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東萊蕪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萊蕪市地處山東省中部,轄萊城、鋼城兩個區和三個省級開發區,總面積2246平方公里,人口125萬。萊蕪古稱嬴、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在這里發生過「長勺之戰」,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曾在此發動了著名的「萊蕪戰役」。萊蕪境內資源富集,尤以煤、鐵儲量豐富,礦冶歷史源遠流長,曾是全國重要的冶鐵中心。目前,萊蕪已經發展成為以鋼鐵為主導的新興工業城市,是山東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去年全市鋼產量達到1400萬噸。萊蕪盛產生薑、大蒜、蜜桃等農產品,是「中國生薑之鄉」、「中國花椒之鄉」和「中國黃金蜜桃之鄉」。萊蕪自然風光優美,城市建設日新月異,是「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五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棋山炒雞
萊蕪炒雞以其味醇、質朴、實惠的風格,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食客。吃萊蕪炒雞又成了當今萊蕪餐飲市場上又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它不僅在當地異常火爆,而且現已開設到周邊的泰安、臨沂、新泰、博山等地。
說起萊蕪炒雞的由來,最早興起於位於萊城東北方的夾嶺山。此山是萊蕪通往著名瓷都博山的必經之地,由於這段山路蜿蜒崎嶇,重山疊嶂,人煙稀少,致使過往的司機、路人就餐困難。當地頭腦靈活的人看準了這一商機,在風景秀麗的寬闊地帶搭起草棚,壘起了土灶,並就地取材,選用漫山遍野放養的土雞,當著客人的面現宰現殺,用農家的方法,劈柴小火燉制,一壺茶的功夫,一盆家常炒雞就端上來了。只見醬紅色的大塊雞肉,配有褐色的松莪,翠綠的芹菜,柔軟剔透的粉皮,寬湯熱氣,散發著濃郁誘人的香氣。吃著炒雞,再點上幾道或拌或炒的田間野菜和簡朴實惠的家常小吃,環視著迷人的奇山異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足以驅散一路的風塵和疲憊。這種吃法,伴隨著汽車飛轉的車輪越傳越遠,「夾嶺炒雞」的名氣也越來越大,以至於城裡人帶著家人、朋友,專門開車到這里來吃炒雞,生意越來越紅火。精明的山裡人現已把炒雞店開到城裡來了。
萊蕪黑雞產於萊蕪市雪野旅遊區,有生命之源綠色食品之美稱。據山東農業大學報道,萊蕪黑雞每克肌肉中亞油酸含量48.92mg,亞麻酸含量17.91mg,紅肌纖維含量23.55mg,公雞溫補陽氣,母雞適益陰血。所產雞蛋叫柴雞蛋、土雞蛋,草雞蛋,指散養在山坡上,自由自在刨土覓食、吃蟲兒的雞下的蛋。這些雞吃的是一些昆蟲,青草,因為它們的食料里缺少很多專用雞飼料所必須添加的配料,如骨粉,激素等。因此其蛋清濃稠透亮,營養價值高。
柴雞蛋與普通雞蛋相比,柴雞蛋較小(一般在42—53克之間),但與等重普通雞蛋相比營養含量卻高得多,而且富含免疫因子,營養價值更高,是最理想的蛋品。普通籠養雞的產蛋率能達到95%,年產蛋量高於300枚。而萊蕪黑雞的產蛋率只有30%左右,也就是說每隻黑雞平均要積蓄3—4天的營養才能產下一枚小小的雞蛋,每年產蛋數量很難超過100枚。厚積而薄發,營養相對豐富了許多。
柴雞蛋對人體的益處:
一、健腦益智,雞蛋中的卵磷脂,甘油三酸,脂固醇和卵黃素,對神經系統和身體發育有良好作用,可延緩老年人的智力衰退,改善記憶力。
二、保護肝臟,雞蛋中的蛋白質對肝臟組織損壞有修復作用。蛋黃中的卵磷脂可促進肝細胞的再生,還可提高人體血漿蛋白量,增強機體的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
三、防治動脈硬化 美國營養學家和醫學人員根據蛋黃中卵磷脂的乳化作用,用雞蛋來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獲得了出人意料的效果。
四、預防癌症,雞蛋中含有較多的維生素B2,可以分解和氧化人體內的致癌物質。蛋中的微量元素,如硒、鋅等也都具有防癌作用。日本學者研究發現,雞蛋中還含抑制誘發喉癌和淋巴癌的EB病毒增殖。
