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男子長得像彌勒佛,迅速走紅,因為長相「佛系」就走紅的例子還有哪些
長相可以說是天生的,但長相會深刻的影響我們的生活,比如最近一男子因長相佛系而走紅。有的時候,因為一些極其相似的長相,也會給人的人生帶來巨大的改變,或者意外或者驚喜。
有一句話我非常喜歡,長得漂亮是優勢,活得漂亮是本事,雖然這句話可能已經很老透了,但是放在現在的生活中仍然是適用的。基因怎麼樣是父母給的,我們改變不了什麼是什麼,長得像誰都不是自己,並不能讓一個人的人生過得優秀,更多的還是要靠一個人能力高低來決定。
2. 動漫最色角色大盤點!除了彌勒銀時山治還有誰
動漫最色角色大盤點!除了彌勒銀時山治還有誰?
看過很多不動漫的人,無形中也了解到很多動漫里邊的人物,而里邊有一些人顯得特別帥氣,尤其是抽煙的樣子,動作很流暢。拿著煙,騰吐之間特別有魅力。這里邊除了山治和銀時,還有好多的吸煙帥男,而帥哥大都是很色的,而且也是因為他們的吸煙動作吸引的很多小夥伴們都開始迷上吸煙。
在《銀魂》里邊也有一個特別喜歡抽煙的人物土方十四郎,而且他還有愛吃蛋黃的嗜好,工作方面卻特別的嚴厲,他把他的下屬都要求的特別嚴格。他那個熟練的抽煙動作更像是與生俱來的,動作非常流暢,給人一種很帥氣的感覺,情節比較色,說起喜歡抽煙來,在《名偵探柯南》里邊也有這么一個,經常會抽煙的鏡頭,這個人物就是毛利小五郎,他自己風趣的說自己不是在抽煙,是在抽寂寞,看來是想女人了。
3. 彌勒有賣戒酒葯的嗎
採取行動
我們越想要遠離酒精,想喝酒的念頭就越揮之不去。因此簡單地遠離酒(或不去想喝酒)是不夠的。
一旦停酒之後 ,那些空餘出來的時間要如何打發? 我們中大部分人都有正式工作要做,但仍然有許多空出的時間必須打發。所以我們必須培養新的愛好、安排豐富多彩的活動,以填補這些時光,同時也給原本一度沉迷於酒精之中的精力找到適當宣洩的渠道。
可以做的適合於我們並有意義的事有很多。
1.戒酒的初期,可以散步或者快走。尤其是去未曾到過的新地方。去公園或鄉間小道悠閑地漫步,但不是累人的急行軍。
2.閱讀。雖然我們有些人無法定下心來看書, 但是我們真的該好好看一些書籍,以此使自己開闊視野,增加生活的閱歷,同時更加專心。
3.逛博物館或畫廊,有些人選擇攝影也很不錯。
4.游泳、跑步、騎自行車、瑜珈或醫生建議的其它運動。
5.著手處理忽略已久的家庭雜務。整理衣櫃、梳妝台、將文件分門別類歸檔、或是處理我們拖延很久的事務。但我們在做這些事時,不要貪多,量力而行。不要一次清理整個廚房或是整理所有文件, 而是一次清理一個抽屜或一個檔案夾,其它工作改天再做。
6.嘗試培養新的嗜好。選擇不會太昂貴或要求太高、純粹娛樂消遣、沒有競賽壓力卻令人耳目一新、振作精神的活動。例如歌唱、寫作、熱帶魚、木工、籃球、烹飪、賞鳥、業余表演、木雕、園藝、吉他、電影、舞蹈、石雕、盆栽、收藏等。許多人發覺,自己現在真正喜愛的活動竟然是過去從未考慮嘗試的嗜好。
7.重拾往昔樂趣。一件你多年沒有潤色的水彩畫、撞球或圍棋、閱讀札記等,延續這些愛好。但如果覺得已不再適合你,就直接舍棄。
8.去上課。學習日語或是英語?喜愛歷史或數學?想了解考古學或人類學?或者烹飪、電腦操作,那就去參加函授課程、電視大學或成人教育(只為興趣,不一定要有學分證書)。還有很多地方都有每周只要上一天的課程,何不嘗試一下?上課不僅可以開闊視野,更可以拓寬生活領域。萬一你對上課內容感到厭倦,不要猶豫馬上退出。學會放棄對自己無益或是沒有正面、積極、健康意義的活動,我們才能夠鼓起勇氣重新面對,才有機會去領略喝酒之外嶄新的生活層面。
9.自願去做一些有用的服務。許多醫院、兒童服務機構、社會福利團體都非常需要志願者提供各項服務。我們可以有很多選擇,當我們能夠對他人有所貢獻時, 即使只是微不足道的服務 ,我們也會覺得特別受用,甚至在談論參與這些活動的過程及其相關訊息時,我們也會感覺非常有興趣而特別投入。
