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借薦的別人的,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裡面有圖片但是弄上來就看不到了,你到時可以加我我發網址給你看,因為這里不能發網址。
前 言:
隨著數碼相機的普及,「攝影師」隨處可見,我也算是其中的一個吧。內行戲稱我們這些業余「攝影師」是:一個傻瓜(一點攝影知識都不懂),拿著傻瓜相機(全自動相機),照鏡頭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在鏡頭前面),這也許是對我照相的真實寫照吧。
應該說我還算「聰明」,相機到手沒幾天我就會擺弄了,看來照相還蠻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幾百張,近4G的照片,在電腦上一看,滿意的沒多少。我不得不開始懷疑自己的水平來。近些日子,我在網上學習了一陣子,才知道裡面有很深的學問呢。
我學習的目的並不是准備當攝影師,我和我的相機也拍不出什麼「藝術」來,只是不想讓人笑話我是「老外」。我寫這個系列的日誌更不是想當什麼「老師」,這對我沒吸引力,就當成我的學習筆記,把學習所得與朋友們分享、交流吧。如果你是「高人」,期待您的指點!
下面這張照片就是我們這些菜鳥的最愛:拍攝的主體(人物)站在畫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兒好,其目的是為了「突出主體」。結果是,過於中心的構圖,只會讓畫面變得缺乏層次感和變化,很容易讓觀眾產生審美疲勞,得到的是構圖呆板、毫無生氣和美感。
「黃金分割」與「三分法則」
「黃金分割」是廣泛存在於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簡單的說就是將攝影主體放在位於畫面大約三分之一處,讓人覺得畫面和諧充滿美感。「黃金分割法」又稱「三分法則」,「三分法則」就是將整個畫面在橫、豎方向各用兩條直線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們將拍攝的主體放置在任意一條直線或直線的交點上這樣比較符合人類的視覺習慣。拍攝時可直接調出相機的「井」字輔助線,將拍攝主體放在4個交叉點上,這樣畫面立刻就活了起來。
遊船在畫面中心畫面整體顯得十分呆板 遊船放到畫面偏左1/3的位置後效果變協調了
對於對焦點位於中心的相機,可以先對准拍攝主體半按快門對焦,然後重新構圖,過程要注意不要松開,要保持半按快門狀態,並且不能前後移動相機和變焦。
常見的幾種構圖方法
下面的這些構圖方法你可要記住喔,當你拿起相機的時候,構圖設想應該在你心中了。
攝影構圖要點
不同畫幅的形式的構圖
畫幅的形式主要有橫幅面、豎幅面,一般採用橫畫幅拍攝躺著、坐著的人物;豎畫幅拍攝站立著的人物等。不過你可千萬要記住,這不是一寸不變的定律,只是在較多情況下是這樣的。
光圈F8 曝光時間1/160s 焦距 55mm
採用橫幅形式構圖,畫面容納了更多的視覺元素
用簡潔的背景突出主體
對於人像攝影來說,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達的主要對象,是畫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畫面內容的中心,而且是畫面結構的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圍繞它形成一個整體。所以說,在畫面中攝影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對於初學者,突出人物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尋找一個比較簡單干凈的背景。比如一面白牆、一片綠草地等諸如此類既干凈又不復雜的背景,這樣攝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擔心因處理不好人物和背景的關系而導致照片失敗的問題。
另外,攝影者要注意,眼神對於人像攝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寫來說,是很重要的。所以,嘗試著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畫面顯著的橫向1/3線位置,這樣不僅可以突出畫面主體,而且構圖也比較得當、和諧。
光圈F4.8 曝光時間1/125s 焦距58mm 感光度800
線條感較強的背景,更加凸現模特修長的身材
用虛化的背景突出主體
如果想進一步突出人物主體,初學者還可以考慮利用虛化背景的方法來突出人物。這種虛化背景的方法,同樣可以排除雜亂的背景對人物主體的干擾。利用中長焦鏡頭不僅能夠更真實地表現人物,還可以實現完美的虛化效果。如果環境對於人物沒有多大的利用價值。可以對其進行較深度的虛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環境因素,但同時又不希望其影響到人物主體,那麼可以進行適度的虛化(虛化背景的方法以後再講),達到兩者的統一即可。
光圈 F2.5曝光時間 1/200s 光圈F3.5 曝光時間1/125s 焦距90mm 感光度160
焦距 135mm感光度 100 背景虛化得當,既不影響畫面中的人物主
長焦鏡頭具有虛化背景和突出人物主體的效果 體,同時又交代了環境因素
人物、景物的合理搭配
如果人物和背景搭配不當,就會出現人物頭頂著樹、柱子等物體或者肩部長出樹枝等不正確的構圖形式。這就需要攝影者注意,當人物主體背後有高大的樹木或者是高塔等背景時,要考慮讓人物主體稍微移下一點,避免作為背景的樹木和人物重疊。當然,也可以對背景稍加柔化,使人物更加突出。
光圈F13 曝光時間1/100s 焦距85mm
在環境人物拍攝過程中,要避免人物和樹木等背景重疊
把握好人物肢體的取捨位置
初學者還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在拍攝半身人像時,把握不好人物肢體的取捨位置,經常會出現斷臂、攔腰截斷的畫面。對於初學者來說,尤其要注意,當從取景器里取景時,不要從人物的關節處切割。也就是說,不要讓景框的底部從肘部、腰部或者膝蓋處切割,景框的兩邊也不要從手腕或者肘部切割。如果必須要從手臂或者腿部剪切,也應盡量跳過關節處。
