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美女圖片 > 漢服美女行禮圖片

漢服美女行禮圖片

發布時間:2022-04-29 07:12:47

A. 古代女子怎麼行禮

中國古代女子行禮的方式比較講究。下面有五種不同的行禮方式:

1、稽首,指古代跪拜禮,行禮時,施禮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上(掌心向內),拱手於地,頭也緩緩至於地。頭至地須停留一段時間,手在膝前,頭點在手背。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禮,常為臣子拜見君王時所用。

後來,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婦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廟,拜師,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禮。

2、頓首,通常是古代地位相等或平輩之間互相表示敬意的禮節,也稱為「叩頭」。其形式如同稽首,只是頭觸地後立即抬起而不在地面停留。古時一種拜禮,為「九拜」之一。如官僚間的拜迎、拜送,民間的拜賀、拜望、拜別等。也常用於書信中的起頭或末尾。


3、叩首禮常見於下級對上級、少輩對長輩。表示恭敬、侍奉、懇求之意,或春節拜年,學藝拜師均行叩首禮。行禮時,先脫帽,跪左膝,後跪右膝,馬蹄袖一彈,雙手按地,連叩三下頭。

4、肅拜,中國古代的一種禮俗,肅拜專行於婦女,雅拜,何謂肅拜?曰:兩膝齊跪,手至地而頭不下為肅拜。」肅拜,中國古代的一種禮俗。雅拜,獨行於夷狄,兩者為禮,各具特性,解者多誤。

4、女子福禮(又叫:萬福禮或道萬福):用於同輩著漢服日常見面,辭別時。身體肅立,兩手相扣,右手在上,放於胸前或左腰側,微俯身約20度,微動手,微屈膝。

B. 漢服禮儀誰有

一、立容:

賈子曰: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閑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參考文物,經立時正身、平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從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著、拄著東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國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筆挺,所以手臂要柔軟,切忌僵直——這樣漢服才會順勢鋪成柔和的曲線,展示出華夏之美。

我們常見夫子行叉手禮的像——但這個動作應當是配合磬折來表達敬意的——也就是說,腰應當同時彎曲大概三十度。當然,處於藝術上的考慮,畫家還是畫成了直身。

應用:竊以為經立是漢服同道必須注意的,對師長應當共立。鑒於現在人不行大禮,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頭示敬是必須的。

二、坐容:

賈子曰:坐以經立之容,胻不差而足不跌,視平衡曰經坐,微俯視尊者之膝曰共坐,仰首視不出尋常之內曰肅坐,廢首低肘曰卑坐。

參考文物,漢代的經坐(這在古人就叫坐,現在為了區分,專稱雅坐)是膝蓋並緊,臀部坐在腳跟上,腳背貼地,雙手放在膝蓋上,目視前方。對於胡坐,道理一樣,端正,兩腿不得叉開,雙手放在膝蓋上。雙手可以握拳,沖前方;也可收攏抱在腹部。

應用:隨著漢文化的復興,會有越來越多的場合需要雅坐。若在這種正規場合,您只能通過稍稍上下膝蓋的方式解除一下疲勞。當然,對於友人聚會等生活場景,大家箕距(臀部著地,兩腿叉開)或者趺坐(佛教式的盤腿)都行。

三、行禮:

1、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手藏在袖子里,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後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下。

2、一般揖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規場合,對朋友。

3、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

4、頷首致意。

5、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雙膝同時著地,緩緩下拜,手掌著地,額頭貼手掌上(這叫拜),然後直起上身,同時手隨著齊眉(這叫興)——然後根據禮節,平身或再拜……平身時,兩手齊眉,起身,直立後手放下。

6、一般拜禮(用於雅坐時):抬起臀部,直起上身,膝蓋支撐身體,然後拜手(手至地,頭貼手)或叩頭(頭扣地)或稽首(時間長)或頓首(時間短)。

7、女子行禮:本著平等的精神,不要求女子特殊行禮。但處於忍讓的風度——女子行禮兩手合攏放胸前,微屈膝,微低頭即可;若拜禮,上身直,膝著地,攏手下垂,頭微低,即可。

