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國十大古建築圖片
一、皖南古村落
2013年3月16日,安徽宏村吸引了眾多攝影愛好者。西遞和宏村是安徽南部民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兩座古村落,它們以世外桃源般的田園風光、保存完好的村落形態、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和豐富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聞名天下。
原文地址【http://cs.focus.cn/msgview/6389/331881401.html】
望採納!
❷ 開平有條叫無人村嗎(碉樓系嘛),有什麼傳說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這一類建築群規模宏大、品類繁多,造型別致,分布在開平市的鄉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壁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 *** 等風格多種。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來,開平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開平碉樓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作用
清朝順治六年(1649年)開平設縣,希望從此開始太平,故取名「開平」。自建縣後,「社賊之擾」有所收斂,治安較以前安定,故清朝碉樓數量不多。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之前的時期是開平碉樓發展的初期階段。
清朝末年和民國時期,美國、加拿大等國實施排華政策,在海外惡劣的生存環境迫使開平華僑只能將傳宗接代的願望寄託在家鄉。他們把建房、買田、娶親看作在外拼搏的最高人生目標,不斷將自己積蓄的血汗錢寄回開平,從而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建設提供了充實的經濟基礎。在匪風熾盛的日子裡,為防賊患,開平的父老鄉親和華僑們紛紛集資在村中興建碉樓。中西合璧的碉樓大量興建是這一時期開平村落最突出的變化,林立的碉樓從此成為開平鄉村壯觀的文化景觀。19世紀末到20世紀40年代以前便成為開平碉樓與村落發展的興盛時期。
特點
開平碉樓為多層建築,遠遠高於一般的民居,便於居高臨下地防禦;碉樓的牆體比普通的民居厚實堅固,不怕匪盜鑿牆或火攻;碉樓的窗戶比民居開口小,都有鐵柵和窗扇,外設鐵板窗門。碉樓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俗稱「燕子窩」),角堡內開設了向前和向下的射擊孔,可以居高臨下地還擊進村之敵;同時,碉樓各層牆上開設有射擊孔,增加了樓內居民的攻擊點。
開平碉樓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現力,人們著力運用外國建築中的穹頂、山花、柱式等建築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樓千面的建築式樣。根據上部造型,可以將開平碉樓分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懸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多種式樣。這些不同的建築造型反映著樓主人的經濟實力、審美情趣和受外來建築文化影響的程度,是開平碉樓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磚樓、混凝土樓。
