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光緒元寶價格表銅幣
銅幣介紹: 主要始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這一時期各地造幣均有光緒元寶字樣。總廠造幣在正面左右分列「戶部」二字,各地均在正面上緣或左右分列省名及地名,以示區別。 這一時期各廠局自行設計,出現了一大批具有各地特點的龍圖、花式,是銅元品種最多、圖案最豐富、版式最繁雜的時期。
清代吉林造戊申光緒元寶三錢六分銀幣(中滿文) RMB: 12,000 ¥13,2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厘四枚 RMB: 100 ¥88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三錢六分銀幣 RMB: 2,800 ¥4,400
二十五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厘銀幣 RMB: 700 ¥2,750
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厘銀幣大、小龍各一枚 RMB: 1,000 ¥1,540
江南省造戊戌光緒元寶一錢四分四厘銀幣 RMB: 1,000 ¥1,1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厘銀幣 RMB: 3,500 ¥3,85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500 ¥3,08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500 ¥3,08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2,000 ¥3,3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2,000 ¥4,180
甲辰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00 ¥660
江南省造庚子光緒元寶三錢六分銀幣 RMB: 15,000 ¥77,000
江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五枚(庚子 RMB: 100 ¥770
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分二厘銀幣 RMB: 1,500 ¥1,650
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分二厘銀幣 RMB: 1,500 ¥1,650
湖南省造光緒元寶七分二厘銀幣 RMB: 1,500 ¥1,650
湖北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厘銀幣 RMB: 300 ¥1,210
四川省造宣統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600 ¥660
清代四川省造光緒元寶三分六厘銀幣 RMB: 100 ¥880
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500 ¥1,870
雲南省造光緒元寶七錢二分銀幣 RMB: 1,000 ¥1,100
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庫平一兩(小字版) RMB: 4,000 ¥6,820
光緒三十年湖北省造大清銀幣一兩 RMB: 4,500 ¥8,800
宣統三年大清銀幣一角 RMB: 1,500 ¥1,650
光緒二十五年奉天機器局一圓銀幣 RMB: 10,000 ¥19,800
光緒二十四年奉天機器局一圓銀幣 RMB: 3,000 ¥3,300
光緒二十四年北洋機器局壹圓銀幣 RMB: 1,900 ¥2,090
清代至民國貳角銀幣一組十一枚 RMB: 100 ¥330
清代銀幣一組六枚 RMB: 600 ¥660
B. 光緒元寶如今值多少錢
截至2020年1月20日,光緒元寶根據產地不同、年份不同價格也有所不同。下面給出一些成交的光緒元寶作為參考:
1、 廣東省造光緒元寶雙龍壽字幣——成交價:1,485.000——成交日期:2018-01-26;
2、北洋造光緒元寶銀幣 ——成交價:891.00萬——成交日期:2018-01-26;
3、 浙江省造庫平七錢二分光緒元寶 ——成交價:575.00萬——成交日期:2017-06-30;
4、 光緒二十四年安徽省造光緒元寶銀幣 ——成交價:420.00萬——成交日期:2018-01-15;
5、光緒元寶戶部庫平一兩 ——成交價:414.78萬——成交日期:2017-06-29。
(2)光緒元寶價格與圖片擴展閱讀:
「光緒元寶」當時共十九個省局鑄造。除中央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計有:戶部;北洋;吉林;奉天;清江;浙江;江南;廣東;山東;福建;湖南;湖北;四川;江西;河南;安徽;廣西;新疆;黑龍江。
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的正面分為內圈和外圈兩部分,以珠圈為界,內圈印刻著「光緒元寶」四個大字,外圈則分為頂部和底部兩大部分。頂部刻有「廣東省造」四個楷體小字,底部則是這枚錢幣當時的幣值——「庫平七錢二」,底部與頂部之間,還有兩朵小花作為裝飾進行過渡,版面的設計明顯與普通的錢幣略不一般。
C. 這枚光緒元寶現在市場價值多少錢
