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清朝哪些古幣值錢排行
清朝古幣,值錢的當屬,光緒元寶,銀元。
光緒元寶戶部一兩銀幣的特徵
一、戶部庫平一兩為中國最大的機制龍銀。
二、
戶部一兩可由"兩"字筆法從"人"、或"入"分為兩版。
三、
該幣市場價值高,市場價值應當在百萬以上。
四、
該幣規格尺寸:本幣直徑是43.4毫米,邊緣高起處尺寸在3.1毫米,比例值為14:1,標准庫平一兩的重量應當在37.3克。尺寸規格來歷:戶部造幣廠委託日本正金銀行代辦模具,洽詢日本大阪造幣局,該局認為若以邊緣凸起處為准,硬幣的直徑應為其14倍或15倍,如以錢幣本身地章處的厚度為准,則直徑應在17至18倍。
五、
該幣實際生產數量:本幣在袁世凱批准後總共試制了六七千枚。
六、
該幣是中國所有龍洋圖案銀元(包括國外發行的所有銀幣)中,工藝最精湛,雕工最完美,浮雕感最強烈的品種,鏡面平整光滑,紋飾的相慣線(相慣線--現代機械制圖學術語,即平面與平面、平面與曲面及曲面與曲面之間的交線。)顯得非常清晰,特別是戶部一兩系列銀幣鑄造精美,字口、紋路和邊齒深峻,完全是國外鑄造的樣幣風格。作為准備流通的貨幣(盡管沒有流通),其暗記防偽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無可匹敵,錢幣表面的包漿醇厚,即便是對銀元沒有研究的外行也是愛不釋手,極具觀賞性。
戶部一兩銀幣,楷書文字書法極為精湛、大氣,間架結構平衡舒展,在龍洋里首屈一指。而贗品幾乎是千篇一律的具有文字不流暢、圖像模糊的特徵,其文字走失風神,一般含銀量低,也沒有什麼銹色包漿,防偽暗記更是無從談起!贗品偽幣純屬東施效顰。
事實上,迄今鑄造的銀、銅幣的文字也沒有哪一種可以與戶部一兩的文字相比。最重要的兩點:一是該幣幾乎每一筆筆畫中以及紋飾中均添加了迄今難以模仿的圓點暗記,令人嘆為觀止。二是背面盤龍龍眼內有兩顆清晰的內視龍睛,直指龍珠,簡直就是最優秀的盤龍浮雕作品。至今為止的諸多的臆造幣、仿造幣文字和鑄造上無一可望其項背。
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銀幣光緒元寶1898年發行,成色為91%。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XX省造"或"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為滿文"光緒元寶"。銀幣背面外圈頂部用小號英文標准字體銘"XX省造"或"造幣總廠"字樣,下面為英文"庫平七錢二分",內圈鑄有中心為蟠龍圖,品相精緻,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❷ 大清銅幣十文戶部一枚值多少錢真品
戶部大清銅幣十文普品市場價格大致在5--10元之間,品相極美的或者特殊版本的價格較高,建議你重新提問發錢幣清晰的正反面照片以便估價。
❸ 清朝錢幣值多少錢
清朝錢幣價值參考如下:
豐天省造光緒元寶單龍銀元目前市場參考價860,大清銅幣中心鄂十文目前市場參考價300,中華民國四川銅幣,背大漢目前市場參考價60,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阿克蘇局精鑄500元,道光通寶楷書折三背阿克蘇局1000元,道光通寶楷書小平背寶蘇局雕母8000元。
清代幣制是銀錢平行末位,大數用錢,但白銀的地位更加重要。清代的銅錢在最初的二百多年中,都是承襲兩千多年來的方孔圓錢,用范模鑄幣。到了清末,才採取了機器鑄幣,鑄造新式銅錢和銅元。
我國最早的機制洋式銀元為光緒年間的「光緒元寶」,俗稱「龍洋」,因銀元背面一般鑄有龍紋而得名。同時出現機制銅元,又稱「銅板」。機制銀幣和銅元的出現對我國傳統的銀兩貨幣和方孔圓形為主的銅錢制是一種巨大沖擊。
清代發行的紙幣品種復雜,有官鈔和私鈔之分,官鈔即由官府金融機構發行,私鈔由民間金融機構發行,紙鈔又可分銅錢票、銅元票、銀兩票、銀元票四種。發行紙幣開始有庫銀准備金、鈔本來憑證。