石樓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在當地又稱為「壘石樓」。牆體有的由加工規則的石材砌築而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石塊自由壘放,石塊之間填土粘接。目前開平現存石樓10座,占碉樓總數的0.5﹪。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磚樓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一是明朝土法燒制的紅磚,二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當地燒制的青磚,三是近代的紅磚。用早期土法燒制的紅磚砌築的碉樓,目前開平已很少見,迎龍樓早期所建部分,是極其悄巧珍貴的遺存。青磚碉樓包括內泥外青磚、內水泥外青磚和青磚砌築3種。少部分碉樓用近代的紅磚建造,在紅磚外面抹一層水泥。目前開平現存磚樓近249座,占碉友早樓總數的13.6﹪。
混凝土樓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區,又稱「石屎樓」或「石米樓」,多建於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是華僑吸取世界各國建築不同特點設計建造的,造型最能體現中西合璧的建築特色。整座碉樓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國進口,當時稱為「紅毛泥」)、砂、石子和鋼材建成,極為堅固耐用。由於當時的建築材料靠國外進口,造價較高,為節省材料,有的碉樓內面的樓層用木閣做成。目前開平現存混凝土樓1474座,在開平碉樓中數量最多,佔80.4﹪。
開平的民俗風情和風俗文化獨具風格,自成一體。從開平八音鑼鼓到民間曲藝,從水口泮村舞燈到全民賽龍舟,從缽仔糕到赤坎豆腐角都極具開平特色。獨特的僑鄉文化使紛至沓來的海內外遊客流連忘返。
開平民歌
開平民歌作為一種具有開平僑鄉地方特色的文藝形式,起源於明、清時期。開平民歌民謠是數百年前人們遷徙到開平地區時帶來的。隨著風俗和語言的變異,逐漸形成了風格獨特的民歌。
賣雞調
「賣雞調」是五邑地區尤其是開平、台山比較流行的民歌。
賽龍舟
開平傳統風俗賽龍舟活動,傳說已有六、七百年歷史了。傳統上,整個賽龍活動—般包括起龍、龍下水、舉辦龍舟宴、旺龍、出龍、采青、應景、斗龍(即正式的龍舟賽)等環節。這些環節時至今日仍然保留著很傳統的形式和非常濃郁的鄉土味。
碉樓文化
開平碉樓千姿百態、形式多樣,最大特點是按照自己的意願選取不同的外國建築式樣綜合一起,自成一體,既有古希臘、羅馬的風格,又有哥特、 *** 、巴洛克和洛可可風格的建築要素。
(一)避盜防澇
碉樓的歷史作用主要是「以避盜匪」。開平地勢低窪,河網密布,常有洪澇之憂。開平縣位於廣東省的中南部,其赤坎鄉一帶舊稱駝馱,過去是一片濕地,蘆葦叢生,水鳧成群,最初到這里來定居的人是蘆庵公。明末崇禎十七年(公元1644年)社會動盪,盜匪常常襲擾百姓,為保護村民的安全,蘆庵公的第四個兒子,關子瑞在井頭里村興建了一座瑞雲樓。這座樓非常堅固,有防洪和防盜兩項功能,一有洪水暴發或賊寇擾亂,井頭里村和毗鄰的三門里村的村民就到瑞雲樓躲避。1884年潭江大澇,附近各地多屋被淹,開平赤坎三門里村民因及時登上碉樓而全部活下來。
(二)抗日據點
開
開平碉樓
平碉樓,在抗日戰爭後期,為阻止日寇開辟四邑直通兩陽之捷徑——由新會、江門出廣州,連結成一條由南路向廣州撤退之交通線,起過一定作用。其中,以坐落在赤坎鎮騰蛟村的南樓最為出名。南樓,位於開平市赤坎鎮騰蛟村,南臨潭江,北靠東龍公路,扼三埠至赤坎水陸交通之要沖,地勢險要。1912年,司徒氏人為防盜賊而建此樓。樓高7層19米,佔地面積29平方米,鋼筋混凝土結構,每層設有長方形槍眼,第六層為瞭望台,設有機槍和探照燈。抗戰時期司徒氏四鄉自衛隊隊部就設在這里。1945年7月16日,日寇為了打通南路干線以便撤退,從三埠分兵三路直撲赤坎鎮, *** 軍隊聞風而逃。司徒氏四鄉自衛隊的勇士們憑據南樓抗擊日軍,給敵人以沉重打擊。17日赤坎淪陷。