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發型圖片 > 戰列艦發型圖片

戰列艦發型圖片

發布時間:2023-04-07 06:24:14

❶ EVE里什麼船帥帥~~要玩EVE了

米瑪塔爾(m族)船很有犀利哥的風格,像廢鐵焊接的感覺,有滄桑感,但也是非常狠的船,他的遠程炮術跟船速是公認的四族最強的, 在四族中被稱為阻擊手跟魔鬼。(海盜,賞金獵人首選)

M族的歷史實在是血淚史啊 剛剛來到宇宙就被A征服 一直被壓迫直到最近才獲得獨立 整個種族的風格就是朋克+嘻哈 感覺上就是美國黑人和印第安人的再現 船的設計很古怪 非常的單薄但是速度很快 防禦很低 小船的近戰能力和火力都非常棒 非常適合當個游俠賞金獵人什麼的(還有海盜哈~~)其戰列艦是最強的殺手 射程遠火力猛 這個種族就是專為喜歡另類扮酷和HIP-HOP而設計的 一切追求爽快 非常的有個性的種族

蓋倫特(g族)的船有點生物與科技結合的感覺,很多船的外型也像昆蟲,他的近戰炮的傷害跟無人機加成的傷害高,還有跳躍耗能少,後期航母型。收割常用小米...

以浪漫和華麗風格和自由主義著稱的種族,原先是歐洲法國人的後裔 船隻的設計非常華麗,幾乎都是流線型的。 有些象星際中的P族 速度比較快 防禦一般 主力艦是以無人戰斗機為主要戰鬥力(也和P族一樣)比較適合星際的FANS和喜歡唯美化的玩家 也適合挖礦型的人物

艾瑪帝國(a族)的船很華麗,像帝皇的船一樣,但也有說像穿山甲烏龜等的。。他的船裝甲高,打炮不用子彈,用耗能的能力武器,航程速度最慢,被稱為肉盾船,會戰,拆pos必備良品。

也是比較華麗的種族 政治為奴隸+封建制度 還是一個政教合一的種族 版圖面積是最大 也是EVE中歷史最豐厚的種族 (完全就是阿拉伯民族的翻版啊!)戰艦的設計有些類似G族 各種能力都比較全面化主要攻擊方式是激光 對激光炮的應用有優勢是工會戰中的主力肉盾向所有喜歡COSPLAY的朋友推薦

加達里(c族)的船就是很有科技感的了,也是傳統科幻片中地球人建造的船的概念,C族主要就是導彈了,比起炮的傷害,導彈的傷害差不多是固定的,傷害值很高,除非遇到高速黨,所以很多人初期會玩他,因為做任務啥的快呀,哈哈,屬於刷錢的一個種族。

人氣最高 民主化的種族。軍事和經濟都非常發達的種族(感覺就是太空版的美國)船的設定和人物設定都是很傳統科幻風格,人物屬性公認的最好,船的速度慢 防禦比較高(護盾) 主要攻擊都是以導彈為主 ,射程遠威力大 比較適合喜歡傳統科幻風格中的人類和愛好導彈的玩家

❷ 請問這是美國的什麼驅逐艦啊

您好
這個是BB-62 "新澤西"號 戰列艦
衣阿華級的2號艦
依阿華級戰列艦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建成的噸位最大的一級戰列艦,也是世界上最後一級退出現役的戰列艦。
排水量: 標准44,560噸、滿載55,710噸(1981年-1989年滿載57,256噸)
艦長:270.4米,艦寬:33米,吃水:10米,水線長:262.1。
動力:8台鍋爐,4台蒸汽渦輪機,主機設計功率:212,000馬力;4軸 雙舵
航速:31節;載油8,765噸,續航力:20150海里/14節,15900海里/17節
武備:9門山改三聯裝406毫米/50倍口徑主炮;10門雙聯裝127毫米/38倍徑高平兩用炮;40毫米高射炮60-80門,20毫米高射炮50-60門,水上飛機3架,彈射器2具
裝甲:水線312毫米(內傾19度);逗沖判橫向287毫米;上甲板37毫米、裝甲甲板121-147毫米;炮塔正面495毫米,頂部184毫米,側面229毫米,背面241毫米,炮座439毫米;司令塔判汪正面445毫米,頂部184毫米。裝甲總重18466噸,艦體結構總重10252噸。
艦員:設計編制1851人(其中:軍官91人,士兵1760人)

❸ 二戰中最先進的戰列艦及其祥細資料

首先告訴樓主一點,網路資料畢竟是任何人都能編寫的,一點也不可靠,像網路、維基網路、鐵血網什麼的都是人人皆可編寫,而且不需要認證就能發表的東西。如果樓主想要最真實權威的資料,還是不要在網路上找,會被誤導的。還是書籍和紙質資料更可信,因為畢竟是認證過的,最好是外文的,權威性更高。本人比較推薦瑞典哥德堡大學圖書館資料,最客觀、最中立,但不是很全。現在世界上最權威的資料是《大英網路全書》,即使在ABC網路全書中的也是立於首位的。

戰列艦就是炮戰用的,所以炮戰和火力支援能力才是硬指標,像什麼防空反潛之類的都是軟指標,交給驅逐艦也可以。
評價一艘戰列艦,首先要看兩層硬指標;
第一層:四項炮戰指標。即水平防護、垂直防護、水平穿深、垂直穿深;如果兩艘船二二分,那麼以垂直數據優先於水平數據,因為正常的海戰炮彈都是由上至下落下來的。
第二層:設計結構。包括防護布局、火力布局和船體結構。30年代以後的戰列艦,防護性不僅要看裝甲厚度,還要看其裝甲和其他防護零件如何布置;火力包括主炮布局,但主要還是看副炮以及防空火力布局;船體也很重要,有一個科學的外形不僅影響齊射穩定性、轉彎半徑、適航性、抗沉性等與炮戰息息相關的方面,對防護也有很大的影響。
以上兩層為硬指標,其他的參數,比如防空能力、搜索能力、火控、防雷性、速度等等都只能算軟指標,火控在現代可能算硬指標,但在當時的技術條件下,火控的決定性作用不強,只能算軟指標。
只有在硬指標分不出勝負的時候才要看軟指標。戰列艦就是為了炮戰而生的,任何把戰列艦多功能化的決定都是愚蠢的,現實中就有兩個活生生的例子,①二戰初期德國海軍司令雷德爾提出了「利用高速的大型水面艦艇襲擊英軍零散部隊和運輸隊」的思想,最後弄巧成拙;②一戰之前英國設計的戰列巡洋艦,在日德蘭海戰初期貝蒂被希佩爾打得暈頭轉向就足以證明這是個愚蠢的設計,後來號稱英國最大的戰列艦的胡德號更是成為了後人的笑柄。好在戰巡只有英國和德國造了很多,其他國家都及時收手了。
《泰晤士海事通訊》曾評論過《世界上最恐怖的13座海上炮台》,就是按照以上標准評價的。13在西方是不吉利的數字,但現代有不少人故意用此數字來顯示自己的恐怖。
13艘戰列艦分別是:
NO.1大和
NO.2愛荷華
NO.3維托里奧·維內托
NO.4黎塞留
NO.5南達科他
NO.6俾斯麥
NO.7前衛
NO.8科羅拉多
NO.9納爾遜
NO.10長門
NO.11北卡羅萊娜
NO.12喬治五世
NO.13胡德
下面進行說明,要涉及到的幾個名詞先解釋下
新式戰列艦:30年代後設計的戰列艦
舊式戰列艦:20年代或更早的戰列艦
高等戰列艦:即上祥或述13艦,包括4艘舊式戰列艦
次等戰列艦:以胡德和巴伐利亞為界,性能強於胡德為高等,性能低於巴伐利亞為次等。次等大多為舊式戰列艦,當然也有像敦刻爾克和沙恩霍斯特這樣設計有嚴重問題的新式戰列艦。

