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問葯圖片高清

問葯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2022-05-26 09:17:35

『壹』 中葯一口鍾的圖片和療效是什麼

這個問題比較難答。 據說現在大街上經常有騙子賣這個,號稱能治好多病,特別名貴。我本人是搞中葯的,先提醒大家不要上這個當。一口鍾這個葯沒有那麼神,甚至現在用得都不多,一般的工具書上以這個名都查不到。 我查了不少資料。謝宗萬老先生新版的正名辭典收載了這個名稱,對應植物是Eucalypus robusta Smith,即桃金娘科植物大葉桉。該植物的果實入葯稱一口鍾,葯材學名為Fructus Eucalypti Robustae。 到這問題好像有了答案,但是實際的情況還是比較混亂,如一個產品宣傳: 本品為桃金良科(廣告的科名寫錯了)某種植物的果實。一口鍾俗稱紅嗽叭花,主要產於我國西南貢山等地區,是我國傳統民間中草葯,以全草入葯,但臨床多用其果實。雲南等地區稱為獨特葯材,果子成熟模型象「鍾」故稱為「一口鍾」。別名又稱:雲南白樹球,扣子七,勝利果。 《性味》:味微苦,性平。 「哈達鋪」牌一口鍾飲晶(茶)精選雲南產一口鍾佳品加工而成。其功能:補腎健脾,降脂,降壓,舒筋活血,通絡利濕等。 「哈達鋪」一口鍾口味獨特,飲用方便,據有關專家和長期使用經驗證明,一口鍾具有補腎健脾,消炎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 又如還有說法:一口鍾是一種名為「藍桉」植物的果實,對咳嗽、胃痛確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還有說法:一口鍾是桃金娘科某種植物的果實。同屬植物種類較多,桃金娘科植物藍桉(Eucalyptus globulus)的果實是其中的一種。 而桃金娘科植物的果實多有入葯者,如《中華本草》載有:赤桉的果實、檸檬桉的果實、藍桉的果實、大葉桉的果實、細葉桉的果實……功效也不盡相同。 可見市場情況還是比較混亂,具體買到的是什麼還需看樣品做鑒定。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作用沒有騙子宣揚的那麼強。 圖片連接: http://detail.china.alibaba.com/buyer/offerdetail/18885365.html

『貳』 本人想問下我們俗稱姐妹菜的中草葯,是治婦女痛經的草葯的一種。我有圖片,現在想去葯店買,

姐妹菜是一道中草葯偏方使用的葯,有止痛經的功效,我媽經常用這道草葯給一些婦女治痛經。但姐妹菜最大的功勞不止是治痛經,我媽還為10多位婦女懷上小孩,預計這個葯能促排卵子或使卵子活躍,懷小孩的方法要與其它2味葯一起使用。很多草葯沒有學名或與學名有很大偏差。比如偏方使用的蛇舌草,與葯店的蛇舌草有天大的差別。如下圖片的姐妹菜是我媽種的,現在已經死亡,沒留下種苗,如果誰有種子的,希望能得到您的種子,一起分享她的功能與治病,為廣大女性朋友解苦難。我媽用這個葯為女性朋友治病從沒收錢,如果我能我以後也絕不收任何錢。淘寶找《珠海鳳山堂》能找到我。

『叄』 板藍根樣子是什麼樣的求圖片

板藍根樣子,如圖:

板藍根(常用別名:靛青根、藍靛根、大青根),是一種中葯材。為罌粟目十字花科菘藍屬植物的乾燥根,通常在秋季進行採挖,炮製後可入葯。在中國各地均產。

板藍根分為北板藍根和南板藍根,北板藍根來源為十字花科植物菘藍(Isatis tinctoria L.)的根;南板藍根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的根莖及根。其性寒,味先微甜後苦澀,具有清熱解毒、預防感冒、利咽之功效。

主要用於治療溫毒發斑、舌絳紫暗、爛喉丹痧等疾病。

(3)問葯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板藍根對氣候和土壤條件適應性很強,耐嚴寒,喜溫暖,但怕水漬,我國長江流域和廣大北方地區均能正常生長。