是日晚,日軍從陸路包圍南樓。由於敵我力量懸殊,又無援軍,自衛隊部分隊員在激戰中突圍出去,留下司徒煦、司徒旋、司徒遇、司徒昌、司徒耀、司徒濃、司徒炳等7名隊員堅守南樓,戰斗7天7夜,重創日軍。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七勇士把槍支砸毀,在牆上寫下遺言:誓與南樓共存亡。日軍久攻不下,調來迫擊炮等重型武器進行轟擊,但因樓房堅固,不能奏效。最後,滅絕人性的日寇向南樓施放了毒氣彈,七壯士昏厥後被捕,敵人把他們押赴赤坎司徒氏圖書館的日軍大本營,施以酷刑後殘暴殺害,並將烈士遺體斬成數段拋入江中。抗戰勝利後,開平人民在赤坎鎮召開追悼大會,開、恩、台、新四邑3萬多人參加了大會,足見烈士的英勇事跡深得人心。
(三) *** 地下活動場所
開平境內不少碉樓在各個革命階段,黨開展的革命活動中起過積極的作用。1937年8月18日, *** 開平特別支部在塘口區以敬鄉慶民里謝創家的碉樓「中山樓」開會宣告成立。謝創被推選為特支書記,會上,確定以抗日救亡為中心,領導開平人民開展抗日救亡運動,使開平革命斗爭進入新的階段。
「中山樓」是謝創同志的父親謝永珩先生於1912年興建,為紀念孫中山而取名。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山樓」一度是開平黨組織的重要活動中心, *** 開平特別支部、區工委、縣委和 *** 四邑工委、廣東省西南特委等領導機關均曾在「中山樓」設立,各種革命活動的研究、布置,都在這個碉樓里進行。因此,這個碉樓成為當時抗日救亡運動的指揮中心,在開平抗日救亡運動中,發揮了作用。
以前打仗用的吧!大概是。 跟碉堡一樣的道理。防禦用的。
【導語】:開平的小鎮館子不多,赤坎河邊的館子有三家,蜆崗的河邊只有一家。赤水只有鎮上才能找到吃的。當地著名菜式:黃鱔飯、水口白菜湯、赤坎豆腐角、赤坎蒸鵝、鴨粥、開平狗肉。 開平碉樓有什麼吃的 開平的小鎮館子不多,赤坎河邊的館子有三家,蜆崗的河邊只有一家。赤水只有鎮上才能找到吃的。 當地著名菜式:黃鱔飯、水口白菜湯、赤坎豆腐角、赤坎蒸鵝、鴨粥、開平狗肉。 赤坎豆腐角 在赤坎鎮開平巷,有一家名叫「馬仔豆腐角」的小攤檔家喻戶曉,這里做的豆腐角不僅受到遊客的喜愛,連本地人也津津樂道。 在開平古鎮赤坎,說起最具特色的街邊小吃,人們都會異口同聲地說出一個名字——豆腐角,而去赤坎吃豆腐角的人,多會直奔一家名叫「馬仔豆腐角」的小攤檔。據悉,赤坎豆腐角已有上百年歷史,以酥、滑、嫩、香的獨特風味流傳至今,現在有許多華僑每年回鄉都會專程到赤坎品嘗豆腐角。 吃黃鱔煲仔飯 開平美食多,最出名的就是煲仔飯了。當地較出名的煲仔飯有黃鱔飯、赤坎蒸鵝飯等。雖然在開平到處都能吃到黃鱔煲仔飯,但驢友們最推薦赤坎鎮中華東街的「永利隆」小食店的煲仔飯,味道好且分量大,吃完還可以到隔壁買開平最著名的小吃——香煎豆腐角,同樣美味十足。 廣合腐乳 色澤金黃、鹹淡適口、鮮香嫩滑,入口即化,產品曾多次獲國家金獎,遍銷全國各地,並出口至美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金山火蒜 於清光緒年間在水口書廈的青龍里種植,由於在金山碼頭大量出口,所以稱為「金山火蒜」。特點為肉質瓷白、厚實、含油量高,味道濃郁,膠質豐富,切面為珠樣脈狀體。 水口白菜 水口鎮著名傳統特優產品,已有300 多年歷史,葉綠素、維生素含量豐富,清甜爽口。
開平碉樓與村落:
力村,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開平塘口鎮,俗稱黃泥嶺,本有9條方姓的自然村,建國土改後期,三村合稱自力樹,取其自食其力之意。村內碉樓群以其建築精美,布局和諧,錯落有致,成為開平碉樓興盛時期的代表。自力村內現有63戶人家,175人,但華僑、港澳問胞卻有248人,其主要分布於美國、加拿大、英國、馬來西亞、香港、澳門等國家和地區,僑匯是這村的主要生活來源之一。
開平旅遊門票有點貴,可以到同程預訂的。開平旅遊攻略,可以加入群內咨詢群主的
165908609
開平立園,獨立村,等都不錯
開平在廣東, 不是羌族的, 是當時當地有錢人抵禦外族修建的.
