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帥哥圖片 > 八大菜系美食圖片高清

八大菜系美食圖片高清

發布時間:2022-05-23 06:41:33

Ⅰ 八大菜系是哪八大,分別有什麼特點,並列舉名菜

魯菜(山東菜)

山東菜系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明清兩代,魯菜已成宮廷御膳主體,對京津東北各地的影響較大,因此「古」是一個大特點,特別是孔府菜保存了相當多的古式菜餚。現今魯是由濟南和膠東兩地的地方菜演化而成的, 煙台福山為膠東菜發源地,以烹制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清淡;濟南歷城為濟南菜發源地。擅長爆、燒、炸、炒,口味偏重。濟南廚師精於制湯,又善於烹制海產,如魚、蝦、海參等。

山東菜注重急火快炒,常用扒、爆、炒、煨、燒等烹飪方法,能保持食物原料品質,因此菜餚特別鮮嫩脆滑。山東人愛吃蔥,烹調時多用蔥調味。蔥燒海參就是當地的一道名菜,還有「烤鴨」、「烤乳豬」、「鍋燒時子」、「炸脂蓋」等。山東人以麵食為主,這也是在山東年菜中不可缺少的菜色,而山東菜講究急火快炒,烹飪方法以爆、扒、炒、炸、烤、汆、鍋為主,這些料理方式都是比較著重保存食材品質,所以口感鮮嫩滑脆,在口味上較偏鹹味、以酸甜為輔,其中最有名的菜色就是糖醋黃河鯉魚.魯菜特點是清香、鮮嫩、味醇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

著名品種有「燒海螺」、「燒蠣蝗」、「烤大蝦」、「九轉大腸」、「湯爆雙脆」、「蟹黃海參」、「白汁裙邊」、「干炸赤鱗魚」、「菊花全蠍」、「山東蒸丸」、「清湯燕窩」等。

川菜(四川菜)

四川自古就被稱為天府之國,所以除了海鮮幾乎什麼都產,原料多選山珍、江鮮、野蔬和畜禽。四川河產豐富,以烹調魚類見長。

川菜的烹調方法,偏重較細工的小煎、小炒、乾煸、乾燒,前兩種的特色是食材不過油,然後急火短炒,而乾煸是利用纖維較長的食材,乾燒則是類似紅燒的作法,但使用以辣椒為底的調味料;重視的口味是辛、辣、麻、怪、咸,最讓人映象深刻的便是其中的麻辣口味,但其實掌控辣味的辣椒,是近一、二百年才自拉丁美洲輾轉傳入中國的,所以在許多古籍中的記載,二百年前的川菜,其實都沒有使用到辣椒做為調味,現在常見的「魚香」、「麻辣」反都是明末之後,自兩湖所遷入的居民帶入辣椒之後的改變,不過也因地形氣候影響;四川冬季又濕又冷,所以辣椒這樣的調味身得當地居民的喜愛,其中最經典的菜色,莫過於「麻婆豆腐」。

正宗川菜以成都、重慶兩地的菜餚為代表。其特點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濃」,善於綜合用味,收汁較濃,在「咸、甜、麻、辣、酸」五味基礎上,加上各種調料,相互配合,形成各種復合味,如家常味、咸鮮味、魚香味等,享有「一菜一味,百菜百味」的美譽;離不開「三椒」(辣椒、胡椒、花椒),以「辣、酸、麻」膾炙人口,形成川菜的獨特風味;重視選料,講究規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鮮艷協調。

代表菜餚有:宮保雞丁、回鍋肉、大煮干絲、黃燜鰻、怪味雞塊、水煮肉片、魚香肉絲、辣子雞丁、青椒肉絲等。

蘇菜(江蘇菜)

蘇菜包括淮揚菜、南京菜、蘇錫菜和徐海菜。蘇菜也很注重鮮活,以燉、燜、燴為主要特色,講究原汁原味。著名有清燉獅子頭、鮮藕肉夾、清蒸鰣魚等。這邊自南北朝時期,就是富商巨紳齊聚之地,富裕豐饒更不在話下,所以這個菜系最大的特色就在一個「富」字。

楊州地區本為水鄉,故盛產魚蝦蟹及各種海味與蔬菜,烹調方式是採用講究細工的燉、燜、煨、蒸、燴,烹調時用料嚴謹,注重配色,講究造型,四季有別。口味上比較偏甜,但是處於一種與鹹味調和的狀態,在調理時往往是糖鹽共用,用糖的目的是為了讓菜餚能增色提鮮,所以這個菜系的特色也重視菜餚的色澤,並且還會跟口味本身有直接的關系,例如色澤濃亮,則味道較重;色澤清淡素雅,則口味也清爽順口。揚州菜清淡適口,主料突出,刀工精細,醇厚入味;南京菜口味和醇,玲瓏細巧,尤以鴨制的菜餚負有盛名;善用蔬菜,以「金陵三草」(菊花澇,構杞頭,馬蘭頭)和「早春四野」(芥菜,馬蘭頭,蘆篙,野蒜)馳名。江蘇菜用料以水鮮為主,刀工精細,注重火候「燭、煙、熄、糯」,常用酒糟調味,擅長各類水產。徐海菜,來於徐州和連雲港,擅長海產和蔬菜。

蘇菜特點是濃中帶淡,鮮香酥爛,原汁原湯、濃而不膩,口味平和,咸中帶甜。代表有 「松鼠鱖魚」、「拆燴大魚頭」、「清蒸鰣魚」、「野鴨菜飯」、「銀芽雞絲」、「雞湯煮千絲」、「清燉蟹粉獅子頭」、「雙皮刀魚」等。

徽菜(安徽菜)

徽菜是由沿江、沿淮、徽洲三地區的地方菜為代表構成的,其影響遍及半個中國,近及江南各省,遠至大西北的西安,徽菜館四處林立,是雅俗共賞,南北咸宜,獨具一格,自成一體的著名菜系。安徽物產豐富,安徽人喜愛常年飲茶,所以徽菜一般油大,所謂重油、重色、重火工,色深,味濃。多用燒、燉、熏的烹煮方法,以熏菜最具特色。菜餚用料樸素,但色、香、味俱全。

