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問舞獅的道具一套要賣多少錢包括獅頭,鑼鼓,鐃鈸等
羊毛南獅要貴,普通人造毛南獅便宜點,我們也是舞獅隊的,如果羊毛南獅的話估計價格在3200-3500之間吧,包含獅子,鑼鼓,撥。我們的獅子在青島那邊買的,還不錯,樂器我們在商店買的。
『貳』 鼓一共有多少種
鼓是最古老的樂器之一。它較之吹管、彈撥、拉弦樂器,是最早成熟起來的樂器種類。在原始部落的音樂活動中,鼓佔有重要地位。鼓產生於什麼時候?從文物、文獻中接觸到的大多是夏、商、周三代鼓類樂器。但鼓的產生,無疑早於此。在《禮記·明堂位》中就有「土鼓、蕢桴、葦龠,伊耆氏之樂也」的記載,揭示了先民們在樂舞活動中已使用陶制的土鼓。《呂氏春秋·古樂篇》中說堯的樂官質「以麇革冒缶而鼓之」。缶在原始人生活中為盛食物的陶器,蒙上獸皮,就成了鼓了。《周禮·春官·龠章》:「掌土鼓豳龠。」鄭玄註:「杜子春雲,土鼓,以瓦為框,以革為兩面,可擊之。」這是有關皮鼓運用的早期記載。可見,我們的祖先很早就掌握了鼓類樂器的製作和運用。 山西襄汾陶寺夏文化遺址中發現有鼉鼓,這同《詩經·大雅·靈台》上記載的「鼉鼓逢逢」以及《呂氏春秋》記述顓頊「令鮮先為樂倡。鮮乃偃寢,以其尾鼓其腹,其音英英」的材料相驗證,都說明皮鼓的運用有很長的歷史。在商代的甲骨文中,鼓字寫作「 」,這同今天作為銅器留存的商周鼓形相似。到了周代,鼓類樂器更為發達。據楊蔭瀏先生統計,周代各類鼓見於記載的就有三十多種。 鼓作為「群音之長」,於神祀社祭、征戰役事中無不使用。在祭禮典禮中,鼓以雷霆之聲象徵春雷,激勵萬物生長;在軍事征伐中,鼓聲用以振奮將帥士眾之壯氣,威震四方。正因為如此,東漢許慎在我國第一部文字學著作《說文解字》中,把「樂」解釋為鼓樂器的象形字,正是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代音樂活動中鼓類樂器的重要地位。 我國古代將樂器按發音質料分為八個種類,即所謂的「八音」: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其中革即是鼓類樂器,如足鼓、建鼓、懸鼓、鞀鼓、雷鼓等等。古代的鼓,除了最早的陶制鼓較多外,大都是以中空圓木覆上獸皮製成的木鼓為主。 南北朝時期,中原與西域有著頻繁的音樂文化交流,像龜茲樂、疏勒樂、高昌樂、天竺樂這類外族外域樂種都陸續傳入中原,其中,「羯鼓」便是這些樂種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打擊樂器。由於羯鼓的音調高並富於穿透力,因此被唐玄宗李隆基視為八音之領袖。在宮廷燕樂中,唐玄宗經常親自擊羯鼓以和樂,許多貴族也都善此,擊羯鼓竟成了一時風尚。 唐代的羯鼓不僅在演奏技巧上達到了較高水準,並且產生了不少作品,如唐玄宗就創作有數十首羯鼓獨奏曲,其中較著名的有《雨淋鈴》等。李白在詩句中描寫羯鼓的演奏時寫道:「漫漫雨花落,嘈嘈天樂鳴。天廊振法鼓,四角喚鳳箏。」白居易在《霓裳羽衣舞》中寫道:「繁音急節十二遍,跳珠撼玉何鏗錚。」正是羯鼓聲急,音樂表現力強最為突出的描寫。 在敦煌壁畫、雲崗石窟等歷史保留下的多種伎樂圖中,我們可以看到腰鼓樂伎擊鼓奏樂的姿態。腰鼓的種類較多,隋唐燕樂中常提到的腰鼓類樂器有毛鼓、都曇鼓、杖鼓、正鼓、和鼓等。腰鼓的鼓框有木質的,也有瓷土燒制的,所謂「大者以瓦,小者以木類,皆廣首纖腹」(陳暘《樂書》)。腰鼓多以鼓框兩頭蒙皮,用皮條對穿拉緊,叩擊出聲,樂聲咚咚作響,具有穿透力。 腰鼓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可以在伎樂隊中席地而坐,雙手拍擊鼓面為樂舞伴奏,也可以將腰鼓掛於胸前,在宴飲樂舞中邊擊邊舞,以它的輕重緩急,調動著舞者和觀賞者心中的律動感。白居易描寫當時的胡旋舞女「心應弦,手應鼓」正好說明旋律與節奏的相互依賴關系。 從鼓樂發展的宏觀角度來看,如果說傳統鼓樂在商周時代曾經獲得了一個相當繁榮的發展,那麼,隋唐以來,隨著腰鼓類樂器由西域的傳入,又釀成了我國鼓樂發展的一個繁榮時期。在後來漫長的封建社會發展過程中,先後形成了風格各異、分布廣泛的各類打擊樂種類。如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十番鼓」、「十番鑼鼓」、「十番簫鼓」等多種形式;流行於廣東潮州一帶的「潮州大鑼鼓」、「潮州蘇鑼鼓」,還有「西安鼓樂」、「山東鼓吹」、「遼南鼓吹」、「福州十番」、「浙東鑼鼓」等等。可以說,中國是打擊樂器的故鄉。打擊樂器在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
參考資料: http://hi..com/54xx/blog/item/1602922b7fba4bfae6cd40bc.html
『叄』 我想問一下鑼鼓打鑼鼓的鑼多少錢一面
打擊樂器或其它吹,拉,彈奏等樂器及表演演出劇裝等,都屬於特殊商品,只在專業店銷售,一般價格不菲,建議去店裡咨詢價格。
『肆』 威風鑼鼓直徑80公分大的一個多少錢
1580。這個是一般的價格。更好一些的2600元,這個東西什麼價格的都有。賣的就是個牌子
