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70萬以上幾種光緒元寶
光緒元寶是光緒年間鑄造的古錢幣,當時廣東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鑄造銀錢和銅錢。各省也紛紛效仿。共19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鑄銅元外,均在其正面邊緣刻省名,背面為滿記局名,也有星月紋。江蘇省是全國19個省級商務局之一。光緒元寶因其版本品相不同,市場價格也不同,不過你知道70萬以上的光緒元寶幾種嗎?
70萬以上幾種光緒元寶圖片價格
一、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光緒元寶鑄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初,為紀念慈禧七十壽辰而鑄。光緒元寶壽字雙龍銀幣有兩種版式,即直徑為45毫米的庫平重一兩銀幣和直徑為39毫米的庫平七錢二的銀幣,兩種版式的銀幣設計風格一樣,但是在細節上有很多區別。拍賣價格高達296萬人民幣
二、奉天一兩在1991年拍回後,一直受到嚴格保護,以至很少出現在公眾視野,即便是在台灣鴻禧美術館舉行各類展出,它也沒有亮相。直至奉天一兩被帶回內地,大家有幸能一睹國寶幣王風采。奉天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拍賣價格高達228萬。
三、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福建省銀元局鑄行。該版式銀幣正面文字清秀俊美,大氣磅礴,背面龍紋打造深峻清晰,包漿自然,鑄造精湛。存世數量極度稀少,為中國機制幣中的頂級珍品。拍賣價格高達204萬元。
光緒元寶升值潛力大嗎
光緒元寶就其特定的歷史時期也使它在錢幣史上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它不僅代表著近代中國的貨幣文化,反映了我國近代歷史、經濟、金融的興衰和滄桑,具有很高的藝術觀賞價值和文物價值。
B. 問: 34年北洋造光緒元寶,背面有英文和盤龍。求懂行的人回答一下價值多少錢有圖!
從你的描述來看,應該是北洋造的光緒元寶,俗稱「楊龍」。庫平有七分二分,兩邊應該有兩分,背面龍下有楊佩首都英語,兩邊龍上有光緒三十四年。北洋機器局造「光緒XX年」。
給你一個參考價格。
2003年衛報拍賣行
1899年(25年),北洋造光緒元寶七元二分。
估價1900-2200元,成交額3630元。
1899年(25年),北洋造光緒元寶七元二分。
估價600-800元
1903年(29年),北洋造光緒元寶七元二分。
估計價值1000-1200元。
1908年(34年),北洋造光緒元寶七元二分。
估價500-1000元成交550元
具體價格取決於你所持楊龍的外觀。
希望能幫到你。
C. 安徽省造當制錢十文光緒元寶真品值多少
品相精美者近年成交價格已超過15萬元人民幣。2005年嘉德秋季拍賣會880,000元成交。2012年上海崇源秋季暨十周年慶大型藝術品拍賣會成交。
「光緒二十六年,廣東省試造銅元,流通順利,獲利甚豐,各省競相效仿,安徽當局遂由聶緝規奏准設立銅元局。光緒二十八年五月,在安慶設立安徽銅元局,開始試鑄五文、十文銅元,安徽方孔十文,可能在當時試鑄,因費工費時,且模具極易損壞,所以沒有大量製造,存世量不超過二十枚。
安徽方孔十文製作精美,文字、幣面設計十分巧妙,中間穿孔兼具傳統與現代,為我國鑄幣史上一朵奇葩,雖然沒有名列前茅,但是卻是收藏家夢寐以求而不能得之稀罕珍品」。
安徽方孔十文銅元,紅銅,極罕見,位列銅元小十珍,未使用品安徽省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5月17日在安慶成立安徽銅元局,曰安徽局,添置機器二十部,開鑄五文和十文銅幣。安徽方孔十文銅元系安徽銅元中的初試鑄品。
這枚銅元的鑄造情況,因檔案缺失尚未見到明確記載。不過,根據它存世極稀及製作精美的特點,人們便將其定為試鑄樣幣。它之所以未被發行,很可能是因為中間鑿有方孔,製造時容易損壞機器和頗費工時的緣故。這一點,在直隸總督李鴻章《機鑄制錢虧損工本無法籌補》的奏摺中,可以獲得間接證明。
其奏略雲:「查閱造成制錢,字畫輪廓均乎啟尚清楚,惟機器時有損壞,極費工力。緣西洋造錢,系屬平面,中無方孔,壓成較易。今以西洋機器造中國錢式,須另添打眼挺桿,由錢模正中穿透,始能撞出錢孔。地位殊窄,撞力過大,挺桿上下與錢模互相磨觸,蕞易傷損。每日每座機器,模撞修換數次及十數次不等。
