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清朝雍正通寶四眼銅錢價格
雍正通寶普通寶源寶泉局,市場價60元左右,其他局更貴些;四個孔是民間人為所致,如果是老孔,也有收藏價值但不高;新孔就沒什麼價值了。
㈡ 我家有一個缺角的銅錢,不知道是不是缺角大齊要是的話值多少錢
你的想法不錯,大齊通寶是無價的,至今只有兩枚現世。一枚缺了一個角叫缺角大齊,一枚有四個孔的叫四眼大齊。不是錢幣缺角就是缺角大齊的。目前這兩錢幣在收藏家與博物館裡面。
㈢ 最值錢的古代銅錢圖片
銅錢名稱: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母錢
銅錢價值:2150000人民幣
咸豐重寶寶鞏當五十母錢:跡清晰深俊,銅材優良,呈金黃色,錢文精美,沒-絲一毫拖泥帶水, 比同版流通的錢稍大些、厚重些。
咸豐重寶的直徑為36. 9mm,緣厚為2. 4m,內穿為6. 3mm,重為14. 9g。咸豐重寶的鑄造材料主要是黃銅,也曾出現過鐵錢等其它材質的錢幣。
寶鞏局是清代甘肅省的鑄錢局。康熙六年開,不久停。雍正五年遷到蘭州改名寶鞏局,七年又停。咸豐五年重設,至同治三年廢止,因此,除乾隆、嘉慶外,歷朝「鞏」字錢均少,南昌康熙寶鞏更少。
其鑄幣面值有小平、當二、當五、當十、當五十、當五百、當千數種。銅質分紅銅和黃銅兩種。錢文有宋體、楷體,書法求異,特別是滿文「鞏」字多有變化。形成寶鞏局咸豐錢文書法獨特的風格。
(3)四眼銅錢圖片及價格擴展閱讀:
四類高價值銅幣:
1、銀幣大十珍價格,這類幣種的經濟價值和收藏價值很高,其中2013年時奉天光緒癸卯一兩,一級,可達200萬元以上;民國十八年孫中山西服像嘉禾壹元一級。
民國二十一年孫像金本位幣壹元一級和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一級的銅錢價格也可達170萬元左右。
2、銀幣小十珍價格,小十珍的市場價格低於大十珍,價格一般都在幾十萬元上下,據2013年的銅錢價格市場行情顯示,新疆造光緒銀元七錢二分一級,價格在50萬元左右。
光緒十四年貴州官爐造黔寶一元一級、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七錢二分一級和四川光緒楷書缶寶七錢二分一級價格都在40萬元上下,2014年銀幣小十珍的價格又有部分上漲。
3、銅元大十珍價格,這類銅錢價格表在市場行情中比較穩定,據2013年數據顯示,吉林光緒通寶辛丑二十個一級和江南甲辰光緒元寶二十文一級,市場銅錢價格在30萬元左右;廣西造光緒元寶十文一級和廣東省造光緒元寶五文一級的銅錢價格在25萬左右。
4、銅元小十珍價格,由於銅元小十珍價格一般在10萬元左右,成為很多投資者熱議的幣種。數據顯示,淮字大清銅幣二十文一級和粵字大清銅幣二十文一級的銅錢價格都在10萬元上下。
其次大中華民國雲南銅元一仙一級和安徽方孔光緒元寶十文一級銅錢價格都在8萬元上下;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五文二級和大清銅幣中圓孔雙花二文二級的銅錢價格在5萬元左右。
㈣ 看看這個銅錢價值多少
這是北宋宋徽宗趙佶時期的銅錢
鑄於宋徽宗建中靖國(年號)時期,建中靖國的年號只使用不到一年就旋即不用,所以期間鑄幣非常的少,建國錢一直價錢居高不下,一般普品,300至500,版別稀少的三五千RMB。
以我九年收藏古幣的經驗來判斷,樓主這一枚是為贗品,包漿銅色暗紅干澀,幣文筆法拖沓扭捏不自然,完全沒有宋錢朗逸俊秀的風格,沒有收藏價值。
北宋宋徽宗趙佶時期是中國錢幣鑄造時的高峰時期,官方所鑄錢幣,幣面工整,輪廓分明,文字深邃,即使現在的工藝也是望其項背,難以達到當時那水平。
且宋徽宗所書的錢文瘦金體鐵畫銀鉤,剛勁秀麗。故徽宗時期的錢幣藝術價值非常高。
樓主可以對比一下,宋徽宗時期真錢的圖片:
花了不少腦細胞啦,給分吧,嘿嘿~O(∩_∩)O~
㈤ 中國古幣圖片價格
天策府室隸書折十大樣鐵質光背 2000元
乾封泉寶行書折十光背 6000元 十國楚王馬殷鑄。分銅、鐵兩種,徑約3.8厘米,重22--33克,錢文隸篆兼備,背文為:天府、天策、天,策,乾封泉寶以銅錢難得。...