下面的資料是本人根據掌握數據對13艘戰艦進行的簡單評價,可能樓主不需要,但還是備注一下
1.大和
四項炮戰指標,兩項防護獨占天下第一、94式主炮的威力也能與Mk7並列天下第一。防護上,水平和垂直都是天下第一,各部位裝甲比BIG SEVEN還厚。
結構上,大和是實際造出來的戰列艦中結構布局最合理的,沒有之一。寬大的艦體和厚重的側線為9門94式主炮提扮畝供了一個十分穩定的射擊平台,同時也賦予了對得起其噸位的防護性,緊湊島式建築使其本來就變態的防護性更上一層。大和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採用象鼻船體的戰列艦,使其在滿載排水量超過7萬噸的情況下速度仍能達到27.5節,過了新式戰列艦的最低及格線,也超過了大多數舊式戰列艦。
大和最大的缺點,是41年剛完工時左右兩個戰斗角度有限三聯裝152副炮炮塔浪費了很多排水量,這樣的設計是受20年代以前的英德影響,只考慮增加火力,沒考慮能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不過大和受美國影響在45年完成了改造,去掉了這兩座炮塔,將原有的6座雙聯裝127炮塔增加到12座,既節省了排水量,又使防空火力增加一倍,更加有效地利用了空間,火力布局和美國戰列艦一樣合理,二戰後期德國也曾計劃把沙恩霍斯特改成此種美式布局方式,可惜該計劃並未來得及實施。

2.愛荷華
能夠取下第二名最大的原因是她那天下第一的Mk7主炮,水平和垂直穿深都和94式同等水平,在軟指標方面還要優於94式,絕對無愧於天下第一。
在火力布局方面,【少座多連裝】無論在作戰效率方謹缺伍面還是在經濟效率方面都比【多座少連裝】合理,而且這樣布局有利於減少艦長,增加艦寬,對轉彎半徑,設計穩定以及防護都有間接影響。美國人最先意識到這一點,所以美國的老式戰艦一般都是四座三聯裝,而其他強國都是五或六座雙連裝。因此,前二後一的三聯裝主炮是當時最好的選擇,當然如果加斯科因級建成並經受實戰檢驗的話,那麼她的獨特主炮布局可能要強於三座三聯裝。30年後,大多數新式戰列艦基本都是使用三座以下的三或四聯裝。其他方面,美國人的副炮、防空火力和空間布局一直都是無與倫比的。
下面說下缺點,一是防護與排水量的比例有些失衡,現實中排水量5萬的戰艦有三型:愛荷華、俾斯麥、前衛,由於美國人在空間利用方面比德國人有經驗,所以愛荷華的大多數部位裝甲都比俾斯麥厚,但其整體防護性卻比俾斯麥強不了多少,主要是結構不夠合理造成的。愛荷華出於對巴拿馬運河的考慮,艦體太過細長,不僅影響水平防護,也影響適航性和轉彎半徑,而且島式建築前後不夠緊湊,也防護有重大影響。另外有些軍事小白說細長的艦體是愛荷華速度快的原因,我想提醒這些人,我不敢說一點影響沒有,但是其影響絕對沒有你們想像的那麼大,而且犧牲防護換來速度這個思想在一戰就被證明是錯誤的了,一向重視合理性的美國人不可能採用這種思路。
不過,說愛荷華結構不夠合理只是代表她相對於少數布局合理的戰列艦略遜一籌,但絕對不是差。其防護能力雖然對不起排水量但還是很優秀的,垂直防護基本能達到第三,水平防護也能進入世界前五。還有就是與大和一樣的象鼻船體,在加上強大的動力系統,造就了愛荷華的天下第一速度,首艦愛荷華最高31節,二號艦新澤西甚至曾跑出過33節的高速。另外,愛荷華的軟指標也是天下第一。

3 & 4.維托里奧·維內托and黎塞留
兩個一起說,火力方面,二者的15寸炮都採用了大葯室和強裝葯技術,威力超強,維內托的M1934採用了50倍徑,水平穿深世界第4,垂直穿深世界第3,威力非常接近天下第一的Mk7;黎塞留的M1935為45倍徑,威力比M1934稍弱,但也很強,而且更加穩定,水平世界第5,垂直世界第4。
防護方面,維內托垂直防護強一些,黎塞留水平強一些。雖然上面說過垂直優先於水平,但這里還是黎塞留占優,因為維內托的垂直防護在13艦中處於中等偏上水哦,而黎塞留的水平防護能位居前列,不過黎塞留的垂直防護確實有點危險,雖然不差,但在新式戰列艦中顯得太平庸。
布局方面,二者的布局都很合理,都只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缺點,維內托是島式建築不夠緊湊,和愛荷華一樣,對防護有重大影響,在歐洲新式戰艦中,維內托水平防護不如黎塞留,垂直防護不如俾斯麥,島式建築對此有很大的影響。黎塞留雖然也只有一個突出問題,但卻比維內托嚴重得多,就是主炮全部前置,這個思想是因為在某些著名海戰中的T字型穿插戰術影響造成的,其思路是正面對敵,既能減少迎彈面,又能火力全開,但是實際作戰中,戰艦會為了提高命中率而將船速減到最小,但絕對不會靜止不動,而且大型海戰中出了戰列艦外,還有大量的小型靈活的艦只穿插其中,副炮無法以絕對優勢火力壓制這些目標,因此180度的主炮射界空白還是被認定為不合理的。法國人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了,在原計劃的黎塞留4號艦加斯科因就把一座炮塔移到後方。另外黎塞留的速度僅次於愛荷華,首艦黎塞留30節,二號艦讓·巴爾32節。
總體來說,都是好船,維內托由於擁有媲美愛荷華的火力,所以排在黎塞留之前。

