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嗯要做雲起書院的圖片,幫幫忙,謝謝
強力推薦電腦版美圖秀秀。。。簡單易操作,零基礎也能做書封。
我自己就用美圖做了兩個,意外的合格了。
⑵ 誰有破一點的古代書院的圖片啊,要不出名的那種
三毛祖居系其祖父陳宗緒先生於民國年間建造,位於定海區小沙鎮陳家。五間正房現已修復成為「三毛作品陳列室」,以「充滿傳奇的一生」、「風靡世界的三毛作品」、「萬水千山走遍」、「親情、愛情、友情、鄉情」、「想念你,三毛」等為主題,分別陳列三毛的遺物、作品、照片。三毛祖居被定海區政府列為文物保護單位。
三毛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平生著作、譯作十分豐富,發表作品23部,約500萬字。其中《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哭泣的駱駝》、《我的寶貝》、《鬧學記》、《滾滾紅塵》等散文、小說、劇本更是膾炙人口,在全球華人社會廣為流傳,在大陸風靡一時,影響了整整一代人。
1992年,應一家出版社的稿約,編寫一本關於三毛生平的書。時值三毛自殺不久,大家都說這書能發行得好,因此翻閱了不少三毛生前的海內外資料,原認為編本人物傳記,不過剪剪貼貼,綴連文字,但想不到這本書編寫竟是我一生中記憶深刻的很慘痛、很凄楚的工作過程,首先我再次細致了解了她的生平,並真正明白了她的死因,繼而深深思考人類和藝術的命運。竟然流了三次眼淚。「不寫了,不寫了!我好幾次對自己說,寫又有什麼用,說又有什麼用?當生命遠去,當我們徒然地試圖呼喚回來?……「天空有鳥的翅膀飛過,卻沒有留下痕跡!」(泰戈爾詩用語,三毛引用語,瞬間被無數青年都喜歡語)
1992年早春,驚悉三毛在台北醫院自殺,當年這一消息對大陸讀者的震驚,真是不可言喻啊!生死本意料中的事,但一個域外作家能獲這么多、千千萬萬青年讀者的喜愛,確實沒有第二人。讀者對她的珍愛、真關切,令人為之觸動不已!她的一本不厚的《萬水千山走遍》,一本《雨季不再來》,不知道賺了多少青年的心!三毛究竟有什麼魅力呢?橫翻她的書,豎翻她的書,找不到,卻一次又一次地被她造的的神話吸引進去,被她的故事和真情感所動。彷彿還是在昨天,1986年裡我還在街角書亭里尋覓她的著作,看見一本,買一本。三毛在我們的印象里,還活著,生機勃勃地,到處跑,講學,旅行,前些日子她不是還跑回「心中的煙雨江南」來嗎,跑回她「民歌夢里」的大西北,瘋瘋狂狂,開著玩笑說還想「找個大陸先生」嫁出呢,她該不是回大陸算計和索要稿費的吧,要是算起來,大陸的出版社不知有多少家,要欠她多少!但三毛在人們還未醒悟之前,遽爾消去,「質本潔來還潔去」三毛用她不同凡俗的方法生活,亦用超凡脫俗的方式走完一生短暫而輝耀歷程——她在青少年心中,一直年輕(遠遠沒有到四十歲),而是長發飄然有幾分滄桑韻味,藝術女性的粗線條中刻著優美的細致。
當三毛離去,我們才發現,原來三毛似乎是親人,至愛友朋,或姊妹,是親切的向導,是引領一代青年在不知不覺中走過一大段心路歷程的人。像高爾基《伊則吉爾老婆子》中那個故事講的:把心掏出來給迷路人們照亮當燈的丹柯。她寫的不是什麼書,是傾吐,血燕一樣吐給我們每一顆心靈的滋潤與需要,是她的隨便的談話,貼近你心壁的娓娓敘談——除了她,誰還曾懂得我們的心?誰還曾和我們做過這樣人生的關愛?!……
這個所謂現代的世界太熟悉,又太陌生。人跡攘攘,我們肯發自內心地,真去同情和關切誰呢?一個比我們大或小的小妹妹從撒哈拉沙漠跑來,從古老的西班牙,從歐洲落日余暉中,唱著一支陌生的歌;這支歌不知怎樣又和一群——與她的現實和經歷完全不同的青年們,吻合了,互感了。但那時誰也沒有料到,她一直在想到死。她的作品本浸染透死和美的永恆,她的荷西,哭泣的駱駝,萬水干山之路,她的善良(她很善良,具備這個人世上最缺少的稀有礦苗),都為讀者追隨不已。80年代一進門,三毛的作品被介紹到大陸,立即風靡不衰,歷時最久。展讀三毛的作品含有一種最不凡的東西,詩意的才華,或天才,我們文學中久久已死滅的「活細胞」存活下來。三毛雙手捧來一碗當代中國文化的「生命活水」!