滿洲人在入關以前就開始鑄幣了。努爾哈赤天命元年鑄天命漢錢,滿文,四字,沒有加圈點;天命通寶是鑄的漢文。太宗天聰元年鑄天聰江錢,背面穿左右滿文十字,穿右有滿文一兩字樣。順治元年鑄順治通寶。順治錢有五種;光背、背面有一個漢字、一厘錢、背面有兩個滿字、滿漢文錢。
康熙年間鑄康熙通寶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後鑄造小錢。雍正以後,制錢都仿順治錢五式,除正面的年號外,背面都是兩個滿文字。寶福局所鑄的錢,局名有時也用漢字。乾隆年間鑄乾隆通寶,乾隆通寶紅錢中,還有庫車地名的,分普通和當十兩種,當十的背面穿孔的上下有"當十"兩個漢字。
清代銅錢沿用明朝的制度,主要鑄行小平錢。清代銅錢中以咸豐錢最為復雜,錢文有通寶、重寶和元寶之分,面值不同,錢值不同。清朝民間商務大數用銀,小錢用錢,錢、銀並行。
❹ 大清康熙皇帝古幣值多少錢
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清代錢幣。鑄於清聖祖康熙年間(1662~1722年)。錢徑2.5-2.7厘米,重3.8-5.5克。錢面文字「康熙通寶」以楷書書寫,從上而下而右而左直讀。康熙通寶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
清代康熙通寶背滿漢文薊圖片及價格 600 元
清代康熙通寶背大福開爐錢圖片及價格6000 元
清代康熙通寶背滿漢文福闊緣大樣價格3000 元
清康熙通寶背寶福大樣錢價格10350 元
。。。。。。
大概十幾種,每種價格都不一樣
❺ 清朝錢幣的市場價格
清 雍正通寶 普通品價值400元左右參考
其它清錢普通品價值5~20元左右參考 特殊版除外
❻ 來個價值五十萬以上的大清銅幣圖片
一般來講只有非常稀有的錢幣價值才會不菲,這其中包括大清鎮庫錢。
咸豐年間的鎮庫錢並不多,資料記載的有咸豐寶泉局「咸豐元寶」鎮庫大錢、咸豐通寶鎮庫大錢等幾種。有收藏了咸豐通寶鎮庫錢的收藏者市場開價在100萬元/枚以上。在流通市場中,鎮庫錢真品難得一見,價格不菲;而在近幾年的拍賣市場中,鎮庫錢的芳蹤更是難覓,僅出現過10枚左右,而且甚少成交。大多數鎮庫錢沒有成交記錄。
不過,由於咸豐通寶鎮庫錢極為稀少,因此歷年來造假者眾,市場上流通的大多為仿品。特別是在上世紀30年代時,收藏剛剛興起,正是錢幣造假的高峰期。造假手段甚至更高明,加上距離有一定的時間,欺騙性更大。市場流通的部分亦真亦假的有可能就是民國贗品。
(6)大清古幣圖片及價格擴展閱讀
後金在進關前就開始在關外鑄造貨幣,努爾哈赤天命年間,鑄造了滿文的天命汗錢和漢文的天命通寶。皇太極時又鑄造了滿文大錢天聰漢之錢。順治年間開始鑄造順治通寶,共分5種樣式,一式為順治元年鑄造的,是一種仿古式的貨幣,正面鑄有順治通寶,背面是光背的。
不久就又鑄了2式貨幣,正面還是順治通寶,反面是鑄錢的漢字局名,如工,戶,東,福等。三式是順治10年鑄造的,是一厘錢,反面鑄有一厘和錢局名。一千文合銀一兩。四式貨幣是在順治17年鑄造的,反面有滿文寶字和滿文局名,五式也是這一年造的,錢背面有滿漢文的錢局名。
康熙年間平定三藩之亂,而吳三桂等人在叛亂時期也大量鑄造過貨幣,吳三桂鑄造了利用通寶,有光背,背面有雲字,貴字,一厘,二厘,五厘,一分等。其子吳世潘洪化年間又鑄造了洪化通寶。福建的耿精忠則鑄造了裕民通寶,分一分,一錢,浙一錢三種。
康熙朝自鑄的貨幣有兩種,與順治錢的第四式和第五式相同。雍正年間後,清帝鑄錢就只按順治5式,即錢背面標滿漢文局名而鑄造,此後又鑄造了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
❼ 真品大清銀幣曲須龍值多少
真品大清銀幣曲須龍是比較值錢的,品相好的可達十幾萬,品相一般的也能賣幾千甚至上萬。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有不同版式,其中大清銀幣長須龍、大清銀幣短須龍、大清銀幣大尾龍比較稀少,也是最具收藏與投資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