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天安門城樓建於何時以前是干嗎用的
天安門是皇城的南大門,故宮是指紫禁城,所以天安門不屬於故宮。
天安門位於北京市區中心,它是中國的象徵,是全國各族人民嚮往的地方。天安門,原是明、清兩朝的正門,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當時為三層樓式木牌坊,名叫承天門。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為今天的樣式,更名為天安門。
天安門城樓為重檐歇山式屋頂,上覆黃琉璃瓦,成排的斗拱、大小梁枋以及天花藻井上繪有金龍彩畫和吉祥圖案,正脊、垂脊末端有鴟吻和仙人走獸,樓內六十根巨柱排列成行,方磚鋪地一平如砥,南面有菱花格扇門三十六扇,全樓內外油飾一新,色彩絢麗。
在封建時代,天安門是北京城最高的建築,通高九丈九尺,象徵著皇權至高無上,加上正脊的鴟吻,通高三十三點七米。城台用四十八斤重一塊的大城磚築成,建在近五尺高的石築須彌座上,整個城台高三丈九尺。城台上建有木結構雙檐城樓,寬九間,進深五間,面積達二千平方米。城台下有五個券門,中間是正門,最高大,過去只有皇帝可以進出;其餘四個依次減小,供不同級別的人進出。
天安門前有一條玉帶般的金水河,河上建有七座秀麗的漢白玉石橋,城門前後的兩側各有一對雕刻精美的華表和石獅。這些精心的設計裝飾和天安門融為一體。
從前,天安門是封建朝廷舉行「頒詔」大典的地方。後來,天安門前成為人民舉行愛國民主運動的集會場所。1919年的「五四運動」,1935年的「一·二九」運動,都是在這里集會遊行,而後向全國各地擴展。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這里庄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並親自升起第一面五星紅旗。
天安門廣場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廣場之一,面積由最初的十一萬平方米,擴展成今天的四十萬平方米,可容納五十萬人舉行集會。廣場中央,矗立著三十七點九四米高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往南是庄嚴肅穆的毛主席紀念堂,東邊為中國革命歷史博物館,西面是人民人大堂。1970年,天安門城樓進行了翻建。1984年,天安門又重新修繕油飾。近年來,天安門前又進行了大規模的綠化。古老的文化,寬暢的廣場,雄偉的建築,開闊的長安街,渾為一體,氣勢磅礴,使天安門顯得更加庄嚴雄偉。
❷ 誰能介紹一下北京天安門
天安門是皇城正門,明永樂樂十五年(1417年)建,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初始,僅是一座三層樓式的木坊。清順治八年(1651年)重建為寬九楹、深五楹的重檐歇山式頂樓,改名為天安門。皇帝在此頒發詔令,其儀式稱「金風頒詔」。皇帝每逢冬至去天壇祭天、夏至到地壇祭地,孟春到先農壇祈壇耕田,以及皇帝大婚或出兵親征,都要從天安門通過。舉子們的黃榜亦由此捧出。城門前面橫跨著一條與故宮內相通的金水河,河上是漢白玉石建成的金水橋。天安門兩側的長安街上,在東、西面及南面原各建有一門,南邊是「大華門」,東邊是「長安左門」,西邊為「長安右門」,其造型庄嚴堂皇,絕美精緻,現已被拆。
作為近代中國歷史的見證者,天安門目睹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衰落的悲涼,也目睹了一個動盪不安的中國所經歷的苦難、屈辱和奮爭。而當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徽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之上,這座歷經了500多年滄桑的建築伴隨這飄揚在新擴建的雄偉壯觀的廣場上鮮艷的五星紅旗,成為了新中國的象徵。
