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雁塔的數據,做模型用的,速求
小雁塔初建時為十五層,高約46米,塔基邊長11米,塔身每層疊澀出檐,南北面各闢一門;塔身從下往上逐層內收,形成秀麗舒暢的外輪廓線;塔的門框用青石砌成,
門楣上用線刻法雕刻出供養天人圖和蔓草花紋的圖案,雕刻極其精美,反映了初唐時期的藝術風格。
塔的內部為空筒式結構,設有木構式的樓層,有木梯盤旋而上可達塔頂。明清兩代時因遭遇多次地震,塔身中裂,塔頂殘毀,僅存十三層,高43.4米。
小雁塔復原圖片:
B. 「雁塔」的由來故事分別有哪些
大雁塔建於652年,因坐落在慈恩寺,又稱慈恩寺塔。關於「雁塔」這個名字的由來,歷來有不同的說法。
相傳在玄奘法師西天拜佛求經的路上,有一天,玄奘法師走到大漠,遇上了風沙,迷失了方向。此時,玄奘法師的糧食和水所剩無幾,眼看就要陷入絕境。面對這種危機,玄奘法師依然淡然盤膝而坐,念經呼法號。
這時,從遠方飛來一隻大雁,在玄奘面前抖翅低鳴,頻頻將脖頸伸向遠方。玄奘法師領會其意,就跟隨這只大雁走出了荒漠,找到了水源。
玄奘法師對大雁充滿了感激之情。回國後,在修建大慈恩寺的時候,他就將塔命名為「雁塔」。
關於塔名的另一種說法來自古印度迦藍佛,據說他曾穿鑿石山做五層高塔,最下面一層是大雁的形狀,稱為雁塔。玄奘最初設計建造的塔就採用了這種形制,故名「雁塔」。
還有一種說法和佛祖釋迦牟尼有關,相傳佛祖釋迦牟尼曾化身為一隻鴿子,解救天下蒼生。唐代人習慣上崇尚大雁,通常都以大雁泛指鳥類,因此把塔取名為「雁塔」。
關於雁塔之名的來源,還有一種說法是,建塔的地點過去常有大雁落腳,在為塔取名時,正好有大雁飛過,玄奘一指大雁,就給此塔定名為「雁塔」。
當然,不管「雁塔」2字究竟來自哪裡,雁塔之名是確定了。
C. 大雁塔裡面是什麼樣的.
大雁塔是樓閣式磚塔,塔通高64.5米,塔身為七層,塔體呈方形錐體,由仿木結構形成開間,由下而上按比例遞減,塔內有木梯可盤登而上。每層的四面各有一個拱券門洞,可以憑欄遠眺。
D. 介紹大雁塔的作文
2
??? 站在慈恩寺大雁塔下,人們自然會想起唐代名僧玄奘,因為他是這里的第一任主持方丈。
??? 玄奘(602——664),生於隋仁壽二年,俗姓陳,河南偃師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旅行家、翻譯家、佛學家。他於公元628年自長安西行,歷經艱難險阻到達印度,得到戒賢法師的精心指導,公元645年回到祖國,朝廷在慈恩寺舉行了空前盛大的歡迎儀式,出動了1500多輛軒車、200多幅刺綉佛像、500多幅以金線綉出的經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輛庄寶車,盛況空前。玄奘帶回佛經657部,先後在弘福寺、慈恩寺、玉華寺等處翻譯佛經74部,共計1335卷,在我國佛教四大譯家中譯書最多,譯文最精。
??? 玄奘離開大唐往天竺取經之時,並非如小說中所描述的有皇帝欽送、並且還賜予「唐」姓,而是經過了九死一生的艱難才離開大唐的。