乾封泉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天府」 60000元
乾封泉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天」 50000元
乾元重寶隸書折十大樣光背 30000元
廣政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10000元 十國後蜀孟昶廣政年間鑄,分銅、鐵二種,錢文隸書,徑2.4厘米,重3.5克,鐵錢略大,傳世均罕。..
大蜀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35000元 十國後蜀鑄,錢文四字隸書,光背無文,徑約2.4厘米,重3.5克左右,此錢傳世絕少。
保大元寶隸書折十光背 50000元 南唐李景保大年間鑄,分銅、鐵兩種。徑約3.25厘米,錢體製作精好,四字已近真書背穿上一天字,傳世極罕。
永通泉貨隸書折十大樣光背 12000元 南唐李景中興年間鑄,一當十。錢文隸,篆二體,隸書徑4厘米,重14克左右,鑄期只有半年,故傳世甚少。
永通泉貨篆書折五光背 14000元
唐國通寶篆書折十光背 2200元 南唐李景交泰年間鑄。大小三等,錢文篆書,隸,真三體,小平徑2.5厘米,重4克折二徑2.65厘米,重5克,當五徑3.2厘米,重9克左右,傳世以小平最多。.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寬「唐」光背 25元
唐國通寶真書小平小字光背 45元
唐國通寶隸書小平大字背巨星 22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寬「唐」背巨星 400元
唐國通寶篆書折二寬「唐」背巨星 12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點貝 5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異唐圓貝 1000元
唐國通寶隸書小平小樣光背 25元
唐國通寶隸書小平鐵質大字光背 6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長大字 40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背月 200元
唐國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4元
大唐通寶隸書小平小型光背 50元 南唐李景鑄,錢文篆、隸兩體。錢文真書含隸意,製作較粗,大、小不同,一般徑2.4厘米,重3克左右,傳世不及唐國通寶數量大,
大唐通寶隸書小平中樣光背 100元
大唐通寶隸書小平大樣光背 200元
開元通寶篆書小平光背 4元 南唐李景鑄,錢文篆、隸兩體。系我國最早出現的對錢,與唐開迥異,此錢闊緣,小字,製作較粗,很少有精美者,徑2.4--2.5厘米,重3.1--3.5克,尚有大樣篆、隸對錢。當十大錢,徑4厘米,重12.2克,為傳世僅見。圖見53頁標廿元開元通寶錢。.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2元
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四處 30元
開元通寶篆書小平背星月 300元
大齊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無定價 十國徐知浩封齊王時鑄,四字隸書,徑約2.3厘米,重未詳。傳世大齊僅見兩品,一為缺角,一為四眼,今又發現第三枚,經實測徑2.5厘米,寬穿0.6厘米,重3.125克,通身黑漆古銹。
乾享重寶隸書小平光背 500元 南漢劉龔乾享年間鑄,分銅、鉛兩種,錢文真書,對讀光背,徑2.4厘米,重3.7克,銅一當鉛錢十用。鋁錢文字歪斜,徑2.3厘米,重3.8克左右,傳世鉛錢較多。
乾享重寶隸書小平光背 10000元
永安一十隸書小平大樣光背 無定價 五代初劉仁恭鑄於幽州有銅,鐵兩種,其中鐵錢遠多於銅錢。以一百,一千兩種羅豐,出土多在北京居雍關附近大王山附近,文字俱五代氣韻,傳世大銅錢多贗品,集幣時宜慎之。
永安一十隸書小平大樣鐵質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隸書折三型光背 2000元
永安一百隸書折三型鐵質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隸書折十大樣光背 50000元
永安五百隸書折十大樣鐵質光背 3000元
永安一千錄書折二十光背 6000元
永安一千錄書折二十鐵質光背 280元
應聖元寶行書折十背「拾」 無定價 五代初期劉守恭自稱大燕皇帝,改元應天後所鑄。徑3.45厘米,背穿銘拾字,此錢傳世絕少。
乾聖元寶行書折十背「百」 無定價 五代初期劉守光鑄,形制,書體與應天元寶雷同,錢文真書,旋讀,徑3.5厘米,背穿上銘一「百」字,以一當百。此錢傳世絕罕。
應天元寶行書折十大樣背「萬」 無定價 五代初期劉守光鑄,背穿上銘一「萬」字,以一當萬。錢文真書,對讀,徑約3.8厘米,此錢傳世極少。
北宋時的錢幣存在著三大特點。
一,錢文中出現了年號,先後鑄行的年號有四十五種,版別之多為歷代所罕見。
二,貨幣流通具有地方性,有些區域銅鐵錢兼用,顯示了一種割據的局面。
三,錢幣的形態、錢文書體以及幣材呈現多多樣性,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起我背開始添鑄紀年和監名且書體漸趨單一,咸淳年間為了應付通貨膨脹產生的財政因難鑄行了地方上的代有幣「錢牌」。 北宋
