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發型圖片 > 大泉當千圖片及價格

大泉當千圖片及價格

發布時間:2024-11-21 23:59:43

① 大家給這兩個古幣估個價

光緒元寶 4--5千元
大清銅幣 100--150元
2007年03月13日 星期二 下午 05:34編號 名稱 品相 單價(元)
1 商廈石貝(西安出土) 上次-上 28-35
2 榆夾半兩 上-美 4-6
3 傳形五銖(銖五) 上次-近上 28-30
4 殷商銅貝(河北出土) 上次-上 60-70
5 先秦越國戈幣(紹興出土) 上次-斷補 100
6 戰國橋型幣 生上次-生上 30-35
7 南朝梁五柱五銖(面上下點) 上-美 25-28
8 北魏「五統五銖」(文字狹長) 上 60
9 貨泉 生上-生美 1.5-2
10 一化 中上-上次 5-8
11 一化 上-美 10-12
12 一化傳形 近上-上 70-80
13 襄坪方足布 中上-上次 35-40
14 襄坪方足布 近上 60
15 陰坪方足布 上次-近上 55-60
16 貨幣、王莽布泉 美 45-16
17 永曆、隆武小平背「戶」 近上-美 7-8
18 漢鵝眼五銖、剪邊貨泉 上 20-5
19 無文尖首刀(生坑) 上次-上 100-130
20 尖首刀背有文字(生坑) 生上-生美 160-180
21 大順通寶光背 上次-上 15-20
22 大型無文聳尖足空首布 近上-上 2800-3200
23 垣字圓錢(生坑) 極美 300
24 垣字圓錢 上次-上 190-220
25 傳形五銖(銖五) 上-美 35-40
26 大觀通寶折十 美 38
27 秦半兩(徑3.2,重8克多) 上 65
28 普通秦半兩 上次-上 4-6
29 戰國小型半兩 上-美 12-14
30 楚鬼臉大小銅貝 上次-上 12-14
31 楚「君」字銅貝(中上)各六朱 中上-上次 15
32 燕明刀 上次-上 35-40
33 有頸半兩、傳形半兩 上 12-50
34 四銖半兩 上次-美 1.5-2
35 漢五銖 上次-近上 0.8-1.0
36 延環五銖 上次-上 4-6
37 剪邊五銖 上次-上 0.8-1.2
38 五銖面四決 上次-上 8-10
39 五銖背四齣紋 上次-近上 9-10
40 蜀五銖小型有內郭 生上-生美 26-30
41 五銖背四決文 上-美 5-7
42 五銖穿上橫紋、穿下點 上-美 3-4
43 五銖面「五」下星、上星 上 5
44 五銖面上星、穿下星、剪邊貨泉 上 5
45 磨邊五銖上二豎、二星 上 7
46 毛邊五銖(邊沒修理) 上次-生上 10-15
47 順治東一厘 上次-上 7-8
48 乾元重寶小錢各種版 上-美 2-3
49 小泉直一 上次-上 8-10
50 大泉五十各種版 上次-上 4-6
51 周元通寶背龍鳳青銅 上次 78
52 八銖半兩 上次-上 6-8
53 大泉五十(厚重型) 上-美 15-18
54 大安元寶長安、應感通寶小平鐵錢 上 350-1200
55 孝建四銖厚重型 上次-近上 120-145
56 貨泉餅錢大小不一 上次-近上 18-22
59 貨布 中上-上次 26-32
60 大布黃千 上次-上 90-120
61 大布黃千厚重型 近上 150
62 直百五銖初期鑄品厚重型 上次-近上 35-40
63 直在五銖背「為」 近上 90
64 直百五銖 中上-上次 18-22
65 直百大型 上次-上兆則 32-40
66 直百小樣(私鑄) 上次-近上 16-20
67 定平一百大洋 上次-上 30-40
68 定平一百如行小洋 中上-上次 25-30
69 太平百錢 上次-上 25-35
70 太平百金 上次-近上 25-30
71 曹魏五銖 上次-近上 6-8
72 大泉五百 生上次-生上 135-155
73 大定背上申 上-美 14-16
74 大泉當千(徑32CM) 上次-上 150-180
75 日本天保通族橡棚寶當百 近上-上 65-75
76 孝建光背(生坑) 上次-近上 110-125
77 孝建背四銖旋轉180度 上次-近上 140-160
78 孝建四銖大中小樣(套) 上次-近上 340-380
79 梁鐵五銖背四齣紋 中上-上次 8-10
80 陳五銖(有內外郭) 上-美 32-38
82 太貨六銖、乾佑小平鐵錢 近上-上次 160-6
83 太貨六銖薄型小樣 生中上 140
84 大中通寶背「鄂十」 近上 350
85 太和五銖 上 440
86 永安五銖 上次-上 22-28
87 常平五銖 上-美 20-25
88 常平五銖 中上-上次 15-18
89 北周布泉 上次-近上 30-35
90 五行大布 上次-近上 40-45
91 五行大布大樣 上-美 80-90
92 咸豐寶直當百、當五十(美) 近美-美 140-120
93 永通萬國鉛質 近上 220
94 裕民通寶浙壹錢 上 20