種子容易萌發,15C~30C范圍內均發芽良好,發芽率一般在80%以上,種子壽命為l~2年。

板藍根正常生長發育過程必須經過冬季低溫階段,方能開花結籽,故生產上就利用這一特性,採取春播或夏播,當年收割葉子和挖取其根,種植時間為5~7個月。如按正常生育期栽培,僅作留種用。

適應性很強,對自然環境和土壤要求不嚴,耐寒、喜溫暖,是深根植物,宜種植在土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質壤土,忌低窪地,易亂根,故雨季注意排水。

『肆』 中國絕密三大葯

中國絕密三大葯是指什麼葯?
獵葯人
5月前
點擊播放 GIF 0.0M
說到這個中葯不得不承認它就是國粹,中醫能流傳這么久也是有它的原因的,所以大家不要有太大的爭論,覺得不好可以不用,覺得好就相信,就是這么簡單了。
今天呢給大家帶來一個挺有意思的知識,那就是中國有絕密的三大葯,那麼這個中國的絕密三大葯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來聽聽下面這位老醫生怎麼說的吧!
01
雲南白葯(原名「曲煥章百寶丹」)
曲煥章(1880-1938),字星階,原名占恩。中醫外傷科著名醫家。雲南江川縣人。曲家原籍江寧(今南京),其祖明初襄沐黔國(即《大明英烈傳》里的小矮子沐英同志)戎幕來滇,十餘傳至煥章。煥章生性仁慈,有活人之志。少失怙恃,全仗祖母與姐夫扶養成人。

12歲時隨姐翁袁恩齡(即姐姐的老公公)學傷科,始接觸加工配製傷科用葯的醫葯學知識。凡有上門求醫者,耐心醫治,療效顯著。後又博採眾家之長,成為當時江川一帶頗有名聲的傷科醫生。
公元1902年煥章遍游滇南名山,學神農嘗百草,不恥下問,求教於當地各族名醫及草葯先生,獲得傷科名葯知識甚多。遂苦心鑽研試驗,創制出傷科葯物百寶丹(即雲南白葯)。
經十載苦心臨床驗證,反復改進配方,百寶丹乃告成功。
百寶丹功效以治刀槍傷及跌打為最。凡外傷,只要身軟不死,雖人事不省,先入百寶丹,再服虎力散,氣絕者漸蘇,血流者漸止。再用消毒散、洗創止血葯敷葯塗其傷口,傷輕者半月,重者月余即愈。
凡瘡、瘍、癰、疽以及婦科、兒科疾病兼能治療(以此丹為主)。婦科以干血勞葯酒、保身葯酒、紅崩白帶散為輔;兒科以洗腸散為輔,皆有明顯效驗。
土匪頭子吳學顯被槍傷胸部,傷情嚴重,延請煥章治癒,曲氏白葯漸漸聞名遐邇,聲譽大振。

民國五年,曲將白葯、虎力散、撐骨散葯方,呈送雲南省政府警察廳衛生所檢驗合格,發給證書,允許公開出售。
當時雲南督軍唐繼堯,委任他為東陸醫院滇醫部主任兼教導團一等軍醫正。民國六年煥章到通海掛牌行醫,白葯由紙包改為瓷瓶包裝,銷量聚增,銷往全國。
七年,匪首吳學顯受唐督軍招安,委以軍長之職。吳感謝煥章治傷之情,函請曲煥章赴昆明開業,在南強街開設傷科診所。
翌年,滇軍參與北伐,開赴廣西,討伐軍閥,後敗北回昆,吳學顯右腿骨被槍打斷,經當時昆明的法國醫院,惠滇、陸軍等醫院診治,皆認為截肢才能保命。
轉請曲醫治,終治好傷腿骨折,行走如故,使西醫醫生不得不對中醫學深為佩服。一時煥章成為昆明人心目中的「妙手」、「神醫」,前往求醫者,門庭若市。