名稱書體幣型特徵 參考價 文字說明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 8元 公元前960年後周殿前都點撿趙匡胤於今陳橋(河南開封縣東北40里)兵變,黃袍加身,代後周稱帝,定都東京(開封)建元建隆,是為宋太祖,廢周帝為鄭王。雖建立了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但也是歷史上國力最弱的朝代,終宋一代(960-1279)無一位明君能治國安邦平天下。宋元通寶即鑄行建隆元年,乃宋代開朝錢,錢文仿唐開元錢,隸書直讀。徑2.5厘米。重3.6克左右,背有星、月紋,有銅鐵兩種,傳世以廣穿鐵母、元字右挑稀有。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月 6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雙星 1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背星月 15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右桃元 8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鐵母 30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廣穿 700元
宋元通寶隸書小平普品 2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光背 3元 太宗太平興國年間(676--983年)鑄,宋年號錢由此始,有銅鐵兩種,徑2.4厘米,重3.4克左右。錢文隸,真二體,背有星、月紋,以鐵母,廣穿錢為稀有。
太平通寶錄書小平背星 2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背月 15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合背 3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鐵母 3500元
太平通寶隸書小平廣穿 600元
太平通寶隸書折十大樣背巨星 2200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淳化元年(990)始鑄,有銅,鐵兩種,太宗親書真,行,草,三體錢文,開御書錢之先河,亦草書入錢文之始。旋讀光背,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以縮小淳化為稀有。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0.5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背星 80元
淳化元寶行書小平鐵母 6000元
淳化元寶隸書小平縮水 150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光背 0.50元 太宗至道年間(995-997)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行、草三體書為太宗親書。徑2.4厘米。重3.8克左右,傳世以合背錢為稀有。
至道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0.50元
至道元寶行書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咸平元年(998年)鑄,有銅鐵,輪廓精整,另見有各式寬緣厚肉之大型錢。錢文真書,旋讀光背,徑2.5厘米,重4克左右,咸平無珍惜錢。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合背 30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背四齣 250元
咸平元寶隸書小平闊緣厚肉 18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二闊緣厚肉 500元
咸平元寶隸書折五闊緣厚肉 1000元
咸平元寶真書折十大樣光背 45000元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始鑄。有銅、鐵兩種,鐵氏只見折三。徑2.5厘米,重4克,鐵錢徑3.5厘米,以鐵錢折三少見。
景德元寶真書小平鐵質光背 50元
景德元寶真書折二鐵質光背 1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0元 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始鑄,有銅、鐵兩種,錢文真書,旋讀。小平有大、小樣版別數種,徑2.4-2.5厘米,重4克左右,光背及背有星月紋。傳世以背星月紋為少見。鐵錢折三稀有。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 18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星月 25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合背 3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闊緣厚肉 5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范銅 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鐵母 10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五闊緣厚肉 1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二光背 3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折十光背 45000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光背 0.5元
祥符元寶真書小平背巨星 200元
天禧通寶隸書小平縮緣小字 2元 真宗天禧
㈥ 我有一枚寬永通寶。有4眼,寬字上一個永子左右一個眼。永字下一個眼。請教專家4個眼代表什麼,它的價值多少
是古代穿在小孩帽頂上用的,取銅錢辟邪之意。價值5—10元,趣味品
㈦ 萬曆四眼銅錢帶花邊怎麼樣
根據你上傳的圖片來分析鑒定
系真品
目前市場收藏價十元至幾十元不等
主要看品相
包漿
流光度
發行量及存世量來決定該嘉慶銅幣的價格
一般古錢幣多具有收藏價值和升值空間
建議
妥善收藏
㈧ 光緒通寶四眼銅錢37毫米價值多少錢背後大定
典型的假幣兼臆造品無疑!毫無價值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