光圈F4 曝光時間1/160s 焦距135mm
拍攝大半身人像時,可以在膝蓋以上或者以下部分進行切割
人物和景物的關系
景物的選擇以及人物和景物合理的搭配是旅遊人像攝影的關鍵所在。每到一處地方,都有當地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即使是一些小城市也都有它一定的風景特色。這就要求攝影者要把被攝人物恰當地安排在這種獨特的風景中,這樣,照片就成為「到此一游」最有利的證明,不然就和在家裡照沒兩樣。我就看到過一些人在鳥巢的鋼架下拍照,真有點盲人摸象的味道。
在拍攝過程中,攝影者要注意人物和景物的構圖搭配問題。在拍攝旅遊照片時,經常會出現兩種問題:一種是人物位置不當,即把景物給遮擋住了;另一種情況就是過多表現景物而造成人物不明顯(人物太小,不仔細看還找不到)。所以,在拍攝人景結合的照片時,被攝者所站的位置是很重要的。旅遊人像攝影的主體是人,景點只能作為背景,但又是典型和有意義的背景,並要保持它的完整性。
主體的人物要在整個照片中至少佔據五分之一以上,因為我們拍攝的的人像照片,若人物占據比列過小,會導致整張照片中的風景變得喧賓奪主 , 這點初學拍攝人像的愛好者特別要注意。一般情況下,在旅遊人像攝影中,景點約占畫面的三分之二,而人物約占畫面的三分之一。
人物的位置最常見的構圖是將人物放在照片的中間,不過現在最為流行的人物放置位置是在整張照片的黃金分格點上,也就是在畫面左或右的三分之一處,這樣看起來會使得照片變得更加自然,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
當然,由於廣角和標准鏡頭能夠更好的攝取和表現景物和人的關系,所以使用較為廣泛。天然風景雖然寬廣浩大,但其每個細部也並不一定都需要進入畫面,因此拍攝時,應當選拍一些典型的細節或局部,使畫面更富有藝術的魅力。對於局部的刻畫和描寫,長焦鏡頭也是必不可少的。另外,長焦鏡頭對背景的虛化效果,同樣可以給人不一樣的美感。
有一點要值得注意的是人的傾斜一般要朝向照片中央,向外傾斜會給人帶來一種外八字的別扭感覺。當然如果你故意要表現某種風格是屬於特殊情況,你可以按照你自己的喜好來進行拍攝
光圈F5.6 曝光時間1/500s 焦距55mm
廣角鏡頭的選取,不僅使人物得以充分表現,同時對環境的交待也恰到好處
沒有距離的友誼
同朋友外出遊玩,無非是想擁有更多在一起的時間,其間總免不了合影留念。此時,即使沒有什麼壯觀或者美麗的景象,只要能通過鏡頭表現出朋友的親密無間,就已經足夠了。對於朋友間的生活照,大多數情況下需要以自然、隨意的方式表現。比如說,盡量鼓勵他們做一些可愛的動作、有意思的鬼臉,等等,要避免被攝人物做一些模式化的動作或者表情。
當然,攝影者還可以對人物進行抓拍。主體在沒有意識到被拍攝的情況下,其表現是最自然的。攝影者要眼疾手快,趁其不備,在低聲耳語或者追逐打鬧的情況下,快速抓拍一些精彩的畫面。
被攝人物無拘無束的面對鏡頭, 親密朋友間的低聲耳語
給人更真實的感覺
合理構圖 塑造穩定感
樹林背景和人物的臉部形成了平行結構。結果不能突出人物的臉部表情。另外,畫面下側多餘空間的比例也過大。紅線標記的水平線向右傾斜,整體上表現了不穩和沉悶感,該圖是典型的取景失敗的實例。
失敗的取景
塑造了穩定感。就如紅線所分割的區域,畫面的分配基本一致。照片把廣闊的藍天作為了主背景,而腳底的黃色草坪與人物的高度又接近,這使得整體上突出了色彩的搭配及畫面等份分割的效果。
較佳的取景
避免透視現象,拍好建築物
拍攝建築首先要避免透視現象,就必須保持拍攝主體建築的水平,在使用廣角鏡頭的時候盡量避免仰拍和俯拍,否則建築物在畫面中就會向中央或四周傾斜(把鏡頭朝上仰拍,建築物會向里傾斜,鏡頭向下俯拍,建築物會向外傾斜。這是近大遠小的透視關系造成的)。
(站得離天安門城樓較近,又想把紅旗拍進去,只好把相機向上仰拍,結果兩邊的建築向里傾斜。同時拍攝主體天安門城樓也不水平,建築物傾斜得厲害,這也是特別要避免的。)
如果環境允許的話,最好選擇較遠的位置,用中焦距的鏡頭進行拍攝(站遠一點,然後通過變焦把拍攝主體拉近,不過雨霧天畫面可能會灰朦朦的),這樣就能夠完全避免透視現象。
如果光線與建築物正面成45度角的時候,明暗對比鮮明,立體感強,很容易把建築物本身的氣質表現出來。
適當加入一些視覺元素,讓大場景不再單調
對於大場景,如大海、湖面、草原、沙漠,拍攝者都會運用大量廣角視覺。但是風景拍攝也有講究,如果只拍攝海面、沙丘,顏色就顯得比較單調一點。
如果在畫面中容納一些其他的景物、色彩、腳印和人物,哪怕是遠遠的,也能起到色彩的搭配,會別有一番味道。所以攝影是很自我的東西,有很多需要自己去體會。
構圖評析
Story .1
場景與人像的搭配,可以組合出千變萬化的意象與結果,在構圖上,有時,看似沒有章法,但其實,還是有一些原則可以遵循。
在 Part #1 中,我們先看看人像攝影上最常犯的小缺失。
1. 【錯誤示範】:這張人帶景的影像中,建物支柱的線條明顯地位於人物頭部的上方,這種情況,就猶如外拍時,在人物的頭上拍出樹枝、樹干一般,顯得較為怪異。
此外,圖 1 人物視線的空間似乎仍然留的太少。
2. 【構圖改進】:只要稍稍調整拍攝的角度,避開建物支柱的線條,並且將相機的框景范圍往右帶,留出更多的視線范圍即可解決上述的問題。
Story .2
在拍攝人像時,多嘗試不同的拍攝角度是相當重要的,面對同一個場景,我們可以多思索以何角度拍攝,最能達成畫面的張力與趣味。
在 Part #2 中,我們來看看人像攝影不同拍攝角度的影響。
1. 【錯誤示範】:畫面不穩定-由於牆面的線條,造成成畫面的不安定感。
2. 【錯誤示範】:改進畫面不穩定,但是構圖平常-這是最常用的平行拍攝,雖然已改進上圖的畫面不安定感,但是構圖顯得過於平常。
3. 【構圖改進】:稍調整拍攝的角度,我們嘗試由模特兒的上方進行拍攝,這樣子拍,是不是比上述 2 圖,還要活潑多了!
Story.3
在敘事、紀實或是有故事情節的人像攝影中,我們常會以人帶景的方式,來表現人物所在的場景、時空、環境。這個時候,人是畫面中的一個元素,如何去框取適當的人與景,呈現更佳的意像,變成一個構圖時重要的思維。
在 Part #3 中,我們來看看框景范圍的影響。
1. 【錯誤示範】:強調人物,這是一般人最常框取的范圍,這個影像的場景表現不夠明顯,有敘事的成份,但是時空、環境表現不佳。
2. 【錯誤示範】:再多一點框取范圍,但框取了後面的景緻,很明顯地,並沒有為影像帶來多大的意義,而且反而變的更雜亂。
3. 【構圖改進】:再調整框取的范圍,這張影像就將月台、鐵道的延伸感表現出來了!
