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這兩個照片里的女生,哪個更好看
我比較喜歡第一張,自然清純
Ⅱ 古代的女子發型問題
披肩作祟與古代女子的發型
宿夕不梳頭,絲發垂兩肩。婉轉郎身上,何處不可憐。
----子夜吳歌
這首六朝樂府生動地勾畫了一個晚妝初卸的江南女子的嬌憨和她對情郎甜蜜的愛意。無意間也讓人聯想到「披肩」發型在體現青春婦女的容貌美上的效果。
我以前不太注意古代婦女的發型,心裏面想到的古代女子的發型不外兩種:一種是看川戲,越劇,黃梅戲時雲髻高翹的小姐型,或是輕挽小寰的丫環型。另一種是看京劇時的滿頭花鈿,發髻並不高梳的發型。後來我知識多起來以後,才知道前者是明朝女子的發型,後者是清朝女子的打扮。再後來,知道多了一種「唐妝」。又有博洽君子告訴我,五十年代最著名的一套連環畫《水滸傳》里所繪人物的服飾很考究,是比照北宋張擇端的寫實名畫《清明上河圖》上的人物而來。我把小人書找來一看,裡面的林沖夫人,潘金蓮,潘巧雲的發型果然同戲劇里的不一樣。
但我對歷代女子發型的變遷,也就只有這些支離破碎的映象。去年夏天,和女兒一起參觀了一個古代藝術的展覽館,才有幸遛覽一遍古代青春女子發型的不同光譜。
那個展覽館有一間畫廊,叫住「歷代女子服飾」。用一幅幅彩畫把歷朝女子自漢到清的服飾全部呈現在觀眾面前。我猜想畫家作畫時的依據是來自沈從文對古代服飾的研究,因為到目前為止,只有沈從文最全面地研究過中國古代的服飾。一直想借到沈從文先生的書來看,總是沒有機會,現在算是間接地欣賞到他的研究成果了。
我和女兒各方面都很默契,這次又在對各朝女子發式的審美上達到了高度的一致。為了不至於相互的觀點有所影響,我們父女倆在看畫前先來個約定。我們約定欣賞時不發聲,不做表情給對方暗示。看完後把好看的和不好看的依次寫在小紙上,然後拿來對比一下差異。對比結果完全一致。
我們兩人小組的發型評分的名次如下:
漢,兩晉,南朝,明,宋,五代,隋,唐,清,元。
大出讀者的意外吧?我想大概許多女士男士心目中的第一名是唐,可能會奇怪我們竟把唐放在倒數第三名上。且聽我慢慢道來。
我們把漢放在第一位,在於漢的發型自然大方,又不失古樸典雅。漢的發型有兩種,一種完全和現代姑娘一樣打扮的「披肩」,或戲稱的「清湯掛面」;另一種是少婦的「馬髻」式,即把青絲攏在一起,墜於肩下大約半尺長,頭頂則插一兩只金釵。
想像一下,這馬髻配在一個豐滿的少婦身上,一定儀態萬千。《後漢書.梁冀傳》描述梁冀的妻子孫壽「色美而善為妖態,作愁眉,啼妝,墜馬髻,折腰步,齲齒笑,以為媚惑」。看來,孫壽的媚功真是了得。今天的攻關女子好好學學這段「媚經」,也考慮一下古為今用,墜墜馬髻,在交際場中試試看幾個男子能有擋住現代孫壽的定力?