長江、淮河自西向東橫貫安徽,把全省分為江南、淮北和江淮之間三處自然區域。江南山區盛產茶葉、竹筍、香菰、木耳、板檣、鷹龜、桃花鱖、果子狸等山珍野味,因此徽菜以烹飪山珍野味著稱。淮北平原盛產糧食、油料、蔬果、禽畜,是著名的魚米之鄉。特別是碭山酥梨,蕭縣葡萄,太和春芽,渦陽苔干,早已蜚聲國內外。沿江、沿淮和巢湖一帶,是我國澹水魚重要產區之一,其中名貴的長江鰣魚、巢湖銀魚、淮河回王魚、涇縣琴魚、三河螃蟹等,都是久負盛名的席早珍品。

著名菜品:符離集燒雞、毛峰熏鰣魚、火腿燉甲魚、黃山獻狸、紅燒果子狸、鳳陽洪武豆腐、徽州毛豆腐、腌鮮桂魚、黃山燉鴿、雪冬燒山雞、奶汁肥王魚、清燉馬蹄、腌鮮鱖魚、徽州桃脂燒、火腿燉鞭筍等。

粵菜(廣東菜)

粵菜由廣州、潮州、東江三個地方菜組成。調味有所謂五滋(香、松、臭、肥、濃)、六味(酸、甜、苦、咸、辣、鮮)之別。其烹調擅長「煎、炸、燴、燉、煸」等,烹調手法講究其獨有的軟炒,就是先用旺火燒鍋,再下油滑鍋,滑鍋後下少許油,用中火或小火炒,所用的主料多半都為流體或半流體。菜的原料較廣,花色繁多,形態新穎,善於變化,講究「鮮、嫩、爽、滑」,菜餚色彩濃重,滑而不膩,菜式按季節有夏秋清淡、冬重濃郁之別。尤以烹制〝貓、狗、鼠、猴、狸〞等野生動物而負盛名。粵菜享譽海內外,美國紐約就有粵菜館數千家。

著名菜品:烤乳豬、冬瓜盅、香芋扣肉、燒乳鴿、清蒸魚、白灼基圍蝦、老火湯、魚翅湯、東江鹽焗雞、鯪魚球、燒鴨、手撕雞、叉燒、蚝油牛肉絲、炸子雞等。

湘菜(湖南菜)

湘菜分為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個地方流派。湘菜多用燉、煨、燒、臘等烹調方法,注重湯汁,菜出鍋後,骨酥肉爛,氣味馥郁,汁濃芡亮,湘菜系還重視食材原料的本色,不講求過多的工藝,保留了許多根本的朴質;也著重刀工,刀法神奇,千年名菜「發絲牛百頁」,就切得細如發絲。煙熏臘肉和腌肉也是湘菜的特色之一。湖南自古便以魚類料理見稱,並且擅長使用兩種以上的主料做變化,並多能以每種主料為題自成一席,如全魚席、蟹席、鱔魚席等。湖南氣候潮濕,湖南人愛吃辣椒驅除濕氣,所以湘菜味道以酸、辣為主,尤以酸辣菜和臘製品著稱。

著名菜品:冰糖湘蓮、臘味合蒸、剁椒魚頭、東安子雞、紅煨魚翅、紅燒酸辣、金錢魚、湯泡肚干鍋雞等。

浙菜(浙江菜)

浙菜包括杭州、寧波和紹興三個地方的菜色。浙菜以魚、蝦、蔬菜為主要材料。菜式小巧,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常採用獨特的燒煮方法,保持食物的原味。烹調技法擅長於「炒、炸、燴、熘、蒸、燒」。其特點是「清、香、脆、嫩、爽、鮮」。

著名菜品:西湖醋魚、東坡肉、龍井蝦仁、奉化芋頭、蜜汁火方、蘭花春筍、宋嫂魚羹、雪菜黃魚、寧式鱔絲、三絲敲魚、叫化童雞、蝦子麵筋、清湯魚圓等。

閩菜(福建菜)

閩菜由福州、泉州和廈門等地方菜組成。福建地處東南沿海,盛產多種海鮮,如海鰻、蟶子、魷魚、黃魚、海參等,因此多以海鮮為原料的菜餚。烹調講究燉、煮、煨、汆、蒸.尤重湯汁,所以許多經典菜皆以湯菜為主,如高湯魚翅。味道注重清鮮、酸、甜、咸、香,在宴席中最後一道菜一般都是時令青菜,取「清菜」之意。

著名菜品:肉米魚唇、太極明蝦、雞絲燕窩、茸湯廣肚、丸肉燕湯、雪花雞、小糟雞丁、白炒鮮竹蟶、生炒黃螺片等。

Ⅱ 中國八大菜系的代表菜各是什麼

中國八大菜系的代表菜:

1、魯菜。代表菜品:糖醋魚、鍋燒肘子、蔥爆羊肉、蔥扒海參、鍋塌豆腐、紅燒海螺、炸蠣黃、清蒸加吉魚、蔥椒魚、糖醬雞塊、油潑豆莛、詩禮銀杏、奶湯蒲菜、烏魚蛋湯、鍋燒鴨、香酥雞、黃魚豆腐羹等;

2、粵菜。代表菜品:龍虎鬥、脆皮乳豬、咕嚕肉、大良炒鮮奶、潮州火筒燉鮑翅、蚝油牛柳、冬瓜盅、文昌雞、紅燒乳鴿、蜜汁叉燒、上湯焗龍蝦、清蒸石斑魚、鹵水豬手皇、潮式鹵鵝肝、蚝烙、芙蓉蝦、沙茶牛肉、客家釀豆腐、梅菜扣肉、鹽焗雞、豬肚包雞、盆菜;

3、川菜。代表菜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宮保雞丁、樟茶鴨子、泡椒鳳爪、燈影牛肉、廖排骨、口水雞、酸辣土豆絲、香辣蝦、尖椒炒牛肉、四川火鍋、香辣小龍蝦、椒麻浸鱸魚、麻辣鱔魚、麻辣牛柳等;

4、湘菜。代表菜品:麻辣子雞、辣味合蒸、東安子雞、洞庭野鴨、冰糖湘蓮、金錢魚、辣椒炒肉、湘西外婆菜、吉首酸肉、牛肉粉,郴州魚粉、金魚戲蓮、永州血鴨、臘味合蒸、姊妹團子 、寧鄉口味蛇、岳陽姜辣蛇等;

5、閩菜。代表菜品:佛跳牆、太極明蝦、閩生果、燒生糟鴨、梅開二度、雪花雞、鼎邊糊、漳州鹵面、莆田鹵面、海蠣煎、沙縣拌面、扁食、廈門沙茶麵、面線糊、閩南咸飯、興化米粉、荔枝肉、烏柳居(五柳居) 、白雪雞、閩生果,醉排骨、紅糟魚排、長汀豆腐乾等等,均別有風味;

