日月的觀念是從周易而來
《周易·說卦》曰:「乾,天也,故稱乎父。坤,地也,故稱乎母。」意思是說,八卦中的乾卦代表天,被尊稱為父親。坤卦代表地,大地被尊稱為母親。周易《系辭》曰:「天地絪緼,萬物化醇。男女構精,萬物化生」這就是說「天地間陰陽二氣交融,萬物才能變化而完美,陰陽雌雄兩性交合,萬物才能產生變化」。《周易·序卦》曰:「有天地然後萬物生焉。……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有男女,有男女然後有夫婦,有夫婦然後有父子,有父子然後有君臣,有君臣然後有上下,有上下然後禮儀有所錯。」這就是說,天地間陰陽二氣交合才能化生萬物,有萬物才能產生男女、夫婦、父子、君臣、上下、禮儀,萬物離開天地就無法生存,天地是產生萬物的根源,所以古人非常尊崇天地,敬重禮拜天地,形成了按節氣定期祭祖天地的禮儀制度。
《周易·系辭》又曰:「是故剛柔相摩,八卦相盪,鼓之以雷霍,潤之以風雨,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古人認為,宇宙中日來月往,月來日往,日月相推,才產生白天和夜晚,光明和黑暗。正是日月的運行,才產生寒冬和夏暑,寒往暑來,暑往寒來,寒暑相推才產生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歲月變化,才產生一年又一年。古人認為,日月是歲月形成離不開的天象,因而就產生了祭祖日月的習俗。
2.天壇、地壇、日壇、月壇、是按《周易》先天八卦方位建造起來的
古代的帝王為什麼將天壇建在北京內城的正南方、將地壇建在正北方、日壇建在正東方、月壇建在正西方?其理論根據就是《周易》先天八卦圖。
《周易·說卦》曰:「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乾,陽物也,坤,陰物也。」古人依據這一段話,提出先天八卦論,按照先天八卦方位,乾南、坤北、離東、坎西、兌東南、艮西北、震東北、巽西南。
《周易·說卦》曰:「乾為天為君為父……坤為地為母」「離為火為日……坎為水為月……」這就是說乾為天在正南,坤為地在正北,離為日在正東方,坎為月在正西方。古人認為,先天八卦方位才是天地日月的本來方位。古人為了將天壇、地壇、日壇、月壇與先天八卦方位對應起來,於是就按照先天八卦方位將天壇建在北京古內城的南方,將地壇建在北方,將日壇建在東方,將月壇建在西方。而四壇中間就是皇帝的都城,由此可見,天、地、日、月壇所代表的卦位,與故都北京內城構成了先天八卦城。
3.天壇、地壇、日壇、月壇的建築形象特點也是根據周易而來
天壇的建築形象特點為圓形,地壇的建築形象特點為方形,日壇的建築形象特點亦以圓形為主,月壇的建築形象特點為方形,為什麼天壇建成圓形,地壇建成方形,日壇亦建成圓形,月壇亦建成方形?原來這也是根據周易而來。
《周易·說卦》曰:「乾為天為圓……坤為地……《周易·文言》曰:「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這就是說,乾卦代表天象徵圓形,坤卦代表地象徵方形。據此古市人認為天是圓形的,大地是方形的,天看起來像一口大鍋一樣扣在大地之上,這就是古人「天圓地方」說的由來。按照周易這一原理,古代帝王為了更好的與天地感應,獲取天地之神的佑護,於是就將天壇建成圓形,將地壇建成方形。天壇內的主要建築祭天用的祭壇圜丘是三層圓形平台,檯面中心為一圓形太極石,太極石外面為9塊扇圓形石頭圈圈相圍,圜丘下面的圍牆亦為圓形。存放皇天上帝牌位和皇帝祖宗牌位的皇穹宇也是圓形的,皇穹宇殿內地面亦為圓形,其中心為圓形石面,其外第一圈按八卦方位圍列著火塊扇圓形石頭地面,皇彎宇外面的圍牆為圓形,這就是有名的迴音壁。皇帝祈谷用的大殿祈年殿頂部為三層圓形建築,祈年殿內的地面亦為圓形地面,中心為一圓形石塊,其周圍按八卦方位的規律排列扇形石頭;祈年殿的基座也是三層圓形平台,祈年殿外面的圍牆也是圓形,天壇整個外圍圍牆北部亦為圓形。因此圓形是天壇建築的突出特點。
地壇內祭壇拜台為二層方形建築,其壇面石頭為方形,舞台周圍的澤渠的形狀亦為方形,拜台周圍的兩層圍牆亦為方形。可見方形是地壇建築形狀的突出特點。
