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每份是多少
平衡膳食餐盤同樣是膳食指南核心內容的體現,膳食餐盤描述了一餐膳食的食物組成和大致重量比例,形象直觀地展現了平衡膳食的合理組合與搭配。餐盤分成谷薯類、魚肉蛋豆類、蔬菜、水果等四部分,蔬菜和穀物比重所佔的面積最大,占重量約27%~35%,提供蛋白質的動物性食品所佔面積最少,約占總膳食重量的15%左右,餐盤旁牛奶杯提示了奶製品的重要性。餐盤適用於2歲以上的健康人群。按照餐盤的食物比例來搭配膳食,易於達到營養需要。餐盤上各類食物的比例展示簡潔、直觀明了,易於我們理解日常餐盤里膳食搭配的構成。有助於消費者認識膳食中的穀物、蔬菜和水果等植物性食物為主體,以及奶製品的重要性。
❷ 中國膳食營養指南是什麼
為了提出符合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導建議而制定的法規。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為2016年5月13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疾控局發布,為了提出符合我國居民營養健康狀況和基本需求的膳食指導建議而制定的法規。新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實踐三個部分組成。
同時推出了中國居民膳食寶塔(2016)、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2016)和兒童平衡膳食算盤等三個可視化圖形,指導大眾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具體實踐。為方便百姓應用,還特別推出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幫助百姓做出有益健康的飲食選擇和行為改變。
(2)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高清圖片擴展閱讀: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的相關內容:
1、研究和梳理最新食物與健康的科學研究證據。經過文獻查詢和meta分析,梳理和確定食物、膳食與健康的證據關系。
2、分析我國膳食消費和國民健康狀況,定位國家優先考慮的膳食相關公共營養和健康問題。總結完成2021指南科學研究報告。
❸ 孩子的一日三餐菜譜
作為營養師,我會根據孩子的身體需求,給予食譜一定的調整,雖然我們是吃一個鍋里的飯菜,但是畢竟孩子長身體的過程是不可逆的,能從飲食中獲得滿足營養,就盡量不要缺失。我家孩子今年8歲,參照中國營養學會發布的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如圖,適合8~11歲孩子)。平時在家吃飯也經常用分餐盤,這樣比較容易掌握孩子到底吃了多少肉蛋菜奶豆製品和主食,哪一類吃得少,下一餐再適當做調整。
主食要粗細搭配,粗糧能提供豐富的膳食纖維、B族維生素、礦物質等,每天大約需要5~6份谷薯類,每份生重50克谷類,100克薯類,比如早餐時我會准備1份谷類,如燕麥餅/粥,晚餐2份谷類,如雜糧米飯,午餐孩子一般在學校吃白米飯。
蔬菜要選深顏色的佔一半,蔬菜提供豐富的β-胡蘿卜素、膳食纖維、維生素C、植物化學物質等。每天大約吃4~5份蔬菜,1份約為100克生重。深色蔬菜包括深綠色的葉子菜如菠菜、小油菜、韭菜、茼蒿、西蘭花等,橙紅色的胡蘿卜、西紅柿等,紫色蔬菜如茄子、紫甘藍、紅莧菜等。我一般會給孩子在早餐准備1份,晚餐准備2份蔬菜,中午在學校孩子自己主動去吃蔬菜的量不會很高。
水果每天都要吃3~4份,1份大約是半個中等蘋果的量。水果提供豐富的維生素C、鉀、膳食纖維等,水果也要換著種類吃。我一般會在早餐或者晚餐時准備水果,加餐時偶爾帶水果。水果好吃酸甜可口,但是也不能吃多了,否則到了吃飯時間還不餓,耽誤正餐。偶爾幾次沒問題,不要經常這樣就好。
肉類每天吃2~3份就可以,每份大約50克,大約手掌心的大小及厚度。盡量不要吃加工肉製品如烤腸、火腿腸、臘腸、咸魚等,屬於一類致癌物。魚蝦等海產品脂肪含量低,蛋白質易消化,是首選;雞鴨鵝肉也不錯,盡量少吃皮,豬牛羊肉每天最多50克。烹調時少油炸、燒烤、紅燒,多蒸煮燉。
每天一杯奶,大約300毫升,奶類是鈣的重要來源,一般會在早餐時飲用,或者晚上喝。
大豆和堅果可以每天都吃,比如每天吃1兩豆腐的量,或者半塊豆腐乾,豆製品也是鈣的良好來源。堅果每天吃10克左右,大約是兩顆核桃、10個杏仁、10顆開心果仁的重量。一般會在早餐或晚餐中食用。
做飯時一定要少油少鹽,盡量少吃油炸油膩的食物。
如果你的孩子小,請參照第二個圖片內容檢查孩子的飲食狀況,查漏補缺。