6、浙菜。代表菜品: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干炸響鈴、油燜春筍、西湖蒓菜湯、杭州煨雞、虎跑素火煺、乾菜燜肉、蛤蜊黃魚羹、叫化童雞、香酥燜肉、絲瓜鹵蒸黃魚、三絲拌蟶、冰糖甲魚、蜜汁灌藕、嘉興五芳齋粽子、寧波湯團、湖州千張包子等數百種;

7、蘇菜。代表菜品:烤方、獅子頭、叫花雞、火燒馬鞍橋、松鼠桂魚、鹽水鴨、清燉雞孚、鹽水鴨(金陵板鴨)、碧螺蝦仁、蜜汁火方、櫻桃肉、母油船鴨、爛糊、黃燜栗子雞、蒓菜銀魚湯、萬三蹄、響油鱔糊、金香餅、梁溪脆鱔、蘇式醬肉和醬鴨、沛縣狗肉等;

8、徽菜。代表菜品:紅燒果子狸、火腿燉甲魚、雪冬燒山雞、一品鍋、刀板香、腌鮮臭鱖魚、虎皮毛豆腐、問政筍、火腿燉甲魚、清蒸石雞(即石蛙)、楊梅圓子、鳳燉牡丹、荷葉粉蒸肉、青螺燉鴨 、中和湯、等傳統佳餚。

(2)八大菜系美食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最初只有四大菜系:魯菜、蘇菜、粵菜、川菜,到了後來才最終形成八大菜系:魯菜、蘇菜、粵菜、川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

中國八大菜系發展及起源:

1、山東境內山川縱橫,河湖交錯,沃野千里,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文化發達。其糧食產量豐富,蔬菜種類繁多,品質優良,號稱「世界三大菜園」之一。如膠州大白菜、章邱大蔥、蒼山大蒜、萊蕪生薑都蜚聲海內外;

2、八大菜系之粵菜粵菜夏秋力求清淡, 冬春偏重濃郁,擅長小炒, 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潮汕菜故屬閩地,其語言和習俗與閩南相近;

3、八大菜系之川菜當時巴國和蜀國的調味品已有鹵水、岩鹽、川椒、「陽朴之姜」。在戰國時期墓地出土文物中,已有各種青銅器和陶器食具,川菜的萌芽可見一斑。川菜的形成大致在秦始皇統一到三國鼎立之間;

4、在品味上注重香酥、酸辣、軟嫩。湘西菜擅長香酸辣,具有濃郁的山鄉風味。湘菜歷史悠久,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烹調技藝已有相當高的水平;

5、閩菜的刀工有「剞花如荔,切絲如發,片薄如紙」的美譽。如涼拌菜餚「蘿卜蜇」,將薄薄的海蜇皮,每張分別切成2~3片,復切成極細的絲,再與同樣粗細的蘿卜絲合並烹制,涼後拌上調料上桌;

6、過去南方人口味並不偏甜,北方人南下後,影響南方人口味,菜中也放糖了。汴京名菜「糖醋黃河鯉魚」到臨安後,以魚為原料,烹成浙江名菜「西湖醋魚」;

7、夏禹時代,「淮夷貢魚」,淮白魚直至明清均系貢品。「菜美之者,具區之菁」,商湯時期的太湖佳蔬韭菜花已登大雅之堂。春秋時齊國的易牙曾在徐州傳藝,由他創制的「魚腹藏羊肉」千古流傳,是為「鮮」字之本......

8、宋高宗曾問歙味於學士汪藻,汪藻舉梅聖俞詩對答「雪天牛尾狸,沙地馬蹄鱉」。牛尾狸即果子狸,又名白額。徽菜系在烹調技藝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較少,重油、重色、重火工。

Ⅲ 八大菜系有什麼菜系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餐飲文化大國,論到菜式之多、味型之廣、做法之精巧繁復,在世界范圍內都是首屈一指。由於中國地域遼闊,環境復雜,東南西北飲食文化呈現出明顯的地域差異。長期以來,中國各地的菜餚由於受到當地環境、氣候、物產、風俗以及飲食習慣的影響,形成了各種具有地方風味特色的流派。在中國,目前受到廣泛承認的是粵菜、川菜、魯菜、淮揚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共稱為「八大菜系」。

圖片

粵菜

粵菜,即廣東地方風味菜,狹義上的粵菜指廣州府菜,也就是廣州菜,此處的廣州府含:順(德) ,南(海) ,番(禺) 。廣義上的粵菜又稱「潮粵菜」,由廣州菜(順德菜)、客家菜、潮州菜(汕尾菜)發展而成,三大菜系類型各異,其中廣州菜和東江菜(客家菜)近似。粵菜因其選料嚴格、做工精細、中西結合、質鮮味美等特點而名揚天下。

圖片

廣州,粵菜中的經典菜式烤乳豬

粵菜系的形成和發展與廣東的地理環境、經濟條件和風俗習慣密切相關。廣東地處亞熱帶,瀕臨南海,雨量充沛,四季常青,物產富饒。故廣東的飲食,一向得天獨厚。早在西漢《淮南子·精神篇》中就載有粵菜選料的精細和廣泛,而且可以想見千餘年前的廣東人已經對用不同烹調方法烹制不同的異味游刃有餘。

粵菜集南海、番禺、東莞,順德、中山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揚、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於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飪。如京都骨、炸溜黃魚、蝦爆鱔背等,乃吸取京菜口味而創新;鐵板牛肉、魚香雞球、宮保雞丁等等,借鑒了川菜口味;五柳魚、東坡肉、酒嗆蝦是浙菜口味;聞名嶺南的太爺雞是徽菜口味;而西汁豬扒、茄汁牛扒等,則是從西菜移植而來的。

圖片

燒乳鴿

廣東清人竹枝詞曰:響螺脆不及耗鮮,最好嘉於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把廣東豐富多樣的烹飪資源淋漓盡致地描繪了出來。粵菜選料廣博奇雜,舉凡各地菜系所用的家養禽畜,水澤魚蝦,廣州無不用之;而各地所不用的蛇、鼠、貓、狗、山間野味,粵菜則視為上餚。