5.南達科他
最好的條約型戰列艦,在規定的排水量內最合理地分配了火力防護和機動。Mk6主炮採用了超重的16寸口徑AP,水平穿深世界第3,垂直穿深世界第5。水平防護大概和愛荷華一個水平,垂直防護稍弱但也基本能匹敵歐洲戰列艦。
該艦最大優點是結構,南達科他是在北卡羅萊娜的基礎上改變設計而成,艦體變得較短寬,島式建築也更加緊湊,雖然速度下降到了27.5節,但防護能力大幅度提升。論結構布局的話,可以說是僅次於大和的天下第二。

6 & 7.俾斯麥 and 前衛
這兩個一起說。首先二者有共同的幾個特點,防護超強、火力較弱、有很強的適航性,而且排水量也較相似。俾斯麥有極強的垂直防護能力,各部位平均裝甲厚度與BIG SEVEN有得一拼。前衛的裝甲厚度也很強,而且布局更加合理,整體防護能力甚至強過愛荷華。
火力是軟肋,二者的火力在13艦中分別是倒數第4和第1,俾斯麥的SKC34主炮設計思路老套,既沒有採取大葯室和強裝葯,也沒有使用重彈,而且德國人自工業革命以來炮口動能明顯比美英法的同口徑、同徑倍火炮低一個檔次,比如巴伐利亞的15寸炮口動能只和鐵公爵的13.5寸一樣,俾斯麥的SKC34還算進步很大了,至少比喬治五世的14寸要強,但還是遠遠比不過同口徑的M1934和M1935,甚至連BIG SEVEN的老式16寸都比不上;前衛的火力比俾斯麥還差,當初皇家海軍已經意識到戰列艦不再是海戰主力了,前衛被設計為以火力支援和沿岸炮擊為主要任務的戰列艦,因此根本沒有為其新造主炮,8門主炮分別來自6艘不同的舊式戰列艦,而且主炮布局也是老式的四座雙聯裝形式,由於型號老舊,連喬治五世的14寸都不如。
結構方面,俾斯麥的船體不算優秀也算良好了,30年代後大船載小炮被定義為合理的思路,其他國家都尋求一個平衡點,而德國人走了末端的捷徑,這就意味著在主炮數量和口徑相似的情況下,德國的船比其他國家排水量更大,更具威懾力,而且上面說過,德國人的空間利用不如美國,因此乾脆單純地靠增加排水量獲得防護,對於有著20年戰列艦空白期的德國來說,這兩個捷徑都走得很聰明,俾斯麥無論是射擊穩定性還是適航性在13艦中都是佼佼者。
不過也正因為有空白期,所以俾斯麥的設計結構也有很多的缺陷,第一,是在那個裝甲盒盛行的年代還在使用穹甲設計,這就導致雖然俾斯麥擁有超強的全面防護,但是對重點部位的防護能力嚴重不足,了解歷史的人應該清楚俾斯麥最後為什麼直勾勾地沖進了英軍包圍圈;第二,俾斯麥的穹甲是將垂直防護和水平防護一體化了,要知道,火炮小角度拋射的動能要比大於大角度拋射強很多,因此這個防禦一體化思路其實是個很片面的設計,完全不切合實際,結果導致俾斯麥垂直防護超強,水平防護卻比不上大多數新式戰列艦,而且這個思路還有一個弊端就是給原本就很弱的重點部位防護雪上加霜,裝甲平均化傾向嚴重,該厚的地方卻不夠厚。另外就是為了趕上開戰,一號艦的很多部位還是使用非硬化的勻質裝甲。俾斯麥火力布局也有問題,主要體現在副炮,105和150在側舷交替布置,無論對空還是對海面的密集度都受影響。
至於前衛在設計結構上則要好得多,尤其是適航性比俾斯麥還要好,能趕上南達科他的水平,基本沒大問題。
捎帶一提,二者的速度都處於世界前列,俾斯麥最高30.1節,提爾皮茨30.8節,前衛31節。
總體來說俾斯麥以其強大的全面防護和良好而穩定的艦體拿下第6名,至於前衛由於防護和火力都稍弱於前者而屈居第7。
另外還有三點需要吐槽:
一、現實中有不少軍迷因為前衛的主炮老舊而認為其進不了前十,但這是一種偏見,就像SA80步槍一樣,僅僅因為一個缺點比較突出使得很多優點都被忽略了。前衛的諸多優點上面說過了,尤其是現代化的結構和天下第一的適航性,因此不能僅僅因為裝了爛炮就把整體都否定了。
二、SKC34主炮的徑倍,紙面數據是52倍,但其實德國人和其他國家統計徑倍的標准不一樣,這52倍是包含葯室在內的,而其他國家計算徑倍通常不算葯室,所以SKC34主炮的實際徑倍應該是47到48倍之間。
三、我曾經在優酷和某個不學無術的軍事小白爭論過,按照他的可笑邏輯,俾斯麥因為側舷裝甲比愛荷華厚所以防護性能比愛荷華好,艦體結構和其他部位的裝甲都被忽略了。我估計他可能以為海戰中炮彈就像坦克炮彈一樣直直地打過去……我負責任地告訴大家:那種彈道在20世紀海戰中出現的幾率不會多於1%。上面說的水平穿深就是10公里以內的小角度拋射,而垂直穿深是指10公里外的大角度拋射,無論哪一項,側舷水線都不是主迎彈面,只能算整體防護的一部分。當然,側舷中彈一般來說比較致命,所以有人特意把這里做的厚一點也不是什麼錯誤,但是單單靠側舷的厚度既不能決定一艘船的水平防護,也不能決定垂直防護。
如果我說了這么多還是有某些德棍認為俾斯麥側舷厚所以防護比愛荷華好,那麼我建議他去看看英國戰列艦的側舷多厚,他就可以跳江去了。
我不知道樓主是不是哈德派,如果是,那麼請做個理智的德粉,不要做無腦德棍。如果不是,那麼請你分清楚德粉和德棍,德粉和我們一樣是真正的軍迷,應該一起好好討論。而德棍,我不承認他們是軍迷,只是一群狂熱分子,認為盟軍贏了就是因為××××原因,德軍贏了就是NB;認為盟軍的暴行就都是真的,德軍的就全是編造的;他們不喜歡看書和紙質資料,只會從網路獲得一些毛皮知識或者YY出來知識;而且僅憑一兩件武器為依據就認為德國什麼都是天下第一,恨不得連納粹的SI都想上去嘗一口。
上面我說的那個德棍還算稍微懂點知識,還有更狂熱的,認為俾斯麥防護比大和還強,依據是德國鋼材質量。這點我可以給樓主解釋下,首先二戰中各個列強的鋼材質量,只有42到43年的蘇聯和45年的日本比較差,除了這兩個時期,各列強的鋼材質量差距差距並不大,至少沒大到可以決定防護性的地方。而且就算鋼材質量真有差距,對防護性影響也是有限的,德國在44年由於長期處於被轟炸的狀態下,鋼材質量明顯下降了,但從沒有人覺得45年的豹式比43年的防護差,頂多是易裂紋、易老化、結構不穩定罷了。蘇聯入侵布達佩斯時,有輛JS3炮塔炸飛後掉到地上摔碎了,這說明蘇聯的鋼材質量不是很好,但從來沒人覺得JS3防護差,也就是說二戰時期鋼材質量能起到的作用僅僅限於這些微不足道的方面而已,換句話說,上面這位德棍先生純粹是在YY,我估計他也就知道SKC34的口徑了,連其型號和徑倍都不知道。

