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歷史上的「西楚」在現在的什麼地方
歷史上的西楚在現在的江蘇。
西楚即西楚王朝,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朝之後出現的政權,也是介於秦漢之間的一個朝代,為魯公項羽在現今的江蘇宿遷所建。
公元前206年四月,名義上統一了秦朝末年疆域的絕大部分地區。建都彭城也就是現今的江蘇徐州,國祚四年。
秦朝末年,爆發農民起義,一時間,四方響應,天下大亂,身為楚國貴族的項梁、項羽趁勢崛起,公元前207年項羽率軍五萬渡河救趙王歇,於巨鹿之戰大破章邯。
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威震天下,名聞諸侯,被拜為諸侯上將軍,擁兵雄厚,達四十餘萬。次年,項羽在咸陽分封十八路諸侯就國,自立為西楚霸王。
(1)美女巨鹿圖片擴展閱讀:
公元前208年,楚懷王熊心遣項羽、劉邦分道伐秦,並共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結果項羽於巨鹿一戰全殲秦軍二十萬,而劉邦自武關入秦。
用張良的計策,採取了符合民意的策略,招攬降秦官員,迂迴前進,避免攻堅,結果卻最先順利進入關中。
公元前206年,秦三世嬴子嬰殺趙高,投降劉邦,秦朝滅亡。劉邦入咸陽後,申明軍紀,廢除秦的嚴刑苛政,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項羽在消滅秦軍主力之後,聞劉邦已破咸陽,遂亦迅即率兵入函谷關,與劉軍相對峙,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
沛公兵十萬,在霸上。在鴻門宴上,項羽謀殺劉邦而未遂,後乃引兵西屠咸陽,殺秦降王子嬰,燒秦宮室,火三月不滅。
在當時群雄並立之局勢下,項羽以為自己已得天下,遂於公元前206年四月實行裂土分封,尊楚懷王為楚義帝,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國號西楚。
此外又另分封了十八個王,劉邦被封為漢王,並把章邯、司馬欣、董翳三個秦朝降將封於關中,以阻劉邦東出。項羽把虜掠來的財寶美女帶歸彭城,並下令諸侯解散軍隊,各到封地。
B. 為什麼感覺項羽畫像那麼丑,虞姬怎麼看上他的呢
丑與不醜,已不重要,虞姬虞姬奈若何?太史公為後世留下了一道絢麗的彩虹,給項羽注入了諸多的偏愛之心,成就了極具悲壯並帶有浪漫色彩的末路英雄!
二、驍勇善戰,一代英雄名將。項羽絕對是最具悲劇色彩的英雄人物,軍事才能毋庸置疑,創造了包括巨鹿之戰、彭城之戰等以少勝多的戰績。這么優秀的軍事才能不能說他有勇無謀吧!
項羽,天生就是為了征戰而生,但對治理天下卻實在差不少,稍遇到些心懷鬼胎之徒,便容易將辛苦江山拱手讓人。
但偏偏,項羽的對手劉邦就是這樣的人,任你有扛鼎之力還是陷陣之勇,甚至項羽也曾傳話劉邦,願以二人肉身之力決一死戰,以平息天下戰事,救蒼生於戰亂水火,面對舉世無雙的霸王,劉邦心想,你想啥呢,毫無猶豫地拒絕了。
結局是四面楚歌,十面埋伏,西楚霸王項羽終究窮途末路,心灰意冷獨飲殘酒之時,卻有一抹身影隨風而至。
漢兵已略地,四面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慶幸兩千多年前的時代我們太遠,雖然太史公司馬遷,只為我們留下了“有美人名虞”五字,但那段寥寥記載被後世天馬行空的想像逐漸填補,不斷豐富和完善,來完成一代英雄佳人的傳頌。