如果不考慮服裝,漢代少女的打扮簡直就和現在時髦姑娘一樣。身上穿的衣服緊身,長袖,裙擺很大。優美,輕盈,配合起來顯得飄飄欲仙,有隨風而去的感覺。
兩晉和南朝之間,發型變化不大。晉代女子的發型從漢的古樸簡潔一變而出現了頭上梳上了兩只發環,估計發環的直徑有中等碗那麼大。環的下邊飾以簪花,環周圍是蓬鬆的頭發,餘下的青絲仍然如漢一樣,自然垂著,倒也風寰霧鬢,倬約可愛。我想像中《世說新語》里一尼姑描述的
「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風氣。顧家婦清新玉映,自是閨房之秀」
中的張玄之妹,就是那個顧家婦,雲英待嫁之時,大約應該有此種發型,而王夫人--謝道韞可能把頭發攏成一馬髻了。總之,六朝女子以發豐為美,《陳書》里的陳後主貴妃----張麗華「發長七尺,鬢黑如漆,其光可鑒,...,容色端麗,...。宮中遙望,飄若神仙」,大約就是這種發型。
隋和六朝的差別不大,只是發環增多,發飾也增多了,反而顯得畫蛇添足。
唐朝女子的畫像自然是標準的「絲路花雨」打扮,豐腴飽滿,濃裝艷抹。頭上的中等大小的發髻上還聳立著兩個發環,似乎雲寰峨峨的樣子。也許因為大部分頭發拿去做發環和發髻去了,留到背後垂著的不多,巨大的頭頂發飾,顯得不平衡。服裝外露的成分比歷朝都多。本來想用一個「雍榮華貴」去形容她,可惜頭頂部成分誇張得太多,未免有些俗艷。
五代的發式大約是從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里取材來的。韓熙載大人是南唐政府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生活腐朽靡爛。夜夜笙歌,妓女如雲,這種發式應該是當時妓女的樣式。發環差不多快要消失了,馬髻又冒了出來,唐朝的靡風還依
_____________
這個是比較少見的歷史資料吧
喜歡墜馬髻,也喜歡垂髫雙鬟.
尤其是配上古裝,一個明艷照人,柔媚依依的形象就出來了.
恰似我們周易里的陰魚,婉約,惹人憐愛.
我國古代女子的發型和同時代其他國家相比,確實是一個很偉大創新.
歐洲一律的卷發披肩,偶爾盤發在頭.
中亞,則是一襲長袍就把整個遮住了,透過她們的眼睛,你看不到她們發式,在新加坡雜文家尤金的眼裡,有過中亞女子,把頭發編成發辯.
再來看,日本,頭發弄成唐髻,找搬過去,卻少了唐朝的雍容華貴.
韓國也不用說了,看過大長今,明成皇後的都知道,普通女子頭發一律往後梳,中央發際靠額頭上,插個夾子樣的東西,太突兀了.
美州,澳洲就更不用說了,披發,辮子.
至於非洲呢,非洲也愛遍辮子,有的還編很多,頭上遍很多不說,臉上還喜歡劃得華里糊西.不象我們的京劇臉譜,雖然抽象,卻毫無章法,有礙觀瞻,據說,畫成那樣是嚇野獸,可見,真不是人看的.
反觀,我們中國古代女子,先秦兩漢無論魏晉,一律顯得輕柔嬌媚,平添吳帶當風的仙子感覺.
唐代呢,發式紛呈,雙環髻、高髻、盤桓髻、小髻、螺髻、中髻、三合髻等等。
宋代崇尚高髻,有的高髻有30多厘米高。宋代還有一個特徵,就是用金和銀的裝飾品做成蟬蝶的形狀來裝飾。宋徽宗在一首詩中寫道:「頭上宮花妝翡翠,寶蟬蝶珍視如飛 」。據資料記載,宋代發型有:高髻、芭蕉髻、雙環髻、朝天髻、雙垂髻、正髻等。
明代婦女的發式大多為高卷虛廊的樣式,引發大多也飾以飄帶,和諧美麗的發式與當時的寬衣大袖及富麗堂皇的建築都有著密切的聯系。
清朝受到滿族的影響比較大,並且沿襲了一些明朝發式的樣式。清朝的貴族和滿族的婦女大多梳一字頭,也就是後來的大拉翅,參加典禮的時候兩邊還掛著大紅髻,顯得威風八面。清代普通婦女的發式,基本上沿習和發展了明代的發式。
在光緒年間,婦女都喜歡在額旁挽一個螺髻,如蚌圓珠稱之為珠蚌頭。為了區分年齡,還把劉海分為前劉海、後劉海等等,而且當時的婦女都很喜歡戴花,南方人甚至把鮮花插滿了發髻的四周。
總之,把一頭秀發,弄得這樣千變萬化,姿態美妙,真是不能不佩服古代的中國女子的智慧.