在上一個「攝影構圖的改進」單元中,我們談到,人是畫面中的一個元素,如何去框取適當的人與景,呈現更佳的意像,是構圖時重要的思維 。
基本上,單元 #3 在改變框景范圍時,想的是如何讓讓場景有曠遠、層次的感覺,並且訴說人物所在的場景。
更進一步,如果是要表現影像背後的含意,訴說影像的主題時,在框取影像時,便會有不同的著眼點。
Story.4
下面是一幅取景非常失敗的例子。 這張照片問題在於地平線過高, MM有一種要掉進水裡的感覺,畫面失去平衡。
下面這張取景非常成功,讓地平線消失在相片1/3--1/2處,看起來非常協調,不會讓人感覺MM要從相片里掉出來或陷進去的感覺(所以攝影的時候,決不要把地平線擺出相片1/3--1/2以外。)
Story.5
像這張,主體人物被嘈雜的背景嚴重干擾。
這張很好地和跑龍套的拉開距離,突出了MM的PP。但是,地平線是斜的,同時也提醒MM們擺POSE的時候是把頭斜過來,不是要你們把身子斜過來。
經典攝影構圖賞析
精美的照片#1(使用廣角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美國 俄亥俄 都柏林
攝影重點:自然所創作的美麗風景和人們美麗的生活姿態共同構成了畫面
● 視平角。(Full - shot) 17mm
在色彩的配置上下了較大的功夫。水平布置藍天後增加了穩定感,湖水安排在畫面的左側三分法橫線上。加上構成斜線的綠草地又襯託人物的活動,形成了童話中所描繪的畫面。
精美的照片#2(使用廣角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美國 俄亥俄 都柏林
攝影重點:自然所創作的美麗風景和人們美麗的生活姿態共同構成了畫面。視平角。(Full-shot)17mm
● 視平角。(Full-Shot)17mm
藍天和綠色草地佔據畫面的3/5,在畫面的右側以斜線布置了異國風情住宅。此外,為了增添畫面的活力,在左側安排了孩子和母親,並利用人物衣服的顏色進一步調和了色彩。總之,媽媽和孩子可愛的動作與清透的背景相互協調後形成了潔凈、溫暖的攝影作品。
精美的照片#3(使用廣角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仁川 月亮公園 Sudoguksan博物館
攝影重點:把兩個可愛的小女孩融入到藍天背景中。低角。(Full-shot)18mm
● Canon EOS 300D, 1/640s, F3.5, ISO 100, 18mm
作者去了一趟仁川東區的Sudoguksan 博物館。該博物館重現了能夠勾起老一輩人的回憶的月亮村原貌。恰好碰到的藍天非常美麗,這使作者想到為孩子們創作出回憶的一頁。藍天為背景,以低角拍攝了穿著不同衣服的兩個孩子的側身,畫面的下側以線條為主安排了博物館建築,並布局大幅藍天後,表現出清爽感。此外,把孩子安排到右下側的三分法交點和畫面的中心上,增強了畫面的穩定感。
精美的照片 #4(使用廣角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仁川 國際機場
攝影重點:攝影意圖在於表現時間和空間效果。高角。(Full-shot)23mm
● FinePix S3Pro, 1/125s, F3.3, ISO 800, 23mm
該照片以高角縱向抓拍了鍾塔下的孩子。留出紅色標記的區域及鍾表後側的空間等大幅背景,加上孩子對時間的迫切感,表達出這個孩子的剩餘時間和已流逝時間之間的界線。
精美的照片 #7(使用廣角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鐵原 原野
攝影重點:畫面同時取景藍天、手持秋英花的女人、衣服色彩以及黃色原野,有意誇大表現濃濃的秋意。低角(Waist-shot)。10~20mm
● Canon EOS 30D, 1/400s, F10.0, ISO 400, 11mm
為了創作出獨特的作品,攝影的重點放在了畫面布局上。該照片的構圖較為復雜。攝影時利用了低角和廣角鏡頭的扭曲現象。即,從人物的下側仰視拍攝,就可形成較強的扭曲效果,而此時就要使用廣角鏡頭。斜線表現動感的人物和風中飄逸的頭發為主,再結合藍天、金黃色原野以及秋英花,散發出更加濃烈的秋天的氣息。
精美的照片 #8(使用廣角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鐵原原野 白菜秧苗
攝影重點:以廣角取景藍天和白菜地里務農的人們。廣角鏡頭(Full-shot)。10~20mm
● Canon EOS 30D, 1/400s, F8.0, ISO 100, 10mm
以低角拍攝了忙於秧苗的農民的運動形態。攝影的主體為老奶奶的活動,因此採用了最適合的斜線構圖,得到了還算成功的攝影作品。
精美的照片 #9(使用廣角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春川市西面新梅里
攝影重點:以低角拍攝了孩子們戲水的場景,通過捕捉濺起的水滴,為畫面賦予了生機。
● Canon EOS 1D Mark II N, 1/400s, F11.0, ISO 200, 12mm
平凡的視平角很難創作出獨特的作品。苦思了畫面布局後,乾脆跳進水裡選擇了低角。以藍天和水面、表情為中心的布局,表現了孩子們生機勃勃的活動感。紅色標記的背景線以及孩子們的分布線均選擇了
精美的照片 #10(使用廣角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春川市昭陽路2街開發區
攝影重點:強調了月亮村的風景和孩子們的笑容。低角。70~200mm
● Canon EOS 1D Mark II N, 1/320s, F3.2, ISO 320, 155mm
拍攝了雨天在胡同里拉著手一起打著傘的孩子們。比起表現孩子們矮小個子的攝影角度,坐著的低角攝影更能突出孩子們生動活潑的姿態。為了表現開發區這樣的空間效果,特意包含了紅色標記所示的舊建築,利用畫面下側的積水提示了運動方向。
精美的照片 #11(使用標准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公園
攝影重點:以孩子天真無邪的笑容為主拍攝的特寫。視平角(Bust-shot)。85mm
● Canon EOS 300D, 1/1000s, F2.2, ISO 100, 85mm
使用了中心集中式構圖,以孩子的表情作為了攝影重點。虛糊周圍背景,使注意力集中到孩子的表情上。
精美的照片 #12(使用望遠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寶城 綠茶地 [
