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曹操慧眼識珠廣納賢才,他的麾下有哪些能人異士
說到三國大家都知道在,三國里只要我們說到劉備手底下的謀臣大家第一時間應該都會想到諸葛亮,的確我們可以從諸葛亮當初寫過的隆中對這首詩詞中就可以看到諸葛亮他有著不俗的一面,但是其實在三國時期,不僅僅是只有在劉備的手底下有這些能人異士,還有很多,被人們稱為梟雄的曹操的手底下的這些能人異士和謀臣更是多不勝數,所以曹操可以統一北方離不開自己,底下的這些能人異士和謀臣,那麼在曹操的手底下的這些能人異士和謀臣誰才是最厲害的呢?
B. 春秋五霸晉佔四霸: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為什麼三家分晉
這個問題要從一個小故事說起,也正是因為這個故事,才能導致三家分晉的結果,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志。
經過春秋時期長期的爭霸戰爭,許多小的諸侯國被大國並吞了。有的國家內部發生了變革,大權漸漸落在幾個大夫手裡。這些大夫原來也是奴隸主貴族,後來他們採用了封建的剝削方式,轉變為地主階級。有的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還用減輕賦稅的辦法,來籠絡人心,這樣,他們的勢力就越來越大了。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三家分晉的原因也都是內部原因,也是歷史的必然性,如果幾個大家族能團結一新,我想他們肯定會成為一代雄國,只可惜他們都想占據大勢力,被三家分晉也不足為奇了
C. 曾媲美東京的「超級城市」,為何會埋在河北泥沙里
大宋時期的北京大名府這個“超級城市”可以媲美同時期東京最終被埋在河北的泥沙中最直接的原因是北宋時期上演的靖康之恥,當時在大名府的趙構害怕被金人抓去於是棄城往南逃跑,大名府於是就結束了“超級城市”的歷史,先是成為了偽齊的國都,之後無論是金國還是元朝時期,大名府已經成為了一座普通的都城,在明朝建文帝時期,大名府因為發生大水災而被淹了。
目前在河北邯鄲市建立的大名縣其實也是在明朝中期的時候建立起來的,建文帝時期的那一場百年難遇的大水災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元朝時期經濟向南遷移,河北不再是中國的經濟中心,而京杭大運河永濟渠道也被淤泥堵塞造成的大水淹城,但是即使沒有那一場大水,大名府也最終會沒落。
D. 1981年長江上游洪水的介紹
1981年7月9—14日,長江上游四川盆地廣大地區發生了歷史上罕見的大面積連續6天暴雨,雨區主要集中在嘉陵江幹流中游、涪江中下游、沱江上中游以及岷江與渠江中游部分,致使長江上游幹流重慶至宜昌河段出現了當時建國以後或歷史上少見的洪水。重慶寸灘站洪峰流量高達85700立方米每秒,成為當時20世紀以後的最大洪水。由於山洪暴發,洪水泛濫,導致了干支流兩岸人民生命財產和工農業生產的嚴重損失,受災人口達1500多萬人,150萬人無家可歸,受淹耕地1300多萬畝,洪災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約20億元。四川盆地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年雨量900—1200毫米,基本上由盆緣山地向盆地腹部遞減,雨量集中在汛期,5—10月雨量約佔全年雨量的80%,其中暴雨多發生在7、8兩月,四川盆地西部峨嵋山、川東北大巴山南麓為長江流域主要暴雨區。四川盆地洪水災害頻繁,嘉陵江於流合川縣近200年間大水淹城記載就有13次之多,涪江下游隧寧縣近百年來也被淹過8次。四川省地形復雜,局部地區如—二條水系發生大洪水的機會較多,而岷江、沱江、嘉陵江水系同時發生大洪水的機會較少,1981年7月暴雨洪水則屬於這種類型,歷史上與其相類似的有1840年、1870年洪水。
E. 長江汛期發洪水,為什麼不能用大型製冰機把多餘的水變成冰,存放起來
理論上可行,事實上絕無可能。長江汛期的流量可以達到幾萬立方米每秒,一台大功率的水泵,其抽水流量也只能達到數百到數千立方米每小時,換言之要抽取長江里的水,可能需要數萬甚至數十萬台水泵同時作業抽水才行,所需的電功率是非常誇張的。而且水只是被抽走了,它還在啊,而且用製冰機把水變成冰,體積是不降反增的,上哪找這么大的冰庫(冰庫也需要長時間製冷)去存放,而要保持這么大體量的水處於冰凍的狀態,還需要極大量的壓縮機同時工作製冷,這用電量只怕比水泵的還要更誇張。
按照您的構想,抽取長江水並製成冰臨時儲存確實解決了大水對人民生活的影響,但所消耗的成本和社會資源,可能反而是任由大水淹城的數百倍了。並且一個事實就是,幾乎不可能有任何城市的電廠能負擔起前述的抽水泵、壓縮機的電力負荷,這個設計只可能是想想罷了。目前處理大江大河流域的水災問題,主要還是通過興建水庫實現水資源跨時空調配為主,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而因為水庫庫容只是按常規汛期的水平(可能預留一定的餘量)進行設計的,當遭遇非正常的洪水時,該裝不下還是會裝不下。而您所說的用泵排的做法,幾乎只適用於相對小規模的城市街道內澇等場景,冰凍就更不可能了(即便是城市積水也只是用泵運走到能排放的地方)。
如有用請採納。
F. 趙襄子是如何做到,抵抗三家聯軍長達三年之久的