95 隋五銖 美 3
96 隋五銖大樣 生上-生美 22-26
97 隋曲五銖 生上-生美 25-28
98 開元背孕星 上次-近上 15-18
99 開元寶下星 上次-上 5-7
100 開元通下星 中上-上 3-6
101 開元右挑 近上-美 4-6
102 開元穿左斜下月、下左月、下右月 上-美 3-4
103 開元背雙月 中上-近上 3-5
104 開元背下俯月、左直月 上-美 2-3
105 開元穿上俯月、平背 上-上次 15-8
106 開元背下星、上兗 上 15
107 會昌開元洛、潤 上次-上 3.5-5
108 開元背藍、藍上月 近上 8
109 開元背興 上-美 6-8
110 開元背京下月、背京(美) 上次-美 6-10
111 開元下越、上昌、宣上月 上 8
112 開元背上益、上梓 上次-近上 15-18
113 開元上樑、下卧梁(近上) 上-近上 24-30
114 貝益四化、貝益六化(美) 近上-美 360-480
115 開元背上「福」 近上 130
116 乾元重輪大錢減重重輪錢 上-美 40-48
117 乾元小平樣背重輪 上次-上 25-30
118 乾元重寶標准當十 近上-美 15-20
119 開元背下越上小星、上大星 近上 20
120 利用背橫「一分」小樣 上 70
121 利用背橫「一分」大樣 上次-上 65-80
122 順天背上月初鑄 上次-近上 100-120
123 天福元寶小樣 中上 100
124 天福元寶小樣 上次-近上 140-180
125 天福小樣下月、官鑄上月右挑 上次- 近上 180-350
126 天福元寶官鑄大樣背下星 上 500
127 開元下卧梁面「元」字星 上 35
128 漢元通寶、背下星 近上-生美 48-70
129 周元通寶 近上-美 7-9
130 通正元寶右挑、通正正上星 近上 280
131 天漢元寶 中上-近上 32�40
132 光天元寶 近上-上 35-40
133 乾德元寶 中上-上次 8-10
134 乾德元寶 近上-上 15-18
135 咸康元寶 中上-上 45-60
136 閩開元鉛背閩下月 上次 175
137 閩鉛開元背福各種版 中上-上次 6-8
138 閩鉛開元背福各種版 近上-上 14-18
139 利用背豎「一分」小字小樣 上-美 55-60
140 永通泉貨鐵錢(蕪湖出水) 中碎三塊已粘好) 300
141 唐國篆書 上-美 4-5
142 唐國真書大型 上-美 40-50
143 唐國隸書小型錢 中上-美 20-35
144 順治上浙 近上-美 16-20
145 大唐通寶中樣 上次-近上 100-120
146 大唐通寶大樣 上次-近上 160-200
147 南唐開元隸書背四決文 生上 20
148 南唐開元篆隸對 上次-上 7-10
149 乾享重寶銅錢 上次 280
150 廣政通寶小平鐵錢(四川出土) 近上 1220
151 宋元背上、下、左月 近上 5
153 慶歷重寶闊緣 上次-上 6-8
154 慶歷重寶旋讀 上-美 12-15
155 熙寧元寶寶下星 生美 38
156 熙寧元寶行書四決文 中上-上次 2-3
157 熙寧重寶連飛點 近上 8
158 熙寧0重寶篆書長冠寶 上 55
159 熙寧行、篆書衡字版 上次 5
160 熙寧背衡篆隸書1對 上 550
161 元豐行書小平背上星 上 25
162 元豐折二行書背左直月、上小星 上 8-18
163 順治右戶 上次-上 6-7
164 元豐折二行書背上仰月 近上-上 5-7
165 元豐折二行書背上俯月 生美 8
166 元豐折二行篆書背上星 上次-上 5-7
167 康熙羅漢錢 上-美 10-12
168 元佑廣穿篆書小平 上 5
169 元佑篆書折二右挑 上 20
170 元佑折二篆行書鐵錢 上次-近上 4-6
171 利用通寶豎五厘小樣 近美 45
172 大觀折二、大唐通寶大樣(美) 生上-美 110-240
173 紹聖元寶小平聖下星 生上 24
174 得壹元寶背上月 近上 480
175 天啟十一兩 近上-上 40-46
176 紹聖篆書小平背下星、月 上次-近上 4-5
177 咸豐寶德當十 上 148
178 利用通寶背直「壹分」 上次 160
179 崇寧重寶邊爐錢 上次-上 5-7
180 大觀通寶折十 上次-上 26-30
181 利用通寶背橫「壹分」 近上 650
182 宣和元寶篆隸寬緣對 近上 580
183 宣和通寶小平陝鐵錢 上-美 10-15
184 淳佑小平元、二、七 生上 12
185 慶元小平背五(上次)、六 上次-近上 4-5
186 建炎通寶小平篆隸書小字對 生上 140
187 建炎通寶小平篆隸書大字對 生美 70
188 建炎通寶小平 中上-上次 15-20
189 建炎通寶折二篆真對 上次-美 6-8
190 大義通寶折三、嘉泰通寶折三 生美 480-78
191 大泉十五、大泉五十合背(上) 美-上 120-180