C. DNF有沒有巨鹿的美女~!
格鬥家是巨鹿 還有路遙哦~
D. 「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用現代漢語翻譯是什麼意思
「微言精義,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窮」用現代漢語翻譯的意思是:
精微的語言,深刻的道理,越探索越明白,越鑽研越深入,越是深入進去就越是不知它的盡頭。
E. 楚王好細腰,虞姬是細腰美女嗎
首先糾正一點,此楚王非彼楚王,不是同一個人,楚王好細腰的楚王是春秋戰國時代的楚靈王,而跟虞姬相關的楚王則是西楚霸王項羽,關於項羽虞姬的影視作品還是挺多的,一部經典電影《霸王別姬》讓哥哥張國榮成就了經典。下面就分別談談兩位楚王的典故。
史記僅記載"有美人名虞“
對於史書記載虞姬的資料比較少,司馬遷在介紹虞姬的時候也是簡單一語帶過,人美不美,腰細不細,只能推測,不過能被英雄項羽如此寵愛,相信她的相貌身材不會很差,畢竟有句古話,“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F. 她是回族第一美人,美貌不輸范冰冰,嫁給大23歲的丈夫,如今怎樣
時期不同了,明星藝人的定位也是不可同日而語,所以人們進入演藝圈的目的也就美不勝收。就像有人執著名利物質的享用,有人貪戀雲集響應的號召力,當然還有一批不忘初心的幻想踐行者。其實既然走演出戲這條道路,追求物質名利本無可厚非,但應在保證演技和作品的前提下,才幹享用繁華落盡後的漠然與沉著。關於童星我們總有一種特別的情愫,在他們的陪伴下,我們渡過了短暫的青蔥歲月,遇見了那些讓我們浮光掠影的泛黃影像。光陰荏苒歲月悠悠,固然童星長大後的境遇各不相同,但能有如此輝煌的童年閱歷,未嘗不是生命中值得收藏的回想。作為觀眾,我們則會持有感謝之情,在最好的年歲與他們相遇。
時間,磨鈍了那些銳利記憶的邊緣,但卻無法擦掉回想。回想中,總有些霎時,能暖和整個曾經,在歲月的痕跡里,沉澱出美觀的樣子。寒風吹起如花般破碎的流年,聽憑年華來去自在,曾經的陪伴與守候,成為生命途中最美的裝點。記憶暖和的光陰,總有一抹相思情長,走進被歲月擱淺的心房,暖和那歲月里的滄桑。憶往昔崢嶸,盼歲月不老。回想過往,總有一個人冷艷了光陰,總有一個熒屏形象難以忘懷。
G. 項羽為什麼哭
為了虞姬,因為要和虞姬分開了,而且可能此次分開就是永別,所以項羽哭了。這就是著名的《霸王別姬》。
虞姬為西楚霸王項羽愛姬,常隨項羽出征。公元前202年,漢王劉邦和項羽爭奪天下,項羽被劉邦困在了垓下,劉邦手下有不少人會唱楚歌,項羽幾番突圍失敗,兵孤糧盡,夜晚聽到四面楚歌,以為楚地盡失,楚營里的將士們聽見家鄉的歌聲,軍心渙散,都紛紛逃跑了。
楚霸王看見大勢已去,心如刀絞,他什麼也不留戀,只惦記著愛妾虞姬。兩人飲酒帳中,不由悲傷地唱起了《垓下歌》:「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意思是:力量可以拔起大山,豪氣世上無人能比。可時運不濟寶馬也再難賓士。烏騅馬不前進了我又能怎樣呢?虞姬啊!虞姬啊!我又該把你怎麼辦?