晉陽之戰從規模上說,在戰國時期算不上什麼大戰,但卻是一次很有特色,意義深遠的戰爭。戰國策、史記、資治通鑒、韓非子、呂氏春秋、淮南子、說苑、風俗通等史籍,對此役都有較詳細的記載,足見其重要性。
第三,智謀之士在晉陽之戰中嶄露頭角,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由於奴隸社會世襲制度的瓦解,新興地主階級唯才是舉,廣攬人才,使士階層中一批有才華的人得以脫穎而出。晉陽之戰中,趙氏張孟談、魏氏任章、韓氏段規、智氏絺疵、智過,都是智某過人、能移其君的重要謀士。
他們大多沒有高貴出身,但是其深謀遠慮的見識,敏銳入微的觀察力,處亂不驚的應變能力,以及雄辯的口才,確有其非凡之處,對戰爭的進程和結局起了重要作用。
如張孟談能在絕境之中,冷靜分析敵情,發現對方的破綻,兩次不顧萬死,出入行陣,以就其謀,游說韓魏,化敵為友,終於使趙氏轉危為安,敗中取勝。絺疵、智過機敏過人,智伯若能採納其策,滅趙也不是不可能。
以晉陽之戰為發端,智囊人物在戰爭中,發揮其才略和作用,成為戰國軍事史上的一個重要現象。
智伯在攻城戰中,改強攻為長期圍困,又利用自然力,引晉水灌城,讓趙軍陷於極不利的境地,也減少己方的傷亡,這在軍事上是有其可取之處的。但在即將陷城之際,卻被勝利沖暈了頭腦,目光短淺,看不到己方聯盟中尖銳的利益沖突,和韓魏之君態度的微妙變化,又剛腹自用,聽不進謀士的意見以致最終敗亡。
G. 四大龍王和五帝龍王的形象(圖片),卡通的也行
四海龍王:佛經常有龍王「興雲布雨」之說,唐宋以來,帝王多次下詔祠龍、封龍為王,道教也有四海有龍王致雨之說,四海是指東、南、西、北四海,但四海龍王的名字卻有不同的說法。
《封神榜》∶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乾隆17年《台灣縣志》:「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恆,北曰崇禮。」
至於其名諱見於明代徐道《歷代神仙通鑒》:
東海,滄寧德王敖廣。南海,赤安洪聖濟王敖潤。西海,素清潤王敖欽。北海,浣旬澤王敖順。
現台灣民間所傳說的四海龍王是根據明代《封神榜》的記載而來。
龍生九子。徐應秋《玉芝堂談薈》引李東陽《懷麓堂集》載: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囚牛:平生好音樂,今胡琴頭上刻獸是其遺像。
睚眥:平生好殺,今刀柄上龍吞噬口是其遺像。
嘲風: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
蒲牢:平生好鳴,今鍾上獸鈕是其遺像。
狻猊:平生好坐,今佛座獅子是其遺像。
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
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上獅子頭是其遺像。
負屭:平生好文,今碑兩旁文龍是其遺像。
蠻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
四海龍王四海龍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四個神仙,弟兄四個中東海龍王敖廣為大,其次是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四海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統帥無數蝦兵蟹將。唐僧西天取經,四海龍王曾多次幫忙,或去興風作雨,或率兵助陣,自己的外甥小鼉龍觸犯了聖僧,他們也不徇私情,逮捕歸案。
南海廣利王 東海廣德王 北海廣澤王 西海廣順王
[編輯本段]龍王的傳說
龍王,道教神只之一,源於古代龍神崇拜和海神信仰。因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日本亦有信奉。被認為具有掌管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因此在水旱災多的地區常被崇拜。大龍王有四位,掌管四方之海,稱四海龍王。小的龍王可以存在於一切水域中。龍王形像多是龍頭人身。
[編輯本段]龍王在民間的地位
龍王被認為與降水相關,遇到大旱或大澇的年景,百姓就認為是龍王發威懲罰眾生,所以龍王在眾神之中是一個嚴厲而有幾分凶惡的神。中國東部的廣大地區由於多受旱澇災,民間為祈求風調雨順,建有龍王廟來供拜龍王。廟內多設坐像,通常只立有一位龍王。
[編輯本段]文獻記載
佛經常有龍王「興雲布雨」之說,唐宋以來,帝王多次下詔祠龍、封龍為王,道教也有四海有龍王致雨之說,四海是指東、南、西、北四海,但四海龍王的名字卻有不同的說法。 《封神榜》∶東海龍王名為敖光,南海龍王名為敖明,西海龍王名為敖順,北海龍王名為敖吉。 乾隆17年《台灣縣志》:「雍正二年敕封四海龍王之神,東曰顯仁,南曰昭明,西曰正恆,北曰崇禮。 至於其名諱見於明代徐道《歷代神仙通鑒》。
[編輯本段]文學作品中的四海龍王
