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肉驢價格
成年肉驢活驢價格,目前15--17元/斤,具體價格看肉驢品種、肉質好孬、出肉率的高低,還是有就是地區的消費需求。
⑵ 一頭肉驢苗多少錢,現在肉驢苗的價格
200斤德州肉驢苗 4200~4300元/頭
200斤雲南驢苗 3800~4000元/頭
300斤德州肉驢苗 5800~6000元/頭
300斤新疆驢苗 5300~5500元/斤
200斤德州肉驢苗 4200~4300元/頭
以上肉驢苗的價格是山東宏旺牧業了解的最真實的價格!
⑶ 3個月的小毛驢駒多少錢,一斤肉驢苗的價格,養驢的
3月齡的3500左右,剛剛斷奶,推薦5-7月齡的驢苗,容易所以和管理。驢苗按個銷售,成品肉驢目前17元一斤。
⑷ 山東最正規的養牛場在什麼地方
山東較為正規的養牛場有很多,具體有:盛源養牛場,位於山東省嘉祥縣,是山東省內規模最大的養牛場之一,其內牛類品種多種多樣,此養牛場擁有科學的管理理念,雄厚的經濟實力,一流的種畜質量,得到大多數人的青睞。六興養牛場,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拳鋪鎮,此養牛場擁有得天獨厚的養牛條件,其內牛類品種齊全,能夠滿足大多數人的不同需求,因此此養牛場擁有極大的客戶規模。梁山匯泉養牛場,山東省濟寧市梁山縣,此養牛場的養殖技術一流,養殖條件較好,使得牛類發育極為良好,而且其內牛類價格較低,因此其實一家性價比較高的養牛場。
⑸ 驢肉在市場上價格很高,養驢一年能收入多少錢
近年來,由於生活水平在不斷地提高,保健性能強、養生能力好的食品更能受到大眾的喜愛,比如說驢肉!
特別是這段時間,天氣越漸寒冷,導致我國的肉驢銷售市場達到了一個空前的旺季,越來越龐大的市場需求量刺激著巨大的商機。
據市場數據統計分析,我國肉驢養殖數量較三年前同比增長百分之四十二,但同時市場需求量也是在增加,肉驢市場供不應求的局面並沒有得到改善。
如今,肉驢價格仍然呈現出一種上漲的趨勢,而且這種趨勢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將會一直持續,不會消失。
所以,現在開始養殖肉驢還不算太晚哦!
⑹ 目前活的肉驢種驢價格是多少錢一頭各地
現在肉驢仔的市場價格是3800-5500元一頭,肉驢品種不同,質量不同,價格也就不一樣,不過總體價格較以前上漲幅度較大,價格由山東宏旺牧業報價,可能與實際價格略有差異;以上均價格均指為肉驢苗或者肉驢駒價格,非活驢或肉驢出欄價格。
⑺ 養殖肉驢到底掙錢不掙錢價格及報價
200多斤的肉驢現在3000元左右,一頭吃平均5元左右的飼料,飼養9個月左右就可以出欄,可以到600斤左右,現在市場價格14元左右一斤。
⑻ 現在每斤生驢肉的價格
驢肉火燒夾的居然不是驢肉!