192 慶元元寶背「川三六」鐵錢 上次 35
193 紹興元寶真書、篆書折二 中上-上次 1.5-2
194 紹興元寶真篆書折二 上-美 3-4
195 紹興通寶折二、折三 上次-上 3-5
196 崇禎通寶背藍五 近美 48
197 隆興篆真書對 中上-上次 20-25
198 乾道元寶篆楷光背、星月紋 上次-上 4-6
199 崇禎背雙滿文 上次 18
400 順治右原、私鑄右原(上次) 上-上次 20-6
401 順治江一厘、雲一厘(上) 上次-上 50-6
402 順治上0、福一厘(上) 上次-上 45-65
403 順治左延、同一厘 上-上次 480-280
404 順治通寶背上福 上次-上 45-50
405 順治陽一厘、右陽 上次-上 35-15
406 順治薊一厘 中上-上次 26-30
407 順治昌一厘 近上-美 16-25
408 順治上昌、下星點 美 50-60
409 順治江一厘、上陽 近上-上 60-118
410 順治上荊、上原 上次-上 240-38
411 順治滿漢東、泉源局 上次-美 3-4
412 順治寶泉剪邊、磨邊 上 3
413 順治滿漢宣臨寧昌原 上-美 4-5
414 順治滿漢昌、寶泉私鑄特小型 上-上次 5
415 順治滿漢寧宣臨昌薊 上次 3
416 順治滿漢文江 上-美 14-16
417 順治寶泉廣穿薄體、花邊 上次-近上 6
418 雍正寶河 近上-上 20-22
419 壅正寶晉 上 22
420 壅正寶蘇 上-美 5-6
421 壅正寶蘇 上次 4
422 壅正寶昌、寶武 上 35-42
423 壅正寶黔 上次-近上 10-15
424 壅正寶鞏 上次-上 5-9
425 壅正寶濟 上次-近上 20-24
426 光緒滿漢文江、福、陝、宣 上次-上 180
427 壅正泉局 上 4
428 壅正寶雲寬、窄邊 上 2-3
429 新疆普爾打制銅幣 中次-上次 15-18
430 康熙剪邊東、窄邊 上 5
431 康熙羅漢錢 中上-上次 6-8
432 康熙寶漳 中上-上次 5-7
433 康熙寶漳 近上-美 10-15
434 康熙滿漢文福 上次-美 4-6
435 乾隆通寶背滿文光緒上月紋 近上 280
436 康熙滿漢文桂 中上-上次 3-4
437 康熙滿漢文江 上次-近上 2.5-3
438 康熙滿漢文蘇 中上-上次 2.5-4
439 康熙滿漢文蘇 上-美 5-6
440 康熙滿漢文大小雲 中上-上次 2-2.5
441 康熙滿漢文大小雲 近上-上 3-4
442 康熙滿漢臨浙寧宣原東 上次-上 2-2.6
443 康熙滿漢文小南 中上-上次 8-12
445 康熙滿漢廣昌 中上-上 1.5-3
446 康熙滿漢陝同 上 4
447 康熙滿漢文寶泉源 上次-上 1-1.5
448 康熙寶台 上 45
449 乾隆寶南黔廣川福武 上次-上 1-2
450 乾隆通寶蘇桂浙昌陝直雲 上 1.5
451 乾隆寶泉大樣 上次-近上 7-8
452 乾隆道光寶伊小平 中上-上次 7-10
453 嘉慶寶昌穿左星、寶晉小平 上-美 2.5-3.5
454 嘉慶寶武上仰月 中上-近上 1.5-4
455 嘉慶泉源上、下星對 上-美 4-6
456 嘉慶寶福黔南桂陝川東小平 上-美 3-4
457 咸豐寶川當百 上次-近上 42-45
458 乾隆通寶背萬壽無疆、福壽康寧 近上-上 230-248
459 利用豎一分小字小樣 上次-近上 40-48
460 道光寶南 上次 12-16
461 道光寶黔穿上上 近上 10
462 咸豐寶昌當五十 中上-美 24-35
463 咸豐寶河當百 中上-上次 30-35
464 咸豐寶河當五十、寶川當百 上次-上 40-50
465 咸豐寶河當十 近上-上 26-30
466 咸豐寶川當五十 中上-近上 30-42
467 咸豐寶川當十 上次-上 12-15
468 咸豐寶鞏當十 上次-上 15-18
469 咸豐寶鞏當百 中上-近上 35-40
470 咸豐寶鞏當五十、寶直當五十 生美 780
471 乾元小平背上同心結 上-美 6-8
472 咸豐寶迪當十 中上-上次 5-6
473 咸豐寶迪當十 近上-上 8-10
474 咸豐寶直當十 中上-上次 14-16
475 咸豐寶晉當十 上次-上 18-25
476 咸豐寶五當十 上次-上 10-15
477 咸豐寶武當十大字、當十大樣 近上-中上 15-10
478 湖南省造當十銅元20CASH 近上 75
479 咸豐寶武當十背月紋 中上-上次 28-35
480 咸豐寶雲背小平上0、 近上 16
481 咸豐寶東上寶雲上 上次 15-12
482 咸豐寶陝當十 上次-近上 10-12
483 咸豐寶陝當百大樣、寶蘇當五十 近美-上次 75-40
484 咸豐寶蘇當十 中上-近上 6-10
485 順治滿漢文陝、同 上 5
486 咸豐寶桂當十 中上-上 12-18
487 咸豐寶東當十 上次-近上 12-15
488 咸豐寶浙、寶黔(上次)當十 上-上次 8-12