談談我對三毛第一本書的認識。
1985年春,我由廣西梧州乘船沿西江旅行,入廣州,住在港口旁一個臟潮的小旅館,在那裡第一次讀到三毛的《夢里花落知多少》。次日是清明節,我挾著這本書沿細雨飄飛的郊區植物園散步,忽感到秋荻在北方無邊草原上颯颯,也想起自己「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滋味,我由酸辛的人生體會中領會了三毛,理解了她用生命,蘸和著淚水所寫的書。後來我閱讀過大量台灣與海外作家,終覺得三毛似屬於青春的感傷,淺一點,她之所抒寫,是屬於人應忘懷的情愫。誰能料知三毛也許早已窺透了我們拙劣的心思,她僅僅陪伴我們唱完結束青春的最後一曲,還未來得及向前路作一次謝幕的瞻望。她活了48歲,(但資料證實,她曾在上中學時虛報了兩歲,實則只活了46歲),不算短,普希金只活了36歲,茨維塔耶娃49歲,肖紅活了31歲,但我們仍覺得她活得太短暫、太短暫,她不該過早地離開我們!(我們還沒有從對她的精神依戀中解脫……)
1984、1985年我忽然萌生了要到最遙遠的地方旅行的願望。途中頓悟這是青春結束中的一種情緒,所以耳畔總迴旋著一支歌的旋律(這是一支描繪青春毀滅歷程的日本歌曲,我為它的壯美所深深震憾)。青春之斷乳,大概任何一代青年終有大體如此之感受,只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所感覺的時代變化更為劇烈吧,因而更為特殊,心中感受也愈加敏銳強烈。三毛恰是在這時候出現的,她道出了這種「毀滅前的美」的一部分(起碼我個人是這樣感受)。我曾經仔細從書中照片上研究三毛本人,她長得很普通,或曰不是那種世俗男人認為的「漂亮」,但她神采很不一般,而她的書,寫得隨意已極,是一種模仿不了的文體,自由坦誠,以情動人,天然率真。她的任性,是一種繆斯最為鍾愛喜歡的「天真爛漫」,她過於敏感,總是透過生命的表層去看。她的心缺少一種「硬質保護層」(也許因此才能保存得如此純潔、熱誠吧,或也因此而殉美),而我們這一二代的心,則正適其反,是由角質一樣堅硬的層層包裹中,半麻木狀態地成長起來的。
三毛和我們,其實是隔山、隔水的,我在讀過她四五本書後竊想,三毛一生最美好的情愫已傾吐罄盡,再寫也是重復。這可能是人心的殘忍陰險所產生的妄繆的測度。近年我讀過介紹過來的林語堂、梁實秋、王鼎鈞、董橋等的散文,終覺得三毛的東西「太苦」,有年輕不成熟的味兒,但如今這種「苦」她已永不肯再施捨我們了!她的「苦」是林木本身的氣味,是艾草折斷的漿汁氣息,她之優美,她之可愛,她之自然,張揚著滿頭長而又長的烏發,高舉著時代久已丟失的童心、童貞和少年聖火走來。原來我們已永久失去了最最寶貴的「生命的礦藏和汁液」!她哼著幽谷百合的歌聲走來,在我們驚愕、遲疑之際,我們又一次失去了她。前路茫茫,痛哭無門!我們失去了最後一枚可以重新啟開青春之門的「金鑰匙」。
也許,台灣也沒能真正保護好三毛,讓她健康,讓她快樂,讓她(幫助她)生活美滿——她不是給予了我們百倍於這些嗎?(我們干嗎只會享受別人用他們生命血漿釀造的精神甘霖?)也許最聰明的還是三毛自己吧,在這個亂糟糟斯世,她完全有權利選擇離開的時機和方式。讓我們承認(雖然晚了):三毛是千古絕唱,是稀世珍寶。因為世界上真正的藝術家——我們已經從實踐中看到——是不能用哪種「試管」的方法「培養」出來的,這里需要天籟之手,命運和時代的機緣,需要大地和長空的托舉——假如我們一旦發現了才華,要噤聲,要小心,要像對待蟬翼般易碎的玻璃器皿一樣,精心有之,因為……三毛不能復制,「一朝風月,萬古皆空」,世界上所有的天才、才華都是會稍縱消逝的,極其短暫,是一種「史前奇跡」呀!……
……這些,是我在編寫一毛生平一書時體味到的,至痛、至感。三毛走了,永遠走了,我們一生,直到老年,不,下一輩人,都會憶及她,念及她,她的書;她的的青春的絕唱。傳記有何用?徒勞。莫非命中註定我們此生也只能徒勞地在春夜舉頭望月躑躇欄桿……
⑶ 四大書院,若書院圖片不備注,你能對號入座嗎
中國四大書院即應天書院(今河南商丘睢陽區南湖畔)、嶽麓書院(今湖南長沙嶽麓山)、嵩陽書院(今河南鄭州登封嵩山)、白鹿洞書院(今江西九江廬山)。
簡介:
1、應天府書院即應天書院、睢陽書院,其前身為南都學舍,為五代後晉時的商丘人楊愨創辦,位於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國家4A級風景區商丘古城南湖畔,為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賜額為應天書院,宋仁宗景祐元年(1034年),應天書院改為府學,為應天府書院,慶歷三年(1043年)改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國子監,為北宋最高學府。北宋初書院多設於山林勝地,唯應天書院設於繁華鬧市,人才輩出。隨著晏殊、范仲淹等的加入,應天書院逐漸發展為北宋最具影響力的書院,是古代書院中唯一一個升級為國子監的書院,為北宋四大書院之一。
2、嶽麓書院始建於北宋初期。北宋開寶六年(973),朱洞以尚書出任潭州太守,鑒於長沙嶽麓山抱黃洞下的寺庵林立和幽靜環境,接受了劉鰲的建議,在原有僧人興辦的學校基礎上創建了嶽麓書院。初創的書院分有「講堂五間,齋舍五十二間」,其中「講堂」是老師講學道的場所,「齋堂」則是學生平時讀書學習兼有住宿的場所。嶽麓書院的這種中開講堂、東西序列齋舍的格局一直流傳至今。初設講堂5間,齋室52間。宋太宗咸平二年(999),李允則任潭州太守,他一方面繼續擴建書院的規模,增設了藏書樓、「禮殿」(又稱「孔子堂」),並「塑先師十哲之像,畫七十二賢」;一方面積極取得了朝廷對嶽麓興學的支持,以促進書院的更大發展。咸平四年(1001)朝廷首次賜書嶽麓書院,其中有《釋文》、《義疏》、《史記》、《玉篇》、《唐韻》等經書。當時書院學生正式定額六十餘人,奠定了書院的基本格局。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經學家周式擔任山長主持嶽麓書院後,書院得到迅速的發展,學生定額愈百人,周式本人還得到宋真宗的召見和鼓勵。,賜「嶽麓書院」題額,於是「書院稱聞天下,鼓簡登堂者不絕」,到南宋的乾道年間,嶽麓書院達到鼎盛時期。
3、嵩陽書院,位於河南省登封市區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極峰,面對雙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嵩陽書院。創建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時,時稱嵩陽寺,至唐代改為嵩陽觀,到五代時周代改建為太室書院。宋代理學的「洛學」創世人程顥、程頤兄弟都曾在嵩陽書院講學,此後,嵩陽書院成為宋代理學的發源地之一。明末書院毀於兵燹,清代康熙時重建。
嵩陽書院經歷代多次增建修補,規模逐漸形成,布局日趨嚴整。書院的建制,古樸雅緻,大方不俗。
4、白鹿洞書院為宋代四大書院之首,且有「海內書院第一之稱」。創始人可追溯到唐代李渤,但由南宋朱熹奠定落實。白鹿洞書院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廬山五老峰南麓後屏山下(星子縣白鹿鎮境內),西有左翼山,南有卓爾山,三山環台,一水(貫道溪)中流,無市井之喧,有泉石之勝。全院山地面積為3000畝,建築面積為3800平方米。山環水合,幽靜清邃 ,為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⑷ 我要一張雲起書院的圖片,600X800像素,JPG格式。
PS作圖如下:尺寸600*800,299KB大小
網頁:右鍵單擊圖片。選擇"在新標簽頁中打開"可以查看大圖
若圖片被屏蔽,非匿名用戶請查看私信(網頁右上方)
很高興能為你解答,滿意請及時採納,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⑸ 求瀟湘書院作品封面製作,加急!!
9.4的五分加急啊……才看到求助不好意思,最近要開學了比較忙,事先聲明美工不是畫手,太細致的要求的話是沒法做出來的,我先幫你找找看。
⑹ 誰能幫我設一個雲起書院的作品圖片!!!!
做了一張,小說的第三個字很多字體打不出來
⑺ 求大神幫我做一張雲起書院的圖,圖片我有,只是沒弄,格式小於50k的jpg、gif、png格式圖片,
我幫你做,不要紅包,給個採納就可以,你願意的話,就回復我就好了。。。
⑻ 求雲起書院封面
滿意採納 不採勿用
⑼ 求瀟湘書院的封面
◇此處是美工巫汐為你出圖~
◆滿意請及時採納~
【描邊】
以上圖片均可上傳~
⑽ 求一張古風紅衣女子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