「天上龍肉,地下驢肉」。最近幾年,北京的大街小巷出現了許許多多的驢肉火燒館,其中以河間驢肉館居多。然而,這些驢肉火燒中夾的肉並不全是驢肉,還有騾子肉和馬肉,俗稱騾馬肉,雖然這兩種肉沒有什麼危害,但其口感、營養價值卻比驢肉相差甚遠,民間有「驢肉香、馬肉臭,打死不吃騾子肉」的說法。
騾馬肉從何而來呢?健康時報記者深入河北省河間市調查發現,驢肉屠宰場大多存在以騾馬肉充當驢肉的現象。據當地知情人保守估計,河間市每天有五千公斤驢肉被運往全國各地,而其中約有三成是騾馬肉。其原因是,當地驢源緊張,常出現無驢可殺的局面,而更主要的是,宰殺一頭騾子或者一匹馬將會比驢多賺200元錢。
1,騾馬肉充當驢肉是公開的秘密
河間是河北省滄州市下轄縣級市,以驢肉火燒聞名全國。從北京向南,沿106國道行進2個小時便能到達河間市區。在河間市區、城鄉結合部,隨處可見驢肉火燒的招牌,驢肉火燒成了當地的特色小吃。
河間當地人吃驢肉火燒也要挑地方,以前是為了能吃到正宗的驢肉火燒,外焦里嫩,驢肉鮮美,而現在更多是為了能吃上真正的驢肉,騾馬肉充當驢肉在當地是公開的秘密。「當地飯館也有騾馬肉充當驢肉的,但極少,騾馬肉更多的是被賣到了外地。」當地一位知情人士杜峰(化名)說。
騾馬肉如何充當驢肉呢?
據杜峰說說,驢肉屠宰場屠宰一頭驢和一頭騾子或一匹馬,然後放在同一個大鍋里煮,裡面加上驢油以及香料等必須品,煮熟後的驢肉和騾馬肉幾乎沒有什麼差別,普通消費者是很難發現的。
8月3日,健康時報記者在杜峰的帶領下,走訪了4家驢肉屠宰場,它們大多位於城鄉結合部,較偏僻,沒有任何標識,主要的特點是一扇大鐵門、一條狗、香味刺鼻。這4家無一例外地都摻加了騾馬肉,其中,摻加騾子肉的居多,認為騾子肉和驢肉差別不大,不容易發現,也有人認為摻加馬肉的好,營養價值高,但有一點是統一的:這兩種肉都不如驢肉好。
「有人嗎?」推開一扇虛掩的鐵門,來到一家叫做天發的屠宰場。
「來這屋吧。」一位女士見有人來便起身招呼道。
據這位女士說,驢肉批發價格是48元/公斤,驢下水是38元/公斤,可以通過客車發貨,很方便,他們每天都發貨到北京、石家莊、保定等地。但她不讓人參觀驢肉加工車間,「裡面太臟,沒有什麼好看的」,加工車間門口貼著「禁止入內、違者罰款」的字樣。
「這是驢嗎?」記者指著院里的兩匹馬問女士。
「嗯。」女士答復。
走出大門,隨行的杜峰撇撇嘴,「什麼驢呀,那分明是兩匹馬,蒙你呢。」
隨後,來到瀛香閣驢肉加工部。「牲畜棚里只要兩頭驢,其餘的9頭都是騾子。」杜峰一眼兒就認出了。
據黨師傅介紹,他們這里有時殺騾馬,但通常是驢和騾馬各半,然後放在一起煮,隨後一起銷售,批發的價格都是48元/公斤,價格如果分等級就等於暴露了騾馬的身份。
瀛香閣是河間當地很有名氣的驢肉火燒店,宣稱自家的驢肉只供應自己的加盟店,不對外批發,其實不然,付錢就供貨,只是供的貨中有些騾馬肉,還不想讓人知道。其實,在這里能買到純真的驢肉,只是價格最低也要52元/公斤,提前一天電話預定,他們在煮肉時就把預定的驢肉單獨煮,不跟騾馬肉混雜是一起煮,以免混淆,不好分辨。
去的第三家是姚記驢肉批發店,這家規模較大,每日可加工1500公斤驢肉。但這家卻不能滿足記者「想買純驢肉的願望」。女老闆用濃重的當地方言說,「48元一公斤,只能保證不摻加馬肉。」隨行的杜峰轉過臉來說,「言下之意是驢肉里將要加騾子肉的。」
最後一家位於河間市區十一街上,這家名片上印有「信譽第一,以誠為本」字樣的驢肉批發店,也存在騾馬肉充當驢肉的現象,但他們確實很「誠實」:如果想要純真的驢肉,需要提前電話預約,然後單獨煮,條件是一次性購買一頭完整的驢,大概六七十公斤驢肉,每公斤50元,而摻加騾馬肉後的賣價是48元/公斤。
2,「驢肉之鄉「不養驢
以驢肉火燒聞名的河間卻不養驢。
作為當地人,杜峰認為,這句話雖然有些絕對,但確實是河間的真實寫照。驢在農村的主要作用耕地、托東西,隨著農村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驢遭遇淘汰。即使經濟條件不好的農戶,情願養騾子或者馬,也不願意養驢,因為驢笨拙、行動遲緩、生長周期長,一頭驢從小驢駒到成年驢需要三四年的時間,也就能賣上四五千元的價錢,誰願意花三四年的時間只掙得四五千元哪?