五、延緩衰老,雞蛋中幾乎含有人體所有需要的營養物質,堅持適量吃雞蛋,是不少長壽延年的經驗之一。
廟子粉皮,已有三百多年的加工歷史,傳說清乾隆年間,乾隆皇帝撰寫《十全記》書時,御廚每天用廟子粉皮燉雞,讓乾隆帝用膳,以保證他大腦供血,後乾隆知曉燉雞的攙貨粉皮來源於蓮花山腳下的廟子村,於是,便在文武大臣面前風趣地說「沒有廟子粉皮燉雞,就沒有朕寫的《十全記》。」由此在民間廣泛流傳出許多廟子粉皮與乾隆帝的《十全記》書的感人傳說,從此,廟子粉皮這一百姓當家產品,便被推舉為朝廷貢品。
廟子粉皮,選用蓮花山腳下純天然、無污染、不使用任何化學肥料的地塊,所產的優質甘薯加工而成。其產品特點:無激素、無毒素、光亮透明、耐煮、韌性強,味道香甜純正、口感好。
經常食用,能充肌膚,去肌死,破宿血,軟化血管,增強皮膚彈性。具有養生、開胃、健脾、補虛、益氣、滋腎、壯陽、清熱除濕、預防陰冷、調節平衡人體酸鹼等保健作用,該產品是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抑制大腦衰老,強體活血、潤腸、通便的上等保健食品。
旅遊
·房干生態景區
·萊蕪戰役紀念館
·王石門「天上人家」景區
·呂祖泉景區
·蓮花山風景區
·華山國家森林公園
·棋山省級森林公園
·雪野三峽景區
·筆架山景區
·黑龍潭景區
·香山景區
·官正九龍山景區
·蒼龍峽景區
·文昌島景區
·雲台山省級森林公園
·汪洋台景區
·龍山風景區
·朝陽洞景區
·陳毅指揮所
·南山景區
民俗文化
【萊蕪梆子】 又名「萊蕪謳」,音樂唱腔高亢激昂,豪邁奔放,風格獨特,歷史悠久,已有三百多年歷史,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寶庫中的奇葩。 1850年前後,徽班「老陽春」經運河入山東,定居在泰安縣夏張鎮。此後,流行於汶上一帶的梆子,經常與徽調同台演出,逐漸結合,演變成了獨具特色的萊蕪梆子。
【萊蕪錫雕】 歷史悠久,品類繁多,造型美觀,技藝精湛,獨具一格。明清時期是萊蕪制錫業的全盛時期,1780年,萊蕪城西關制錫世家王家,綜合多種藝術,創制了第一批錫雕製品—配套茶、酒具。以後,經過幾代人的努力,雕制工藝不斷提高,形成了獨特的工藝技巧和精湛的構思設計,創造性的應用了浮雕藝術和鑲嵌技法等,曾榮獲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國際銀質獎。王家錫雕的代表作三層龍飾古香爐,雕飾精美,九龍形象逼真, 或騰雲,或戲珠,栩栩有欲飛之勢,還有仙鶴蠟台、餐具、瓶、盒等。這些作品雕制精巧,被視為珍品,現在遠銷日本及東南亞各國。
【自然環境】 萊蕪市位於泰山東麓,東經117°19′—117°58′, 北緯36°02′—36°33′,北鄰濟南市所轄的章丘市,東臨淄博市博山區和沂源縣,南臨泰安市所轄的新泰市,西鄰泰安市岱嶽區。總面積2246.21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所在地萊城居市境中部,距省會濟南112公里。
地質構造受魯中緯向構造及魯西旋卷構造控制。構造形跡以斷裂為主,褶皺次之。地形為南緩北陡、向北突出的半圓形盆地,北、東、南三面山嶺環繞,中部為低緩起伏的平原,西部開闊。海拔最高點994米,最低點148.13米。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3.0℃,降水量695.1毫米,無霜期187天。2006年,全市年平均氣溫14.2℃,比常年平均偏高1.2℃;年降水量566.4毫米,比常年平均偏少128.7 毫米,日照總時數2288.7小時,比常年平均偏少155.1小時;年極端最高氣溫35.9℃,出現在6月20日;年極端最低氣溫-12.2℃,出現在2月9日;終霜日期3月3日,初霜日期11月5日,無霜期246天。
2006年末耕地面積68735公頃。 水資源總量5.81億立方米。礦產資源豐富,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種有鐵、煤、鋁、鈷、金、石灰石、花崗石、石英、陶土、燕子石等。煤炭已探明儲量10億噸, 是山東省重要的煤炭基地。鐵礦石已探明儲量6.5億噸,列華東地區之首。生物資源,木本植物有71科、177屬、471種;畜禽有牛、羊、豬、兔、雞等,其中瘦肉型萊蕪豬為省內優良畜種。
❷ 錫雕的錫雕作品
⑴禮器類:祭祀用品、冥器;
⑵飲具類:茶、酒、餐具。作品:《躍龍門》、《龍騰提梁壺》、《鼎式燙酒具》、《有容乃大》、《自得其樂》、《繩紋提梁壺》、《盤龍酒具》、《盛世果盤》、《龍鈕嵌紫砂茶具》、《蘭亭序保溫杯》、《福壽保溫杯》等;
⑶燈燭類:《仙鶴敬壽燭台》、《仙鶴遙控台燈》、《萊蕪八景台燈》等;