光緒元寶的市場價格和所持有的光緒元寶品相、發行量、字跡花紋是否清晰有著很大關系。總之,就是要看稀缺層度和品相情況,稀缺度高且品相好的光緒元寶價格一般都可以賣到千元以上。
光緒二十五年始,又鑄行面值庫平紀重的光緒元寶,在該類幣的背面左側阿拉伯數字表示該幣為光緒X年版,常見者有25,26,29,33,34等數種,流通全國。目前該幣的價格在幾百元或上千元之間。北洋有好幾個年號,版本也很多,34年是最便宜的1500元左右。29年1800左右。33年2500元左右。
(3)光緒元寶價格與圖片擴展閱讀:
光緒元寶中還有英文字樣,表現出當時的社會中西文化交融密切,審美風格獨特創新,有了較大的突破。歷史記載,光緒十五年開始,我國歷史上第一批機制幣光緒元寶,在各省相繼推行,慢慢的取代了傳統觀念上的銅幣。
尤其是東三省出產的光緒元寶,在當時數目極少,如今的存世量也低。資深藏家介紹說,現在市面上流通的東三省光緒元寶,大多為贗品,真品存世量是極為稀少的,導致其一直都是有價無市。直到2012年出現一枚,立刻拍成了50萬元的高價。
在我國近代錢幣中,有一種久負盛名的銀幣,它被列為中國近代機制幣十大珍,這便是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16年一枚外形銀光閃閃的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亮相於國內著名的藏品公司上海金堂拍賣有限公司的夏季拍賣會上。從幣面的外形到細節刻畫方面來說,這枚廣東省造雙龍壽字幣都展現出它不凡的特徵而成為大清銀幣中的佼佼者。
D. 光緒元寶現在什麼價
光緒元寶根據產地不同、年份不同價格也有所不同。光緒元寶價格從幾千到上百萬都有。
E. 光緒元寶圖片及價格
主要始於光緒二十六年(1900)至光緒三十一年(1905)。這一時期各地造幣均有光緒元寶字樣。總廠造幣在正面左右分列「戶部」二字,各地均在正面上緣或左右分列省名及地名,以示區別。這一時期各廠局各盡所能,自行設計,出現了一大批具有各地特點的龍圖、花式,是銅元品種最多、 圖案最豐富、版式最繁雜的時期
【銅元收藏鑒別】
近代銅元的發行流通雖然只有短短的三十餘年時間,但其數量之浩繁、種類之龐雜、版別之眾多,實在令人嘆為觀止。據估算,僅從1900年到1917年,全國各省鑄造的當十文銅元就有320億枚之巨。而僅清末銅元背面的蟠龍圖案版別就超過400種。如今銅元已成為錢幣收藏的一大重要門類。但如何從數量如此巨大、種類如此繁多的銅元堆中挑選出較有收藏價值的品種,確實令大多數初涉銅元收藏的錢幣收藏愛好者大感為難。現簡要介紹幾種最為簡單易學的挑選方法,希望能對初集銅元的泉友們有所助益。
看鑄造幣材
鑄造銅元的材質當然是銅,各種銅元中以紅銅元最為多見,黃銅元少見。有些省份為降低成本多得利潤,大鑄含銅成色較低的黃銅元,如「大清銅幣」中心寧字二十文、奉天光緒銅元等黃銅質居多,紅銅元反而少見。此外,民間私鑄的銅元也多為黃銅質。鑄造整齊精美、色澤潤白如銀的白銅幣以及鉛質銅元則多屬於樣幣性質,難得一見。目前市場上出現了不少白銅幣偽品,一般採用在普通銅元表面鍍鎳的方法偽造,但不甚光潔,砂眼氣泡較多,邊緣無齒,幣身較薄,不具樣幣特徵,不難辨識。
看面值大小
銅元面值有很多,其中以當十文銅元最為常見,而當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銅元都值得留意。「光緒元寶」四川當三十文銅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間習慣,旋鑄旋廢,存世僅有十餘枚,非常罕見。「大清銅幣」宣統二十文、「光緒元寶」廣東五文、江南甲辰「光緒元寶」二十文、河南省造民國雙旗五百文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但也不能一概而論,如民國四川鑄造的「四川銅幣」當二十、當五十、當百者卻屬常見品種。
看鑄幣工藝
銅元一般採用機器鑄造,故稱「機制銅元」。但有些地方因買不起機器因陋就簡鑄幣或民間土法私鑄,產生了不是機制的銅元。如採用傳統翻砂法鑄造的「砂版銅元」,人力手搖機械鑄造的半機械幣以及手工打制銅元等。這些非機器鑄造的銅元,多是過渡時期的產物,鑄造數量不多,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另外,銅元一般中間無孔,因此發現中間有孔,特別是方孔的銅元值得格外留意。其中以「光緒元寶」安徽方孔十文銅元最為罕見,估計存世量不會超過10枚,被譽為「一級大珍」。
看是否錯版
銅元常見錯版形態有:1.英文錯誤,主要有字母寫錯、單詞拼錯等。如將「A」寫成「A」、單詞「PROVINCE」(省)錯拼為「PROVINEC」等。2.滿文錯誤。如四川官局造「光緒元寶」銅元,上緣紀地「四川官局造」,中心滿文卻為「寶福」(福建鑄錢局)。3.正背面圖案錯配。如「光緒元寶」背錯配大清龍圖,「光緒元寶」湖北造背錯配廣東飛龍圖,「大清銅幣」宣統乙酉年造背錯配「光緒年造」字樣等。4.陰文圖案。銅元幣面文字大多為凸出陽文,也有極少數會有單面陰文圖案出現,這是製造過程中產生的錯誤。5.合背、合面銅元。錯版銅元值得關注。
看是否有齒邊
一般情況下,銅元側面是沒有任何紋飾的光邊,軋有齒邊的銅元絕大多數屬於樣幣性質值得收藏。但「光緒元寶」江蘇十文和民國十五年的四川嘉禾銅元中也常見齒邊普通品存在,這屬例外。
看品相
品相被稱為是「收藏品的生命」。品相的好壞,不僅影響到收藏品價格的差異,而且還關繫到藏品是否容易變現的問題。銅元的品相對銅元收藏意義尤為重大。機制銅元無論是對表面的光潔度,乃至邊絲的好壞都有嚴格的要求,任何缺陷都會影響藏品的價格。圖案文字清晰、無磨損,表面平整光潔,邊緣無明顯撞擊痕跡等,基本可算得上好品相。品相好的銅元值得收藏,即使是普通品種,收藏價值也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