??? 玄奘自幼聰慧超群,勤奮好學,十三歲時被朝庭破格錄取,在洛陽凈土寺剃度為僧,二十歲受具足戒後開始到全國各地游學,總結了佛教界存在的嚴重問題,決意到佛教發源地天竺國,即今印度去探求佛的精蘊,以解眾疑,經揚佛法。貞觀元年,他與一些僧眾結伴上表奏請朝庭,申請赴印度取經。唐王朝因建國之初,社稷未穩,下詔不許。其他人紛紛退縮,而他不為所動,決意取經,矢志不改。他利用不著出國前三年的時間,從佛經研究、語言梵文及物質精神等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備。而後,他違背朝庭禁令,毅然西行。玄奘當時偷偷摸摸的行徑,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偷渡」。由於未得到朝庭的批准,沒有出國護照,他沿途遭到官兵的圍追堵截和緝拿。他只得晝伏夜行,設法逃過官兵的追捕以及沿途關卡的盤查。據說出嘉峪關之時,他差點被守關將士的流箭所傷。他多次被捉住,要將他遣送回長安,全憑他堅定的信念和過人的膽識才求得西行。此外,他還經常遭遇到窮凶極惡的強盜和五花八門的歪門邪教的威脅。雖然到了高昌城時,曾轟轟動動地舉辦了一個月的講法大會,可是一路上的艱難困苦,只有曾經徒步穿越茫茫戈壁的人才能夠體會。經過整整三年的艱難跋涉和五萬余里的的孤征,玄奘終於到達了佛國聖地天竺國,如願以償地就學於著名的那爛陀寺。玄奘用五年的時間在這座印度佛教的最高學府里如飢似渴,博覽群書,刻苦鑽研,以窮三藏。後來他又離開那爛陀寺,用五年時間遍游天竺佛國,向更多的佛教名家高僧求學,獲得了極高的學術地位,備受尊祟。貞觀十九年,玄奘攜帶大量佛舍利和佛經回國,受到了與十七年前不同的待遇。這時正值佛經在中國興起,太子李治為追悼母後而大修了大慈恩寺,太宗李世民隨即命玄奘前往大慈恩寺任住持,並且還授予他綱紀天下僧侶的權力。從此,玄奘大師開始在大慈恩寺進行佛經的翻譯工作,並且還在大慈恩寺里完成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記》。
玄奘是應唐太宗的囑托寫作《大唐西域記》的。他口述,其弟子筆錄,將他17年旅途中「所聞所歷一百二十八國」的歷史、山川交通、民俗風情、物產氣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12卷,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化遺產。玄奘曾在給唐太宗的奏表中說到,他編撰的《西域記》「皆存實錄,絕不虛構」。這一點從《大唐西域記》整個著述中處處可見,通篇如此。因為玄奘西行求法時對所聞所見的人物、勝跡、國體民情、風俗習慣、氣候物產、文化歷史都作有詳細的記錄。從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玄奘是一個學術態度十分嚴謹的人。這位傳奇式的人物被尊稱為「三藏法師」,他不畏艱難,排除九九八十一難前往西天取經的故事,自唐代以來廣為流傳。明代小說家吳承恩就是在此基礎上寫成了膾炙人口的中國古代四大小說之一《西遊記》的。但《西遊記》把唐僧寫成是一個毫無魄力、缺乏智慧的庸碌無能之輩,人妖顛倒,是非不分,動不動就念緊箍咒,顯然有違歷史真實。不過,它只是一部神話故事和文學作品而已,人們不宜苛求作者去按照真實的史事描寫。
