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福建福鼎的資國寺介紹
資國寺位於福鼎市東南郊距市區5公里的蓮峰山上,總佔地面積100多畝,常住僧眾80餘人。1980年被省政府定為首批對外開放重點寺。
資國寺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歷盡滄桑,幾經興廢,其沿革與佛教的盛衰息息相關。據記載,該寺始建於唐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宋代大全祖師重興,其時有九井十三墩,為其鼎盛時期;明代重建法堂;清乾隆年間重修祖師殿,光緒十六年(公元1890年)又興建伽藍殿。
近年來,該寺已逐漸發展成為集朝聖、觀光、旅遊為一體,以明清宮殿和唐宋叢林建築為主、江南園林建築為輔的園林式寺院。目前,總山門、放生池、伽藍殿、佛學院教學樓、客堂、塔院等工程已竣工。寺中的「蓮峰山福壽園」別具特色,內有大型石雕經幢、各式碑塔、廊亭、名家題字、太湖石假山、漢白玉蓮花噴池等,形成濃郁的文化藝術氛圍。
資國寺,建於唐咸通元年(860),為唐冠庄龐葉兄弟所建,鼎興於宋代,明朝中興。在一千多年的歷史長河中,波瀾起伏,興圮交替。資國寺位於福鼎縣東南部,距縣城5公里的資國村蓮峰山上。是福鼎佛教曹洞派始祖發源地。該寺依山傍海,山水秀麗,景色宜人。峰頂一片平地,四周巒山環拱、林壑幽靜,逢董江朔望漲潮,浮現水面,壯如蓮花;當東方黎明泛白,遠眺蓮花峰上,酷似一朵浴水而出、蓓蕾初開、婷婷玉立於江波之上的碧蓮。月朗風清之夜,彷彿可見瞻宮,向有「蓮花曙月」的雅稱,為福鼎近郊一大旅遊景觀。現古建築群,雄偉壯觀,工藝精湛,木構大雄寶殿、法堂均為明代建築物;祖師殿、伽藍殿為1753年重修。相傳宋代全盛時期有九井十三墩;現存有唐井、宋泉、石器、法堂基石,明代的梁、棟、柱以及千年鐵樹(1985年開始開花,每年花期達6個月)。明桂樹、清柏樹等。現殿宇堂皇、齊全,環境幽靜,市內公交車直達寺門、遊客、香客朝山進香、賞花悅目,絡驛不絕。隨著佛教文化的發展,資國寺的規模不斷擴大,征地後總面積達8.67公頃,在不久的將來要將資國寺建設成為朝聖、觀光、旅遊為一體,以佛教文化為內容,以唐、宋建築風格為主體的園林式寺院,再現蓮峰妙境。歷代文人墨客來此聚會、講學、攬勝者,留有許多題詠,如清宰相孫鏘鳴的「浮生若夢誰非寄,到處能安即是家」,清狀元王壽彭的「清香滿室佛入定,明月出海天為高」,近代高僧圓瑛法師的「無法向人說,將心與汝安」等,加之當地畲族居民的風情民俗,更使這座千年古剎增添光彩。
我去過資國寺,上次遭台風吹下,不知道怎麼樣了.
⑵ 豫劇包龍圖坐監唱詞
1、《包龍圖坐監》唱詞:
披枷鎖受大刑怒火萬丈,
年邁人囚籠困舉步艱難遍體是傷滿目凄涼。
數十載護皇律官居老相,
一不貪贓 二不賣法,
鐵面無私 直諫敢上。
三口銅鍘震朝堂,
原曾想上清廉下不敢妄,
誰料想我自己的門生藐視發剛,
血淋淋酷刑下把我的眼撥亮,
舉賢士須把小人提防。
若非是蘇風英進京告狀,
陷些兒將狗官舉進朝堂。
象這等貪官賊若把權掌,
國不寧 民遭殃,
冤案累累遺恨長。
辯忠奸尚需要民意察訪,
且不可認門第聽信報章。
此一番可算是見識增長,
清名下也有那藏身虎狼。
不枉我牽毛驢熱汗流淌,
查出了高守正受賄貪贓;
不枉我忍苦痛身挨棍棒,
方曉知酷刑下又口難張;
不枉我坐監牢法繩鎖項,
體擦到官風惡百姓遭殃;
在獄中等蘇陳落實供狀,
一樁樁一件件核對其詳。
待明日升公堂銅鍘擺上,
將爾等一個個捆上法堂,
平冤獄我親把苦主釋放,
鍘貪官除惡霸正義伸張。
包拯我年雖邁志高膽壯,
為黎民七十三歲我甘冒風霜。
2、《包龍圖坐監》是豫劇著名黑頭李斯忠的得意之作,也是河南省豫劇二團的「看家戲」。李斯忠(1921——1996)一輩子演過90多出包公戲,可以說是戲曲界演包公戲最多的一位藝術大家。當年他已經73歲(1994年)還在演《包龍圖坐監》,正好與戲中包拯微服出訪案件年齡相當,所以便有了73歲的李斯忠演73歲的包拯的說辭,高度贊揚了他對豫劇包公戲的貢獻。
⑶ 杭州靈隱寺對聯圖片:人生哪能多如意
杭州靈隱寺內有這樣一副對聯:「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語言朴實,卻富含哲理。這種「半稱心」的生活和知足常樂、隨遇而安的心態,被林語堂先生稱為「中國人所發現的最健全的生活理想」。林語堂先生總結為: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半稱心」不是無奈和消極,而是一種豁達和智慧。林語堂先生總結為: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半命半天半機遇,半取半舍半行善;半聾半啞半糊塗,半智半愚半聖賢;半人半我半自在,半醒半醉半神仙;半親半愛半苦樂,半俗半禪半隨緣;人生一半在於我,另外一半聽自然。
(3)法堂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靈隱寺在清末重建基礎上陸續修復再建的,寺廟佔地面積約87000平方米,靈隱景區總體佔地面積約2577000平方米。靈隱寺布局與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築中軸線上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葯師殿三大殿。
靈隱寺總體規劃是沿中軸線形成五層格局:天王殿-大雄寶殿-葯師殿-藏經樓(下設法堂)-華嚴殿。同時向兩翼布局,先後建成線刻五百羅漢堂、道濟殿(現稱濟公殿)、客堂(六和堂)、祖堂、大悲閣、龍宮海藏(藏品陳列);並於原羅漢堂遺址重建五百羅漢堂,陳列平均身高1.7米的五百青銅羅漢,堂中央另建12.6米高的四大名山銅殿。
先後建成了大型《心經》壁、百獅群雕等,並於五百羅漢堂西北建冽泉,借假山疊石形成自然瀑布流入阿耨達池,池邊建有「具德亭」,以紀念清初具德中興靈隱之功。
⑷ 小米游戲資訊里的藏經閣中的圖片來源是哪
裡面點質詢,再點藏經閣,再也不用擔心沒有可以看的了。小米游戲在需要保證強大營收能力的情況下,如何面對優質的內容商,成為了小米游戲一個左右手互博的尷尬問題,保證強大的營收需要優質的內容,但優質的內容分成肯定不便宜。
拓展:
1、藏經閣,(Zàng Jīng Gé)又稱法堂,是寺院講經說法藏經的場所。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敕修少林寺時,原藏經閣藏經移貯法堂,故法堂又稱"藏經閣"。原建築毀於1928年,1993年按舊制重修。
2、據塔銘資料載:少林寺法堂建於元代至正年間(約公元1345年)。之後歷明永樂朝,清順治朝,每有修葺。清雍正十三年敕修少林寺,法堂翻修為五楹大殿,內貯元、明、清三代大藏經,計5480卷;達摩面壁影石、少林拳譜秘笈、明《大藏經》銅版、拳譜、木刻《少林寺志》版本等。
3、1928年,軍閥混戰,國民軍石友三縱火少林寺,法堂及其貯藏,全毀於「火厄」。現殿內供漢白玉卧佛,長7米,重16.5噸,法相庄嚴、祥和。東西兩壁經櫃,貯《中華大藏經》、《敦煌大藏經》、《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經》、《高麗大藏經》及佛教、少林武術等典籍。
⑸ 中國佛教寺廟布局
佛教是屬於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三教之一,深受古時皇家的重視和推崇,所以寺院的布局和供奉佛位是有講究的,大致是按照古代皇家建築風格及方位來安排.