唐督賜給「葯冠南滇」,吳贈以「效驗如神」等匾額。民國十二年以後,雲南政局混亂,「倒唐」及龍、胡、張、李爭權等混戰之際,煥章抓緊時機,苦鑽葯理、葯化,合理配方,集中精力總結驗證臨床,終於使白葯達到了最理想的療效,成為「一葯化三丹一子」,即:普通百寶丹、重升百寶丹、三升百寶丹、保險子。於是雲南白葯的聲譽,由國內走向港、澳、新加坡、雅加達、仰光、曼谷、日本等地。
民國二十年煥章在昆明金碧路建蓋「曲煥章大葯房」,又請人代筆編著《曲煥章草木篇》、《曲煥章求生錄》二書行世。
民國二十二年煥章當選雲南醫師公會主席,團結全省中草葯業者,積極組織醫學研究,為國家的中醫葯事業作出了貢獻。
民國二十七年七·七事變後,雲南60、58軍北上抗日,煥章出於愛國之心,願為抗戰盡一份力量,捐獻三萬瓶百寶丹給兩軍全體官兵,對台兒庄戰役的勝利作了重大貢獻。
同年,中央政府派專人將煥章接往重慶,住在中華制葯廠內,廠主焦易堂以抗日為借口,百般要挾曲交出白葯秘方,均遭嚴詞拒絕,因此被軟禁在渝,抑鬱成疾而終,終年58歲。

煥章死後,其妻繆蘭瑛繼續主持昆明的曲煥章大葯房,繼續生產曲煥章百寶丹。
雲南白葯的配方和製法從不外傳,公元1955年繆女士將曲煥章百寶丹秘方獻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後一直被國家衛生部視為絕密,妥善保存,從此「雲南白葯」之秘為國家所有。
雲南白葯最早研製出的劑型是散劑,是一種米黃色或黃白色的粉末,有特殊香味,味道微酸帶苦澀,舌頭有清涼麻木的感覺。保險子為紅色硃砂衣的小丸,剖面淺棕色,味微苦。

雲南白葯為世人所知的多是止血的功效,由於它含有多種活性成分,葯理作用復雜,除止血之外還有多種用途,在此恕不一一列舉,各位有興趣的話可以自行查找。
雲南白葯現由雲南白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是國家唯一定點生產雲南白葯的廠家。
02
片仔癀
據說,明萬曆年間,一宮廷御醫攜秘方出離皇宮,輾轉遷徙,到福建漳州璞山岩寺出家為僧。
後該和尚以其所攜秘方及其獨特工藝精製成葯丸,幫助寺內僧眾解除病痛疾苦。凡紅、腫、熱、毒、痛者,只需吞服一片,立見成效。這玩藝既可吞服亦可外用,使用方便不說,療效還挺奇特。
時日久了,附近百姓得知信息,紛紛到寺中求醫問葯。
「片仔癀」原在宮廷使用的名字已不可考,但因當地人稱各種炎症為「癀」(閩南話意為熱毒腫痛),又因葯呈片狀(閩南話叫片仔)故得名「片仔癀」,當然也有一片即可去「癀」的意思。因其對疑難雜症療效顯著,故被閩南民眾奉為鎮宅之寶,後隨華僑遷居而名揚海外。

片仔癀秘方在璞山岩寺世代單傳,到了民國初年,秘方和製作技術傳至第十二代延侯和尚手中。延侯和尚從小跟第十一代法空禪師學佛入門,修普渡眾生之心。
沒成想這小子十年後離寺還俗,還在漳州東門外開設茶莊,業余時間也煉製片仔癀出售,掙了錢當然也順便治病救人。
公元1956年公私合營時,該店並入漳州制葯廠,即現在的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
500年,是數個朝代的更替,也是一眨眼之間更迭。500年來,片仔癀卻始終輝煌,始終尊貴。
它的神奇葯效既不是源於其來自宮廷的顯赫出身,也不是方解之中那幾味稀貴葯材,而是它在百姓民間的有口皆碑和聲聲贊頌,來自於它醫治了無數疑難雜症,解除了無數患者的疾苦。
早些年,片仔癀的年產量僅幾百粒。而今,漳州片仔癀葯業股份有限公司的年產量已超過一百萬粒,但仍是供不應求。
03
六神丸(也成「雷允上六神丸」)
「南有胡慶余,北有同仁堂。譽滿我神州,姑蘇雷允上。」
——這是一句二十世紀初葉前後流傳於民間的順口溜,其中所提到的「姑蘇雷允上」即六神丸的知識產權人。

