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黃埔軍校現在還有嗎
黃埔軍校還存在,但已更名為「陸軍軍官學校」。1924年6月16日,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於廣州黃埔長洲島正式成立,通稱黃埔軍校。1929年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50年台灣高雄鳳山區復建「陸軍軍官學校」延續至今。
黃埔軍校歷史:
1924年5月,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創辦了黃埔軍校,培養革命軍事幹部。校內建立了黨代表制度和政治工作制度。蔣介石任校長,廖仲愷任黨代表,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葉劍英任教授部副主任,熊雄、惲代英、蕭楚女、聶榮臻、張秋人等共產黨人擔任教官及各方面負責工作。軍校分步兵、炮兵、工兵、輜重兵、憲兵、政治等科,至1927年蔣介石發動「四一二」政變前,軍校一至四期的畢業生共4981名。以軍校學生為主組成的革命軍,參加了統一廣東的戰役與北伐戰爭。
黃埔軍校人才輩出:
中國自辛亥革命以來,歷經了北伐戰爭、土地革命、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在漫長的革命戰爭中,黃埔軍校曾為國共兩黨培養出許多軍事家和將領。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十位元帥中就有五位出自黃埔軍校,他們是徐向前、葉劍英、聶榮臻、林彪和陳毅。解放軍首批授銜的十位大將中也有三位出自黃埔軍校,他們是陳賡、許光達和羅瑞卿。周恩來、陶鑄、劉志丹和左權等,也在黃埔軍校工作和學習過,他們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作出了重大的貢獻。而國民黨軍隊的將領中,黃埔軍校畢業的著名將領有杜聿明、胡宗南、鄧演達、宋希濂和陳誠等,數以百計。
『貳』 黃埔軍校六期學員照片
市面上,8成新,大概是一千左右。你可以開個價,我太外公是第十六期的,英年早逝,連相片都沒有,急求。
『叄』 黃埔軍校學員照片
解放前期黃埔軍校是世界四大著名軍校之一,為國共兩黨培養了許多人才,每個人肯定有記載,解放後,由於政治原因,沒有繼續招生,作為旅遊景點,我個人覺得很可惜.
『肆』 哪裡有黃埔軍校學員照片
沒有見過這類照片,在廣州黃埔軍校舊址有一面牆,那裡有各期學員名單。據載:當年在廣州黃埔畢業的只有七期;由於多種原因第十三期學員,是在抗戰時提前畢業的。
『伍』 黃埔軍校在哪裡現在是什麼樣子
黃埔軍校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現在是對外開放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黃埔軍校狹義上講,應是1924年~1930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的一所軍校,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廣義上講,即是1924年以後,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興辦的各個軍事學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內。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5)現在的黃埔軍校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黃埔軍校是大革命時期,在蘇聯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幫助下,孫中山在廣州東部黃埔島上創建的陸軍軍官學校,也是國共合作創辦的著名軍事學校。
孫中山從十月革命的勝利中受到鼓舞和啟發,逐漸認識到他從事革命斗爭一再遭受挫折,主要是沒有革命政黨和革命軍隊。1921年12月,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建議孫中山組織一個能結合各階級尤其是工農群眾的政黨和創辦軍官學校,孫中山表示贊同。