❹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內容包括哪些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內容包括指南組成、指南推薦和指南建議。
指南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實踐三個部分組成。同時推出了中國居民膳食寶塔(2016)、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2016)和兒童平衡膳食算盤等三個可視化圖形。
指南針對2歲以上的所有健康人群提出6條核心推薦,分別為: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一、食物多樣,谷類為主
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類、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平均每天攝入12種以上食物,每周25種以上。
二、吃動平衡,健康體重
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鍾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三、多吃蔬果、奶類、大豆
餐餐有蔬菜,保證每天攝入300-500g蔬菜,深色蔬菜應佔1/2。天天吃水果,保證每天攝入200-350g新鮮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鮮果。經常吃豆製品,適量吃堅果。
四、適量吃魚、禽、蛋、瘦肉
每周吃魚280-525g,畜禽肉280-525g,蛋類280-350g,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少吃肥肉、煙熏和腌制肉製品。
五、少鹽少油,控糖限酒
培養清淡飲食習慣,少吃高鹽和油炸食品。成人每天食鹽不超過6g,每天烹調油25~30g。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每日反式脂肪酸攝入量不超過2g。
六、杜絕浪費,興新食尚
珍惜食物,按需備餐,提倡分餐不浪費。選擇新鮮衛生的食物和適宜的烹調方式。食物制備生熟分開、熟食二次加熱要熱透。學會閱讀食品標簽,合理選擇食品。多回家吃飯,享受食物和親情。傳承優良文化,興飲食文明新風。
❺ 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中藍色彩珠代表水果嗎
在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中,藍色彩珠代表水果。
❻ 新版膳食指南喊你回家吃飯!
「四降一升」突出變化
新指南有一個突出的變化,就是各類食物的推薦量和2007版略有些不同,具體表現在5大類食物中4類下調,1類上升,其中,水果、畜禽肉水產品等動物類食品、大豆及堅果類日推薦量都略微下調,如水果類由200~400克變為「200~350克」,畜禽肉由50~75克變為「40~75克」,水產品由75~100克變為「40~75克」。此外,鹽由6克變為「小於6克」。
4類下調主要是因為近10年來我國男女平均體重一直呈增長趨勢,動物性食物和油脂攝入量逐年增多,導致能量攝入過剩,為保持健康體重,預防慢性病風險,在營養標准中下調了每日熱量標准,即建議大家「少吃點」,總熱量平均減少了200千卡。
長期過量攝入鹽,則會引起一些慢性病的發生,同時增加腎臟負擔。一項鹽的攝入量調查發現,國人每天平均攝入量遠高於這個標准,因此「少鹽」任重道遠。或許,有些人不理解為什麼會降低水果的建議攝入量,這是因為很多水果比較甜,含糖量高,能量也會比較高。所以提醒想要減肥的人群:水果不能當飯吃,不是吃越多越好。而且,果汁不能代替鮮果。有些減肥的人過度看重卡路里,但減肥講究低能量飲食,而不是低營養飲食,所以各種營養素的供給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樣鑒於熱量方面的考慮,新版指南明確區分了「雜豆」和「大豆」,將雜豆歸類為雜糧主食,將大豆單獨列一類,並減少了大豆的推薦攝入量,從籠統的30~50克改為大豆25克。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紅指出,此舉是因為,在獲得這些食物健康好處的基礎上,又考慮到我國居民日常烹調已經攝入很多植物油,特別是富含亞油酸的油脂,若過多攝入大豆,有可能在脂肪方面過量。還有堅果,很多人覺得堅果有益健康,認為堅果益智,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含有卵磷脂、腦磷脂很多。雖然堅果有這么多的營養物質,但同時也含有很多脂肪,過量食用容易引起肥胖。專家建議,每天吃4~5顆杏仁或是兩三個核桃。關鍵在於每天吃,不在於一次大量吃。
