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全詩
聖人的胸懷和我們大概是不一樣的。想當初年紀輕輕的王勃登上了滕王閣,洋洋灑灑,筆走龍蛇,於是就留下了千古流傳的《滕王閣記》。唐代詩人崔顥登上了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便是一種絕唱,甚至令詩仙李白見之都沒敢發聲。然而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人,他僅僅看了朋友送來的一張圖,就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篇《岳陽樓記》,讓人不得不欽佩萬分。中學時學過范仲淹的散文《岳陽樓記》,深深折服於那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愛國情懷。這句話,帶著耀眼的光輝,穿越了千年的歷史向我們走來,又深深印刻在每一代中國人的心中,成為中國人不可磨滅的整體記憶的組成部分。
黃鶴樓、岳陽樓和滕王閣插畫
今天,喜歡做手工也喜歡詩詞的小編帶您一起學習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本文的內容分為以下部分:
一、《岳陽樓記》的翻譯及講解
二、《岳陽樓記》的歷史知識
1.范仲淹其人者誰?
2.范仲淹和滕子京是什麼關系,為什麼范仲淹會答應滕子京寫下《岳陽樓記》?
3. 《岳陽樓記》是范仲淹登上岳陽樓而寫的嗎?
4.慶歷四年春,滕子京為什麼被貶謫?
三、學習《岳陽樓記》的感想
全文約5000字,閱讀時間10分鍾左右。
一、《岳陽樓記》的翻譯及講解
岳陽樓記 宋 范仲淹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岳陽樓
慶歷四年(1044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貶謫到巴陵郡(今湖南嶽陽)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治通達,百姓和樂,很多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於是重修岳陽樓,擴大它原有的規模,並在其上鐫刻了唐代和當代著名學者的詩詞歌賦,他囑托我寫篇文章來記述這件事情。
【慶歷四年:慶歷是宋仁宗的年號。滕子京,名宗諒,字子京。古人朋友之間喜歡稱字,稱名顯得生分。謫:被貶。岳陽樓:在洞庭湖北側,是江南三大名樓之一。(另外兩個是黃鶴樓和滕王閣)岳陽樓的歷史可以追溯到三國時期,當時的岳陽樓是東吳大都督魯肅訓練水軍的一個閱兵台,現在所見的岳陽樓是清代所建。】
岳陽樓二樓的雕屏,篆刻著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在今天岳陽樓的二樓有一幅雕屏,上面篆刻的就是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這幅雕屏是清代著名的書法家張照書寫的。】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shāng),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我看巴陵郡的美麗景色都在洞庭湖上。銜接遠山,吞沒長江,流水浩瀚湍急,無邊無際,一天里陰晴多變,氣象千變萬化,這就是岳陽樓的壯麗景象。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細了。那麼向北通到巫峽,向南直到瀟水和湘水,降職的官吏和來往的詩人大多聚集在這里,(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想大概不一樣吧?