在國民黨一大召開期間,孫中山正式決定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籌備委員會」。1924年5月5日,第一期學生入校學習,6月16日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致開學辭,黃埔軍校正式成立。
黃埔軍校最高領導機構是校本部,由孫中山(總理)、蔣介石(校長)、廖仲愷(黨代表)組成,之下設政治、教授、訓練、管理、軍需、軍醫6個部。
中國共產黨積極參加了對軍校的領導。1924年秋,周恩來擔任軍校政治部主任,1925年4月又兼軍法處處長,後又兼任國民革命軍東征總政治部主任。
1926年1月以後,軍校政治部主任由共產黨員熊雄擔任,葉劍英擔任教授部副主任,惲代英、張秋人、蕭楚女、聶榮臻等先後分別擔任了軍校的各種領導工作。我黨還從全國各地選派了不少共產黨員和共青團員到軍校學習,形成了革命的骨幹,對軍校建設起了重要作用。
軍校採取軍事與政治並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針。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學習蘇聯建軍的有效方法,加強政治教育,使政治教育與業務、學科、術科相結合。在政治教育中,周恩來接任政治部主任後,親自講授「軍隊中之政治工作」。
軍校在政治教育中通過上政治課、「革命軍格言」、「士兵日課問答練習」、教唱民歌、群眾紀律教育等方式進行。
『陸』 黃埔軍校現在還有嗎
廣州的黃埔軍校只剩下遺址,學校已遷至台灣,學校名已變更繼續辦校。現在,解放軍體育學院是廣東地區最重要的軍事院校。
黃埔軍校狹義上講黃埔軍校應是1924年~1930年國民黨在廣東廣州黃埔區長洲島興辦的一所軍校,校址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和海軍學校校舍。當時校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廣義上講黃埔軍校即是1924年以後,中國國民黨及中華民國政府興辦的各個軍事學校,即各地分校也包括在內。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主要將領出自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軍校在創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
1924年國民黨建校時期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1926年改名擴大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9年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1年南京國民政府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到1946年末改名「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1950年10月台灣當局在台灣高雄鳳山區復建「陸軍軍官學校」延續至今。
舊址修復
黃埔軍校大部分建築物於1938年被日軍飛機炸毀。1965年,做了一次較大修繕,基本恢復原貌。1984年,建立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
1996年,廣州市政府按國家文物局批復的「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則重建,6月16日奠基,11月12日落成,面積10600平方米,耗資2000餘萬元,復原了孫中山、廖仲愷、周恩來及教授、教練、管理、軍需、軍醫各部的辦公室和課室、師生的飯堂、寢室等,但由於趕工期而埋下了不少質量隱患。
2005年,又投入1400多萬元進行全面修繕,將嚴格按照「修舊如舊」和「不趕工期」兩大原則。
介紹
1995年,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被評為廣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
2000年,又被評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現有軍校正門、校本部、孫總理紀念碑、中山故居、俱樂部、游泳池、東征烈士墓、北伐紀念碑、濟深公園、教思亭等十幾處建築。黃埔軍校大門風格非常朴實,中央上方橫匾上「陸軍軍官學校」幾個大字,是譚延闓所書。校門於1965年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南海艦隊重新修建。