❸ 天安門在北京哪個區具體地址是什麼
因為天安門廣場正處於東城區和西城區的交界處,那麼在它所處的單位也劃分為東城區與西城區,象天安門城樓就是歸東城區所管轄;中山公園則歸西城區所管轄;天安門國旗班是在東城區;天安門派出所、天安門管理處則都是東城區。
❹ 天安門廣場的建築結構
天安門廣場的建築機構
天安門位於北京城的傳統的中軸線上,由城台和城樓兩部分組成,造型威嚴莊重,氣勢宏大。 明清時,天安門是皇城的正門,城門五闕,重樓九楹,高為33.87米;1970年翻建後高達34.7米。
城樓
(1)天安門城樓為中國傳統的重檐歇山頂建築,即由四個傾斜的頂面、一條正脊、四條垂脊、四條戧脊(垂脊下端折向的一條)和兩側傾斜層面上部轉折成垂直的三角形牆面組成,形成兩坡和四坡屋頂的混合形式。故有"八檐九脊"之稱。 城樓為木結構建築,大殿飛檐下是排列有序的斗拱和梁枋。斗拱為中國傳統木構架體系中獨有,是斗形木弓形橫木組成的具有翹、昂、拱特點的木製構件。梁枋又分額枋、檐枋,斗拱下面是額枋,上面彩畫和金龍圖案,柱子之間的構件叫檐枋,會有金龍和璽圖案。
(2)城樓的主體建築分為上下兩層。上層是重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的巍峨城樓,東西面闊九楹,南北進深五間,取"九五"之數,象徵皇帝的尊嚴。正面有36扇菱花格式的門窗。城樓內所用木材大部分是楠木,大殿內有60根直徑為92厘米的紅漆木柱,承受著屋頂建築大部分重力。排列整齊,柱頂上有藻井與梁枋,繪著金龍吉祥彩畫和團龍圖案。正面的36扇門窗為中國傳統的菱花格式,屋頂上的天花藻井畫的是團龍圖案,在殿廳堂縱橫交錯的梁枋上繪的是金龍和璽彩繪;17盞古雅的大型宮燈,最大的那盞稱為主燈,有8個面,全高6米,直徑2.8米,重約450公斤;其餘16盞為6個面的輔燈,每個高6米,直徑2.2米,重約350公斤。每盞燈上的角各有一盞傘形小燈。地面鋪的全是金磚,面積約2000平方米。屋頂的正脊與垂脊上裝飾著螭吻、仙人、走獸。
(3)下層是高13米的朱紅色城台,四周環繞琉璃瓦封頂的矮牆,下部是1.59米高的雕刻精美的漢白玉須彌座台基,座上為高10多米的紅色墩台,以每塊重達43千克的大磚砌成。城樓基座周圍有漢白玉欄桿、欄板,雕刻著蓮花寶瓶圖案。
城台
城台的總面積達4800平方米,東西兩側各有一條長達百級供上下城樓用的梯道,俗稱馬道。還有5個拱形門洞,中間的門洞最大,高8.82米,寬5.25米,唯有皇帝可以進出。城台下有券門五闕,中間的券門最大,位於北京皇城中軸線上,過去只有皇帝才可以由此出入。正中門洞上方懸掛著巨大的毛澤東畫像,兩邊分別兩幅大型標語。
❺ 在天安門廣場某處小麗想拍攝天安門城樓的全景,但發現在該位置只能從觀景框中看到城樓的一部分,為了拍攝
根據「物近像遠像變大」「物遠像近像變小」,在天安門廣場某處小麗想拍攝天安門城樓的全景,但發現在該位置只能從觀景框中看到城樓的一部分,在拍攝全景時,必須使像變小,必須減小像距,增大物距,即將照相機遠離科技樓,同時將底片像靠近鏡頭的方向移動.
故選A.
❻ 北京有哪些名勝風景
北京的旅遊景點比較多,如果呆5天左右的可以盡情的玩一下,必去的幾個地方是天安門,故宮,王府井,頤和園,長城,十三陵,鳥潮,水立方,其它還有清華,北大,天壇,北海公園,圓明園,雍和宮,大觀園,恭王府,如果喜歡古玩的話潘家園古玩市場是要去看看的,還有無數的名人故居,各類博物館,還有老北京的胡同也很有特色,還有很多的地方因您來的時間有限就不一一列舉了,晚上也有很多好玩的去處,比如三里屯酒吧街,後海酒吧街,還有著名的餐飲一條街---鬼街,讓你嘗盡天下美味,還有很多的夜店,在工體附近,美女如雲,
❼ 天安門廣場都有那些建築作文怎麼寫
早上,我們早早便起床,在紫荊園餐廳吃過早飯,帶上我們的行李,帶著既興奮,又留戀的復雜心情離開了清華大學,因為上午我們要去祖國最庄嚴神聖的地方----天安門!