開平碉樓分布在廣東省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有古希臘、古羅馬及 *** 等多種風格
開平碉樓罕有的體現了近代中西文化中國鄉村的廣泛交流;它融合了中國傳統鄉村建築文化與西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成為中國華僑文化的紀念豐碑,也是那個歷史時期中國移民文化與不同族群之間文化相互影響、交融、促進人類共同發展的最有說服力的歷史見證。它還突出的體現了中國華僑與民眾主動接受西方文化的歷程。同時,開平碉樓豐富多變的建築風格,凝聚了西方建築史上不同時期許多國家和地區的建築成群,成為一種獨特的建築藝術形式,它極大的豐富了世界鄉土建築史的內容,改變了當地的人文與自然景觀。開平市內,碉樓星羅棋布,城鎮農村,舉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幾座,少者一村二三座。從水口到百合,又從塘口到蜆岡、赤水,縱橫數十公里連綿不斷,蔚為大觀。這一座座碉樓,是開平政治、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見證,它不僅反映了僑鄉人民艱苦奮斗、保家衛國的一段歷史,同時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築博物館,一條別具特色的藝術長廊。可以說,開平作為華僑之鄉、建築之鄉和藝術之鄉,她的特色在碉樓上都得到了鮮明的體現。對碉樓資源進行保護和挖掘,對於研究華僑史和建築藝術,對於開發旅遊資源和開展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教育,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
❸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資料與圖片
1、長城
入選時間:2019年
地址:浙江杭州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300年,創造出了非凡的物質成就、形象的圖像符號、統一的精神信仰、分化的社會階層和凌駕於社會之上的政權組織,為中華5000年文明史提供了最為直接、最為典型的物證。
❹ 誰幫忙打一下開平碉樓與村落的導游詞200字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這座風光秀麗的城市——開平。我是陳澤歡,大家可以叫我陳導或小陳。今天非常高興能與各位一起游覽開平。我代表我們旅行社、本人及司機歡迎大家光臨本地。今天我們的觀光游覽行程將持續6個小時,各位如有什麼問題請隨便提出,我將盡我所能為各位解答。為團友服務是我們的工作宗旨,大家有什麼事可盡管找我。今天我們的旅程是赤坎古鎮——馬降龍碉樓群——自力村碉樓群——開平華僑史展館。預祝大家旅途愉快!
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開平吧。開平市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清順治六年,1649年置開平縣。相傳,開平的先民到達這里定居時,剛好見到一群孔雀正在開屏,他們認為這是吉祥的徵兆,便取「開屏」的諧音命名此地。
開平碉樓的興起,與當時開平的地理環境、社會治安及華僑歷史文化密切相關。
中國人歷來具有強烈的思鄉情節,很多華僑將自己辛苦勞作的積蓄匯回家鄉,或者親自回國操辦「三件事」:買地、建房、娶老婆。由於開平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富裕,當時的社會秩序較為混亂,經常惹來匪患。同時因為開平地勢低窪,經常發生洪澇。所以,明末清初就有鄉民建築碉樓,用來防澇防匪。
好了,各位團友,現在到達我們的第一站啦-赤坎古鎮-影視城。請大家跟隨我下車前去游覽。
這是一座有350年歷史的古鎮,始建於清順卜慎治年間,因建於「赤土高地」而得名,現存的街道建築大多是20世紀初有華僑出資興建的。
現在我們所在的地方叫三家巷。顧名思義,三家巷就是由三個家族組成的一小片住宅區,這就是陳家、何家、周家。這三家宅院建築風格各具特色,陳家大院富麗堂皇,最顯西洋風范;何家豪宅雄偉威武,最具中國特色;周家府邸小巧玲瓏,是中西文化的完美結合。
現在請跟隨我進來陳家大院參觀。
大家都看到,屋前這個小花苑,大鐵欄桿門,拱形門窗,是不是都很具有西洋風范呢?!
(屋內)這座豪宅的主人當年漂洋過海到夏威夷謀生,經歷幾十年的艱辛勞作,最後衣錦還鄉,蓋了這座大宅。但他還有些懷念在海外謀生的日子,於是就在這大廳設置了太平洋酒吧,喜慶節日就在這里宴會賓客。大家抬頭看看這古典的天花板和吊燈,雖然已經有些破舊,但也可以想像坦弊仿得到當年的富麗堂皇。
