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車是怎麼開的
火車沒有方向盤,線路和方向不用司機控制,所以他們只需要控制好速度,按規定停車就可以了。火車是人類的現代交通工具之一,是人類利用化石能源運輸的典例。是指在鐵路軌道上行駛的車輛,通常由多節車廂所組成。
火車是人類利用化石能源運輸的典例。1804年,由英國的礦山技師德里維斯克利用瓦特的蒸汽機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蒸汽機車,時速為5至6公里。因為當時使用煤炭或木柴做燃料,所以人們都叫它「火車」,於是一直沿用。1840年2月22日,由康瓦耳的工程師查理_里維西克所設計了世界上第一列真正在軌上行駛的火車。1879年,德國西門子電氣公司研製了第一台電力機車。
『貳』 開火車是怎麼開
起動,就是直接提手柄,一般情況下輪軌間的摩擦力足以使列車啟動。如果遇到軌道有油污或者雨雪天氣使摩擦力減小的話,可以通過緩提手柄使機車的牽引電流緩慢上升慢慢把車啟起來,再不行就是踩砂閥撒砂,增大輪軌間摩擦力使列車啟動。對於啟動困難的重載貨物列車則可以通過「頓(提手旁加「屯」)鉤」的方法,就是司機先操縱機車後退一點,使列車各車輛的車鉤由拉伸狀態變為壓縮狀態(一般至少壓縮2/3),然後再啟車,把整列車啟動變為各車輛逐個啟動的方式使列車啟動。 現在大多數的機車都有兩種制動方式:空氣制動和動力制動。 空氣制動是司機在機車上操縱制動機(大閘),通過使列車管排風或者讓它充風來使列車制動或者緩解,也可以單獨操縱小閘來使機車制動缸充/排風使機車制動/緩解。 動力制動僅僅是在機車或者動力車上進行,分為電阻制動和再生制動兩大類;我國大部分機車都是採用電阻制動的動力制動方式,此方式的原理是:當進行動力制動時,列車機車或者動力車的牽引電機變為發電機,使列車的動能變為電能;如果把電能輸送到制動電阻上轉化為熱能消耗掉,那就是電阻制動;如果把電能通過受電弓(電力機車)輸送回接觸網循環利用,那就是再生制動。由於技術問題,再生制動在我國暫時沒有大規模的普及開來。
『叄』 火車是怎麼開車的,和汽車一樣嗎
首先要給列車充氣緩解制動機,然後司機載入,等所有車輛全部啟動後再加速,然後控制速度不要超速,最後快到站了控制列車停車。運行中司機基本上是在瞭望前方線路和執行車(站)機(車)聯控,或者檢查各個儀表顯示,操縱黑匣子。火車沒有方向盤,和汽車完全不一樣
請參考我以前的回答
:http://..com/question/111159512.html
列車為什麼啟動慢:
http://..com/question/97086537.html
如果說客車,是因為要把車鉤拉直,因為停車後每節車廂的前後鉤會處於松曠狀態,留了較大間隙,如果遇到強大的牽引力會發生非常大的沖撞,產生較大沖動,因此必須慢慢的走20米左右,把全列車的車鉤緩緩伸張,然後就可以猛烈加速了,這樣才平穩。
如果說貨車,那就不用我廢話了,火車拉那麼多,不可能象汽車那樣說走就走。
如果你看過貨車啟動的話,應該印象深刻:因為貨車和客車剛好相反,必須一開始就猛烈載入,所以你會發現全列車的車鉤會發出連續的從前向後的『當當當當』的聲音,很壯觀。
多機車牽引怎麼開:
http://..com/question/109192365.html
1、 4個機車帶幾節車皮是有可能的,這倒不是因為坡度有多大,幾個車的話一個老蒸汽機車就能搞定。
一般來說是因為鐵路局機車調度員的安排,需要回送3個機車到目的地,那裡的車流太多,機車接不上交路了。