(出了清華大學的東北門,我們乘坐731路公交車到了五道口,然後轉乘地鐵9號線,在西直門換乘1號線,在天安門西站下車,沿地下通道來到了人民大會堂西邊的國家大劇院北入口大廳。這里真大呀,真想不到地下這么大的空間是怎麼建出來的。由於要去天安門,我們沒有進去,只是聽爸爸講,國家大劇院是北京的標志性建築,它不僅有世界最大的穹頂,而且是世界上最深的建築,最深的地方有30多米,相當於往地下挖了10層樓。出了北入口,我們來到了地面上,被人工湖環繞著的國家大劇院,好象一顆巨大的明珠鑲嵌在湖中,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太美了。)
我們從天安門廣場西側地下入口,經過嚴格的安檢來到了天安門廣場上。這里人真多呀,除了衣著庄嚴、認真執勤的衛兵外,其他駐足參觀、拍照留念和應該是和我們一樣的遊客。遊客中既年青力壯的小伙、美麗漂亮的姑娘,又有慈祥可親的老人、天真無邪的小朋友,既有說普通話、民族方言的國內遊客,又有說外語的外國人,人來人往,絡繹不絕。
天安門廣場的北邊中心是迎風招展的國旗,國旗下是漢白玉的國旗台,四周是綠茵茵的草坪,兩名儀容嚴整的國旗護衛在國旗台東西兩側的草坪中間,庄嚴神聖地守護著國旗。草坪外邊立著許多鐵柱,被鐵鏈連著,爸爸說鐵柱一共有56個,連在一起就是我們國家的56個民族一條心。我忽然想起我們學過的課文,《國旗與太陽一同升起》,在歌唱祖國的樂曲聲中,戰士們邁著整齊有力的步伐,跨過金水橋,穿過長安街,來到廣場的旗桿下。我彷彿真的看到了升旗儀式!但是,由於我們住在清華離天安門太遠,夏天4點多就升旗了,所以非常遺憾沒有真眼看一看升旗的過程。
廣場的南邊是雄偉、庄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這是為了紀念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而修建的,是中國自古以來第一座最大的紀念碑。紀念碑有37.94米,全部是用花崗石和潔白的漢白玉砌成的。紀念碑分為碑身、須彌座和台座三部分,台座四周環繞著漢白玉欄桿,須彌座下層四面鑲嵌著八幅2米多高的漢白玉大型浮雕,上層四周鐫刻有八個花環。高大的碑身正面是毛澤東題寫的八個鎏金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碑身兩側裝飾著用五星、松柏和旗幟組成的浮雕花環,象徵人民英雄的偉大精神萬古長存,整座紀念碑用17000多塊花崗石和漢白玉砌成,肅穆庄嚴,雄偉壯觀。我發現來這里的人群眾都是表情莊重,靜靜地瞻仰,我想那一定是表達著對革命先烈的萬分崇敬之情,因為我們現在偉大的國家和幸福生活都是他們用鮮血換來的。
隨後,我們從廣場東北側的地下通道穿過長安大街,來到了天安門前,以前只有在電視屏幕才能看到的圖景,如今卻真真切切地展現在眼前。雄偉壯麗,氣勢恢宏的天安門正上方,懸掛著偉大領袖毛主席的巨大畫像,兩側橫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全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天安門前左右各有一個高大的白玉石華表,上面雲繞龍盤,非常有氣勢。在華表和天安門之間就是金水橋,是國旗護衛隊每天升旗經過的地方。爸爸告訴我,金水橋一共是七座,過去是非常講究等級的,中間最突出的一座雕著蟠龍柱頭的橋面,只許皇帝一人通過,叫御路橋;左右兩座雕有荷花柱頭的橋面,只許親王通過,叫王公橋;再兩邊的,只許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叫品級橋;最靠邊的普通浮雕石橋,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士兵走的,叫公生橋。我們通過金水橋來到了城門前,城門門扇上有許多巨大的銅腳釘,均勻排列在門上,我數了數,橫豎都是九個,爸爸說,九是數字中最大的,這是表示皇帝是至高無上尊的意思。
我們穿過天安門城門,經過西北側的安檢口,沿廊道拾級而上,登上了天安門城樓。太雄偉了,東西城頭,各有四面巨大的紅旗迎風招展,根根廊柱猶如天巨柱,托起巨柱間那盞盞紅紅的宮燈。城樓內頂、梁枋上都雕繪著金龍彩畫和吉祥圖案,別具一格。城樓大廳被一幅幅著名畫家的傑作襯托得更加庄嚴雄偉、富麗堂皇。