Ⅲ 古代女子梳的發型有哪些
發式是婦女頭部的重要裝飾,能增加其儀容的俊美。古代婦女發式造型的變化,極為富麗而多姿,歷代相承,不斷變化,從簡至繁,,又從繁復簡,往返交替,有關記載甚多,僅就《髻鬟品》記載就不下百餘種。這些發名皆是由發型與首飾寓意而命名,綽號雖多,按其編法與發式可概括為幾種基本類型,簡述於下:
1.結鬟式
這類發型,皆是結鬟而成,有的聳立頭頂,有的傾向兩側,有的平展,有的垂掛,婦女自身頭發有限,往往加上『假發」,首飾,巍峨華麗。據記載:相傳漢武帝時,瑤池王母來會,諸仙女之發髻皆異人間,高環巍峨,帝令官妃仿效,因此號為「高鬟望仙髻」①,再飾有各種珠寶,金簪風釵或步搖,就更華麗高貴。這種高環發型有一至九鬟,是最尊貴的發式,多用來表示神話中之仙女,皇後貴妃與貴女流的發型(從八十七神仙圖卷與永樂宮壁畫的玉女等發式亦可見證)。未出室的少女也可採用,但裝飾不宜過分華麗,這種發式秦漢兩代及秦以前各代頗為盛行,漢以後各代多崇為仙女發型,名流仕女也有採用。
其形式有高鬟,有乎鬟,有垂鬟,有在頭頂,有在兩側,鬟數也可隨意結扎而定,變化很多,可靈活運用。
2.擰旋式
這是漢代末期始創的一種發式,據記載為甄後所刨,後相互崇向而流行。這種發式的編法是將頭發分成幾股,象擰麻花似地把發蟠曲扭轉而纏盤在頭上。據記載甄後入魏宮時,宮中有一綠蛇,甄後每日梳妝時,此蛇則盤纏成形,甄後仿效而梳成為髻,每天皆因蛇形變化而梳髻不同,因而號為「靈蛇髻」①。
這種發型靈活生動又饒有風韻,為神女與未出室的名貴女流所好用。這種發式變化的形式很多,可擰可盤,旋扭於頭頂、頭側,頭前,變化生動舒美,在古代仕女畫中尤為多見。造型時可靈活運用。
3.盤疊式
這種發式在唐代的繪畫、雕塑與墓壁畫皆可見到,唐武則天的孫女永泰公主李惠仙的墓壁畫中,有很多盤疊的螺髻。據記載;唐長安的婦女好梳盤桓髻(即螺髻).回,其形高聳而不走落,號為螺髻。在長安風靡一時,這種「螺髻」主要以盤疊形式作成,其法是將頭發用絲線分股攏結系起,然後採用編、盤、疊等手法,把發髻盤疊成螺狀,放置在頭頂或兩側或前額與腦後,也可隨意盤疊各種形式。
這種發型秀麗而富有裝飾性,在王漁洋之詩贊有「青螺如髻秀堪餐」,按盤疊之方法,可作出各式各樣的螺謦。在造型中可靈活運用。
4.反綰式
這類發式據段成式之《髻鬟品》中記有魏武帝宮中的宮妃梳反綰臀的記載,隋唐這種發式也甚為流行①,在《妝台記》中記有「唐武德中梳半翻髻,反綰髻,分髫臀」。反綰是將頭發攏高翻綰而成,也屬於高髻的發式,其製法是將頭發往後攏結,用絲線結扎,再分若乾股,翻綰出各種式樣。有的梳編成驚鳥雙翼欲展的樣子,稱為「警鵠髻」,也有梳編成單刀或雙刀的樣子,稱為「翻刀髻」,也有將多股的頭發翻綰成花式,稱為「百花」。其形式與手法甚多,皆靠攏結翻綰或反綰而成。
這種發型多為宮妃、名貴女流所好用,未出室的少女常在反綰的髻下留一發尾,使之垂在肩後,稱為「燕尾,亦稱「分髫髻」。歷代的稱呼雖不相同,但其基本發式是相似的,在造型時,可靈活變化與參考。
5.結椎式