圖片

鮑汁燒海參

粵菜注意吸取各菜之長,形成了多種烹飪形式,是具有自己獨特風味的菜系。廣州菜清而不淡、鮮而不俗、選料精當、品種多樣,還兼容了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潮州古屬閩地,故潮州菜匯閩粵風味,以烹制海鮮菜和甜食見長,口味清醇,其中湯菜最具特色。客家菜又稱東江菜,客家為南徙的中原漢人,聚居於東江山區,其菜鄉土氣息濃郁,以炒、炸、焗、燜見長。粵菜總體上的特點是選料廣泛、新奇且尚新鮮,菜餚口味尚清淡,味別豐富,講究清而不淡,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有「五滋」(香、松、軟、肥、濃)、「六味」(酸、甜、苦、辣、咸、鮮)之別。時令性強,夏秋講清淡,冬春講濃郁,有不少菜點具有獨特風味。

圖片

清燉燕窩

粵菜有「三絕」之說:炆狗、焗雀和燴蛇羹。炆狗,選砧板頭、陳皮耳、筷子腳、辣椒尾形的健壯之狗,還要以「廣東三件寶」——陳皮、老薑、禾稈草伴以製作,加上料酒、老抽、柱侯醬、片糖等炆制,食時還配上生菜、塘蒿、生蒜,佐以檸檬葉絲或紫蘇葉之類,使之清香四溢,以致令食客聞味而至。焗雀,指的是焗「禾花雀」,此雀肉嫩骨細,味道鮮美。由於廣東人一向認為「寧食天上四兩,不食地下半斤」,所以禾花雀頗受歡迎,廣東各大酒家都有以禾花雀烹飪的菜式,如「原堡煽花雀」、「酥炸禾花雀」、「百花釀花雀」等等。燴蛇羹,俗稱「龍虎鬥」,是用眼鏡蛇、金環蛇或眼鏡王蛇配以老貓和小母雞精心燴制而成的,因蛇似龍,貓類虎,雞肖鳳,故而稱之為「龍虎鳳大燴」,是蛇餚中的一道名菜。它的特點是鮮美可口、驅風發濕,強壯身體。食時配上鮮菊花、檸檬葉等,更是鮮、香、脆、甜。

圖片

相比其它菜系,粵菜的起步較晚,但影響極大,不僅僅是在廣州一地,香港、澳門乃至世界各地的中餐廳,大多是以粵菜為主。粵菜中具有代表性的經典菜式有:烤乳豬、白切雞、脆皮燒鵝、紅燒乳鴿、太爺雞、東江釀豆腐、八寶冬瓜盅、鹽焗雞等,俱是粵菜中久負盛名的經典菜式。

圖片

生拆大閘蟹粉燴官燕

川菜

川菜起源於古代蜀國,秦漢時期初現端倪,漢晉時期古典川菜成型,以「尚滋味」、「好辛香」為特點。唐宋時期的古典川菜進一步發展,川菜出川,「川食店」遍及都城開封和臨安,以其「物無定味,適口者珍」的風味特色而贏得眾多食客青睞,川菜作為一個獨立的菜系在兩宋時期形成。明清時期,川菜進一步發展,直至民國時期,近代川菜最終形成「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清鮮醇濃,麻辣辛香」的特點。

圖片

夫妻肺片

現代川菜基本由三派組成,即川西地區以成都官府菜、樂山嘉州菜為代表的上河幫川菜;川南古瀘水流域地區以自貢鹽幫菜、內江糖幫菜、瀘州河鮮菜、宜賓三江菜共同為特色的小河幫川菜,川東地區以重慶江湖菜為典範的下河幫川菜。三者共同組成川菜三大主流地方風味流派分支菜系,代表川菜發展最高藝術水平。

圖片

麻婆豆腐

上河幫川菜的特點是用料精細准確,嚴格以傳統經典菜譜為准,其味溫和,綿香悠長,同時集中了川菜中的宮廷菜、公館菜之類的高檔菜,通常頗具典故。常常用於比喻廚師廚藝最高等級的「開水白菜」便是上河幫川菜登封造極的菜式。

圖片

開水白菜

小河幫川菜以自貢鹽幫菜、川南瀘州河鮮菜、宜賓三江菜、內江糖幫菜、樂山嘉州菜共同組成,當地鹽商豪富,在吃上面非常講究,因此小河幫川菜比較大氣、高端。自貢鹽幫菜又分為鹽商菜、鹽工菜、會館菜三大支系,以麻辣味、辛辣味、甜酸味為三大類別。鹽幫菜以味厚、味重、味豐為其鮮明的特色。鹽幫菜善用椒姜,料廣量重,選材精道,煎、煸、燒、炒,自成一格;煮、燉、炸、熘,各有章法。尤擅水煮與活渡,形成了區別於其他菜系的鮮明風味和品位。在鹽幫菜的嬗變和演進中,積淀了一大批知名菜品,人見人愛,其中一些菜品更不脛而走,納入了川菜大系,像如今川菜館中頗受歡迎的水煮牛肉、冷吃兔、跳水魚等就是鹽幫菜的代表性菜品。

圖片

川味水煮活魚(霸道沸騰魚)

下河幫則以重慶為中心,以花樣翻新迅速、用料大膽、不拘泥於材料而著稱。由於川東重慶等地區多山,加上長江邊碼頭文化,生發出不拘一格的傳揚風格,在全國也擁有眾多擁躉,其中經典菜式有酸菜魚、泡椒牛蛙、泉水雞、啤酒魚等。

圖片

酸菜魚

川菜以麻、辣、鮮、香為特色,多選家常食材,宴客偶用山珍、江鮮。善用小炒、干煸、干燒和泡、燴等烹調法。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以「味」聞名,主要特點在於味型多樣,即復合味的運用。辣椒、胡椒、花椒、豆瓣醬等是主要調味品,不同的配比,配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醬、蒜泥、芥末、紅油、糖醋、魚香、怪味等各種味型,無不厚實醇濃,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特殊風味,各式菜點無不膾炙人口。

圖片

燈影牛肉絲

魯菜

魯菜,是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底蘊深厚,對北京、天津、華北、東北地區烹調技術的發展影響很大。2500年前源於山東的儒家學派奠定了中國飲食注重精細、中和、健康的審美取向;1600年《齊民要術》總結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蒸、煮、烤、釀、煎、炒、熬、烹、炸、臘、鹽、豉、醋、醬、酒、蜜、椒」奠定了中式烹調技法的框架;明清時期大量山東廚師和菜品進入宮廷,使魯菜雍容華貴、中正大氣、平和養生的風格特點進一步得到升華。