龍在民間文學藝術中都是人格化了的,海龍王有為民造福的,也有與民為害的。在神話小說《封神榜》、《西遊記》,戲曲雜劇《柳毅傳書》、《張羽煮海》中,都有善惡不同、性格似人的龍王出現。 在《西遊記》中,有許多關於龍的描寫以及龍的故事。隨著民智開啟,佛教信仰開始傳入等因素,民間對龍王的形象有了改變。在這以前,龍王的印象大體都是正面的,但到了佛教開始興盛後,龍王的地位開始下降,在《西遊記》中已變成了配角,甚至是丑角。《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的就是大家熟識東海青龍王敖廣的龍宮,四海龍王面對孫悟空時也無力反抗,只能顫顫驚驚地獻上金剛棒、黃金甲等寶物,而出場時間也寥寥可數;而因為放火燒了龍宮,差點被玉帝處死,幸好被觀音菩薩所救,成為了唐三藏的白馬的龍王,正是另一個大家熟識的西海白龍王敖閏的三太子。
[編輯本段]《封神演義》中的四海龍王
除了在《西遊記》中提及過四海龍王外,另一部章回小說《封神演義》中亦有龍王的出現。《封神演義》又叫《封神榜》,是明朝中葉至晚葉時期,由許仲琳編定,亦有一說法是由揚州道教思想家陸西星所改作。 《封神演義》是以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故事為主幹,描述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在《創龍傳》中,田中芳樹多番提及到四海龍王奉天帝的命令,協助周朝討伐商紂,而且在《封神演義》中亦的而且確有龍王的出場。但在《封神演義》中,四海龍王在周武伐紂的戰爭中並沒有擔當任何重要角色。事實上就如《創龍傳》中竜堂始所言,在任何文學作品和典籍中,並沒有提及過四海龍王曾參與周武革命的戰爭。龍王在《封神演義》中的角色,差不多跟在《西遊記》中一樣,變成了配角、丑角。 在《封神榜》中,哪吒扮演了孫悟空在《西遊記》中的角色。頑劣的哪吒不知自己身上帶著的肚兜和腕鐲是仙人的寶貝,在九河灣洗澡時將肚兜放在水中,做成了東海震動,連水晶宮也震動起來。東海龍王敖廣(亦有一說法稱敖光)派人調查,但派去的人卻被頑劣的哪吒以寶貝打死了。敖廣再派自己的三太子調查,但三太子也一樣被哪吒所殺,更被哪吒剝皮抽筋。最後敖光向哪吒父親李靖大興問罪,並聲言要向天帝奏告。哪吒心裡不服氣,追回在路上的敖廣揍了一頓。最後四海龍王向天帝上奏此事,抓著了李靖一家解上天庭審判。而且聲稱要大水淹城,這時哪吒一人擔當過錯,剖腹剜腸、剔骨肉還父母,這才平息了此事。最後哪吒在師傅太乙真人的幫助下復活,並擔當了武王伐紂戰爭中的先鋒。在這以後,在《封神演義》中便沒再提到龍王。由此可見,四海龍王協助周朝討伐商紂的說法,確實純粹是文學的創作,並無確切的神話和傳說的背景支持。
[編輯本段]龍王姓敖的原因
來歷就是民間神話傳說了.封神榜是在民間傳說的基礎上寫的.如果找書面資料,最早的就是哪吒鬧海了吧.正因為前人這樣說,所以後輩以敖為龍姓. 據史書記載,早在四、五千年前,人類處於氏族社會時,每一個氏族,都拜一種動物,如牛、馬、虎、鹿、蛇等,作為本氏族的標志。後來,有個強大的氏族,把其他氏族都吞並了,就把各個氏族的動物標志擠湊在一起,虛構出一個最兇猛的動物形象,這就是所謂「龍」的來歷。 「龍」在我國古代書籍中的記載,一向是眾說紛壇的《禮記·禮運篇》中就稱「『龍、鱗、鳳、龜』,謂之四靈。」《說文》中說「龍」是鱗蟲之長,能細能巨,能長能短。《北大荒經》:「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具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謂之龍。」可見很早就把龍當作靈氣的神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龍有九似:頭似蛇、角似鹿、眼似兔、耳似牛……」龍被想像成為一身具備各種動物之所長,成了一種神異之物。《疏引正義》說:「龍為歲星,歲星木也,木為青龍」;又說「天宮東方之星,盡為蒼龍之宿」。說龍王就是龍屬之王,對其眷屬而稱王也。所以《大雲請雨經》上說:「有一百八十五龍王,為興風致雨之神。」四海龍王,是小說《西遊記》上說的四個龍王,即東海敖廣、南海敖欽、北海敖順、西海敖閏。又說,龍王有九子,據《玉芝堂筆薈》說:「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這是很有趣的神話。其九子的名字和特點愛好是:長子囚牛,生平好音樂,今胡琴頭刻獸是其遺像;次子睚眥,生平好殺,今金刀柄上龍吞口是其遺像;三子嘲鳳,平生好險,今殿角走獸是其遺像;四子蒲牢,生平好嗚,今鍾上獸鈕是其遺像;五子霸下,平生好負重,今碑座獸是其遺像;六子狴犴,平生好訟,今獄門頭上獅子頭是其遺像;八子蠻吻,平生好吞,今殿脊獸頭是其遺像(其原文少一子的記載)。不過《升庵外集》也載有龍有九子的事,除與《玉芝堂筆薈》所載蒲牢、狴犴、睚眥三名相同者外,又說:「形似龜好負重,今為碑下龜躍是也;螭吻,形似獸,性好望,今屋脊獸頭是也;饕餮,好食,故立於鼎蓋;趴蝮,性好立,故立於橋往,金猊,形似獅,好煙火,故立於香爐;椒圖,形似螺蚌,性好閉,故立於門首。」按《升庵外集》的記載,恰好為龍王九子。《三國演義》第二十—回也有一段龍的描寫,曹操和劉備談起龍的變化,曹操說:「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吞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於波濤之內……。」這些文字無非是說,龍是一種世上沒有、人們看不見的異靈之物。 龍究竟是什麼樣子呢?凡到北京參觀過北海北岸天王殿西那座彩色玻璃磚影壁的,就可看到壁面前後各有九條形態各異的龍,它們體態矯健,龍爪雄勁,形象生動,栩栩如生,似奔騰在雲霧波濤之中。這就是有名的「九龍壁」。