中國營養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丁鋼強教授用「四降一升」來概括新版指南的變化。其中的「一升」就是說水。新版指南調高了中國居民日均飲水量推薦值,和以前相比,每天要多喝1~2杯水,同時提倡飲用白開水和淡茶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飲料。「水是人體代謝的載體,根據調查,國人水攝入量還是不夠的。」提倡增加運動量,強調吃動平衡,自然也增加了人們飲水量的需求。
上班族常常會因為忙碌的8小時工作而忽略了喝水,建議盡量做到規律飲水,因為當察覺到口渴時,這已經是缺水的最後一個信號了。
建議加強體重控制
與舊版相比,新指南首次在營養建議中加了「控糖」二字。建議控制添加糖的攝入量,每天攝入不超過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實際上,世界衛生組織早在去年就公布了糖攝入指南,更新了對糖攝入量限制的建議,強烈推薦將兒童和成年人的糖攝入量都控制在總能量的10%以下。一些國家政府也已經行動,比如前不久英國政府宣布將對生產含糖飲料的企業征稅。
營養學專家、浙醫二院營養科主任張片紅表示,添加糖是指在食物的烹調、加工過程中添加進去的單糖、雙糖或糖醇等,比如白砂糖、紅糖、蜂蜜等,主要來源是糕點、含糖的菜餚和飲料等,攝入過量會增加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新指南把「健康體重」概念提到了前面,吃動平衡,健康體重,關鍵是要控制好能量攝入和消耗的平衡,保持體重在健康合理的范圍之內。最好將體重指數(BMI)控制在18.5到24之間。建議堅持日常身體活動,減少久坐時間,每小時起來動一動,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鍾以上;平時盡量用步行代替開車或公共交通;在身體條件允許的前提下,晚飯後徒步走路20~30分鍾,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建議每次運動時的心率要達到「170-年齡」。國外研究調查發現,每天堅持中等強度運動30分鍾以上,每星期運動5次(累計150分鍾以上)的人群,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要低於正常人群。
膽固醇別過多操心
因為無法證明「膳食里的膽固醇與血清膽固醇有顯著關聯」,美國膳食指南咨詢委員會2015年建議不再對膳食里攝入的膽固醇提出上限。人體內膽固醇主要是內源性膽固醇,來自人體自身合成,食物膽固醇是次要來源,且大半都不會被人體利用,會隨糞便排出體外。我們可以放心地吃掉整個雞蛋,而不必像過去那樣因為擔心膽固醇太高而舍棄蛋黃。
對於素食人群來說,膳食安排不合理,易出現蛋白質、維生素B12、ω-3多不飽和脂肪酸、鐵和鋅等微量元素缺乏。如果平時吃雞蛋、牛奶,這類素食者蛋白質的攝入應該不成問題,否則就要注意補充蛋白質。新版指南中專門新增了素食人群膳食指南,建議素食者應當通過增加大豆和豆製品的補充攝入,獲得優質蛋白質,經常吃一些全穀物、堅果和菌藻類食物,還應選擇多種烹調油,以滿足對必需脂肪酸的需要。
新指南特別強調應控制飽和脂肪酸的攝入,要求飽和脂肪酸提供的能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0%。專家指出,如果在攝入大量的膳食膽固醇的同時,又伴隨進食大量的飽和脂肪酸,那麼它們對於血清膽固醇的影響就會顯現出來。飽和脂肪酸多含於牛、羊、豬等動物的脂肪中。對於老人來說,為了身體健康,更應限制脂肪攝入,少吃肥肉、油炸食品。
還有很多人只吃米面不吃粗糧。實際上,糧食在經過加工後,會損失一些營養素,特別是膳食纖維、維生素和礦物質。所以要吃一些谷類和雜豆,要適當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專家的建議是,成人每天最好能吃50克以上的粗糧。至於蔬菜的選擇,新版膳食指南建議至少有一半應是「深顏色的蔬菜」。為何多吃深色蔬菜?北京大學醫學部公共衛生學院教授馬冠生指出,顏色深的蔬菜所含有的維生素,特別是胡蘿卜素等維生素、礦物質比淺色的蔬菜更加豐富,膳食指南強調吃的蔬菜至少有一半是深顏色的蔬菜,這是從促進健康、預防疾病的角度提出的建議。
「回家吃飯」是新版膳食指南中新增的一項建議。其實,這項建議不止是希望我們享受食物和親情,更多的還是從健康的角度來考慮。如果真的在意自己和家人的健康,那麼,回家吃飯吧!健康生活的第一大要務,就是自己購買新鮮天然的食材,給自己和家人製作營養均衡的三餐,這樣才可能真正吃得放心、吃得科學。