『伍』 太原婚慶公司軍樂隊和鑼鼓隊的價格怎麼算啊
一般都是看人數來定,一般樂隊1000,鑼鼓500,10個人左右,還要看時間,趕到十一還要加錢,具體咨詢婚慶公司吧
『陸』 豫劇中使用的扁鼓,俗稱皮鑼鼓,正確名字叫什麼還有就是打算價格是多少
豫劇,原稱「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調」,產生於明末清初,多以清唱為主,其風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陽剛之氣,善於表演大氣磅礴的大場面戲,具有強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濃郁,質朴通俗、本色自然,緊貼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節奏鮮明強烈,矛盾沖突尖銳,故事情節有頭有尾,人物性格大棱大角。
豫劇形成以後,由於語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傳過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唱腔屬板腔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稱之為老三手或仨弦手。後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鑔、梆子、手板等。
豫劇傳統劇目約有七百餘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建國以後,經過推陳出新,出現一批優秀傳統劇目,如《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普遍受到人們的歡迎,同時還有改編演出的歷史劇《花木蘭》,神話劇《白蛇傳》,創作演出的現代戲《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由於音樂工作者的創新與出新,譜寫出了一批膾炙人口的音樂唱腔,從而使豫劇成為全國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一種戲曲形式。
豫劇的行當和班社,俗話說:「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鑔共八口)倆箱倌」。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凈、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凈)、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豫劇歷史上有名的演員,據鄒少和先生回憶:「宣統間,小旦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高下疾徐,婉轉曲折,璣珠走盤,無不如意,又復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為之一變,優伶界中感嘆為空前絕後之才」。比較著名的須生有張小乾、張同慶、澎海豹、許樹雲。名小生有黃儒秀(黃娃、黃馬褂)、王金玉(筱火鞭)。紅臉王唐玉成,武曹彥章等。自從出現女演員後,著名的演員有:王玉枝、陳素真、常香玉、崔蘭田等。解放後的著名演員有:魏雲、王善朴、高潔、陳新理、馬琳、柳蘭芳等。
『柒』 羅古菜是什麼菜
它是一種野菜;又稱前胡,可以說鑼鼓菜算是一味中葯材。
鑼鼓菜口感微苦,一般人吃不習慣。田壩村人以前吃鑼鼓菜,就到深山裡採摘,後來,越來越多人了解到鑼鼓菜的好處,習慣了吃鑼鼓菜,山裡採摘鑼鼓菜就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了。每到春季,貴陽、畢節、納雍等地的菜市場甚至開始大規模售賣鑼鼓菜,鑼鼓菜的價格可謂一路上漲。
求採納哦!
『捌』 廣州市哪裡有租大鼓
具我所知道的是沒有。那大鼓貴,給你敲一次就沒有辦法賣了。
生產供應民族打擊類樂器鑼鼓,大鑼,小鑼,雲鑼,抄鑼,社鑼,開道鑼,小馬鑼,小秦鑼,大秦鑼,青銅鑼,掌鑼,鐺鑼,水鑼,月鑼,湯鑼,高虎音鑼,低虎音鑼,京鑼,執更鑼,報警鑼,山洪預警鑼,防訊鑼,開盤鑼,蘇鑼,青古銅鑼,社鈸,川鈸,廣鈸,雙光鈸、水鈸、京鈸、小鈸,大鈸,小帽鑔,大帽鑔,對鑔,小鋼鑔,小水鑔,水鑔,鑔鍋,響銅疙瘩鐃,疙瘩鑼,勾鑼及各種規格牛皮大鼓,小鼓,紅鼓,堂鼓,腰鼓,安塞腰鼓,威風鑼鼓,太平鼓,寺廟大鼓,戰鼓,紅鼓,白皮鼓原木鼓,高鼓,低鼓,朝鮮鼓,白皮鼓,黃皮鼓.花瓶鼓,五彩龍鼓金龍鼓,經鼓,書鼓,北方鑼鼓,陝西大鼓,新疆鼓等,用於社火表表演,劇團演出,民間藝術團體的打擊樂器,三百年的歷史傳承,造就獨特的秘方,做成震威四方的鑼鼓,聲音響亮,廠家直銷,質量保證,價格優惠。聯系人:王女士 陝西新慶豐鑼鼓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