應用:5用於一般用於祭祀,或非常敬重的場合。6用於雅坐時。1到4,應當作為漢服時的日常行禮,依據具體情況——對方受尊敬的程度,和具體場合容許你表現禮節的程度……現在人缺少禮儀觀念,不必過分要求,但拱手應當能做到。如果在與人交談的時候又有人來,當注意問候時要根據身邊人的情況,決定行禮的程度。

四、迎賓:

古人迎賓講究衣冠嚴整,所以如果主客在門口不期而遇,那麼主人會裝作不認識,不理不睬地把門關上,等換上衣服再開門迎賓。迎賓時,主人立在門右(其實就是主人在東,客人在西——如果在外面迎接客人就更是如此),客人走門左。迎客進門以後,為客人指路,每到拐角,要說「請」,客人答「請」,要為客人開門、掀簾子……主人請客人上座(就是做到右邊的椅子上),客人請辭——最終看情況決定坐次。

今天這一切都不必要了。由於現在建築布局多樣,所以不可能主位客位分清楚,但主人引路,客人後主人行,是應當把握的精神。

五、宴請:

東道先說「請」,客人辭讓,東道固請,同時拿筷子就可以了,不必過分謙讓。
喝茶、飲酒時,用左手的大袖擋住杯子,以求雅觀。

有關漢人揖禮中的抱拳蘊含著一個非常嚴肅的規定:抱拳時,五指要張開把另一隻手盡可能地完全覆蓋抱住,這在古代禮儀史書上有明確記載,大家一般習慣右手抱住左手,而我通過觀察歷史劇(無論是嚴肅正統的還是搞笑娛樂的)都是左手抱住右手,這應該是一個嚴肅的禮儀常識。我覺得這可能和漢服右衽是一個道理,右衽是將左邊的領子覆蓋住右邊領子,而別人看到你的正面就成了長領向左覆蓋短領,(這樣非常美觀,而左衽看起來就非常別扭,完全失去了交領的漂亮),我想抱拳應該和漢服交領是一致的,都是左覆蓋住右。

另外,古人的席地而座也是有一個嚴格規定,就是臀部座在腳後跟上,但是腳是怎麼放就是一個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了,雙腳要完全彎下去(而很多現代人學跪座都是雙腳的腳趾立起來撐住身體,這是由於不知古人的真正座法以及這樣坐舒服一些所至),而真正的跪坐則要把腳背彎下去貼在地上,然後坐在腳後跟上,要完全地坐下去,而不能讓腳指將雙腳撐起。有人會說這樣會更不舒服,但是古人也知道坐具與其匹配,坐墊的厚度以及柔軟韌性都有要求,使人坐下去不會感覺很不舒服,再加上從小就這樣,慢慢習慣後完全不會有難受的感覺,大家可以試一下,調整腳擺放的弧度,就不會很難受的。大家可以注意一下現在日韓的跪坐,和中國歷史劇的跪坐(三國演義)就可以看出真正的坐姿。

圖片可以到這里看一下:
http://hi..com/diemengyiran/blog/item/5b2ad6bf63d1810819d81fa0.html

另外漢服吧里也有相應介紹:
http://post..com/f?ct=318767104&tn=KeywordSearch&sc=217247&pn=0&rn=50&lm=4&rs4=2&rs3=7&word=%BA%BA%B7%FE

C. 古代女子行禮到底是怎樣的

中國古代女子行禮的方式比較講究。

古代漢人女子的萬福禮分大禮和常禮。

大禮: 兩手平措至左胸前(右手壓左手),右腿後屈,屈膝,低頭。

拓展資料:

漢代禮法。

唐 李竦 《長至日上公獻壽》詩:" 漢 禮方傳佩, 堯 年正捧觴。"

