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唐代酒價知多少
宋朝真宗皇帝昏庸無能,整天沉醉在享樂之中。
有一天,他又大擺酒宴,暢飲美酒,觀賞歌舞。突然,他的腦子里閃出一個怪問題,就揮手叫歌舞停下,然後舉著酒杯,問群臣:「你們有誰知道,唐朝的時候,酒的價錢是多少?」
大臣們沒想到皇上會提這樣的問題,不禁面面相覷(qù),一聲不吭。
過了一會兒,有一個臣子站起身來,雙手一拱,對皇上說:「啟稟(bǐng)萬歲,小臣知道。」眾大臣都向他投去驚異的目光。
真宗皇帝抬起醉眼,見是丁晉公,就問題:「唔,價錢是多少?」丁晉公不慌不忙地說:「唐酒每升三十錢。」
真宗覺得很奇怪,問道:「時隔一百多年,你怎麼知道?」丁晉公說:「是唐朝詩人杜甫講的,他的一首詩中有兩句:『蚤來就飲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銅錢。』既然一斗酒三百銅錢,一斗等於十升,那麼一升酒不就是三十銅錢嗎?」
其實丁晉公不過是急中生智,因大臣們被問而又回答不出,十分難堪,他用杜甫詩句為大家解了圍,至於唐代的酒價,恐怕丁晉公也不知道,但是糊塗的真宗皇帝卻十分高興,稱贊丁晉公說:「想不到杜甫的詩還可以用來推算酒的價錢啊!」
⑵ 杜甫酒業2022年什麼月份上市
2021年6月30日。
杜莆酒業在香港錦江大酒店舉行上市儀式。杜莆酒業的上市對於杜莆酒業有限公司今後的發展起到絕對性的作用,終於迎來新的一輪的發展前景。杜莆酒業有限公司以我國古代著名詩人杜莆為背景,努力傳承悠久的歷史文化。
⑶ 四瓶裝濃香型45度的金成州酒的價格是多少
此酒的價格為258元/瓶
四瓶:258×4=1032元
故四瓶的價格大概是1032元
⑷ 杜甫酒怎麼樣
好,嘿嘿
四川杜甫酒廠,位於我國著名酒鄉,川西龍門山腳下的綿竹市,它的前身是綿竹曲酒二廠。1994年在成都杜甫草堂及杜甫研究協會等單位倡議下,經工商行政部門核准,將綿竹曲酒二廠更名為杜甫酒廠。十幾年來我廠生產的杜甫系列酒暢銷吉林、青海、河北、廣東、福建、江蘇、四川等16個省的部分市場。目前酒廠擁有五十餘畝釀造基地,20餘畝灌裝基地,600餘畝集酒文化旅遊、休閑的「杜甫酒庄」及「杜甫草堂」。目前本廠擁有百年老窖池120口,自動化灌裝線2條,年產優質基酒5000餘噸,總投資達3億元。本廠目前一場工開發了杜甫、杜甫草堂、柴門、萬池窖、福滿樓系列產品四十餘個
參考資料 : http://tieba..com/f?kz=822898052
⑸ 杜甫中華人民共和國七十周年典藏酒多少錢一瓶
祝福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慶長久,大概是1800致2000塊左右一平
⑹ 杜甫酒怎麼樣啊
杜甫杜甫
⑺ 杜甫和李白喝的酒 價錢差別怎麼這么大
酒可以激發詩人的靈感,詩人也可以借酒澆胸中的塊壘,所以唐人有「斗酒詩百篇」和「乞酒緩愁腸」之說。由於詩人與酒的關系極為密切,唐代詩歌中不但寫到了酒,還寫到了酒價。
杜甫在《逼側行贈畢四曜》一詩中寫道:「街頭酒價常苦貴,方外酒徒稀醉眠。速宜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杜甫詩歌對酒價的敘述,成了一個聚訟紛紜的話題。
長安酒錢,斗價三百