489 咸豐寶昌當十 近上-上 7-8
490 咸豐通寶寶福一十 近上-上 40-45
491 咸豐寶源小樣、大樣當五 近上 25
492 咸豐寶薊當五十、寶鞏當五 上-上次 300-28
493 咸豐寶德當十鐵錢 上次-近上 90-120
494 咸豐寶泉源當十鐵錢 上次-近上 20-26
496 咸豐寶泉源當十厚大型 上次-上 14-16
497 咸豐寶泉五十、當百背星月對 上次-近上 170-185
498 咸豐寶泉當五十小樣 上次-上 30-35
499 咸豐寶源當五十、當百(上次) 中上-上次 30-42
500 咸豐寶泉當五十大樣 上次-上 40-48
501 咸豐寶源當五十大樣 中上-上次 30-38
503 咸豐寶伊當百黃銅 近上 240
504 咸豐阿克蘇當五十、當百紅錢 上 220-240
505 湖南洪憲紀年當十銅元 上 110
506 戴書咸豐小平鐵錢 近上-美 4-6
507 咸豐寶福小平 上 7
508 咸豐寶東小平 上次-上 2-3
509 咸豐小平寶泉源對 上次-美 2.5-3
510 咸豐浙蘇雲陝昌川東 上次-上 1.5-2
511 咸豐寶桂小平 上次-上 1-1.5
512 咸豐寶南小平 上次-上 7-9
513 咸豐寶晉、寶鞏小平 上 15
514 咸豐寶陝、武小平 上-美 3-4
515 同治寶雲背上十下斜月 近上 30
516 同豐寶州小平穿上0 上次 25
517 同治寶鞏當十 上次-近上 20-25
518 同治重寶寶雲當十 上次-上 12-16
519 同治小平寶台 上次-近上 15-22
520 同治寶泉私鑄當十 中上-上次 3-4
521 同治寶南小平 上次-近上 20-25
522 同治寶鞏小平 近上-上 6-8
523 同治小平桂上0 上次-上 7-9
524 同治重寶泉官鑄當十 上次 5
525 同治通寶折十型背天下太平 美 380
526 延寧通寶 美 200
527 光緒小平泉背上星 上次-上 6-10
528 同治寶州小平背正私鑄當拾 上 28
529 光緒寶廣庫平一錢 上-美 9-12
530 光緒泉源當拾私鑄大小不一 上次-近上 4-6
531 光緒官鑄泉源當十對 上次 12
532 光緒官鑄泉源當十厚重型 上次-上 5-7
533 光緒機制寶武 上次-上 8-12
534 光緒機制寶漳 上次-近上 8-12
535 光緒寶武小平 上次-近上 2-3
536 光緒寶薊小平 上次-上 2-3
537 安南太平聖寶光背、紹平聖寶 上次-上 2-3
538 光緒寶浙福昌川、陝小平 上次-上 2-3
539 光緒寶東小平 上次-上 1-2
540 光緒寶沽小平 上次-上 6-8
541 光緒河上月下星、上左星 上次-上 3-5
542 光緒寶直小平 上次-上 2-3
543 光緒直星、月、日 上次-美 4-6
544 光緒寶泉源局小平 上 1.2
545 光緒寶南小平 上次-上 8-10
546 光緒河上星、下仰月 上次-上 4-6
547 光緒河上仰月、下星 上 6
548 光緒河小平上日、下日 上次-上 4-6
549 光緒機制寶津多種版 上次-上 14-16
550 光緒寶晉小平 上次-上 6-8
551 光緒寶黔小平 近上-上 4
552 光緒小平寶福上星 上次-上 45-60
553 成泰十文、洪德通寶 上次-上 2.5-3.5
554 光緒寶源穿上星、穿下日 上次 15
555 光緒泉穿上日、左星 上 25
556 光緒泉源千字文套錢 上次-上 25-30
557 光緒通寶小平背楷書福壽 美 160
558 景興永寶、巨寶 美 160
559 光緒通寶背滿漢文台、永曆背道 美 360
560 宣統背山 上次 7
561 太平天國小平橫聖寶 近上-上 30-34
562 太平天國背豎聖寶 中上 20
563 民國通寶當十開口「民」 上次-上 18-24
564 湖南省憲當二十銅元 近上 35
565 朝鮮通寶 上 35
566 開元上益、兗、洪、右藍 中 4
567 隆武通寶背工戶對 上-美 14-18
568 壹陸文安背壹千文正方孔 近上-上 48
569 大峰祖師背八卦圖文方孔錢 上次-上 68
570 利用背橫五厘 上次-上 15-25
571 利用背橫五厘 上次-上 30
572 利用大字大樣背豎一分 上 56
573 淳熙折二篆書光背 上 28
574 諄熙折二篆大字,小字背星月 近上-上 15-60
575 隆興元寶真篆對 近上-上 30-35
576 紹定折二背元,二,五,六 近上-上 3-5
578 淳熙折二背二,四
這兩枚錢幣是銅元,機製品。
光緒元寶,十文,湖北省造。
大清銅幣,當制錢十文。「戶部」的意思就是指北京的鑄幣局製造的錢幣。
兩個錢幣都屬於清末的機制幣,有收藏價值,鑄造量大,存世量大,但作為交易價值來講,其價值並不大。
品相好的普通品價格:(由於地區差價可能略有不同,僅供參考)
光緒元寶,十文,湖北省造,3——6元左右
大清銅幣,當制錢十文,4——8元左右