⑷煙具類:《松竹水煙壺》、《地方風光煙筒》、《吉祥煙缸》、《地方風光打火機》等;
⑸薰具類:《龍鼎薰爐》、《鏤空九龍薰爐》等;
⑹文具類:《風光筆筒》、《瑞獸墨壺》等;
⑺化妝類:《脂粉盒》、《琴式萬壽香盒》、《瓜蝶香粉盒》、《錫方萬壽香盒》等;
⑻紀念章、紀念幣類:《長勺之戰》、《曹劌論戰》、《夾谷會盟》等;
⑼浮雕掛件類:《一鼓作氣》等;
⑽圓雕擺件類:《一品當朝》、《情侶鶴》、《鳳城萊蕪》、《種子》等;
⑾花瓶類:《大雙榮雙平》、《小雙榮雙平》、《龍鳳瓶》等;
⑿儲藏用品類:《長勺之戰茶罐》、《一鼓作氣茶罐》、《清明上河茶罐》、《蘭亭序茶罐》等。
❸ 山東哪項非遺文化快要消失了
山東琴書國家非遺、柳子戲國家非遺等
山東瀕臨消失的非遺:風箏製作技藝國家非遺、錫雕國家非遺、山東大鼓國家非遺、柳子戲國家非遺、山東琴書國家非遺。
濰坊風箏興於明初的楊家埠村,村民有木版年畫的刻印技術,利用每年春天的空餘時間,用印年畫的紙張、顏料,繪制出各種圖案,扎制風箏。據MaiGoo小編了解,濰坊又稱濰都、鳶都,製作風箏歷史悠久,工藝精湛,是世界風箏的發源地,被稱為風箏的故鄉。2006年5月20日,風箏製作技藝(濰坊風箏)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萊蕪錫製品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當時的錫製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萊蕪西關王家錫雕創始人在此基礎上,選取質地、色澤俱佳的上等錫,精工細作,摸索創作出了主要以觀賞並可實用的藝術製品,錫雕一問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為貢品。2014年11月,錫雕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
山東大鼓又稱「犁鏵大鼓」、「梨花大鼓」,起源於山東農村,清末進入濟南等城市。山東大鼓的樂器最初除書鼓外另用兩枚農具犁鏵碎片擊拍,後改用兩枚鐵片和銅片,並用三弦、四胡伴奏,傳統曲目有《黑驢段》、《拎娃娃》等。2006年5月20日,山東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9年11月12日,山東大鼓入選調整後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柳子戲又名「弦子戲」,亦稱「北調子」、「糠窩子」,是中國戲曲四大古老劇種之一,由元明以來流行於中原地區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在清代中葉盛極一時。柳子戲記錄在案的傳統劇目200餘出,音樂唱腔曲牌600餘支,這一劇種既有北曲豪放粗獷的風格,又有南戲委婉細膩的特徵。2006年5月20日,柳子戲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山東琴書表演為多人分持不同樂器自行伴奏,分行當圍坐表演,以唱為主,間有說白或對白。山東琴書產生於民間,根植於民間,語言極具生活味,它所採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語。山東琴書文化底蘊豐厚,對呂劇的發生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是山東呂劇的直接母體,歷史文化價值比較獨特。2006年5月20日,山東琴書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❹ 萊蕪的社會事業
2012年承擔實施省以上科技計劃項目51項,爭取無償資金6500萬元,獲省以上科技進步獎6項。2012年專利申請量1980件,其中,發明專利400件;專利授權量1913件。
新建院士工作站4家,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達到22家。