玄奘在翻譯佛經長達十九年的過程中,兩次謝絕了唐太宗請他還俗任相,輔佐朝政的要求,排除萬難和一切干擾,全身心地投入到翻譯事業中。他「專務翻譯,無棄寸陰」,每天都自立課程進度,且用朱筆細心標注翻譯進展記號,如果白天因事耽誤,夜晚必加班補上。他往往「至三更暫眠,五更復起」,「一入道場,非朝命不出」,翻譯不息,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由於玄奘精通三藏,深得佛經奧旨,廣博各宗各派,梵文外語功力和學問根底深厚,所以在翻譯過程中,既能忠實原著和源流變化,又能深會其意,糾正歸失,補充疏漏。因此他的譯本譯筆精湛,准確深刻,通順流暢,言辭明達。玄奘一生共翻譯出《瑜伽師地論》一百卷、《大般諾波羅密多經》六百卷、《俱舍論》三十卷、《順正理論》等大小乘經典75部1335卷1300萬字,讓人感到震憾。因此,人們相信即使僅僅把玄奘法師所翻譯佛經的《目錄》帶在身上,生則可作「護身符」使鬼神卻步,消災避難,平安吉祥,死則可以作為去西天的「通行證」令閻王恭迎,免除輪回,安然超度。由於玄奘譯本准確可靠,而他所依據的原印度梵本散失很多,所以他的譯本被視為「第二梵本」,或稱為「准梵本」,這就是那麼多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原因。玄奘譯經范圍之廣,組織之嚴密,方法之完備,譯筆之精妙,都遠居其他譯家之上,堪稱譯經歷史上的第一人。正如印度學者所說,「玄奘無論如何是有史以來翻譯家中的第一人,他的業績將永遠被全世界的人們銘記著」。我國的翻譯從佛經翻譯開始,而玄奘開創了我國佛教翻譯史上的「新譯」先河。
玄奘以弘揚佛法為已任的抱負,對理想執著地追求精神,不畏艱險、一往無前的氣慨,永不丟棄的民族感情,刻苦鑽研博大精深的常識,塑造了一代高僧的形象。在中外佛教界,大乘教尊祟他為「大乘天」,小乘教稱他為「解脫天」。魯迅先生贊譽他是「中國的脊樑」,梁其超也說:「武士當死於戰場,學者當死於講座,自古及今為學獻身,弘法利物,未有如我奘師也」!
玄奘晚年,為擺脫俗務干擾,曾一再上奏朝庭,請求住異地專務翻譯,後經唐王朝批准曾遷往銅川玉華寺,住寺四年,譯出了《大般若經》六百卷,至高宗麟德元年(664年),他病故前幾天,還在著手翻譯另一部帙冊浩繁的《大寶積經》,才譯數行經文,突然感到體力不支,憾而輟筆,直至圓寂。玄奘法師去世的噩耗使神州大地甚為震驚和悲痛,高宗皇帝十分悲痛地連聲說:「朕失國寶也,國失棟梁也」。並降旨,將玄奘所譯經典抄制九份,分送全國九州,未翻譯的佛經交大慈恩寺永久保存。玄奘法師臨終前留給人們的最後遺言是:「若無常後,汝等遺吾,宜從儉省,可以蘧? 裹送,仍擇山澗僻處安置。」意思是:我死後,你們要從儉辦理我的喪事,可用粗席裹送,選一處偏遠的山澗安葬就行。其切切之意無不使人感動。
??? 玄奘在銅川五華寺逝世後,靈柩運回京城,安置在慈恩寺翻經堂,弟子數百人哀號慟地,京城道俗奔赴弔唁每日數千。在舉行玄奘法師葬禮時,長安城趕來送葬的達一百多萬人,當天夜晚在白鹿原的玄奘陵墓旁有三萬多人廬宿,徹夜為玄奘守靈,人們對這位捨命求法,嘔心瀝血翻經,為中華文明和中外交流做出了豐功偉績,生前輝煌一世,死後葦席裹屍的一代高僧,表示了祟高的敬仰和悼念。我本來想到白鹿原上玄奘的陵墓去憑吊這位大德高僧的,聽說玄奘的遺骨後來被遷葬到了西安城南約20公里的少陵原畔的興教寺了。據說,因白鹿原離龍首原上的大明宮太近,當年高宗皇帝每日上朝時,遙望白鹿原就會傷神落淚,所以,五年後玄奘遺骨被遷至少陵原。
3
大雁塔原稱慈恩寺浮圖,是玄奘法師親自主持修建的。