參觀完陳家,現在我們眼前的這座四平八穩,雄偉寬闊的大屋就是何家了。這是一座中國特色的台梁式建築。這座大屋的一個神秘規矩就是:進屋一定要左腳先進。大家可以進來參觀,這座大屋當年主要還是一個工廠作坊,這些古老簡陋的機器設備,布滿灰塵和鐵銹,已不能再運作。
現在我們已經來到周家了。這座府邸的外觀也很具中國的古建築特點,高檐深宅,門庭高大,傳統的民居硬山頂,還有機關趟攏大門,都很具中國特色。請大家進屋內看看,大廳雖小,卻還有個小歌舞台,大家看看這珠簾,是否想到了二三十年代的夜上海歌舞廳。
大家隨便參觀,還有半個鍾我們就上車到下一站游覽。
各位遊客,雖然天公不作美,雨下不停,但也阻止不了我們游覽的熱情,我們已經來到馬降龍村了。這是一個由5個自然村組成的村落,堪稱是廣東最美的鄉村。主要居住著黃氏和關氏兩個家族。馬降龍碉樓群背靠百足山,面臨潭江水,村中的碉樓主要建於20世紀30年代以後,至今保存完好的7座碉樓和8座西式別墅像一串珠鏈,錯落有致地分布在古林修竹間。這個村落最早建於清乾隆年間,建村之初這一帶為河灘地,原名「豐歲蓢」,寓意歲歲豐收。1949年後取名「馬降龍」。黃關兩族的海外鄉親眾多,主要分布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和澳大利亞。
現在我們來參觀駿廬。這座碉樓的主人姓關名駿,所以他的碉樓取名駿廬。這座碉樓高4層,建於20世紀30年代。大家跟著我進來,看,這些爐灶,盤碗、鐵鍋木蓋、缸壇、竹籃,都是當時遺留下來的實物,很有古風古韻的中國鄉土氣息吧。大家讓纖再看看那個煙囪,一般我們看到的煙囪都是設在牆外的,但這座碉樓卻把煙囪設在屋內,大家知道這是為什麼嗎?這也是體現碉樓的一個功能。當初這一帶常患匪災,碉樓的主人就想盡一切辦法不受土匪攻擊,除了裝置厚實的鐵門鐵窗,還把煙囪也安在屋內,不讓盜賊偷爬上來。同時這一帶還常鬧水災,碉樓主人又在樓里每層都設爐灶,即使洪水淹了一二層,也可以搬到三四樓生活而不愁做飯。這座碉樓還有一個與眾不同之處就是,層層客廳有天窗,從一樓向上看可以看到四樓的天花板。這除了有採光作用還能方便通訊。站在一樓朝天窗喊一聲,樓上各層的人都能聽見,所以每到吃飯時間,就不用跑上四樓叫人下來吃飯,只需站在天窗下這個位置喊一聲「吃飯啦」,他們就會下來。大家再來看看這里還有一扇後門,這是一扇防盜門,這里每扇門窗的鐵皮都有一公分那麼厚,非常之厚重。大家別看這扇機械防盜門很復雜,看似無從下手,其實操作起來也很簡單的,只要按一下這裝置,再推一下這把柄,門就能開了。大家再跟我上二樓看看。這里每一層的樓梯口又有一扇欄桿門,這都是防盜的作用,即使盜賊攻進一樓,也上不了樓上抓人。所以碉樓的先人都是很聰明的,想盡一切辦法不給盜賊半點可乘之機。
大家可以上頂層陽台看看整個馬降龍村的景色,再過半個鍾我們就集合回去吃午飯……
(午飯後)
各位遊客,我們現在正去往自力村。自力村的碉樓大多建於20世紀20年代以前,比馬降龍的碉樓建的要早,所以自力村的碉樓更多體現出防禦的功能。他們的牆身會有較多的槍眼,尾層都有突出的角堡。這里由三條方姓自然村組成。自力村碉樓群是開平最精美、最集中的碉樓群,現存碉樓15座,全部都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好,各位遊客,我們已經到了,現在跟我前去參觀。自力村最精美的碉樓是銘石樓,建於1925年,是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居樓。樓主方潤文到美國謀生,經商致富後,花巨資興建了銘石樓。這座樓樓高5層,頂部正中有一個中西合璧的六角形瞭望亭,第五層四角均建有角堡,俗稱「燕子窩」。銘石樓樓身寬大,外形壯觀,有厚重的鐵門和堅固的鐵窗,內部陳設豪華,生活設施齊全。
大家進來就可以發現它的豪華了。大家看看這個大坐地鍾,雖然擺放在這里已經有80多年的歷史了,仍能准時報時,因為這是從德國進口的。旁邊這是紅木桌椅。房間里還有潮州的金漆木雕檀木睡床。這個大木箱是當時從美國舊金山運回來的金山木箱。還有那個西式帶鏡衣櫃也是美國進口的。天花板還有中式壁畫。大家是否能從這些物品想像得到當年的豪華呢?大家再上來二樓看看,還會有更驚訝的發現。大家看看腳下這些華麗的地板磚,這些磚可是從當年從英國進口來的,由大船分小船,再由馬車運到開平這里。還有水泥和鐵板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大家不妨來廁所看看,這座古老的碉樓里竟然還有現代的馬桶和浴缸,沒錯,這些也是從國外進口的,20年代的中國是沒有這些的。
