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摘掉眼鏡看3D 愛國者裸眼3D電影本評測
【IT168 評測】提起3D,許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要帶著眼鏡走進影院,曾幾何時,讓人暈眩的紅藍眼鏡往往看到的只是重影與簡單的立體突起;然而隨著技術的進步,3D解決方案日益成熟,《阿凡達》的火熱重新燃起了人們對3D效果的嚮往。近日,國內知名數碼廠商愛國者即將發布一款裸眼3D電影本——PMP887D,其採用了8寸1280*768解析度的高清特麗屏,不僅可以實現1080P的全格式解碼,同時實現了裸眼3D技術,隨身享受3D影院的樂趣。
產品參數
產品參數
產品名稱
愛國者 PMP887D(4G)
外觀規格
尺寸
220×138.5×17.8
重量
510
主要參數
MP4容量
4GB
屏幕尺寸
8.0
視頻輸出
1080i
屏幕材質
TFT
屏幕解析度
1280×768
存儲卡
支持MMC、SD、SDHC卡擴展,最高32GB
介面
mini USB
屏幕顏色
1600萬色彩屏
其他參數
視頻播放
支持TS、TP、RM、RMVB、AVI、MPG、MPEG、VOB、DAT、M2TS、MTS、MP4、MKV
操作方式
按鍵
圖片瀏覽
支持JPEG、BMP、PNG等
音頻播放
支持MP3、MPEG、PCM、AAC、WMA、OGG、APE、WAV等
其他參數
其他功能
支持SRT、Idx、Sub等多款外掛字幕,可以調節外掛字幕的顯示位置、顯示大小、顯示顏色,USB OTG,1080P
電池
內置4000mAh鋰電池
其他
USB HOST
目前而言,3D技術分為兩大類:裸眼式與眼鏡式。其中眼鏡式3D技術可分為色差式、偏光式和快門式。眼鏡式3D技術大部分應用於影院和3D電視等:色差式3D技術是最古老的3D顯示技術了,使用紅藍眼鏡成本低廉,成像效果差,已處於淘汰的邊緣;偏光式是目前大多數3D影院正在使用的技術,成像好、無閃爍感,後台成本高;快門式3D技術需要專業的3D眼鏡,並且需要電力驅動和信號接收。
▲3D大片火爆
▲支持3D技術的數碼產品越來越多
裸眼式3D技術可分為視差障壁技術、柱狀透鏡技術兩種:從原理上來看,視差障壁技術是使用一個開關液晶屏、偏振膜和高分子液晶層,利用液晶層和偏振膜製造出一系列方向為90°的垂直條紋,通過將左眼和右眼的可視畫面分開,使觀者看到3D影像。這項技術可以與LCD液晶工藝兼容,在量產和成本上具備優勢。
▲視差障壁技術
柱狀透鏡3D技術的原理是在液晶顯示屏的前面加上一層柱狀透鏡,使液晶屏的像平面位於透鏡的焦平面上,這樣透鏡就能以不同的方向投影每個子像素,於是雙眼從不同的角度觀看顯示屏,就看到不同的子像素,這項技術在製造上與現有的LCD液晶工藝不兼容,需要投資心得設備和生產線,成本較高。
▲柱狀透鏡技術
▲2011將是3D之年
產品包裝及附件
▲白色的包裝設計
▲高配置電影本
▲產品4大特性
▲配件豐富,OTG很實用
▲機身外殼
機身細節
▲3D立體出屏
▲按鍵區
▲滑動式電源
▲機身介面
▲實用的支架
▲支立擺放效果
▲超大容量鋰離子電池
▲電池觸點細節
系統界面
▲主系統菜單
▲視頻播放界面
▲音樂播放界面
▲電子書播放界面
▲系統設置界面
主系統菜單使用了3D效果,立體效果很強,初看之下有點眼暈,10秒左右眼鏡就會慢慢適應;視頻播放菜單支持比例、亮度調節,同時也可調節聲道與外掛字幕;音樂菜單並無太大新意,支持LRC歌詞同步、均衡器設置等;電子書具有自動翻頁、字體顏色大小調節、背景更換等。
視頻格式解碼測試
▲MOV格式1080P測試片
▲MKV格式1080P測試片
▲MP4格式1080P測試片
▲AVI格式1080P測試片
視頻格式解碼測試使用了主流的MOV、MKV、MP4、AVI等1080P片源,播放過程非常流暢,無掉幀、卡頓等現象。
顯示效果測試
▲風景圖片測試實拍
▲灰度測試實拍
▲對比度測試實拍
▲色彩過渡測試實拍
▲聚焦能力測試實拍
顯示效果測試中,PMP887D的表現基本令人滿意,在色彩還原過渡方面較為出色,整體色調偏暖,1280*768的解析度顯示效果細膩,只是在可視角度略遜於主流AMOLED產品。
裸眼3D效果
▲3D測試片——《阿凡達》實拍
▲3D測試片——《美少女MV》實拍
▲3D測試片——《飛機》實拍
▲3D測試圖1實拍
▲3D測試圖2實拍
▲3D測試圖3實拍
註:3D效果實拍時畫面會出現重影現象,雙眼觀看時並不會出現此現象。