漢族禮儀。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蒞任·謁廟行香》:"如行 漢 禮,唱跪興四拜;行 滿 禮,唱三跪九叩頭。"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四章第一節:"在這樣不同的經濟關系基礎上, 夏國 建立起所謂'蕃官'與' 漢 官'兩套並行的政治制度,同時也存在著'蕃禮'與' 漢 禮'兩種不同的文化。"

D. 漢服的基本禮儀是什麼

」漢族禮儀。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蒞任·謁廟行香》:「如行漢 禮,唱跪興四拜;行滿 禮,唱三跪九叩頭。」範文瀾蔡美彪等《中國通史》第四編第四章第一節:「在這樣不同的經濟關系基礎上,夏國建立起所謂『蕃官』與『漢 官』兩套並行的政治制度,同時也存在著『蕃禮』與『漢 禮』兩種不同的文化。」《左傳.定公十年》註疏: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禮儀,之於華夏民族歷來都不是一個簡單繁瑣的表演,它關系著人民教化,中華文化的傳承。對於禮儀,擁有智慧的華夏民族自有其獨特的理解。中國自古被稱作禮儀之邦,華夏民族禮儀紛繁復雜,體系龐大,本貼將簡單介紹華夏民族常用漢服日常禮儀。

E. 穿漢服行的禮節

【一】穿漢服的基本要求:

1、 穿漢服的態度:

任何人在穿著漢服時,必須要具有一個「誠敬」的心態,誠敬根本是要事事端正。

2、 儀容儀表:

1) 整潔:任何人在穿著漢服時,必須要保持漢服服飾整體的整潔,服飾沒有污跡和褶皺. 。

2) 指甲:保持清潔,不可留長指甲、不可塗彩色指甲油,只可塗抹無色保護性指甲油。

3) 頭發:整齊、清潔、光亮、無頭屑、不凌亂,不留怪異發型,染花色發型,提倡保持本人發質的自然本色,女士要根據所穿的漢服款式,梳理出相應的發式或戴義髻,男士如果是長發要束起。

4) 面部:保持整潔,無眼垢、耳垢,面色均勻;男子胡須要定期修剪;女子要化淡妝。

5) 襪子:黑色或深色襪子,無破洞。

6) 褲子:可以穿深色西褲,不能穿牛仔褲和帶條紋的運動褲。

7) 布鞋:我們提倡穿漢服時穿著布鞋,男士的布鞋一般為黑色,女士可以穿除了純白色(喪禮除外)的任何布鞋。在不參與重大禮儀(特別是祭祀活動)活動情況下,女士可以穿平底的皮鞋和高跟鞋,男士可以穿系帶子的黑色皮鞋。

8) 香水:如塗抹香水,應使用清新、淡雅的氣味,塗於耳背及手腕處。

9) 個人衛生:身體、口腔、雙手和鞋襪清潔無異味,牙齒無殘留物,注意個人衛生清潔。

3、注意事項:

1) 穿著漢服時,堅決不允許穿純白色的漢服外衣,喪禮除外。

2) 穿著漢服時,堅決不允許穿旅遊鞋、球鞋和長筒皮靴。

3) 穿著漢服時,堅決不允許把內衣外穿。

4) 穿漢服時,必須穿中衣(內衣),現代的內衣不能露出。

5) 穿著漢服時,不能穿高領毛衣和襯衣。

6) 穿著漢服時,不能披頭散發,整個額頭和耳朵要露出來。

7) 穿著漢服時,要把鞋帶,腰帶和冠帶系緊。

8) 穿著漢服時,不能抽煙,不能在禮儀、工作和行走中吃任何食物。

【二】關於立容與坐容

一、立容:

賈子曰:固頤正視,平肩正背,臂如抱鼓。足閑二寸,端面攝纓。端股整足,體不搖肘,曰經立;因以微磬曰共立;因以磬折曰肅立;因以垂佩曰卑立。 參考文物,經立時正身、平視,兩手相合,掩在袖子里。手從胸口到下腹,放在任何位置都行,甚至持著、拄著東西也行(古人是很通融的^_^)。注意:中國人注重自然,而不是筆挺,所以手臂要柔軟,切忌僵直——這樣漢服才會順勢鋪成柔和的曲線,展示出華夏之美。我們常見夫子行叉手禮的像——但這個動作應當是配合磬折來表達敬意的——也就是說,腰應當同時彎曲大概三十度。當然,處於藝術上的考慮,畫家還是畫成了直身。應用:竊以為經立是漢服同道必須注意的,對師長應當共立。鑒於現在人不行大禮,我們可以根據情況增減躬身的程度——但至少,低頭示敬是必須的。

F. 女子笄禮該穿什麼漢服

1、采衣:采衣即未行禮之前穿的童子服。根據冠禮的資料:樣式是短褂褲,緇(黑)布為衣,朱紅色的錦邊——不知道女童是不是也是黑色?但建議可以穿明麗一些的色彩。穿普通的布鞋。梳雙鬟髻。

2、初加:發笄和羅帕、素色的襦裙,似中衣。衣緣沒有文飾,腰帶用普通的細布帶。

3、再加:發簪、曲裾深衣。

4、三加:釵冠。正式的大袖長裙禮服,上衣下裳制。佩綬等飾物。衣服的擺放:按順序分別疊好、衣領朝東,由北向南依次置於席上,席置於場地東側;要加的發飾,由有司捧在盤里,立於場地西冊,面朝南,從東到西排開,依次是:發笄、發簪、釵笄。

(6)漢服美女行禮圖片擴展閱讀

笄禮儀程:

1、初加

笄者轉向東正坐;有司奉上羅帕和發笄,正賓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然後跪坐下(膝蓋著席)為笄者梳頭加笄,然後起身,回到原位。贊者為笄者象徵性地正笄。笄者起身,賓向笄者作揖祝賀。笄者回到東房,贊者從有司手中取過衣服,去房內更換與頭上發笄相配套的素衣襦裙。

2、一拜

笄者著襦裙出房後,向來賓展示。然後面向父母親,行正規拜禮。這是第一次拜。這次是表示感念父母養育之恩。

3、二加

笄者面向東正坐;正賓再洗手,再復位;有司奉上發釵,正賓接過,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贊著為笄者去發笄。正賓跪下,為笄者簪上發釵,然後起身復位。贊者幫笄者象徵性地正發釵。賓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東房,贊者取衣協助,去房內更換與頭上發釵相配套的曲裾深衣。

4、二拜

笄者著深衣出來向來賓展示。然後面向正賓,行正規拜禮。這是第二次拜。這次是表示對師長和前輩的尊敬。

5、三加

笄者面向東正坐;正賓再洗手,再復位;有司奉上釵冠,正賓接過,走到笄者面前;高聲吟頌祝辭。贊者為笄者去發釵。正賓跪下,為笄者加釵冠,然後起身復位。贊者幫笄者正冠。賓向笄者作揖。笄者回到東房,贊者取衣協助,去房內更換與頭上釵冠相配套的大袖長裙禮服。

G. 女孩穿漢服到烈士陵園行禮,你對此有什麼看法呢

網友發出了一張照片,一個女孩子穿著漢服向烈士行禮,我覺得這種行為很值得稱贊,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無數烈士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緬懷烈士,不忘烈士為我們做出的犧牲,不管是穿漢服還是常服,對於烈士表示尊重都是我們現在要提倡的。

不過近來這種現象好像少了很多,在大街上或者是景區都能看到很多人穿漢服或者是漢元素的衣服,這對於我們文化的傳承都是很有必要的,特別是好多景區都推出了穿漢服可以免門票的政策,這更是引發了一波漢服熱,不管是真正的漢服,還是漢元素的衣服,我覺得都是對文化的一種傳承,因為喜歡穿了才會去了解,了解多了就會知道漢服的來源,這對於我們文化的傳承都是很有利的。

H. 行拱手禮、穿漢服!弘揚傳統文化就這么簡單嗎

如今興起的漢服熱,與拱手禮一起,儼然成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穿漢服、行拱手禮的人彷彿成了弘揚傳統文化的代表。穿漢服,行拱手禮,再配上所謂的抖音古風歌曲《莫問歸期》,是不是很有feel,很感動?