大家看到怎麼多進口的東西是不是覺得這座碉樓的主人很了不起,生活很奢華呢?其實也不是你們想到那樣,等一下隨我到華僑史展館看看就知道了。
各位遊客,這里就是開平華僑史展館了。這些圖紙資料和圖片都是開平華僑先民在海外謀生的真實寫照。他們在他鄉謀生最初大多是做苦力,做最苦最累的工作;他們有的從事繁重的經濟園種植業,狼心狗肺的經濟園主為了防止他們逃跑,於是給他們每人套上沉重的腳鐐;有的從事采礦業,整天都藏在見不得天日的礦井裡挖礦,毫無生命保障可言;最苦最累的是去修建鐵路的華工,在美國西部險峻的高山和變幻無常的氣候條件下,華僑先民依然風雨無阻,開山取石、鑿山平路……許許多多的華僑先民就是這樣積勞成疾,死於非命。
從清朝末年到民國時期,中國的國際地位大跌,飄洋過海謀生的華僑更是受盡屈辱。當時美國、加拿大的排華政策使華工幾乎無藏身之處。貪婪兇殘的經濟園主及工廠老闆利用華工牟取暴利後,並沒有發還工錢就把他們趕走。他們沒有社會地位,成為街頭流氓取笑凌辱的對象。他們有的被迫露宿街頭,更有客死他鄉者。然而碉樓正是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應運而生的!
看到碉樓背後這震撼人心的血淚史,大家是否對這些碉樓刮目相看了呢?!
各位遊客,今天我們領略了一個神奇的千碉王國,一道獨特的華僑歷史文化奇觀,一條令人震撼的王國藝術長廊。今天小陳很高興和大家一起領略開平的秀麗風光,探索開平的源遠歷史,我們熱情歡迎大家再次光臨開平,小陳願意再為大家當向導.今天的旅程結束了,祝大家生活愉快!
❺ 求達人幫忙看看,這道題該怎麼做,要有過程哦,謝謝
開平碉樓分布在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
根據現存實證,開平碉樓最遲在明代後期(16世紀)已經產生,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這一類建築群規模宏大、品類繁多,造型別致,分布在開平市的鄉村。
其特色是中西合並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風格多種。
自明朝( 1368 — 1644 年)以來,開平因位於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之間,為「四不管」之地,土匪猖獗,社會治安混亂;加上河流多,每遇台風暴雨,洪澇災害頻發,當地民眾被迫在村中修建碉樓以求自保。
2001年06月25日,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7年,廣東「開平碉樓與村落」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中國由此誕生了首個華僑文化的世界遺產項目。
開平碉樓融合了中國傳統鄉侍租村建築文化與西北方建築文化的獨特建築藝術,為多層建築,高於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堅固厚實,窗比民居開口小,外設鐵板門窗。碉樓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早談畢,可居高臨下還擊進村之敵。
歷史發展
歷史沿革
始建於清初,大量興建是在20世紀20~30年代。廣東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市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相關。開平市地勢低窪,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統治更為頹敗,開平人民迫於生計,開始大批出洋謀生,經過一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產業。到了民國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當時縣內較大的土匪有張韶、朱炳、胡南、候晚、譚欽、吳金發、張沾、黃保諸幫,他們四處劫掠,製造了無數慘案。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餘,擄耕牛210餘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宇。
發展歷程
開平碉樓