這類發式在古代婦女的發型中,最為普遍,採用最廣,歷代都有採用,延續最長,從商周、秦漢、隋唐、宋、元、明、清等歷代皆沿用。只是發型的高、平,低,及結椎在前、中、左右、後等變化不同而已。這種發式的梳編法,是將頭發攏結在頭頂或頭側,或前額與腦後,在扎束後挽結成椎,用簪或釵貫住,可盤捲成一椎、二椎至三椎,使之聳豎於頭頂或兩側。據記載:梁翼之妻孫壽將結椎置於頭側,並使其下墮,稱為「墮馬髻」,亦稱『梁氏新妝』,曾風行一時,趙合德入宮時將發卷高為椎,稱為「新興髻」。梁鴻之妻孟光好梳「椎臀」。①這些發式皆是結椎式的變化,掌握其梳編法,就可變化或創制各式各樣的椎髻,在造型時可靈活運 用。各式椎髻多為已婚少婦所用。
6.對稱式
這類發式從秦漢一直沿用下來,歷代皆有採用,其典型的發式是「雙丫髻」與「卯發」,「雙丫髻」主要是宮廷侍女、侍婢丫環的發式,據傳秦始皇令宮廷侍女梳雙丫髻,穿背子與衫,歷代沿繼襲用,一直至清代仍是不變。這種發式是將頭發從頂中分兩大股,往兩側乎梳,並系結於兩側,再挽結成兩大髻,使其對稱放置在兩側。也可對稱結鬟,使之垂下,為民間少女所好用。
「丱發」
這是一種童發,男女皆可通用,因其形似「丱」,故稱丱發」,其形制是將發分成兩大股,對稱系結成二椎,放置在左右兩側的頭頂上,並在髻中引出一小綹尾發使其自然垂下,最長可至肩,為歷代童發的主要發型。
蟬鬢、博鬢,這兩種不是發型,但是各種發型必需配備的兩種鬢式。
蟬鬢,據記載是魏文帝曹丕的宮人莫瓊樹所制①,它是兩鬢的裝飾,將兩鬢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蟬翼,故稱「蟬鬢』,古詩中形容婦女經常有「雲鬟霧鬢」之句,薄而透明的蟬鬢與厚而高實的發式結合與對比,使婦女的發型富於變化而別致。
博鬢,歷代僻L儀典0,《輿服志》皆規定宮中的後妃要博鬢,品貴夫人也須博鬢,博鬢即以鬢掩耳,或往後攏掩半耳,是一種禮儀的鬢式。
婦女最常見的發型,按其梳編規律分為以上六大類,在造型時,可依據各類的梳編法,採用髻、鬟,盤,綰、疊,擰,結等等手法,梳編出更多的發式,並根據朝代、身分、年齡,個性崇好等結合而運用,就能創制較好的婦女發式。
唐代婦女發式多姿多態。唐段成式在《髻鬟品》中寫道:「高祖宮中有半翻髻、反綰髻、樂游髻。明皇帝宮中,雙環望仙髻、回鶻髻、貴妃作愁來髻。貞元中有歸順髻,又有鬧掃妝髻。長安城中有盤桓髻、驚鵠髻,又拋家髻及倭墮髻」。另外在《妝台記》,以及《新唐書》、《中華古今注》等書中,也有對唐代婦女發髻式樣的記述。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分別在唐代墓葬出土的陶俑,以及石槨線雕、壁畫中見到一些如古籍中描述的發髻式樣,但都沒有我發現的西安東郊唐長安平康坊、西郊醴泉坊三彩窯出土陶俑發式實物這么集中和多樣。現將我發現和收藏的唐長安三彩窯陶仕女俑及其發式分別予以介紹,以便從唐代婦女多姿的發式這一側面窺探唐代社會的興旺和開放程度。
公元1368年,名太祖朱元璋在應天稱帝,立國號明。明朝建國後,採取了一系列講求實效的措施,以利恢復生產。由於生產力獲得了提高,市場進一步擴大,新型工業不斷涌現,一些工業城於是隨之形成,統一後的多民族國家進一步鞏固。明從蒙古族統治的元朝奪取政權後,注重對不符合漢族習俗的禮儀進行了整治,多採用和恢復了唐宋時期的制度和習俗。從所收集的資料看,明代婦女的發式,雖不及唐宋時期豐富多樣,但也具有其本時代的一些特色。
明初基本承襲了宋元的發式,待嘉靖以後婦女的發式起了明顯的變化,「桃心髻」是當時較時興的發式,婦女的發髻梳理成扁圓形,再在髻頂飾以花朵。以後又演變為金銀絲挽結,且將發髻梳高。髻頂亦裝飾珠玉寶翠等。「桃花髻」的變形發式,花樣繁多,諸如「桃尖頂髻」、「鵝膽心髻」及仿漢代的「墮馬髻」等。