B]攝影重點:[/B]攝影對象為在綠茶地的犁溝高角(Full-shot)。85mm
攝影的重點在於強調色彩的對比和人物的表情。為了表現草綠色的新鮮感,留出畫面下側的大幅背景,人物安排在畫面左上側的三分法交點,這樣就形成了紅衣女郎向前走過來的畫面。犁溝從人物的進行方向延伸到畫面右下角,充分表現了畫面的方向感和穩定感。
精美的照片 #13(使用標准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安眠島 海邊
攝影重點:對比冬天海洋的無色和人物衣服的顏色,並把人物表情作為了攝影重點。 視平角(Medium-shot)。85mm
● Canon EOS 1D, 1/1250s, F1.4, ISO 200, 85mm
沒有特殊的可取背景時,最好使用人物為主的中心構圖。在人物為中心的構圖中,通常在畫面的中心給出特寫。然而,實例將人物安排在畫面左側的三分線上,接近無色的背景與人物衣服的原色又形成對比,使畫面看起來分離了人物和背景。對於存在零碎的貝殼等多餘被攝體的環境,適合使用焦點虛糊較強的望遠鏡頭或光圈值較低的鏡頭。
精美的照片 #14(使用望遠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菲律賓 達斯帕瑪斯(Dos Palmas)海邊
攝影重點:海邊為背景,以可協調人物和背景的構圖作為了攝影重點。低角(Full-shot)。70~200mm
● Canon EOS 300D, 1/1000s, F5.0, ISO 100, 168mm
實際上這艘船位於白沙場的白沙上,但是該作品給人船隻浮於海面,而船上的女人卻進入幻想的感覺。在畫面的左側,以三角形形態布置人物,畫面的右側包含了船的一部分。同時取景山和海洋,有意識地提高了海邊清爽的感覺。值得注意的是,該作品只包含了船的前部分和模特自然的形態。
精美的照片 #15(使用望遠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慶南 密陽 表忠寺
攝影重點:攝影重點在於孩子們的衣服和背景的色彩協調性。視平角(Full-shot)。70~200mm
● Canon EOS 300D, 1/200s, F5.0, ISO 100, 168mm
該作品中盡可能表現了草綠色的清新感,孩子們鮮艷的衣服所表現的活力。比起標准鏡頭,廣角鏡頭更有利於表現孩子的自然姿態。另外,這些孩子年齡過小不具配合攝影的能力。那麼最好的方法是先構思構圖,並連續按下快門重復拍攝。
精美的照片 #17(使用標准鏡頭的攝影)
攝影地點:室內攝影
攝影重點:突出表現了孩子可愛的表情。視平角。85mm
● Canon EOS 300D, 1/80s, F1.8, ISO 100, 85mm
特寫孩子可愛的表情。該作品的攝影重點是表情,此時沒有必要顯示多餘被攝體而分散注意力。因此在畫面中心,給出了充滿畫面的特寫鏡頭。畫面右下側揪著頭發的小手更加襯託了孩子可愛的表情
❷ 那位大俠有福建土樓的資料和照片啊
「福建土樓」包括福建省永定縣的高北土樓群、洪坑土樓群、初溪土樓群和衍香樓、振福樓,南靖縣的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和和貴樓、懷遠樓,華安縣的大地土樓群,主要分布在福建西部和南部崇山峻嶺中,以其獨特的建築風格和悠久的歷史文化著稱於世。不單是最常見的圓形土樓,還包括了方形土樓、交椅形土樓等,覆蓋了完整的土樓群建築樣式。
福建土樓產生於宋元時期,經過明代早、中期的發展,明末、清代、民國時期逐漸成熟,並一直延續至今。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
20世紀80年代,福建漳州市南靖縣、龍岩市永定縣的土樓被美國人誤以為是蘑菇狀的核武設備,殊不知這獨一無二、從宋元時期就已經產出的大型夯土民居建築,早在第一枚原子彈蘑菇雲騰雲駕霧之前,就已經在閩西南一塊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矗立了數個世紀了。
中國「福建土樓」2008年7月6日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樓的布局
永定客家土樓布局合理,與黃河流域的古代民居建築極為相似從外部環境來看,注重選擇向陽避風、臨水近路的地方作為樓址,以利於生活、生產。樓址大多坐北朝南,左有流水,右有道路,前有池塘,後有丘陵;樓址忌逆勢,忌坐南朝北,忌前高後低,忌正對山坑(以免沖射);樓址後山較高,則樓建得高一些或離山稍遠一些,既可避風防潮,又能使樓、山配置和諧。既依據上述3個方面選擇樓址,又善於利用斜坡、台地等特殊地段構築形式多樣的土樓,乃至發展為參差錯落、層次分明、蔚為壯觀、頗具山區建築特色的土樓群,有如永定古竹、初溪土樓群。這些講究,無疑與地質地理學、生態學、景觀學、建築學、倫理學、美學都有密切關系,換言之,與中原傳統文化有密切關系。
從土樓建築本身來看,永定客家土樓的布局絕大多數具備以下3個特點:
(1)中軸線鮮明,殿堂式圍屋、五鳳樓、府第式方樓、方形樓等尤為突出。廳堂、主樓、大門都建在中軸線上,橫屋和附屬建築分布在左右兩側,整體兩邊對稱極為嚴格。圓樓亦相同,大門、中心大廳、後廳都置於中軸線上。
(2)以廳堂為核心。樓樓有廳堂,且有主廳。以廳堂為中心組織院落,以院落為中心進行群體組合。即使是圓樓,主廳的位置亦十分突出。
(3)廊道貫通全樓,可謂四通八達。但類似集慶樓這樣的小單元式、各戶自成一體、互不相通的土樓在永定乃至客家地區為數極個別
[編輯本段]土樓分類
土樓若依形狀分,約可分為圓樓,方樓,五鳳樓。另外還有變形的凹字型,半圓型,與八卦型。其中,以圓樓與方樓最常見,也常常兩形狀並存。該長達數千平方米面積且聚族而居的圓樓與方樓以簡單幾何形建築構築於山嶺狹谷之間,人造建物與周遭翠青自然景觀形成強烈對比。1980年代中國經濟開放後,以圓土樓與方土樓為主的閩南及廣東土樓景觀引起世界各國旅遊業注目。
圓樓
圓樓為圓形的土樓,又名圓寨土樓、福建圓樓或客家圍屋。其用途重於防衛,因此該名稱嵌「寨」之名。雖然該形狀的土樓不是最多,但是面積通常最為龐大。面積最大者甚至可達72開間以上。
通常圓樓的底層為餐室、廚房,第二層為倉庫,三層樓以上的所在才為住家卧房。其中每一個小家庭或個人的房間都是獨立的,而以一圈圈的公用走廊連系各個房間。這些設計,通常也是著重防禦功能。
方樓
方樓是土樓中最為普及。該建物類型的特徵,是先夯築一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高大圍牆,再沿此牆擴展該樓其他建物。而擴建的制式規格通常是敞開的天井與天井周圍的迴廊。這些相同建造樣式的樓層堆積起來,最高甚至可達六層樓。最後使用使用木製地板與木造棟梁,加上瓦片屋頂,即成為土樓中最普遍的方樓。