10.打扮自己。我們大部分人知道很多方式剪個新發型、穿件新衣服、換副眼鏡、甚至更新牙齒,都會有出乎意料、令人愉悅的效果。
11.放鬆地玩!並非我們日常生活中所作的每一件事都一定必須要積極進取、求新求變。我們也需要去做一些純粹只為了興趣的活動,諸如你喜歡的風箏、動物園、喜劇電影、靈魂音樂、偵探小說等等;都不喜歡的話,找其它一些好玩而又與喝酒無關的活動,純粹為了犒賞自己。
4. 彌勒佛雕件上有頭發嗎
你見那個受戒的和尚留了頭發,彌勒佛是開悟了,證得了果位,正知正見的大覺者。彌勒佛也是從剛開始的凡僧修得的現在的成就,怎麼會有頭發。
5. 現在年輕人創業,做什麼比較好呢
創業做小吃店、理發店、童裝店好,這些都比較有前景,以下是具體介紹:
1、小吃店
快餐小吃店一般4—6平方米就可以運營,這樣的小店租金便宜,而且客流量大,賺錢比較快。開一家快餐小吃店在經營品類方面可以選擇烤餅、雞排、鹵味等。門店位置通常選在小吃街、菜市場附近、寫字樓、商業街等人流量大的地方。
除了女人的錢很好賺,還有賺兒童的錢也很輕松。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需要什麼盡量都會滿足。而童裝市場也是相當廣闊的,小孩長得都比較快,服裝更新換代也比較快。並且隨著國家二胎政策的推行,童裝市場的前景也會越來越好。
6. 這叫什麼頭型(男)
叫 莫西干 叫他兩邊打薄 表剃光就行
彌勒 平頭撒 俗稱 楊梅頭http://image..com/i?ct=503316480&z=0&tn=imagedetail&word=%D1%EE%C3%B7%CD%B7&in=2875&cl=2&cm=1&sc=0&lm=-1&pn=3&rn=1&di=1115019116&ln=392&fr=
叫他給你理個越獄頭就是了
7. 佛像的種類,比如觀音佛像,彌勒佛像,十八羅漢佛像,求詳細介紹比較全的資料
菩薩,有文殊、普賢、彌勒、日光、月光、虛空藏、地藏,以及隨侍阿彌陀佛的二十五菩薩、觀世音等,不勝枚舉。其中觀世音菩薩尤為著名。觀世音菩薩又稱觀世音大士、觀自在、白衣大士等。菩薩兩字是梵語菩提薩埵的縮寫,也有譯成大道心眾生、大士、高士、覺有情等。
明王,有不動明王、降三世、軍荼利、大威德、金剛夜叉等統稱「五大明王」。明王是擁護三寶、護持國土、保護人民的。有時現佛的忿怒身,以光前的智慧來制服一切惡魔和障礙,看起來具有極恐怖的威嚴。如不動明王是大日如來,降三世明王是阿閦如來,軍荼利明王是寶生如來,大威德明王是無量壽如來,金剛夜叉明王是不空成就如來等的忿怒身。明王,大多屬於密教。
天的種類更多,形象較威猛的,有四天王、梵天、帝釋天等;較溫柔的,有辨才天、吉祥天、技藝天。另有所謂天龍八部、十二天、葯師十二神將、般若十六善神、觀音二十八部眾等,其中的男性均手持劍戟,身穿甲胄,勇猛異常;女性均美麗、高雅,好似仙女下凡。
佛教寺院各殿中的佛像
在佛教的殿堂,有各種不同的佛、菩薩、羅漢守護神像,這些塑像有時是代表某種教義上的理想,博愛的象徵,或具有力量而為眾生膜拜的目標。
三門殿
兩大金剛 佛寺三門殿內,在門的兩旁塑兩大金剛像。此即手侍金剛杵(印度古代最堅固的兵器)警衛佛的夜叉神,又叫「執金剛」。傳說佛常有五百執金剛隨從持衛,其主要者名「密跡金剛」。
天王殿
三門殿內的第一重殿叫天王殿,殿內供俸四大天王、彌勒菩薩、韋馱天,有的還有帝釋天、梵天、伊舍那天、羅剎天、焰摩天、阿修羅王、那羅延天、干闥婆天,正中間供的是彌勒菩薩。彌勒菩薩像後供韋馱天,面向北,東西兩旁供四大天王像。
彌勒菩薩 名「阿逸多」,是釋迦牟尼的弟子,南天竺人,後來由人間生在兜率天內院中教化菩薩。據佛經上講,釋迦牟尼佛的教法流傳一萬二千四十九年,如果眾生能夠依正法行持,可以護持法命的。再過八百餘年後,彌勒菩薩由兜率天下生此世界成佛。
韋馱天 傳說唐道宣律師曾與天人會談,說及南立天王部下有一位韋將軍常周行東南西洲,護助諸出家人。宋代以後,使在寺中塑了韋馱天像,又和佛經中所說的韋馱天相混,一般稱為韋馱菩薩。