圖片

九轉大腸

「齊帶山海,膏壤千里(《史記·貨殖列傳》)。」山東位於黃河下游,氣候溫和,省內匯集有大河、大湖、丘陵、平原、大海等多樣性的地貌,造就了魯菜的食材選料品種異常豐富與均衡。而最適合每一種的食材的烹飪技法各不相同,豐富的食材品種直接激發了魯菜烹飪技法的豐富多樣。山東大地得天獨厚的物質條件,加上兩千多年來浸潤著儒家學派「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精神追求,終成魯菜系的洋洋大觀。

圖片

糖醋黃河鯉魚

圖片

魯菜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咸鮮純正,突出本味。突出烹調方法為爆、扒、 拔絲,尤其是爆、扒素為世人所稱道。「烹飪之道,如火中取寶。不及則生,稍過則老,爭之於俄頃,失之於須臾」。爆的技法充分體現了魯菜在用火上的功夫。因此,世人稱之為「食在中國,火在山東」。同時由於山東民風朴實,待客豪爽,在飲食上大盤大碗豐盛實惠,注重質量,受孔子禮食思想的影響,講究排場和飲食禮儀。正規筵席有所謂的「十全十美席」,「大件席」、「魚翅席」、「翅鮑席」、「海參席」、「燕翅席」、「四四席」等,都能體現出魯菜典雅大氣的一面。

圖片

蔥燒海參

經過長期的發展和演變,魯菜系逐漸形成包括青島在內,以福山幫為代表的膠東派,以及包括德州、泰安在內的濟南派兩個流派,有堪稱「陽春白雪」的典雅華貴的孔府菜,還有星羅棋布的各種地方菜和風味小吃。

濟南風味是魯菜的主體,在山東境內影響極大。濟南菜以湯菜最為著名,俗話有「 唱戲的腔, 廚師的湯」。其清湯、奶湯製法在《齊民要術》中都有記載,濟南菜注重爆、炒、燒、炸、烤、氽等烹調方法。濟南菜講究實惠,風格濃重、渾厚,清香、鮮嫩。

膠東風味流派的形成,大約在明清時代,以清末最盛。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廚影美食。膠東菜講究用料,刀工精細,口味清爽脆嫩,保持菜餚的原汁原味,長於海鮮製作,尤以烹制小海鮮見長。由於原料獨特,加上技術精湛,因而構成了膠東菜的風味特色:它以清鮮,脆嫩、原湯原味見長,烹調技法以炸、熘、爆、炒、蒸、煎、扒為主。

圖片

油燜大蝦

孔府菜歷史悠久,烹調技藝精湛,獨具一格,是我國延續時間最長的典型官府菜。其烹調技藝和傳統名菜,都是代代承襲。世世相傳,經久不衰。孔府菜的形成,主要是由於孔府的歷代成員,秉承孔子食不厭精 ,燴不厭細的遺訓,素精飲饌。對菜餚的製作極為考究,要求不僅料精,細作,火候嚴格,注重口味,而且要巧於變換調劑,應時新鮮,以飽其口福。孔府菜用料極其廣泛,高至山珍海味,低到瓜,果,菜,椒或山林野菜 等,都可烹制出佳蔬美味。孔府菜做工精細,善於調味,講究盛器,烹調技法全面。傳統的孔府菜世代相承,由此成為中國飲食界中經歷年代最久、文化品位最高的食饌體系。

圖片

淮揚菜

從滿漢全席中淮揚菜的風光到開國第一宴中的主打,從紅樓夢中的金陵風味到中國的四大名菜,可以說,淮揚菜的風光文史中可追溯幾百年之久。淮揚菜指以揚州府和淮安府為中心的淮揚地域性菜系,形成於揚州、淮安等地區。淮揚菜始於春秋,興於隋唐,盛於明清,素有「東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之美譽,其特點是選料嚴謹、因才制宜;製作精細、風格雅麗;追求本味、清鮮平和。

圖片

秘制蝦仁

1、選料嚴謹,注重鮮活

淮揚菜興盛的區域,氣候適宜四季分明,河湖交錯,水網縱橫,一年四季,水產禽蔬野味不斷。有道是「春有刀鱭,夏有鮰鰣,秋有蟹鴨,冬有野蔬」,因此淮揚菜的原料以鮮活為主,這也為在烹法上擅長燉燜,調味注重本味提供了物質基礎。淮揚菜幾乎每道菜對原料都有嚴格選料要求,同時也讓原料的特點在製作菜餚時得到充分的發揮,例如仔雞宜爆炒顯其嫩,老雞宜燉湯顯其肥,大蟹宜蒸,小蟹宜炒等,不一而足。

圖片

鹽水蝦

2、講究時令,不時不食

「醉蟹不看燈、風雞不過燈、刀魚不過清明、鱘魚不過端午。」意思是做醉蟹、風雞的原料都以正月十五前的為佳,刀魚過了清明節就不再美味,鱘魚則最好在端午節以前品嘗。淮揚菜講究「趕季」,對應季食材還有搶鮮的習慣,這種因時而異的近乎偏執的准則將一個季節的美味發揮到了極致。

圖片

軟兜長魚(軟兜鱔魚)

3、講究刀工,造型美觀

淮揚菜是「揚州三把刀」的「第一刀」,向以「刀工精細、刀法巧妙」著稱。據統計,中國現有的二百多種刀工刀法,淮揚菜都在運用。淮揚菜中最著名的刀工菜莫過於文思豆腐,要求將一塊細軟的豆腐切得細如發絲、綿而不斷;大煮干絲,一塊白乾,廚師經加工可片成18片,切出的干絲不僅整齊、均勻,而且其粗細不能超過火柴桿;豆腐餃,將嫩豆腐去掉老皮,用平刀法片成薄片,放上餡心,斜角對疊,然後用刀修成月牙狀。還有像獅子頭之類的功夫菜,切忌

Ⅳ 中國著名的八大菜系,分別都是哪八個

川、魯、粵、蘇、浙、閩、湘、徽是我國八大菜系的特色美食。

1、四川特色菜派系:有成都市、重慶市2個派系。特性:以味多、味廣、味厚、味濃而出名。

2、山東省特色菜派系:由濟南市和膠河兩一部分地方風味構成特性:味深厚、嗜蔥姜蒜。

拓展材料:

早在商周時期我國的飲食文化藝術已經有原型,以太公望更為意味著,再到春秋時期的齊桓公階段,美食文化中南北方菜式口味就呈現出差別。到唐宋時,南食、北食分別產生管理體系。到南宋時期,南甜北鹹的布局產生。發展趨勢到清朝前期時,徽菜、四川菜、粵菜館、江蘇菜,變成 那時最有影響的地方菜,稱之為「四大菜系」。到晚清時,浙菜、福建菜、湖南菜、魯菜四大新地區特色菜分裂產生,一同組成中華傳統飲食搭配的「八大菜系」。

除八大菜系外也有一些在我國較有影響的細分化特色菜,潮菜,東北菜,上海本幫菜,贛菜,鄂菜,京菜,津菜,冀菜,豫菜,客家美食等特色菜。

Ⅳ 中國的八大菜系各有什麼口味

1、川菜

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

川菜即四川菜餚,是中國特色傳統的四大菜系之一、中國八大菜系之一、中華料理集大成者。川菜取材廣泛,調味多變,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著稱,並以其別具一格的烹調方法和濃郁的地方風味,融會了東南西北各方的特點,博採眾家之長,善於吸收,善於創新,享譽中外。四川省會成都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榮譽稱號。

善用小炒、干煸、干燒和泡、燴等烹調法。以「味」聞名,味型較多,富於變化,以魚香、紅油、怪味、麻辣較為突出。川菜的風格朴實而又清新,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蓉派川菜精緻細膩,渝派川菜大方粗獷。

川菜是中國最有特色的菜系,也是民間最大菜系。川菜素來享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的聲譽。川菜在烹調方法上,有炒、煎、干燒、炸、熏、泡、燉、燜、燴、貼、爆等38種之多。

2、魯菜

口味:鮮香脆嫩、突出原味、咸鮮為主

魯菜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

商朝末年是魯菜的雛形時期,也是葯與膳相結合的起源,是著名的歷史人物太公望別名:姜太公所創制,在《姜太公傳略》有相關記載,代表作品:太公望紅燜雞,源由營丘之戰,起源並傳承於當前日照市。

特點是清香、鮮嫩、味醇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煙台福山為膠東菜發源地。以烹制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清淡。濟南歷城為濟南菜發源地。擅長爆、燒、炸、炒,口味偏重。

3、粵菜

口味:口味較清淡,力求清中鮮、淡中求美

粵菜即廣東菜,發源於嶺南。由廣州菜(也稱廣府菜)、潮州菜(也稱潮汕菜)、東江菜(也稱客家菜)三種地方風味組成,三種風味各具特色 。是起步較晚的菜系,但它影響深遠,世界各國的中菜館,多數是以粵菜為主,在世界各地粵菜與法國大餐齊名,國外的中餐基本上都是粵菜。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粵菜是海外中國的代表菜系。

粵菜集南海、番禺、東莞、順德、香山、四邑、寶安等地方風味的特色,兼京、蘇、淮、杭等外省菜以及西菜之所長,融為一體,自成一家。粵菜取百家之長,用料廣博,選料珍奇,配料精巧,善於在模仿中創新,依食客喜好而烹制。

4、蘇菜

口味:口味趨甜,咸甜適中,口味平和

即江蘇菜系。江蘇菜系在烹飪學術上一般稱為「蘇菜」,由南京、徐海、淮揚和蘇南四種風味江組成,是宮廷第二大菜系,今天國宴仍以淮揚菜系為主。

江蘇菜系選料講究,刀工精細,口味偏甜,造型講究,特色鮮明。由於江浙地區氣候潮濕,又靠近沿海,所以往往會在菜中增加糖分,來去除濕氣。江蘇菜很少放辣椒,因為吃辣椒雖然能夠去除濕氣,但是容易上火。因此,江浙菜系是以偏甜為主。蘇菜風格源於宋代開封,宋室南遷帶入並逐漸占據主要地位。今天開封飲食仍然與江蘇有諸多相同之處,如小籠包、桂魚等等。

5、浙菜

口味:有甜、有咸、有鮮、有臭,味道分明

浙江菜,簡稱浙菜,是中國漢族八大菜系之一,其地山清水秀,物產豐富佳餚美,故諺曰:"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浙江省位於我國東海之濱,北部水道成網,素有魚米之鄉之稱。西南丘陵起伏,盛產山珍野味。東部沿海漁場密布,水產資源豐富,有經濟魚類和貝殼水產品500餘種,總產值居全國之首,物產豐富,佳餚自美,特色獨具,有口皆碑。

6、閩菜

口味:豐富多彩,變化無窮

閩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歷經中原漢族文化和閩越族文化的混合而形成。閩菜發源於福州,以福州菜為基礎,後又融合閩東、閩南、閩西、閩北、莆仙五地風味菜形成的菜系。狹義閩菜指以福州菜,最早起源於福建福州閩縣,後來發展成福州、閩南、閩西三種流派,即廣義閩菜。

由於福建人民經常往來於海上,於是飲食習俗也逐漸形成帶有開放特色的一種獨特的菜系。閩菜以烹制山珍海味而著稱,在色香味形俱佳的基礎上,尤以「香」、「味」見長,其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特色,以及湯路廣泛的特點,在烹壇園地中獨具一席。

福州菜淡爽清鮮,講究湯提鮮,擅長各類山珍海味;閩南菜(廈門、漳州、泉州一帶)講究作料調味,重鮮香;閩西菜(長汀、寧化一帶)偏重咸辣,烹制多為山珍,特顯山區風味。故此,閩菜形成三大特色,一長於紅糟調味,二長於制湯,三長於使用糖醋。

7、湘菜

口味:香辣、口味重

湘菜,即湖南菜,在長沙地區又被稱為本味菜,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八大菜系之一,早在漢朝就已經形成菜系。以湘江流域、洞庭湖區和湘西山區三種地方風味為主。

湘菜製作精細,用料上比較廣泛,口味多變,品種繁多;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品味上注重香辣、香鮮、軟嫩;製法上以煨、燉、臘、蒸、炒諸法見稱。

湘菜歷來重視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滲透。湘菜調味尤重香辣。因地理位置的關系,湖南氣候溫和濕潤,故人們多喜食辣椒,用以提神去濕。同時,爆炒也是湖南人做菜的拿手好戲。