玄奘自印度歸來,帶回大量梵文經典和佛舍利,對此他十分珍惜。因為,玄奘曾在攜經回國途中經歷過許多險阻,多次遭遇到劫難,特別是過印度河時,乘船翻沒,大象淹死,佛經損失了一馱,使他十分痛惜。他曾列出清單,捎書致信印度佛寺,請給予補充,但終沒有結果。為了防止經本散失,兼防火災,並妥善安置他取回的經像舍利,玄奘上表高宗,請求批准他在慈恩寺正門以北建一座高30丈(約合九十多米高)的石塔。高宗認為石塔工程過於浩大,短時間內難以完成,不願玄奘為此多付出辛苦,遂使中書舍人李義府傳旨,改為在慈恩寺西院今址建造磚塔。奠基之日,玄奘自述誠願,表達了「巍峨永劫願千佛同觀,氤氳聖跡與二儀齊固」的願望。玄奘親負簣畚,擔運磚石,歷時兩年才建起了一座5層的磚塔。然而,玄奘親自組織修建的這座磚塔,因是磚表土心,在風雨剝蝕下,草木叢生,五十餘年後就逐漸頹壞。武則天長安年間(公元701——704年),女皇和王公貴戚施錢重新基建,「依東夏剎表舊式,特崇於前」,更新改造為七層之塔(人稱七級浮圖),比以前更更加庄嚴雄偉。自武則天長安年間重新改建大雁塔後,五代長興年間(公元930——933年),西京留守安重霸再次維修。明朝萬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咸寧縣組織人力又進行了一次重大維修加固。這次維修,除全面修裝了塔內樓梯外,更重要的是在原唐塔塔體外表,完整地包砌了60公分左右的包層,而且包砌工程完全維持唐代塔體造型。明代的這一包層幾乎是順著原塔體的塔壁、塔檐、塔頂,同步平行緊貼施工,包磚一律磨磚對縫,而且在塔頂重新安置了葫蘆狀塔剎。工程質量要求之高、難度之大可想而知。為了防止兩張皮結構性弊端,增加其整體性,在施工時施以木筋和鐵條,使這一千年古塔再現雄姿。這次保護性包砌維修,方案非凡,工藝考究,工程質量絕好,可謂天衣無縫。在古塔的維修史上也沒有先例。這些在大雁塔文管所保存的資料中可以得到證明。大雁塔文管所曾於1983年12月、1990年6月等幾次對大雁塔塔壁裂縫進行搶險性維修和清除雜樹雜草等保護管理,見到了塔檐角的風鐸上「萬曆三十二年重修」的實物及銘文,還直接見到了唐代塔體與明代包磚砌層的實際狀況。正是歷代多次進行維修保護,這一千年古塔才得以一直矗立於古城西安,成為西安的象徵和標志性建築。
大雁塔的塔名從何而來,有幾種傳說。一說是,古印度摩揭陀國王舍城外的帝釋山上有一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所以開「三凈」之食,即所食肉類以未殺、未見、未聞之肉類食物為「三凈」之食,每日進一餐,過午不得食,歷來如此。一天,中午將過,眾僧飢腸轆轆,午飯尚無著落,甚為埋怨。這時,一和尚忽見有群鴻雁從空中飛過,隨口出戲言:「今日眾僧沒有什麼充飢,菩薩應當知道。」誰知,話音未落,一雁退飛,投身死在這個僧人腳前。僧人又吃驚又感動,告知眾僧,聞者皆潸然淚下,悲哀不已,隨建塔葬雁,以示紀念,塔便被稱為大雁塔。而清代畢浣《關中勝跡圖志》載:「天竺記達親國有枷葉佛伽藍,穿石做塔五層,最下一層作雁形,故謂之雁塔,蓋此意也。」
大雁塔是唐朝殘留下來的精魂,是從戰火和災害中苦熬過來的倖存者。宋代熙寧年間,遊人登塔不慎失火,大火經宵不滅,火災摧毀了它的內部結構,也摧毀了塔內供奉的佛像、經文、珍寶,乃至唐代進士們隨手題在牆壁上的珍貴詩句。明嘉靖三十四年關中大地震,大雁塔塔剎震落,還砸壞斷了集王聖教序碑,塔體損壞更加嚴重,塔貌呈現一派衰落景象。現在的大雁塔內基本上沒有多少可以讓遊人駐足觀看的歷史遺跡,嚴格說來只是一個軀殼,但盛唐鮮活的氣息仍然在這里不竭地洋溢著。