相傳三百年前的清代康熙年間,有個叫雷大升(字允上)的人進京殿試,因病未能如願,遂棄儒從醫,專攻醫學。
他在走遍全國各地、為人治病的長期實踐中,積累了不少民間秘方,著有《金匱辨證》、《要證論略》、《丹丸方論》等書。
雷大升在蘇州開設的雷允上誦芬堂葯鋪,集醫葯於一身,既有坐堂門診,又研葯賣葯,名噪姑蘇。
一百五十年前的咸豐年間(1860),因江南爆發太平天國戰亂,蘇州雷允上葯店毀於戰火。雷氏後裔重振祖業,在上海分設雷允上誦芬堂葯鋪。
同治三年(1864),綺三房雷子純根據祖傳秘方、經多次試驗,開發出用於外症和咽喉炎症的新品種——六神丸,取用名貴葯材牛黃、雄黃、珠粉、麝香、冰片五味名貴葯材研成粉末,酒化蟾酥一味為丸,最後以百草霜為衣而成。

對治時邪、病毒、爛喉、丹痞、喉風、喉癰、雙單乳蛾、療瘡、對口、癰疽、發背、腸癰、腹疽、乳癰、乳岩,及一切無名腫毒確有顯著療效,顆粒微小,神州首創,不數年間行銷全國各地。由於製作精良,成為雷允上大葯房的標志性產品。
還有另一種傳說,說是上海有個雷雲尚,是個孤兒,家裡很窮,小時討飯揀破爛,長到十三、四歲到船上拉纖謀生。後來雷雲尚不知道是什麼原因發了一筆小財,遂挑起貨郎擔做起了小生意。再後來就成了上海數得著的富戶。
雷雲尚發財後,能夠不忘階級苦、牢記血淚仇,經常慷慨解囊投身到祖國的慈善事業中去。這一年江南大旱,飢民成群結隊湧入上海。
雷雲尚叫伙計支起幾口大鍋,晝夜煮粥,舍飯舍衣,賑濟飢民。舍到第四十九天,快半夜了,飢民們陸續散去,伙計收拾好鍋碗瓢勺關上大門正要去睡覺,猛聽大門被人擂得咚咚山響。
伙計煩躁地問:「TMD誰呀?」只聽門外一老頭答:「來吃舍飯的!」伙計說了:「今天飯已舍完,明天早點來吧!」老頭在外面大吵大鬧地說些雷雲尚是假善人之類的找揍話。伙計忍氣開門,好言勸道:「我們雷掌櫃是真心行善,今兒個是因為他獨生子患喉症,已水米不進四五日了,眼見性命難保,所以掌櫃的怕喧鬧著孩子,所以這才早點關門了。」
老頭小眼一瞪,怒吼道:「他兒子咋就比別人金貴?寧可把俺老人家餓死呀!」正在裡屋照料兒子雷雲尚聽見前院吵嚷,忙起身來到前院,問過伙計後,上前給老頭賠笑施禮道:「老伯請息怒,到客廳敘話。」
老頭見雷雲尚不怒不惱,面帶和善,遂呵呵笑道:「好!好!好!雷掌櫃果真是個善人吶!」雷雲尚一邊陪著老頭往客廳走,一邊吩咐伙計去廚房預備飯菜。
兩人在客廳里喝過幾杯茶,伙計把做好的飯菜端上來,老頭也不客氣,抄起碗筷風卷殘雲般大吃大嚼起來。吃完飯,也不道謝,起身告辭道:「老漢向來不白吃人家,今夜打擾掌櫃的,無物可贈,聞令郎患喉症日久,治療無效,今我說一葯物,服後即愈!」
說罷,用指頭沾茶水在方桌上寫下「珍珠」二字,也不等雷雲尚相送,飄然出門,轉眼不見。雷雲尚正驚疑間,伙計又來稟報,外面又來一老頭討飯吃,雷雲尚又吩咐伙計去廚房做飯,自己也親到門前迎接,老頭飯飽菜足之後,更不道謝,又用指頭沾水寫了「牛黃」兩字,抽身出門去也。
就這么地,一個剛走,一個又來,至午夜時分,先後來了六位,走了六人,寫了六味治喉病葯物。雷雲尚自思今夜之事,決非巧合,忙把六位神仙所寫葯物記下,這六味葯是:珍珠、牛黃、麝香、腰黃、冰片、蟾酥。
第二天一早,雷雲尚命伙計持葯方去葯店抓葯,煎熬後讓兒子服下。這葯一劑入喉,頓覺一陣清爽,腫痛漸消,須臾已能張口說話。服葯二劑,兒子便能吃喝,喜得全家人燒香放炮,叩謝眾仙。兒子愈後,雷雲尚十分歡喜。歡慶中,又推己及人,想到自家有葯治病,兒子還險些送命,那些無業窮人得了喉病,無錢醫治,不知要死多少人!