在二門門口掛著一副對聯:「殺盡敵人方罷手,完成革命始回頭」,二門右側牆壁上,掛著蔣中正手書的「親愛精誠」校訓。軍校大門綵樓兩旁原掛有一副對聯:「陞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橫額為「革命者來」。孫中山逝世後改為總理遺囑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黃埔軍校校本部是一座日字形的二層磚木結構、三路四進、迴廊相通的樓房。軍校創辦時在原陸軍小學堂祠堂式大門前面增建歐陸式大門。中山故居即「史跡陳列室」,原為清朝廣東海關黃埔分關的舊址,稱為學海樓。磚瓦混凝土混合結構兩層,建築面積805平方米,1952年重修。
其中陳列有伴隨聶榮臻數十年的皮箱、自己裝了輪子的椅子、墨鏡、墨盒,解放軍中唯一外籍將軍洪水使用過的手紡毛毯,抗日遠征軍名將鄭洞國的私章等珍貴文物及不少校友的捐贈。
位於孫中山故居西的學生俱樂部是歐式紅色建築,禮堂講台中央和兩側分別懸掛孫中山像、總理遺訓、國民黨黨旗、中華民國國旗和林則徐焚燒鴉片、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侵犯天津、沙基慘案和攻打惠州四幅大型油畫;禮堂懸掛廖仲愷、朱執信、史堅如等名人像。黃埔軍校當年的「清黨」便是在俱樂部舉行。俱樂部西側的游泳池原是小船塢改建。
東征烈士墓園坐落在軍校西南的平岡,是1925年廣東革命政府為紀念因討伐陳炯明等叛軍而陣亡將士修建的,安葬有國共兩黨516位烈士遺體,面積5萬多平方米,1926年6月落成。墓園前有1928年修建的東征陣亡烈士紀念坊,是一座凱旋門式建築,上覆民族特色的琉璃瓦。
1936年在墓園正門增建東征陣亡烈士紀功坊和碼頭,有小黃花崗之稱。紀念坊後由墓道、墓冢、紀功坊、入伍生墓碑群構成長數百米的中軸線,墓冢東側有蔡光舉烈士墓,西側有17位出身軍校的將校墓。墓園於1984年修繕,1991年新建了「東征史跡陳列室」。北伐紀念碑矗立在長洲島平崗,是一座高10米的花崗石碑,為紀念北伐陣亡的軍校生建立的。
由軍校代校務何遂撰寫的碑文「平岡之石齒齒兮,黃埔之水淙淙;屹豐碑以萬世兮,將以垂紀於無窮」。碑的正面刻「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學生出身北伐陣亡紀念碑」,碑座的東、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陣亡的獨立團第一營營長曹淵等353位黃埔軍校學生的名字。但由於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失敗,大部分共產黨員陣亡者的名字未能刻記。
黃埔軍校後山的八卦山頂建有孫總理紀念碑,碑頂塑有孫總理銅像。1928年孫總理紀念碑奠基,1930年9月26日落成,碑座高40米,孫中山先生銅像高達2.6米,重逾2000斤,是先生當年的日本好友梅屋庄吉出資,牧田祥哉敬作,筱原金作工場鑄造。
碑的正面為「孫中山紀念碑」六個隸書大字,背面為總理像,東面為總理遺訓,西面為總理開學訓詞。從山底到山頂的階梯所在的山壁用石材裝飾,表面鑲有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
此外還有中山公園、仲愷公園、黃埔公園(又稱中正公園)、濟深公園;張之洞倡建的大坡地炮台、白鶴崗炮台;中國海軍的黃埔軍港等景點。
孫總理故居
大門西側有一幢2層磚木結構樓房,原是教職員宿舍,因民國6年(1917年)孫中山曾在此憩宿,孫中山逝世後,改建為總理紀念室;1984年又改為黃埔軍校紀念館,陳列黃埔軍校校史和孫中山在廣東革命活動的照片。
1928年11月,在校園南面八桂山上建立孫中山紀念碑。1930年在紀念碑頂上豎立孫中山銅像。紀念碑的造型獨具匠心,利用兩邊交叉而上的階梯及銅像,構成「文」字,暗含了孫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有軍校校訓「親愛精誠」四個大字。碑座底層7級,上層5級,中間隔有較長的平級將其截然分開。
7級代表軍校在此辦了7期,5級則代表軍校師生共參加了五次戰役;也指軍校在長洲島辦了7期,在外地辦了5期,中國大陸共辦了12期。紀念碑身正面刻有「孫總理紀念碑」六個隸體大字,為胡漢民的筆跡。東面刻有孫中山彌留之際呼喚的七字「和平、奮斗、救中國」。碑身背面刻有總理像贊,是孫中山一生的寫照。西面刻有總理訓詞,後來成為中華民國國歌。