(7)美女巨鹿圖片擴展閱讀:
人物評價:
周恩來:時勢之英雄,固若是其眾也,然非吾之所論於項羽、拿破崙也。夫二氏,世界之怪傑也。具並吞八荒之心,叱吒風雲之氣;勇冠萬夫,智超凡俗;戰無不勝,攻無不取;敵邦聞之而震魄,婦孺思之而寒膽;百世之下,猶懍懍有生氣,豈僅一世之雄哉!是猶其勇之著於外也。若其關系於世界之進退,人類之盛衰,又非一時豪俊、二三學者所可同日而語。雖以帝王之尊、宗教之力、金錢之勢,莫以易之。
H. 漢宮廷女子為什麼必須穿開襠褲
漢宮廷女子為什麼必須穿開襠褲
漢靈帝劉宏(156年—189年),東漢第十一位皇帝(168年—189年在位),在位22年,謚號為孝靈皇帝。他本封解凟亭侯,是漢章帝的玄孫,漢桓帝的遠房堂侄,在167年由桓帝的皇後竇妙立為皇帝(因桓帝無子),是為漢靈帝。
漢靈帝即位後,漢王朝政治已經十分腐敗了,天下旱災、水災、蝗災等災禍泛濫,四處怨聲載道,百姓民不聊生,國勢進一步衰落。再加上宦官與外戚奪權,最後宦官推翻外戚竇氏並軟禁竇太後,奪得了大權,又殺正義的太學生李膺、范謗等100餘人,流放、關押800多人,多慘死於獄中,造成第2次黨錮之禍。而昏庸荒淫的靈帝除了沉湎酒色以外,還一味寵幸宦官,尊張讓等人為「十常侍」,並常說「張常侍乃我父、趙常侍乃我母」,宦官杖著皇帝的寵幸,胡作非為,對百姓勒索錢財,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可謂腐敗到極點。
在皇帝的昏庸和官吏的腐敗下,人民終於無法忍受,聚眾起義。巨鹿(今河北涿州)人張角兄弟三人以「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為名舉行起義,史稱「黃巾之亂」,這次起義所向披靡,給病入膏肓的東漢王朝以沉重打擊。雖然被鎮壓,但是影響極大。從此東漢政府名存實亡。
公元189年,昏庸的漢靈帝在人民的一片怨聲下結束了他荒淫腐朽的一生,終年34歲。
漢靈帝統治時期是東漢最黑暗的時期。
漢靈帝劉宏的「靈」在謚法中解釋為:「亂而不損曰靈」,漢靈帝確實是個極度追求淫慾的皇帝。靈帝繼位之後立宋氏為皇後。宋皇後是扶風平陵人,因為她性情平和,缺乏女人味而得不到靈帝的好感。但是又處在正宮的風浪尖上,後宮里受到寵愛的嬪妃都交相詆毀她。中常侍王甫枉殺勃海王劉悝及他的王妃宋氏,宋氏是宋皇後的姑母,王甫怕宋皇後遷怒於他,就與太中大夫程阿誣陷宋皇後在宮廷里挾巫蠱詛咒皇帝(這在古代宮廷是最重的罪,《禮記》說:「執左道以亂,殺無赦。」)靈帝正愁沒有廢去皇後的借口,於是在光和元年收回她的璽綬,宋皇後不久憂慮而死。
接著宋皇後的父親以及兄弟全部被殺,各個常侍大小黃門在省署的人都暗中可憐宋皇後。有一天靈帝夢見已故的桓帝對他說:「宋皇後有什麼罪過?你聽信任用姦邪的大臣和嬖姬使宋皇後絕命。以前渤海王劉悝,既然已經自貶了,但還是被你殺死;現在宋皇後和劉悝都到天帝那兒去告你。天帝極為氣憤,你的罪過太大很難赦免!」靈帝被驚醒了,夢中情景卻依然歷歷在目,他將這件事說給羽林左監許永,問他這是什麼徵兆。許永就趁機把宋後和渤海王無辜之狀說給他聽,並且請求改葬以使冤魂得到安寧,靈帝始終沒有聽從許永的話。不過夢是心境的外顯,可見在內心的深處他多少也有一些愧疚。
靈帝十分好淫,他在後宮里隨時隨地看中了哪個女子長得美艷就拉到床上交歡。漢朝的宮廷女子與後世不同的是都穿著開襠褲,聽起來好像不可思議,而且開襠褲裡面什麼也不穿,為的就是讓皇帝臨幸起來方便,連衣服都不用脫。明朝末年的張獻忠讓姬妾不穿下衣在室內晃盪,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然這是後話了。