剛剛一激動跑題了,為節省時間,下面說簡單點。

8—10.BIG SEVEN
科羅拉多、納爾遜、長門是舊式戰列艦的頂點,裝甲厚度強過了大多數新式戰列艦,火力也很恐怖,但由於比較老舊,所以排得比較靠後。雖然30年代都經過了現代化改裝,但基本構架還是很老套。
水平穿深:科羅拉多>納爾遜>長門
垂直穿深:科羅拉多>長門>納爾遜
水平防護:納爾遜>科羅拉多>長門
垂直防護:科羅拉多>納爾遜>長門
綜合看的話,科羅拉多>納爾遜>長門
結構方面,科羅拉多最合理,至於一項採用少座多連裝的美國人為什麼突然出現四座雙聯裝,原因是科羅拉多並不是重新設計的,而是在田納西基礎上擴大而成的。
納爾遜最嚴重的問題就是9門主炮全部前置,上面說過缺點不再重復,還有就是納爾遜採用的是垂直艦首,一戰時期英國和德國有不少舊式戰列艦都垂直艦首,本人知識有限不知其意義,也許是因為這兩國都比較刻板守舊的原因,但從兩國新式戰列艦都改成飛剪艦首來看,還是飛剪艦首綜合能力更好。
長門的結構在三者中墊底,艦體細長,島式建築不夠緊湊,裝甲雖強過了大多數戰列艦,但比不上前面二者,要知道對舊式戰列艦來說裝甲厚度是非常重要的,長門防護能力就20後的水平來說確實有點落伍,速度倒是達到了當時少見的26節,但為速度犧牲防護對戰列艦來說是個愚蠢的思路,我在上面說過了。
我發現一個好玩的地方,美英日的三艘老式的高等戰列艦恰好可以和德法意的三艘新式的高等戰列艦一一對應:
維內托和科羅拉多對應:都是三艦中主炮最強的,結構也沒太大問題。
黎塞留和納爾遜對應:主要問題都是太過偏向於水平防護,島式建築都是三艦中最緊湊的,而且都有主炮前置的問題。
俾斯麥和長門對應:都是設計有偏向的,俾斯麥防強攻弱,長門攻強防弱,都是在結構設計上的問題諸多。

11 & 12.北卡羅萊娜 & 喬治五世
也是和上述最後一對一樣設計有偏向問題,而且比俾斯麥和長門偏向得還嚴重,NC擁有和SD一樣的Mk6主炮,速度也更快,但結構有重大問題,防護性能在新式戰列艦中幾乎墊底。
KGV則完全是因為被第二輪海軍條約坑了,英國早早地開始了KGV的建造,嚴格按照第二輪條約限製造了KGV,建好才發現基本沒人遵守條約了,而她成了新式的高等戰列艦中排水量最少、主炮口徑最小的。由於英國人設計戰列艦經驗最為豐富,因此雖然排水量小但裝甲卻不薄,而且結構也算比較合理,防護能力只比前衛稍弱一點。問題在於她的Mk7主炮(不是愛荷華的Mk7!),14寸顯然是13艦中最小的,原本計劃三座四聯裝炮塔還有火力密集度的優勢,但為了控制排水量又將其中一座改成了雙連裝,該優勢也下降了。
確切來說,SD、NC和KGV都是被兩輪海軍條約害了,如果沒有海軍條約,這三者會成為更好的戰列艦。當然,海軍條約還是好的,如果沒有條約,列強們不知會干多少勞民傷財的事。

最後一位是胡德了,這本來是20年代造的一艘戰列巡洋艦,41年改裝成戰列艦,實際上其改裝尚未完成就被打沉了。
問題就是目標很大,裝甲卻很薄,典型的靶子。不過把胡德放進高等戰艦中不是沒道理的,胡德號一直到開戰前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戰列艦,雖然裝甲相對較薄,但是防護性還是強過了大多數舊式戰列艦。火力比在13艦中墊底,但作為一門老炮,威力卻接近喬治五世和俾斯麥上的新炮,在舊式戰列艦中名列前茅,機動性即使是舊式的巡洋艦也沒幾個能比上的。
如果拿胡德和巴伐利亞比較,火力上胡德完勝,防護上巴伐利亞裝甲厚度完勝,但防護布局稍弱於胡德。艦體結構上又是胡德稍稍占優,由此看來,胡德更強。以胡德和巴伐利亞為高等和次等戰列艦的分界線也合理。

❹ 戰列艦怎麼

  1. 畫一個很像倒三角的四邊形。

  2. 畫兩條線,和四邊形朝右的兩條邊相鄰,這樣船體就畫好了。

  3. 畫出若干普通斜四邊形,作為船橋。

  4. 用線條連接畫好的這些斜四邊形,船橋就完成了。

一般這個是簡筆畫的戰列,如果需要棗凱畫復雜滲襪的戰列那就需要再增加裡面的層次以及色彩,這樣可以使畫面更豐富。

❺ 請問如何區分大和號與武藏號戰列艦尤其是外觀。

外觀上不容易辨廳羨野遊別 。但是當時的美國海軍是了如指掌的。

大和號戰列艦的圖扮脊拍片 :

❻ 二戰哪個國家的哪個戰艦最厲害

單從戰艦的性能,規模來講的話,日本的大和級最強。下面展開講下各國戰艦。

戰列艦(Battleship,或又稱為戰斗艦,戰艦)是一種以大口徑火炮的攻擊力與厚重裝甲的防護力為主的高噸位海軍作戰艦艇。說白了就是巨炮時代的產物,那個年代沒有機動性這一說,誰是最大,誰的破壞力強,誰就是一霸。戰列艦是從風帆到蒸汽時期顫李艦船發展極致的體現。

英國喬治五世級戰列艦

大和號以其巨型主炮聞名於世。主炮為三聯裝94式45倍徑460毫米口徑艦炮,3聯裝主炮塔三座,兩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前甲板,一座三聯裝炮塔配置在後甲板。(想著那炮的直徑都恐懼。。。)大和艦的副炮採用從最上級重巡洋艦改裝時拆下來的60倍徑155毫米口徑艦炮12門(四座三聯裝),炮塔重150噸,設有25毫米裝甲板。要是說戰艦是巨炮主義的體現,那麼大和級就是巨炮主義的極致。在日本人的那種感想敢做的勇氣下,世界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就這樣被他們給造出來了。茄李遲從艦船的角度去看,大和號沉的還真是有些可惜了。