通常的寺院是坐北朝南,三門向南開,但也有說法,寺院不能太正對南向,有點偏東或偏西的那種向南方向.布局基本上是天王殿,中間供奉彌勒菩薩,以布袋笑彌勒見多.四天王左東南、右西北(以彌勒為准,左即東方)。
彌勒菩薩的背後是供奉韋馱菩薩。以天王殿作為主線,縱線對正,接下來就是主殿——大雄寶殿,主要供奉釋迦牟尼佛,當然也有寺院供奉法身毗盧遮那佛,釋迦牟尼佛的左右一般供奉東方葯師佛、西方阿彌陀佛。或者禪宗道場就乾脆供奉釋迦牟尼佛粘花像,左右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大雄寶殿的左右兩旁一般是十八羅漢,左9尊右9尊。
釋迦牟尼佛的背後,一定是供奉觀音菩薩見多,稱海島觀音,左右善財童子和東海龍女。觀音大士身後配有羅漢或者三十二應身圖。
接下來是法堂和藏經閣,兩者可以上下兩樓,或者相互連接都可以。上述的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都在一條縱線上。
橫線主要是在天王殿和大雄寶殿之間,設立左右鍾鼓樓,左鍾樓(東邊),右鼓樓(西邊),一般鍾樓下或供奉地藏菩薩,鼓樓下或供奉伽藍菩薩(現關公像)。也有的寺院將鍾鼓直接設立在大雄寶殿之中。但大致的布局就是如此。 以「寺」為名
東漢明帝時,釋摩騰自西域用白馬馱經,初宿洛陽鴻臚寺,於是以「寺」名之,創立「白馬寺」。「寺」在白馬寺創立之前,為官署之名,後來凡是僧眾所居處,皆以「寺」為名。
在中國佛教寺廟的建築中,殿堂是寺院建築的主體。殿是供奉安置佛像以供禮拜祈禱的處所,堂是供僧眾說法行道和日常起居的地方。下面將就普通常見寺廟的格局作些介紹。
布局
院落式的寺院布局,一般是座北面南,從山門(寺院正門)起沿一條南北向中軸線,由南向北每隔一定距離布置一座殿堂,周圍用廊屋或樓閣把它圍繞起來。中軸線上由南向北的主要建築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殿之後是法堂或藏經樓(閣)或毗盧閣、觀音殿。大雄寶殿前,左右配殿有枷藍殿、祖師堂(或觀音殿、葯師殿等)相對。寺院的主要生活區常集中在主軸線東側,包括僧房(居室)、香積廚(廚房)、齋堂(飯堂)、職事堂(庫房)、榮堂(接待室)等。接待四方之來者的客房特設在中軸線西側。
山門
佛寺的大門稱為「山門」。由於「天下名山僧佔多」,寺院多在山林之處,所以得名。山門一般有三個門,象徵「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無作門。中間一座常建成殿堂式。叫山門殿或三門殿。殿內塑兩大金剛力士像,如同兩個門衛護持寺院。
天王殿
進了山門往北,第一重殿是天王殿。在天王殿前兩側有鍾樓和鼓樓。天王殿中間供坐北面南的大肚彌勒佛。東西兩旁分塑四大天王像,彌勒佛背後神龕內供韋馱菩薩像。
大殿
天王再往北是「大雄寶殿」,俗稱「大殿」,為寺廟的主殿、正殿。「大雄」是梵文筏那摩那的漢譯,是對佛祖釋跡牟尼的尊稱,指佛有大力,能伏「五陰魔」、「煩惱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
常見的供奉釋迦牟尼佛有三種姿勢:一種稱「成道像」,結跏趺坐(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名為「定印」,表示禪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為「觸地印」,表示釋迦成道前,為了眾生而犧牲自己,這一切唯有大地能夠證明。再一種為「說法像」,結跏趺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形,名為「說法印」。還有一種立像,左手下垂,名「與願印」,表示能滿足眾生願望;右手屈臂向上伸,名「施無畏印」,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
還有的是「三佛同殿」。一種是供「三身佛」,「三身」指三種佛身。中尊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指體現了佛法的佛本身。左尊為「報身佛」,名「盧舍那佛」,指經過修習而獲得佛果之身。右尊為「應身佛」,即是釋迦牟尼佛,指佛為度脫世間眾生需要而現之身,特指釋迦的生身。
又一種為供「橫三世佛」。這里的「世」指三個空間世界,以其同時存在,所以叫「橫三世」。正中為本尊釋迦牟尼佛;左側為左手持缽(表示盛甘露),右手持葯丸的葯師佛;右側為阿彌陀佛。
另一種為供「豎三世佛」。這里的「世」、指因果輪回遷流不斷的個體一生中存在的時間。三世指過去(前世、前生)、現生(現世、現生)、未來(來世、來生)三世。在佛像中的位置是:正中為現在佛,即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即燃燈佛。佛經說他生時身邊一切光明如燈,故得名。亦說釋迦未成佛時,燃燈佛曾為他「授記」,預言將來成佛的事。右側為未來佛,即彌勒佛。彌勒是釋迦之後將為佛。佛經講他將繼承釋迦的佛位而成佛,所以叫未來佛。
佛殿兩側各九尊羅漢。佛壇背後是觀音菩薩手持楊枝凈瓶,立於普陀洛枷山海之間。
配殿
大殿的東西兩側配殿是枷藍殿與祖師殿。
伽藍是「僧伽藍摩」的簡稱。是「僧園」之意。這里的伽藍特指「祗樹給孤獨園」,是釋伽在舍衛國居住說法的場所。
伽藍殿供波斯匿王和他的太子祗陀,還有給孤獨長者。相傳「祗樹給孤獨園」是給孤獨長者用金錢購置波斯匿王太子祗陀的花園,建築了「祗園精舍」,釋迦說法的道場。除了這三位護持佛法建立枷藍的善士外,殿內兩側還有供美音、梵音、天鼓等十八位枷藍神的,他們是寺院的守護神。
法堂
大殿的後面為法堂,也叫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的地方,它是佛寺中僅次於大雄寶殿的主要建築。法堂也供佛像,但主要設法座。法座亦稱獅子座,堂中設高台,中置坐椅,供法師演說佛法之用。法座後掛象徵釋迦說法傳道的圖像。法座前置講台,台上供小佛像。下設香案,供置香花,兩側列置聽法席位。
藏經閣
法堂之後是藏經閣,藏大量書籍,一般不對外開放。
寺廟建築布局圖
庄嚴與供具
寺院殿堂布置除各類佛像外,還有一些比較固定的庄嚴和供具。所謂庄嚴就是以示莊重嚴肅的裝飾。中國佛殿之庄嚴主要為寶蓋、幢、幡、歡門等。
寶蓋又稱天蓋。殿堂所供本尊佛像有寶蓋,佛經稱華蓋。一般以木材、金屬或絲織之材料製成。
幢,又稱寶幢,為佛、菩薩的庄嚴標幟。用以表麾眾生,制魔眾。一般以絹、布等製成。幢身周圍置八個或十個間隔,下附四垂帛,或綉寶生如來、地藏菩薩等像,或加彩畫,頭上安寶珠。每一佛前多置四柱寶幢,或繞寶蓋而懸置。