《周易·說卦》曰:「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離為火為日……為乾卦……」。按照後天八卦方位,離卦為南,坎卦為北,分別與先天八卦的乾坤二卦位相重,因此,日壇與天壇一樣建成圓形,月壇與地壇一樣建成方形,現在日壇月壇的形狀已不是原來的形象,據現存的明朝初年設計的明中京(安徽鳳陽)的設計方案,日壇的祭壇是方形的,但緊緊圍繞祭壇的圍牆是圓形的,月壇的祭壇是方形的,圍牆也是方形的,明朝修建天地日月壇時就是參照明初南京和明初中京的設計方案建造的。
4.天壇、地壇內涵的「數」符合周易原理
《周易·系辭》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王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按照這一論述,一、三、五、七、九為奇數為陽數,二、四、六、八、十為偶數為陰數,陽數中最大的數為9,陰數中最大的數為10其次為8。天壇為天為陽,故其內涵的數為陽數單數,比如,祭天之壇圈丘建為三層,最上一層圈丘直徑9丈,第二層直徑15丈,第三層直徑21丈,最上層壇面為圓形其中心為一圓形石頭稱太極石,太極石周圍第一圈有9塊扇形圓形石頭相包圍,第二圈為18塊,第三圈為27塊,按fn=9n的數學規律排列。圈丘最上層為9圈,第二層為9圈,第三層亦為9圈,三層圜丘之間的台階均為9級。祈年殿的底座為三層,祈年殿頂又為三層,祈年殿從基座到頂部共9層,寓意9重天,祈年殿內地面為圓形,其中心為一圓形石頭稱中心石,其周圍第一圈按八卦方位由8塊石頭組成,第二圈16塊,按fn=8n的數學規律排列,共9圈。皇穹宇殿內地面亦為圓形,其中心為一圓形石頭,其周圍第一圈按大勢方位排列著8塊扇形石頭,向外依次按fn=8n的數學規律排列共9圈。地壇為地為陰,地壇建築的數為偶數陰數。如:地壇中心建築祭壇拜台為正方形二層,上層壇面尺寸為6x6丈,下層為l0x10丈,兩層之間的台階為偶數8階。地壇祭壇壇面由方形石組成,上層壇面中心為6x6=36塊大方石,其外接八卦方位排列為(8x8)x8=512塊較小型方石,下層為(8x8)x16=1024塊小方石,地壇祭台外圍牆2重。日壇內的建築的數為奇數陽數,如,一層祭台尺寸5x5丈,高5尺9寸,9級台階,外面一層圓形圍牆。月壇內的建築的數多為偶數陰數,如,祭壇壇面尺寸4x4丈,高4尺6寸,台階為6級。由上面可以看出,天、地、日、月壇建築中運用的「數」符合周易原理。
5.按《周易》「元、亨、利、貞」命名壇門
天壇內主要建築圓丘周圍圍牆有4個門,東門曰泰元門,南門曰昭亨門,西門日廣利門,北門曰成貞門,這4個門名稱的第二個字組成元、亨、利、貞四個字。元亨利貞是《周易》中乾卦之四德,《周易·文言》曰:「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干也。君子體仁足以長人,嘉會足以合禮,利物足以和義,貞固足以幹事。君子行此四德者,故曰:乾,元亨利貞」。天壇祭壇圜丘周圍4個門用「元亨利貞」四字命名,更加說明天壇是按《周易》原理設計和建造的。
天壇的佔地面積273公頃,地壇佔地面積37公頃,天壇比地壇大8倍,也就是說天壇面積大,地壇面積小,《周易·泰卦》卦辭:「小往大來,吉、亨」,否卦卦辭:「大往小來」。周易認為,泰卦上卦為坤,下卦為乾,否卦上卦為乾,下卦為坤。乾為陽為天為大,坤為陰為地為小。所以天壇的面積比地壇大。
㈢ 月壇公園的游覽指南
春季文化活動主要包括:晨練、群眾健身活動、南園天香庭內遊人自發的傳統戲劇表演等。
春季文化活動特色景點:南園臘梅、玉蘭等花卉。
最佳旅遊時間:月壇是明清兩代王朝祭祀月亮的場所,祭月儀式是每月都要進行的,因此參觀月壇全年各個月份都可以,都是最佳旅遊時間。
開放時間:6:00-21:00
地址:西城區月壇北街6號
所屬地區:北京西城區
門票:1元
交通路線:13、15、19、21、42、45、65、特4、823路月壇站下車
㈣ 北京月壇的主要建築有哪些
月壇內古香古色的建築月壇的由來,同樣是因為明朝的「更定祀典」事件,明世宗決定在西郊建夕月壇專以祭月,夕月壇就是月壇。
月壇在北京西城南禮士路以西,月壇北街以南。在明清文獻中記載,壇內主要建築,除祭壇壇台和內壇壇牆外,還包括鍾樓、天門、具服殿、神庫等古建築。
祭壇長約13米,高約1.5米。壇面鋪設白色琉璃,代表月亮,與日壇的紅色琉璃相對。祭壇東南西北四方各設白石階6級。