以上。(圖片來源網路,侵刪)

❼ 美國海軍最後一級戰列艦,衣阿華406mm主炮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美國海軍的「依阿華」級超級戰列艦是大艦巨炮觀念的優秀物質,美國海軍最引以為傲的自然是它強勁的航炮火力點,較為遺憾的是,當它問世時,歸屬於它的時期早已基本上過去。「依阿華」級超級戰列艦武器裝備有3座三聯裝主炮,每座防空炮只是轉動一部分就重約1730噸,最少必須77名士兵才可以開展槍擊,足夠看得它的容積是多麼的巨大。

但是,因為功效甚為可有可無,這種核火炮最後迅速退伍,「依阿華」級戰列艦最後改成武器裝備可配用核彈頭的「烈刃」彈道導彈。

❽ 史上最大戰列艦!號稱「永不沉沒」的大和號戰列艦可以有多強

該戰列艦的表現非常強,而且它的數據也非常突出。從圖片上來看緩輪的話,大家會覺得戰列艦的體積非常龐大,而且它的排水量也非常的突出。而且戰艦上有很多的發射點,所以說大家會覺得該戰艦的戰斗能力也非常強大。

但是該戰艦並沒有太多的實戰機會,所以也讓大家覺得有一些遺憾,因蘆哪廳為大家並沒有看到該戰艦的華麗數據。因為大戰艦在行駛的過程當中忽然之間遇到了襲擊,而且艦艇也受到了很大的傷害。遇到了這樣的情況之後,也對該戰艦造成了很大的打擊。但是當地的管理人員並沒有放棄對該戰艦的維護和修理,所以說使用該戰艦也打出了很好的效果。因為它的火力比較強大,所以在海上也能夠打出很強的壓制效果。

❾ 二戰美國造了多少軍艦每種各多少艘

如果從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引發太平洋戰爭算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美國共建成下水的航母具體數量如下:

埃塞克斯級艦隊航母22艘

中途島級艦隊航母2艘

獨立級輕型航母9艘

塞班級輕型航母1艘

博格級護航航母45艘

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8艘。

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50艘。

以上共有重型的艦隊航母24艘、輕型航母10艘、護航航母113艘,團瞎總計147艘。

如果從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二戰爆發起算,應再加上約克城級大型航母大黃蜂號、護航航母長灘級兩艘、桑加蒙號護航航母。則以上共151艘。這是許多權威資料都引用的數據。

如果我們把基本在二戰時間建造而在日本投降後不久(1945年當年內)下水的航母也算上,應再加上大型航母埃塞克斯級兩艘、輕型航母塞班級1艘、康門斯門特灘級護航航母1艘。

綜上所述,廣義上美國在整個二戰期間建造的航母共大型艦隊航母27艘,輕型航母11艘、護航航母117艘,總讓差計155艘!

順便塌滑空再補充兩句,以上航母不全是給美國海軍用的,比如其中博格級的護航航母,後來大多數都給了英國海軍用於大西洋反潛護航戰。

同期,日本在太平洋戰爭期間只建造和改裝了大型航母大鳳號、信濃號、中型航母雲龍級3艘和護航航母大鷹號,共計6艘。

美國之所以能在戰時緊張的狀態下生產出如此驚人的航母,除了超強的經濟實力,其絕對優勢的工業化組織能力也發揮了決定性作用。這里我們不能不提到亨利約翰凱撒這個瘋子。這位美國工業家在二戰前還有紐約鋪馬路,從沒造過一艘船。但二戰爆發後,這個天才開始瘋狂地建設造船廠,並按他研究的快速流水線造船法造船,其造船時間為其它船廠的三分之二,成本則只有四分之一。二戰期間,凱撒旗下的船廠竟然一氣建造了1490艘各類船隻,除了著名的自由輪,還包括那50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母艦。估計日本人在戰前計算美國軍艦戰時生產能力時,做夢都想不到能平空多出這么驚人的生產能力。因此,凱撒的貢獻絕對不亞於任何海軍上將,這種產業型人材,恰恰是只有美國有而其它國家沒有的。(給個滿意,謝謝!!!)

凱撒的圖片:

❿ 哪位大神能給我點17-19實際風帆戰列艦的資料

削甲板後的戰艦吃水減少、下層炮門離水面更高,可以在風浪更高的海況下使用;

這樣的戰艦桅桿必須加高,否則戰艦搖晃更加劇烈、迅速,輕者令乘員不適,重者折斷桅桿,這是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4147837805290&mod=zwenzhang )提過的船舶「初穩性」決定的。胖達不是物理學科普,不愛列公式,等今後專門批講風帆戰艦史上的慘痛翻船事件時候再來形象地解釋這個基本原理。這個原理19世紀上半葉的船廠工程人員大體了解。

於是,經過削甲板改裝的戰艦航速更高:首先是因為桅桿更高,帆面積更大、推力就更大;而且越是高處遠離海面的氣流越規則,不受海面波浪不規則形態的干擾;並且高處風速更快,而風速造成的推力隨著風速平方迅速增加,只隨帆面積、空氣密度線性增加,這樣高處風速快,雖然空氣密度稍低,但是「呼吸高層的空氣」,推力顯著增加。其次是因為戰艦吃水淺、阻力小;風帆戰艦依靠風力只能達到最高十一二節的航速,絕大多數情況下只有1~3節的可憐航速;這種航速下,對於長度最長只有50、60米,但有十幾米寬的風帆戰艦而言,主要阻力是船殼表面和水體的摩擦力,吃水淺沾水的濕面積就小,阻力小。

風帆戰艦航速高就是舵效力的提高。敏遲今天的動力船舶在靜水裡、航速為零的時候,也可以操舵,因為螺旋槳自動製造局部水流吹拂舵葉讓它發揮作用。帆船就不行了,必須有天然的水流流經舵葉讓它發揮作用。船舶的舵就是飛機的機翼,通過流經舵葉左右側水流的流速差別產生側推力。於是航速更快的帆船舵更聽話,只要稍稍偏轉就能產生調頭要的舵力;同時偏角小的舵製造的尾部渦流小,打舵造成的阻力就小,打舵時帆船航速降低得也少。

於是人們意識到,甲板層數越少、越「扁」的戰艦,就像大型巡航艦一樣,1)底艙大、裝載後勤物資多、自持力強凳拿返;2)炮門距離水面高,在滿載時仍然可以達到一米九以上,大風大浪中放心使用;3)快速性和操縱性比過去多層甲板累贅之下的戰列艦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提升。但是甲板層數越少,火炮數量也越少,就只能通過加長船體稍稍彌補,於是19世紀初開始,戰艦越造越長,戰艦足夠長、足夠寬大,即使是三層甲板的戰艦,在比例上也就更接近性能優秀的大型巡航艦。