看了九龍壁,心裡多少會有點「龍」的概念。我國殷墟甲骨文中,就有「龍」字。字有繁簡四體,從龍字的繁體來看,象是一種頭有角、大口、紋身、婉曲的動物;另有簡體字三種,也表現了口大、身曲的形象。《左傳》中有「深山大澤,實生龍蛇」之說。《出海經》中記載:「蛇身人面,發如赭,居於鍾山之下。」看來古代所指的龍是一種似蛇的動物。據《神農本草經》中,稱蜥蜴為石龍,稱蛇蛻為龍衣。可見,想像中的龍與蛇或晰錫,屬於同種的爬行動物。 === 在中國文化中,龍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從距今7000多年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對原始龍的圖騰崇拜,到今天人們仍然多以帶有「龍」字的成語或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上下數千年,龍已滲透了中國社會的各個方面,成為一種文化的凝聚和積淀。龍成了中國的象徵、中華民族的象徵、中國文化的象徵。對每一個炎黃子孫來說,龍的形象是一種符號、一種意緒、一種血肉相聯的情感!。「龍的子孫」、「龍的傳人」這些稱謂,常令我們激動、奮發、自豪。龍的文化除了在中華大地上傳播承繼外,還被遠渡海外的華人帶到了世界各地,在世界各國的華人居住區或中國城內,最多和最引人注目的飾物仍然是龍。因而,「龍的傳人」、「龍的國度」也獲得了世界的認同. 龍的發展——龍的影響(一): 中國龍文化,上下8000年,源遠而流長。龍的形象深入到了社會的各個角落,龍的影響波及了文化的各個層面,多彩多姿。 詩歌是我國文學中出現最早的形式,在上古的詩歌集《詩經》中,就已有關於龍的描述:「龍旗十乘」、「龍旗陽陽」,展示了在盛大的祭祀活動中,繪有龍紋的旗幟迎風獵獵的神聖庄嚴場面。在春秋戰國時興起的楚辭中,龍也是詩人幻想詠頌的對象。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在膾炙人口的《離騷》中,以熱情真摯的語句、豐彤薈蔚的修辭表現了他崇高的人格和強烈的憂國情懷。詩人講到他因不見容於楚國的群小而欲上天去求賢女、聖妃時,幻想自己也如仙人那樣駕起龍車在彩雲中遨遊: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用兮,吾將遠適以自疏。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紱而賓士。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大意為: 為我駕起那嬌健的飛龍, 乘上玉與象牙裝飾的車輛。 心志不一豈能共處, 我將自己離去,適彼遠方! 我的車隊有千輛,排列整齊, 隊伍威武,隆隆驅馳。 每輛車有八條蜿蜒的神龍牽曳, 車上飄動著五彩的雲旗。)
[編輯本段]四海龍王分別介紹
東海龍王
東海龍王敖廣在中國東方為尊位,按周易來說東為陽,所以東海龍王排第一也就理所應當的了,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 《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西海龍王
西海龍王 一千三百多年以前,天山腳下有一個美麗的大海,俗名西海,人稱博斯騰湖。 西海岸上是廣闊無垠的草原,各族牧民在這里生息繁衍。他們憑勤勞的雙手,使草原上牛羊成群、鮮花盛開,人們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 有一年,突然天降大旱,百草枯死,牛羊死亡,人們只能眼看著茫茫無邊的西海而嘆息。 草原大旱的消息傳到天庭後,玉皇大帝當即指派青沙龍前往西海,解除旱災。 青沙龍受命後,帶領家眷隨從騰雲駕霧飛降九天,來到西海,從此被稱為西海龍王。青沙龍視察旱情後,立即向玉皇大帝呈遞奏章,要求撥水。當時,普天之下均遭惡旱,其他江海無法救援,玉皇大帝只能命令西海龍王就地解決。 西海龍王無可奈何,只好將西海之水一口吞去三分之二,然後飛上天空,將水普降草原。青沙龍不顧自己龍宮安危,吸水降雨,使千里草原得救,然而西海從此卻變成了一個小湖,也就是現在的博斯騰湖。 草原得救了,牧民為了紀念西海龍王的功績,便在通天河的河口島上修建了一座廟宇,塑了西海龍王的全身像。廟宇雖然離居住區很遠,但牧民們為了感激龍王的盛恩,仍然朝夕前往敬香。 西海龍後是一個非常賢淑美麗的婦人,她全心全意輔佐西海龍王,頗得牧民敬愛。但因她操勞過度,轉眼百年仍膝下無子。龍王也因而常對她大發脾氣,妄動肝火。龍後回憶昔日和丈夫的恩愛,目睹龍王而今對自己冷落,不覺凄然淚下。 一天,西海龍王正在龍庭里為無子而苦悶,忽然,巡海夜叉押來一位妙齡女子。說她在龍宮窺探,特捉拿,送交龍王處治。 龍王見此女美貌絕倫,頓時魂飛九霄,又加之盼子心切,當即喝退夜叉,傳令彩布龍宮,納此女為妾。 龍後聽說龍王納妾,便到大殿看望。哪知龍後一到大殿,只見殿內霉霧繚繞,一個霞光彩照的水晶宮已經妖氣橫生。她走進宮里,仔細端詳那女子,才發現殿里所有妖氣都是從此女身上散出。 為了確保龍王安全,龍後含著淚向龍王奏道:」龍王陛下,你我結伴至今,你對我恩重如山,我縱是到九泉之下也不能忘懷。今天你喜納新妾,我也十分高興。只是選配佳偶並非兒戲,望陛下對新來女子的來歷過問清楚再娶不遲。」 這時,西海龍王已被那女子所迷,龍後的話他半句也聽不進。這妖女也早已心中有數,假意對龍王說道:「陛下,既然龍後不能容我,愚女自便去了。」