也有可能該區段本來就是4機牽引,拉一趟大列去後一起返回,由於機車交路是固定的,所以即使沒有回來的車流也要4機一起走。不過我只聽說大秦線有4機牽引2萬噸,秦嶺那邊好象沒有。
2、 這第2問有幾個題目,我一一回答。
多機牽引的話,一般是有重聯控制電路的,在車與車之間由重聯電纜連接,所以本務機車司機在第一機車上就可以控制後面所有的機車同步牽引。
至於說相撞是不可能的,因為他們本來就連接在一起,牽引力的方向一致,還有車鉤緩沖裝置在中間緩沖。
至於說牽引力,當然是多機比單機高。你之所以那樣想,是因為你不懂牽引力的產生原理。牽引力是由於輪對的旋轉產生的切向力矩作用於鋼軌上產生的力,這個力的大小同時必須取決於輪對和鋼軌之間的摩擦力,摩擦力太小而作用力太大,則輪對發生空轉,產生不了牽引力。當然,牽引力還取決於輪對的旋轉力矩。所以,任何機車的牽引力不可能大於作用於該輪上的摩擦力(也就是機車車身重量壓在輪子上的力,這個力可以說有幾個輪子就是機車車身重量的幾分之一) 回過頭來說,現在機車的功率一般都設計得非常大,所以對於輪子來說牽引力小不是他的錯,他已經做到了極限,一般來說主要取決於機車對鋼軌的壓力。 你甚至可以理解為牽引力從某種程度上說取決於機車的重量,單個機車的重量不可能做得無限大,那麼,要提高對火車的牽引力,就只好增加機車的數量。
3、你的擔心是有道理的,但是基本上是多餘的。電腦控制只是輔助手段,鐵路設備安全的根基還是在於各個車站的道岔信號的集中連鎖。該連鎖早在電腦誕生之前就已經形成了一套嚴密的連鎖邏輯。比如某信號開通後該經路上的道岔不可能再改變,如道岔臨時被改變(比如機車闖紅燈壓壞道岔),則該信號立即自動關閉,等等。
至於你對多機的機車速度的疑問,我可以告訴你,可以精確到全國所有的機車跑完10公里只相差50米以內(就是黑匣子顯示的速度和距離之差),如果超過這個誤差,則必須立即扣車檢查調試黑瞎子及相關設備。
補充你的回答:
每節車廂下面有風管,這句話說得很對,這是充壓縮空氣的風管,一般定壓600Kpa(客車),或者500Kpa(貨車),這樣有兩個目的,一是給車輛制動機充風,在機車司機的操縱下制動或者緩解列車,二是給空氣彈簧充風,使旅客乘坐更加舒適平穩。
當然不是靠他來牽引列車,風管不能提供牽引力的。
『肆』 火車怎麼開的
火車駕駛室一般是兩個座位,正司機在左邊,副司機在右邊.在正司機的前面是操縱台,上面有很多的儀表和開關,當然重要的有電台、擋位和制動。操縱台左邊靠窗戶的是大閘和小閘,整車制動用大閘,機車制動用小閘.電台是火車司機與車站和機務段聯系的最重要的設備,火車出現什麼情況或者是前方路段出現險情都通過電台來聯系。火車的擋位有無級調速和有級調速之分,無級調速是一個推桿,有機調速是類似於汽車方向盤一樣的手輪。在操縱台前面還有一個和計程車計價器一樣的東西,那是火車的「黑匣子」,火車司機在出車前,把IC卡插進去,它能記錄機車在運行時的一切情況。副司機的位置比較簡單,就幾個電器開關,和一個風笛開關。
正司機主要負責機車的駕駛,副司機主要是觀察瞭望,協助駕駛。司機在行車過程中,始終都離不開信號,所以不論有多累多困,他們都不能睡覺,眼睛要時刻瞭望信號,因為一旦有差錯,造成的後果是無法估量的。而且司機沒有節假日和白天黑夜,輪到誰的班誰就得出車,大年三十也不例外。另外內燃機車的司機還要忍受柴油機的噪音和柴油味,司機的待遇不是很高,各個鐵路局不太一樣。
所以當你馳騁在祖國的大好河山的時候,當你安全舒適到達終點的時候,請不要忘記我們的司機師傅!