這款愛國者PMP887D採用的是視差障壁技術,降低成本的同時也可以獲得不俗的3D立體效果。裸眼3D初看之下需要一定時間適應,保持最佳觀賞距離,大約為45~65厘米即可感受到出屏式的3D影響,在測試《阿凡達》、《飛機》時尤為明顯,小編能明顯的感覺到畫面中的直升飛機飛出畫面,阿凡達中的蒲公英亦是近在眼前的感覺,在觀賞3D圖片時也能獲得不錯的縱深效果。
▲產品附贈了資源卡,可以到3D門戶網站下載資源
編輯總結:作為愛國者裸眼3D電影本的第一款試水產品,PMP887D的視頻播放非常強大,全格式1080P解碼,4000mAh可更換式鋰電池,無論是用作高清播放機還是便攜電影本都可以滿足需求,裸眼式3D效果也可圈可點,對於想嘗鮮的朋友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⑵ 裸眼3D要怎麼看啊
3D視頻是兩組不同角度同時拍攝的視頻,手機上觀看時,我們能把左右兩隻眼分別看左右兩個視頻就可看到3D效果,就是人為的斗雞眼模式,當我們平行凝視屏幕兩個視頻分成三個畫畫時,視頻圖像就會有3D效果
⑶ 裸眼3D是真實的技術,還是只是在欺騙眼睛
隨著近年來,計算機視覺技術、圖像圖像技術的迅速發展。3D視覺體驗不僅走進電影院,還逐漸在智能移動終端領域普及開來。並且,涌現了一大批3D影視、設計作品。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這些挑戰人眼睛的3D視覺 特效,一起來看看3D視覺效果傳播人眼的原理。
柱狀光柵顯示技術,其原理就是在液晶顯示屏上加入一層柱狀透鏡,令雙眼在不同角度都可以看到圖像像素。其具有亮度高、立體感強、不眩暈的優勢,像超多維ivvi手機旗下的ivvi K5就採用的這項裸眼3D顯示技術。
為了顯示更立體流暢的3D畫面,ivvi K5配備定製裸眼3D液晶屏,在裸眼3D電子產品上率先加入了「獨顯」— SPD1510視覺運動晶元,實現了2D/3D模式隨意切換,更對3D畫面進行實時渲染加速。前置人眼追蹤感測器可實時匹配最佳視角。ivvi K5的推出,革新了國內裸眼3D移動終端體驗,也令智能手機有著媲美3D影院級的立體視覺體驗。
⑷ 怎樣裸眼看3d圖片
眯著一隻眼,然後從正面觀看,不聚焦,然後腳步左右、前後移動,就可以看到3D的完整形態效果了。
⑸ 為什麼我看不出來裸眼3D的圖片
據統計,有25%的人是看不出來裸眼3D圖片效果的,其主要原因是右腦使用少。不過,通過多鍛煉左手,慢慢會提升右腦能力,從而能夠輕易的辨別出裸眼3D效果圖。
⑹ 為什麼之前能看到裸眼3d現在看不見了
因為有眼使用少。
據統計,有25%的人是看不出來裸眼3D圖片效果的,其主要原因是右腦使用少。
不過,通過多鍛煉左手,慢慢會提升右腦能力,從而能夠輕易的辨別出裸眼3D效果圖。
⑺ 140米高校地鐵站裸眼3D牆走紅,裸眼3D的原理是什麼
其實裸眼3d技術是很早,之前就已經被應用到生活當中的,尤其是在日本這樣發達的國家。我第1次接觸裸眼3d技術的時候,是購買了日本任天堂的游戲機3ds,那還是在2010年左右的時候。西安搞笑地鐵站的這個裸眼3d是打引號的“裸眼3d”,因為這個所謂的裸眼3D只是一個很好的創意和想法,並不算真正的技術。西安140米高校地鐵站裸眼3d牆,所謂的裸眼3d,形成的原理就是自己騙自己。因為只是在平面圖上面用線框隔開圖片,讓圖像形成視覺差來欺騙視覺的方法形成的“裸眼三d”。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真正的裸眼3d和西安3D牆的裸眼3d。
三、這個創意是非常好的,但是,實際的效果並不好這種利用繪畫的技術實現的“裸眼3d”,只有在被特意的告知這是“裸眼3d”牆之後,才能勉強的看出來。因為我們大腦中已經有了一個潛意識的反應,相當於自己騙自己。
⑻ 裸眼立體畫的畫法,是怎樣的
畫作是自古以來就流傳下來的,到了現在依舊有很多藝術生學習繪畫,但是繪畫也分為很多種,今天小編就給各位說一下裸眼立體畫的畫法是如何做到的,這是基於透視學的反向運用再進行修正修改還有控制等等,就可以實現裸眼立體畫的效果。
大致的要點也就是以上了,最後我們可以使用手機裡面的相機來進行模擬確定出要繪畫作品的視點范圍,然後就可以進行繪畫了,但是一定要理解好基於透視學的反向運用原理,小編建議大家想學的先去把基於透視學的反向運用原理的基礎書給看一遍再進行嘗試,不然失敗率還是挺高的,雖然難度不是很大。
⑼ 請問如何做出這種裸眼3d效果。。
這個的原視頻不是3D效果。要做成3D效果首先把視頻截成一系列圖片,然後把這些圖片的高度裁小些,之後對每一張圖都畫上兩條豎的白線,白線當經過有鼻子的地方就不能畫穿。
最後把這些經過處理的圖片組成gif動畫。
豎白線起到畫框的作用 和把圖片高度截小就給人錯覺鼻子像竄出畫面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