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古相博陵第瓷
1. 古相·博陵第是元代瓷器的一種款識,也稱作「博陵第」,網路上有時誤寫作「古相博臘基陵第」。
2. 這種款識的瓷器底部通常粘貼有牌記,其陽文或陰文形式多樣。
3. 「古相·博陵第」系列涵蓋了多種瓷器風格和工藝,包括青花、釉里紅、紅綠彩、五彩、琺華彩等。
4. 器型豐富,瓶類如玉壺春瓶、梅瓶、葫蘆瓶等;罐類如八棱罐、獸耳罐等;壺類如帶蓋執壺、扁方壺等;盤類如菱口盤、葵瓣盤等。
5. 紋飾多樣,包含歷史故事、戲曲人物、仙道圖、龍圖、蓮池鴛鴦圖等,多採用兼工帶寫的畫法,構圖繁密,元代特徵顯著。
6. 迄今為止,「古相·博陵第」系列瓷器只見於窖藏,未發現傳世作品。
7. 窖藏中的瓷器通常伴有一塊記錄姓氏、數量和日期的謹記牌或暗碑,但其真實性、作者、內容以及作用仍是個謎。
Ⅱ 博陵第的博陵第之謎
自從「鬼穀子下山」在國際上拍出2.3億人民幣的天價後,元青花就在國內火爆起來。在這股熱潮中,出現了一個讓藏家很熱、專家很冷的現象,這就是「博陵第」。
「博陵第」、「古相.博陵第」都是出現在瓷器底部的款識,這類款式既不是寫也不是刻上去的,而是以一個小牌匾的形式貼上去的。其形制多種多樣,已經發現的就有5種以上各不相同的「版本」。細數這些博陵第款的瓷器,有青花,釉里紅、青花釉里紅、還有紅綠彩、青花五彩、琺華彩等等。面對這些瓷器,藏家都不說是假,專家也不說是真,因為利與名對各自都很重要!假如這些瓷器是地道的真品,那將是瓷器史上的驚世發現!意味著中國元代以後的瓷器發展史將要重新編寫,藏家也可能擁有而瞬間暴富;如果說這些瓷器是假的,仿品或臆造品,藏家和專家又都沒有充分的理由否定其工藝水準和時代特徵。因此,四,五年過去了,博陵第就象一個血脈不明的私生子,成為藏家與專家心底的難解之謎。 如果說博陵第是真的,至少有以下疑問不好解釋:
1,為什麼在2004年之前幾乎沒有聽人說起過,也幾乎沒見到什麼出土瓷器?可是從2004年下半年開始,尤其是2005年以後,幾乎一夜之間就發現了諸多的博陵第瓷器,數量要以幾十來計了。而進入到2006年則更甚,博陵第瓷器已經要以幾百上千來計了。
2,為什麼博陵第窖藏的謹記牌匾除了姓氏和瓷器件數,其他內容均基本一樣?尤其是「自幼喪父少年亡母,孤身浮梁當學徒」、「七年藝滿放佛」、「蒙天垂愛暮年得子」,這樣一些關繫到個人身世的特定文字,為什麼也都一樣呢?如果說是一種統一的禮制文字格式,絕沒有必要寫上這些特定的身世字句呀。
3,為什麼會在謹記中寫上「日後若遇困境,將故居古相博陵第東廂房丙牆拆五斗過三,取泥磁硯廢之半塊,……」且不說不同的姓氏子孫怎麼會有同一個博陵第故居,就說這塊牌匾也是埋於窖藏之中的陰碑,不挖開窖藏根本不會給後人看到,這樣的謹記又有什麼意義或者實際作用呢?
4,為什麼博陵第的謹記暗碑上都沒有具體的製作人(作者)落款呢?只有一個年月日,後代會知道這是誰留給他們的呢?如果窖藏是前人留給後人的福蔭,那麼,有什麼理由不留下自己的姓名?
5,為什麼2006年之前發現的牌匾都是青花的?2006年不僅博陵第瓷器出現了大小不同的青花器、釉里紅,連五彩、法華、描金的元代瓷器都有了,而且謹記牌匾的五彩器也出現了。落款也由至順年發展到了至正年。難道博陵第在地下也在與時俱進?
6,為什麼元代的出口瓷器中從沒見到過五彩、琺華器?而博陵第瓷器中卻屢見不鮮,難道博陵第的工藝水平、裝飾水平會超過景德鎮官窯(浮梁磁局)?或者說元代出口瓷就不生產五彩器?即便出口瓷不生產五彩器,那麼越南、柬埔寨這些當年的元朝屬地應該會出現這類五彩器吧?為什麼也從未見到?
7,為什麼博陵第、漢都這類款式的瓷器上,有的還會有張文進造的落款?博陵第與漢都什麼關系?博陵第與張文進又是什麼關系?該如何解釋?
凡此種種,莫不讓人疑竇頓生。這博陵第怎麼可能是真的呢? 如果說博陵第是假的,至少也有以下現象無法解釋:
1,博陵第瓷器的工藝的確不凡。我不知道博陵第款瓷器有沒有通過國搏機檢的實例,就我見過的博陵第款瓷器來說,無論畫工、釉色、器形、雕工都相當有水準。如果是新制贗品,也絕對應該是高仿品。即使它不用博陵第款,一樣可以進入至正型元青花的高端領域,這樣畫蛇添足、編造一個聞所未聞的「博陵第」款對造假者有什麼好處?有什麼必要?
2,如果是新制贗品,其底部的火石紅銹色、入骨土沁,絕對難以仿造。尤其是這些銹色、土沁的形狀、色彩、類型各不相同,需要多大的精力來仿照?
3,如果是新制贗品,沒有必要增加更多讓人懷疑的疑點。而許多博陵第瓷器造型怪異、前所未有,裝飾復雜(許多瓶罐上面都雕塑有形狀復雜的壁虎)。這樣做一方面增加了製造難度,另一方面也無端端地增加了人們懷疑的程度。
4,如果是新制贗品,其他的方面已經可以仿到如此高的程度。再添加一個謹記牌匾有必要嗎?即使要仿一個謹記牌匾,也會仿得各不相同,何必使用相同的內容,讓人產生這么嚴重的懷疑呢。
5,如果是新制贗品,其目的是什麼?按道理當然應該是牟取暴利呀。可是這批製作如此精良、工藝如此復雜的高仿品,市場價格並不高,幾千元、甚至幾百元就能收到一個,這比景德鎮的元青花高仿品價格低得太多了。如果造假者不這樣泛制,而是只高仿幾十個標準的至正型元青花,其價值會超出現在的幾十倍、幾百倍。那他為什麼要造這么多呢?除非造假者的本意並不是謀取經濟利益,而是要嘩眾取寵、與中國瓷器收藏界開一個國際玩笑。
6,如果是新制贗品,已經一兩年了,不可能找不到贗品製作窯口。據我了解的情況,這些博陵第瓷器的來源很廣、而且都不相同,江西、福建、安徽都有發現。作假窯場通過這么多的渠道對外銷售,不可能做到絕對保密。在博陵第已經在收藏界炒得沸沸揚揚的今天還能不露廬山真面目這也是不可思議的。
凡此種種,又讓人百思不得其解。這個博陵第怎麼可能是假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