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雪景唯美圖片
Ⅱ 雪景人物插畫-ps中怎樣製作冬季唯美雪景人像圖
瑞雪兆豐年如何品賞古畫雪景圖?前一陣古城大雪,瑞雪兆豐年,大家心中都充盈著喜慶和歡樂。其實,皚皚白雪,在中國文化與書畫中一直有著獨有的地位與審美:莊子筆下有與冰雪相關的天際真人「姑射仙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則是唐代柳宗元的詩境
面對冰清晶瑩的雪世界,古代文人墨客從來不會忘記伏案捉筆。本期,我們專門精選了中國古代繪畫中的一些雪景經典之作,從塞北積雪到秦隴飛雪,從北京紫禁城到睢陽梁園,從九峰雪霽到南唐初雪,尺幅之間,無不記錄了一段段雪中佳致,充分展示了中國畫的情趣和精彩,也充分展示了古代人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雅緻情懷
雪景畫是古代畫家為中華民族留下的寶貴遺產,在中國古代繪畫中,以雪景為題材的繪畫數量眾多,涉及山水、花鳥以及人物等各畫科。就山水畫而言,雪景山水是最受人喜愛和最有影響的題材之一。據文獻記載,水墨雪景山水為唐代王維首創。從五代、宋元到明清,歷代許多畫家對雪景山水都頗有會心處,並在創作實踐中不斷探索,或深得王摩詰之遺意,氣韻簡淡,意境悠遠;或自出機杼,獨具風神。
塞北積雪孤寂悲涼
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圖》
南宋梁楷《雪景山水圖》,現藏於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梁楷也許就是在某日大雪之後興之所至揮毫畫下《雪景山水圖》,整幅畫都給人風雪交加迎面撲來的感覺。天色沉沉,兩位著胡裝的男子牧馬歸來,近處虯枝枯葉,遠處皚皚山雪,一派嚴寒中的肅殺之氣。梁楷以細致筆法刻畫了近景,卻以淡彩渲染遠處的天空、山巒和厚重的積雪,荒涼、寒冷、陰郁、蕭瑟像被風雪刮出了畫框,直撲人面,此畫可謂南宋院體山水畫的經典之作。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的《天山積雪圖》是清代揚州畫派代表人物之一華岩的作品,邊塞行旅是他經常表現的畫作題材。此畫設色對比強烈,構圖簡潔大膽。天空被描繪得極度晦暗陰霾,似有烏雲壓頂,隨時會降臨一場新的暴風雪。天山雪峰陡峭潔白,給人深深寒意,山腳下一個身披大紅斗篷的單身旅者,牽著一匹駱駝,在冰雪之中向前行進。一隻孤雁橫空掠過,旅者和駱駝雙雙舉頭仰望,瞬間流露出遊子的思鄉別緒。前路漫漫,人物情緒就如低沉的天空一般孤獨陰郁。畫面意境含蓄,襯託人物孤寂的內心世界。冷暖色調的對比,和人物、駱駝誇張的造型,都讓畫面傳達的孤寂悲涼的情緒更突出而有震撼力。
京城之樂梁園雪景
隱現招賢納能的美好願望
《弘歷雪景行樂圖》是清代義大利畫家郎世寧與當時幾位著名的中國宮廷畫家合作的一幅作品,現珍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畫面描繪的是北京紫禁城內乾隆皇帝與眾皇子新年在宮苑賞雪的情景,雪、樹、樓、人,刻畫非常細致,充分體現了西畫寫實技法在中國畫中的融合應用。
清代,另有以樓閣工筆山水著稱的袁江創作了《梁園飛雪圖》,現由北京故宮博物院珍藏。這幅畫的建築物刻畫工整精巧,色彩鮮艷,充分發揮了作者以自然山水為依據,並加上想像的古代著名建築物的獨特繪畫風格。梁園本是在西漢梁國都城睢陽城內為梁孝王劉武營造的規模宏大的皇家園林,後成為文人心中敬仰傾慕的文學聖地。袁江想像著冬日雪景中的梁園勝景:氣派的殿堂,通明的燈火,豪華的宴筵,文人雅士在大雪紛飛中於殿閣里觥籌交錯,起坐喧嘩。畫面里的梁園銀裝素裹,建築物細密繁華的文飾和絢麗斑斕的色彩,隱現著天下文人所嚮往的梁孝王劉武時期招賢納能的美好生活。
另外,古人因下雪天而無法出行時,也會關注天地間微小生物,一枝、一花、一鳥,以此陶冶性情。北宋時期李迪的《雪樹寒禽》,明代呂紀的《雪景翎毛圖》等畫卷,充分展示了古人賞雪景時的心情和雅緻,以及對生命萬物的珍視和熱愛。
ps中怎樣製作冬季唯美雪景人像圖ps中製作冬季唯美雪景人像圖,找到一張唯美雪景背景圖,打開人物圖片將人物扣出來拷貝粘貼到背景圖層上,做溶圖等後期處理即可!
如何畫一幅浪漫的雪景畫?要點是什麼?雪景在油畫中可畫的非常耀眼,即色影反差非常大,由於要使用大量的白藍調,在這中白藍調下方,即雪的覆蓋物—定要用偏暖的紫色,在油畫中,色彩對比無處不在,雪景的冷暖對比很重要,如雪下的樹技,大石,岩坎,都要用偏暖的紫色,筆法上還要求硬朗。在雪下沒有柔和的過度色,雪與岩石接近於黑白對比。雪的蓬鬆與其相伴的所有雪下物在技法上都要形成對比,如雪用點畫法,那麼岩石樹木,建築都可用刀刮法。柔調對鋼調。油畫用色要理解色,雪色雖然白色用的很多,但在背景,空間環境的影響下,實際是大面積的藍灰調,觀察雪景素描關系比觀察自然景更容易,只是在配色上,同種色相的明度不同,在筆法上要注意,分析雪體的實際結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