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戰斗機從J1到J10的介紹和圖片
7 殲8殲10殲11空警2000預警機還有好多!!呵呵 機長:14.89米
殲7三視圖翼展:7.15米
機高:4.1米
空重:5275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8655千克
最大使用速度:2.0M
升限:8000米
爬升率:180米/秒
最大航程:1400公里殲-8Ⅱ基本技術數據
長 21.59m
高 5.41m
翼展 9.344m
機翼面積 42.2平方米
空重 9820kg
正常起飛重量 14300kg
最大起飛重量 17800kg
速度 2.2馬赫(1300km/h)
航程 2200km
作戰半徑 800km
起飛距離 670m
著陸距離 1000m
實用升限 20000m 機長16.43米翼展9.75米機高5.43米推力122千牛頓最大速度2.0馬赫最大升限18000米作戰半徑1100公里全機空重8840千克起飛重量19277公斤載彈量7000公斤尺寸數據:翼展 14.7米,機長 21.94米,機高 5.93米,機翼面積 62平方米。
重量數據:空重 16000千克,正常起飛重量 22500千克,最大起飛重量 30000千克。
性能數據:最大平飛速度 M2.35(2500千米/時),海平面最大速度 M1.1(1345千米/時),升限 18000米,海平面爬升率:305米/秒,航程 4000千米。
武器裝備:右側邊條根部裝一門30毫米機炮,備彈149發,共10個外掛點,最大載彈量 6000千克。
動力裝置:兩台留里卡設計局的雙軸AL-31F渦輪風扇發動機,靜推力 2*77千牛,加力推力 2*122.6千牛。 殲轟-7「飛豹」機翼為常規半硬殼式結構懸臂式復合兩段式後掠上單翼,翼型ⅡAⅡH—C9C,3.22中等展弦比,安裝角1°,有明顯下反角(7°),外翼有前緣鋸齒並帶氣動扭轉,根部有大後掠的填角,前緣後掠角47.5°,機翼後緣內側裝有單縫式襟翼,外側裝有副翼,在展向位置有一翼刀;帶翼梢掛梁。斜定軸全動式中下平尾,後掠角55°,面積9.95米2;大後掠單垂尾較高,後掠角45°,面積8.9米2。 機載系統1.環控系統:YX—4型供氧系統、高壓除水升壓環控系統。
2.液壓系統:由主系統、助力系統和應急系統組成。
3.電源系統:包括電源和輸配電網。主電源為交流電源系統,由2台三相四線15KW恆速恆頻組合式液壓傳動發電機(提供115/200V,400赫三相交流電115V,400赫單相交流電)及其配套設備組成。應急電源為1台DBL—500A型單相變流機提供115V,400赫單相交流電,1台20GNG-40型鎘鎳蓄電池,提供24V直流電。此外,機上還裝有三相四線制115/200V、400赫的交流地面電源插座和直流電源插座,提供地面維護、發動機啟動所需的電源。
4.燃油系統:機身共有10個軟油箱,機內總載油量6540千克。副油箱載油量1000千克+2×600千克或3×1000千克。
5. 操縱系統:包括主、輔操縱系統。
6 .冷氣系統:由主冷氣系統和應急系統組成。 翼展 8.98米 戰機三視圖
機長 14.30米
機高 4.90米
主輪距 2.54米
前主輪距 4.94米
正常起飛重量 91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 12700千克
外掛能力 3800千克
機內燃油 2300升
最大馬赫數 M1.6
實用升限 16500米
起飛滑跑距離 450米
著陸滑跑距離 700米
航程 2500千米
限制過載 8G
2. 求現代戰斗機圖片及簡介
戰機的任務也多樣化,大部分現代戰機已具備對地空雙重打擊能力,各種戰機航電系統也不斷更新。現代戰斗機的簡介和圖片如下:
1.「美利堅猛禽」,也叫F-22戰機。它是世界最先進的隱形戰機,可超音速巡航。分數:9.8分。最大起飛重量:38,000公斤。
3. 最全的戰斗機圖片地址
哈哈,你應該幸運我看到了這個問題^_^,以下是我收藏的經典帖子讓你一飽眼福,絕對讓你過足眼癮(前提是你機子配置一定要好,圖太多了):
