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壯年人是幾歲到幾歲
壯年是指36歲至50歲之間的年齡段。在這個年齡段的人通常被認為是處於事業和家庭生活的關鍵時期。
18歲以下的人群被視為未成年人,他們通常還沒有完全成年,需要依賴父母或監護人的照顧。
19歲至35歲之間的人群被歸類為青年,這個時期的個體正處在成長、學習以及開始建立職業生涯的階段。
51歲至59歲之間的人則被稱作中年人,這個年齡段的人往往已經在職業上有所成就,家庭生活也相對穩定。
60歲至78歲之間的人被認為是老年人。這個年齡段的人開始進入退休生活,享受晚年時光。
79歲至90歲之間的人被稱為高齡老人,這個年齡段的人需要更多的關注和照顧。
91歲至99歲之間的人則被尊稱為長壽老人,他們擁有非常豐富的人生經驗。
而100歲及以上的老人,則被我們尊稱為百歲老人,這是非常難得的長壽成就。
在古代,由於生活條件有限,人們的平均壽命相對較低。因此,當時70歲被視為一個非常重要的年齡節點,被稱為「古稀」,意味著已經超越了大多數人的壽命。
按照現代國際規定,60歲及以上的人群被確定為老年人。這一規定反映了社會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的變化。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老齡化現象持續關注,並制定了新的年齡標准,以應對全球人口老齡化的挑戰。
年齡稱謂是古代用來表示年齡的一種方式。這些稱謂通常不直接用數字表示年齡,而是通過與年齡相關的詞彙來代替。這些稱謂多出現在古代文獻中,並被後世沿襲使用。
垂髫是指三四歲至八九歲的兒童,這個詞彙來源於古代兒童頭上下垂的短發。
總角則是指八九歲至十三四歲的少年,這個稱謂源於古代兒童將頭發分作左右兩半,在頭頂各紮成一個結,類似羊角的發型。
㈡ 六十叫「花甲」,那八十歲和九十歲叫什麼呢
八十及九十稱耄耋。
1、總角:代指兒童時代。在古代少男未冠,女未笄時疏的發型,就是把頭發梳成兩個發髻,好像頭頂兩角。
2、垂髫:指童年。等到兒童年齡稍大,不再能札發髻,頭發自然下垂,因而以「垂髫」代指童年。
3、始齔:按照正常的生理現象,小孩七八歲的時候開始換牙,「始齔」就成了換牙年齡小孩的代稱。
4、豆蔻:特意女子十三四歲,杜牧的詩里有「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的詩句。
5、及笄:特指女子15歲。「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表示結發用笄貫之,意思是已到出嫁的年歲。
6、二八:16歲。
7、弱冠:指男子20歲,古代男子20歲行冠禮,表示成年,但身子尚較成年人弱,所以稱為「弱冠」。
8、而立:出自論語「三十而立」,意思是男子三十歲獨當一面
9、不惑:同樣出自論語,「四十而不惑」。指男子四十歲就已經見慣各種情況,不會被迷惑了。
10、艾:語出《禮記》,「五十曰艾」。
11、知命:語出論雲「五十而知天命」
12、花甲/甲子:以天乾地支輪回而得,天干十種,地支十二種,一輪回正好是六十年,故代指六十歲。
13、古稀:出自杜甫的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因此作為七十歲的代指。
14、耄耋:指八九十歲。語出曹操的《對酒歌》:「人耄耋,皆得以壽終。恩澤廣及草木昆蟲。」
15、期頤:指百歲老人。出自《禮記》「百年曰期頤」。意思是說百歲老人應由後代贍養,後世就用「期頤」指代百歲老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