幡,又稱勝幡。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之庄嚴,它猶如大將的旌旗。幢下長帛下垂者曰幡,而以幢竿垂幢日幛幡。幡有多種顏色和製法,以平絹製成的叫平幡,束絲製成的叫絲幡,以金屬玉石聯結製作的叫玉幡。旗竿頭安寶珠的稱雲幢旗,幢竿頭置龍頭的叫金剛幡。幡上多書佛號或經偈,懸掛於佛像前。
歡門,是懸於佛像前的大幔帳,上面用彩絲綉成飛天、蓮花、瑞獸、珍禽之類。飛天是西方極樂世界的神靈。歡門兩側垂幡,稱為幡門。門前懸供佛琉璃燈一盞。
供養在佛教中名目繁多,有香花供養、飲食供養、燈明供養、衣服供養等等。
殿堂供具多寡,看殿堂結構的大小以及法事需要來決定。佛經中說,殿堂當設二十一種供奉之具,如果不能辦到,五種也可以。五種供具是:香水、雜花、燒香、飲食、燃燈。佛像前所設香爐、花瓶、燭台叫「三具足」,就是從五種供具中簡化而來的。
佛像前設有香幾供台(大桌),其形或長或方。長的香幾安置「三具足」之類,而方供台卻是以奉五供(即塗香、花鬘、燒香、飲食、燈明)之用,以絲綉桌圍將四面圍起。供台上前置香幾,幾上放小香盤。香盤用紫檀木製作,上置一香爐二香盒,分盛檀香、末香。盤前掛一紅幢,綉蓮花瑞禽之類。寺廟是中國佛教建築之一。起源於印度的寺廟建築,從北魏開始在中國興盛起來。這些建築記載了中國封建社會文化的發展和宗教的興衰,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寺廟建築起源於印度。我國在南北朝時代大規模興建寺廟成風,據《洛陽伽藍記》記載,北魏首都洛陽內外有一千多座寺廟。唐朝詩人杜牧的《江南春》待中說:「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可見南朝寺廟之多。中國古代寺廟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鍾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後,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廟內大都另闢塔院。中國佛寺不論規模地點,其建築布局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沿著這條中軸線,前後建築起承轉合,宛若一曲前呼後應、氣韻生動的樂章。中國寺廟的建築之美就響應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與亭廊的相互呼應之間,含蓄溫蘊,展示出組合變幻所賦予的和諧、寧靜及韻味。中國古人在建築格局上有很深的陰陽宇宙觀和崇尚對稱、秩序、穩定的審美心理。因此中國佛寺融合了中國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軸線布局、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的建築群體。此外,園林式建築格局的佛寺在中國也較普遍。這兩種藝術格局使中國寺院既有典雅莊重的廟堂氣氛,又極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遠。1.正殿:即大雄寶殿,俗稱「大殿」。位於天王殿以北。是供奉佛教的教主——佛陀的大殿。「大雄」,(意謂偉大的英雄)是對佛的尊稱,指佛有大力,能降伏「煩惱魔」、「五陰魔」、「死魔」、「自在天魔(欲界第六天、之魔王,能害人善事)」等「四魔」。《法華經.湧出品》曰:「善哉善哉,大雄世尊。」《法華經.授記品》雲:「大雄猛世尊,諸釋之法王。」新譯《華嚴經》卷四《世主妙嚴品》雲:「如來智慧不思議,悉知一切眾生心,能以種種方便力,滅彼群迷無量苦。大雄善巧難惶,凡有所作無空過。」佛為大雄,故佛教寺院中供奉佛像的正殿,即稱大雄寶殿。供奉的主要佛像,常見的有一、三尊二種類別。(1)供一尊佛:一般是供奉釋迦牟尼佛像。常見有三種姿勢。其一為成道相,結跏趺坐(盤腿打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名為「定印」,表禪定之意,右手直伸下垂,名「觸地印」。其二為說法相,結跏趺坐,左手橫放在左腳上,右手向上屈指呈環形,名為「說法印」。再一種是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名為「旃檀(旃,音zhān;旃檀,檀香)佛像」。下垂手勢名「與願印」,表示能滿足眾生願望;上伸手勢名「施無畏印」,表示能解除眾生苦難。釋迦佛在世時,優填王用旃檀木按釋迦佛的形象雕成此像。據《增一阿含經》卷二十八所載,佛成道後,上忉利天為母說法三個月,時,憍賞彌國優填王難禁思慕之情,遂請毗首羯摩天造佛形像,此是有佛像之始。後來仿製的也叫旃檀佛像。(2)供三尊佛:有多種安排方式。一種是供「三身佛」:中尊為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尊為報身佛,名盧舍那佛;右尊為應身佛,即釋迦牟尼佛。另一種是供「三世佛」,又分兩種:一種是在三個空間世界中存在的佛,中間一尊為娑婆世界釋迦牟尼佛;左尊為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左手持缽,右手持葯丸;右尊為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上,掌中有一蓮台,表示接引眾生。三世佛之旁各有二菩薩立像或坐像;釋迦牟尼佛旁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葯師佛旁為日光菩薩、月光菩薩;阿彌陀佛旁為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再一種是供過去、現在、未來的三尊佛。正中為現在佛釋迦牟尼佛,左側為過去佛迦葉佛,右側為未來佛彌勒佛。另外還有供奉五方佛的,以五尊佛分別闡釋佛的意義:正中為法身毗盧遮那佛。左手第一尊為南方寶生佛,表佛德;第二尊為東方阿閦佛,表覺性。右手第一尊為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尊為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主尊兩側,常有「脅侍」,即左右近侍。釋迦佛的近侍,一般為老「迦葉」、少「阿難」兩大弟子。殿內東西兩側,近世多塑十八羅漢像。佛壇背後常供一堂「海島觀音」,或僅供一尊觀音菩薩像。