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歐美電影,一個小女孩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裡面有個肥女巫,把來的女孩子都變成了音樂盒的芭蕾舞者,逃不出
冰雪女王
LZ說的片段是走散的小女孩去了一個老女巫家裡,女巫總是給她吃白色巧克力,裡面還會有一枚戒指,女孩吃完巧克力就會隨著芭蕾舞模型8印盒放的音樂起舞,舞蹈跟音樂盒上的模型條的一樣。。。
那是芬蘭的一部電影,當時歐洲出了很多這個系列的,不止在CCTV-6播放過,還在CCTV-8播放,每天換一個童話故事(真人版,非卡通),有什麼《白雪公主》還有麵包作的房子里的巫婆吃小孩的故事(《亨舍爾和格萊特》),以及長發美女用她的辮子讓她BF爬上燈塔的那些歐式童話,特懷念。。。後來還出了好多版本的阿拉丁,還有個續集是講阿拉丁的弟弟是從戒指里冒出來的那個,也是我小時天天抱著CCTV-8和6看起來沒晚的時候 。
是真人的,我也想看,看不到了 = =
⑵ 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芭蕾舞劇
世界上著名的芭蕾舞劇有如下十部:
1、《天鵝湖》
——俄國作曲家:柴科夫斯基
黑天鵝有一段經典獨舞——32個被稱作「揮鞭轉」的單足立地旋轉,這一絕技由義大利芭蕾演員皮瑞娜·萊格納尼於1892年獨創。至今保留在《天鵝湖》中,成為衡量芭蕾演員和舞團實力的「試金石」;音樂大師柴科夫斯基所作,堪稱傳世經典的音樂。
⑶ 你可以把那張淡粉色絲綢裝外國芭蕾舞女孩的原圖給我么越清晰越好
您好,您發的圖片沒有顯示! 可不可以麻煩您補下圖? 方便找圖。。。 謝謝了朋友
⑷ 芭蕾舞基本功超痛圖片 女生
壓韌帶。。。啊,好痛的。這個要先活動一下,不然容易拉傷了。很痛的,。我是學跆拳道的,我們也練。你可以先練把韌帶拉開。劈叉什麼的,不過會很疼。你也可以壓腿。如果你家陽台到你腰那,你可以把腳放上去。後面那隻膝蓋不能彎,要不然沒有用。先練九十度角的。摸到自己的腳。習慣了,可以把後面的腿往後面分。越大越好。這個是超痛的,但是一定要忍住。堅持。打開了就行了。應該和你要的差不多了。。重要的是拉韌帶、。、、
⑸ 著名外國芭蕾舞演員
「芭蕾女皇」——安娜�6�1巴甫洛娃 巴甫洛娃是20世紀初芭蕾舞壇的一顆巨星,她為芭蕾作出了無法估價的貢獻。安娜.巴甫洛娃 1881年1月31日生於聖彼得堡一個貧民家庭。父親是農民出身的士兵,母親給別人洗衣服,生活十分貧苦。巴甫洛娃10歲時考進聖彼得堡舞蹈學校,經過九年的艱苦訓練進入馬林斯基劇院芭蕾舞團並迅速升為該團首席女演員。這時的俄國芭蕾一方面繼承了19世紀彼季帕、伊萬諾夫所奠定的偉大傳統,另一方面以福金創作活動為標志,進入了在佳吉列夫「俄羅斯演出季」達到光輝巔峰的新的變革時期。而巴甫洛娃既牢牢紮根於古典芭蕾的沃土,又積極支持和參與了新芭蕾改革運動。正是這些因素造就了她的藝術特色和表演風格。巴甫洛娃表演過眾多劇目:《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雷蒙達》、《舞姬》、《吉賽爾》、《仙女》、《埃及之夜》等。她的表演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她的藝術作風嚴謹認真,一絲不苟。一位評論家曾這樣分析她的成功秘決:「她無時不在訓練,無時不在綵排。她從不因獲得榮譽而停步不前。」1909年巴甫洛娃首次在巴黎的「俄羅斯演出季」中亮相便轟動了巴黎,轟動了世界。