祭壇周圍有壝牆,方形,周長約315米,高約2.6米,厚約0.7米。
壝牆四面各開欞星門一座。正東之欞星門為三門六柱,西、南、北三門則均為一門二柱,柱和楣閾為白石制。扉皆為朱欞。
祭器庫和樂器庫分別為存放祭月時使用的祭器和樂器的倉庫。兩庫位於壝牆南門外,坐南朝北,各3間,祭器庫在西,樂器庫在東,建築彼此聯檐通脊。
神庫是平時安奉夜明神位之地,神廚則是祭祀前准備祭祀貢品的場所。井亭內可以汲水。月壇的神庫、神廚、井亭、宰牲亭位於壇垣內西南隅的兩個院落中。
北側院落為神庫和神廚及井亭:神庫3間,坐西向東;神廚3間,坐南向北,均為一出三級陛階;井亭北向,四面閑以朱欞;院落有牆垣一重,向東開一門。該院落和宰牲亭院落之間還有角門相連。
宰牲亭用於宰殺、清洗祭祀的太牢,如牛、羊、豬等。宰牲亭自成一院落,位於神庫、神廚、井亭院落南側。院落內有宰牲亭3間,坐西向東,院落牆垣一重,門亦東向。
鍾樓兩層,綠琉璃筒瓦歇山頂,檐下彩繪旋子彩畫。通過內部的木柵券門可登上二層。二層原有一尊鑄造於明代的黃銅大鍾,高3米、重兩噸多。
具服殿是皇帝祭月更衣、休息的場所。正殿3間,坐北朝南,綠琉璃筒瓦歇山頂,檐下斗栱,梁枋施金鳳和璽彩畫,正中懸「具服殿」匾;殿內有清高宗「典崇郊坎」御額,且有對聯:
西兌齋心陳白琥;大田發詠慶黃雲。
左右配殿各3間,殿頂覆黑琉璃瓦綠剪邊,梁枋施旋子彩畫。外設宮牆,形成院落,南開3座宮門。月壇一直以鐵柵欄作為園牆。後來改造重建了壇牆的絕大部分,重建的壇牆高5米,全長達580米,總共由15萬塊用傳統工藝製成的二重樣城磚槽實砌而成。
月壇的東天門和北天門均為三券門式,通面闊22米,進深4.5米。朱紅牆壁,歇山調大脊,單檐綠琉璃筒瓦,檐下彩繪旋子彩畫。
光恆街位於北天門東北,東天門北。街北原有牌坊,稱禮神坊,清朝時易名「光恆坊」,坊前界以朱柵。光恆街中心為甬路,該路由光恆街向南,然後西折,再向南達北天門,和門內的神路相接。月壇內還種植了很多名貴樹木,修繕了古建築,其中鍾樓、天門和神庫等均保存完好。後來月壇又新建了很多景點,如月壇蟾宮、天香院、攬月亭、爽心亭、月桂亭等,成為了一處優美的游覽勝地。
㈤ 北京發布十大最美賞月勝地,這些月亮有啥不同,會更好看嗎
其實正面來看,天下的月亮一般大,無論這十處景點的哪一個地方的月亮,其實都是同一個月亮,但是美景雖然說一樣,可是與它相伴的東西卻不一樣。鮮花之美不僅需要鮮花自己本身的美麗,同時也需要其他綠葉的襯托。而這幾處景點的作用正是如此,它們使得這一處月景在它們的襯托之下更加美麗。
當然,如果有機會在中秋節的夜晚與自己的家人一起來到這些美麗的地方。一起去欣賞這美麗的夜景那也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情。在與家人團聚之時的歡樂的同時,也能夠欣賞到這一年一度的美麗時刻。
㈥ 月壇公園在什麼位置怎麼去
月壇公園在西城區西二環月壇橋西側,途經公交汽車很多,參考如下:
13(和平東橋南-西城三里河)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13(西城三里河-和平東橋南)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15(動物園-天橋商場)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15(天橋商場-動物園)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19(翠林小區-動物園(樞紐站))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19(動物園(樞紐站)-翠林小區)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42(東四十條橋-廣外甘石橋)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42(廣外甘石橋-東四十條橋西)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56(菜戶營橋東-定慧橋南)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56(定慧橋南-菜戶營橋東)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823(北京西站-東直門外)月壇公園