雙螺髻:明代雙螺髻,其狀類似於春秋戰國時期的螺髻。時稱「把子」,是江南女子偏愛的一種簡便大方的發式,尤其是丫環梳理此髻者較多,其髻式豐富、多變,且流行於民間女子。
假髻:又稱鬏髻,為明代宮中侍女、婦人所仲愛。當時有「宮女多高髻,民間喜低髻」之說。此類假髻形式大多仿古,製法為先用鐵絲編圈,再盤織上頭發即成為一種待用的妝飾物。明末清初特別時興,在一些首飾店鋪,還有現成的假髻出售。
頭箍:又名「額帕」。明代無論老婦、小女都非常盛行。一說頭箍是從原「包頭」演變而來,最初以粽絲編結而成為網住頭發而已,初時尚寬而後行窄,其實用性為束發用,並兼之裝飾性,取窄小一條扎在額眉之上。此裝飾物自明代始有。
牡丹頭:高髻的一種,蘇州流行此式,後逐漸傳到北方。尤侗詩:「聞說江南高一尺,六宮爭學牡丹頭。」人說其重者幾至不能舉首,形容其發式高大,實際約七寸,鬢蓬鬆而髻光潤,髻後施雙綹發尾。此種發式,一般均充假發加以襯墊。
明代宮女髻發式、戴蓮花冠、簪花
清朝發型解析
清代的祖先,為原先居住在中國東北部的滿族。明末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滿族貴族乘虛而入,於1644年在北京建立清王朝,自此至1911年清滅,這 237年間,清王朝經歷了三個階段。前期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並獲得了鞏固,中期社會經濟進一步發展,資本主義開始萌芽,末期步入封建社會制度的衰落和瓦解。
清統治者在關內建立政權以後,強令漢族遵循滿族習俗,剃發留辮是其中之一。清初婦女發式及妝飾還各自保留本民族的特點,以後逐步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發髻上的裝飾物,不用金銀,而多用珠翠,這是崇禎年間的特點。中期崇尚高髻,如模仿滿族宮女的發式,是將頭發均分成兩把,謂「叉子頭」,在腦後垂下的一綹發尾,修剪成兩個尖角,稱「燕尾」。此後又流行平頭,謂之「平三套」或「蘇州撅」。此髻老少皆宜,一改高髻風俗。頭發裝飾亦有特色,「冠子」即是一例,老年婦女多好之。還有「一字頭」豪華奢侈,高如牌樓,皇室偏愛的大拉翅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支。
高髻:清代高髻都以假發摻和襯墊梳理而成,如康熙、乾隆年間流行的牡丹頭、荷花頭、缽盂頭即屬此類。其樣式豪華,高高聳立達七寸余,猶如盛開的牡丹、荷花。腦後梳理成扁平的三層盤狀,並以簪或釵相固定,髻後作燕尾狀,缽盂頭則形如覆盂,因此類髻發梳理繁雜,故待到清末剪發風盛行時,就逐漸趨於淘汰了。
大拉翅:又名「旗髻」,是清代滿族女子最具特色的、集發式造型與妝飾於一體的著名發式。其梳理方式特別繁復,是受漢族婦女「如意頭」影響而演變而成的,為清宮廷貴婦所鍾愛。
冠子、纂:清代老年婦女多在髻上加罩一硬紙和黑色綢緞製成的飾物,綉以吉祥紋樣、壽字等,用簪扦於髻上。中年婦女則多戴用鬃麻編成、再裱以綢緞的 「纂」,然後飾以鮮花等,更顯其秀美與華麗之色。纂的形狀象一隻鞋幫,僅有二壁,以後又演變為不直接用纂,謂之「真纂」,實際就是在頭上盤一元髻而已。