迦葉,亦稱摩訶迦葉,為佛十大弟子之一,以頭陀第一著稱。身有金光,映蔽餘光使不現,故亦名飲光。生於王舍城近郊之婆羅門家,於佛成道後第三年為佛弟子,八日後即證入阿羅漢境地。人格清廉,深受佛陀信賴;於佛弟子中曾受佛陀分予半座。在靈山會上,受佛正法眼藏,傳佛心印,為禪宗初祖。佛陀入滅後,成為教團之統率者,於王舍城召集第一次經典結集。生平修苦行,遵佛囑於雞足山入滅盡定,待彌勒佛出世時,傳佛衣缽。阿難,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全稱阿難陀,意譯為歡喜、慶喜、無染。系佛陀之堂弟,生於佛成道之夜。佛壽五十五,阿難二十五歲時出家。出家後二十餘年間為佛陀之常隨弟子,善記憶,對於佛陀之說法多能朗朗記誦,故譽為多聞第一。阿難天生容貌端正,面如滿月,眼如青蓮花,其身光凈如明鏡。於佛陀生前未能開悟,佛陀入滅時悲而慟哭;後受摩訶迦葉教誡,發憤用功而開悟。於首次經典結集會中被選為誦出經文者,對於經法之傳持,功績極大。初時,佛陀之姨母摩訶波闍波提欲入教團,阿難即從中斡旋,終蒙佛陀許可,對比丘尼教團之成立,功勞至鉅。又據《付法藏因緣傳》卷二載,佛陀傳法予摩訶迦葉,摩訶迦葉後又傳法予阿難,故阿難為付法藏之第二祖。阿難於佛陀入滅後二十年至二十五年間於殑伽河中游示寂,入寂前,將法付囑於商那和修。2.配殿:東配殿一般是伽藍殿。伽藍意譯「眾園」,原指修建僧舍的基地,轉而指包括土地、建築物在內的寺院的總稱。伽藍殿供奉伽藍神,即守護伽藍之神,又稱守伽藍神、護伽藍神、護僧伽藍神或寺神。依《七佛八菩薩大陀羅尼神咒經》卷四所述,護僧伽藍神有十八人,一名美音、二名梵音、三名天鼓、四名巧妙、五名嘆妙、六名廣妙、七名雷音、八名師子音九名妙美、十名梵響、十一名人音、十二名佛奴、十三名嘆德、十四名廣目、十五名妙眼、十六名徹聽、十七名徹視、十八名遍觀。此謂之為「十八伽藍神」。《敕修百丈清規》卷七《節臘章》四節土地堂念誦條下雲:「上來念誦功德,迴向當山土地列位護伽藍神合堂真宰。」宋.道誠《釋氏要覽》卷下雲:「中國僧寺立鬼廟,次立伽藍神廟。」可見唐、宋代的禪家已有奉祀伽藍神的風俗。或謂伽藍堂即是「土地堂」,此蓋以土地神為伽藍守護神而祭祀之,故稱土地堂。《釋氏要覽》又引道世語雲:「寺院既有十八神護,居住之者,亦宜自勵,不得怠惰為非。恐招現報耳。」近世以來,中國佛教界常以關帝(關羽)為伽藍神。相傳隋代天台宗創始者智者大師,曾在荊州玉泉山入定;定中曾見關帝顯靈,率其鬼神眷屬現出種種可怖景象,以擾亂智者。經過智者大師的度化之後,關帝乃向智者求授五戒,遂成為正式的佛弟子,並且誓願作為佛教的護法。從此以後,這位千餘年來極受國人敬重的英雄人物,乃成為佛教寺院的護法神。另一說法:釋迦牟尼佛成道後,橋薩羅國給孤獨長者用大量金錢購置波斯匿王太子只陀在舍衛城南的花園,建築精舍,作為釋迦佛在舍衛國居住說法的場所。只陀太子僅出賣花園地面,而將園中樹木奉獻給釋迦,因以二人名字命名為「只樹給孤獨園」。釋迦佛在園內居住說法傳道25年。伽藍殿即是為紀念此事而設的殿。伽藍殿正中供的是波斯匿王,左方是只陀太子,又方是給孤獨長者,以紀念這三位最早護持佛法、建立伽藍的善士。西配殿一般是祖師殿,多為禪宗派系為紀念該宗奠基人而建。正中供禪宗初祖達摩祖師,左側供六祖慧能大師,右側供百丈懷海禪師(他是禪宗清規的制定者)。3.法堂:大殿之後為「法堂」,亦稱「講堂」,是演說佛法、皈戒集會之處,在佛寺中是僅次於大殿的主要建築。法堂的特點是:除一般性的安置佛像外,在堂中設法座、鍾鼓。法座供演說佛法之用。鍾在左鼓在右,供上堂說法前擊鍾鳴鼓所用。法座後掛象徵釋迦佛說傳道的圖像。法座之前置講台,台上供小佛坐像以象徵聽法諸佛,下設香案。此外,有的寺院設羅漢堂,有的寺院院中或前後有佛塔,有的寺院還有地藏殿、文殊殿、普賢殿、禪堂(念佛堂)和藏經閣(樓),等等。中國佛教寺院建築,體現了追求對稱的美學法則,是造型藝術的傑作,它與佛教雕塑、繪畫融合在一起,共同推動了佛教藝術的繁榮。佛教傳入中國,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是以漢代官署的格局建造的,以後又有不少官僚和富家施捨現成的府邸和私宅為佛寺。所以,中國漢族地區的佛寺在近兩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基本繼承了中國的建築傳統,以院落形式作為佛寺的布局,即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串連而成。
漢地佛寺的另一特點,就是有一條南北中軸線。主要建築建在中軸線上,附屬建築則在中軸線的東西兩側。
中軸線上的建築由南往北,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等。天王殿前的東西有鍾樓、鼓樓對峙。大雄寶殿前的左右是伽藍堂和祖師殿相對。法堂前左右為齋堂和禪堂。法堂後或藏經閣左右是方丈室。另有庫房、廚房、客房、浴室等分布四周。大寺名剎,還另闢有五百羅漢堂。有的著名大寺院在寺院的左後側或右後測設立戒壇,自成格局,另為一院。還有的附有塔院(又稱塔林)。
各殿堂供奉的佛像一般是:
山門(正門):多為三門並立,中間大兩旁小,故又稱「三門殿」。門內兩側塑有金剛像。
天王殿:三門殿內的第一重殿。殿中央供奉彌勒尊佛,背後供奉韋馱菩薩,韋馱菩薩面北而立。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像。
大雄寶殿:是寺中主殿、正殿。因宗派不同,正殿供奉的佛像也有區別。
比較常見的是:
一佛二弟子:釋迦佛、阿難、迦葉。
一佛二菩薩:釋迦佛、文殊、普賢。
一佛四弟子:釋迦佛、文殊、普賢、阿難、迦葉。
橫三世佛:葯師佛(東)、釋迦佛(中)、阿彌陀佛(西)。
豎三世佛:燃燈佛(過去佛,東)、釋迦佛(現在佛,中)、彌勒佛(未來佛,西)。
三身佛:盧舍那佛(左)、毗盧遮那佛(大日如來,中)、釋迦佛(右)。
五方佛:阿閦佛(東)、寶生佛(南)、大日如來(中)、阿彌陀佛(西)、不空成就佛(北)。
過去七佛:迦葉佛、拘留孫佛、屍棄佛、毗婆屍佛、毗舍浮佛、拘那含牟尼佛、釋迦牟尼佛(由東至西)。
凈土宗寺院也有在主殿供阿彌陀佛(坐像)或接引佛(立像)的。
正殿佛像的背後,或供文殊、普賢、觀音三大菩薩,或塑海島觀音。
大殿兩側多供奉十八羅漢,也有的大寺供奉二十諸天。
觀音殿:又叫圓通殿、大悲殿,本殿以觀音菩薩為主像。
藏經閣:一般安置在中軸線最後一進、為兩層正殿,是藏經之處。上下分別供奉大日如來和三世佛。
伽藍殿:位於主殿之東,供奉守護伽藍土地。「伽藍」是「僧伽藍」的略稱,意為「眾園」、「僧院」,即寺院。此殿中間是波斯匿王,左為祇多太子,右為給孤獨長者。波斯匿王原是舍衛國王,後皈依佛教,為佛教事業做出了很大貢獻。後兩位最先施造了祇園精舍,供佛陀和弟子們居住。