五鳳樓
湖坑鎮的「福裕樓」即是一座典型的五鳳樓。五鳳樓又名大夫第、府第式、宮殿式或筆架樓。其名雖同,但有些許差距。以兩廂房,一門樓等細部構造組成的該土樓類型,其特色是從外觀看去通常為三凹兩突,彷佛中國古時筆架。五鳳樓主要分布於閩西各縣與漳州。其中,移民台灣的漳州客家人,也將其五鳳樓建築風格帶至台灣。
其他
除了圓樓,方樓與五鳳樓之外。以形狀分類的土樓尚有凹字型,半圓形,與八卦型等種類土樓。凹字型土樓主要分布於閩南南靖,詔安。半圓形分布於平和與永定,而八卦型的土樓則偶見於永定、漳浦、華安、詔安、南靖和中國廣東東部。其中全中國最大的八卦土樓則為道韻樓。
[編輯本段]土樓特點
土樓共有的特點是建造工期長,一般要花兩三年時間才能完工,較大者甚至要積數十年、幾代工匠的辛勞。所用木材須300~500立方米。因土牆下厚上窄,堅實牢固,「三防」(防風、防水、防震)性能好,有的還能防火(三環土牆便是3道封火牆),特別是其超凡的抗震能力令人嘆服,幾乎所有土樓都曾經受過程度不同的地震考驗,皆安然無恙。如建於公元1693年的永定湖坑鄉的「環極樓」,300年來經歷了數次地震,1918年農歷四月初六的大震,僅在其正門右上方3樓到4樓之間裂一條50公分寬的裂縫,由於圓樓牆結構下面厚1.2米,向上延伸時略向內斜,呈梯形狀,向心力強。70多年來竟神奇地自然彌合,現僅留下一道一二公分寬的裂縫。永定「資歷」最深的「馥馨樓」,近年人們為免眾人從一大門出入之不便,另開一小門,請來石匠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鋼鑿撬挖數日才開通,這種三合土牆的堅韌由此可見一斑。
土樓建築的另一特色是結構極為規范,房間的規格大小一致。大多數土樓均只有一個大門供出入,樓內均有天井,可儲半年以上糧食,猶如一座堅固的城堡,易於防盜和防匪(舊時客家人常遭匪患,故壘築高大土牆以防不測)。由於牆壁較高較厚,既可防潮保暖,又可隔熱納涼,優點甚多。客家人建土樓時,將煙囪砌入土牆內,使廚房免受黑煙污染,十分潔凈。土樓的興建,也是舊時客家人篤信風水的表現。迷信說法,認為路有「路煞」,溪有「溪煞」,出口處有「凹煞」。建方樓時,他們以為其某個角會碰上「煞氣」,就在樓角基石上刻上「泰山石敢當」字樣以避邪,或在樓角釘上繪有八卦、寫上字元的木板,用以「制煞」。圓樓無角,據說「煞氣」能滑走,所以為避「煞」,清代以後的土樓多為圓樓。總的看來,建土樓講求實效性是顯而易見的。
土樓不僅在建築風格上特色鮮明,大多數土樓的命名也寓意雋永、意味深長。永定土樓或以方位命名,如「東升樓」為坐東朝西,喻意旭日從東方升起;或以主人名字命名,如「振福樓」,乃蘇振福獨資興建;或為紀念先祖定名,如永定林福成的後代所建「慶福樓」、「福裕樓」、「振成樓」、「慶成樓」總不離「福」、「成」兩字;或以自然環境定名。如「望峰樓」因面朝筆架山峰而取名,「環興樓」則因三面環水,而本身造型又是環形大圓樓而得名;或為祝願祈祥定名,如「松竹樓」和「五十樓」,分別取「竹蒼松茂」和「五風十雨皆呈瑞」之意;或為勸勉後人定名,如「經訓樓」、「承啟樓」;或以創業者定名,如「福僑樓」,為江氏華僑所建,意為華僑福宅,「群興樓」因眾人集資興建,並寓群居興旺發達之意;或以褒貶雙關定名,「如升樓」,坐東朝西,喻如日之升,其後代又戲稱其小如米升。
土樓作為福建客家人引為自豪的建築形式,是福建民居中的瑰寶。同時又揉進了人文因素,堪稱「天、地、人」三方結合的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因此,一部土樓史,便是一部鄉村家族史。土樓的子孫往往無須族譜便能侃侃道出家族的源流。此外,就地取材,用最平常的土料築成高大的樓堡,化平凡為神奇,又體現了客家人征服自然過程中匠心獨運的創造。
20世紀60年代後,傳統的土樓已基本歇建,如今在閩西和閩南保存有數百座形態各異的土樓,其中永定縣和南靖縣的數量最多,各有100多座大小土樓。在永定,土樓麇集於湖坑、古竹等少數鄉鎮,僅湖坑鄉就有54座;在南靖則以書洋、梅林等鄉為多。絕大多數土樓保留完好並依然住人。與一般民居錯雜共存,使龐然土樓猶如鶴立雞群,格外引人注目。永定縣古竹鄉高北村的「承啟樓」頻繁在影視中亮相,還載入《中國名勝辭典》,成為中國《民居》郵票組票之一。它以獨特的圓樓造型標本,使「永定土樓」的名聲不脛而走,成了福建客家土樓的代名詞。
[編輯本段]精彩看點
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奇異秀麗。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
永定縣最有名的是振城樓。振城樓有「土樓王子」、「最富麗堂皇的圓樓」之稱,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在土樓中非常罕見。
除高超的建築技藝外,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
[編輯本段]申遺過程
——以「大地土樓群」為例
世界文化遺產是指人類發展歷程中積累的世界公認的具有突出價值的不可替代的文化古跡。分為文物、建築群和遺址三類。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遺產,屬於文化遺產類。
大地土樓群(二宜樓、南陽樓、東陽樓)是中國民居建築的一塊瑰寶,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事關國家民族利益、事關華安未來發展的大事;對於保護華安歷史文化,提高華安的國內外知名度,促進華安經濟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991年3月,華安大地土樓群中的二宜樓被列為福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11月,二宜樓被國務院批准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9年10月,華安縣委、縣政府正式啟動「華安大地土樓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2006年5月,南陽樓被批准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7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准福建土樓(包括華安大地土樓群)作為2008年代表中國向聯合國遞交世界文化遺產的項目,英文申報文本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合格接收。2007年8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專家對華安大地土樓群進行現場評估考察。