四大天王 東方天王名「提名羅吒」,此雲持國,能保持國土,是帝釋天的主樂神,手中琵琶以作標幟,護東方弗提婆洲人民。南方天王名「毗琉璃」,能令他人善根增長,所以手中持劍,護南閻浮提州人。西方天王名「毗留博叉」,此雲廣目,能以凈眼觀察護持人民,領諸龍及富單那,所以手中纏繞一龍,護西瞿耶尼洲人。北方天王名「毗沙門」,此雲多聞,有大福德,護持人民財富。右手持傘,表福德之義,護北郁單越洲人。
帝釋天 梵名為因陀羅,全名為釋提桓因,為忉利天的主神。常持如意寶瓶,現慈悲柔軟相,統帥三十三天,依其自己的本誓,可操縱自如。傳說在迦葉佛滅度後,有一貧女發心修造一座佛塔,當時有三十二人願同心協力完成,後來此貧女即依此功德,成為忉利天王,此三十二人亦輔弼西方,成為三十三天。他的形象,依《金剛頂瑜伽護摩儀軌》:「乘白象,住五色雲中,身作金色,右手持三鈷當心,左手托左胯,左腳下垂,有三天女,各手持蓮華盤,盤中盛青蓮華,或盛雜華。」除此種形像外,有右手執獨鈷,乘六牙白象者,有坐荷葉座或坐金山,受蓮華供養的等等不一。
梵天 常與帝釋天並稱,亦名大梵天。《十二報恩經》說他「為天王之主,眾生之父,此天喜時,器世間安穩,無***。劫初時,此天創世間,眾生不亂,此為天主喜之故。此天嗔時,世間不安,有種種病,連草木悉皆苦惱,迷惑眾生,各各如醉人」。其形像有二臂、四臂不等,《大日經》說「戴發髻冠,坐七鵝車中,四面四手。一手持蓮華,一手持數珠,以上是右手;一手執軍持,一手作唵字印,以上是左手。此印稍屈食指,余指皆伸……而作語狀,名為凈行者之吉祥印。」
伊舍那天 伊舍那為梵名,譯作欲樂,或說是摩醯首羅天的變化身,亦名大自在天。其形像為:乘黃豐牛,左手持劫波杯,盛皿,右手持三戟槍,肉色清青,三目忿怒,二牙上出,以髑髏為瓔珞。頭冠中有二仰月,持二天女花。
羅剎天 他曾竊取釋尊的舍利,逃亡時,為韋馱天所追擊,因他誠心誠意地奉侍北方多聞天王,是護持佛法的善神。其形象:乘白獅子,身著甲胄,左手持刀豎起,右手拇指押中小二指,赤肉色,二天女侍於左右,持二羅剎鬼三股戟。又,在胎藏界外金剛部的形像是:通身黃色,披甲,發上有冠,冠有繒,兩頭飄上,目稍作怒視,右手當腰側執刀,左手豎掌向左,屈無名指及小指,為大拇指所押,面向右方。
焰摩天 俗名閻羅王,常住閻浮洲南方,鐵圍山外部的地獄。統率十八冥官,八萬獄卒,審判墮來此處者,加以懲罰,其別名為遮止王,或靜息王即由此而來。一說焰摩王與其妹,協力主宰地獄界,兄焰摩主審判男性,其妹專懲罰女性的罪惡,兄妹並稱,故名雙王。焰摩王形像是:乘水牛,右手抱人頭幢,左手仰掌,有二天女為其侍從,二鬼使者持刀、持戟,赤黑色,右腳下垂。又一種形像是:右手側仰掌,指頭向右少豎,左手向內執檀荼杖,頭上有金半月形,上有一人頭幢,乘卧白水牛,垂左腳,其牛在(左毛右包)座上,面向右方。此為外金剛部院的形像。
阿修羅王 阿修羅王為八部眾,或六道之一,是阿修羅界的主宰者,常與三十三天猛烈交戰,就中與忉利天的帝釋交戰最為激烈,從未終止。他的形像為遍身赤色,表示為猛惡無比的忿怒形,三面,立火焰發,二手合掌,二手合捧寶玉而立。
那羅延天 此天本誓為排惡勸善,力大無窮,手執杵柄,常乘迦樓羅鳥,自由自在地飛翔於空中。後世欲得非凡力量的人,專祈請此天。他的形像為周身青色,赤發,有三面,正面三目,兩邊面貌為獸形,左面似豬頭,青色,右面未祥,白色。又有一種形像沒兩邊面,冠上系繒,兩端飛上,右手開肘豎掌,屈中、無名、小指三指,舒食指,承輪腰,左手作拳叉腰,乘迦樓羅鳥,右腳垂下,其鳥張翼,面向右。此天形像不一,有二臂、四臂,或八臂等數種。但獨立一尊的形像尚不多見。
乾闥婆天 此王專食香而飛行於虛空中。傳說是當燃香時,在剎那間所發生的一中微妙的香氣,把他神格化而成,其食香、尋香的名稱即由此而得名。傳說此天縛有十五頭惡鬼,專守護嬰兒胎兒。其形像為著甲胄,披獅子冠,身黑赤色,左手持如意珠,右手執三股戟,持十五鬼頭。左右安摩利支天及訶利帝母,圍繞十五鬼神。此神又為觀音二十八部眾之一。