這張圖片告訴你岳陽樓和洞庭湖、長江的地理位置
岳陽樓
【湯湯:音shāng,水流大而急。如白居易《游襄陽懷孟浩然》里「楚山碧岩岩,漢水碧湯湯。」;韓愈的《宿龍宮灘》里「浩浩復湯湯,灘聲抑更揚。奔流疑激電,驚浪似浮霜。」】
【遷客:指遭貶斥放逐的人。白居易《浪淘沙》里有雲:「隨波逐浪到天涯,遷客西還有幾家。」;邊塞詩人王昌齡《箜篌引》中也有這樣的話:「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騷人:因愛國詩人屈原作《離騷》,後人便用騷人一詞指詩人。陸游有詩:"從今有酒須勤買,莫學騷人要獨醒。"】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yào),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qiáng)傾楫(jí)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像那陰雨連綿,數月都不放晴,寒風呼嘯,渾濁的波浪直沖天空,太陽和星星隱藏它們的光輝,群山隱藏它們的形狀,商人和旅客沒法通行,船的桅桿倒下,船槳折斷;晚上天色昏暗,老虎在長嘯,猿猴在悲啼,(如果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有一種離開首都思念家鄉的感覺,又擔心別人說壞話、害怕人家譏笑,滿眼都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內心無限悲傷。
【淫雨,持續時間非常長的雨。如詞語淫雨成澇、淫雨綿綿、淫雨不霽等。霏霏,指雨雪煙雲茂密的樣子。《詩·小雅·採薇》:「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曜:照耀;明亮】
【檣傾楫摧一句:檣是船上的欄桿。楫是船槳。】
【薄暮冥冥: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如日薄西山。冥冥:昏暗的樣子。如暮色冥冥,深林冥冥、冥冥暗室。唐代詩人張籍《猛虎行》「南山北山樹冥冥,猛虎白日繞村行。」唐代邊塞詩人高適「二月猶北風,天陰雪冥冥。寥落一室中,悵然慚百齡。」】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到了春風和煦,景色明媚之時,湖面平靜,湖光天色一片碧綠;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聚集在一起,美麗的魚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水中汀洲上的蘭花,茂盛青翠欲滴。有時大片煙霧完全消散,明亮的月光一瀉千里,浮動的光閃繞著金色,平靜的月影映在水底,好似沉下的一塊美玉。漁夫的歌聲互相唱答,這種樂趣簡直無窮無盡啊!(如果這時)登上這座樓,就會感到心曠神怡,光榮和屈辱皆忘之腦後,端著酒杯,迎著微風,實在是高興極了。
沙鷗翔集
錦鱗游泳
岸芷汀蘭中的白芷
【錦鱗:魚的美稱。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1056年-1121年))曾寫過一首朗朗上口的小詞《長相思》"沙棠舟。小棹游。池水澄澄人影浮。錦鱗遲上鉤。煙雲愁。簫鼓休。再得來時已變秋。欲歸須少留。";范仲淹在他的《晉祠泉》中還寫過「錦鱗無敢釣,長生同水仙。」】
【岸芷汀蘭一句:芷,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粗大;莖葉有細毛,夏天開白色小花,根可入葯。汀:水邊平地,小洲。如汀洲,綠汀。岸和汀都是指岸邊的意思。今人用岸芷汀蘭來形容人的品格如同蘭草一樣,謙讓有禮,品格高尚。】
【鬱郁:興盛茂盛的樣子,可以形容香氣的濃郁或者草木生長的茂盛狀,也可形容憂傷苦悶太濃厚以至於難以排解。例如:曹丕《雜詩》「鬱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白居易《晚歸有感》「回馬獨歸來,低眉心鬱郁。」;杜甫《偶題》「鬱郁星辰劍,蒼蒼雲雨池。」蘇軾《《中山松醪寄雄州守王引進》》「鬱郁蒼髯千歲姿,肯來杯酒作兒嬉。」】
【長煙:大片煙霧。】
【靜影沉璧:靜影指月亮的影子,璧是美玉的意思。沉璧:沉在水中的美玉。】
浮光躍金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唉!我曾想過過古代仁人的心境也許不同於以上兩種表現吧。為什麼呢?(是由於)他們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官時,就擔憂百姓;地處江湖就擔憂國君。他們進也憂慮,退也憂愁。既然這樣,那什麼時候才能快樂呢?古代仁人一定會說:「先於天下人的憂去憂,晚於天下人的樂去樂。」。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與誰一道歸去呢?
寫於為慶歷六年九月十五日。
【古仁人:古代道德高尚的人。】
【廟堂:廟,宗廟。堂,殿堂。廟堂這里指朝廷。如李白的《贈華州王司士》「淮水不絕濤瀾高,盛德未泯生英髦,知君先負廟堂器,今日還須贈寶刀」。】
【微斯人:沒有這樣的人。微:沒有。】
二、《岳陽樓記》的歷史知識
1.范仲淹其人者誰?