『伍』 火車內部圖片長什麼樣
如圖所示,是火車硬座。
『陸』 火車司機是怎麼開火車的
火車不需要方向盤,依靠輪子上的輪緣(就是高出輪子的一部分,你可以去火車下面仔細看看)自動導向。
現在主要是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操作方法區別不大,都是有換向手柄和主手柄,前者主要負責換向,一般有前、前制動、後、後制動四個位置,後者主要負責變更機車的功率和速度,一般有0、1、降、保、升(內燃機車無級調速)或者0到15(電力機車)等位置。
前面主要說的是啟動方面,至於停車方面,內燃機車一般使用JZ-7型制動機,電力機車一般使用DK-1型制動機。可分為單獨制動機和自動制動機,前者用於單獨剎機車,後者用於全列車制動。
『柒』 這種火車的窗戶是怎麼開的
現在火車上硬座的窗戶基本開不開,因為硬座被稱為「空調硬座」,是一種封閉式車廂,主要通過空調和車頂旋轉風扇進行通風。
根據我國鐵路客車的分類,硬座可分為空調硬座和非空調硬座。空調硬座是通過空調製冷和加熱的硬座汽車,而非空調巴士是通過燃燒的爐子加熱,通過車頂旋轉的風扇製冷。一般的火車都有空調。
(7)火車是怎麼開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列車的硬座車廂採用整體組合式鋁合金窗。這輛車裝備齊全。設有機組空調機組、自動電茶爐、盥洗室、衛生間等系統。
客房內部設計新穎,色彩柔和,為廣大旅客提供了舒適的出行環境。
硬座車是鐵路上比較流行的一種車輛,也是數量最多的車輛。
『捌』 火車是怎麼開的
火車主要是車速要嚴格控制
好在不用管方向
要不司機就累死了
司機在駕駛室主要關注車速
前方路況和信號
以及各儀表的數據
如風壓表,牽引電流
以及最重要的運記(運行記錄器,類似飛機的黑匣子)
行駛速度一定不能超過運記規定的本路段限速
超一公里機車都會自動剎車
回去就等著扣錢吧
『玖』 K字頭火車硬卧是什麼樣的呢要有圖片!!!
每個隔間6張床,2張上鋪、2張中鋪、2張下鋪,隔間不封閉。
每節火車車廂只有一個洗手間,位於車廂的盡頭,不能洗澡。
供旅客適用的電源插座在過道車廂下方。
火車硬卧上鋪及中鋪都是坐不直的,只能躺著。
(9)火車是怎麼開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在我國,盡管硬卧車的型號以及列車的類別各有不同,但是,硬卧車內部的布局幾乎相符。一般 的硬卧車都三層鋪位,每個車廂的內部由隔斷隔開,共計11個隔斷,每個隔斷相對2組鋪位共計6個鋪位。
因此,一節硬卧車內共66個鋪位,每個隔斷的下鋪之間都有小的桌子,在兩組鋪位之間的隔斷處,設有供旅客攀趴的梯子,進行上下。根據車廂內部布局的不同,硬卧車可分為半包圍硬卧和 露天硬卧,區別在於:
1、半包圍式硬卧:在卧鋪靠近過道的一側設有隔斷,與過道隔開,相當於半個軟卧車的布局。車 內上下的梯子在隔斷的內部。
2、露天式硬卧:整個列車的卧鋪靠近過道的一側不設有隔斷。是敞開的。上下的車梯設在兩組鋪 位的中間部位。 在硬卧車的過道的一側,上方設有一排的行李架,上邊用於放置東西。在每個車窗的里邊,有一個不是很大的小型的桌子,用以擺放臨時的以及小型的物品。
相對的下方是兩組折疊的凳子,供旅客臨時使用,在不用的情況下,可以自動收回。避免了阻擋過道。列車的窗戶兩側掛有窗簾。在卧鋪的鋪位上,標有卧鋪的號碼,車票上標注的是車廂的位置,然後是幾號的上中下,旅客可根據列車的車票找到鋪位。
在卧鋪的床頭以及過道的一側,設有小型的照明燈,在關燈的情況下,可以使得旅客休 息與照明兩不耽誤。有的旅客列車的卧鋪里設有地毯等東西。硬卧車和其它的卧鋪一樣,在沒有卧鋪車票的情況下,是不可隨便的進入卧鋪車的。
因此,卧鋪車內的人數只可能是所有卧鋪車里的人,再就是卧鋪車內指定的定員人數。要麼就比定員少。而不等同於硬座車內的人可以隨便的進入。卧鋪車不售站票,一律是卧鋪的票位。因此,硬卧車內部的環境秩序好。沒有打擾。