② 關於各朝代各個時期錢幣和現在貨幣兌換問題

有啊!在這里列舉一、二,其餘的請通過參考資料查看。
先秦-秦

名稱形制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貝幣天然貝 10元
使用海貝打磨穿孔加工而成,始產一於新石器時代晚期,曾亦行使貨幣之功能;銅貝--始鑄於殷商晚期,下迄春秋時期。此當人類史上最早之金屬鑄幣。

貝幣骨貝 25元
貝幣銅貝 5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武 1300元
春秋早期至戰國初。周王畿地區。青銅,按今發現,空首布尚有鉛質,以及銀質者鑄。形狀為平肩平足,附註於此不另載。鏟型,有銎。
平肩弧足空首布冊 18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南 15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安藏 1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東周 5000元
平肩弧足空首布官考 3200元
斜肩弧足空首布盧氏 1050元 春秋至戰國初。周王畿地區。青銅,鏟形,斜肩,有銎。
斜肩弧足空首布三川 1100元
聳肩尖足空首布八 4000元 春秋至戰國初。晉。青銅。起源於生產工具「耒」,肩,足皆成尖角狀,有銎。
聳肩空首布無文 2600元
釿布梁半釿 2600元 戰國早、中期,以魏國為主,另趙,楚諸地亦曾鑄有。青銅,平首,一般為圓檔方足。
釿布梁一釿 2000元
釿布梁二釿 8000元
釿布晉半釿 15000元
釿布晉陽二釿 8000元
釿布晉陽一釿 2500元
釿布安邑一釿 600元
釿布晉陽半釿 6000元
釿布虞一釿 2000元
釿布虞半釿 22000元
釿布氏半釿 22000元
布幣山陽 10000元
布幣分布 3000元
布幣四布當釿 30000元
布幣殊布當釿、十貨 1400元
銳角布公 100元 戰國中、後期,韓,魏等地,青銅,首部兩端呈銳角,平肩方足。
銳角布垂 220元
銳角布涅金 200元
布幣盧氏涅金 6000元 戰國中、後期。三晉地區、燕國,青銅。平首、平肩、方足。小方足布是目前存世最多的一種布幣,歷年均有出土。
方足布藺 100元
方足布平陽 35元
方足布安陽 120元
方足布齊備 120元
方足布襄坪背左 80元
方足布同是 150元
方足布高都 180元
方足布奇氏 280元
方足布烏壤 300元
方足布長安 700元
方足布 550元
方足布東周 1600元
方足布右明新治 1500元
尖足布邪山 1200元 戰國中、後期,趙、燕等地,青銅。平首、聳肩,尖足。
尖足布茲氏半 150元
尖足布武安 150元
尖足布中陽 400元
尖足布商水 900元
尖足布壽陰 350元
圓足布藺、五 1300元 戰國後期,趙國,青銅,圓首,圓肩,圓檔、圓足。
圓足布離石 3000元
圓足布離石、三十五 2200元
三孔布北九門 50000元
戰國晚期,趙國,青銅,由圓足布演化之別種;首與兩足部各有一小圓孔,故名。三孔布背文皆以「朱」「兩」紀重,首開「銖」、「兩」紀重製,對後世影響極大。

三孔布宋子 50000元
三孔布下專 50000元
刀幣針首刀 700元 春秋末期至戰國早期,燕國一帶,青銅,首部尖狀,面文為記號、符號或單字。
刀幣尖首刀 1200元
刀幣博山博山刀 1500元
刀幣八明刀圓折 70元 戰國中、晚期,燕國,青銅,有圓折和磬折兩種。
刀幣左二明九磬折 40元
刀幣明、齊化齊明刀 8000元 戰國晚期,齊境內,青銅,刀身多輕薄,「明」字為方折,細長。
刀幣甘丹直刀 250元 戰國中晚期,趙、中山國,青銅,圓首,刀身平直,大者微帶弧意,形體皆輕薄。
刀幣晉匕直刀 10000元
刀幣即墨之法化齊大五字 2500元
刀幣齊造邦長法化齊六字刀 8000元
刀幣即墨法化齊四字刀 2200元
刀幣齊法化齊三字刀 400元
環錢離石 1500元
戰國中後期,周王畿、魏、秦、趙等地,青銅,圓形圓孔,制古拙,而背無郭,穿孔正面大,背面小;錢背呈平面狀,背徑大於面徑。背緣上及穿眼肉多能觀察到范線,而錢體外緣亦能找到澆口痕跡。字文大篆,筆劃鋒勁,俊灑不羈。

環錢藺 10000元
環錢共屯赤金 15000元
環錢東周 1500元
環錢西周 1200元
環錢共 1000元
環錢半環 10000元
環錢長垣一釿 2500元
圓錢幣貝益四化 150元 戰國中晚期,秦、齊、燕等地。鉛,銅,圓形方孔,分無郭,有兩種,後世相沿之方孔圓錢定製即源出於此。
圓錢幣貝益六化 180元
圓錢幣貝益化 600元
一化方孔幣 10元
明化方孔幣 10元
兩甾方孔幣 1200元
蟻鼻錢君 800元 戰國,楚,青銅,貝形,凸形,平背,一端有孔,錢面鑄陰文。
蟻鼻錢金 200元
蟻鼻錢行 400元
文信方孔幣 5000元
半兩秦鑄(小平) 30元
公元前221年----前206年,秦初由於中央政權統一鑄幣,至末年,社稷動盪,各地方鑄、私鑄錢出焉,青銅,規范秦半兩製作精好,錢文整,挺拔,一般直徑在3.2厘米上下,重約8克左右。