龍王見愛妾要走,便把滿腔怨恨發向龍後,頓時大拍龍案,喝令左右把龍後趕出大殿,並宣布龍後永世不得再回龍宮。 丫環翠芸見龍王要趕走龍後,趕忙上前跪下求情:「龍王陛下,龍後和您夫妻多年,她為您干辛萬苦,一片忠心,您萬不可棄舊圖新,失了知己。」此時妖女在一旁早已按捺不住,便添油加醋地說:「陛下,依我看,龍後使女心懷叵測,妄圖讓您斷絕子孫。若不把她趕出龍宮,日後必生後患。」龍王聽後連連稱是,又喝令左右將翠芸用亂棒打出龍宮。 另妖女不是別人,而是開都河裡一條千年蛇精。原來就在開部河和西海里稱王稱霸,殘害牧民。後來她聽說玉皇大帝派青沙龍到西海任王,才慌忙逃到開都河。她一直對西海龍王懷恨在心,本想興兵報仇,只是無力對抗。後來得知龍王盼子心切,便搖身一變,化作絕代佳人,潛入龍宮引誘龍王。沒想到,龍王果然中計。 妖女深得龍王寵愛,便越發肆意妄為。她暗中發令,調來開都;司的大小蛇妖,到博斯騰湖裡吃殺龍宮護兵。自龍王納蛇妖為妾後,整日都被妖女纏得魂不附體,再也無心問理朝政,關心民情,致使千里草原旱情加重、百草枯黃、土地千裂、牲畜死亡,牧民們都背井離鄉,怨聲載道。 龍後和翠芸被驅出龍宮後,一路上吃樹皮草根為生。她們看到白骨遍野、民不聊生的慘狀,心裡痛苦萬分。這天,烈日高懸,暑氣騰騰,龍後因年老體衰,實在走不動了,只好和翠芸在路旁歇息。 青年牧民桑加拉挖野菜歸來,見一老嫗弱女在路旁倒卧,頓生憐憫之心,便上前說道:「老阿媽,這酷暑天氣,為何在此?趕快隨我回家喝口涼水也好。」龍後和翠芸見桑加拉心地誠篤,欣然答應了。 龍後和翠芸在桑加拉家裡住了數日,便要離去。桑加拉流著淚說:「阿媽,我自幼喪失父母,身邊也沒有一個親人,您老人家如能念我可憐,就收我做你的兒子吧,我一定會孝敬你的。」龍後見桑加拉一片真心,就答應了。自此,桑加拉待龍後親如生母,對翠芸勝親妹。三人相依為命,艱難度日。 由於龍後積郁成疾,沒過多久便一病不起。臨終前,把桑加拉叫到跟前說:「孩子,我本是西海龍後,只因龍王被妖女迷惑,將我和使女翠芸趕出龍宮,使得這千里富饒草原荒蕪。我現已年邁多病,只望你能和翠芸結成百年之好,下海除妖,為民造福,我就是死了也能暝目了。」 桑加拉聽後,當即表示要為母親報仇,要振興草原。龍後聽了心裡十分高興,接著說:「你是凡胎俗子,你既然有除妖報仇、振興草原的決心,母親我送給你兩件寶物。只要拿著這兩件寶物,你就可以和翠芸對付逆龍和妖女。」說到這里,龍後讓桑加拉和翠芸共同跪拜天地後,取下頭上的金簪子吹了口仙氣,金簪一下變成了一把金光閃閃的龍泉劍。隨後她又從嘴裡吐出一顆明珠,對桑加拉說:「孩子,這顆珠子是我千年修煉而成,有了它,你能避水火,能生元氣。你在下海時,一定把它含在嘴裡,千萬不可丟失。」說完,龍後就閉目歸天了。 桑加拉和翠芸悲痛萬分。為了盡快為母親報仇,只好忍悲含痛將龍後埋在西海岸邊。 埋葬了龍後,夫妻二人便避開海水,到了龍宮。只見蝦兵蟹將、蛇妖龜怪正在練兵。桑加拉揮舞龍泉劍,翠芸舉起紅纓槍就是一場大戰。劍光閃處,蟹頭落地;銀槍刺去,蝦兵氣絕。不大工夫, 龍宮外已是橫屍遍地、血浪翻滾。 這時,有活命者報知了老龍、蛇妖。他們聽後不由心中一驚, 慌忙拿起武器出宮迎戰。翠芸見了蛇妖,分外眼紅,舉槍便刺,緊不放。桑加拉見得逆龍,怒從心起,揮起寶劍,直刺心間。一時間,只殺得烏雲遮日,惡浪排空,龍宮抖動,大地搖晃。蛇妖自恃武藝高強,妄圖將翠芸置於死地。翠芸不甘示弱,心中懷著新仇舊恨,一槍緊刺一槍,只殺得蛇妖力不能支,趕忙朝孔雀河口逃去。 翠芸緊追不放,殺到孔雀河口,橫出一劍,將蛇妖斬為兩截。這條千年蛇精翻了幾翻,惡血噴涌,氣絕身亡。 桑加拉接戰青沙龍後,雙方勢均力敵,不分勝負。由於桑加拉口含龍後所贈寶珠,所以是越殺越勇,將龍泉劍舞得似車輪翻滾、蛟龍出海,把逆龍攪得眼花繚亂、耳鳴心跳。逆龍眼看不能招架,想要扭身逃跑。桑加拉大吼一聲:「往哪裡逃屍」!誰知,這一吼不要緊,卻把自己口中的寶珠吐了出來,桑加拉頓時失去了力量。逆龍見狀,回身向桑加拉撲來。桑加拉想到死去的母親、餓死的牧民、荒蕪的草原……努力穩住身體,照準逆龍頭上拋出寶劍。只見逆龍晃了幾晃,口吐白沫,疼痛地拱起腰肢,大叫一聲死去了。 桑加拉失去了寶珠,又因用力過度,也口吐鮮血撲倒在地。 翠芸殺了蛇妖,卻不見桑加拉,慌忙回到龍宮,見丈夫躺在地上,趕緊上前扶起。誰知桑加拉為除惡龍已經死去。翠芸悲痛欲絕,大喊一聲:「桑加拉等著我。」便拔劍自刎了。 從此,逆龍拱起身的身軀變成了現在博斯騰湖裡的湖心山,他吐出的白沫變成了博斯騰湖邊上的鹽池。 桑加拉和翠芸的屍體變成了一對白天鵝。這對白天鵝每天都在博斯騰湖上空盤旋,永遠留戀著自己美麗的故鄉和勤勞勇敢的人民。
南海龍王
南海龍王,名字叫敖欽,南海龍王是奉玉帝之命管理海洋的神仙,南海龍王的職責是管理海洋中的生靈,在人間司風管雨,統帥無數蝦兵蟹將。唐僧西天取經,南海龍王曾多次幫忙,或去興風作雨,或率兵助陣。
北海龍王
北海龍王北海龍王是神話傳說中在水裡統領水族的王,掌管興雲降雨。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由此,龍王之職就是興雲布雨,為人消滅炎熱和煩惱,龍王治水成了民間普遍的信仰。道教《太上洞淵神咒經》中的「龍王品」就稱,「國土炎旱,五榖不收,三三兩兩莫知何計時」,元始天尊乘五色雲來臨國土,與諸天龍王等宣揚正法,普救眾生,大雨洪流,應時甘潤。
H. 明朝末年淹死三十多萬人的洪水,是怎樣造成的
2017年7月,為配合城市建設,考古工作者在開封原第一監獄舊址發掘出了明代永寧王府的遺址,遺址為層層淤泥覆蓋。翻倒的大香爐、塞滿泥沙的轎子。一副顛倒狼藉的可怕場景。據專家考證研究,這曾經富麗堂皇,巍峨壯麗的王府,被明末的一場巨大洪水所吞沒。