Ⅳ 介紹一下古代簪子,有什麼類型
古代簪子分兩種類型,一類是實用簪,多用於固定發髻和頭型用的;另一類為裝飾簪,多選擇質地珍貴的材料,製成圖案精美的簪頭,專門用於發髻梳理後戴在明顯的位置上。
比如滿清人關前,努爾哈赤的福晉和諸貝勒的福晉、格格們,首選東珠作為製作頭飾的最好材料,而後漸漸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在民間,一般來說是富家多用玉質銀質,貧家則用骨質。普通人家嫁閨女,銀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
(4)儀態萬千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發簪的歷史淵源極為久遠,據考古發現,早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就有類似發簪的生活用品出現。當時的發簪多用獸骨製成。
簪的本名稱「笄」,是中國古代束發的工具。古時候漢族人辮發盤髻還是束發著冠都需要用簪釵作固定,以骨作笄,收束發絲,讓自己的面目更為整潔並方便更好地勞作。
而後人們讓笄的意義從日常用具中升華,將它視為男女行成年禮的重要器物。年滿十五並且已經嫁人的女子需要將頭發綰成發髻,插入簪釵固定發髻,所以,插笄是女子長大成人的一種標志。
到了兩漢時期,「笄」字漸漸被「簪」字所取代。女子安插發簪的方法開始多樣化。發簪已經不限於普通的獸骨,開始有了角簪、銅簪、銀簪、金簪、玉簪等等,甚至有的少數民族還用魚骨做簪。
製作也更為精良,簪上的裝飾也日趨華麗,變化多樣。寶石翠羽、金絲銀線,各種珍貴的材料都被用來裝飾發簪。
唐朝是發簪流行的盛世,無論宮廷還是民間都表現出對發簪的瘋狂迷戀。女子們將頭發盤起,斜插一枚與眾不同的發簪,便是別具風情,若是插上兩到三支,就是儀態萬千。簪是男子贈心儀女子的首選禮物,女子也常將之作為定情信物送給情人。
在唐朝時期,發簪逐漸分化成了:簪、釵、步搖三種形式。簡單來說,釵與簪的區別在於,發簪是一股,而發釵一般是兩股的。發釵不但可以固定頭發,還可以用它將帽子等別的頭飾別在頭發上。
如果在發簪的簪首加上可晃動的裝飾,就成為了最為精美華麗的步搖。因為插著這種首飾,走起路來,釵上的裝飾會隨著步子的顫動而自然的搖曳,步搖也因此而得名。步搖頂端的飾物一般是鳳凰、蝴蝶等帶有翅膀類的,或是流蘇、墜子等,非常精緻。
到了宋元時期,金銀發簪的製作工藝達到了鼎盛。發簪的紋樣也更加豐富多彩。除了傳統的龍鳳和螭虎之外,還有很多生活化的物象,比如石榴、葫蘆、牡丹、蜜蜂、蝴蝶等。
到了明清時期,發簪樣式基本上繼承了漢唐以來的一貫形式,但製作工藝更加精細,加入了琺琅、壘絲等繁雜工藝,甚至達到無工不精的程度。
清代之後,隨著時代的發展,以及人們發式的改變,女性們不再像舊時一樣束發插簪,風光一時的發簪也逐漸被取代。造型精美,技藝精湛的發簪更多的成為了一種收藏品。
不過,在如今一些少數民族中仍然流行帶發簪的習俗。在盛大的節日里,苗族女子會將長發挽成髻盤在頭頂,發間插上幾根尖頭的銀簪。而黎族女子的頭上,也會排列插飾幾根銀發簪,顯得古樸典雅,美觀大方。
Ⅳ 清朝旗頭怎麼梳啊最好是「一字頭」