1910年她組織了自己的小型芭蕾舞團開始在世界各地巡迴演出。在長達二十年之久的旅行演出中,她到過中國、埃及、南非、烏拉圭、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亞、瑞典等44個國家,行程50萬英里,演出數千場,觀眾不計其數,她一年要穿壞2000雙足尖鞋。即使在交通工具發達的今天這也是難以想像的。 巴甫洛娃為在全球傳播、普及芭蕾藝術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她不僅推動了芭蕾在許多國家的誕生和發展,使一些國家瀕於死亡的芭蕾煥發出生機,同時以其非凡的藝術魅力影響了許多人的命運。如英國著名舞蹈編導阿什頓就是14歲時在厄瓜多看到巴甫洛娃的演出,從此便立志要獻身於這門崇高的藝術並成為聞名於世的芭蕾大師的。 巴甫洛娃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芭蕾舞藝術,最後因辛勞過度於1931年1月在荷蘭海牙准備演出時溘然逝去。當時英國皇家芭蕾舞正在進行演出,得知這一不幸的消息後,樂隊指揮宣布由安娜。巴甫洛娃表演《天鵝之死》—— 帷幕徐徐拉開,樂隊奏起聖桑的樂曲,台上空無一人,只有一束追光在緩緩移動。巴甫洛娃雖然去了,但她像一隻不朽的天鵝永遠為人們所懷念。
⑹ 有一部歐美電影,女主好像是跳芭蕾的,特漂亮清純,這部電影叫什麼名字
《美國往事》是一部由瑟吉歐·萊昂執導,羅伯特·德尼羅、詹姆斯·伍茲、伊麗莎白·麥戈文、塔斯黛·韋爾德等人主演的劇情片。影片以紐約的猶太社區為背景,講述了主人公「面條」從懵懂少年成長為黑幫大佬的歷程,同時也展現了美國從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的黑幫史。1984年2月,該片在美國上映。
⑺ 有個專門畫芭蕾舞少女的的畫家叫什麼來著,外國的,長的很像康熙來了裡面的那個瘦瘦的男的
埃德加·德加(巴黎,1834年-1917年)
深受1855年遇見的安格爾的影響,同時也受到他在盧浮宮完成的臨摹畫的影響,德加永遠不會忘記大師所推崇的畫。這種感覺明顯地體現在60年代他早期創作的肖像畫和歷史畫里,並為他打開了通向官方畫展的大門。1872年-1873年,他和家人在美國新奧爾良小住。爾後,他努力發掘新的題材,用自然主義的手法描繪現代巴黎的生活。從賽馬、芭蕾舞到歌劇,首都的眾多活動均成為德加青睞的題材。他取景的角度與眾不同,並使光線產生人為的奇特效果。雖然個性獨立,從不借鑒同行的技法,但他仍然積極參加了八次印象派畫展中的七次。他在1881年的畫展上展出了一件石臘雕塑作品:《十四歲的小舞女》。這是公眾惟一一次見到德加的雕塑作品。畫家死後,人們在他的畫室里發現了許多為其油畫和粉筆畫准備模特的鑄模,這些鑄模主要以馬、舞女和化妝品模特為題材。用這些模子澆鑄的銅像數量極其有限。1890年以後,他的繪畫作品被女性世界主宰:畫中的人物不是舞女就是時裝模特或化妝品模特,同時也激發了他在1895年前後對攝影的愛好。
⑻ 芭蕾舞女生在拍芭蕾寫真時像下圖這樣踮起腳尖,她的腳尖不疼么
習慣了就不疼了,以前練芭蕾的時候也是這樣。先開始疼死了,後來又練了三四年感覺越來越順腳了。
雖說腳尖鞋前面是木頭的,穿的時候還有墊海綿,但其實一開始的時候也是疼的。不過圖片中看起來挺專業的,這種程度不會很疼,要是站起了跳很久的舞才會很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