美國空軍力量-各種機型介紹原創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780271.shtml
展示我軍海陸空 牛X武器裝備介紹!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785715.shtml
另類坦克你見過嗎!原創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777423.shtml
俄羅斯海軍艦隊全收集 長期更新原創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774888.shtml
蘇系戰斗機全收集片 內存小死機概不負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774202.shtml
米格戰機家族大全 米格-1~~米格-35多圖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1/773730.shtml
美軍所有尖端武器 第二波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4/759088/4/0/4.shtml
4. 誰能發下中國殲系列所有戰機的圖片 要高清的 圖片還有標明是殲幾 謝謝啦
上圖為殲31雪鶚,隱形中型戰機
*******************************
圖片已經到上限了,還有幾款戰機因為沒有實物圖,或者有了樣機卻沒有服役,我就不發圖片了,發不了。
殲12,殲13,殲9,殲16
5. 求一些中國j20戰斗機,,美國f22,f35.俄羅斯T50的高清壁紙。注意,是高清。解析度1024
這個網路下就有答案了。或者去高清壁紙網站看看。
6. 二戰時的戰斗機戰斗編隊是什麼樣的
三機的比較少見一般比較多的是2機和4機,2機編隊就最基本的空戰編隊,分長機和僚機,4機編隊其實就是2個編組的2機編隊而已隊形神馬的。。很多種,V字,1字,橫向,指尖,很多說不清- -同樣的隊形也分緊密編隊和分散編隊至於戰術,簡單的說,進攻時,長機占據攻擊位置,進行攻擊,僚機負責長機6點方向的警戒防守時(被敵編隊咬住6點)最常見的是2機反向運動,尤其面對單機時,未被追擊的一機可以轉回來占據追擊敵機的6點。轉向時,第一編隊的長機(1號機)提示航向高度,作機動,僚機(2號) 第二雙飛編隊長機(3號)僚機(4號)依次機動。
7. 這是什麼戰機+(日本航母)
全都是想像圖
1.圖片出自:國產梟龍輕型戰機編隊護航天火戰略轟炸機想像圖
2.圖片出自:某日本軍事網站上一組網友製作的日本未來裝備設想圖,其中命名為「‍保升」級的大型航母
1.天火戰略轟炸機
「天火」轟炸機採用類似B一2的飛翼型設計,背部進氣,內部掛彈,使得飛機具有極佳的隱身性能。此類飛機的作戰方式,大多採用高空突防的戰術,地空導彈是其最大的威脅,因此對機腹部分的隱身性能做了加強。
其整體光滑,無任何突起,所有的艙門均做了隱身處理,使得地空雷達對此飛機的探測距離大大降低。飛機的整個機身,除主梁和發動機機艙使用的是復合材料外,其它部分均由碳纖維和石墨等復合材料構成,不易反射雷達波。
而且整個機體都噴塗上了特製的吸波油漆,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敵方探測雷達的回波。發動機的尾噴口也做了特殊處理,噴口的下擋板要長於上擋板,這樣飛機下方的紅外特徵就大大降低。「天火」轟炸機有三台渦扇發動機,集中安裝在機身中後部。
由於機身內部空間較大,所以發動機採用大涵道比設計,降低了油耗系數,相應也增大了飛機的航程。飛機在空中不加油的情況下,作戰航程可達1.2萬公里,空中加油一次則可達1.8萬公里。每次執行任務的空中飛行時間一般不少於10小時。
對於轟炸機來說,載彈量的多少也是衡量其性能的一個重要指標。該機設有三個彈艙,機身中部的彈艙安裝有一個旋轉掛彈架,可以安裝6枚遠程巡航導彈或18顆500公斤級航彈。在機身兩側也各有一個彈艙,可分別裝3枚巡航導彈或9枚500公斤級航彈。「天火」的最大載彈量達到二十噸。