2012年2012年年末萊蕪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27所。其中,高等學校2所,普通中學55所,小學155所,中等職業學校14所,特殊教育學校1所;各級各類學校在校學生人數17.5萬人。2012年年末萊蕪市共有幼兒園373所,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達到100%。小學、初中入學率均保持100%,鞏固率小學100%,初中99.9%。 學校本專科學校 普通中專職業學校 萊蕪職業技術學院 萊蕪市職業中專 萊蕪技師學院 萊蕪市長勺職業中專 新汶礦業職工大學 萊蕪市衛校 萊鋼廣播電視大學 萊蕪市旅遊學校 山東廣播電視大學萊蕪學院 萊蕪贏城職業技術學校 2012年2012年年末萊蕪市擁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群眾藝術館2個,文物保護管理機構2個,鄉鎮文化功能區10個,社區公共文化服務圈50個,農村文化大院100個,市級公共圖書館1個,總藏量21.8萬冊。
萊蕪梆子:又名「萊蕪謳」,是中國地方戲曲劇種。
萊蕪三辣:萊蕪生薑、大蒜、雞腿蔥與萊蕪大紅袍花椒並稱為萊蕪「三辣一麻」。1998年萊城區被命名為「中國花椒之鄉」。
萊蕪錫雕:萊蕪錫雕,又稱西關村王家錫雕,山東省省級文化遺產。 2012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589元,比2011年增長13.1%。城鎮居民人均家庭總收入30698元,其中,工資性收入25225元,經營性收入1156元,財產性收入765元,轉移性收入3552元,分別增長6.05%、46.41%、13.49%、58.99%。農民人均純收入10887元,比2011年增長13.1%。其中,工資性收入5205元,增長13.11%;家庭經營收入5061元,增長14.76%;財產性收入122元,增長1.42%;轉移性收入500元,增長1.06%。城鄉居民收入比為2.44:1。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5664元和6093元,分別增長10.17%和17.29%。城鎮居民人均現住房總建築面積達38.18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9.68平方米。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2.84%和36.11%。
萊蕪市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6.4萬人,增加1.6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達到23.7萬人,增加1.2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5.9萬人,增加0.3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6.7萬人,增加0.6萬人。城鎮醫療保險實現市級統籌,參保人數達41.4萬人,增加1萬人。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46.4萬人,參保率達到9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實現全覆蓋,參合率達到99.8%。
2012年年末萊蕪市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507人,增長0.4%;2012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3191.2萬元,增長35.8%;月人均保障標准240元,比2011年提高50元。2012年年末萊蕪市享受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1040人,增長5.62%;2012年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4424.9萬元,增長45.73%;年人均補差100元,提高20元。2012年發放農村五保供養金1023萬元,增長17%,農村五保對象供養率達到75.3%。2012年年末萊蕪市共有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63個,比2011年增加1個;床位6276張,增長2.6%;收養5168人,增長0.4%。社會福利企業40家,安置殘疾人員2002人。
❺ 錫雕的介紹