在外地租個門店賣驢肉火燒,一年掙得一二十萬元。這樣的事情在距離河間市區12公里的時村顯得格外輕松。
據時村村民孫一(化名)說,他們村很多人都在外地開驢肉火燒店,在北京的600多家河間驢肉館,有300多家是他們村人開的。很多人都掙錢了,少則一二十萬,多則上百萬,掙錢後村民回家蓋別墅、買汽車。過年時,很多村民開著車回到村裡,因為車太多,那幾天村裡經常堵車。
堵車的故事是時村村民最引以自豪的事情,常被當成佳話來傳誦。但卻沒有村民願意在村裡養驢,鄰近時村的益康龍驢肉加工廠完全依靠外地運來的驢來維持正常運轉。
「時村在北京開店的,80%由我來供貨。」這里的趙老闆得意地說,他的加工廠每天可加工2000多公斤驢肉,然後由專門的冷藏車送到北京,以及全國其他一些地方,「加工廠有些小了,准備搬遷,增加加工能力。」
「你們牲畜棚里也有騾子呀。」記者不解地問。
「那不是騾子,是馬。」趙老闆回答說,他們只加工驢肉,偶爾也會有騾馬肉,但很少,都是湊數被運來的,比如從甘肅准備運來一車驢,一車能裝50頭,已經48頭驢了,就立即裝兩頭騾子或者馬發車了,不再為了兩頭驢等時間。
騾子和馬相比而言,趙老闆更喜歡馬,他的理由是「騾子肉發放黑,馬肉的顏色和驢肉差不多,口感好一點,營養也豐富。
按趙老闆的說法,他的驢肉加工廠也是加工騾馬肉的,只是量很少而已。屠宰後的騾馬肉和驢肉放在一起煮,誰知道那些騾馬肉流通到了哪個城市的哪個驢肉火燒店呢。
有人認為,河間之所以騾馬肉充當驢肉的現象泛濫,其原因是當地無驢可殺,現有的驢都是從遼寧、內蒙古、甘肅、新疆等地運過來的,造成驢肉貨源緊張,而騾馬則貨源充足。
而趙老闆卻不這樣認為,「全國的驢肉都供應河間,驢肉貨源不是問題。」除了他說的湊數原因而屠宰騾馬肉外,還有別的原因嗎?趙老闆沒有回答。
當地一位從事驢肉屠宰生意的人直言不諱地說,還是利益的驅使,屠宰場購買驢的價格要比騾馬高一些,更重要的是驢出肉率低,一頭150公斤的活驢,能出60公斤熟驢肉,走批發價每公斤也就賺2元左右,一頭驢下來能賺120多元。而如果屠宰騾馬肉,其出肉率高,購買價格低,和驢肉同樣價格銷售,算下來一頭騾子或者一匹馬,會比屠宰一頭驢多賺200元左右。
3,認准品牌是最好的鑒別方法
理論上講,驢肉和騾馬肉是可以辨別的,驢肉肉質細膩,顏色純正,肥而不膩,口感好;騾子肉肉絲較粗,顏色發黑,口感較差;而馬肉和騾子肉相近,味道不好,有一種酸澀的味道。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很難辨別,即使是當地人也常常素手無策。
河間市驢肉產業協會會長張海濤經常接到朋友的求助電話,「准備去某地出差,想給那裡的朋友帶點驢肉,幫忙揀點純正的驢肉」,每次張海濤都肯定地回答,「你盡管放心來吧,都是純正驢肉」,但電話那頭仍然顯得有些不放心。
「辨別驢肉和騾馬肉對於我們行內人來說,不難,只需要用刀切開,看一看,聞一聞就能辨別,驢肉刀切面光滑、味道濃香。但對消費者來說,這些無法實現,更何況購買的都是剁成肉末的驢肉火燒。」張海濤說,最好的辨別方法是認准品牌,像河間有功夫驢、高瑪納、老孫頭、白雪等多個品牌,而且這些品牌也在全國各地發展了加盟店。品牌的驢肉火燒相對有保證,他們不願為了一點利益,毀了品牌形象。