孫中山銅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眾、神采奕奕。其銅像,與廣州中山大學、南京中山陵和澳門孫中山紀念館的孫中山銅像一致。在中國,一般的紀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該紀念碑卻坐南朝北,隱含著孫中山北定中原、統一中國的遺願。
『柒』 黃埔軍校是誰創辦的 ,現在還在嗎
現在不在大陸了。
黃埔軍校,全名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的一至六期,原址設於中國大陸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軍校在1924年由中國國民黨成立,目的是為國民革命訓練軍官,是國民政府北伐戰爭統一中國的主要軍力。黃埔軍校於1927年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6年再改制為陸軍軍官學校,並於國民政府遷台時一並遷至台灣高雄鳳山。
『捌』 為什麼黃埔軍校舊址還有部隊訓練他們是軍人還是紀念館人員擺設給遊客看的感覺他們不像軍人大塊肌肉樣
發現城市和鄉村的美景,分享文旅生活。
黃埔軍校的名氣很大, 但是到了廣州,很多人又會忽視黃埔軍校舊址這個景點。我兩次去廣州,兩次到長洲島上去看黃埔軍校舊址。不過這次去廣州,趕巧碰上了廣州一年中最炎熱的幾天(7月底),騎著單車到長洲島上去看黃埔軍校舊址,那種感覺還是讓我記憶猶新。不過我覺得值得的,因為在我眼中,這樣的一個景點,游覽的時候能夠學到真東西,看到真正的文化和歷史。
現在黃埔軍校舊址所在地,基本上就是當年黃埔軍校的所在地,這里要首先說下為什麼當年孫中山先生選擇在這里開辦軍校。在黃埔長洲島上,清朝的時候就在這個地方設置的有陸軍小學堂,這里的校舍都還存在。並且這個島內四面環水,不僅環境優美,而且島內還保留了清朝死後建設的多個炮台,讓整個小島成為了一個易守難攻的天塹,十分適合在這里練兵習武。這樣的環境在當時情況下,既能節省資金,又能保證安全,於是這里就成為了黃埔軍校的最佳選址地。現在長洲島上,還有海軍在這里,參觀黃埔軍校要從部隊的營區里穿過,是為數不多的建造在部隊營區附近的景區。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是黃埔軍校舊址門口的一句話,這兩句話是1923年孫中山先生發出的號召,也成為了當時勉勵黃埔軍校學員為了革命而奮勇向前的一種動力。時至今日,很多遊客到了黃埔軍校舊址看到這句話,不由自主地就會進入情境之中。
在大門兩側,各是兩個衛兵室,裡面還原了當時軍校衛兵在這里生活時候的室內擺設,不過這些擺設應該都是真正的遺留下來的,無論是毛巾還是軍裝或者是盆子,都能看出是現在的物件,這都是一個象徵,代表了當時衛兵在這里的生活。
走進去掛著陸軍軍官學校的大門,進入到校本部的走馬樓,這個樓原來是一座祠堂,是一座四合院,總共有兩層,當時黃埔軍校的師生就是在這個地方上課學習的,也正是這個院子里,走出了很多英雄人物。現在我們看到的建築,是一些人捐款修繕的,所以其實一些東西都是還原的,並沒有真正的遺跡存在,所以在門口的衛兵室內,那些東西才會讓人覺得「很假」。
走進院子,會發現其實整個院子的面積不大,樓也並不是很高,通往樓上的階梯是那種木頭做的,走上去咯吱咯吱響,也算是有特色。一層沒有多少看點,主要的一些看點都是在二樓,展現的都是的當時黃埔軍校的學員和老師生活學習的一些原貌。
不過在去二樓之前,這次去在一樓又發現了一塊很有價值的景觀,在一樓的長廊里,我去的時候剛好在舉辦一個「歷史的豐碑——黃埔軍校校史展」的一個主題展,主要是利用圖文的形式,展現了黃埔軍校的歷史。如果想要深入了解的黃埔軍校,先看完這個圖文展覽,再去看二樓的一些陳設,我覺得會更好。
二樓的房間很多,這里我來做一個分類,主要方便來陳述,可以說黃埔軍校的校舍的設置是很合理的,生活區、學習區、辦公區和休閑區都是分開的,可以感受到當時條件的窘迫,但是在窘迫之下,這些教學設施和生活設施,也絕對算是一流的。
先來說自習室和教室,這算是學生學習區域的核心。自習室內的自習讀書用的桌子和我們現在用的其實差別不大,其實最吸引人的還是桌面上放的書籍,但是這些自習室無法進入,這些書籍就對於遊客始終充滿了神秘,在自習室的一個角落,還有一個存書的書架,上面也放滿了書籍,從這可以看得出,當時的黃埔軍校對於文化課的重視程度。
生活區域主要是學員的宿舍和餐廳,這些房間體現的是生活中的日常,整齊劃一的部隊作風在生活區表現最突出,無論是宿舍的床鋪還是餐廳的桌椅,都能透過現在的場景,讓我們有課回想那個年代,一群胸懷報國理想的人在這樣的環境下努力奮斗的樣子!