人工既費,成數亦少,未及兩日,造幣機忽生故障,遂運至上海檢修。」由此推論安徽曾試制方孔十文銅幣,因費工費時,試鑄量極稀。安徽方孔十文銅元的存世數量十分稀少,加上它形制特殊,十分令人矚目。
安徽方孔十文銅元,僅見紅銅質。幣面中央鑿一方孔,孔外鑄「光緒元寶」及珠圈,上緣鑄「安徽省造」,下緣鑄「每元當制錢十文」,左右兩側鑄滿文「寶皖」;背面方孔外為龍圖(俗稱「立龍」),上緣鑄英文紀地「安徽」,下緣鑄英文紀值「十文」,左右兩側各鑄一花星,俗稱「梅花星」。
安徽省於光緒二十八年(1902)在安慶銀元局內開鑄銅元。安徽方孔十文銅元系安徽銅元中的初鑄品。這枚銅元的鑄造情況,在現存檔案中尚未見到明確記載。不過,根據它存世極稀及製作精美的特點,人們便將其定為試鑄樣幣。它之所以未被發行,很可能是因為中間鑿有方孔,製造時容易損壞機器和頗費工時的緣故。
這一點,在直隸總督李鴻章《機鑄制錢虧損工本無法籌補》的奏摺中,可以獲得間接證明。其奏略雲:「查閱造成制錢,字畫輪廓均尚清楚,惟機器時有損壞,極費工力。
緣西洋造錢,系屬平面,中無方孔,壓成較易。今以西洋機器造中國錢式,須另添打眼挺桿,由錢模正中穿透,始能撞出錢孔。地位殊窄,撞力過大,挺桿上下與錢模互相磨觸,蕞易傷損。每日每座機器,模撞修換數次及十數次不等。人工既費,成數亦少」。
然而,機制方孔制錢的製作耗工費時,機器易損,產量低、成本高,形制重量難以統一,使用不便,因此註定了它是短命的,千百年傳下來的國粹,方孔制錢,也終於到了它壽終正寢之日。
而中國貨幣發展史上,從傳統鑄造的方孔制錢跨越到近代機制貨幣的分水嶺和里程碑,就是安徽方孔銅圓安徽方孔銅圓雖然帶有方孔,有著傳統制錢的形態,但它卻是依據近代貨幣的全新概念設計製造的,所以它歷來被稱之為銅圓。
雖然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樣幣僅處於少量試制階段,但它的存在使人們看到了中國兩千多年來方孔鑄錢的終點和墓碑,使人們看到了孔方兄與近代工業化社會的格格不入之處,正因如此,安徽方孔銅圓以其歷史地位和意義名列中國銅圓大珍之前茅。
如從中國貨幣發展史的角度來看,可以說無論哪一枚中國銅圓珍品都無法與之相比長期以來,安徽方孔銅圓一直存在著破版與無破版兩種版別之說,據統計,目前可以見到存世的無破版安徽方孔銅圓民間收藏有兩枚,分別為四十年代中國銅圓大王張璜先生收藏(即此次拍賣的這一枚)和中國錢幣學家馬定祥先生所收藏。
此外昌盯,已知上海耐頃和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各藏一枚,四枚之中,以張璜先生這枚品相蕞好;破版安徽方孔銅圓,四十年代在江浙一帶一次出現了二十枚,據稱為幣模破裂後所打制,幣上有模子破裂後的裂紋痕跡,故稱為破版。
查閱當年試制安徽方孔銅圓的文獻資料可知,在試制安徽方孔銅圓的短短兩天內,由於模具的設計缺陷和操作失當,導致模具的損壞和破裂,以致無法繼續試制,設備也只好送去上海修理,而蕞終只好放棄這種帶方孔的設計。
由於銅圓試制一般都是單枚打制用以測試效果,所以很難想像在模具破裂後的短時間內,又連續毫無意義的試打制了數十枚破版的樣品。
因此,安徽方孔銅圓破版幣,在民國時期即有原模後制之說,究竟安徽方孔破版幣是否原模後制。
比較破版與無破版幣兩枚實物之後,答案很明確:破版幣確為原模後制,根據有二,其一,破版幣的滾邊工藝與無破版幣的完全不同,以致視覺上看來破版幣明顯的比無破版幣薄,其二,破版幣的齒模與無破版幣所用的齒模不同,從而邊齒的形式和齒數也不同。
由此分析,在試制安徽方孔銅圓的極短時間里,變更滾邊工藝和更換齒模既不可能也不切實際,實物的比較和研究證實了民國時期的傳說,由此可知,當時在極短的兩天內試制的無破版安徽方孔銅圓樣幣是極其稀少的,當然,破版的安徽方孔銅圓雖然是在民國時期製作,但面、背模具均為原模,仍不失其欣賞及研究價值。
此枚光緒元寶屬銅幣稀罕珍品,而且最為珍貴的就是其背面在當時機器壓制時所印英文力度恰好,該錢幣表面的包漿自然、歷史留下的痕跡清晰可見,極具收藏價值和觀賞性,即便是對光緒銅幣沒有研究的外行也是愛不釋手。
藏品在柔和的光線下散發出一種淡淡的靈氣,正面圈內鑄有銘文「光緒元寶」,珠圈外上環鑄楷體「光緒元寶」四字,底部鑄貨幣價值。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安徽銅元局鑄造的銅元中,最為珍貴的極品,當屬大名鼎鼎的「安徽方孔十文」(安徽省造光緒元寶方孔十文銅元)「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五文銅元「安徽方孔十文」鑄量更小,的,是「中國銅元十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