天賜良葯,理應廣施天下。於是,便拿出數千兩白銀購置葯物,研末制丸。因葯方系六仙所傳,故定名「六神丸」。凡患喉症、爛喉痧、乳蛾腫疼及疔癰癤而登門求葯者,一概施捨,分文不取。
此葯葯到病除,聲名大振,登門取葯的,來信要葯的,應接不暇。後雷雲尚到武當山朝拜,路過武昌,見江邊有人賣喉葯,索取高價。伸手接過看時,正是自己所制丸葯。仔細詢問,方知是葯販子冒充病人,騙取捨葯,轉手倒賣。
雷雲尚回到上海後,即專設葯廠製造六神丸,在各地設點出售,只收成本費,既方便病人,也有效地防止了葯販坑人。
那時盛六神丸的葯瓶,系用牛角刻制而成,上刻「六神丸」三字,同時註明「上海雷雲尚制」,以防假冒偽劣品魚目混珠。雷雲尚去世後,雷家子孫按方制葯,葯瓶上仍註明「上海雷雲尚制」。
反正不管怎麼說, 「六神丸」甫一問世即暢銷全國各地,亦為日本及東南亞各地視為若干病症的特效葯。現被列為國家保密品種、國家一級中葯保護品種,是中華國葯之瑰寶。不過我看到的資料上說,六神丸的生產因為利潤很小,目前國內很多葯廠都不太願意生產。

『伍』 誰有中草葯名稱和圖片大全

1、八角楓(白金條[側根名]、白龍須[須狀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將軍、割舌羅、五角楓、七角楓、野羅桐、花冠木)

清熱;祛濕;收澀;消瘀。主肝炎腸炎;淋濁;帶下;脫肛;子宮下垂;肝脾腫大;跌打扭傷

拓展內容:

中葯的優點和不足:

中葯的優點大概有其神秘性,科學性,獨特性,某些中葯有稀有名貴性,可探索性,經濟性,能標本兼治,對疑難雜證有獨特的治療理論和作用,發展空間很大.同時也是中國的國粹,國寶.對預防疾病有獨到之處.且現劑型較多,好多中葯也服用方便起來了.

不足大概有,口服對胃腸道大金有副作用(宜少量多次服用),注射劑副作用大多尚不明確,湯劑口感不是很好.煎熬較為復雜.