半兩大型(小平) 50元
半兩秦鑄36mm 200元
兩兩秦鑄小平 600元
半兩秦精鑄傳形 500元
秦並六國統一鑄幣,名曰半兩,方孔圓錢從此成為定製,古以廿四銖為一兩,十六兩為一斤。錢文半兩二字高挺,兩中人字偏下,上橫較短,半字下橫較長,據咸陽出土:徑2.3--3.8厘米,重2.8--8.1克,傳世徑3.5厘米以上者少見。
漢初仍行半兩錢,由於允許民間自鑄,錢制較亂,以致出現重僅一克的莢錢。呂後、文帝及武帝初年,曾分別更鑄八銖半兩,五分錢和四銖半兩。漢武帝建元元年鑄行三銖錢,元狩五年則開始鑄行五銖錢,使半兩錢不再成為法定貨幣。從實物上來看,除四銖半兩外,目前對秦漢之際的半兩錢的鑒別尚有待深入研究。
漢武帝元狩五年鑄行五銖錢,是秦漢貨幣史上的一大轉折,實現了中央對貨幣鑄造權的集中統一。武帝時期的五銖錢,枚重五銖,形制規整,重量標准,鑄造精良。
王莽代漢,托古改制,幣制極度混亂。自居攝二年至天凰元年八年間。王莽頒布一系列改變幣制的法令,禁五銖,行新錢,先後規定的貨幣連三十餘種,其形式模仿周制,等級龐雜,使用不便,不足值的大額貨幣濫借苛法強制推行,導致經濟的極大混亂,不久即告失敗,新莽改制為取得政治效果,十分注意器物製作的精準,遺存的新莽貨幣形制精美,幣文雋秀,在鑄造技術上有其獨到之處。
東漢建開十六年,光武帝劉秀重新推行為王莽改制所一度中斷的五銖錢制,對社會經濟的恢復起到積極的作用。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時期,是中國貨幣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轉變期,即中國銅錢由銖兩體系向唐宋年號、寶文錢制轉變的時期。
三國兩晉南北時期,政治分裂,社會動盪,貨幣經濟的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三國時期,各國錢制由於不同的經濟基礎形成了各自的特點,曹魏立國之初,一度廢除舊錢,改用帛交易。魏明帝太和元年恢復使用形同漢制的五銖錢,貨值相對穩定。吳、蜀兩國則因國力不濟實行變相的通貨膨脹政策,接連鑄行不少名目價值與實際價值相脫離的大額銅錢。
兩晉時期,仍沿用漢魏及東吳舊錢,十六國中的前涼、後趙和成漢則發行過少量錢幣,但有帛等實物交易卻是主要的流通手段。南北朝埋藏鑄幣增多,但幣制相當混亂,名目繁雜,民間的私鑄錢大量出現,而初行於東漢晚期的剪鑒錢在北方地區尤為盛行。所謂剪鑒錢,一般指前期舊錢鑒為內心與外圈二種型,以這應當時衰頹的社會經濟對貨幣單位的重量的需求。
--
隋代在全國范圍內推行統一標準的五銖錢,同時嚴禁私鑄及其他舊幣使用。錢制的龐雜局面得到了整治,至開皇五年隋五銖便成為國內統一的法定貨幣。
漢(新莽、東漢、三國、晉、十六國、南北朝、)---------隋
名稱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涼造新泉小平小樣 3000元
北涼渠蒙遜永安年間鑄徑2.4CM,重約3克左右,小者不足2CM,重約1.5克,此泉出土均在甘肅武威,有王莽錢文風韻..
太夏真興小平 15000元
東晉時匈奴貴族赫連勃勃於真興年間鑄。徑2.35CM,重約3.03克,錢文真書而見隸韻。此泉多在甘肅出土,傳世極少。
豐貨小平隸書 400元
東晉十六國後趙石勒元年鑄於其都襄國,徑2.42--2.48CM,重2.4--4.8克,分別有內外郭及無內外郭者,因鑄行較少,故傳世不多。
豐貨小平篆書 300元
漢興小型直讀 80元
東晉李壽踞成都,改大成國為漢,改元漢興鑄。錢文隸書直讀,篆書橫讀,徑1.2CM,重1克上下,此錢製作粗陋,字淺肉薄,傳世不多,以橫讀為罕。...

漢興小型橫讀 350元
四銖小平 100元
南朝宋文帝元嘉七年始鑄。仿五銖而略小,面無內郭,四銖二字為篆書,重如其文,徑2.25CM,重2.4克,少數面穿上下各一星,面文亦有錯范重文者

孝建四銖小平 80元
永光小平小型 20000元
南朝守前廢帝劉子業永光元年鑄。錢文薤葉篆,內外有郭,徑1.6CM,重約1克,永光年號行六月改元,故此錢存世極少。...
景和小平小型 20000元
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景和元年鑄。較永光錢更見輕薄,錢文為小篆,徑約1.6CM,重不足一克。景和年號行三月而廢帝被弒。故景和錢極罕。
兩銖小平小型 6000元
兩朝宋廢景和元年二月鑄的兩銖錢。錢體輕薄,徑約1.9CM,重1克左右;三月廢帝被弒,十二月罷兩銖錢,故兩銖錢極罕。
太貨六銖小平 150元
南朝陳宣帝太建十一年鑄,面背內外郭精整,錢文玉筋篆,書體精美,為六朝錢中精品,徑2.5CM,重約3克,近日市上見一批「十全十美」之太貨六銖,望集幣時慎之。

太和五銖小平小樣 200元
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鑄,錢文方折篆體,因許民間自鑄,故銅質雜,大小不一,大者徑2.5CM,重3.4克,小者徑2CM,重2.5克。由於鑄行有限,故傳世,出土均少。.