釋迦牟尼佛像 大雄寶殿即是正殿,或稱大殿,大殿是稱贊釋迦牟尼佛威德高上的意思。釋迦牟尼像有各種不同的姿式,主要的有兩種:一種是結跏趺坐,左手橫置左足上,名為「定印」,表示禪定的意思;右手直伸下垂,名為「觸地印」。這種姿勢的造像名為「成道像」。一種是結跏跌坐,左手橫置左足上,右手向上屈指作環形,名為「說法像」。另外有一種立像,左手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名為「旃檀像」像;左手下垂,名「與願印」,右手上伸,名「施無畏印」。
最多的釋迦牟尼像旁立有兩尊塑像,一老年,一中年,這是佛的兩位弟子。年老的名叫「迦葉尊者」,中年的名「阿難尊者」。佛陀涅盤以後迦葉尊者繼領徒眾,後世稱為祖,迦葉涅盤後,阿難尊者繼領徒眾,後世稱為二祖。
三身佛 當中一尊是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表示將佛陀所說的真理加以人格化而形成的真理佛,就是法身。左旁一尊是報身佛,名「盧舍那佛」,又譯為受用身,又稱為等流身。是從法界等流而來的佛身,亦即等同法界而流入的理想佛身之謂。右旁一尊是應身佛,名「釋迦牟尼佛」,又譯為化身,又稱為應化身,表示隨緣教化各種不同的眾生的佛身。邊與報身相同,並不是遍歷三世十方、普遍存在的完全圓滿的佛身,而只是在特定的時代與地域、配合著特定的對象;在特定的時處,為了救度特定的人所出現的佛陀。
三世佛 中間一尊是我們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左邊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葯師琉璃光佛,結跏趺坐,左手持缽。表示甘露,右手持葯丸;右邊是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結跏趺坐,雙手疊置足,掌中有一蓮台,為接引眾生的意思。
三世佛又有以過去、未來、現在為三世的。正中是現在佛,即釋迦牟尼佛;東邊是過去世的迦葉佛;西邊是未來世的彌勒佛。
毗盧佛 乃《華嚴經》所說蓮華藏世界的教主。其所坐蓮座是千葉蓮花,每一蓮瓣上有一尊小佛,那是應身釋迦佛。這每一蓮瓣代表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整個蓮座代表華藏世界。
接引佛 是阿彌陀佛立像,右手垂下,作「與願印」;左手當胸,掌中有金蓮台,用為引眾生之像。
東方三聖 中為葯師如來,全稱葯師琉璃光如來,亦稱大醫王佛、醫王善逝等,是東方凈琉璃世界教主。左首為日光遍照菩薩,右首為月光遍照菩薩。
西方三聖 中為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主。左首為觀世音菩薩,右首為大勢至菩薩。
華嚴三聖 中為毗盧舍那佛(舊譯為盧舍那,新譯為毗盧遮那)是華藏世界(佛報身之凈土)的教主(天台宗以毗盧遮那佛、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為法身佛、應身佛)。左首是文殊菩薩,專司智慧,故有大智文殊師利菩薩之稱。頂結五髻,手持寶劍,表示智慧銳利。塑像多騎獅子,表示智慧威猛。右首為普賢菩薩,塑像多騎六牙白象。
五方佛 有的寺院大殿里塑的是五尊佛。正中是法身佛,名毗盧遮那佛;左手第一位是南方寶生佛,表福德,第二位是東方阿閦佛,表覺性;右手第一位是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第二位是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
十八羅漢 一般漢族地區寺廟的大雄寶殿兩邊供有十八羅漢像,這十八羅漢到底是誰?是根據什麼經典,什麼時代才開始塑造他們的像呢?