『陸』 請問下面這副中葯材(如下圖)都叫做什麼主要治療什麼的

主要有天麻,地骨皮,柴胡等。作用是滋陰補腎。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

『柒』 求蘇盈的《問葯》百度雲

點金獸:其碰觸之物皆可化作黃金,以黃金為食,並在體內凝結一種活黃金,殺之剖其腹可得。此金名「太真」,從其上刮下一小塊,次日又可恢復原狀,用之不盡。
——蘇盈《問葯》
世間唯一無葯可治之症,其名為「慾望」。
——蘇盈《問葯》

『捌』 誰有打針的圖片,看著要真實

打針就是將葯劑通過針注射進入人體。在治療中,有些葯劑並不像口服類那樣得到葯效,所以會通過直接注射到人體才能發揮葯效。目前提倡不濫用注射治療方式,做到『』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注'』。

圖片如下

如做葯物過敏試驗,15-20分鍾後觀察結果,並准備2ml注射器及鹽酸腎上腺素一支。皮內注射不可用碘酊消毒,如患者對乙醇過敏,可換用生理鹽水消毒。

(8)問葯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打針的注意事項

1、環境清潔。

2、護士洗手,戴口罩。

3、無菌注射器保持無菌的位置。

4、皮膚消毒方法,螺旋式從中心向外塗搽,直徑>5cm,乙醇脫碘范圍要大於碘酒消毒的面積。

『玖』 杜仲果實圖片

杜仲果實為翅果,形狀為長橢圓形而扁平,先端下凹。杜仲果實的果期在9-10月。

杜仲果實的游離氨基酸極少,含有的少量蛋白質,是和絕大多數食品類似的完全蛋白,即能夠水解檢出對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測定了杜仲所含的15種礦物元素,其中有鋅、銅、鐵等微量元素,及鈣、磷、鉀、鎂等宏量元素。

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屬的落葉喬木,樹冠圓球形至卵形。樹皮為灰褐色,小枝光滑,黃褐色或淡褐色,無頂芽。樹皮和枝及葉均含膠質,折斷有銀白色細絲。葉子是單葉互生,呈橢圓形或卵形,先端漸尖,邊緣具有鋸齒;花為單性,雄花簇生,花苞呈匙狀。

(9)問葯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杜仲的應用和注意點:

一、杜仲的應用

1、可以用來泡茶,泡酒,或在烹飪時作為輔料添加於菜品中。

2、杜仲科植物杜仲的乾燥樹皮是葯用杜仲,是中國名貴滋補葯材。

3、杜仲對於研究被子植物系統演化以及中國植物區系的起源等諸多方面都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二、杜仲的注意點

1、杜仲樹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的環境,能耐嚴寒,成株在-30℃的條件下可正常生存。

2、杜仲中的氨基酸主要以蛋白質形式存在,游離氨基酸很少。其中果實、皮與葉中的氨基酸含量均作過測定。

『拾』 圖片上是什麼葯物

是什麼葯?忘記發圖片了?我猜猜看,應該是維生素E或輔酶Q10?再就是感冒膠囊吧。

閱讀全文

與問葯圖片高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源光圖片簡單 瀏覽:173
如何壓縮45kb圖片 瀏覽:778
帶鬍子男生圖片 瀏覽:614
圖片文字配音樂在線收費製作 瀏覽:406
如何使word中圖片內存變小 瀏覽:751
正裝白衣服圖片男 瀏覽:926
傣族衣服款式卡通圖片 瀏覽:64
再見簡筆畫圖片可愛顏色 瀏覽:741
意思很簡單的圖片 瀏覽:563
行李箱圖片可愛 瀏覽:823
愛拼才會贏圖片大全 瀏覽:992
男生背影圖片小清新圖片大全 瀏覽:186
發朋友圈怎麼設置文字圖片 瀏覽:872
花梨木餐桌價格圖片 瀏覽:540
帶淚的男生頭像圖片 瀏覽:219
如何將相冊中的圖片傳到電腦 瀏覽:617
餓扁了文字圖片 瀏覽:645
滿員文字圖片 瀏覽:556
用背對圖片做頭像的女生 瀏覽:756
健身美女腹肌圖片壁紙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