根據列車的取暖製冷類別,我國的硬卧車大致可分為兩個類型:
1、空調硬卧:使用空調採暖與製冷的硬卧。
2、非空調硬卧:靠燃燒爐子採暖,車頂的電扇製冷的卧鋪車。
在這里,非空調硬卧車的採暖靠的是列車兩端的爐子燃燒,通過下鋪靠近窗戶下側的供暖系統傳 遞熱能的,製冷方面,靠車頂的旋轉電扇,有的非空調硬卧車的電扇設在卧鋪上鋪的兩個鋪位之間的窗戶上方。非空調車多是綠皮車。空調車靠的是空調排出冷熱氣流來製冷與採暖的。
不同的型號,不同類別的旅客列車以及不同地區的硬卧車內的設施與豪華性能各個方面各有不同。 硬卧車是具有普遍性的。 和硬座車一樣。 不像軟卧車內設有豪華的特種裝飾物品。
在鐵路的所有車里, 硬卧的數量僅次於座位車, 一般的列車都設有硬卧車,只有部分的普慢列車以及所有的動車組不設有硬卧。在旅客上車時候,和乘務員之間交換卧鋪牌子,下車的時候,乘務員找到旅客的鋪位,進行交換車票的交易。
『拾』 火車怎麼開
火車沒有方向盤,線路和方向不用司機控制,所以他們只需要控制好速度,按規定停車就可以了。
1、火車(Train),人類的現代交通工具之一,是人類利用化石能源運輸的典例。是指在鐵路軌道上行駛的車輛,通常由多節車廂所組成。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機具,早期稱為蒸汽機車,有獨立的軌道行駛。鐵路列車按載荷物,可分為運貨的貨車和載客的客車,亦有兩者一起的客貨混運車。
2、火車的轉向架卡在軌道上沿著軌道行駛,轉彎時轉向架轉動,讓火車沿著軌道繼續行駛。 轉彎時外軌高於內軌。速度控制一般在操縱台上體現為司機控制器,一般有級調速的是一個手輪,和方向盤差不多,上面有0-16一共17個檔位。無級調速的多為一個手柄。
3、列車制動是靠兩個閘來實現的,一個是單閥,用來機車制動,一個自閥,用於全列制動。這兩個閘都在司機控制台上。司機右手控制速度,左手負責制動,腳上踩的是風笛。所不同的是內燃機車的控制手柄控制的是柴油機轉速,其他由聯合調節器自動完成,電力機車控制的是牽引電流。
(10)火車是怎麼開的圖片大全擴展閱讀
原理
1、火車的轉向架卡在軌道上沿著軌道行駛,轉彎時轉向架轉動,讓火車沿著軌道繼續行駛。 轉彎時外軌高於內軌。
2、最初的列車是由繩索或馬匹拉動的。到了十九世紀,多數的列車都改由蒸汽機車牽引。1940年代以後蒸汽機車漸由較清潔及需要較少勞力的柴油機車取代,後來又出現電力機車和動車組。
3、電氣化鐵路的最初投資很大,但按每里計算則是運作成本最低的。因此只有高流量的線路才適合電氣化。電氣化列車可能使用高架電纜或第三軌取電。
4、以動力的單位千瓦(KW)除以能夠牽引的重量公噸(Ton)來計算動力機車頭的效能稱為牽引能力比,蒸汽機車效能最低,其次是柴油機車(電力傳動比液力傳動效益高),電力機車或是電聯車相對而言就經濟的多。因為不需消耗額外的動能來牽引產生動力的引擎。
5、牽引動能比由小排到大依序為:(客運飛機、摩托車、一般家庭的汽車、公路上跑的卡車、農用牽引機、全掛拖車、)蒸氣機車、柴油液力傳動機車、柴油電力傳動機車、電力機車、柴油動車組、高鐵動車組、電力動車組(客輪、漁船、油輪)。
6、若考慮單位燃料或是單位動力的成本來營運軌道車輛,是以小編組來做區間運轉有最佳能量使用經濟效益,也就是4車一編組。每站都停的通勤電聯車最具效益。
交直流電傳動機車動作原理
1、機車蓄電池供96V啟動,80KW啟動發電機。啟動發電機發動機車柴油機,柴油機運轉帶動同步主發電機運行,45KW的感應子勵磁機通過整流輸出直流電給同步主發電機轉子勵磁。
2、主發電機正常發電,(當柴油機運轉後 啟動發電機轉成他勵發電機運行發出110V恆定直流電,供給空壓機以及一些機車輔助設備,另外再給機車蓄電池充電),同步主發電機發出三相交流電,經過主整流櫃,供給六台直流牽引電機,最後,機車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