祖師殿:殿內正中為來華的禪宗初祖達摩,左為其五傳弟子慧能,右為慧能的三傳弟子並建立了叢林制度的百丈懷海。有的左側供創建禪林的馬祖道一。
香積廚:即廚房。多安置緊那羅王像,祈其監護。
以上所述寺院殿堂布局及佛像供奉情況,為一般正規的寺院採用,但也略有不同。至於小型寺院,則可因地而異,各具風格。
⑹ 求:佛教 法堂座位後的 獅子吼壁畫,圖片。 急急急。要獅子的啊。最好是大圖,阿彌陀佛。
南無葯師琉璃光如來 願能如願
⑺ 這個圖上的三個建築分別叫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可以這樣叫么還是第一個是山門殿
時間綿延流動的繪畫美,以理智的入世精神排斥了非理性的迷狂。中國古代寺廟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為山門,山門內左右分別為鍾樓、鼓樓,正面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金剛塑像,後面依次為大雄寶殿和藏經樓,僧房、齋堂則分列正中路左右兩側。大雄寶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龐大的建築,「大雄」即為佛祖釋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後,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廟內大都另闢塔院。 中國佛寺不論規模地點,其建築布局是有一定規律的:平面方形,以山門殿———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法堂———藏經樓這條南北縱深軸線來組織空間,對稱穩重且整飭嚴謹。沿著這條中軸線,前後建築起承轉合,宛若一曲前呼後應、氣韻生動的樂章。中國寺廟的建築之美就響應在群山、松柏、流水、殿落與亭廊的相互呼應之間,含蓄溫蘊,展示出組合變幻所賦予的和諧、寧靜及韻味。
參見:http://ke..com/view/76558.htm
**************山門殿不一定要有,天王殿必須要有,最簡單的佛寺結構就是: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
************從你的圖上可以看出,中軸線上是:天王殿———大雄寶殿———本寺主供菩薩殿,天王殿後左右為鍾樓、鼓樓、僧房、齋堂。
⑻ 福建有多少寺廟
法海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羅山。
法海寺創建於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初名「興福院」,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始改今名。一千多年來,該寺歷經滄桑,代有興廢。宋政和七年(1117)曾改作道觀,稱「神霄宮」。此後不久,又恢復為佛寺。明代,寺院一度被豪強占為私人別墅。至萬曆年間,才復舊觀。此後又久為俗家所侵佔。直至1928年,圓瑛法師主持雪峰崇聖寺時,才將法海寺收回加以重修,作為雪峰下院。1948年,忠心和尚曾創辦「法海中學」,招收貧寒失學青少年,為社會培育了一批人才。新中國成立後,福建省、福州市佛教協會均設在寺內。「文革」中,除殿堂建築外,佛像等一切陳設悉遭破壞,房屋被工廠、機關等佔用。1976年後落實宗教政策,寺院交還佛教界,並重加整修。
法海寺的主要建築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弘化樓、客房等。
湧泉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東郊鼓山。
據清代黃任《鼓山志》記載,湧泉寺「其先為潭」。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填潭建寺。當建寺時,寺前一壑泉水如涌,故名湧泉寺。宋咸平二年(999),真宗賜額「鼓山白峰湧泉禪院」。明永樂五年(1407),成祖賜名「湧泉寺」。永樂六年(1408)及嘉靖二十一年(1542)兩次毀於火,寺內建築所剩無幾。萬曆四十七年(1619)至天啟七年(1627)間重建。清順治、康熙年間又經修繕擴建。康熙三十八年(1699),敕賜御書「湧泉寺」匾額。
湧泉寺現存殿宇大多系清代建築,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千佛陶塔、藏經樓、印經樓、香積廚等。
西禪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西門外的怡山。
西禪寺建於隋以前,原名清禪寺。後唐長興年間(930—933)改名長慶寺,後以福州四城各有一大寺(東禪、南禪、北禪、西禪),將長慶寺稱為西禪寺。宋代兩次重修。元至正九年(1349)再修。明正統二年(1437)、崇禎十年(1637)又兩次重修。清代幾度重修。光緒二年(1876)至十七年(1891),按唐宋時格局重建,並在法堂後新建一藏經閣。1928年又重建明遠閣一座,辟寄園和放生池。1941年9月,西禪寺部分殿堂被日本侵略軍炸毀。後修復。1956年又進行重修。「文革」中遭受破壞,後由愛國僑僧、居士和華僑等捐款修復。1983年,西禪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西禪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鐵塔天燈」、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禪堂、方丈室、念佛堂、明遠閣、鍾樓、鼓樓、玉佛樓、報恩塔等。
林陽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區。
林陽寺古稱林洋院,又名瑞峰林洋寺、瑞峰院。該寺創建於後唐長興二年(931)。明初寺廢。萬曆四十年(1612)重建,後又廢。現存寺院為清光緒年間重建。寺宇建築大體仿效鼓山湧泉寺格局。1930年,圓瑛法師曾擔任住持。
林陽寺主要建築有鍾鼓樓、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伽藍殿、地藏殿、大悲殿、祖師殿、報恩堂、古月塔院、客堂、禪堂、齋堂及僧寮等。