但是過長的木製結構會遇到什麼問題?當時人們怎樣克服呢?且看下三回:19世紀初造船工程技術的新發展。

上圖,18世紀末、19世紀初一艘「科幻戰艦」,就像今天美國朱諾沃爾特一樣。纖瘦的高速艦體,每側16個主炮炮門,堪比120炮一級戰列艦。低矮到幾乎沒有的艏艉樓,最大限度降低艏艉樓對側風時操縱性能的干擾。這個形態的船在整個名錄里也沒查到,雖然圖注註明是1795年的48炮巡航艦模型。整個裝飾風格確實是18世紀末沒有經歷戰時改裝時的模樣,但是船體造型太先進了,有可能是當時的「概念」設計。這種形態就指向未來最合理的船體比例。

19世紀初,戰艦向大型化發展。同樣數量的火炮,放在越長、層數越少的甲板上,戰艦綜合性能越高。18世紀末三層甲板的90炮二等戰列艦,最高一層炮只能是12磅炮;19世紀中期兩層甲板的90炮二等戰列艦,相當於把最高第三層甲板的12磅輕炮全換成了兩層甲板上的32磅主炮(炮管長度不同);這更大更長的戰艦快速性、適航性更是18世紀末戰艦不能比擬的,當然造價也不能同日而語。發展到極致就是類似下圖。

上圖是法蘭西蒸汽輔助動力戰列艦拿破崙號,舷側炮門20個,也就是兩層甲板的100+炮戰列艦。這是蒸汽動力首次運用於海軍主力艦,在此之前只有圖中右側中景的明輪蒸汽巡航艦,帶有試驗性質。這就是19世紀50年代法國佔得技術先機並希望以此挑戰乃至顛覆英國海上霸權的一次嘗試,此後10年1860年代的鐵甲艦、1870到1880年代的撞擊艦與魚雷艇等等,都是法國最先提倡,希望以新技術優勢挑戰英國完備工業技術體系整體效率的例子,當然最後都不幸歸於失敗。

為了能將木頭戰艦造到上圖拿破崙號那樣60多米的棗飢「極限」程度,19世紀英法兩國發展出新的造船技術,以最大限度利用木材的特性,幾乎將木材這種材料的能力發揮到極致。

那麼木頭用於建造船舶,有哪些缺點限制了艦體的加長,必須克服呢?

和鋼鐵比起來木材自然是差勁得多的結構材料,1)強度低,2)構件之間不容易連接。這兩個因素合起來讓木頭戰艦不能造得太長。

上圖是1665年英國斯圖爾特復辟時期的一等戰列艦全肋骨「海軍部」模型,短粗的三層艦體與前面纖瘦的拿破崙號形成對比。

木頭強度遠不如鋼鐵,這似乎是日常經驗,筷子可以撅斷,不銹鋼勺子只能通過不停快速摩挲勺子的把來讓它升溫變軟後再反復彎折、金屬疲勞而彎曲(這種魔術甚至「氣功」表演比比皆是)。

首先,在受力的時候,譬如船舶搖擺、升沉、大浪拍擊船體側,木造船舶的木頭結構更容易發生形變。任何材料,受力不大,就只是暫時形變,外力撤去後還能彈回去,這就是彈性形變,比如大雪壓彎松枝;如果突然很大的受力,或者長期不撤去的「荷載」,材料變形回不去了,甚至材料抵抗不住外力而產生裂痕。前者就是」塑性形變」,比如交通事故汽車外殼變形,後者材料就算完全廢了,比如泰坦尼克號最後斷成兩截。和鋼筋鐵骨的現代船舶相比,帆船船體受力形變的程度明顯得多。舉個例子,比如在大浪中使船,艦面大艙口的艙口蓋都必須用木楔子甚至釘子固定好,否則,當大浪拍擊船體,特別是拍擊舷側的時候,船就像被一隻大手捏緊的氣球,裡面的空氣只能循著大艙口往外沖,能夠把沒有固定的艙蓋沖飛。

上圖是19世紀30年代末代英國東印度商船(英國東印度公司這個壟斷企業在1835年終於解散),艦面可見三個艙口蓋,在大浪里遭受拍擊的時候,就像剛裝了開水的暖壺,蓋子必須蓋嚴,否則被空氣沖開。(本圖感謝一位香港網友拍攝當地某博物館照片)

木頭強度低還意味著,承載越大的載重,木料就需要越粗大。然而,首先,到19世紀初,英法已經造了150多年的大型帆船,天然大型木料很難找到;其次,粗大的木料自重也更大,於是越粗大的木頭承重效率也越低,最後單純自己的重量恐怕就把自己壓彎了。比如1860年到1870年間的英國鐵甲艦,有全新打造的鑄鐵鐵甲艦(鋼要等到1880年代),和舊木頭戰列艦改裝的木體鐵甲艦。後者木頭結構的船體自重和載重幾乎一樣,而前者鐵船體的自重比載重輕數百噸,這差值就能更好地分配在裝甲防護和蒸汽動力系統中。

胖達我喜愛的舊帆船改造木體鐵甲艦,1862年的皇家橡樹號。

木頭構件之間彼此不易連接,所謂「連接」就是需要一個木頭構件的受力能夠傳遞到另一個上面,這樣船體結構才能成為真正連貫的一個整體,所有應力都能盡量平均,不至於讓局部某些結構快速疲勞、斷裂。直到二戰前,人類主要的鋼鐵造船技術都還是用鉚釘,如下圖。鐵甲艦上的鐵船殼的鉚接(劉煊赫先生的圖,甲圖是鉚接鐵板的捻縫防水。)這樣雖然不能完全水密,比不了焊接,但是兩張船殼板就像變成一個結構一樣,能夠傳遞應力,在鋼材的脆變溫度以下,甚至裂痕都能跨過鉚接部位傳遞到相鄰鋼板上去——泰坦尼克號斷成兩截就是因為水溫太低,船體脆變的裂痕又能夠能過鉚接的界面長距離傳遞。鋼鐵的船體風浪中受力形變又小、各個構件又能連貫成受力的整體。這兩點上木頭都做不到。木頭根本沒法像鋼鐵那樣彼此連接。

鋼鐵是金屬碳合金物質的一種結晶樣的狀態,它裡面在宏觀上是完全連貫的,只有顯微視野下才能看到各種不同形態的生長結構,這些結構決定鋼鐵的宏觀機械、傳導性能等等。比如形成「奧氏體」這種胖達根本不知道是啥玩意的微觀結構的鋼材就不會像泰坦尼克號的鋼板一樣低溫下突然變脆,產生宏觀裂痕。木頭就不同了,肉眼可見貫通材料的紋理——「年輪」。木頭就像牛肉一樣,是許多木質部纖維平行排列成的,這些纖維彼此之間的連接強度,遠遠趕不上一根纖維內部,所以說「劈柴不照著紋,累死劈柴人」。這樣釘子釘進木料里,原本就是破壞了木材結構的連貫性,而釘子對木料的緊固壓力,也只能波及釘子附近小范圍內的木質纖維,更遠處的只好旁觀,因為它們彼此之間沒有鋼鐵顯微結構那樣的緊密連接。

釘子如何固定木料呢?