十八羅漢是由十六尊者再加上其他兩尊羅漢組成的,因此,要談十八羅漢,須先從十六尊者談起。這十六位尊者,在慶友(即難提蜜多羅,斯里蘭卡人)所著《法住記》中的名字是:
①賓度羅跋墮闍(即賓頭盧頗羅墮)尊者,②迦諾迦伐蹉尊者,③舉缽羅漢(即迦諾迦跋厘墮闍尊者),④蘇頻陀尊者,⑤諾距羅尊者,⑥跋陀羅尊者,⑦迦理迦尊者,⑧伐闍羅弗多尊者,⑨戌博迦尊者,⑩半托迦尊者,⑾啰怙羅尊者,⑿那伽犀那尊者,⒀因揭陀尊者,⒁代那婆斯尊者,⒂阿氐多尊者,⒃看門羅漢(即注荼半托迦尊者,也即周利盤陀伽)。這十六羅漢,又稱為住世十六尊者。
在十六尊者之外加上嘎沙鴉巴(降龍)尊者和納達密答喇(伏虎)尊者即成為十八羅漢。因為這兩位尊者都各具神通,能降龍伏虎,因此他們加入十六尊者之中而成為十八羅漢,是比較合理的。
關於十八羅漢的名稱,茲略舉如下:
舉缽羅漢(迦諾迦跋厘墮闍尊者) 是一位化緣的和尚。他化緣的方法是舉起鐵缽向人求乞。修成阿羅漢果後,人稱舉缽羅漢。
伏虎羅漢(賓頭盧尊者) 他修行出家的寺門外常有虎嘯,他認為虎是餓了,便將食堂上眾和尚的飯菜取出一些給虎吃。這樣一來,老虎就被他收伏了,故名伏虎羅漢。
喜慶羅漢(迦諾迦伐蹉尊者) 是古代印度的一位雄辨家。有人問他什麼叫做「喜」?他解釋說:「由聽覺、視覺、嗅覺、味覺和觸覺而感到的快樂謂之喜。」又問:「什麼叫做『慶』?」他說:「不由眼耳鼻口手所感覺的快樂,就是慶,例如誠心向佛,心覺佛在,即感快樂。」
看門羅漢(注荼半托迦尊者) 他到人家化緣,常用拳頭拍門叫屋內的人出來布施。後來佛陀賜一根錫杖,他化緣時用以在人家門前搖動,人家聽到這聲音果然開門布施。這錫杖後來成為和尚的禪杖。
長眉羅漢(阿氐多尊者) 他生下來就有兩條長長的白眉毛。原來他前世是一位和尚,因為修行到老,毛發都脫落,只剩兩條長眉毛,死後再轉世為人,他的父親就送他出家,終於修成阿羅漢果。
***羅漢(諾距羅尊者) 是一位大力羅漢。原是一位戰士,後來出家,他的師父叫他***,放棄從前當戰士時那種粗野觀念。所以他在***時仍現出大力士的體格。
挖耳羅漢(那伽犀那尊者) 他是一位論師,因論「耳根」,而聞名印度。所謂「耳根」是由於覺醒而生認識,是人類認識世界的六種根源之一。佛教講六根清凈,其中耳根清凈最為第一。因為那伽論耳根最到家,所以取挖耳形狀以示耳根清凈。
騎象羅漢(迦理迦尊者)他本是一位馴象師。象是佛法的象徵,比喻象的威力大,能耐勞又能致遠。他出家後證阿羅漢果,故名騎象羅漢。
坐鹿羅漢(賓度羅跋羅墮闍) 原是印度優陀延王的大臣,忽然發心出家,優陀延王苦勸不聽,遂循入深山修行。一天,他騎鹿回宮,勸導國王出家,用種種比喻說明慾念之可厭,結果國王讓位於太子而出家。故人稱他為騎鹿羅漢。
開心羅漢(戌博迦尊者) 他是中天竺太子,其弟不服而作亂,他說:「我心裡只有佛,沒有想當國王。」遂打開衣服,弟弟見他心中果有一佛,遂不作亂。故人稱他為開心羅漢。
探手羅漢(半托迦尊者) 因他打坐時常用半跏趺坐法。打坐完畢即雙手舉起,長噓一口氣,故人稱他為探手羅漢。
托塔羅漢(蘇頻陀尊者) 是佛陀的最後一位弟子。由於塔是瘞藏佛骨的,因而塔也成為佛的象徵,他為了紀念佛陀,特製一塔隨身攜帶,故名托塔羅漢。
芭蕉羅漢(伐那婆那尊者) 相傳他出生時雨下得正大,後園的芭蕉樹被大雨打得沙沙作響,遂取名「雨」(伐那婆那梵文是雨的意思)。他後來出家常在芭蕉下用功,故名芭蕉羅漢。
過江羅漢(跋陀羅尊者) 他的母親懷孕臨盆產他於跋陀羅樹下,因取名跋陀羅,後遂往出家。相傳東印度群島的佛教,最初是由他傳去的,他由印度乘船到東印度群島中爪哇島去傳播佛法,因此稱他為過江羅漢。