太和五銖小平小樣 200元
太和五銖小平 300元
太和五銖雙點太 800元
永安五銖背「土」 400元
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聽民與官鑄,銅材,大小不一,錢文永安二字接郭,五字連內郭,徑2.5CM,重5.5克,輕小者1.8CM,重僅2克,背有四齣紋,土字者少見。

永安五銖小平光背 15元
永安五銖背四齣 50元
常平五銖小平光背 15元
北齊文宣帝天保四年鑄,錢文篆書直讀,筆劃圓潤,平字第一筆與內郭合成一線,徑2.5CM,重3.5---4.2克。後期所鑄較前期粗糙,更有雜鉛錫薄錢。.

五行大布小平小樣 40元
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始鑄,以一當布泉十並行,形制精美,內外郭齊備,版別數種,徑2.6---2.8CM,重4---4.3克,為北周三大名泉之一,另有合背錢。

五行大布小平大樣 60元
布泉北周鑄 40元
北周武帝保定元年始鑄,一當五枚五銖錢並行,錢文玉筋篆,泉字中豎不斷,內外郭齊備,與新莽布泉有所不同,徑2.5CM,重4.3克,亦分大小兩種,此錢系北周三大名泉之一。....

太清豐樂小平 2200元
五銖隋鑄大樣 10元 隋高祖開皇元年始鑄。青銅、白銅、製作多精整,寬緣,穿右有一直劃與「五」字相連。
五銖隋鑄小平 3元

漢-隋
名稱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半兩漢代旋讀 200元 秦泗水亭長劉邦率軍攻佔咸陽,為收攬人心,令民鼓鑄,民以營利,錢體日漸輕小,製作粗劣。其時錢輕物貴,擔米值萬錢。
半兩漢代復式錢 250元
三銖小平 300元
漢武帝建元元年,分有郭和無郭兩種,徑2.3CM,重2.1克上下,無郭者銖字金旁多異字,由於三銖減重,私鑄難禁,鑄行四年而止,故傳世較少。

五銖異品小平 250元
公元581年楊堅代北周稱帝,國號隋,開皇元年始鑄,又叫開皇五銖。錢文篆書,外郭較寬內郭,唯五字左側多一豎劃,徑2.4CM,重3克上下,後楊嗣位,朝政腐敗,物價飛漲。直至斗米千錢。

五五銖銖傳形復式 400元
五銖小平直讀 2500元
五銖鐵質四齣 5元
五銖小平傳形 25元
五銖小平普品 1.5元
五銖陳文帝小型 10元
五銖陳文帝小平雙星 60元
五銖陳文帝小平 20元
五金小平 600元 1980年陝西咸陽出土,系方孔圓錢中最早的黃金鑄幣,徑2.6CM,重9克,含金95%據此形制似系宣帝五銖。
大泉五十小平合背 140元
王莽居攝二年始鑄,大泉五十意即值五十枚五銖錢,初期徑2.8cm,重7克,後期經減重後僅1--2克,除字體各異,又有傳形,合背,重輪,四齣等多種,亦有錢餅等。

大泉五十小平傳形 60元
大泉五十小平四齣 150元
大泉五十小平旋讀 700元
大泉五十小平鐵質 300元
金錯刀一刀平五千 6000元
初始元年王莽代漢帝於居攝於二年鑄。錢身由刀環,刀身組成,青銅澆鑄,刀環似方孔圓錢,一刀二字陰文系用黃金錯於面上下,俗稱金錯刀,外形光燦華美,刀身直書平五千,意值五千通行五銖錢。通長7.3CM,重20--40克,厚薄不一,因其製作精美,為泉家所珍愛。

金錯刀契刀五百 600元 王莽居攝二年始鑄,形類金金錯刀,契刀二字橫列穿孔兩側,刀身銘五百二字意值五銖五百錢,實屬虛值,傳世不多見。
小泉直一小平小型 10元
王莽始建於國元年鑄行,由於虛值的錯刀,契刀大錢遭反對,又以忌諱漢室劉姓含卯、金、刀三字,對新朝不詳,遂鑄小泉直一,以代替五銖,與大泉五十並用。徑1.3CM,重0.7克左右,製作工整,文字清秀,為歷代小錢中之佳品。

么泉一十小平小型 3500元
始建國二年鑄行,王莽簡直按人的年歲稱泉了;幺泉一十,徑1.6CM,重1.8克,幼兒泉二十,徑1.8CM,重約3克,中泉三十,徑2CM,重約4.2克,壯泉四十,徑2.2CM,重約5.4克,與大泉五十合稱六泉。從幺泉一十至壯泉四十皆為泉中珍品。