您可以認為我是個杠精,但我堅定認為我只是說一些客觀事實和道理。首先亮出我的觀點:不能回歸穿漢服,也不建議行拱手禮常態化,傳統文化遠比這深厚悠遠地多。

先說為什麼不能回歸穿漢服。漢服是古代農業社會的產物,那些達官貴人和士大夫不用從事農業生產,並且人們的生活節奏非常慢,穿上典雅的漢服顯得很斯文,很優雅。古時中原地區的人講禮儀,這個禮儀不是現在的“謝謝”“對不起”這些,而是一套制度。

制度包括的內容很多,如最淺顯的行禮,高深的如對於喪禮、祭祀等活動的規則。當然,衣冠也包括在內。而中原有一套成熟禮儀制度的人將其他沒有禮儀制度地方的人稱為蠻夷。但中原有他的衣冠服飾,吳越之地也有自己的特色。先秦時中原士大夫要有衣、有帶、有冠,要有留長發,但吳越之地的人卻是剪短發,打赤膊。這些都是根據當地的環境情況來的。

真正的傳統文化藏在那些厚厚的書頁中,藏在一些挺身而出的“扶危濟困”的人的行為中,也藏在那些能夠換位思考,而不是一味鬧事責怪別人的想法中。卻很難藏在一件衣服、一個拱手禮中。衣服和拱手禮只是表象,我們不應該捨本逐末追求所有人恢復拱手禮都穿漢服,而應去追求高尚的思想、傳統的美德,這些內核。

I. 穿漢服怎麼行禮

1、正規揖禮:左手壓右手(女子右手壓左手)

手藏在袖子里,舉手加額,鞠躬九十度,然後起身,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然後手放、一般揖禮:直立,兩臂合攏向前伸直,右手微曲,左手附其上,

兩臂自額頭下移至胸,同時上身鞠躬四十五度。正規場合,對朋友。

3、拱手:類揖手,只是身子和胳膊不用動。4、頷首致意。

5、正規拜禮:直立,舉手加額如揖禮,鞠躬九十度,然後直身(這段叫鞠躬),同時手隨著再次齊眉。

J. 漢服同袍見面拿著傘和扇子怎麼行禮

傘不方便收就淺淺鞠個躬,方便收就收傘行禮。
團扇不耽誤行禮,摺扇收起來行禮。

閱讀全文

與漢服美女行禮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s中如何將圖片放入異形框中 瀏覽:530
美女腰帶刻字圖片 瀏覽:181
寂寞的文字的圖片 瀏覽:35
求好看的後宮動漫圖片 瀏覽:250
女生短發電發圖片 瀏覽:958
李現智族西裝高清圖片 瀏覽:471
女士長發及腰發型怎麼弄好看圖片 瀏覽:268
粉色男生眼影圖片 瀏覽:333
word裡面怎麼把圖片插入文字旁邊 瀏覽:72
萌萌發型女生圖片 瀏覽:274
關於姓於的文字圖片 瀏覽:42
姓包的圖片文字圖片大全 瀏覽:985
衣服上有雞毛圖片代表什麼 瀏覽:960
步步高唱戲機圖片價格 瀏覽:144
word論文圖片如何排版能夠不留白 瀏覽:660
手機xlsx表格怎麼插入圖片 瀏覽:643
往後餘生祝你幸福文字圖片 瀏覽:172
大廳簡單漂亮圖片 瀏覽:839
女孩和奶茶圖片 瀏覽:528
長臉女生劉海發型圖片新款 瀏覽: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