8、徽菜

口味:湯汁厚重、味鮮濃郁

徽菜,是中國八大菜系之一。徽菜起源於秦漢,興於唐宋,盛於明清,在清朝中、末期達到了鼎盛,徽菜是徽州的地方特色,其獨特的地理人文環境賦予徽菜獨有的味道,由於明清徽商的崛起,這種地方風味逐漸進入市肆,流傳於蘇、浙、贛、閩、滬、鄂以至長江中、下游區域,具有廣泛的影響,明清時期一度居於八大菜系之首。代表菜品:徽州毛豆腐、紅燒臭鱖魚、火腿燉甲魚,紅燒果子狸、腌鮮鱖魚、黃山燉鴿等等。

徽菜的主要特點:烹調方法上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等,徽菜的形成與江南古徽州獨特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飲食習俗密切相關。綠樹叢蔭、溝壑縱橫、氣候宜人的徽州自然環境,為徽菜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徽菜原料。

得天獨厚的條件成為徽菜發展的有力物質保障,同時徽州名目繁多的風俗禮儀、時節活動,也有力的促進了徽菜的形成和發展。在績溪,民間宴席中,縣城有六大盤、十碗細點四,嶺北有吃四盤、一品鍋,嶺南有九碗六、十碗八等。

Ⅵ 中國有哪八大菜系它們各自最招牌的菜是什麼

中華美食文化源遠流長,在朝代更迭和文化變化中衍生出了具有代表性的八大菜系。這八大菜系分別是:魯菜、粵菜、川菜、蘇菜、閩菜、浙菜、徽菜,以及湘菜。

魯菜是源於山東一帶,也是中國的美食史上最悠久的一個菜系。魯菜的烹飪技法很高,講究菜的色香味,煎炒烹炸樣樣都精通。魯菜也是八大菜系之首,很多地方的菜系都來自魯菜,闖關東時期山東人把魯菜帶到了東北,結合東北飲食特色,慢慢發展出遼菜。

魯菜擅長燒、爆、炒,魯菜的招牌菜有蔥燒海參、九轉大腸、糖醋魚等菜,這些菜從食材的挑選到後期製作都體現出廚師的功底。

浙菜中出名的是杭幫菜,代表菜是西湖醋魚。

Ⅶ 中國八大菜系是什麼它們各自的代表菜是什麼

中國的八大菜系分別是川菜,湘菜,蘇菜,浙菜,魯菜,粵菜,徽菜以及閩菜。祖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地域紛繁,因此形成了不同口味,不同特色的菜系。川菜,談到中國美食,很多人都會想到四川那邊的菜餚,很多遊客旅遊時,第一選擇也是四川那邊,就沖者他們的美食去的,川菜有著麻,辣,香,鮮,味濃厚的鮮明特點,他們的廚師做菜時很喜歡放花椒,炒菜,火鍋都是,這可能與他們那邊潮濕的地理環境有關,吃花椒可以散寒祛濕,無論是大菜還是小菜,川菜都有其自身特點,都有美味的代表菜,川菜的代表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如酸菜魚,毛血旺,缽缽雞,麻辣火鍋,都是大家非常喜愛,在全國都很風靡的。

第四個是浙菜,浙江這邊又被稱為"魚米之鄉“杭州菜,寧波菜以及紹興菜是浙菜的代表,很有名的代表菜比如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東坡肉,叫花雞等。魯菜形成於秦漢,口味比較咸鮮,主要位於山東地區,擅長爆炒,海鮮是他們的特色,喜歡吃海鮮的那一定不能錯過。再來就是粵菜,粵菜是我最喜歡的,清淡,味鮮,品種多,以蒸,煎為主,雖然形成較晚,但是發展迅速,影響深遠,代表菜有燒鵝,鹽焗雞,白灼蝦等。徽菜在安徽那一帶,山珍野味較多,比如蘑菇,平菇,木耳,黃花菜,蕨菜等,代表菜有臭鱖魚,毛豆腐,臭豆腐,枸杞子燉烏骨雞。最後一個是閩菜,閩南那一帶,包括泉州,廈門,漳州等,比較擅長糖醋和紅燒,代表菜有醉排骨,白雪雞,紅糟魚排等。

Ⅷ 中國的八大菜系是哪些分別有哪些代表菜

在我國的美食文化上歷史悠久,菜系可分為八大菜系,那八大菜系都有什麼特點呢?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

01

魯菜

魯菜起源於山東的齊魯風味,是中國傳統四大菜系(也是八大菜系)中唯一的自發型菜系(相對於淮揚、川、粵等影響型菜系而言),是歷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系之一。

特點是清香、鮮嫩、味醇而著名,十分講究清湯和奶湯的調制,清湯色清而鮮,奶湯色白而醇。煙台福山為膠東菜發源地。以烹制各種海鮮而馳名,口味清淡。濟南歷城為濟南菜發源地。擅長爆、燒、炸、炒,口味偏重。

代表菜:九轉大腸、爆炒腰花、糖醋鯉魚、蔥燒海參、油爆雙脆、四喜丸子、德州扒雞、紅燒大蝦、一品豆腐、壇子肉、烏魚蛋湯等等。

Ⅸ 八大菜系

1、魯菜

就是山東菜系,而且在明清兩代,宮廷御膳是以魯菜為主的。其中魯菜又分為齊魯風味、膠遼風味以及孔府風味,然又以孔府風味為最佳。魯菜味道濃厚,喜歡蔥蒜,以海鮮、湯菜和內臟為主。因為魯菜對其他菜系的影響頗大,所以魯菜為八大菜系之首。代表才有灌湯包、醬豬蹄、香酥雞等。

2、川菜

就是四川菜系,以成都和重慶兩地菜系為主,起於秦漢時期,發展於唐宋,在明清時廣為流傳。四川菜系風味比較統一,比較重視選料,烹飪方法多樣,炒、煎、炸、熏、燉、燜、燴、爆等,口味較重。

在人們印象里,談起川菜就會想起辣、火鍋,其實不然,川菜以酸、辣、麻著稱,在做菜時離不開辣椒、花椒和胡椒。特點是酸、甜、麻、辣、香,川菜中有五大名菜:回鍋肉、夫妻肺片、麻婆豆腐、宮保雞丁、魚香肉絲。

3、蘇菜

就是江蘇菜系,起於南北朝時期,是宮廷御膳的第二大菜系。它可分為四種小菜系:淮揚菜、徐海菜、金陵菜,蘇南菜,又以淮揚和蘇南菜系為代表。

因受本地自然資源影響,菜色四季有別,講究配色以及烹飪技巧,以燜、燉、煨為主。比較受歡迎的菜有:糖醋排骨、獅子頭、太湖銀魚、咕老肉等。

4、粵菜

就是廣東菜系,在西漢時期就存在了,因明清時期對外通商,粵菜也受到西餐的影響,因此被流傳到國外,而且不管是國內,還是海外,影響都是極大的,在國外的中國菜館是以粵菜為主的。