以為然者不乏其人。宋代劉邠《中山詩話》寫道:「真宗問進臣:『唐酒價幾何?』莫能對。丁晉公獨曰:『斗直三百。』上問何以知之,曰:『臣觀杜甫詩:速須相就飲一斗,恰有三百青銅錢。』」宋代陳岩肖《庚溪詩話》也認為:「少陵詩非特紀事,至於都邑所出,土地所生,物之有無貴賤,亦時見於吟詠。如雲:『急須相就飲一斗,恰有青銅三百錢。』」這里「速須相就飲一斗」和「急須相就飲一斗」,皆為「速宜相就飲一斗」之誤。
不以為然者認為,杜甫詩中所謂的「三百青銅錢」之說,來自於前人的典故。北齊盧思道曾說過:「長安酒錢,斗價三百」,所以王嗣奭在《杜臆》中指出,杜甫詩歌中「『酒價苦貴』乃實語,『三百青錢』,不過襲用成語耳。」
唐代的真正酒價
那麼唐代酒價究竟是多少呢?據《新唐書·食貨志》記載:「建中三年,復禁民酤,以佐軍費,置肆釀酒,斛收直三千。」在古代容量單位中,一斛等於十斗,「斛直三千」也就是「斗直三百」。這樣看來,似乎杜甫詩歌確實反映了現實生活,無愧於「詩史」的贊譽。但需要說明的是,「建中」是唐德宗的年號,這與杜甫生活的時代相距幾十年了,所以不能以此作為坐實杜詩對於唐代酒價敘述的依據。
唐代寫到酒價的絕不只有杜甫,許多詩人都在詩中寫到了酒價問題。如李白「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盤珍饈直萬錢」;王維「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崔國輔「與沽一斗酒,恰用十千錢」;白居易「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陸龜蒙「若得奉君飲,十千沽一斗」。這些詩人雖然分布於盛唐、中唐和晚唐各個時期,但他們的詩歌卻普遍地說到唐代的酒價乃每斗十千錢。
為何李杜所說差異如此之大
那麼,杜甫和李白等人對於酒價的敘述,差異為何如此之大呢?也許有讀者認為,李白、王維等人所說的乃是美酒的價格。這話固然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十千沽一斗」之說也是淵源有自。曹植在《名都篇》中曾經寫道:「歸來宴平樂,美酒斗十千」。盡管「他人所道,我則引避」,但曹植才高八斗,其於文章,「譬人倫之有周孔,麟羽之有龍鳳」,因此他的敘述便成為一種難以撼動的範式。唐代詩人受曹植的影響,不排除在詩歌中對這一典則的普遍追摹和襲用。
唐代詩歌中的酒價問題引起了不少誤讀,初看是詩人的意圖意義和讀者的解釋意義之間出現了齟齬,其實深層次的原因在於讀者以詩為史。王夫之曾幽默地譏誚這種詩史不分的情況說:「就杜陵沽處販酒,向崔國輔賣,豈不三十倍獲息錢邪?」在王夫之看來,詩歌與歷史差別很大,歷史要求具有實錄精神,而詩歌則不然,「詩之不可以史為,若口與目之不相為代也。」
⑻ 杜康典藏42度和致福448mL多少錢一箱6瓶裝
價格大概在五百多塊錢一箱。6瓶裝的。
杜康酒是中國歷史名酒,因杜康始造而得名,有「貢酒」、「仙酒」之譽。歷代墨客文人與它結下不解之緣,常以詩詠酒,以酒釀詩,詩增酒意,酒助詩興,觥籌交錯,華章汗牛。魏武帝曹操賦詩:「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短歌行》) 詩聖杜甫雲:「杜康頻勞勸,張梨不外求」。
詞豪蘇軾留下醉語:「如今東坡寶,不立杜康祀」。「竹林七賢」之一的詩人阮籍「不樂仕宦,惟重杜康」,聽說步兵校尉衙門藏有杜康三百斛,便辭官而去。然而,後來這種流芳千古的美酒,早已銷聲匿跡,連它的釀造方法也失傳。
有害成分
雜醇油