2008年7月6日,作為福建土樓的重要組成部分——華安大地土樓群將在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接受表決
[編輯本段]旅遊貼士
交通:客家土樓多分布在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龍岩市永定縣。廣州有到漳州和龍岩的火車,自駕車南靖、永定兩縣各鄉鎮的道路多數是柏油路面,行車一般沒什麼問題。
住宿:南靖、永定兩縣的住宿條件都不錯,有各種檔次的賓館,住進土樓也是個不錯選擇。
美食:客家菜口味偏重,以「咸、肥、熟」為特點,鹽雞、釀豆腐和紅燒肉不可不嘗。
[編輯本段]旅遊攻略
從廈門到永定土樓可以坐專車或公車,坐專車費用高但是比較方便,坐公車要到湖坑鎮下車,湖坑鎮上有岔路去南溪土樓群,可以在岔路口包摩的來回,一個車不會超過25元。南溪的路也可以往田螺坑方向走,沿途可以去看蘆溪那邊的土樓。如果不去南靖書洋那邊的話,可以從南溪過去看田螺坑,然後從塔下的路返回高頭、洪坑、湖坑。如果還要去書洋的話建議就到觀景台來回,看完洪坑、高頭,再經塔下村、田螺坑去書洋更順一些。據說觀景台可以看南溪土樓的全貌,因為時間關系這次沒有去,不知道風光如何,但是潺潺的南溪水猶如一條緞帶,串起沿途各個村落的座座土樓、顆顆珍珠,點綴著小橋流水,風光非常優美,值得推薦。
最西邊的是南江村的八角樓(東成樓),其實就是方樓,不過四個角切了個小斜角,並不是正八角形。樓內有住戶,不收門票。我很喜歡東成樓旁邊的一座小園樓,里邊住了4兄弟7戶人家。門前正好對著小橋流水,生機勃勃,情趣盎然。
接著往東5分鍾車程,來到南中村的環極樓。環極樓要收5元/人衛生費,不過樓內倒確實挺干凈的。環極樓最大的特點是抗震性能特強,300年來歷經多次地震。一次地震過後,留下3米多長1尺多寬的裂痕,由於圓樓的向心力和架構的牽引作用,裂縫竟奇跡般地慢慢合攏,僅留下一條細長的裂痕,而整個樓體安然無恙、巍然屹立。樓內部中心環無祠堂之設,在環極樓的中心點上,用力跺腳或放聲呼喚、歌唱,可以聽到十分明顯的回聲,好像北京天壇的迴音壁。
再往東5分鍾即到新南村的衍香樓。衍香樓坐落在一潭碧水旁邊,風光不錯。潭名游皇潭,算是個微型水庫,還有個小小的發電機組。這個土樓的大門布局比較特別,增加了一系列的外圍附設。廳內及樓外圍牆、左右小門等磚木雕刻比較精細,牆壁上書畫也比較精美。門楣上書「大夫第」,屬於詩書世家。這個樓也是要收5元/人的衛生費的,同樣也很乾凈。
繼續往東回來10分鍾左右路程,溪邊立著的是振福樓。這個樓不在大路邊,大門正對著南溪,依山伴水。由於現在被人承包下來准備開發成展覽館,所以還沒有開放。據說樓內用了許多石料和磚料,雕刻精細,外土內洋、中西合壁、富麗堂皇。
回到湖坑鎮。鎮上可以包小面、摩的,也可以住宿、補給、飲食FB。路口旁不遠處有一家美廉酒店,門面設施簡單。一大碗湯蒸兔子才10元錢,還有梅菜扣肉、燜豆腐、酸菜鴨血……味道都還不錯。比起旁邊的阿慶酒店來,真是實在的多。
如果不去初溪,可以直接從永定縣城坐[永定-高頭]的班車到達洪坑(土樓文化村)(9元)或者高頭(高北土樓群)(11元)。高頭與洪坑之間的道路正在修水泥路面,據說元旦前可以修好。往來其間基本上摩的比較多(3元/人)。
洪村土樓文化村門票40元。摩的可以直接帶進去,但是沒有門票進不了土樓,而且一旦發現有人沒買票進了村,保安就會安排查票,被趕出來的滋味不好受。洪坑的土樓象振成樓、福裕樓、奎聚樓等還是很有代表性的,相比初溪的50元門票,還是可以進去看看。(據說早上和晚上保安下班了可以不花錢進去看)。
洪坑可以住宿,住土樓大概是30元/人,交通也還方便。
洪坑到高頭大概20分鍾的路程。高北土樓群就在快到高頭的時候大路左手側。最經典的當然是承啟樓,號稱「土樓之王」。「高四層,樓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間;圓中圓,圈套圈,歷經滄桑三百年」。福建民居郵票就是以承啟樓為圖案。門票30元,可以乘管理員回家的時候溜進去看看(現任管理員家就在土樓旁邊),不用理會村民善意的嚇唬。土樓游覽,一個是宏觀,從高處俯視;一個是微觀,在樓內游盪。不進去看的話,始終會是個遺憾。從洪坑方向過去,快到承啟樓的道路拐彎處,有個小牌子,指示去觀景台的方向。說是觀景台,其實就是個小山包的坡頂。這里可以俯視高北村的土樓群景色。承啟樓旁邊還有一個圓樓,叫「僑福樓」,收5元衛生費,樓內空空,不值得一去。其實高北村的其他民房外觀也很有特色,可以到處轉轉。
高頭過去一段距離就到了一個岔路口,一邊往曲江方向,一邊往塔下方向。兩條路都可以到書洋,沿途也都有土樓。不過往塔下村的路程要短一點,而且塔下村和坂下村的裕昌樓(東倒西歪樓)是絕對不可錯過的。因此推薦路線:可以先往曲江方向觀看一下河坑的七星土樓群,然後回過頭來走塔下。
從岔路口往曲江方向大概2-3公里左右,路爬到了一個拐彎的坡上,坡上有小路可以下到村子。這里可以看到河坑的七星土樓群的尾巴上三個樓。道路左手邊一條小路往坡上走,一直要爬到高壓電線塔那裡才能夠看到河坑土樓群的全貌。村子土樓很集中,不過單個看上去不是很特別。如果有興趣,可以在道路還沒上坡的時候過一座橋,沿著河邊的道路進入村子。
有時間的話,可以繼續前去石橋村,據說土樓的各種形態,和各種分布規律在這里都能找到蹤跡,是《中國民居建築》一書中土樓部分的樣板。
回到岔路口繼續往塔下方向。昏昏欲睡中,道路拐了個灣,一灣溪水出現在你的面前,層層疊疊鋪開的流水,兩邊的民居乍一看有點吊腳樓的味道,溪上橫架著一座樣式特別的長橋。嚷嚷著讓司機停車的時候,司機會告訴你:這就是塔下村了。
不同於其他村子大規模的土樓群,這里的房子更多的是依山而建層層疊疊的小戶人家。在小巷裡穿來穿去,不小心穿到了人家的後門,擔心一條大黑狗正橫眉冷對著你有人家在制茶,那份茶香縈繞半個村莊,勝過各家各戶門廊窗牆擺置的各色花草。
穿過小村,村後坡上就是張家的宗祠——德遠堂了。德遠堂是我們這一路看過來保存最好的祠堂。屋檐上的磚雕色彩華麗,彩鳳、青龍、獅子、翠鳥、各式各樣的花朵…大門口和樑柱上的木雕、漆畫都保存完好、製作精細、色澤如新。此堂之所以屬於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還在於祠堂前佇立的23根盤龍柱(21根老柱,2根新柱)。當地有為功德之人立龍旗柱的風俗,而德遠堂前的旗柱林數量眾多,且保存完好。