崇禎十五年(公元1642年)九月十四日,開封城已經被闖王李自成圍困達四月之久。開封當時是明王朝在河南僅存的重鎮,周王藩邸所在,城內明軍在朝廷的督促威逼下,在做最後的困獸之斗。
此時的開封城已經彈盡糧絕,城內「家家炊煙絕,白晝行人斷。」士兵就連糞蛆、膠泥、馬糞都吃了。「城中胔骼山積,斷發滿城,存者十之一二,枯垢如鬼,河牆下敲掇人骨,吸其髓。自曹門至北門,兵丁餓死者三四百人。」無糧可吃的官兵,自然是人心渙散,鬥志全無,管工衙役徐文科,故意叫工匠修補城牆時偷工減量,好讓起義軍早日破城。不少明軍也以出城夜襲為由,成隊地向起義軍投降。
上圖_闖王進京
明朝官員趙士錦,在李自成攻佔北京之後,農民軍姚奇英對他說,九月十五日那天,他正率兵扒城牆,就在城牆快要扒開的時候,突然大水來了。農民軍也毫無准備,處在低處的營寨也被淹沒,損失了一萬人馬。這一定是官軍害怕丟了城,被崇禎治罪,就先把城給淹了。官軍畏罪淹城,這是農民軍方面對於開封決水的說法。
I. 泗州城的沉沒
從唐宋時期,隨著南北漕運的發展,繁榮興旺了九百多年,淮河下游的一座港口——泗州城,在黃淮水災頻繁的襲擊下,於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終於被一場特大洪水吞噬了。根據史料分析,泗州城被淹沒的主要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城址地勢低窪;二是黃河奪淮後的頻繁水災;三是明清兩代推行「蓄清刷黃」、「濟運保漕」政策所致。
關於泗州城址地勢低窪問題。從本文第一部分可知,泗州城地處洪澤湖西部,在成湖前,淮河兩岸均為湖盪窪地。據《泗州志》記載:「考泗之從來夙稱水國,地勢低窪,聞諸父老言,唐李諄風建城時,卜泗終有覆盆之憂。」泗州不僅地形低窪,淮河河床也深廣,在南宋時期,在盱眙可看到海潮倒灌現象。
唐宋時期,泗州城地面海拔高程查無史料。據1978年建成的盱眙淮河大橋施工技術資料記載,在靠近淮河主河道邊的小周灘、二淮河灘及蘆葦灘鑽探時,在8.1~6.7米高程的地面,遇到大量石塊、磚瓦片、爛木料等,這應為泗州城牆及房屋遺跡。再對照《帝年紀略》所載泗州城廓圖,淮河大橋工程部分樁基礎,正巧在州城東門附近穿城而過。由此斷定,古代泗州城地面高程約為6.7米。
1982年,江蘇省淮陰市曾對明祖陵地面淤土清理至原始地面進行測量,實測海拔高程為11.57米。據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總理河道劉天和所測陵地與淮河水面高差,推算明代以前淮河岸邊地面高程是6.56米(這個數與淮河大橋鑽探得數基本吻合),而淮河水面高程應為4.39米,蘇北黃海廢黃河口高程為4.5米,從這兩個數字可以說明,在南宋時,在盱眙段淮河裡有海潮倒灌現象是可信的。 泗州城城牆海拔高程,據1974年江蘇省泗洪縣水利局調查時,實測南城牆炮台牆頂海拔高程在10.7米左右。洪澤湖底平均海拔是10~11米。這說明,經過700多年黃河南泛,不僅黃淮洪水淹沒了泗州城,而且由於黃河泥沙對洪澤湖區的淤積,還埋葬了泗州城。
由於泗州城地勢低窪,在唐代建城不久,即遇到了水災,貞元八年(792年),泗州城就有被水淹的記載。為了防洪,北宋時開始築城。歐陽修在《先春亭記》中記述,景祐三年(1036年),泗州知州張殿承主持築城外防洪堤「九千二百尺……,高三十五尺,土石為堅,捍暴備災。」這次築堤用人力八萬五千個,用米一千三百石。防洪堤築好後,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南宋以後,汴渠漕運蕭條,泗州城經濟地位下降,城外防洪堤年久失修。到了明代,西、南兩面護城堤已遭毀壞,僅東、北兩面尚存堤址。因泗州為帝鄉城池,又有明代三祖陵寢建在城北十三里楊家墩,泗州城又復甦起來。 城牆難抵擋住洪水侵襲,從明初將兩城合一,城外築防洪堤以後,雖然能防禦一般洪水,但遇到黃淮水同漲,洪澤湖水位提高,淮河洪水出路清口受阻,泗州城遭受洪水災害是難以避免的。據《淮系年表》、《帝鄉紀略》等記載,明正統二年(1437年)夏,河、淮泛漲,泗州城東北陴垣崩,水內注,高與檐齊,泗人奔盱山漂流。明天順四年(1460年),夏淮水溢,水自北門水關入城,水勢高至大聖寺佛座。正德十二年(1517年)夏,淮河發生百年不遇大水,淮水灌泗州,「漲至陵門,遂浸墀陛」(10)據明代衛前街水尺推算,以上大水年,泗州城內水位海拔高度應在9~10米左右,城內地面水深應在2~3米左右。為了提高城區防洪能力,從正德十二年至萬曆十八年(1590年),明代先後五次進行修城築堤。萬曆四、五年間(1576~1577),巡按御史邵陛命楊化、州守陳永直督修泗州城外石堤,堤長一千四百二十七丈(4566米),高九尺有奇(2.88米),闊一丈有奇(3.2米)。又建水閘於香花門和南門外,以泄城內、堤內積水。泗州城人民為感恩邵陛,除在城內建祠、立碑紀念外,還將此堤命名為邵公堤。
明代後期,由於潘季馴推行「築堤束水」政策,把黃河河床固定以後,使淮河出路受阻,造成淮河中下游水災更加頻繁,據萬曆年間陳應芳《敬止集.論水患疏數》記載:「隆慶三年(1569年),黃淮暴溢,橫決高堰,入灌諸湖,遂成巨浸,當數十年所僅見耳!」從此開始了連續水災年「屈指計之,隆慶五年(1571年)水矣,萬曆二年(1574年)水矣,四年大水,五年又水矣,以至七年、八年、九年、十一年、十四年、十五年、十七年、十九年、二十一年、二十二年,三年無歲不大水矣!」