1983年,林陽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地藏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東門外金雞山下。
地藏寺建於武帝大通元年(527),名法林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尼寺。唐乾寧元年(894)重修。五代時期稱金雞山報恩寺,寺內建有地藏殿。宋、元、明各代皆有修葺。後因遭火災,寺毀。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在報恩寺地藏殿遺址建新寺,取名地藏寺。清末以來雖多次擴建,但基本上保持原貌。抗戰前夕,重新整修,成為福建女眾叢林,凈土道場。
地藏寺現有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樓、客堂、五觀堂、念佛堂、庫房、方丈室、寮房等。
1983年,地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崇福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北郊象峰山麓。
崇福寺原為「祝聖道場」,建於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後毀。明末清初重興。後復廢。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修並擴建,至此乃具叢林規模。該寺為曹洞宗法脈。新中國成立後,福州市佛教協會於1957年在寺內創辦佛教安養院,並改為女眾道場。1981年,福建省佛學院女眾班設在寺內,首創當代中國尼眾學府。1983年,崇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據文獻記載,日本長崎縣建有聖壽山崇福寺,俗稱福州寺,為象峰崇福寺的分寺。改革開放後,日本佛教友人曾多次來此尋根認祖。
崇福寺主要建築為鍾鼓樓、天王殿、大殿、法堂、念佛堂、五觀堂、觀音閣、庫房、香積廚、方丈室、校舍、僧舍等。
崇聖寺
位於福建省閩侯縣雪峰。
崇聖寺簡稱雪峰寺,創建於唐咸通十一年(870),初稱應天雪峰禪院。乾寧元年(894)移寺陳洋(即今址)。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改名雪峰崇聖寺,當時即有「南方叢林第一」之美稱。明代,該寺列為中國禪院五山十剎之一。清末,雪峰寺與怡山長慶寺、鼓山湧泉寺、瑞峰林陽寺、象峰崇福寺並列為福州五大叢林。1928年圓瑛法師任住持。此外,該寺勝進法師於1938年到馬來西亞弘法,在怡保建「東蓮小築」,作為雪峰下院,並時時撥款回寺修建。抗戰期間,寺遭炮轟,天王殿也被台風吹毀。1980年後,陸續進行重建。
崇聖寺為佛教禪宗雲門、法眼二宗派的發源地,在佛教史上頗有影響。
崇聖寺主要建築有內外山門、天王殿、鍾鼓樓、大雄寶殿、禪堂、法堂、祖師紀念堂、枯木庵等。
1983年,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萬福寺
位於福建省福清縣黃檗山。
萬福寺創建於唐貞元五年(789)。自唐以後,歷代興廢不一,史乘乏載,難以稽考。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重修。嘉靖三十四年(1555)遇倭寇之亂,又遭焚毀。萬曆二十九年(1601)復興。萬曆四十二年(1614)賜「萬福禪寺」額。崇禎十年(1637),隱元禪師歸任主持,萬福寺成為明末清初福建一大名剎。1928年,寺被山洪沖毀。近年來,福建省佛教協會成立了修建委員會,有計劃地對萬福寺進行修復。
清順治九年(1652),日本長崎華僧所建的興福寺住持逸然及唐三寺諸護法,數度聯名邀隱元東渡弘法。隱元遂於順治十一年(1654)五月率領徒眾三十人離黃櫱南行,七月五日安抵日本長崎。到日後,又得到後水尾天皇及德川幕府德川家綱將軍的優遇,在京都宇治賜地建寺。新寺建成後,隱元不忘故山,仍命名為黃檗山萬福寺,並創立一新宗派,與日本原有的臨濟、曹洞鼎立,稱為黃檗宗。後來日本黃檗宗僧侶就稱福建的祖寺為「古黃檗」,稱京都的新寺為「新黃檗」。日本黃檗山的建築規模、叢林制度和宗教儀式等,完全仿照福清黃檗山的形式,今猶保存三百年前隱元時代的規模。其最初十幾代的住持,多由中國渡日的僧侶擔任。清中葉後,中日黃檗山僧侶的往來瀕於停滯。1979年,日本黃檗宗各寺以宗議會議長吉井鳩峰為團長,組成「古黃檗拜塔友好訪華團」,來到福清黃檗山萬福寺拜塔禮祖,恢復了中斷已久的中日兩國黃檗山佛教的友好聯系。其後,「日中友好臨黃(臨濟與黃檗)協會」又多次組團來訪。1983年,他們在黃檗山建立了一座「日本黃檗山萬福寺開山隱元禪師東渡振錫之地」碑,以為紀念。
1983年,萬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⑼ 福建有哪些寺廟
法海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羅山。
法海寺創建於五代後晉開運二年(945),初名「興福院」,宋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始改今名。一千多年來,該寺歷經滄桑,代有興廢。宋政和七年(1117)曾改作道觀,稱「神霄宮」。此後不久,又恢復為佛寺。明代,寺院一度被豪強占為私人別墅。至萬曆年間,才復舊觀。此後又久為俗家所侵佔。直至1928年,圓瑛法師主持雪峰崇聖寺時,才將法海寺收回加以重修,作為雪峰下院。1948年,忠心和尚曾創辦「法海中學」,招收貧寒失學青少年,為社會培育了一批人才。新中國成立後,福建省、福州市佛教協會均設在寺內。「文革」中,除殿堂建築外,佛像等一切陳設悉遭破壞,房屋被工廠、機關等佔用。1976年後落實宗教政策,寺院交還佛教界,並重加整修。
法海寺的主要建築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閣、弘化樓、客房等。
湧泉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東郊鼓山。
據清代黃任《鼓山志》記載,湧泉寺「其先為潭」。五代後梁開平二年(908)填潭建寺。當建寺時,寺前一壑泉水如涌,故名湧泉寺。宋咸平二年(999),真宗賜額「鼓山白峰湧泉禪院」。明永樂五年(1407),成祖賜名「湧泉寺」。永樂六年(1408)及嘉靖二十一年(1542)兩次毀於火,寺內建築所剩無幾。萬曆四十七年(1619)至天啟七年(1627)間重建。清順治、康熙年間又經修繕擴建。康熙三十八年(1699),敕賜御書「湧泉寺」匾額。