此處無需門票,所有的風景全部FREE,強烈推薦。
塔下村再往東前行幾分鍾到達坂下村的裕昌樓。裕昌樓就是有名的東倒西歪樓了。收5元/人。據稱當年此樓為5戶人家一起修建,輪流供應修建土樓的木匠師傅飯食。但是因為彼此溝通不是很好,以至於對木匠師傅伙食供應不是很准時。這下得罪了大師傅,因此暗中動了手腳。以至於樓蓋好了雖然能住,慢慢的2-3層順時針扭斜,而4層則逆時針歪斜。可能力學結構剛好均衡,因此幾百年來倒也相安無事,被今人視為一建築奇跡。現今樓里還住有許多戶居民。裕昌樓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一層的每家房子里都有一口水井。井水很滿福建土樓,水位很高,清冽甘甜。樓里的村民可能請你去他家喝喝用井水泡出來的有機茶。茶水品嘗無妨,如果不懂茶葉,購買的時候要謹慎一點。
出裕昌樓,再往前到達田螺坑。就是有名的四菜一湯啦,因為四個圓樓圍繞一個方樓而形象得名。據說從正下方看,形似5朵色澤不同的蘑菇(土樓顏色略有不同,有的淡青,有的淡紅);從側面看,象布達拉宮(比較牽強);從上方看,那就是四菜一湯啦。沒有進村,在公路邊拍過側面的角度後,車子直接開到觀景台處。觀景台就在公路邊,位置正好處於村子上方,而且角度封得死死的,旁邊的角度哪裡都看不到一絲絲。所以管理處放心大膽的收取20元/人的門票,而遊客就為了那一眼風景,實在是很無奈。
過了田螺坑,一路盤山而下到達書洋鎮,不到1個小時。途中有蜜柚賣,一斤5毛錢左右,小個的大概1塊錢一個。
書洋小鎮上車子不多,到南靖的車次每天只有4-5班而已,大概是上午7點、9點、12點多、下午1點多、4點多,車票10元/人。可以包皮卡去南靖,48公里路,大概100元左右,摩的索價50元(書洋這邊的摩的要價比湖坑那邊要高不少,注意砍價)。
沿途經過呂鳳蓮的故鄉,有時間的話還可以去看看南靖縣境內,梅林鎮長教村的懷遠樓和璞山村的和貴樓,以及船場鎮下山村的福興樓、隆興樓,南坑鎮新羅村的半月樓、翠林樓,還有最袖珍的土樓-如升樓。南靖福建土樓博物館位於書陽鎮田中村,距離南靖縣50公里,離書陽鎮2公里,是從南靖去往南靖各土樓點的必經之地,原為前台灣領導人呂秀蓮祖籍的宗祠。
道路沿著船場溪一路蜿蜒,很多的香蕉林,也是一派山清水秀。行程大概1個小時左右,路況不錯。南靖境內除了土樓外,也有溫泉,還有熱帶雨林保護區,路況都還不錯,還是值得轉轉。
南靖屬於漳州市,去漳州可以坐的士,非常方便,10元/人,大概35-40分鍾路程。
增值資料
1沙石蛋白建堅固土樓
福建土樓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元時期,現今逾千座土樓分布於福建西南山區,主要分為圓樓、方樓及五風樓等,建築材料由土、沙石、竹木,甚至是紅糖及蛋白都有,就地取材,以建造外牆厚達一米至二米的土樓,堅固得可以抵禦野獸或盜賊攻擊,亦有防火抗震及冬暖夏涼等功用。
2美國曾誤為核彈發射井
形狀獨特的客家土樓,竟在六十年代的冷戰時期,被美國誤為核彈發射井,雖經過20年的研究,用間諜衛星拍下無數圖片(土樓的俯視圖),但仍無法了解1500座「核彈發射井」中的「機密」,中情局在1985年終派出一對夫婦偽裝遊客,到福建南部的南靖縣調查,終於發現那些「發射井」,原來是歷史悠久的土樓,絕不是間諜衛星所發現的「核武設施」,才令美國當局鬆了口氣。
[編輯本段]董斌研究員講解福建土樓風水
美國國際東西方大學國際環境景觀生態管理學院資深研究員董斌先生對福建土樓作了評價:他認為福建土樓以各種各樣的圓樓以無角逼走「煞氣」,其實那所謂「煞氣」是不符合中國文化中的中庸因素的文化氣息,引領著和諧的民風家風傳承,千百年來,土樓的子子孫孫繁衍昌盛,土樓各自以吉祥的命名,再現著「天、地、人」三方完美結合的文化縮影。數十戶、幾百人同往一樓,反映客家人聚族而居、和睦相處的家族傳統。在建造模式上,又體現了完美的國畫效果,把「框景」文化容納於中,在選址上,完全符合風水上關於明堂和案山的選擇,古代的土樓的建築者對於土樓的選址當然也非常考究。土樓的環境大都優雅清靜,推開窗戶,蒼翠欲滴的林木逐一入目,而花果飄香的飄香更是不絕於鼻,可謂步步為景,步步吉祥,層層好運,才迎接來今天的世界文化遺產入選。
董斌先生認為,福建土樓中的「土樓王子」振城樓、這座「最富麗堂皇的圓樓」,由內外兩環樓構成,完全按《易經》的「八卦圖」布局建造,卦與卦之間築青磚防火隔牆,隔牆中開設拱門,關門自成院落,互不幹擾,開門則全樓相通,連成整體。這樣的結構,體現了,八卦風水學的深刻豐富的宜居原理。而且,振城樓磚木結構並仿西洋式裝修的內環樓,以別於架梁式土木結構的外環樓,這種「外土內洋」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體現了文化的融合,這是福建文化容易接受外來優秀文化,吸納天地萬象為我精華精氣神的表現,在土樓中非常罕見,也是優秀的人文傳承。
董斌先生認為,在文化傳承方面,福建土樓以方圓結構為准則,體現了易經風水學中「三易」原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第21屆會議審議批准蘇州古典園林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時的高度評價的園子叫「易園」,為什麼叫「易」園?「簡易,變易,不易」,也可以作為美學的標准,游遍蘇州名苑,你感覺清爽,這就是簡易,清爽中又曲徑通幽變化無窮,這就叫變易,簡易與變易交相輝映,這就是不易,這三易,是中國園林建築的文化靈魂,所以我說,易經之道,用之在法,其妙在人;「三易」之間,道盡中華美學最基本和最復雜的原則,還有比叫「易園」更合適的名稱么?可以這么說「三易」是中國園林美學的靈魂原則!南靖縣最為精美的是田螺坑土樓群。站在南山區的半山腰上,可見四座圓樓依山而下拱簇著一座方樓,層層土牆與層層梯田遙相呼應,這樣層層接納,層層呼應,不僅在外觀上奇異秀麗,而且在氣勢上以勢應天地山川。而南靖最高土樓「和貴樓」雖建於沼澤地,至今卻仍巍然不動;精美的懷遠樓目前牆體光滑無脫落,夯土配方與夯築技藝極為高超,室內雕梁畫棟,充滿古雅書香氣息,完全是風水學與人文精神的完美結合。
結實的三合土牆,結合了「三防」(防風、防水、防震)功能和防盜和防匪。董斌先生認為,在實用和美學原則上也結合的非常緊密。
