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古代里比較著名的書籍有哪些
四書:《論語》、《孟子》、《大學》和《中庸》;而五經是指《詩經》、《尚書》、《禮記》、《周易》
諸子百家叢書:《老子》、《莊子》、《管子》、《列子》、《墨子》、《荀子》、《屍子》、《孫子》、《孔子集語》、《晏子春秋》、《呂氏春秋》、《賈誼新書》、《春秋繁露》、《揚子法言》、
《文子纘義》、《商君書》、《韓非子》、《淮南子》、《文中子中說》、《山海經》、《陰符經》、《關尹子》、《亢倉子》、《鬻子》、《公孫龍子》、《鬼穀子》、《子華子》、《尹文子》、《鶡冠子》、《穆天子傳》、《十洲記》、《列仙傳》、《抱朴子》、《握奇經》、《尉繚子》、《曾子全書》、《子思子全書》、《鹽鐵論》、《說苑》十、《獨斷》、《傅子》、《神異經》、《博物志》、《神仙傳》文、《六韜》、《司馬法》、《吳子》、《鄧析子》、《慎子》本);、《孔子家語》、《孔叢子》、《周髀算經》、《九章算術》、《太玄經》、《新語》、《新序》、《白虎通德論》、《風俗通義》、《論衡》、《潛夫論》、《申鑒》、《中論》、《人物誌》
廿五史:
《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南史》、《北史》、《隋書》 、《舊唐書》 、《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宋書》、《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
四大名著:《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西遊記》
另外:《西廂記》、《牡丹亭》、《桃花扇》
還有三言二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等等
㈡ 古代書籍的版式有哪幾種
版式即古籍每一印頁的格式(圖1)。印頁上各部分都有特定名稱,主要有:
版面 指每頁上印版所佔范圍。
版框 版面四周的粗線,也叫邊欄。上方叫"上欄",下方叫"下欄",兩旁叫"左右欄"。單線的叫"單邊"或"單欄",雙線的叫"雙邊"或"雙欄"。有的印頁版框上下欄單線,兩旁雙線,被稱為"左右雙邊"或"左右雙欄"。
行格 版面之內,用直線分成若干行,每行有若干字,在鑒定和著錄時,人們習慣以半頁計算,叫做"半頁×行×字",有的徑稱"×行×字",若每一行中有兩排字(通常為大字的註解),叫做"小字雙行×行×字",若雙行字數與單行正文相同,就不再注出。這種著錄和說明方式,稱為行格,又稱行款。
版心 每頁版面正中的位置,又叫節口。版心通常有用作對折准繩的黑線和魚尾形圖案,有的還印有書名、卷數、頁碼及本頁字數,明代以前,版心下方往往還印有刻工姓名。
魚尾 版心中間用作折頁基準的圖形,因其酷似魚尾,故名,只有一個魚尾的稱為單魚尾,上下各有一個對稱的魚尾,稱雙魚尾(圖2)。
白口、黑口 宋代以後,書籍裝訂均在版心處對稱,然後粘連或訂線,對折的准繩主要是魚尾,有時也在魚尾上下各印一條黑線作為標線,叫做象鼻。凡加印黑線的書,裝訂成包背或線裝之後,書口處就顯出暗黑色,所以被稱為黑口,其中粗線叫大黑口或闊黑口,細線叫小黑口或細黑口。不加線的叫白口。
書耳 版框左欄外上方,有時刻出一個小方格,裡面題寫篇名,叫做書耳或耳格。主要見於宋代蝴蝶裝版面上。
朱絲欄 烏絲欄 行格界欄以紅色印的稱為朱絲欄,以黑色印的稱為烏絲欄。主要見於唐以前寫本。明清時期,專有印刷各種顏色箋格的作坊,用不同顏色界欄箋紙抄寫的古籍,通常直接著錄為紅格、黑格、藍格、綠格等等。
具體的你可以上下面的網站看下!!!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o(∩_∩)o...
http://www.4a98.com/design/pack/2006-01-29/article_286.html
㈢ 推薦一些好看古風的書籍、古風圖片
是古風小說嗎?我還是先傳一些圖片吧,不會傳那麼多,你要是覺得還好可以加我q
㈣ 中國古代有哪些插畫驚艷的書籍
《彭林說禮》
倒不是說這本書的內容或者是文章的主題有什麼奇怪的地方,我只是剛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時候,一時間沒有意識到是書先有,還是這本書的封面早。
疑惑了很久,發出來給大家看看:
㈤ 古代的書長什麼樣的求圖,最好是翻開的那種
竹簡
㈥ 有沒有什麼好看的古代書籍
官場現形記 西廂記 封神演義 紅樓夢 水滸傳 西遊記 三國演義 孽海花 隋唐演義 楊家將 喻世明言 警世通言 醒世恆言 史記 東周列國志 粉妝樓 三遂平妖傳
㈦ 中國古代所有書籍
目前收錄最全的有:《四庫全書》,《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
㈧ 古代的竹筒做的書是什麼樣子的(求圖片)
古代使用竹筒製作而成的書如圖:
(8)古代書籍圖片大全高清擴展閱讀:
竹簡的製作過程:
1、裁竹片:就是將筒狀的竹段進一步裁成竹片。竹片的長度和寬度以選出的底稿作品為准。用准備好的砍刀,順著竹子的生長紋理,將竹筒裁成片狀。注意起刀要穩,落刀要准,速度要快。否則裁出的竹片邊緣會起刺,不光滑。有時劈出的竹片,甚至會出現片片相連的情形。
2、刮青:就是用工具颳去竹子表面的青色竹皮。這層青皮十分光滑,會妨礙後期的雕刻和上色,而且也不美觀。刮青用的工具是刮刀,刀頭扁而薄,在刮青過程中,一定要順著竹子生長紋理輕刮。刮青講究的是力度,一定要均勻,否則就會在竹片表面產生凹凸不平的現象。刮青後的竹片表面均勻,顯得更加明亮、通透。
3、竹簡是將竹片,片片串連,編製成冊的一種工藝品。要穿連就必須為竹片打眼兒。
4、打眼兒,選擇小號鑽頭的電鑽,先選出一個竹片,在距離竹片一端一厘米左右的位置鑽透。這個鑽好洞眼的竹片可以作為其他竹片打眼的模具。所有的竹片都要以此為准,在竹片的兩端,分別打眼兒。這樣洞眼兒的位置、大小就可以保持一致。
5、之後還要經過編碼,貼稿,雕刻,和一系列的後續處理,才能成為具有藝術價值的竹簡。
㈨ 中國古代有哪些經典書籍
1、《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
2、《山海經》
《山海經》是中國志怪古籍,大體是戰國中後期到漢代初中期的楚國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古人認為該書是「戰國好奇之士取《穆王傳》 , 雜錄《庄》、《列》、 《離騷》、《周書》、《晉乘》以成者」 。現代學者也均認為成書並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存18篇,其餘篇章內容早佚。
3、《論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通行本《論語》共二十篇。
4、《周易》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於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乾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展做出較為准確的預測。
5、《金剛經》
《金剛經》是佛教重要經典。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鳩摩羅什所譯全名為《金剛般若(bōrě)波羅蜜經》,唐玄奘譯本則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梵文 Vajracchedika-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金剛經》傳入中國後,自東晉到唐朝共有六個譯本,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5176字或5180字)。唐玄奘譯本《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共8208字,為鳩摩羅什譯本的一個重要補充。其他譯本則流傳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