靈帝與眾多的姬妾在西園裸體遊玩,為了盛夏避暑他蓋了個「裸游館」,讓人采來綠色的苔蘚將它覆蓋在台階上面,引來渠水繞著各個門檻,環流過整個裸游館。他選擇玉色肌膚、身體輕盈的歌女執篙劃船,搖漾在渠水中。在盛夏酷暑,他命人將船沉沒在水中,觀看落在水中的裸體宮娥們玉一般華艷的肌膚,然後再演奏《招商七言》的歌曲用以招來涼氣。渠水中所植的荷花蓮大如蓋,高一丈有餘,荷葉夜舒晝卷,一莖有四蓮叢生,名叫「夜舒荷」。又因為這種蓮荷在月亮出來後葉子才舒展開,又叫它「望舒荷」。
靈帝與美女在裸游館的涼殿里裸體飲酒,一喝就是一夜。他感嘆說:「假如一萬年都如此,就是天上的神仙了。」靈帝整夜的飲酒直到醉得不省人事,天亮了還不知道。宮廷的內侍把一個大蠟燭扔在殿下,才把靈帝從夢中驚醒。靈帝又讓宮內的內監學雞叫,在裸游館北側修建了一座雞鳴堂,裡面放養許多隻雞。靈帝每當連夜地飲宴縱欲醉了以後,往往到天亮時還在醉夢中醒不過來。這時候內監們便爭相學雞叫,以假亂真來喚醒靈帝。靈帝的「裸游館」後來被董卓縱火燒了。到魏咸熙年間,當年內侍為了喚醒醉酒沉睡的靈帝而扔蠟燭的地方深夜裡還有閃閃的光亮,人們說那是神光,於是就在那裡蓋了個祠,名叫「餘光祠」。
宮女年紀在十四歲以上十八歲以下都濃妝艷抹,脫下衣服與他一同裸浴。西域進獻了茵墀香,靈帝命人煮成湯讓宮女沐浴,把沐浴完的漂著脂粉的水倒在河渠里,人稱「流香渠」。
I. 霸王別姬,虞姬為什麼最後要自刎而死
1、虞姬自刎是因為在楚漢相爭後期,項羽被劉邦包圍,虞姬看到項羽要失敗自己不想死在項羽的後面,於是拔劍自刎。
2、霸王和虞姬的故事:
楚漢相爭,項羽兵敗被圍,四面楚歌起。夜晚,虞姬夜巡,才聽見這些擾亂軍心的楚歌,忙進帳喚醒大王,一同出帳細聽。
大王聽到了楚歌,不由驚道:「敵軍中多是楚人,定是劉邦已得楚地,孤無退路,大勢去矣!唉!前者我項羽如何能取勝,因為各路英雄各自為戰,孤家可以消滅一處,再佔一處。」
「如今各路人馬聚集一齊合力來攻我,你我困在垓下,兵少糧盡,萬不能守。此番勝敗難定,妃子啊,看此情形,今天就是你我分別之日了。」
虞姬聽此言,早已泣不成聲。帳外烏騅哀鳴,項羽出帳,愛撫著伴隨自,己出生人死的座騎,烏騅眼睛含淚,靜靜地看著主人。
虞姬強做歡顏勸慰丈夫;「垓下之地高崗絕岩,易守難攻,只要我們按兵不動,候得機會,再圖謀也還不遲。」
虞姬又把項羽勸進帳中,喝酒解悶,幾杯酒下肚,項羽慷慨悲歌:「咳!想俺項羽呼!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跟隨項羽多年,從沒見過丈夫如此深切悲涼的歌聲,自知與他團聚的時日無多,穿戴起華貴漂亮的衣飾,手持寶劍,邊舞邊歌:「勸君王飲酒聽虞歌,解君憂悶舞婆娑,嬴秦無道把江山破,英雄四路起干戈。自古常言不欺我,成敗興亡一剎那,寬心飲酒寶帳坐!」
項羽飲酒消愁,忽然探馬飛報:「大軍壓境,漢軍分四路圍攻。」項羽立即披掛出帳,探馬又報:「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盡。」
項羽情知大勢去矣!他催促愛妃穿戴戰袍,快快隨他殺出重圍,這時候虞子期也來保護大王突圍,虞姬不願拖累項羽,鎮靜地叮囑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東,再圖後舉,望大王自己多多保重。」
猛不防,虞姬抽出項羽腰上佩劍,自刎身死。
1、項羽,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傑出軍事家,楚國名將項燕之孫。
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巨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今江蘇徐州市),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