固定辦法就像這張讓人瞧著頭皮發麻的圖片一樣。這是一幅戰艦艦首結構縱剖圖。各種拼接在一起的木料都用實線勾勒出輪廓,許多大通條,從大致垂直於木料走向的方向,把好幾層木料打穿,這就是木料的固定。所用的就是鍛鐵打造的鉚釘。跟今天一提「鉚釘」想到的螺紋釘不同,當時雖然也能手工攻絲,但是成本太高,所以鉚釘就是大通條。具體木材鉚接工藝不久之後介紹。總之兩個木構件、甚至數個木構件被一根鉚釘緊固在一起。這時如果戰艦是在風浪中航行,那麼船體就會承受應力,各個構件受力就會發生彈性扭轉、彎曲。比如像下圖,戰艦在風浪中橫傾,右側那邊的大炮和上層結構件全部都要壓到水線下的船體上去,左側迎風一邊的大炮和上層船體構件卻有相互間拉散開的趨勢。

這樣,受力形變的木頭構件之間,就把緊固它們的鉚釘來回拉扯、錯動。木料很粗大,鉚釘為了不破壞木料整體結構只能細很多,這樣整個木料拉扯鉚釘產生的壓力,全部集中在鉚釘附近的木料中,很快這些木質纖維就被鉚釘壓迫變形,鉚釘的釘子孔就疏鬆、擴大了。這樣木料之間就能夠相互錯動。這種海上波濤中承受應力、木材形變、釘子活動導致的木料松動和相互錯動,英語里學名「working」。胖達我就叫錯動吧,很好理解。

這錯動有多大呢?一個19世紀後期累積資歷官至上將的英國老頭回憶,他年輕的時候當海軍侍應生,那還是在帆船上。船在海里搖晃,比如左舷搖到上圖迎風的位置、高高揚起,甲板橫梁和甲板下支撐肘之間「張開大嘴」,他們趁機塞進去許多榛子,等到搖晃到上圖背風位置,甲板橫梁和支撐肘「閉嘴」就能磕碎堅果。下圖是勝利號上的甲板下結構,都漆成白色增加室內亮度。黑色大炮左手邊就是甲板過梁下面支撐肘,頭頂可見各種縱橫梁。

可以說,木料構造的整個戰艦(如下圖),就是數百個結構件在有限的上千個點上做了局部固定。

這樣看起來不太牢靠的結構,首先會在風浪中各種松動;其次整體上存在一個很大的問題,也就是整個船體變形的問題,這是始終困擾風帆時代工匠與設計師的問題,限制了風帆戰艦的最大長度。下回結合風帆戰艦的總體結構布局,追憶下風帆戰艦船體結構會受到的種種磨難。

木頭結構在風浪中受力變形、釘子松動,最後船體的木頭構件相互錯動(Working)。這種現象再加上戰艦總體結構的特點,最後導致了船體整個的變形。這就成了始終困擾工匠、讓戰艦無法造得長度很長的原因。

首先,戰艦的總體結構是什麼樣的?

戰艦肋骨結構(右舷),為了顯示肋骨排列,每隔一副肋骨就鋸掉一副肋骨。

如上圖,戰艦就是一根筆直的龍骨上橫向固定很多很多副肋骨,肋骨內外再縱向固定很多很多條內外殼,如下圖。

上圖,戰艦肋骨-船殼結構(左舷),上層可見還沒包裹船殼的密距肋骨,下方是一條條粗細不一的各色船殼。

沒有鋪設甲板條的中層炮甲板,可見粗細甲板橫梁之間,逐段拼接的縱向甲板梁。

除了外殼,戰艦內部還有1到3層搭載火炮的甲板,戰列艦和大型巡航艦的炮甲板以下還有一層堆碼物資的最下甲板(Orlop)。這些甲板由縱橫甲板梁搭建而成,上面鋪設甲板條供人員通行、布置火炮和艙室。上圖的模型勝利號就有四層甲板,這些甲板的縱梁、甲板與船體側壁相接處的縱向支撐材、甲板樑上鋪設的甲板條,都是加強戰艦縱向強度的構件。

17世紀80年代的一等戰列艦布里塔尼亞號上下分體模型,所有甲板都沒有鋪設甲板條,露出下面的支撐結構。取下上半部,可見下半部分展示出炮甲板上粗大的縱橫梁材。

所以風帆戰艦的船體就像一個木桶,桶底是龍骨,肋骨是拼成側壁的一根根豎條,船殼則是箍緊豎條的環箍。這樣的一個整體結構,龍骨是許多片拼成、每一副肋骨也是,船殼更是砌磚一樣的一片片,而且所有構件之間只是在有限的點上相互連接。這數百構件在數千個有限點上相互固定的結構在大風大浪中能堅持幾年?堅持不了幾年。

一艘戰列艦,如果服役期間一多半時間在港內撤去大炮、帆裝而定泊封存(Laid up),一小半時間在海上服役,每次任務幾個月到一年,然後入干船塢「小修」(Minor Repair),即更換局部疲勞磨損以及發霉腐壞的構件,那麼整個船體結構大約可以維持10~15年,英國有很多服役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戰艦,那其實是前文(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17384330544098&mod=zwenzhang)所說的、執政黨的花名冊手腳,以「重建」(Re-built RB)的明義建造新戰艦,規避在野黨的攻擊。比如1737年的第三代勝利號,她名義上是第二代勝利號的重建,可是「重建」之前10年,第二代勝利號已經拆毀,尚堪使用的木料保存在庫房裡了。下圖,帶有高大四層尾游廊的第三代勝利號。這四層尾游廊是她的辨識特徵,她最後在風暴中失事,跟高大的尾游廊不無干係——尾部過於沉重影響側風位時的操縱性。根本原因則在於該艦艦體的各個構件已經疲勞松動,最後艦體風暴中解體了。造成這一慘禍的根源則是:一方面,傳統英式造船習慣已經不適應18世紀上半葉這樣大型化的戰艦,需要引入更新的造艦技術,比如當時法國的造艦工藝(當時法國羅切斯特一位總工程師化妝偵察,深深體會英國拘泥傳統,許多設計和工藝並不合理。);另一方面,這樣考驗英國造船工藝極限的船體還要承擔28門42磅炮每尊三噸多的重量,在詹金斯耳朵戰爭中頻繁穿行風波里,實在不堪重負。根據這位法國間諜的記述,勝利號剛造好時在船台上船體結構就顯出疲勞磨損以及發霉腐壞的跡象。此後幾次大修都不解決問題,該艦搭載的倒數第二任艦隊司令更是堅信該艦不久後就會不堪重負,愣是討要到退休令逃過一死。(17世紀傳統英國造船技術和18世紀以來法國較為更加合理的造船技術,不是一朝一夕、在這里可以詳細描繪的,待到遙遠的將來。。。)

