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華山論鑒:造型奇特的古瓷瓶,主持人稱頭次見,究竟是幹啥用的
《華山論鑒》是一檔大型文化收藏類的節目,是由陝西衛視出產的。節目是邀請了許多知名的鑒定專家,愛好收藏的藏友需要鑒定自己的藏品時,便可以上節目來請專家們鑒定他們的藏品真假。他們還設定了“金牌店主團”,這些店主團的成員大多是古玩店主,在古玩方面可謂是經驗老道,他們具有收藏經驗和很強的鑒賞能力。這個瓷器產自於鞏縣窯,鞏縣窯是唐代當時最重要的次窯,唐朝生產的白瓷檔次非常高,是作為供瓷獻給皇上使用的,專家猜測,該藏友的這個古瓷瓶是給皇家佛前供具裡面的供瓷,地位非常之高。再者這個白瓷的釉光好、釉色純正、胎也白,像這個古瓷瓶這么完整的凈水瓶很少見,專家表示自己入行這么多年以來,也是第一次見到,於是給該凈水瓶35萬的估價,他表示這個價格是保守價,如果放到國際上可能會過百萬。
B. 前清古董花瓶價值多少錢
單憑一個朝代概念無法對古玩進行估價。
就瓷器來講,同一朝代的瓷器,不同年號、不同窯口、不同規格、不同畫片的瓷器價格千差萬別,相差極為懸殊。尤其是要看存世量,俗話講物以稀為貴。年代久的瓷器未必就比年代近的價格高。
以本題所講的前清古董花瓶為例。前清這個時間段泛指從1616年到1911年整個清朝時期,跨度近300年,僅從順治入關就前後經歷了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十個皇帝年號,每個年號出產的瓷器的器型、紋飾、款識、用料均不相同,類似的物品不同年號出品的價格各有不同;宮廷窯;地方官窯、民窯精品、一般民窯出產的價格懸殊更大;燒制規格和燒制工藝不同使得不同規格、不同彩料、不同燒制數量的瓷器價格進一步拉大。
僅以問題中給出的判斷依據,只能說該瓶的價格評估區間從數百元到數百萬元之間。比如同為前清花瓶,嘉慶時期的42厘米高的青花勾連紋盤口瓶價格為1500元左右,而雍正時期的同等高度琺琅彩人物瓶價格則達到400萬元。因此如果估值只能看實物,至少也要看到清晰的照片才能給出初步判斷。
C. 這一對古董花瓶,大家有懂幫忙看下值多少錢
「「帽筒」興起於清朝咸豐年間,興盛於上世紀前半葉,至今已有150餘
年歷史。初始,「帽筒」用於置放帽子;後來,發展成為居家擺設、女兒出嫁時的必備陪嫁品。「帽筒」以製作工藝、制式、繪畫等,飽含了我國一個半世紀的民風民俗,成為雅俗共賞的古董瓷器之一。 帽筒,俗稱「官帽筒」,是清代官員在上朝之前休息時置放花翎頂戴用的。創制於嘉慶年間,在同治、光緒年間流行得到普及,進入尋常百姓家。由於它同時具有實用和陳設性,後來被民間廣泛接受,隨著清朝的沒落,光緒後期到民國初期,帽筒逐步演變為普通人家的陳設器
價格:500-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