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想問問,這個女孩要怎麼改造才能變得超漂亮!生活小常識
2. 八陣圖的詩意
一、白話譯文:
三國鼎立,孔明的功勛最為卓著,他創制的八卦陣,更是名揚千古。任憑江流沖擊,石頭卻依然如故,千年遺恨,在於劉備失策想吞吳。
二、詩原文:
《八陣圖》——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三、內容解析: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這兩句就「八陣圖」的遺址抒發感慨。「八陣圖」遺址在夔州西南永安宮前平沙上。據《荊州圖副》和劉禹錫《嘉話錄》記載,這里的八陣圖聚細石成堆,高五尺,六十圍,縱橫棋布,排列為六十四堆,始終保持原來的樣子不變,即使被夏天大水沖擊淹沒,等到冬季水落平川,萬物都失故態,唯獨八陣圖的石堆卻依然如舊,六百年來巋然不動。
前一句極精煉地寫出了遺跡這一富有神奇色彩的特徵。「石不轉」,化用了《詩經·國風·邶風·柏舟》中的詩句「我心匪石,不可轉也」。
在作者看來,這種神奇色彩和諸葛亮的精神心志有內在的聯系:他對蜀漢政權和統一大業忠貞不二,矢志不移,如磐石之不可動搖。
同時,這散而復聚、長年不變的八陣圖石堆的存在,似乎又是諸葛亮對自己齎志以歿表示惋惜、遺憾的象徵,所以杜甫緊接著寫的最後一句是「遺恨失吞吳」,說劉備吞吳失計,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的根本策略,以致統一大業中途夭折,而成了千古遺恨。
(2)經超發型圖片擴展閱讀
《八陣圖》介紹:
《八陣圖》是唐代大詩人杜甫的作品。這是作者初到夔州時作的一首詠懷諸葛亮的詩,寫於唐代宗大歷元年(766年)。此詩前二句贊頌諸葛亮的豐功偉績,尤其稱頌他在軍事上的才能和建樹;後二句對劉備吞吳失師,葬送了諸葛亮聯吳抗曹統一中國的宏圖大業,表示惋惜。
作者介紹: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漢族,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系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3. 小李琳比經超大6歲,卻被寵成小女生,她是如何秀恩愛的
小李琳秀恩愛的方式十分的婉轉,小李琳在微博上發文,在兩人一同參加活動的時候兩人十分的恩愛,並且表示十分感謝經超對自己的照顧,還一直給自己提著裙擺。這樣的秀恩愛方式也是十分的低調了。
即便是經超穿得如此隆重,也會有一種在襯托著小李琳的感覺,這也是體現出了經超對小李琳的愛吧,畢竟還是不能搶了自己老婆的風頭,可以說是非常有愛的一對了,經超還不顧自己的事情一直看著自己的老婆,甘願給自己的老婆提裙擺。
所以這也就有小李琳發文感謝經超對她的幫助了,可以說是十分低調的秀恩愛了,而且不僅僅是這次的活動,在平常的事情上,小李琳也是非常喜歡經超,經常發文秀恩愛,可以說是給我們撒了一把狗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