錫雕,漢族傳統雕塑藝術,是中國乃至世界一門獨特的工藝,有三百多年的發展歷史,工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明清時候錫雕在漢族民間已相當盛行,具有文字記載,萊蕪錫製品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當時的錫製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萊蕪西關王家錫雕創始人在此基礎上,選取質地、色澤俱佳的上等錫,精工細作,摸索創作出了主要以觀賞並可實用的藝術製品,錫雕一問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為貢品錫雕多用於製作儀仗道具、佛事法器及茶壺、酒壺、茶葉罐、燭台、碗、筷、勺等日用生活品。
❻ 錫雕的錫雕內容
萊蕪錫雕,按類別分為:禮器、飲具、燈燭具、煙具、薰具、文具、化妝盒、紀念章、紀念幣、浮雕擺件、花瓶、儲藏用品等。
按表現內容與形式分為:花、鳥、魚、蟲、詩詞歌賦、龍、鳳、走獸、吉祥物、人物、傳說故事等,多達100種以上。
❼ 西關村的西關特色
萊蕪錫雕,歷史長,品類多,造型美,雕刻技藝精湛,獨具一格。1994年,參加全省物品展覽會,獲最優等金牌獎。1915年,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榮獲銀牌獎。明、清時期,是萊蕪制錫業的全盛時期,制錫者不下千家。1780年,萊城西關制錫世家王家,創造性發展了制錫業。王家根據錫的特點,綜合各種藝術,制出第一批錫雕製品——配套茶、酒具。以後,歷經幾代人特別是當今第七代傳人王磊的努力,錫雕技藝不斷提高,蜚聲中外。三層龍飾古香爐,雕飾精美,九龍形象逼真,或騰雲,或戲珠,栩栩有欲飛之勢。王家錫雕的代表作還有:仙鶴蠟台、酒具、瓶、盒等,這些作品,雕刻精巧,形象生動,被視為珍品,有的還遠銷日本及東南亞各國。萊蕪錫雕以純度99%的精錫作原料,主要用手工操作,有十幾道工序。其中成型和雕刻是關鍵工序,一人製作一件仙鶴蠟台需要15天到20天的時間,僅雕刻羽毛,就得刻上萬刀。雕刻藝人的辛勤汗水和心血,使錫雕藝術大放異彩,那濃郁的民族風格,給人以美好的享受和陶冶。
❽ 錫雕的現實意義
萊蕪錫雕在整個萊蕪地區文化產業佔有重要的地位,在整個山東省也是獨門絕技。它是山東省的優秀民間技藝,是萊蕪礦冶文化的遺存,發掘、搶救、保護萊蕪錫雕藝術,其現實意義有兩點:
(一)、學術價值。萊蕪錫雕特殊和高超精湛的加工技藝,豐富了我國金屬加工工藝,特別是錫製品加工工藝,更重要的是它真是記錄了萊蕪自明清以來金屬加工技藝的發展流程和金屬加工業的興衰,它特殊的製作工藝和藝術語言,極大得豐富了傳統金屬加工業的思想和藝術內涵,發掘、搶救和保護這一民族瑰寶,使其傳承下去,使萊蕪錫雕煥發出時代光彩,無疑是對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二)、審美價值。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綜合素質的提高,人民群眾對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與日俱增,人們的審美水平也越來越高,萊蕪錫雕由其傳統的使用價值逐步向審美價值過度和轉化的發展趨勢,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人們求變、求美的價值趨向,迎合了人們崇尚自然和諧、返樸歸真的審美情趣,在現代技術日益發展進步的今天,萊蕪錫雕厚重的歷史價值和獨特的審美價值,必將隨著社會的發展而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
由於萊蕪錫雕製作工藝復雜,專業技術要求高,一件作品製作周期往往長達半個月、一個月,製作一件精品從設計到成型,有的要花費半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因此,很難形成規模化批量生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市場發展。特別是現代社會,很多年青人對傳統手工藝製作技藝不感興趣,人員培訓錄用成了一大問題,從業人員很難招收,再加上這是一門特種工藝,人員培訓周期長、投入大,更需要從業人員一種熱情和天分為基礎,萊蕪錫雕後繼乏人的現狀一時難以改變。面對著以上種種狀況,搶救、保護萊蕪錫雕藝術已是刻不容緩。
根據萊蕪市的文化經濟的發展狀況,經過科學的分析、論證,因地制宜,提出了科學的保護、發展方案並規劃了萊蕪錫雕藝術未來五年發掘、保護、發展的藍圖。
❾ 山東萊蕪王千鈞錫雕作品剛才在遠方的家看到大師作品精美,一般一套茶
3000元可以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