旗頭主要指滿族婦女的發式。滿族已婚婦女的發式多是綰髻。
入關前,滿族婦女傳統發式是辮發盤——髻,即將頭發集於頭頂,編成一條長辮,盤旋而上為盤。髻,這種發式簡潔、利落,便於騎射遠行,在野外宿營又可枕辮而眠。當時無論身份高低,貧富貴賤,發式比較雷同。
入關後,由於清政府實行的「剃發留頭」的剃發令只限男,不限女,因而許多民間傳統的女子發式得以保留。
在滿漢文化逐漸融合的基礎上,滿族女子發式被漢族女子所模仿;漢族女子發式也在不同程度上被滿族女子所模仿,由此而形成滿、漢族女子發式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變風格,極大的豐富了滿族婦女的頭飾。
其中主要的幾種發式有「軟翅頭」、「兩把頭」、「一字頭」、「架子頭」、「大拉翅」、「燕尾」、「高粱頭」等等,其間名稱不同,形式稍異。如「兩把頭」和「架子頭」等。有的是在其他發式的基礎上演變而成,即保留了原來發式的基本形狀,又在某些地方有所創新,如從「兩把頭」到「大拉翅」等。還有的在其他民族習俗影響下,即保持自己民族發式。發式特徵,又融進了其他民族的風格,形成了新的發式,如漢族的「如意縷」與滿族的「如意頭」。
至於滿族中老年普通婦女在平常梳的「高粱頭」,則有著上千年的歷史,至今在滿族聚居地仍可看到。滿族婦女的發式和漢族婦女的發式相比,顯得高大和誇張,具有艷麗奪目的效果,使發飾在滿族婦女的服飾中佔有較為突出的位置,並形成了滿族婦女風韻獨特的發式——旗頭。
滿族婦女不僅很講究發式,也很注意頭飾。在眾多頭飾中,大扁方頭飾最為普遍。這是一根長約30厘米,寬約2、3厘米的銀簪子,橫於發髻之中。在清朝滿族婦女的上層中,不僅要帶旗頭(一種用青絨、青緞做成的扇形頭冠),而且要插上各種各樣的銀飾,如花針、壓鬢針、大、小耳挖子等。滿族婦女的耳環也與眾不同,他們在耳朵上要扎三個耳眼,戴三隻耳環,這種古老的習俗,一直延續至今。
滿族女子平時梳兩把j頭,式樣簡朴。皆以真發挽玉或翠之橫『扁方,之上。」橫插於發髻之上的類似發冠一樣的扁方長三十二至三十三點五厘米,寬四厘米左右,厚零點二至零點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圓,另一端似卷軸。如一變相橫簪,無論是梳兩把頭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連接真、假發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類似古代男子束發時用的長簪,也許扁方就是由此而演變過來的。扁方的質地多為白玉、青玉,少數為金、銀製品。
清代中期,滿洲貴族婦女開始盛行"旗頭",也叫"旗頭板"、"大拉翅"。就是以頭頂發髻為座,上面放置旗頭。旗頭和我們在舞台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種扁形的冠,裡面有鐵架支撐,外面用青絨或青素緞等製成,正面有各種珠寶首飾的裝點,側面懸掛流蘇。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由於是進關以後才流行起來的,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