站在大雁塔第六層的石券門處俯瞰慈恩寺和西安城市市容,我不由得浮想聯翩:附近的大片城區在當時都是大慈恩寺的地域,幾千間殿閣鱗次櫛比地排列在大雁塔周圍,殿閣間的空地上都栽滿了深紅的牡丹花,從皇親國戚到平民百姓,進香者絡繹不絕,濃得散不開的煙霧在氣勢磅礴的大殿中繚繞著飄向澄明的空中,誦經聲和渾厚的鍾聲驚起大雁塔上停留的鳥雀,當年作為皇家寺廟和長安最大的寺廟的唐朝大慈恩寺何等的輝煌和壯觀啊!那時的大雁塔里也總是充滿著檀香的濃香和油墨的清香,這清香從大雁塔里飄出來,飄遍長安城,飄向邊塞,飄向大唐天子聲威所及的每一個角落。這清香,最能代表盛唐詩歌藝術成就的李白、杜甫感受過;為中唐詩壇增添了光彩的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李賀等人感受過;晚唐時的著名詩人皮日休、聶夷中、杜苟鶴、羅隱等也感受過。它浸潤了大漠孤煙下枕戈待旦的征夫和絲綢之路上心慕盛唐的西域各國公卿。它的精髓最終溶入到了文人騷客們的筆墨之中,匯成了綿綿的書香,沉積在我們案頭枕邊的詩文和歷史的典籍中,在不經意的時候一次次熏陶著我們的心靈。
看不到雁塔題名是我的遺憾,更是歷史學家的遺憾。在塔內內瀏覽,新建的樓梯油漆得光滑發亮,已找不到當年新科進士們蹬塔時的痕跡,每層樓上都有佛像和許多與大雁塔沒有太大關系的藝術品,也有一些碑文和圖片及文字材料,但大都不是真品和真跡,彷彿是在提醒遊人這已經不是唐朝,輝煌的盛世景象已經是遙遠的歷史。一群登塔的外國人,在年輕的中國女導游員繪聲繪色的講述中,不停地用攝像機攝錄著,彷彿想從今日的大雁塔中捕捉到一絲唐都長安的遺韻,但我很懷疑他們真的能感受到大雁塔的文化魅力。
在塔內憑欄遠眺,蒙滿塵垢的塔磚占據了近半個視野。這些磚頭已不是玄奘當年創建經塔時親負簣畚擔運的唐磚,也不是則天女皇和王公貴戚施錢重新修建時工匠們使用的長安年間的古磚,或許是明代萬曆三十二年大修時的明代古磚,從它們被砌在這里起,可能就沒有人再動過,安安靜靜地卧了四百多年,見證了朝代更替和古城興衰的歷史雲煙。一群鳥雀從遠處飛來,在大雁塔周圍盤旋上下,彷彿護塔的精靈。也許它們就是唐朝人見過的那群經常在大雁塔頂棲息的鳥兒的後代,它們傳承了祖先的生活習慣,把古塔作為了它們的歸屬之地。今日的西安,到處是高樓大廈,使慈恩寺顯得十分局促且刻板。懷想當年新及第的進士們在塔中春風得意地賦詩題名後,從這制高點俯瞰千門萬戶、紫陌紅塵的長安城,一定會立時生出飄飄欲仙的夢幻和匡扶天下的豪情。也許他們在這里就能看到當時的權力中心的大明宮,三月三日上巳節的曲江池,如酥小雨中的天街;還能聽見東市熙熙攘攘的市聲,月下的萬戶搗衣聲,金井欄上的絡緯秋啼聲,向晚時的御苑砧聲。手機的鈴聲把我從虛幻的遙想中拉回到現實,我眼中的西安並沒有變成長安,然而我的確聽到了天街的雨聲和金闕的鍾聲,彷彿它們從來不曾消失,一千三百年來都像那些鳥兒一樣生生不息地在大雁塔邊盤旋著。
走出大雁塔時,我注意到南門洞入口處兩側的兩塊石碑,它們是分別由唐太宗和在春宮作太子時的唐高宗撰寫的《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均由當時的中書令褚遂良所書,因此被稱為「二聖三絕碑」。據《法師傳》記載,「貞觀二十二年五月,玄奘譯瑜伽師地論訖,凡一百卷」,奉詔赴銅川玉華宮,請唐太宗為所譯佛經撰寫序文,經司徒趙國公長孫無忌和中書令褚遂良奏請,太宗「神筆自寫,少頃而成」,敕貫眾經之首。太宗在序中高度贊揚了玄奘法師孤征遠邁、窮歷道邦、詢求正教的歷史功績和非凡精神。贊揚他「松風水月、仙露明珠」和「桂生高嶺,蓮出綠波」般的品格。此舉開創了國君皇帝為高僧所翻譯佛經作序的先例。為此朝野上下為之歡慶,僧俗萬眾為之手舞足蹈。