註:所有文章均由中國數字科技館合作單位或個人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❼ 吃素食會對孩子飲食產生哪些影響
對於發育中的兒童,營養的均衡是至關重要的,肉類所提供的營養是素食很難替代的。曾有報道,美國一對素食主義父母,給孩子吃純素導致18月大的孩子死亡。澳大利亞全素食女嬰,19個月大體重僅4.5公斤,不能坐立起身。
對於兒童來講,一般建議從動物性食品中來源的蛋白質不要低於50%。
肉類的營養很關鍵,特別是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B12,鐵,鈣,蛋白質,Omega3脂肪酸和DHA,EPA等關鍵營養素,這些營養素對大腦和內臟發育至關重要。
其中,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維生素B12,因為植物中沒有,只有在動物性食物中才有。長期的維生素B12缺乏,可能導致惡性貧血 ,還有神經系統損傷。
紅肉類(如牛、羊、豬肉)、動物內臟和血,是鐵的良好來源,吸收率較高;而植物性食物中的鐵為非血紅素鐵,較難被人體吸收。
鋅在動物性食物中含量較豐富,且吸收率高。
歐米伽-3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於水產品,如深海魚等。
按照《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學齡兒童每天應該攝入5-6份谷薯類、4-5份蔬菜類、3-4份水果類、2-3份肉類、2-3份奶豆類,大約1500-2000大卡的熱量才能保證發育需要。
有人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從小也沒有肉吃,不也好好的?其實則不然,2019年中國19歲男性平均身高達到了175.7cm,東亞排名第一。而中國成年男性的平均身高只有169.7cm。當然除了飲食還有很多因素會影響身高,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其中飲食種類更加多樣、豐富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02
素食者常見誤區
誤區一:蔬菜以生吃為主
很多素食人群熱衷於吃沙拉和涼拌菜,認為這樣更能保留食物的營養,健康價值更高。實際上,蔬菜中的很多營養成分需要添加油脂才能很好地吸收,並且需要加熱,這樣細胞壁會被完整性破壞,吸收率大幅度提高。
例如,維生素K、胡蘿卜素、番茄紅素都屬於烹調後更易吸收的營養物質。
此外,開始烹飪前,建議將蔬菜先洗後切,以防水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從切口處流失。
烹調時,建議急火快炒,縮短蔬菜受熱時間,減少營養物質的損失。
誤區二:不限製糖和油的用量
由於素食的自然風味較為清淡,有些人製作食物時添加大量的油、糖、鹽和其他調味品。炒蔬菜時加入大量的烹調油,調配飲料時加入大量的糖,調味時放大量的鹽和味精等。這些做法會給日常飲食帶來過多的能量、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增加肥胖和高血壓的風險。
誤區三:素食肉可以多吃
素食肉是一類以大豆蛋白為主要原料製成的仿肉製品。然而,它們畢竟不是真的肉,並不能完全模擬動物肉製品加工過程中特有的誘人香氣。為了得到更好的口感和色澤,製作過程中不可避免會添加過量的鹽、油、糖等。
從心理角度講,人們也覺得素食肉畢竟不是真肉,多吃無妨,結果也可能造成「三高」。
總而言之,吃素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糖類、脂類種類平衡,不吃素也要保證蛋白質、維生素、糖類、脂類種類平衡,任何極端的飲食方式,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兒童都是不可取的。
❽ 科學飲食越來越流行,這是一個怎麼樣的理念
當前我國居民飲食消費觀念與20年前相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吃粗吃素、衛生安全、營養均衡等健康消費觀念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可。無論是飲食健康理論方面的健康餐盤、膳食算盤,又或者是飲食健康器具的選購與使用均受到了人們關注與追捧。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那些關於飲食健康的科普知識吧。
小餐盤劃分健康飲食