如果戰艦因為戰事緊急,去往美洲加勒比殖民地長期連續服役一年以上,因為那裡干船塢基礎設施缺乏,熱帶水域多海洋生物破壞船底船殼、多颶風天氣,這些船回航西歐後就像從小踏上奧運征途多年的退役老運動員,渾身傷病。此時只好入塢大修「Major Repair」,許多地方需要扒掉內外船殼和甲板條,露出下面的結構材料,大段大段地更換材料。這樣如果還能算是原來那艘戰艦的話,船體壽命也是十來年。

如果是戰時應急建造的戰艦,使用了採伐後不久,尚沒有充分乾燥的木料,木料含水量在20%至50%之間,當戰艦內部層層甲板封閉起來不見太陽光,木頭戰艦又並不水密,那麼船殼木料縫隙里積存水分、造成潮濕環境,就開始讓黴菌陰滋暗長,真菌一方面分泌消化酶降解木製纖維的木質素高聚糖,一方面真菌菌絲積存鹽分形成高滲透壓而吸干木料水分,最後木料就化作齏粉,這種腐朽當時人稱為「Dry rot」,因為不是木料泡在水裡朽壞的——實際上泡在水裡隔絕氧氣,真菌無法滋生,再加上海水,就可以殺死其它陸上寄生生物,所以英法船廠都有大水池用海水浸泡保存船體的橡木材料。未乾透的新木料造的船體壽命超不過5年,帶有部分腐朽的木料更抵抗不住風浪的拍擊,迅速松動。

風浪中錯動(Working)與甲板下陰暗處的霉腐(Dry rot),最後整個船變得不堪使用。曾經有記載一艘長期海上服役的輕型巡航艦回到港內後進入干船塢,水排掉後船體就解體了!因為失去了水體對水下船體的側面支撐,肋骨就像環箍不管用的木桶一樣散開了。同樣,17世紀70年代也有一個記錄,維修時已經拆除了一部分水線以上的船殼、甲板條。這個時候放掉干船塢里的水,因為船體結構件之間已然松動,少了水線以上船殼、甲板條提供的縱向連結,肋骨也開始散了。只好把船底鑿穿放水進來挽救船底結構的整體變形。同樣,風暴中船底開裂進水的例子也很多,也留下了一路保持水泵人力排水而免於沉沒、逃回港口的記錄。當大風大浪中,風鼓起帆,帆就拉扯著桅桿,於是桅桿就成了一根撬杠,如上圖,可以撬開船底的船殼造成漏水——其實風吹帆,帆帶動桅桿,桅桿撬動船底,這就是帆船推進的原理,只不過日常沒有這么明顯的撬開船底船殼。比如當年五月花號預備帶著清教徒開往北美,其實這幫來自英國內陸的鄉巴佬清教徒之前出航過一次,可是因為他們寓居地荷蘭的商人心眼壞,就借著他們鄉巴佬不懂航海的機會,騙他們買更高的桅桿,推力大說不定去得快,結果桅桿過高,漏水太多根本沒法橫渡大西洋就只好回來了。

勝利號縱剖視圖,可見三根桅桿都是直插到龍骨的。

以上多是各個局部的問題,只要小修、局部替換損害的構件即可。還有一類嚴重的、除非大修或重建不能解決的整體問題,這就是戰艦整體變形,也就是龍骨變形。龍骨上彎、下彎、側彎,就好比人的脊椎畸形,無論是雞胸駝背還是脊柱側彎都嚴重影響內臟等的正常定位和功能。比如美國的憲法號重型巡航艦,該艦於18世紀末計劃、建造,19世紀初造好入役。到了1812年英美之間爆發沖突的時候該艦已經服役了快10年(以上數字都是胖達的記憶,應該不準確,請看帖的朋友指正),這時候憲法號來了一次「大修」,其實這樣不一定比每年如無小修省錢。這時候憲法號的龍骨已經變形,這種變形有多大呢?不到50米長的龍骨的中腰部分,可以比首位部分拱起來數十厘米,也就是形變達到總長度的百分之一以上。這樣原本密集排列的肋骨之間就開了縫、張了嘴;原本留下來的、比較小的肋骨間距也拉大了。各個甲板條、內外船殼之間的縫隙也錯動、張開了,裡面為了防止漏水而填埋的松樹膠油裹著麻絮也跑出來了。

上圖,美國紀念1812年戰爭200年,於2012年發行的憲法號郵票。油畫來自某個博物館藏的某位畫家系列作品。

就是這個龍骨變形問題限制了帆船船體的長度。而且設計師和工匠們分析,這是因為木料強度有限,戰艦縱向強度不足。所以只有三層炮甲板的一等戰列艦,因為甲板層數多,縱向加強件多,所以才能造得最長;像憲法號這樣一層炮甲板卻比英國74炮戰列艦還長(胖達我的記憶,數據未現場核實),是一定要龍骨變形的。

要解決這個問題,打開通向大型化的大道,就要先分析這個問題的具體原因,當然了當時18世紀末、19世紀初的造船老司機可不是愛丁堡大學幫助瓦特改進蒸汽機的教授,他們只會按照自己的經驗與感受提出解決方案。

閱讀全文

與戰列艦發型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五保戶新衣服圖片 瀏覽:447
word如何圖片列印居中 瀏覽:173
qq頭像女生帶字的圖片 瀏覽:876
word在指定的文本框插入圖片 瀏覽:470
有翅膀仙子圖片高清壁紙 瀏覽:472
調整圖片位置word 瀏覽:407
龍簡單畫法圖片 瀏覽:611
男生搞笑圖片帶字 瀏覽:526
動漫男生圖片帶翅膀 瀏覽:308
通用led點陣文字圖片代碼 瀏覽:346
有美女唱歌的圖片 瀏覽:629
抖音最火圖片霸氣男生 瀏覽:624
簡單小人臉圖片 瀏覽:893
word內插入白底的簽字圖片 瀏覽:805
托下巴的動漫圖片 瀏覽:505
早好圖片文字 瀏覽:121
負重前行文字圖片背景 瀏覽:184
可愛桌面壁紙高清可愛圖片動漫 瀏覽:642
臉上長黑頭圖片大全 瀏覽:689
女孩乳頭圖片不看臉 瀏覽: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