粵菜分為潮汕風味、廣府風味以及客家風味,又以廣府風味為代表。粵菜有六味:酸、甜、苦、咸、辣、鮮,烹飪方法以煎、炸、燴、燉為主。名菜有烤乳豬、什錦烏石參、東江鹽焗雞等。

5、閩菜

就是福建菜系,是由閩北、閩南、閩中、閩東、閩西菜系形成的,又以閩東、閩南為代表。閩菜講究刀工、火候、選料,重視煲湯,口味偏酸、甜、淡,這種口味多與地理環境關,因臨近大海,菜多以海鮮為主,酸甜可以去腥,淡可以保證海鮮的原汁原味。代表菜有魚丸、餛飩、炸五香、面線糊等。

6、浙菜

就是浙江菜系,有紹興、杭州、寧波菜系組成。浙江處於魚米之鄉,多產魚蝦,因此口味清鮮,烹飪方法以燉、炸、燜、蒸為主,注重原汁原味,製作精細。名菜有:西湖醋魚、龍井蝦仁、寧波湯團等。

7、湘菜

就是湖南菜系,由湘江流域、洞庭湖流域和西山地區構成,油多味濃,喜加辣椒,烹飪方法以臘、熏、煨、蒸炸等為主,其中又以臘、熏居多,湘菜也多以煙熏臘肉和腌肉為主,其特點是辣和臘。名菜有:東安子雞、長沙小吃(臭豆腐)、紅燒寒菌、臘味合蒸等。

8、徽菜

就是安徽菜系,在南宋時期就存在的,有皖南、沿江、沿淮三種菜系組成,其中又以皖南最為出色。以燒、燉為主,講究火候和火功,代表菜有火烘魚、蜜汁紅芋、清燉馬蹄等。

Ⅹ 中國八大菜系是哪幾種

中國八大菜系是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口味如下:

1、魯菜:口味咸鮮為主。講究原料質地優良,以鹽提鮮,以湯壯鮮,調味講求咸鮮純正,突出本味。咸鮮為主火候精湛,精於制湯,善烹海味。

2、川菜:口味麻辣為主,菜式多樣,口味清鮮醇濃並重,以善用麻辣調味(魚香、麻辣、辣子、陳皮、椒麻、怪味、酸辣諸味)。

3、粵菜:口味鮮香為主。選料精細,清而不淡,鮮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膩。擅長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溫恰到好處。還兼容許多西菜做法,講究菜的氣勢、檔次。

4、蘇菜:口味清淡為主。用料嚴謹,注重配色,講究造型,四季有別。烹調技藝以燉、燜、煨著稱;重視調湯,保持原汁,口味平和。善用蔬菜。其中淮揚菜,講究選料和刀工,擅長制湯;蘇南菜口味偏甜,注重製醬油,善用香糟、黃酒調味。

5、閩菜:口味鮮香為主。尤以「香」、「味」見長,其清鮮、和醇、葷香、不膩的風格。三大特色,一長於紅糟調味,二長於制湯,三長於使用糖醋。

6、浙菜:口味清淡為主。菜式小巧玲瓏,清俊逸秀,菜品鮮美滑嫩,脆軟清爽。運用香糟、黃酒調味。烹調技法豐富,尤為在烹制海鮮河鮮有其獨到之處。口味注重清鮮脆嫩,保持原料的本色和真味。菜品形態講究,精巧細膩,清秀雅麗。其中北部口味偏甜,西部口味偏辣,東南部口味偏咸。

7、湘菜:口味香辣為主,品種繁多。色澤上油重色濃,講求實惠;香辣、香鮮、軟嫩。重視原料互相搭配,滋味互相滲透。湘菜調味尤重酸辣。相對而言,湘菜的煨功夫更勝一籌,幾乎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煨,在色澤變化上可分為紅煨、白煨,在調味方面有清湯煨、濃湯煨和奶湯煨。小火慢燉,原汁原味。

8、徽菜:口味鮮辣為主。擅長燒、燉、蒸,而爆、炒菜少,重油、重色,重火功。重火工是歷來的,其獨到之處集中體現於擅長燒、燉、熏、蒸類的功夫菜上,不同菜餚使用不同的控火技術,形成酥、嫩、香、鮮獨特風味,其中最能體現徽式特色的是滑燒、清燉和生熏法。


(10)八大菜系美食圖片高清擴展閱讀:

形成原因:

1、習俗原因

當地的物產和風俗習慣,如中國北方多牛羊,常以牛羊肉做菜;中國南方多產水產、家禽,人們喜食魚、肉;中國沿海多海鮮,則以海產品做菜。

2、氣候原因

各地氣候差異形成不同口味,一般說來,中國北方寒冷,菜餚以濃厚,鹹味為主;中國華東地區氣候溫和,菜餚則以甜味和鹹味為主,西南地區多雨潮濕,菜餚多用麻辣濃味。

3、烹飪方法

各地烹飪方法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菜餚特色。如山東菜,北京菜擅長爆、炒、烤、熘等;安徽、江蘇的燉、蒸、燒等;四川菜擅長烤、煸炒等;廣東菜擅長烤、焗、炒、燉、蒸等。

閱讀全文

與八大菜系美食圖片高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藍色跆拳道服女孩踢腿圖片 瀏覽:755
動漫動物圖片黑白 瀏覽:183
簡筆人物可愛小女孩的圖片有顏色 瀏覽:288
康橋文字圖片 瀏覽:540
word里怎麼插圖片後不改變 瀏覽:418
女生喝酒傷感圖片 瀏覽:362
微信天涼了加衣服圖片 瀏覽:849
怎麼還原平板圖片 瀏覽:506
怎麼用word插入圖片並在下方標字 瀏覽:70
ai如何拉圖片不變形 瀏覽:24
350電焊機價格及圖片 瀏覽:809
手拿玫瑰花的女孩霸氣圖片 瀏覽:168
頭發稀少的圖片男生 瀏覽:648
現實輸液的手圖片女生 瀏覽:15
如何全網爬取圖片 瀏覽:828
衣服紙袋圖片 瀏覽:56
紅衣美女過生日圖片 瀏覽:962
簡單畫盤圖片大全 瀏覽:63
螺絲釘可愛圖片 瀏覽:209
女生狼尾辮頭圖片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