同年六月,時居春宮為太子的唐高宗李治,奉閱太宗序文後撰寫了《述聖記》。玄奘對二聖撰文深表感謝:「可謂重光合壁,振彩聯華」。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玄奘奏請朝庭,在慈恩寺建造藏經塔,並意定該塔「南壁豎兩面三刀碑,載二聖三藏聖教序記,由唐初大書法家、中書令褚遂良書之」。「序」碑名為「太宗文皇帝制三藏聖教序」,最後落款為:「永徽四年歲次癸丑十月己卯朔十五日癸己建,中書令臣褚遂良書」,而「記」碑名為「大唐皇帝述三藏聖教序記」,最後落款為「永徽四年歲次癸丑十二月戊寅朔十日丁亥建」,又註:「皇帝在春宮日制此文,尚書右僕射上柱國河南郡開國公臣褚遂良,萬文韶刻字」。兩通碑分別嵌立於大雁塔下南門洞兩側龕洞內,西龕內唐太宗御撰的「序」碑,自右向左豎向排列閱讀,東側龕內為高宗所撰「記」碑,自左向右豎向排列。兩碑碑文和碑額都相對排列,左右對稱,鑲嵌於佛塔,是絕無僅有的。
說到這兩通碑的書法,不能不說一說褚遂良。這位唐朝初年的大書法家,在政治上以剛直忠烈、直書勇諫永標史冊。永徽四年,他因極力反對和阻止高宗廢王皇後,立昭儀武媚娘為後而觸怒高宗和武氏,屢遭貶謫。顯慶元年,他被貶為譚州剌史,顯慶二年再遷桂州,不久又貶至更為荒遠的愛州,第二年就含冤客死他鄉,時年63歲。在遭貶期間,褚遂良遙望長安,慘然慨嘆道,「自離王畿,親故阻越,山河阻絕,星霜變移。傷搖落之飄零,感依依之柳塞!」褚遂良自幼博涉文史、書法,師承歐虞,法繼二王,兼容魏碑漢隸,而且不斷研習探索,善於創新,自成一體,到書寫「序」碑時,他的書法藝術已達到了爐火純青的高度。正如唐代張懷瑾所說的那樣,「多力豐筋,瘦硬通神」,「婉媚遒逸,波如鐵線」,「字里金生,行間玉潤,法則溫雅,美麗大方」。
當人們來到西安,走進大慈恩寺,登上雄偉的大雁塔,就會想到唐三藏師徒西天取經的神奇故事。然而在這個景區卻沒有《西遊記》神話中"唐僧師父",也找不到降妖除魔的"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和尚。但你會感受到一個活生生的、真實的唐僧玄奘西天取經的故事。
我們大家走進山門,可以看到鍾、鼓二樓對峙,東側鍾樓內懸掛有一口鐵鑄的"雁塔晨鍾"。該鍾鑄造於1548年,鍾上鑄有"雁塔晨鍾"4個蒼勁的大字,這口"雁培晨鍾"自造成啟用至今天,一直作為大慈恩寺行儀規范,是本寺佛教活動和眾僧生活的組成部分。晨鍾作為佛教大型法器,是召集眾僧進行法事之用。寺院僧人們每天聞鍾而起,聞鼓而眠。當拂曉時分,晨鍾那洪亮的陣陣鍾聲劃破晨磁朝霞,回繞在西安城南上空,共敲3陣,每陣36響,共鳴108響,表示斷除塵世人生108種煩惱,祈禱盛世太平、萬民安樂、五穀豐登。
西側鼓樓懸掛一面大鼓,寺院稱為暮鼓,為橫置坐鼓形式,鍾、鼓均為寺院大型法器。東西配殿原為東觀音殿,現為客堂;西為地藏殿。
人稱"寒酸孟夫子"的孟郊,在46歲才中進士,他賦詩日:"昔日齲齲不足誇,今朝放盪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他登科後 "春風得意"的著名詩句,成為膾炙人口的美談。
至於"雁塔"的名稱由來,有數種說法。而玄奘自己編撰的《大唐西域記》中所述的佛教故事最為可信。