曾用名-月壇
823(東直門外-北京西站)月壇公園
㈦ 北京有5壇,都是古代帝王家祭祀的地方,你知道是哪五壇嗎
北京的五壇分別為先農壇、天壇、日壇、月壇、地壇,都是古代帝王家用來祭祀祈福的場所。
五、地壇——祭祀皇地祇神
地壇是五壇中的第二大壇,是明朝和清朝的帝王祭祀「皇地祇神」的地方,也是我國現存的最大的祭地之壇。地壇的建築風格嚴格按照我國古代「天圓地方」、「天青地黃」等傳統和象徵傳說構思設計。現在的地壇也非常具有參觀價值,秋天地壇的銀杏大道非常美麗,吸引著許多遊客前來觀賞。
㈧ 距離故宮很近的,北京被「遺忘」的景區有什麼
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擁有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境內名勝古跡眾多。北京經濟實力雄厚,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可卻有很多人忽視了它是我國優秀的旅遊城市。可北京卻是中老年人最嚮往的旅遊城市,故宮、長城、天安門廣場、圓明園等都是家喻戶曉的景點,盡管北京的消費頗高,每年仍有眾多遊客前往。
月壇公園雖然距離故宮很近,曾經與天壇齊名,但近些年的知名度卻遠不如天壇,甚至無人問津,前去的遊客多以周邊居民為主。月壇公園1塊錢的門票讓很多人覺得好奇,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直接免費呢?眾所周知,很多景區後期都是需要維護和修繕的,月壇公園也不例外,小編覺得,可能收費只是為了讓遊客更加珍惜景點,也有更好的紀念意義罷了,你們覺得呢?
㈨ 北京門票1元的景區曾和天壇齊名,為啥很少有外地遊客知道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又是我國的繁華大都市,這里有著南來北往的人,很多人會選擇到這座城市奮斗,不得不說,這里確實是一個非常適合奮斗的城市,作為我國的繁華大都市,每天的五一、十一這種節假日來北京旅遊的人是非常多的,小編之前有親身感受過五一北京天安門、故宮的景象,真的是人潮擁擠,伴隨著天氣的炎熱那種感受真的是非常的煎熬,但是人們為了能夠參觀如此恢宏的建築,也都願意沉浸在人山人海的景象中。其實在北京除了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景區,還有很多不為人知的景點也是非常值得參觀的,介紹一下北京最“便宜”景區。
公園內的景觀可以說是應有盡有,除了古老建築外,還有涼亭,小橋,湖水,會讓人有一種目不暇接的感覺。這里至今來往的都是本地人,可能是由於這里的宣傳不到位,很多外地朋友對這里都是少有人知的,也可能是由於外地朋友來到北京旅遊時間不是特別的寬裕以至於不能到這樣的公園觀景,
㈩ 北京「十大最美賞月勝地」,你最Pick哪一個
中秋節已到。在中秋節這個我國傳統節日中,賞月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都是一項重要的節日活動。欣賞著皎潔明亮的月亮,心緒彷彿都飄到了外太空,眼前彷彿出現了嫦娥在月亮上的絕妙身姿,所有的煩惱與憂愁似乎都被掏空,剩下的只有溫暖與淡然。賞月這么重要,那賞月的場所對於格外重視賞月的人來說自然也是不可忽視的。這不,最近北京首次公布了十大最美賞月勝地,讓我們看看都有哪些吧。有你的pick嗎?
剩下的四個是景山萬春亭、北京古觀象台、什剎海和盧溝橋。景山萬春亭是最具人氣的一個賞月景點;北京古觀象台從名字上就可以聽出來,它是這十個賞月勝地里最富有科技感的;什剎海是最浪漫的賞月勝地;盧溝橋是最具有文藝范兒的。
這十個賞月勝地都各有各的好,各有各的特點。不過要讓我選擇,我會選擇頤和園。因為我很久以前就希望可以去頤和園一睹它的風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