民國元年(1912年)到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 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陸芹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這樣,碉樓林立逐成為僑鄉開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時達3000多座,現存1833座。2007年,開平碉樓被評為世界文化遺產項目。
開平現存的碉樓,大多是民初開始建立,建碉樓的本意不是讓人觀賞,而是御賊和走避洪水。建國前,開平境內盜賊蜂起,洪澇不斷,民不聊生,不少華僑、歸僑、僑眷被害。苦不堪言,有見及此,乃在僑居國請人設計好碉樓藍圖,帶回家鄉建造。由於僑居歐美各國的影響,所以碉樓的建築風格和式彩就多種多樣。 開平碉樓的歷史,也曾有光輝的一頁,抗日戰爭時期,開平赤坎民鄉團自衛隊七勇士憑借雄踞在譚江邊的險要——一個南樓的碉樓,七天七夜狙擊企圖從水路進犯的日寇汽船,消滅日寇十六名。後來日寇惱羞成怒,公然不顧國際法,用大炮將南樓擊穿一個大洞,發射毒氣彈、毒昏七勇士。後日寇將七勇士殘酷地殺害。南樓七勇士抗日英雄事跡至今在開平人民中廣為傳揚。南樓,就城為開平人民抗日戰爭的豐碑。
開平碉樓的多姿多彩及其迷人的歐美風情,早就吸引了無數過客。20世紀七十年代初,香港的一個攝影記者團就專門來到開平農村采訪拍照數日,拍攝了大量的碉樓照片;1984年,駐香港各國領事五十多人一行到廣東江門四邑參觀考察時,就突然被開平碉樓深深吸引。
開平碉樓獨特的建築風格及其歷史背景,受到國家的重視和愛惜。1983年秋,國務院建設部委託由北京、天津的幾所大學的教授、學者六人組成的中國古代建築考察組各地考察。在廣州,由廣東省建築所推薦,專程驅車來到開平考察碉樓。在開平,考察組先後在碉樓數量最多、式樣最豐富的月山、水口、沙岡、塘口、赤坎、百合和蜆崗等地速繪、拍攝碉樓圖片四百多多幅,並採集了大量的碉樓詳情和史料。
中國古代建築考察組認為,開平碉樓在中國古代建築史中有關特殊的一頁,其洋為中用的藝術手法尤其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開平碉樓,以它的奇異的風采,成為僑鄉的一大奇觀。
主要分類
按建築材料分
開平碉樓種類繁多,若從建築材料來分,可以分為四種:石樓、夯土樓、青磚樓、混凝土樓。
石樓
石樓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地區,在當地又稱為「壘石樓」。牆體有的由加工規則的石材砌築而成,有的則是把天然石塊自由壘放,石塊之間填土粘接。開平現存石樓10座,占碉樓總數的0.5﹪。
夯土樓
夯土樓分布在丘陵地帶以赤水鎮、龍勝鎮為多。當地多將此種碉樓稱為「泥樓」或「黃泥樓」。雖經幾十年風雨浸蝕,仍十分堅固。現存100座,占碉樓總數的5.5﹪。
磚樓
磚樓主要分布在丘陵和平原地區,所用的磚有三種:一是明朝土法燒制的紅磚,二是清朝和民國時期當地燒制的青磚,三是近代的紅磚。用早期土法燒制的紅磚砌築的碉樓,開平已很少見,迎龍樓早期所建部分,
❻ 2007年6月28日廣東的 「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順利通過表決,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1.(1)開平碉樓的建築設計風格上,體現了中西文化融合的特點。 2.(洞手1)「開平碉樓與村落」圖片展覽(2)「中國文化遺產日暨世界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知識展」(3)「僑鄉文化,我裂御愛我知」主題教育宣傳活動 3.①對待傳統文化我們要採取批判地繼承(即:揚棄)的態度。傳承精華,拋棄糟粕,弘揚民族精神。②對待外國文化要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③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把批判與納源嫌繼承有機結合起來,既不能全盤肯定,也不能全盤否定。 |
❼ 大家都是如何評價《讓子彈飛》的
該片借古諷今,從細節和對白中能解讀出許多象徵和隱喻。該片娛樂性豐富,情節利落緊湊,有幾幕更看得觀眾血脈沸騰。
《讓子彈飛》是一部不完美的影片,盡管演員的魅力讓人過癮,影片的影像讓人激動,幽默的人物和語言讓人大笑,但情節和敘事不夠合理流暢的硬傷,也同樣地明顯。
然而姜文的才華和激情又是如此無可抵擋,足以強勢到讓觀眾不能不在他的邏輯中去理解他的作品,在他的方式中諒解了《讓子彈飛》的不合理硬傷。該片就像是真人版的卡通電影。姜文把一個成年人的幻夢做得如此天真爛漫、五彩斑斕,又如此一本正經、正氣凜然。
(7)動漫碉樓圖片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張牧之:演員姜文