站在城樓上,站在毛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曾經站過的地方,我們極目遠眺,廣場四周全景盡收眼底,寬闊的廣場中軸線上依次是迎風飄揚的國旗、庄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廣場的西側是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的辦公場所,是國家最高權力的象徵,也是國家領導人會見外國重要來賓的地方。廣場東側是中國國家博物館,這里收藏著我國歷代歷史和珍貴文物,人民大會堂和國家博物館在廣場兩側遙相呼應。看到這些,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發展壯大給我們的無比自豪,也使我感受到了身為祖國未來的小主人所要擔負的希望和責任。我現在一定努力好好學習,將來努力建設好我們的國家。
❽ 北京天安門介紹的內容是什麼
北京天安門廣場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旅遊遊客到這里參觀、游覽,天安門廣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
北京天安門始建於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原名「承天門」,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當時天安門是一座黃瓦飛檐、三層樓的五洞牌坊,朱漆金釘,光彩奪目。一條筆直的中心御道,穿過端門,直通皇宮正門的午門。御道兩側,按左宗廟、右社稷的傳統建制排建。御道兩側增築紅牆,一直延伸到天安門外,與兩道干步廊相連,成為一個封閉狀態的宮廷廣場。廣場外圍,左為文官官署,右為武官官署,充分顯示了中央集權的浩浩聲勢。
清順治八年(1651年),改建為「天安門」,取「受命於天」、「安邦治民」之意。它有漢白玉石的須彌座,高大而色彩濃郁的牆台,上有兩層重檐大樓,東西九間,南北五間,象徵皇權的「九五之尊」。通高33.7米,36扇朱紅菱花門扉,60根通天圓柱,貼金的「雙龍合璽」彩錦,團龍圖案的天花藻井,由一個450公斤八角宮燈和16個各重350公斤的六角宮燈組成的眾星捧月圖案,使整個大殿庄嚴雄偉,金碧輝煌。門前開通的金水河,一枕碧流,飛架起七座精美的漢白玉橋,橋面略拱,橋身如虹,構成綺麗的曲線美。橋南東西兩側,各有白玉石華表矗立,雲繞龍盤,極富氣勢。面前是封閉狀態的宮廷廣場,文武百官到此下馬,庶民百姓不得入內,探頭一看,即犯「私窺宮門」的重罪,格殺無赦。明清五百年間,天安門是新帝登基、皇後冊封而頒詔天下的地方,是皇帝金殿傳詔、招賢取士的場所,也是皇帝出征赴太廟祭祖的必經之路,對老百姓來說,它是拒人千里之外的禁區。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後,宮廷廣場兩側緊閉的大門自然而倒,東西長安街變成交通暢行的要道。自此以後,炳彪中國革命史冊的「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開國大典、「四五運動」等等重大歷史事件,都以此為舞台,威武雄壯地在這里演出。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北京天安門成了偉大祖國的象徵,新擴建的北京天安門廣場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壯麗的人民廣場。
北京天安門是人間的瓊樓玉宇,集古代建築藝術之大成。它又是封建等級制的形象體現:中間最突出的一座雕著蟠龍柱頭的橋面,只許皇帝一人通過,叫「御路橋」;左右兩座雕有荷花柱頭的橋面,只許親王通過,叫「王公橋」;再兩邊的,只許三品以上的文武大臣通過,「品級橋」;最靠邊的普通浮雕石橋,才是四品以下官吏和兵了走的,叫「公生橋」。
自1987年11月開始,北京天安門正式對中外旅遊者開放。在此之前,極少有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像今天這樣可以接近天安門,盡情瞻仰她的豐美雄姿,和像當年國家領導人一樣,自由自在地扶欄遠眺廣場壯闊的全景。因而,自開放後,吸引著成千上萬的中外旅遊者競相登樓暢游。
北京天安門廣場旅遊景點:
北京天安門廣場是世界上最大的廣場,面積有50萬平方米。廣場西面是人民大會堂,這里是全國人大的辦公地點。東面是中國革命博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在廣場中央矗立著人民英雄紀念碑。在紀念碑南面是毛主席紀念堂,一代偉人毛澤東的遺體安放於此,人們可以入內瞻仰。每逢節假日來自全國各地來北京的旅遊者聚集在這里觀光游覽。
北京天安門廣場每天有成千上萬的海內外旅遊遊客到這里參觀、游覽,天安門廣場被評為新北京十六景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