「還有一點至關重要,吃驢肉,別太在乎價格。」張海濤說,他經營的功夫驢驢肉火燒店在全國已經有200多家加盟店,迫使他必須有自己的屠宰場,這樣才敢承諾銷售的全是純正驢肉,但價格也要保證,每公斤批發不能低於48元,加工驢肉每公斤也就近2元的利潤,而很多人過分追究價格,結果必然遭殃。消費者在驢肉火燒店購買驢肉的價格應該在75元/公斤——80元/公斤之間,甚至更貴。
作為河間驢肉產業協會,張海濤他們也在積極想辦法,加強行業自律,會員單位奉行誠實守信,承諾嚴禁生產、銷售摻雜使假、注入水、澱粉的驢肉,維護河間驢肉火燒的金字招牌。但他們沒有執法權,只要靠行業自身約束,其約束力非常有限,而他們的會員也才50多家,相比河間在全國各地經營的2000家驢肉火燒店來說,微不足道。
張海濤說,他們協會也在積極尋求河間市政府的支持,改變「驢肉之鄉不養驢」的尷尬局面。他們的設想是,當地政府辟出一塊佔地1000畝的地方,組織農戶集中起來養驢,共有飼料廠、獸醫站,節省成本。不一定需要可耕地,鹽鹼地或者河灘地即可,但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圈地是非常困難的。
4,河間驢肉曾被要求不許外出
對於騾馬肉充當驢肉的問題,河間市商務局不迴避,稱在積極想辦法來規范。
據河間市商務局畜禽定點屠宰管理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因為驢肉屠宰沒有實行定點屠宰,驢肉屠宰場只要取得工商營業執照等合法手續,即可開展驢肉及其他肉類屠宰工作,因為其許可項目是熟肉加工及銷售。他們也想對驢肉實行定點屠宰,加強驢肉屠宰的監管,從源頭上杜絕騾馬肉假冒驢肉的問題,但這個規劃設置需要河北省政府的批准方可實施。
這位工作人員說,他們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巡查、監管驢肉屠宰場不屠宰病死驢,以及不給驢肉注入澱粉、化學物品等,首要的是把關乎生命安全的隱患排除掉。對於屠宰騾馬來充當驢肉,只有靠勸說、引導,如果其上市銷售則屬於工商部門管理范疇。
其實,河間市政府也在積極規范驢肉市場。河間市驢肉產業協會就是市政府授權商務局牽頭組織籌劃的,想通過行業組織自律來改變,曾經設想騾馬肉可以加工,但需要標明是騾馬肉,而不能充當驢肉來欺騙消費者。
河間市政府曾對河間驢肉下過禁令:河間驢肉不準銷往外地。原因是前幾年北京發生一起驢肉火燒中毒事件,懷疑是病死驢肉所致。河間市政府對這個「不能增加財政收入又容易惹麻煩的產業」一直不待見,想讓其在自己地盤上折騰,不至於影響河間對外的形象,但由於河間人在外地開驢肉火燒店巨多,無法真正做到河間驢肉不出河間。
當地人認為,河間市政府對驢肉的堵辦法太理想化了,不切實際,應該變堵為疏,有效管理,提高質量,讓河間驢肉貨真價實,不再發生欺騙消費者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