關於黃河奪淮帶給淮河流域的水災,從金明昌五年(1194年)到明萬曆以前,黃河在淮北平原多股分流入淮,每年把大約580多億立方米天然徑流量洪水注入淮河中下遊河道、湖泊,淮河河道、湖泊容納不了,即漫溢泛濫成災。另外,黃河南泛奪淮河下游入海,把每年16億噸左右的泥沙帶到淮河中下遊河道湖泊淤積,抬高了淮河水位,加上黃強淮弱,黃河水在清口倒灌洪澤湖,使洪澤湖水位抬高,一遇夏季大水,泗州城必遭水災之苦。 淮河水災頻繁,泗州城遭受的水災也隨著逐年加劇。據《明史.河渠志》、《淮系年表》、《泗州志》、《帝鄉紀略》等史籍記載統計,從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至金明昌五年(1194年),共1059年,泗州城被淹事件29次,平均36年發生一次水災。從1194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洪澤湖水庫初步建成以前,共計384年,泗州城被淹事件達43次,平均8.9年發生一次嚴重淹城水災。黃河奪淮後比奪淮前,泗州城遭淹頻次增加4倍。
蘇北淮陰清口,是黃淮運交匯的地方,為了防止清口淤塞,保證漕運暢通,明清兩代推行「蓄清刷黃」政策。多次修築,加高延長洪澤湖大堤,使洪澤湖水位常保持高於黃河的水位。以全淮之水出清口刷黃濟運。據研究,洪澤湖區不同時期水位基準:在「明萬曆以後洪水是11.2~12.5米,康熙前期在12.8~13.25米。」 (11)這兩個時段的洪水位,已經高於泗州城牆的高度,雖然泗州城有防洪大堤,洪澤湖大堤上還有五座減水壩泄洪,但是在這樣的高水位下,泗州城遭滅頂之災隨時都可發生。在明代還有怕危害祖陵的顧忌,多次修築防洪堤,在治水策略上也採取過「分黃導淮」和在洪澤湖大堤增設減水壩等措施,但都是亡羊補牢,無力回天。到了清代,無「祖陵」之憂,為了維護漕運命脈,大搞「蓄清刷黃」和「減黃助清」,利用洪澤湖為黃河分洪,進一步提高了洪澤湖水位,使水淹泗州城事件更加頻繁,泗州城覆滅厄運已成定局。 據統計,從明萬曆六年(1578年)至康熙十九年(1680年),共102年,在這個期間,泗州城遭水災淹城事件達29次,平均3.5年就發生一次淹城事件。每次大水淹城,都會發生街巷行舟,房舍頃頹、民多逃亡的慘景。清順治六年(1649年),六月,淮河大水,泗州城東南潰決,水灌入城,水深一丈多,不少人被淹死。十月水退,城內房屋已倒塌一半,街道上乃有大片積水,「路徑阻絕,唯有南門至州署前耳」。有人警告說:「泗之城郭人民不即陸沉為沼者,僅持一堤耳!倘修飭少疏,蟻穴一潰,全城魚矣,不可刻防也(12)泗州城已到了十分危險的處境。康熙十九年(1680)年六月,淮河上下游地區,連續70天陰雨,「淮、黃並漲,有滔天之勢」(13)「六月,淮大溢,外水灌注如建瓴,城內水深數丈,檣帆往來可手援堞口。嘻,甚矣哉,官若浮鷗,民皆抱木而逃,自是城中為具區矣……(14)
泗州城湮沒 地下已經300多年了。在明清兩代,由於受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的限制,在強大自然力面前,只好採取犧牲局部,換取漕運暢通的治水政策。統治者不惜花費巨大的人力財力,大築洪澤湖大堤,這樣做的結果,不僅是城毀人亡,還使三千多平方公里土地被淹。「千秋功罪,誰人評說「。在封建王朝時代,淮河兒女面對悲劇,只能發出對蒼天的詰問和無奈的嘆息。
注釋:
(1)《後漢書.張禹傳》卷74
(2)《後漢書.馬援傳》附馬梭傳
(3)《太平寰宇記》卷124
(4)(6)《元史》卷—00,「兵志、屯田」
(5)《元史.昂吉兒傳》
(7)《泗州志》
(8)三祖陵:朱元璋祖父朱初一,曾祖父朱四九,高祖朱百六的葬地。
(9)《靳文襄公奏疏》卷一《河道弊壞已極》
(10)明代劉天和《問水集》卷六
(11)1983年華北水電學院研究生張衛東論文《洪澤湖水庫的修建——十七世紀及其以前的洪澤湖水利》
(12)《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鳳陽府部匯考四》卷830
(13)《明實錄》萬曆二十四年十月
(14)清康熙二十七年莫之翰撰《泗州志》
J. 李靖的故事有哪些
李靖是唐朝開國的衛國公,位極人臣,權傾一世。可是他的出身卻很低下,至於他以後是怎樣當衛國公的,這裡面還有一段相當離奇的傳說。
隋朝末年的時候,隋主有一次做了一個夢,夢見洪水淹掉了都城,大水把都城裡的人全都淹死了。洪水過後,在城頭上長出了樹,接著樹上就結出了一個果子。
木和子合在一起是個「李」字,又見大水淹城,隋主認為會有一個姓李,名字與水有關的人來奪取自己的君王之位。當時正好他的臣下有個李姓人家生得一個兒子,名叫李洪。隋主起了疑心,就殺了李家的兒子。此事慢慢地就傳播開來了,驚動了另一個李姓人,這人就是李靖。李靖血氣方剛,足智多謀,而且精通兵法,諸般武藝都很嫻熟,真算得上是個能文能武的全才。他從小就失去了父母,一直由他的舅舅韓擒虎撫養。韓擒虎本就是一位能征善戰的勇將,他常與李靖談論兵事,李靖每每都能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見。韓擒虎不由經常贊嘆說:「能談論孫子和吳起兵法的,當今世上除了李靖,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人了!」
李靖看到隋主行法這樣嚴酷,就認為隋朝的國脈必定不會很長久。他知道隋主夢木生子,洪水滔天,就深信將來奪天下的,肯定是一個姓李的人,繼而他又想到自己身上,因此常常懷有鴻鵠之志。