據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記載,佛教在早期分大乘和小乘兩宗,大乘戒食肉,小乘不戒。古印度摩揭陀國有一座王舍城,城外帝釋山上有一寺院,寺院和尚信奉小乘教。一天,中午將過,眾僧飢腸轆轆,午飯尚未著落,甚為埋怨。有一和尚忽見空中群雁飛過,隨口出戲言:我等諸僧多日沒有吃肉了,若菩薩有靈,應知我們的困境呀!話音剛落,即見頭雁退著飛,到了這個僧人前便折斷翅膀掉了下來,眾僧人大驚,明白是如來設法教育他們,眾僧急忙跪拜,並將那隻雁葬於院中。上建一塔,取名雁塔,從此歸信大乘,不再吃肉。這就是雁塔名稱的由來。"雁塔"一詞前加一"大"字,一是因塔的建築宏偉壯麗;二是後建的薦福寺塔也隨著稱為雁塔,為了區別,遂分別稱為大雁塔、小雁塔。玄獎在印度求法時,還專程前往參禮了這座有名的雁塔。
???? 玄奘法師親自組織建造的這座佛塔,閃磚表土心,風雨剝蝕,40多年後逐漸毀壞。武周長安年間女皇武則天和王公貴戚施錢重建,遂將大雁塔改建為七層寶塔,人稱七級浮屠,較前更加庄嚴雄偉。人們常說得:"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概由此而來。
???? 千百年來,大雁塔一直是古城西安的象徵和標志性建築。高聳入雲的大雁塔,象徵著玄類法師崇高的人格品質和偉大精神。
???? 大雁塔是典型的仿木構樓閣式磚塔,更以"唐僧取經"故事馳名中外。大雁塔由塔座、塔身、塔剎組成,通高為64.7米,門楣門框上雕刻有唐代線刻畫。四門楣分別以流暢生動的陰刻線雕有佛、菩薩、金剛力士畫像。特別是西門楣線刻畫中,那講經說法的佛祖,神情端莊慈祥,30尊各路菩薩神態自若、栩栩如生。是今天我們研究唐代建築、佛教藝術和歷史文化的珍貴資料。
????
在雄偉的大雁塔底層南門洞兩側嵌置著唐太宗所撰 《大唐三藏聖教序》碑,和唐高宗作太子時所撰 《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兩通 "二聖"豐碑,均由當時的中書令(宰相職)褚遂良所書。像這樣兩碑碑文和碑額都相對排列,左右對稱,鑲嵌於佛塔,是絕無僅有的。碑文下方又雕刻有衣帶飄逸、舞姿飛動的舞樂天人,細看 "序"碑樂師所執樂器為管樂,而"記"碑樂器為弦樂。如此天樂舞姿,猶如佛國仙境。
有人稱雁塔聖教序碑為"二聖三絕碑"。一是二聖御撰——太宗李世民撰"序",太子李治撰"記"之威名;二是玄類取經——贊揚玄獎西天取經宣揚佛法之內容;三是大家書法——褚遂良之書法名作,四是立於皇都——長安城內佛門大慈恩寺的庄嚴神聖之地。所以此碑為國寶中之瑰寶,名碑中更享盛名。
現在,大家來到大雁塔的一層。首先請看兩側牆壁上這兩通石碑,一是玄奘負籠圖,一是玄奘譯經圖。這兩碑的畫面是玄奘法師光輝人生的生動寫照。
現在我們開始向上攀登參觀。請大家輕步登塔,注意安全。在各層都有豐富的陳列,分別供奉有明代鎦金佛像、印度佛教高僧贈送的佛祖舍利,陳列有佛足跡碑石,系玄奘晚年刻制供奉的佛足石的復製品,以及玄奘詩詞,於右任、齊白石詩詞書法作品等。其中第六層懸掛有唐代幾位大詩人的詩詞書法作品。
公元752年秋天,正值大雁塔創建100周年,詩聖杜甫會同岑參、高適、薛據、儲光羲四位大詩人,同登大雁塔,舉行了一次別開生面的雁塔詩會。他們憑欄遠望,古塔巍巍、秋景如畫的情景,激發起每個詩人的情懷和詩興。著名的邊塞詩人岑參興致勃勃地吟唱道:"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大家請杜甫賦詩,只見他情懷澎湃,詩句如潮,一一開口就語出驚人,氣概不凡,他吟唱道:"高標跨蒼竅,烈風無時休。自非曠士懷,登茲翻百憂。七星在北戶,河漢聲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窪渭不可求。俯視但一氣,焉能辨皇州。"這些詩作都是難得的千古絕唱。