布袋羅漢(因揭陀尊者) 他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常攜帶布袋入山捉蛇以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並拔去蛇的毒牙復放生於深山,因發善心而證阿羅漢果,他的布袋原作裝蛇之用,故稱布袋羅漢。
降龍羅漢(慶友尊者) 古印度有惡魔波旬,他煽動那竭國人,四齣殺害和尚,盡毀佛殿佛塔,將所有佛經刦帶到那竭國去,當時龍王發動洪水淹沒其國,把佛經收藏於龍宮,後由慶友尊者降服龍王取回佛經,因此取名降龍羅漢。
笑獅羅漢(羅弗多尊者) 原是一位獵人,後出家戒殺,將證阿羅漢果時,有兩只小獅走到他的身邊感激他放下屠刀。他得道後,常把小獅帶在身邊,故稱笑獅羅漢。
沉思羅漢(羅怙羅) 佛陀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修行著名。「密行」就是在沉思中能知人所知,在行動時能行人所不能行,他的沉思,就是在思智慧與行動,故稱沉思羅漢。
三大士 在正殿的佛像背後,往往有坐南向北的菩薩像,一般是觀音或是文殊、普賢、觀音三大士的像,文殊騎獅子,普賢騎六牙白象,觀音騎金毛犼。文殊「頭戴五髻冠,右手持智劍,左手執青蓮華」代表智慧。普賢右手執金鋼杵,左手執金鋼鈴,頭戴五佛寶冠。
海島觀音 一般是在大殿背後修海島,面北設觀音像,立海島上。四周依《法華經普門品》作觀音救八難的塑像。在觀音像兩旁有善財童子。
觀音殿
觀音殿又名大悲壇,此殿供奉觀世音菩薩。
三十三體觀音 三十三體觀音,是我國唐宋時代及日本民間信仰的觀音集合而成三十三體的,茲分別解說如下:
楊柳觀音 觀音的利生是隨順眾生的願望,恰似楊柳隨風盪漾,因而得名。此形像為:右手執楊柳枝,左手掌張開,舉手胸前。
龍頭觀音 表示出在雲中乘龍的姿式,是三十三身觀音內的天龍身。
持經觀音 坐於崎嶇的岩石上,右手執經卷,是三十三身觀音內的聲聞身。
圓光觀音 在圓光中現出色身,合掌坐於岩石上,若有人不幸遭遇刑戮時,念此觀音,可使刀折,而身免危害。
游戲觀音 乘五彩雲,左手安放於偏臍處,作游戲法界像,即是《普門品》中「墮落金剛山」一句的象徵。
白衣觀音 坐於敷有軟草的石上,結定印,作結跏趺坐姿勢,是三十三身觀音內的比丘、比丘尼身。
卧蓮觀音 合掌坐於池中長出的蓮華座上,是三十三身觀音內的小王身。
瀧見觀音 倚於斷岩上觀瀑布的姿勢,即是《普門品》中「火坑變成池」一句的象徵。
施樂觀音 右手撐頰,倚於膝上,是《普門品》中「如日虛空住」一句的象徵。
魚籃觀音 司排除羅剎、毒龍、惡鬼等障礙。其像一為乘於大魚背上,一為手提盛有大魚之籃,是《普門品》中「或遇惡羅剎」一句的象徵。
德王觀音 趺坐於岩上,左手置於膝上,右手持綠葉一枝,是三十三身的梵王身。
水月觀音 在月下乘一蓮華舟,盪於海上,靜靜地飄盪在波浪上賞月,是三十三身的辟支佛身。
一葉觀音 乘一片蓮華,悠然飄盪於水面上,是三十三身內的宰官身。
青頸觀音 坐於斷岩上,左膝立起,右手放在膝上,左手扶著岩壁,是三十三身內的佛身。
威德觀音 左手持蓮華,右手著地,在岩上觀水的姿勢,是三十三身內的天大將軍身。
延命觀音 右手掌頰,倚於水邊岩上,悠然而欣賞水面景物,是《普門品》內「咒詛諸毒葯」一句的象徵,能除此諸害,而得延命。
眾寶觀音 右手著地,左手置於立著的膝上,是三十三身內的長者身。
岩戶觀音 端坐在岩窟內,悠然地欣賞水面,是《普門品》中「蚢蛇及蝮蠍」一句的象徵。
能凈觀音 佇立海邊岩上,作靜寂相,是《普門品》中「假使黑風吹」一句的象徵。
阿耨觀音 左膝倚於岩上,兩手相交,眺望海景,若有人在海上遭遇龍魚諸鬼大難時,念此觀音,可免風波之險。是《普門品》中「龍魚諸鬼難」一句的象徵。