開封博物館里的范仲淹畫像
范仲淹(989年-1052年)北宋時期的政治家、文學家,蘇州吳縣人。范仲淹出身貧寒、幼年喪父,母親改嫁長山朱氏,他也被改名為朱說並隨母親和繼父生活在一起。年紀大些的時候,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於是辭別母親進入南都學社學習。據說他學習不舍晝夜,五年不曾解開衣服睡覺。睏倦之時就以冷水洗臉,最後終於博通《六經》的要領。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范仲淹進士及第,授廣德軍司理參軍,迎母歸養,改回了本來的名字。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范仲淹的苦讀經歷讓人動容,也給歷史上貢獻了一個成語「劃粥斷齏(jī)」【齏:搗碎的姜、蒜或韭菜碎末兒。韓愈《送窮文》「太學四年,朝齏暮鹽。」,所以齏鹽代指貧困,齏鹽運就是貧苦的命運,齏鹽自守指堅持過清貧淡泊的生活】。
在南都學社,他的生活條件非常艱苦,但他不想浪費一點兒的時間。於是就在晚上煮二升小米,小米煮好後經過一夜就凝固了。他用刀把凝固的小米切成四塊,早上和晚上各吃取兩塊,把鹹菜切成碎末和小米粥拌在一起食用。他的朋友見他生活如此清苦,十分不忍,便將家中做好的佳餚送給他食用。范仲淹卻沒有吃。朋友問他,他說:「如果自己吃了這些魚肉大餐,恐怕就再也咽不下粥和鹹菜了。」 朋友聽了范仲淹的話,更加佩服他的品格高尚。
范仲淹生活的北宋王朝,外患頗多,遼、西夏、大理、吐蕃、回鶻等多個少數民族政權每個都不是省油的燈,而且此時北宋官員冗餘,行政效率低下,范仲淹、富弼、韓琦等人在宋仁宗的支持下進行了一場轟轟烈烈的改革,史稱「慶歷新政」,然而改革最終失敗。范仲淹等人都被貶謫,然而即使這樣,范仲淹仍然憂國憂民,不願意過獨善其身的小日子,他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既是鼓勵友人,也是勉勵自己。
范仲淹死後,謚號「文正」,這個謚號有多牛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反正小編想到的與之比肩的只有清代的中興名臣曾國藩謚號也是文正。
2.范仲淹和滕子京是什麼關系,為什麼范仲淹會答應滕子京寫下《岳陽樓記》?
滕子京(991-1047),名宗諒,河南洛陽人。《宋史》記載:「滕宗諒與范仲淹同年舉進士」。又說:「宗諒尚氣,倜儻自任,好施與,及卒,無余財。」 也就是說范仲淹和滕子京在同年考取進士。兩人曾一同修築過捍海堰,當時范仲淹是主要首領,滕子京協助,兩人還一同領兵抗擊過西夏少數民族的入侵。范仲淹非常欣賞滕子京的才華,慶歷七年(1047),滕子京病逝於蘇州知州任上,范仲淹為他寫下了《天章閣待制滕君墓誌銘》。可以說,兩個人互相欣賞,互相信任,滕子京被貶巴陵郡,重修了岳陽樓後,便請求范仲淹寫作文以記之,范公胸有丘壑、筆走風雲,於是就有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岳陽樓記》。
湖南嶽陽樓景區范仲淹和滕子京雕像
3.《岳陽樓記》是范仲淹登上岳陽樓而寫的嗎?
不是。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後,想到了好友范仲淹,於是給范仲淹修書一封《與范經略求書記》,並附上一幅圖《洞庭秋晚圖》。范仲淹看到書和圖,大概是心潮澎湃、感慨萬千,大筆一揮就寫下了這首《岳陽樓記》。可以說,《岳陽樓記》是歷史上最了不起的看圖說話了吧。
4.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為什麼被貶謫?