有一次,他因事路過華山,聽說華山西嶽大王甚是靈應。於是准備香燭到廟里去瞻拜,乞求西嶽大王給他算上一卦。可是連擲兩卦,這卦都立著不倒下,不知是何卦。
李靖見是這樣,怒從心起,昂首挺立於神像的面前,厲聲拍著桌子對西嶽大王說:「我李靖要是沒有非常的福分,那麼上天生下我來又有什麼用呢?早就聽說西嶽大王神靈聖明,可是為何我兩次求卦,都是陰陽不分呢?我如今再問最後一卦,要是再不靈驗,我李靖只能斬下你的頭來,焚祭這廟宇了。」說完就又擲了一卦。這次,兩片卦在地上旋轉了半晌才停下來。李靖向前定睛一看,是個陽卦。他暗想:陽卦是為君王的卦像,是非常吉利的。於是收起卦來拜別而去。
又有一次,他到渭城去拜訪朋友,寓居在渭城南面郊野的一座旅舍里。一天他起來之後,閑著無事,就獨自一個人騎著馬到外面去遊玩。這個時候正是春末夏初季節,農夫在田地里辛勤耕種,但是卻因久旱沒雨,土塊十分干硬,所以農夫耕作起來非常吃力。李靖走得有些累了,又覺得相當的口渴,就到一家農戶去乞茶水喝。這農家見他是個過路人,不敢怠慢,就沏了一碗好茶給李靖解渴。李靖喝了茶,趕忙道謝。接著,仍然上馬前行。忽然見前面的山崖邊有一隻野兔蹦了出來。李靖放馬就追。那兔子相當機靈,東奔西跑,讓李靖怎麼也逮不到。
再說,李靖只顧一個勁兒地追趕,早已不知道自己走了多遠。等到你意識到的時候,天色已暮,兔子也沒有了蹤影。正當他尋思要找個歇宿時,回馬就看到樹林深處,有高樓大廈。於是策馬前行,到那裡去投宿。
到那裡一看,原來是一座大院落。這時候已是掌燈時分,宅院的大門已經緊緊地關上了。李靖下馬扣響了門環。許久,一個白頭老翁出來開了門,問他找誰。李靖於是把要借宿的事說了。
老翁說道:「這宅院的男主人都出去了,只有老夫人在家,你等我進去稟報一聲,要是夫人肯答應,你即可在此借宿。」
李靖李靖將馬拴在門前的樹上,拱手立在門外等候。少頃,只見老翁出來傳話說:「我家老夫人請客人相見。」李靖整里好衣冠走了進出。只見裡面燈火輝煌,堂院深深。雕梁畫棟,珠簾翠帳。屋裡擺放的物件,沒有哪一件不是眩目的奇珍異寶。坐在廳堂上的那位老夫人,年紀大約五十歲的樣子,綠裙素襦,舉止端雅。左右站著女婢數人,有擎香爐的,也有捧如意的,也有持拂子的,兩邊一字排開侍立。李靖於是登堂鞠躬拜謁。老夫人也從容答禮:「請問,尊客姓氏是什麼,為何到了這個地方?」李靖恭敬地通報了姓名,並把自己追趕兔子而迷路的事說了。並又問道:「此處是誰家的宅院?」老夫人不緊不慢的說:「這是我們龍氏的一座別院。老身和兩小兒居住在這里。今晚上兩小都不在家,本來不適留宿外人,但是郎君迷了路而來投宿一夜,若是我們不留,郎君只怕就沒有別處可尋了?若是不嫌棄,你就留下歇息吧。」隨即叫侍婢,准備好酒餚款待李靖。
李靖睡到半夜,被一陣吵吵鬧鬧的聲音驚醒了,還沒等他明白過來,只聽到一個聲音道:「我們是送天符來的,請通報你家大少爺一聲,叫他夜裡四更天行雨,不得有誤!」說完這聲音就消失了。後來又聽到老夫人說:「兩個兒子都不在家裡,可是天帝的命令是不能違背的。到時沒有按時行雨,全家都會受到責罰,這可該怎麼辦呢?」半會,只聽見一個婢女說:「我們家裡來的這位過路客人,我看他不是一般的人,何不去求求他呢?」
老夫人聽了這婢女的話,就親自來到李靖的門外叩門相求。
李靖是個膽粗氣豪的人,聽了老夫人的話,略微遲疑了一下問道:「我是凡人,如何才能代替龍神來行雨呢?」老夫人道:「郎君要是肯,我們自有辦法。」
李靖於是就答應了。老夫人大喜,就命人取一杯酒來,親自端來遞給李靖道:「喝了這酒可以抵禦風雷,你喝了吧。」李靖接過酒來,一飲而盡,頓時覺得神氣健旺。老夫人又叮囑道:「大門外已經備下了龍馬,郎君乘上它,就能行雨。馬鞍上系有一個小琉璃瓶,瓶中裝著水母。瓶口外邊還有一個小金匙,郎君當看到龍馬跳躍的時候,便用金匙取一小滴,滴到馬鬃上,千萬不要多。這就是行雨的方法。」
李靖一一領命,隨即出門上馬。行不出數步,即騰空而起,御風而馳,非常平穩,越行越高。一霎時,雖然馬足下面,雷聲電光,李靖也沒有一點畏懼。他按照老夫人的話,在龍馬跳躍地地方,就把水母滴在馬鬃上。後來,不知在什麼地方,龍馬又跳躍起來。李靖從曙光中往下面看時,正是白天在老農家吃茶的地方,想道:「此處田地乾枯,一滴水母恐怕不夠?」於是,一連滴下了二十餘滴。
行雨完了之後,龍馬就跑回來了。李靖下馬進來見老夫人,只見老夫人滿面愁容。迎面就對李靖說:「郎君為什麼這樣胡塗!瓶中的水母一滴,就是人間一尺雨;早就告訴你只能下一滴,你為何在此處連下二十滴呀?現在這個地方,平地的水都有二丈深,田地、屋舍、人們,都被淹沒了。老身已遭天罰,兩小兒也將被天所譴!」李靖聽後大為吃驚,慚愧萬分。老夫人說:「這也是定數,不能怨你一個人。我也煩勞了你,臨別就該有所饋贈。」於是叫出兩個青衣女子來,相貌極美,其中一個滿面笑容,另一個微有怒色。老夫人說:「她們是文婢武婢,你可以擇取其一,也可以全部都要。」李靖一再推辭:「我有負委託,連累了你們,怎麼還敢有什麼相求的。」老夫人說:「郎君不要推辭,快點作決定吧。」
李靖心想:「我要是兩個都要,或覺得我太貪;要是選擇文婢,別人或以為我懦弱。」因而選擇了武婢李靖拜謝了老夫人,出門上馬,與武婢同行。走不多遠,回過頭來看時,原先的宅院已不見了。又走了數里,那女子說道:「剛才郎君要是取了我們二個,那麼就會文武兼備,將來定會是出將入相的人才;你只取了我這個武婢,將來只不過一代名將而矣!」說完從袖中取出一本書,交給李靖道:「熟讀此書,可臨敵制勝,建立大功。」隨即,那女婢轉眼就不見了。
後來,李靖果然只是護國衛君的一代名將,最終也沒有當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