綽號「張麻子」。曾是蔡鍔軍中猛將,北洋戰亂後落草為寇,成為縱橫山野的綠林悍匪。他帶領一幫弟兄劫了老湯的火車,卻因此搖身一變化名清官「馬邦德」上任鵝城,原本只想撈些實利的他絕畝,上任鵝城之後卻雄心百倍,鵝城一霸黃四郎及其鄉黨欺男霸女的所作所為,激起了他從未泯滅的救國救民熱情。
黃四郎:演員周潤發
南國鵝城一霸,靠販賣煙土發家致富,坐擁整片碉樓群落,坑蒙拐騙無惡不作,號令爪牙不可一世,讓鵝城百姓敢怒不敢並指森言。他對膽敢買官上任的「馬邦德」充滿興趣,他以為此人不過又是一個只來掠奪錢財的草包,全然不知其真實身份竟是悍匪張牧之。
老湯:演員逗純葛優
老湯本是買官上任的一個騙子,在上任的路上卻被悍匪張牧之攔住,他和夫人也成了張牧之的階下囚。為求保得性命,他靈機一動謊稱自己是師爺,並和張牧之踏上了進城當官的旅途。老湯遊走在張牧之與黃四郎這兩派的勢力中,憑借狐狸一樣的敏感和智慧,使他頻頻化險為夷。
❽ 碉樓和土樓有什麼區別
土樓比碉樓堅固,防禦性能也比較好
❾ 歷史小論文!!!!!!告急
廣東開平碉樓
近來熱播的《讓子彈飛》帶著觀眾們走進了世界文化遺產地開平碉樓與村落。在這里我們將一起走進碉樓,發現碉樓,發現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華僑們艱辛的創業史,同時以此為背景更好的了解中國的近代史。
首先我們先簡介碉樓的歷史,開平碉樓最早可溯源至明朝中後期,因為當檔指地人很早就有下南洋的歷史傳統。現在,開平碉樓所在的江門五邑地區是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開平碉樓的興起,與開平的地理環境和過去的社會治安密切沒蠢笑相關。開平地勢低窪,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台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統治更為頹敗,開平人民迫於生計,開始大批出洋謀生,經過一輩乃至數輩人的艱苦拼搏漸漸有些產業。到了民國,戰亂更為頻仍,匪患尤為猖獗,而開平因山水交融,水陸交通方便,同時僑眷、歸僑生活比較優裕,故土匪集中在開平一帶作案。當時縣內較大的土匪有張韶、朱炳、胡南、候晚、譚欽、吳金發、張沾、黃保諸幫,他們四處劫掠,製造了無數慘案。據粗略統計,1912年至1930年間,開平較大的匪劫事件約有71宗,殺人百餘,擄耕牛210餘頭,掠奪其它財物無數,曾3次攻陷當時的縣城蒼城,連縣長朱建章也被擄去。稍有風吹草動,人們就收拾金銀細軟,四處躲避,往往一夕數驚,徹夜無眠。華僑回鄉,常常不敢在家裡住宿,而到墟鎮或親戚家去,且經常變換住宿地點,否則即有家破人亡之虞。
從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十五年(1926年)這枯含14年中,匪劫學校達8次,擄教師、學生百餘人。其中,民國十一年(1922年)12月眾匪伙劫赤坎地區開平中學時,被鷹村碉樓探照燈照射,四處鄉團及時截擊,截回校長及學生17人。此事轟動全縣,海外華僑聞訊也十分驚喜,覺得碉樓在防範匪患中起了作用,因此,在外節衣縮食,集資匯回家鄉建碉樓。後來,一些華僑為了家眷安全,財產不受損失,在回鄉建新屋時,紛紛建成各式各樣碉樓式的樓。這樣,碉樓林立逐成為僑鄉開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時達3000多座,現存1833座。正是由於碉樓的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所以北京時間2007年6月28日早上8時35分左右,在紐西蘭基督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順利通過表決,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我國第35處世界遺產,廣東省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是那一時期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具體表現,也表現了嶺南人敢為人先,積極吸收外來文化的開闊胸懷。
讓我們用心地去留意身邊的歷史,你將會發現歷史離你並不是那麼地遙遠。
讓我們一起來發現身邊的歷史,書寫身邊的歷史吧!
樓主本人能力有限只能盡力而為不知道能不能幫到你(本文論文1133字,資料真實可靠請樓主放心此文並非抄襲)下面附上幾張開平碉樓的圖片希望樓主的問題能得到解決祝君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