福建土樓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山區大型夯土民居建築,創造性的生土建築藝術傑作。其存在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完美和諧的結合,其因地制宜也十分符合風水的原則。福建土樓依山就勢,布局合理,不僅僅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規劃的「風水」理念(參見董斌《現代風水精鑒》),其適應聚族而居的生活和防禦的要求,巧妙地利用了山間狹小的平地和當地的生土、木材、鵝卵石等建築材料,是一種自成體系,具有節約、堅固、防禦性強特點,又極富美感的生土高層建築類型,董斌先生認為,這個遺產項目容納了風水、文化、景觀、生態、人文為一體,是一個環境景觀生態風水學的樣本。
❸ 攝影初學者,最容易犯的錯誤是什麼
後期處理是現代數碼攝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可能你正在處理圖像。但是處理帶來了什麼?照片變好還是變差?經常每天收到不少類似後期處理問題,並看到攝影師在處理過程中所犯的錯誤,為此小編總機了攝影初學者最常見的錯誤。
就像許多其他更改一樣,應該有選擇地而不是全局地添加清晰度,因為圖像的某些區域不應突出顯示。
五、僅進行全局調整
初學者犯的另一個非常嚴重的錯誤是將所有調整都應用於整個圖片。
要製作出真正有趣的圖像,應該使用蒙版並將效果的應用僅限制在需要它們的區域。
在Lightroom中使用任何滑塊以及在Photoshop中使用大多數調整圖層都會影響整個圖像,但是為了在特定區域工作,需要使用蒙版。
使用Lightroom中的各種遮罩工具或在Photoshop中使用各種遮罩的技巧,只能對選定區域進行更改。
❹ 請問 照片裡面一個人用手拿一張紙然後紙上是素描的那種 叫什麼,是什麼風格的藝術
這不是風格 這是行為藝術 不是制式學院的風格
❺ 大家看一下這個圖片上的是什麼
牌坊,古代不是有送貞烈女子或有操守的寡婦貞潔牌坊的嘛,就是這個東西,不過人家的是木頭的,這個古隆中是石頭的。
❻ 中國園林圖片漏景
漏景是漢族建築藝術園林構景方法之一。漏景是從框景發展而來。框景景色全觀,漏景若隱若現,含蓄雅緻。漏景可以用漏窗、漏牆、漏屏風、疏林等手法。古代名刀。《古今注·上·輿服》:「吳大皇帝有寶刀三:……三曰漏景。」古人對漏景的評價是:此刀很輕,幾乎沒有重量,似煙似雲,但無物不破。
❼ 春天的山是花籃,花籃指的是什麼
15張
花籃 [huā lán]
裝花所用的籃子,或以籃為容器製作成的插花,是社交、禮儀場合最常用的花卉裝飾形式之一,用於開業、致慶、迎賓、會議、生日、婚禮及喪葬等場合。尺寸有大有小,造型有單面觀及四面觀的,有規則式的扇面形、輻射形、橢圓形及不規則的L形、新月形等。有提梁,便於攜帶。
中文名
花籃
用途
開業、致慶、迎賓、會議等
尺寸
有大有小
造型
有單面觀及四面觀的
類型
禮儀類
多採用規則造型,具有端莊大方、風韻高雅、瑰麗多彩、五彩繽紛的特點,使人欣賞後有韻律感覺。主要用於禮儀慶典活動。藝術花籃的造型活潑多樣,常用於室內裝飾、饋贈親友的花展。花籃對美化環境和烘托禮儀氣氛等起著重要的作用。花籃的類型 ,按觀賞角度分為單面觀賞花籃和四面觀賞花籃,按用途可分為慶典花籃、生日用
高清花籃圖片
花籃、探病人花籃、婚禮送花及辦喪事『用什麼花等等多種多樣。作為禮品禮品,主要用於館送賓客、重大節日、會見宴請、大型會議慶賀、英雄偉人業績紀念、文藝演出、部隊凱旋、開業慶賀、嬰兒滿月、升學喜慶等多種場合。作為禮品饋贈,花籃的造型更為精緻,裝飾作用更為突出鮮明,因此花籃所表達的意義又比束更為隆重,同時也提升了一個檔次。
藝術類
裝飾花籃
藝術花籃的製作要根據功能、場合、受禮者的愛好,來確定花材、花色、造型和體量。為了顯示花籃的獨特性,也可以在花籃內鋪上包裝紙,用絲帶捆系,打結裝飾花藍.也可以在把手處纏上手工花,用小珠子纏在把手上。
迎賓類
迎賓花籃
以蛋製品和蔬菜原料刻成多種花形拼制而成的冷盤。成品構思新穎,結構緊湊,花籃精巧,花形逼真,絢麗多姿,有如百花競妍。
慶典類
慶典花籃一般體量較大,常用規格為1.5-2.5米落地式大花籃(有連體式和分解式--分成上、下2-3層,用時合為一體會。構圖多採用對稱的扇面形或等腰三角形。上層籃花要求端莊大方,下層腰花的構圖可稍微活潑一點,但應與上層直轄市呼應。常用花材以唐菖蒲、月季、香石竹、菊花、百合為主,不同季節搭配一些時令花材。襯葉主要用蘇鐵葉、棕櫚葉、魚尾葵或軟葉刺葵葉,也用蜈蚣草葉等。這類花籃體量高大,花材多,插作時應特別加固好籃把,固定好花泥(可在花泥上罩鐵絲網或綁扎尼龍繩),找准骨花枝的位置和角度,以使重心穩定。
慶典花籃
生日類
多為小型桌飾花籃。造型比較活潑多變,主要應根據作者或過生日日者的喜好、要求而定。花材選用應有一定的針對性,習慣上送給母親的生日花籃,以粉色的香石竹為主;送給祖父母等長者的生日花籃,應選用松枝、鶴望蘭為主花,寓意松鶴延年、健康長壽;送給女朋友的生日花籃,可全部用月季花插作(花枝數與年齡相同歸於盡
。
造型
月牙形
月移花影上闌干
今宵風月知誰共
煙籠寒水月籠沙
月照玉樓春漏促
三角形
簾風不雲動蝶交飛
桃花流水漾縱模
江城五月落梅花
日照春山花似錦
映水含煙占春芳
回首暮雲千古碧
扇形
露濃香泛小庭花
玉樓人醉杏花天
圓錐形
半山殘月露華冷
紫蕭閑捻度新聲
橢圓形
月轉差花幕暗
江南一曲滿庭芳
春風試薄羅衫
此夕人間別是秋
明窗玉臘梅枝好
滿苑飛花亂夕陽
春到人間草木知
鮮花花籃
圓形
日出霞際九光披
春剪新紅綴舊枝
花里東風百鳥啼
晴光搖盪暖雲紅
半圓形
誰唱淺春蝶戀花
萬紫千紅總是春
暗香浮動月黃昏
四時常放淺深紅
倒T形
露華凝後更多香
漁笛鶴舞斜陽里
不等邊三角形
對舞花前亦可人
舞能閑聽澗水流
插花技巧
器皿
各種花籃多由竹、藤或柳條等細木質類或塑料編制而成,因此質地輕柔和透水是它們共同的特點。在其被當作插花容器皿,另外宜選用質地輕巧而不過分碩大的花材,這樣易與花籃取得協調感。
花籃插花
用木、竹、藤等材料編織的籃子作為花器,內放花泥 、鮮花或模擬花、乾花作為插花素材,根據各種禮儀活動的不同場合和用途而製作的插花藝術品,簡稱花籃。因為花籃插花是以花籃為花器,所以花籃插花同瓶花、盤花、碗花、筒花、缸花、缽花等插花形式的主要區別是插花的花器不同。
構圖
插作構圖時,除了為烘托熱門歡快氣氛而作的慶典花籃外,一般都不宜插成枝葉繁重、花朵緊密的結構、更不宜把籃把和籃沿全部遮擋住,而應當特意適當地顯露出來,作為構圖的一部分,才能表現出籃花的特點及籃把、籃沿圓滑的弧線之美和框景作用。
選購
1、大小的選擇。花籃的尺寸多樣,從小型花籃到大型花籃都有,選購花籃的時候要考慮所要承載鮮花的規模,以選擇合適尺寸的花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