湧泉寺現存殿宇大多系清代建築,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千佛陶塔、藏經樓、印經樓、香積廚等。
西禪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西門外的怡山。
西禪寺建於隋以前,原名清禪寺。後唐長興年間(930—933)改名長慶寺,後以福州四城各有一大寺(東禪、南禪、北禪、西禪),將長慶寺稱為西禪寺。宋代兩次重修。元至正九年(1349)再修。明正統二年(1437)、崇禎十年(1637)又兩次重修。清代幾度重修。光緒二年(1876)至十七年(1891),按唐宋時格局重建,並在法堂後新建一藏經閣。1928年又重建明遠閣一座,辟寄園和放生池。1941年9月,西禪寺部分殿堂被日本侵略軍炸毀。後修復。1956年又進行重修。「文革」中遭受破壞,後由愛國僑僧、居士和華僑等捐款修復。1983年,西禪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西禪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鐵塔天燈」、大雄寶殿、法堂、藏經閣、禪堂、方丈室、念佛堂、明遠閣、鍾樓、鼓樓、玉佛樓、報恩塔等。
林陽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北峰區。
林陽寺古稱林洋院,又名瑞峰林洋寺、瑞峰院。該寺創建於後唐長興二年(931)。明初寺廢。萬曆四十年(1612)重建,後又廢。現存寺院為清光緒年間重建。寺宇建築大體仿效鼓山湧泉寺格局。1930年,圓瑛法師曾擔任住持。
林陽寺主要建築有鍾鼓樓、天王殿、大雄殿、法堂、伽藍殿、地藏殿、大悲殿、祖師殿、報恩堂、古月塔院、客堂、禪堂、齋堂及僧寮等。
1983年,林陽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地藏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東門外金雞山下。
地藏寺建於武帝大通元年(527),名法林寺,是福建省最早的尼寺。唐乾寧元年(894)重修。五代時期稱金雞山報恩寺,寺內建有地藏殿。宋、元、明各代皆有修葺。後因遭火災,寺毀。清同治三年(1864)重修,在報恩寺地藏殿遺址建新寺,取名地藏寺。清末以來雖多次擴建,但基本上保持原貌。抗戰前夕,重新整修,成為福建女眾叢林,凈土道場。
地藏寺現有建築為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樓、客堂、五觀堂、念佛堂、庫房、方丈室、寮房等。
1983年,地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崇福寺
位於福建省福州市北郊象峰山麓。
崇福寺原為「祝聖道場」,建於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後毀。明末清初重興。後復廢。光緒二十一年(1895)重修並擴建,至此乃具叢林規模。該寺為曹洞宗法脈。新中國成立後,福州市佛教協會於1957年在寺內創辦佛教安養院,並改為女眾道場。1981年,福建省佛學院女眾班設在寺內,首創當代中國尼眾學府。1983年,崇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據文獻記載,日本長崎縣建有聖壽山崇福寺,俗稱福州寺,為象峰崇福寺的分寺。改革開放後,日本佛教友人曾多次來此尋根認祖。
崇福寺主要建築為鍾鼓樓、天王殿、大殿、法堂、念佛堂、五觀堂、觀音閣、庫房、香積廚、方丈室、校舍、僧舍等。
崇聖寺
位於福建省閩侯縣雪峰。
崇聖寺簡稱雪峰寺,創建於唐咸通十一年(870),初稱應天雪峰禪院。乾寧元年(894)移寺陳洋(即今址)。宋太平興國三年(978)改名雪峰崇聖寺,當時即有「南方叢林第一」之美稱。明代,該寺列為中國禪院五山十剎之一。清末,雪峰寺與怡山長慶寺、鼓山湧泉寺、瑞峰林陽寺、象峰崇福寺並列為福州五大叢林。1928年圓瑛法師任住持。此外,該寺勝進法師於1938年到馬來西亞弘法,在怡保建「東蓮小築」,作為雪峰下院,並時時撥款回寺修建。抗戰期間,寺遭炮轟,天王殿也被台風吹毀。1980年後,陸續進行重建。
崇聖寺為佛教禪宗雲門、法眼二宗派的發源地,在佛教史上頗有影響。
崇聖寺主要建築有內外山門、天王殿、鍾鼓樓、大雄寶殿、禪堂、法堂、祖師紀念堂、枯木庵等。
1983年,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萬福寺
位於福建省福清縣黃檗山。
萬福寺創建於唐貞元五年(789)。自唐以後,歷代興廢不一,史乘乏載,難以稽考。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重修。嘉靖三十四年(1555)遇倭寇之亂,又遭焚毀。萬曆二十九年(1601)復興。萬曆四十二年(1614)賜「萬福禪寺」額。崇禎十年(1637),隱元禪師歸任主持,萬福寺成為明末清初福建一大名剎。1928年,寺被山洪沖毀。近年來,福建省佛教協會成立了修建委員會,有計劃地對萬福寺進行修復。
清順治九年(1652),日本長崎華僧所建的興福寺住持逸然及唐三寺諸護法,數度聯名邀隱元東渡弘法。隱元遂於順治十一年(1654)五月率領徒眾三十人離黃櫱南行,七月五日安抵日本長崎。到日後,又得到後水尾天皇及德川幕府德川家綱將軍的優遇,在京都宇治賜地建寺。新寺建成後,隱元不忘故山,仍命名為黃檗山萬福寺,並創立一新宗派,與日本原有的臨濟、曹洞鼎立,稱為黃檗宗。後來日本黃檗宗僧侶就稱福建的祖寺為「古黃檗」,稱京都的新寺為「新黃檗」。日本黃檗山的建築規模、叢林制度和宗教儀式等,完全仿照福清黃檗山的形式,今猶保存三百年前隱元時代的規模。其最初十幾代的住持,多由中國渡日的僧侶擔任。清中葉後,中日黃檗山僧侶的往來瀕於停滯。1979年,日本黃檗宗各寺以宗議會議長吉井鳩峰為團長,組成「古黃檗拜塔友好訪華團」,來到福清黃檗山萬福寺拜塔禮祖,恢復了中斷已久的中日兩國黃檗山佛教的友好聯系。其後,「日中友好臨黃(臨濟與黃檗)協會」又多次組團來訪。1983年,他們在黃檗山建立了一座「日本黃檗山萬福寺開山隱元禪師東渡振錫之地」碑,以為紀念。
1983年,萬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廣化寺