辦公區域還原的是當時先生們在這里備課討論的場景,這些辦公場景都很樸素,值得注意的就是在辦公區域牆上懸掛的偉人的照片,我跟著蹭了別人請的講解,其實平淡無奇的辦公場景背後,在訴說的是當時那些老師的堅定的信念。
黃埔軍校舊址的面積不大,並且參觀的東西如果不知道背後的故事的話,也會讓人覺得索然無味。但是這個地方值得來的原因,本來也就不是多麼美麗的景色,是感受一種信念。如果到了廣州,沒有來看下這個地方的話,我覺得會丟失廣州這個城市魂。
旅遊小貼士:以上我所分享的是廣州黃埔軍校舊址的主體景點,這個景點還包括孫總理紀念碑和孫中山故居以及北伐紀念碑景點,這些景點都通用一張門票,看過這個舊址本部之後,一定還要去看其它的。
孫中山紀念碑和孫中山故居距離軍校本部舊址不遠,直接出門之後就可以憑票參觀,這兩個景點比較簡單,參觀時間可以相對短一些。
1、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7:00)法定節假日除外
2、門票信息:憑身份證預約領取門票,不需要費用
3、遊玩時間:建議2到3個小時
4、特別提醒:景區位於部隊營區周邊,景區內嚴禁對軍事設備拍照
交通:乘坐地鐵4號線到大學城北站下,走B出口到公交站,乘坐383路可以直達;也可以乘坐輪渡到長洲島。
黃埔軍校舊址距離市區相對較遠,但是長洲島上的風光和黃埔軍校的歷史還是很還值得去了解的,如果到了廣州,錯過會可惜。歡迎關注過府沖州,一起感受文旅生活
『玖』 以前的黃埔軍校現在是哪所大學 座落在哪裡
黃埔軍校舊址,位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內,原為清朝陸軍小學堂和海軍學校校舍。民國13年(1924年)6月16日,孫中山在蘇聯顧問幫助下,創辦了培養軍事幹部的學校,為名「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後更名為「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舊址,群英薈萃,名將輩出,在中國近代史和軍事史上具有重要意義。1988年舊址被定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016年12月,黃埔軍校舊址入選《全國紅色旅遊景點景區名錄》。
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築遺產」。
軍校於1924年6月16日創辦,1926年3月改名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1928年5月更名「國民革命軍軍官學校」,同年9月又改名「國民革命軍黃埔軍官學校」,1930年9月遷往南京。廣州解放後,廣州市政府和駐軍修復了軍校部分建築。1962年被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1月晉升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廣州市政府按"原位、原尺度、原面貌"原則重建校本部,使軍校舊址恢復昔日風采。1990年對外開放,2000年評為廣東省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38年軍校校本部被日軍炸毀。
(9)現在的黃埔軍校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黃埔軍校創立後,曾在黃埔島內設立平崗分校、蝴蝶崗分校,在廣州市區內設立省分校。這些分校純屬移駐學生分區上課,並無專門的分校組織機構,實際上不是分校。
正式建立的分校,應該從民國14年3月(1925)黃埔軍校學生軍第一次東征攻克潮汕籌設潮州分校開始。1926年~1927年間,在廣西南寧、湖南長沙、湖北武漢增設分校,因地取名。截止民國24年4月(1935)成都分校開學,黃埔軍校所設立的分校有潮州分校、武漢分校、長沙分校、南昌分校、南寧分校、洛陽分校/漢中分校、廣州分校、成都分校八個分校。
抗戰前的八所分校,並非開辦後就一直辦理,它們的歷史任務結束後,則予以停辦。
『拾』 黃埔軍校現在叫什麼
截止至2021年4月29日,黃埔軍校現在叫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黃埔軍校原址設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長洲島(第六期有武漢分校),黃埔軍校於1927年改制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1946年之後國民黨軍隊「國家化」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改稱「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
1947年孫立人奉命在台灣訓練新軍,決定高雄鳳山成立「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直屬成都本校。
1949年12月中國人民解放軍佔領成都,學校停辦,算入之前的黃埔軍校時期和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時期共辦23期。蔣中正下令將台灣籍學生和中國國民黨籍政府高官政要的子弟200餘人空運到台灣。
1950年10月,學校在台灣高雄鳳山鎮以「陸軍軍官學校」之名「復校」。
黃埔軍校的歷史:
1924年,在國共兩黨首度攜手合作、國民革命風起雲涌之際,世紀偉人孫中山先生高瞻遠矚,視「教育為神聖事業,人才為立國大本」,在廣州親手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堂——國立廣東大學(今天的中山大學)和黃埔軍校。
建校時的正式名稱為「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其校址設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史稱黃埔軍校。是中華民國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黃埔軍校是近代中國最著名的一所軍事學校,培養了許多在抗日戰爭和國共內戰中聞名的指揮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