阿摩提觀音 其形像為白肉色,三目四臂,乘白獅。身有光焰,天衣瓔珞,慈容諦視左方。在三十三身內所現是左膝倚於岩上,二手置於膝上,是三十三身中的毗沙門身。
葉衣觀音 坐於敷草的岩上,身披千葉衣,頭戴寶冠,冠上有無量壽佛像,瓔珞環釧,身有圓光,四臂,右第一手持吉祥果,第二手施與願印;左第一手持鉞斧,第二手持(上皿下絹)索,是三十三身中的帝釋身。
琉璃觀音 別名香王觀音,乘一片蓮華,輕浮水面,雙手捧香爐。是三十三身中的自在天身。
多羅尊觀音 直立乘雲的姿勢,是《普門品》中「或值怨賊繞」一句的象徵。
蛤蜊觀音 此尊形象出現於蛤蜊貝殼中,是三十三身內的菩薩身。
六時觀音 右手持梵夾的立像,是三十三身中的居士身。
普照觀音 雙手披衣,立於山嶽之上,是三十三身內的大自在天身。
馬郎婦觀音 自披天衣,兩手重立,是三十三身內的婦女身。
合掌觀音 合掌立於蓮華台上,是三十三身內的婆羅門身。
一如觀音 坐於雲中蓮華座上,立左膝,是《普門品》中「雲雷鼓掣電」一句的象徵。
不二觀音 兩手垂重,乘一片蓮葉,浮於水面,是三十三身中的執金剛神身。
持蓮觀音 乘坐蓮葉,兩手執蓮莖的姿勢,是三十三身內的童男童女身。
灑水觀音 右手執灑杖,左手執灑水器,作灑水相,是普門品中「若為大水」一句的象徵。
觀世音菩薩又作千手觀音、十一面觀音、聖觀音、如意輪觀音、准提觀音、不空(上皿下絹)的年代,索觀音、大白衣觀音、葉衣觀音等等。
大白衣觀音
大白衣觀音 形像均為二臂,但印契則不一:1.身白黃色,左手持蓮花,右手施與願印;2.左手持棒或(上皿下絹)索,右手執般若梵夾;3.右手楊掌,左手持未開蓮華;4.左手垂下,右手持蓮華;5.左手施與願印,右手持寶珠;6.左手持寶劍,右手執楊柳枝;7.左手捻念珠,右手持印文;8.右手持念珠,左手拇指、無名指相捻;9.左手持念珠,右手覆於左手上;10.二臂印鑰及持楊柳枝像;11.左手持紅邊華,右手印合曳下持印等。
四臂觀音
四臂觀音 時輪院和歡喜金剛院多供奉此聖像,其形象有四頭,為藍、白、紅、灰色,有四臂兩腿,身體藍色,兩腳踏仰卧男體像,為藏傳佛教密宗本尊之一。
六觀音
千手千眼觀音 即大悲觀音,簡稱千手觀音。觀世音在過去無量劫,聽千光佛靜住如來說《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發誓要利益一切眾生。於是長出千手千眼。寺院一般造型是兩眼兩手下,左右各具二十手,掌中各有一眼,共四十手四十眼,各配二十五「有」(三界中二十五種有情存在環境,包括欲界十四種、色界七種、無色界四種等)而成千手千眼。
聖觀音 亦稱正觀音、聖觀自在,是諸觀音的總體代表,其形像具如上述。即通常所說的觀音。
馬頭觀音 以馬置於頭,亦稱馬頭大士,觀世音的自性身。形像憤怒威猛,摧伏妖魔,故亦稱「馬頭明王」。
十一面觀音 即大悲普照觀音。其形像:一瞋面,化惡有情;二慈面,化善有情;三寂靜面,化導出世凈業。這三面教化三界便有九面。九面上有一暴笑面,是表示教化事業需要有極大威嚴和極大意樂方能
無懈而成就。最上有一佛面,是表示以上一切總為成佛的方便。
准胝觀音 即天人丈夫觀音。「准胝」意為清凈,是自性凈潔的意思。其形象為三目十八臂。
如意輪觀音 即大梵深遠觀音,手持如意寶珠和輪寶,分別表示滿足眾生祈願和轉***。密號(密教又稱灌頂王)名持寶金剛,有六臂,即「手執如意寶,六臂金色身。」
白觀音
因菩薩常著白衣,亦稱「白衣大士」;又常坐於白蓮華中,故亦稱「白處觀音」。白表示心之潔凈;又白者,即是菩提之意,住此菩提之心,即是「白住處」。
綠度母