近幾年,專家們一直提出我們每天攝入過多的鹽會傷害我們的健康,所以,推出了限鹽勺來為大家衡量每日的用鹽量,雖然限鹽勺能保證我們的健康,但是在使用的時候,我們還有下面的幾個事情需要注意。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每人每天最多攝入6克鹽。控制鹽攝入量可以降低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然而我身邊許多人都認為「一勺就是一天的用量,每次都不敢放鹽」,結果「菜淡得沒法吃」。今天教大家一個簡單易行的方法,就是燒一個菜用一勺鹽。首先,對於一般的三口家庭,每餐如果做3個菜,應控制好平均每個菜有2克鹽,每個人每道菜最多吃1/3,以此類推。不管做幾個菜,吃沒吃完,都可以採用這個辦法。
使用鹽勺時還有幾個事項需要特別注意:第一,一勺是指平平的舀一勺,要把高出鹽勺的部分去掉。醬油和味精等調料也含鹽分,要盡量少用;第二,烹調時可以在起鍋關火時再加鹽,稍微攪拌就可以完全溶解,而且鹽停留在食物表面,同量的鹽有更好的口感;剩菜盤子里的湯水千萬不要食用,因為那裡面鹽分也不少;第三,每個家庭都應該記錄一袋鹽開始食用的日期和食用完的日期,這樣我們可以算出每個人平均每天在家裡吃了多少鹽。一般來說,三口之家每月食鹽使用量應控制在一袋(500克)以內。
❾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量與食品營養素參考值數量不一致的原因
關注!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與2007版每日推薦攝入量主要差別
PONY譜尼測試 2016-06-06
2016年5月13 日,國家衛計委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這是我國及2007後時隔九年推出的最新版膳食指南。自1989年我國第一次頒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起,此後,平均每十年更新一版。此次新版膳食指南提出六條核心推薦,分別為:食物多樣,谷類為主;吃動平衡,健康體重;多吃蔬果、奶類、大豆;適量吃魚、禽、蛋、瘦肉;少鹽少油,控糖限酒;杜絕浪費,興新食尚。主要關鍵推薦攝入量如下表1:
表1.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關鍵推薦每日攝入量
食物種類
每日推薦攝入量
谷薯類
250-400g
全穀物和雜豆類
50-150g
薯類
50-150g
蔬菜
300-500g
深色蔬菜
占蔬菜攝入的1/2
水果
200-350g(果汁不可代替鮮果)
奶製品
相當於液態奶300g
食鹽
小於6g
烹調油
25-30g
糖
不超過50g,最好控制在25g以下
反式脂肪酸
不超過2g
水
1500-1700ml(7-8杯水)
酒
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女性不超過15g
每周攝入量
動物性食品
魚
280-525g
畜禽肉
280-525g
蛋
280-350g
平均每天攝入總量120-200g
同時,新版膳食指南在攝入食物種類方面推薦一個健康成年人每天至少攝入12種以上的食物,每周至少攝入25種以上的食物;運動方面推薦每周至少進行5天中等強度身體活動,累計150分鍾以上;主動身體活動最好每天6000步。
相較2007年版的膳食指南,2016年版是根據近10年來,對全國有代表性的營養調查結果,包括對我國居民的食物消費、膳食營養攝入、營養健康存在的主要問題;對關於食品、營養和健康關系之間的研究的新發現、新證據;以及居民對膳食、營養及健康不斷增長的需求,而進行了修訂,使膳食指南更加規范、科學;且具有可靠的科學理論依據。
其中,主要變化包括,對2007年版的10條營養建議改為8條,更為簡潔但內容並未減少;新版膳食指南突出了「平衡膳食、均衡營養」的概念;新增素食人群膳食;強調「健康體重」;首次提出控製糖分攝入;膳食營養寶塔新增「餐盤」和「算盤」,見圖1和2。具體每日推薦攝入量也有相應的微調,見表2.
圖1.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餐盤
圖2. 中國兒童平衡膳食算盤
表2. 2016年和2007年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主要種類食品每日推薦攝入量對比
食物種類
2016年(新版)
2007年
水
1500-1700ml(7-8杯水)
1200ml
水果
200-350g
200-400g
畜禽肉
40-75g
50-75g
水產品
40-75g
75-100g
蛋類
40-50g
25-50g
大豆及堅果
25-35g
20-50g
鹽
<6g
6g
膽固醇
無上限(吃雞蛋別扔黃)
不宜超過300mg
飽和脂肪酸
提供能量不超過總能量的10%
無特別提出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