回歸歷史。
地圖來源於網路
北宋在中國歷史上可算是個多事之秋。從960年建立之初,就存在著後蜀、南漢、南唐、吳越、北漢等勢力。即使後來統一了這些小的勢力,還有遼、西夏、大理等國虎視眈眈。(瞬間聯想到了金庸老先生的《天龍八部》)。公元1038年,李元昊稱帝,國號大夏,西夏便由此建立,宋夏戰爭亦是不可避免。1040年,西夏攻宋,宋敗。同年,范仲淹出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范仲淹自請出任延州知州,在范仲淹的推薦下,滕子京出鎮涇州。
西夏博物館-李元昊像
涇州大約在今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城北。
1042年,西夏軍隊再次進犯。宋軍再次慘敗。此時的西夏軍距離滕子京所鎮守的涇州只有大約一百多里。情勢危急,滕子京臨危不變,迅速著急農民組建臨時軍隊,應對西夏的進攻。由於之前宋一直不敵西夏,再加上十餘天都是淫雨霏霏,軍隊信心盡失,滕子京為了鼓舞軍隊,殺牛擺酒,大宴軍士,並撫恤了犧牲將士的家屬,此次雖然令軍中士氣大振,但也花費了大量的公費,這就為滕子京遭到貶謫的埋下了說辭。
小編覺得,事有權宜,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滕子京敢於動用公費,大宴軍士,恰好是他不拘小節,男兒豪情、為國為民的大丈夫行為。之前宋軍慘敗,已經有不少將士殉國,難倒眼睜睜再看著涇州淪陷,百姓喪命嗎?
1043年,西夏和宋關系有所緩和。面對嚴峻的環境和國內冗餘的行政機構,范仲淹等人組織實施新政,史稱「慶歷新政」,然新政因為觸及保守派利益最終失敗。1045年初,范仲淹、歐陽修等人都被貶黜,和范仲淹交往密切的滕子京也被貶謫到了巴陵郡。
三、學習《岳陽樓記》的感想
范仲淹寫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是一時興起的直抒胸臆,而是他孩提之時的志向。和他同一時期的歐陽修曾評價他從小就立志天下,常自誦「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盡管范公遭到貶謫,仍然沒有就此消沉,沒有「獨善其身」的退隱之心,而是「不以己悲」,在逆境中更憂國憂民,並寫文章勉勵好友滕子京。
立志是如何重要!人無志,就像漫漫黑夜中航行的小船,不知飄向何處。立志如箭靶,言行如箭行,每一言一行都對准箭靶,招招著力,持而久之,方可百步穿楊。然立志又需高遠,小編很欽佩的明代心學大家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第一條講的便是立志:「故立志而聖則聖矣,立志而賢則賢矣。」
王陽明
人有高遠的志向,處在人生的低谷才不會頹廢喪氣,范仲淹如此,韓愈、柳宗元亦是如此。他們正直坦盪,在政治上遭受挫折時也毫不氣餒,所以他們的文章才氣勢恢弘,令人欽佩。
⑵ 求圖片:古代文字加翻譯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⑶ 怎麼識別圖片中的文字信息
雲便簽中識別圖片中的文字信息的功能
1、打開雲便簽後,點擊時鍾圖標,然後在內容編輯頁面點擊【T】圖標,選擇好圖片後,雲便簽就會自動識別圖片中出現的文字了
2、完成識別後,雲便簽將會把識別出來的文字保存在便簽,接著可以復制粘貼到需要的地方
3、雲便簽目前可以識別簡體中文、繁體中文和英文字母,古代字體暫時無法識別
4、在雲便簽中還可以記錄備忘內容、設置待辦事項提醒等
⑷ 翻譯什麼意思
翻譯的意思是把一種語言文字的意義用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
釋義:
1、把一種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意義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表達出來;也指民族共同語與方言、古代語與現代語之間的轉換,這項工作需要通過扎實的訓練和多年的經驗獲得各種知識技能。
2、語言文字與相應的數碼符號之間的相互轉換。
3、指從事翻譯工作的人。
5、我想對於大部分翻譯者來說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找工作。
6、發布會現場,很多記者就又一次將鏡頭對准了發言人身邊的女翻譯,先是媒體炒作這位女翻譯的籍貫,接著是就讀的學校,再然後是其老公是誰,都被一一翻出。
7、所以,最重要的兩點是:聽較為輕易的資料,並將每一個資料反復聽問學堂句典翻譯機。
8、她的英文能力很好,做這點翻譯工作必是游刃有餘,毫不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