度母,是梵名,全稱聖救度佛母,我國古代稱多羅菩薩、多羅觀音,共有二十一尊,皆為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綠度母即二十一尊度母之一,此尊現少女像,全身綠色,一面二臂,現慈悲像。頭戴五佛寶冠,身佩各種珠寶,著各色天衣,下身重裙,以示庄嚴;坐菩薩座於蓮花月輪上,右足呈蹍踏伏,左足卷屈。右手向外置於右膝上,作施願印,持烏巴拉花,左手置於胸前,亦持烏巴拉花。修持此尊密法,能斷生死輪回之苦,消除一切魔障、業障、病苦等,並能消災、增福、延壽、廣開智慧,凡有所求,無不如願成就,且命終往生極樂世界。
地藏殿
供奉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大乘經中所說的菩薩,形象一般是結跏趺坐,右手持錫杖,表示愛護眾生,也表示戒修精嚴;左手持如意寶珠,表滿眾生的願。也有的是立像。
祖師殿
供奉達摩禪師,殿的正中是禪宗初祖達摩禪師,左方是達摩六傳弟子慧能法師,右方是慧能的三傳弟子百丈懷海禪師。
羅漢堂
供奉五百羅漢,佛經中所說的隨侍佛陀的五百個羅漢,也有的說是佛滅度後,結集三藏的五百個羅漢。
佛菩薩像有什麼姿勢和形象
佛菩薩像,有立像、坐像、倚像和卧像四種。其中佛與菩薩像多為立像或坐像;倚像一般少有。天部像多為立像,有直立,有向前伸出一腳的,有身軀微向前傾的,有合掌的,此即侍立像。
坐像有正結跏趺坐像,兩膝跪地的長跪像,還有右膝跪地左腳直立的等等種類。
卧像,又稱涅盤像,此像只有釋迦如來涅盤像一種。
佛菩薩的形像,大體上可分為:佛形、菩薩形、聲聞形、童子形、天女形、忿怒形、神王形、鬼形以及畜牲形等。
佛形:具有三十二相,頭部有圓形隆起,稱為肉髻,這是佛的特相之一。發型如螺髻發,或波狀發,除身披寬袈裟外,不用環釧等裝飾。但大日如來,除頭戴發髻天冠,身穿輕妙衣服外,又有瓔珞環釧等,這是因為他是在色究竟天成道所准許的儀相。
菩薩形:除地藏菩薩外多為在家居士像,大都身穿裙,披天衣,頭戴寶冠,以耳環、頸瓔、腕釧、臂釧、足釧等裝飾其身。
聲聞形:又稱比丘形。光頭,身披天衣,與佛形相似,但頭上無肉髻。
童子形:簡稱童形。頂上結發,其顏貌為天真活潑的少年形。
天女形:又稱女形。具有乳房以表現女性,如般若菩薩、吉祥天、辯才天等。
忿怒形:全身作極忿怒形像,或以蛇為瓔珞,或以虎皮為裙,手持劍、輪等器杖,後背有大火焰,狀貌可怖,如明王部形像。
神王形:是身穿甲胄的護法善神。
鬼形、畜形:羅剎夜叉的像貌和鳥獸的形像為鬼畜二形。如深沙大將、迦樓羅王等。
佛菩薩無論是坐像或立像,普通都穿著袈裟、裙或甲胄等。袈裟披在兩肩的叫通肩;披在左肩,右肩袒露著的叫做偏袒右肩。明王、天諸神像有圍著猛獸的皮,有穿甲胄的以表示勇猛雄健。
8. 洗頭發時配戴的彌勒佛繩子突然斷了代表什麼
不可以佩帶佛菩薩的,那是褻瀆佛菩薩的行為!佛菩薩像是安置供奉的,不是佩帶在身上的。印祖早就譴責過世間的這種褻瀆行為,此風氣到今天還不絕!你真正信佛的話,就把佛菩薩恭敬的請送回寺廟去,或者自己恭敬的供奉。在寺廟的佛菩薩大殿前恭敬的上香禮拜比你不恭敬的將佛菩薩佩帶身上強了千萬倍!世間人,佩帶佛菩薩去廁所,有的隨便在佛菩薩像前放屁,還有的帶著行房!阿彌陀佛!佛菩薩不可以佩帶的。
9. 17歲身高180體重75公斤男生什麼發型好看圖片
燙一個皮卡路!可以顯得你臉瘦,而且皮卡路主要是顯得有紋理,不會說頭上都是卷的那種,弄得跟彌勒佛似的。。。我就弄的紋理,很好看,整體很蓬鬆!你可以試試
10. 我老婆說我長得像彌勒佛,我耳朵又不大,又有大鬍子,又有頭發,彌勒佛連牙齒都沒有,她是不是逗比,應該
彌勒佛的特點是他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