大家登上了佛塔的最高層,真有一種"登臨出世界"的出神人化的美妙感受,向四面憑欄遠眺,古城的壯麗景色盡收眼底,讓人流連忘返。
遊客朋友,現在讓我們緩步下塔,注意安全。到後面玄奘三減院繼續參觀。
現在,大家來到玄奘三藏院的門口。玄奘三藏院是一組仿唐風格建築群,由中院大遍覺堂、東院般若堂、西院光明堂三院組成,其面積為3224平方米。
如果要問:西安大慈恩寺的鎮寺之寶是什麼?那就是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和佛骨舍利,因為玄奘舍利與佛舍利都是極為珍貴的佛教文物。
玄奘三藏院
在玄奘三藏院的大遍覺堂,供奉著玄奘坐像和玄獎大師的一份頂骨舍利。與此同時,玄美其他靈骨舍利已廣布在世界各地,象徵著玄類精神,與日月同輝,與天地同在。
玄奘於公元629年從長安出發,游學西域。經蘭州、敦煌、高昌等地,取道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烏茲別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國。沿著"絲綢之路",以驚人的毅力,闖"萬死之地",克服數不清的艱難險阻,前往佛國印度。漫漫西行取經路上,充滿著險惡和無數的艱難險阻。但在玄奘面前,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沒有過不了的通天河。在人跡罕至的沙漠孑然孤行。當水囊傾覆,五天四夜滴水未進,幾度昏厥於沙丘,在這危險絕境面前,玄奘靠著 "不至西天,不東歸一步"的誓言和信念,絕處逢生,脫離險境。
經過整整3年的艱難跋涉和5萬余里孤征,玄奘終於到達佛國聖地——天竺印度,如願以償地就學於著名的那爛陀寺。公元645年,玄美西行取經歸來,攜帶大量佛舍利、8尊佛像及657部佛經,載譽回國,受到唐太宗朝野及國人的隆重歡迎。抵達長安時,僧俗百萬之眾傾城出迎,盛況空前。公元648年,大慈恩寺初建落成,玄奘奉受太宗邀請,到大慈恩寺擔任首任住持,繼續翻經。他先後在長安弘福寺、慈恩寺、西明寺、銅川玉華宮等譯場組織翻譯,歷時19年,直到圓寂。
E. 誰有陝西大雁塔的圖片 越大越好
http://image..com/i?ct=201326592&cl=2&lm=-1&tn=image&pv=&word=%B4%F3%D1%E3%CB%FE&z=0
自己點!
F. 一張地理的照片
陝西 西安
G. 陝西大雁塔建於哪一年
公元931年,五代時後唐王朝對大雁塔進行改建,大雁塔被降至七層,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兩個部分組成。公元1604年,明萬曆23年在維持了唐代塔體的基本造型上,在外表完整的砌上了60厘米厚的包層。塔基邊長48米,高4.2米,其上是塔身,邊長25米,高59.9米,塔基和塔身通高64.1米。塔身各層壁面都用磚砌扁柱和闌額,柱的上部施有大斗,並在每層四面的正中開辟磚券的大門。
H. 誰知道圖片中的場景是什麼地方
雲南大理崇聖寺三塔,絕對沒有錯,不可能是大雁塔,呵呵,因為我去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