分析顯示,在其他疾病中,即使每天喝25克的小劑量酒精,也會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病風險明顯增加。比如,口腔癌和咽癌的風險增加82%,食道癌增加39%,喉癌增加43%,乳腺癌增加25%,原發性高血壓增加43%,肝硬化增加1.9倍……此外,結腸癌、直腸癌、肝癌等發病風險也有小幅增加。
如果飲酒量更多的話,那麼,患這些疾病的風險將大大增加。 雜醇油是酒的芳香成分之一,但含量過高,對人們有毒害作用,它的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痛,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而加劇。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在機體內停留時間較長。
雜醇油的主要成分是異戊醇、戊醇、異丁醇、丙醇等,其中以異丁醇、異戊醇的毒性較大。原料中蛋白質含量多時,酒中雜醇油的含量也高。雜醇油的沸點一般高於乙醇(乙醇沸點為78℃,丙醇為97℃,異戊醇為13l℃),在白酒蒸餾時,應掌握溫度,進行掐頭去尾,減少成品酒的雜醇油含量。
醛類
酒中醛類是分子大小相應的醇的氧化物,也是白酒發酵過程中產生的。低沸點的醛類有甲醛、乙醛等,高沸點的醛類有糠醛、丁醛、戊醛、己醛等。醛類的毒性大於醇類,其中毒性較大的是甲醛,毒性比甲醇大30倍左右,是一種原生質毒物,能使蛋白質凝固,10克甲醛可使人致死。在發生急性中毒時,出現咳嗽、胸痛、灼燒感、頭暈、意識喪失及嘔吐等現象。
糠醛對機體也有毒害,使用穀皮、玉米芯及麩糠做輔料時,蒸餾出的白酒中糠醛及其它醛類含量皆較高。
白酒生產中為了降低醛類含量,應少用谷糠、稻殼,或對輔料預先進行清蒸處理。在蒸酒時,嚴格控制流酒溫度,進行掐頭去尾,以降低酒中總醛的含量。
甲醇
果膠質多的原料來釀制白酒,酒中會含有多量的甲醇,甲醇對人體的毒性作用較大,4—10克即可引起嚴重中毒。尤其是甲醇的氧化物甲酸和甲醛,毒性更大於甲醇,甲酸的毒性比甲醇大6倍,而甲醛的毒性比甲醇大30倍。
白酒飲用過多,甲醇在體內有積蓄作用,不易排出體外,它在體內的代謝產物是甲酸和甲醛,所以極少量的甲醇也能引起慢性中毒。發生急性中毒時,會出現頭痛、惡心、胃部疼痛、視力模糊等症狀,繼續發展可出現呼吸困難,呼吸中樞麻痹,昏迷甚至死亡。
慢性中毒主要表現為黏膜刺激症狀、眩暈、昏睡、頭痛、消化障礙、視力模糊和耳鳴等,以致雙目失明。
⑼ 四川杜甫酒廠詩聖杜甫酒怎麼樣
四川綿竹杜甫酒廠座落在酒鄉之地——綿竹。悠久的歷史積淀、豐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這里勤勞善良的民風、熱情好客的民俗,也造就了四川綿竹杜甫酒廠這朵怒放在四川白酒行業璀燦的奇葩。
在今後5—10年的時間里,繼續堅持「以酒為主,多角開發,復合經營」的發展戰略,在不斷擴大主業的前提下,發展相關多元化的企業。
⑽ 杜甫酒業2022年幾月份上市的
丹桂吐蕊溢芬芳,杜甫詩酒沁心房。四川杜甫酒業集團歷練多年,終於亮劍:9月1日,香港上市正式啟動。筆者在《四川杜甫酒業集團香港上市啟動發布會》後細品了「杜甫酒」,該酒兼具五糧香與窖香、「入口柔,不殺喉,不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