8. 求中國空軍現役的戰機圖片,最好圖片配有型號。
殲-7型戰斗機是中國空軍和海軍航空兵目前裝備規模最大的戰斗機之一。該機依靠本身所具有的飛行性能好、輕小靈活、低成本、高效率率和使用維護簡單等技術特點,在中國海、空軍戰斗機裝備系統中一直占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 殲-7已於2006年停產。 70年代後,世界各國戰斗機設計思想出現轉變,不再追求「更高、更快」,而是著眼改進飛機的中低空機動性能,完善機載電子設備、武器和火控系統。 為適應這一潮流,部隊裝備新需要,沈飛公司在殲-8的基礎上研製了殲-8Ⅱ飛機。1984年6月12日,原型機首飛成功。88年3月18日,殲8Ⅱ設計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殲8Ⅱ飛機設計定型。 殲-10是我國第一架完全獨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戰斗機,2005年正式裝備部隊並在很短的時間內成建制、系統地形成了戰鬥力,西方將殲-10劃分為典型的第三代戰斗機,認為它是中國第一種裝備部隊的國產第三代戰機、第一種真正兼有空優及對地雙重作戰能力的國產戰機,殲-10的後繼改進型正在逐步推出,在機身的一些局部細節上都作了改進,使得飛機的性能也大大提高,目前肯改進型暫定為殲-10B。 殲-11,蘇-27型戰斗機中國產型號。中國從1992年開始先後引進了一百多架蘇-27型戰斗機。1997年俄羅斯與中國簽訂協議,從而使中國可以生產蘇-27型戰斗機。中國自己生產的這種戰斗機被命名為殲-11。殲20是成都飛機製造廠研製的中國第五代隱身重型殲擊機,採用兩台國產渦扇10B發動機、DSI兩側進氣道、全動垂尾,鴨式布局。該機於2010年10月14日完成組裝,2010年11月4日進行首次滑跑試驗。2011年1月11日12時50分,殲20在成都實現首飛,歷時18分鍾,這標志著我國隱形戰斗機的研製工作掀開了新的一頁。 蘇-27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研製的單座雙發全天候空中優勢重型戰斗機,主要任務是國土防空、護航、海上巡邏等。北約組織給予的綽號是"側衛"(Flanker).該機於1969年開始研製,1977年5月20日首飛,1979年投入批生產,1985年進入部隊股役。該機採用翼身融合體技術,懸壁式中單翼,翼根外有光滑彎曲前伸的邊條翼,雙垂尾正常式布局,楔型進氣道位於翼身融合體的前下方,有很好的氣動性能,進氣道底部及側壁有柵型輔助門,以防起落時吸入異物。全金屬半硬殼式機身,機頭略向下垂,大量採用鋁合金和鈦合金,傳統三梁式機翼。 蘇-30多用途戰斗機是俄羅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基礎上改進而成的戰斗轟炸機。其研製工作始於80年代初,最初的兩架原型機在80年前首飛,被命名為蘇-27PU或蘇-30。當時蘇聯空軍並沒有計劃裝備該型飛機,因此這兩架飛機由試飛院買下。其中的一架曾兩次參加珠海航展。 殲轟-7「飛豹」是中國70年代開始自行設計研製的的全天候多用途殲擊轟炸機,由西安飛機製造公司、西安飛機設計研究所(603所)共同研製。該機主要裝備海軍航空兵,是解放軍作戰飛機中耀眼的明星,早期稱為轟—7。目前該機的改型殲轟-7A已具備全天候的精確對地攻擊能力,而隨著解放軍近年對其的不斷改進,多種型號的飛豹變型機也不斷出現,大幅提升了飛豹戰力。轟-6轟炸機,原型為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該機採用兩台圖曼采夫渦輪噴氣發動機,翼型後掠,1948年開始研製,直到1990年還有少量在蘇軍中服役。
9. 求遼寧艦和 殲10,殲11或 殲15戰斗機 高清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