幼泉二十小平小型 4500元
中泉三十小平小型 8000元
壯泉四十小平 16000元
大泉五十小平 5元
小布一百布幣 2000元
始建國二年鑄行,王莽為了大改貨幣增寶貨制,貨布十品亦在其中,從小布到大布各長一分,相重一銖,其值各加一百,小布一百,長寸五分,重15銖,至大布黃千,十布之序如五:小布一百,幺布二百,幼布三百,序布四百,差布五百,中布六百,壯布七百,第布八,次布九百,大布黃千十種,每種中線紋分通頂,不通頂兩種,大布黃千亦有鐵錢,傳世大布黃千較多。

么布二百布幣 2000元
幼布三百布幣 2000元
序布四百布幣 2000元
差布五百布幣 2000元
中布六百布幣 2000元
壯布七百布幣 2000元
第布八百布幣 2000元
次布九百布幣 2000元
大布當千布幣 80元
五泉十布全套 80000元
貨布布幣 40元
王莽天鳳元年鑄,與貨泉並行,一貨布當貨泉二十五枚,此布厚實正整,書體瀟灑,貨布二字作垂針篆列於兩側,通長5.6cm,重16.5克,傳世較多,贗品亦混跡其中,望集幣時注意。

貨泉方貝 1200元
王莽天鳳元年鑄,錢文為懸針篆,泉中豎筆斷開,版別有傳形,異書,異范,合背,合面,圓穿,橫劃,星號,月紋,決紋,剪邊等近百種,一般徑2.2--2.4CM,重約2.8--3.6克,初期可達5克以上。傳世極豐。

貨泉普品 1元
貨泉傳形 40元
布泉 10元
王莽後期鑄,據其錢文,形制仍不失莽錢之風,布泉二字作縣針篆,內外郭齊備,亦有決紋、半星等。徑2.6CM左右,重約3.5克上下,舊時稱婦女佩此錢生男孩,又稱男錢

國寶金匱直萬 無定價
傳聞為陝西西安出土,上部近方孔圓錢,面、背肉好周郭,面文篆書直讀國寶金匱,下以短頸聯方形泉身,身面,背有直紋兩道,中篆書直萬二字,新莽實行黃金國有,令發將黃金輸於御府,發給國寶金匱直萬作為憑證,非流通之錢,真品現藏中國歷史博物館。

直百五銖小平光背 40元
劉備於建安十九年入蜀後鑄於成都,面文直百即值一百枚五銖錢,實是虛值錢,面背有內外郭,多光背,亦有背銘篆書為字者,系方孔圓錢記地之始。
直百五銖背「為」 80元
直一特小型 1000元
三國時劉備父子鑄於蜀,標明一當五銖百錢,實為虛值過甚,的小錢,徑1.5--2CM,重1.3--2克,最輕者不足0.5克,出土多在四川,湖北等地。

直百中小型 30元
定平一百小型 40元
三國時期蜀漢鑄幣,有大小二種,大者徑1.6CM,重2克,小者徑1.2CM,重0.6克,錢文夷漫不清,直讀光背,出土多在四川。
太平百錢小平 60元
東漢末或三國初鑄幣,我文有篆、隸兩體,製作粗疏,太有作大者,錢有作金者,亦有作水波者,據建國後考古發掘多在蜀地出土,當屬蜀錢,徑2.5CM,重3.3克,傳世分大小多種,亦有傳形者。

世平百錢背水波紋 1800元
大泉五百小平大樣 150元
三國吳錢,孫權嘉禾五年始鑄,仿王莽大泉,面背有內外郭,一當銖五百,系高額虛值大錢,初鑄徑2.8--3CM,重7--10克,後鑄較輕、小。背無紋飾,有合背錢。

大泉當千小平大樣 150元
三國吳錢,孫權赤烏元年始鑄,大泉當千徑3.6CM,重14.5克,後鑄輕小者徑2.5CM,重3.5克,一當五銖錢千,此系高額虛值大錢。大泉二千徑3.2CM,重11.5克,尚有大泉當五千者,徑3.9CM,其數甚微,集時宜慎之。

大泉當千大樣 600元
大泉當千折十特大型 10000元
大泉二千折二大樣 1400元

閱讀全文

與大泉當千圖片及價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cdr怎麼導出高清圖片 瀏覽:672
美女的蛋的圖片 瀏覽:13
備忘錄圖片怎麼縮小 瀏覽:990
女生墊衛生紙的圖片 瀏覽:974
小女孩天體圖片 瀏覽:289
小紅書裡面的可愛圖片頭像 瀏覽:554
飯店蠶豆米毛圓湯高清圖片 瀏覽:932
農村樓房圖片大全外景 瀏覽:992
動漫可愛小女孩兒圖片 瀏覽:618
毛線簡單手工圖片大全 瀏覽:52
word怎麼把所有圖片變成整體 瀏覽:369
農村鐵皮房圖片大全簡單的 瀏覽:890
齊小女孩圖片 瀏覽:992
如何把圖片ps成剪紙 瀏覽:553
三角梅的葉子圖片大全 瀏覽:152
word裡面如何更改圖片的背景色 瀏覽:710
可愛的小猴子圖片動漫 瀏覽:94
獅子座明星男生圖片 瀏覽:77
盤式剎車片怎麼卸圖片 瀏覽:69
新娘簡單短發發型圖片 瀏覽: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