位於福建省莆田市鳳凰山。鳳凰山一名南山,故廣化寺又稱南山寺。
廣化寺創建於南朝陳永定二年(558),取名「金仙禪院」。唐景雲二年(711),睿宗賜額「靈岩」,並命書法家柳公權題寫,改為「靈岩寺」。唐大中元年(847)重建。宋太平興國元年(976)改名為「廣化寺」。其後代有興廢。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進行了全面修建,並將小南山和法海寺並入該寺。新中國成立後,政府曾撥款重修。1980年海外信眾捐資重加修建。
廣化寺建築規模宏偉,總面積三萬二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築有照壁、牌坊、山門、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寶殿、法堂(上是藏經樓)、祖堂(上是卧佛殿)、羅漢堂、戒堂、方丈室、齋堂、客堂、念佛堂、看山樓、溪聲閣等。
廣化寺有史以來,道風素著,國內外緇素莫不稱譽。寺內現設有福建省佛學院。
1983年,廣化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慈壽寺
位於福建省莆田市江口鎮囊山村,俗稱囊山寺。
慈壽寺創建於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光啟二年(886)擴建,賜額「慈壽禪寺」。宋代進行了全面擴修。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毀於火災。後重修。元末又毀於戰火。明代重建。嘉靖年間(1522—1566)遭到三次破壞。清代一直衰敗。清末民初,陸續重建。新中國成立後,多次進行修建。1981年後,進行了全面修復。
寺內主要建築為山門、鍾鼓樓、伽藍殿、祖師殿、大雄寶殿、禪堂、藏經閣、功德堂、齋堂、客室等。
1983年,慈壽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開元寺
一名紫雲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西街。
據傳開元寺建於唐代,初建大悲閣及正殿,名「白蓮道場」,後易名蓮花寺、興教寺、龍興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玄宗詔天下諸州各建一寺以紀年,始名開元寺。歷五代兩宋,開元寺發展支院一百餘所。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將支院合成大寺,賜額「大開元萬壽彈寺」。元末被焚毀。明洪武、永樂年間次第重建。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幾次撥款修葺。
開元寺主要建築有山門、天王殿、拜亭、石經幢、鎮國塔、仁壽塔、大雄寶殿、藏經閣、五觀堂、功德堂、「弘一法師紀念館」(原為尊勝院)等。
開元寺歷代高僧輩出,蜚譽梵林。如唐代匡護、袒膊、合言、文展、法起、道英,五代真覺、朝悟、清豁,宋代了悟、守靜,元代大圭等。民國以來有轉道、圓瑛、轉物、轉逢等。高僧弘一法師曾住錫弘法,寺內建有「弘一法師紀念館」。
1983年,開元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龍山寺
位於福建省晉江安海鎮北的龍山之麓。
龍山寺始建於隋皇泰年間(618—619),初名普現殿,又名天竺寺。明天啟三年(1623)重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又修建部分殿堂。清同治十二年(1873)至光緒五年又重建。千百年來,幾經興廢,屢次修葺,現存殿宇,大抵是清代建築。
龍山寺主要建築有放生池外山門、華表、照牆、鍾鼓樓、金剛殿、天壇、圓通寶殿、大雄寶殿等。
唐宋以來,「海上絲路」的興旺。龍山寺的香火也隨著商賈的足跡遠涉重洋,傳布海外,故寺宇分支繁多。其著名的有:新加坡黎士高斯律龍山寺、菲律賓龍山寺等。在台灣省,據傳就有龍山寺四百多座。
1983年,龍山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南普陀寺
位於福建省廈門市東南五老峰下。
據記載南普陀寺建於唐代,五代時再建,初名泗洲院。宋治平年間(1064—1067)重建,改名為普照寺。元至正年間(1341—1367)寺廢。明洪武年間(1368—1398)重修、擴建。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年間重建。因寺地處浙江定海普陀山之南,故改稱南普陀寺。道光十三年(1833)重修。光緒二十一年(1895)又次第興建恢復七堂。1924年改為十方叢林。其後,相繼重建、增建了許多殿堂。1924年在寺內創辦了閩南佛學院,1 937年停辦。1934年,弘一和瑞今法師又於該寺創辦了佛教養正院。
南普陀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八角亭式大悲殿、藏經閣、禪堂、鍾鼓樓、禪堂、客堂、庫房、普通塔、海會樓、普照樓、方丈樓、教學樓、師生宿舍等。還設有閩南佛學院和養正院。此外,在後山還新建了轉逢、會泉兩法師紀念塔。1983年,南普陀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華藏寺
華藏寺又名支提寺,位於福建省寧德縣支提山西面。
該寺始建於北宋開寶四年(971),賜額華嚴重寺。雍熙二年(985)敕為雍熙寺。元至元二十年(1283)毀,次年修復。明永樂五年(1407)賜額華藏寺。明萬曆元年(1573)敕令中興,賜額華藏萬壽禪寺。近代重修。
寺內主要建築有山門、大雄寶殿、天王殿、藏經閣等。大寺以外在山中還有那羅岩、甘露寺諸岩洞小寺二十多處。
1983年,華藏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
南山寺
位於福建省漳州市南部丹霞山。
南山寺始建於唐開元初年(713—714),初名延壽寺。明天啟年間(1621—1627)改稱南山寺。現存建築為清光緒年間重修。近年來又進行了全面維修。
南山寺主要建築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樓、石佛閣、法乘和尚舍利塔等。1983年,南山寺被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