漢元年(前207年)十二月項羽率眾諸侯兵破函谷關,到鴻門時,已比劉邦入關遲了一個多月。他雖然沒有聽從范增的計謀在鴻門宴上殺了劉邦,但對楚懷王堅持「先入關中者王之」十分不滿。
項羽憑藉手中掌握的四十萬軍隊,於次年一方面陽尊懷王為義帝於郴縣,而暗中密令英布、吳芮、共敖將其殺死於南遷途中;另一方面,則自立為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以霸主的身份將全國分成十八個王國,分封給諸侯、部將和降將為王。
這十八個王是:漢王劉邦、雍王章邯、塞王司馬欣、翟王董翳、西魏王魏豹、河南王申陽、韓王韓成、殷王司馬邛、代王趙歇、常山王張耳、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吳芮、臨江王共敖、遼東王韓廣、燕王臧荼、膠東王田市、齊王田都、濟北王田安。
項羽這樣分封的目的,首先是建立自己的權威,以便號令天下;其次是把他的勁敵劉邦封在秦朝流放罪人的巴蜀,以降將章邯、司馬欣給予鉗制。
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彭越不斷後方破壞楚軍補給。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項羽剛愎自用,猜疑亞父范增,終為劉邦所敗。
公元前202年,項羽退守垓下(今安徽靈璧縣),突圍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最後霸王別姬,自刎於烏江旁。
2、虞姬,是楚漢之爭時期西楚霸王項羽的美人,名虞 ,生卒年、出生地、結局等均無定論,曾在定四面楚歌的困境下一直陪伴在項羽身邊,項羽為其作《垓下歌》。
相傳虞姬容顏傾城,才藝並重,舞姿美艷,並有「虞美人」之稱。後人曾根據《垓下歌》,以及相傳是虞姬所作的《和垓下歌》,臆想她的結局是在楚營內自刎,由此流傳了一段關於「霸王別姬」的傳說。
J. 劉邦、張耳、陳余、郭威,為什麼都能在發跡前娶了千金美女為妻呢
一、劉邦,漢高祖(實際為太祖高皇帝),年近五十才起兵,建立了四百年的大漢王朝
劉邦娶呂雉時,大約已經在四十歲左右了,呂雉整整比他小十五、六歲。劉邦當時是個一文不名的亭長,但呂雉也算不得千金美女,只是家境要比劉邦稍好而已。呂雉一家是因為逃難這才遷徙到沛縣的,他爹呂公和沛縣縣令是好朋友,因此沛縣的小吏們都來送錢討好他。別人送錢也就幾百、幾十個,劉邦吹牛不臉紅的,喊出送錢一萬,其實身上一個錢都沒有。正因為這樣,讓呂公注意到了他。據說呂公會看相,認為劉邦的面相貴不可言,這才將女兒呂雉嫁給了劉邦。
以上都是史書的說法,星火辰只是有些疑惑:呂雉那時候也已經二十好些歲了,怎麼還沒出嫁?魯元公主是劉邦和呂雉的長女,為什麼史書中只見到劉邦對自己私生子劉肥的特別關愛(把凡是能說齊國方言的地方都封給了劉肥),卻不見劉邦對魯元公主如何寵愛(直到劉邦死後的呂後執政時期,劉肥為了保命,將一個郡讓給魯元做為湯沐邑,劉邦當初幹嘛不直接給自己的女兒多封點兒?)而劉邦對他和呂雉所生的兒子漢惠帝劉盈,也是不冷不熱的,還說劉盈不像自己?
星火辰認為,或許呂雉嫁給劉邦的經歷,並沒有史書上描寫的那麼神奇吧。
四、郭威,五代十國時期,後周的開國皇帝,後周太祖,後周世宗柴榮的養父、也是姑父
郭威娶柴榮姑姑的故事,被人傳為傳奇,大約是說:柴氏本來是後唐庄宗的宮人,後來出宮回家,正好在客店中看到了大大咧咧的郭雀兒(郭威),認為這人有英雄氣,於是主動嫁給了他。郭威娶了柴氏後,得以用媳婦兒的錢交遊朋友,侍奉後漢高祖劉知遠,於是逐漸發跡。
郭威的這個故事,其實和北齊神武帝高歡娶婁昭君的故事頗為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