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要一張圖片,韓國插畫卡通那種,是一個女的,黑色長直發,衣服是黑色條紋的,正面
尼古拉 伊萬諾維奇 克雷洛夫(1903年4月16日-1972年2月9日) 蘇聯軍事家,蘇聯元帥(1962) 1903年4月16日出生於蘇聯奔薩州加里亞耶夫卡鎮,1919年參加蘇聯紅軍,1920年畢業於紅色指揮員步兵機槍訓練班,蘇聯國內戰爭期間在南線參加戰斗時為列兵,在北高加索和外高加索作戰時任排長、連長,後任外貝加爾第2師直屬營營長,參加了解放海參崴的戰斗。 國內戰爭後的1927年,克雷洛夫加入了蘇聯共產黨,1928年從高級步兵學校畢業,先後在西伯利亞軍區和紅旗遠東特別集團軍所屬兵團擔任指揮和參謀職務,後來任多瑙河築壘地域參謀長。 蘇德戰爭爆發後,克雷洛夫在濱海集團軍擔任作戰處處長、參謀長,參與指揮了敖德薩保衛戰和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其中濱海集團軍從敖德薩撤往塞瓦斯托波爾的行動是克雷洛夫獨立指揮的,這顯示了克雷洛夫過人的指揮才能。 塞瓦斯托波爾保衛戰後,有著豐富的街壘巷戰指揮經驗的克雷洛夫被蘇軍最高統帥部派往正在斯大林格勒苦戰的蘇軍第62集團軍擔任參謀長,在原集團軍司令員魯帕丁被調走而新司令員未到任期間,克雷洛夫獨自承擔起整個集團軍的作戰指揮任務。9月12日,新任第62集團軍司令員崔可夫前來報到,從這一天到1943年初,克雷洛夫始終和崔可夫一起率領第62集團軍指揮所在斯大林格勒市區指揮所屬部隊頑強作戰,建立了卓越功勛。 1943年4月,在斯大林格勒立下赫赫戰功的第62集團軍改變番號為近衛第八集團軍,克雷洛夫仍然為參謀長,但是他在斯大林格勒優異的指揮才能得到了崔可夫以及方面軍指揮員的高度評價,1943年7月,克雷洛夫不負眾望,被蘇軍最高統帥部任命為蘇軍第21集團軍司令員。1943年10月又改任為第5集團軍司令員。在白俄羅斯戰役中,克雷洛夫指揮第5集團軍在蘇軍白俄羅斯第三方面軍北部突擊集群中,保障了騎兵機械化集群和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先後進入突破口,獲得了極大戰果,第5集團軍第一個強渡別列津納河解放了伯里索夫市。在東普魯士戰役中,克雷洛夫指揮的第5集團軍肅清了德軍澤姆蘭集團,克雷洛夫因此在1945年4月19日獲得了蘇聯英雄稱號。歐洲戰事結束後,克雷洛夫和他的第5集團軍來到遠東,被編入遠東第一方面軍,第5集團軍被配屬到主要攻擊方向上,戰斗開始後,該集團軍迅速突破了日軍永備防禦工事的築壘地帶,成為遠東紅軍進展最迅速的部隊之一,克雷洛夫由於此次高超的指揮於1945年9月8日第二次獲得蘇聯英雄稱號。 二戰大戰後,克雷洛夫在1945年-1947年間擔任濱海軍區副司令員,1947年到1953年擔任遠東軍區司令員,1953年到-1956年擔任遠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56年-1957年擔任烏拉爾軍區司令員,1957年到1960年擔任列寧格勒軍區司令員。1962年,59歲的克雷洛夫被授予蘇聯元帥軍銜,1963年3月擔任蘇聯國防部副部長兼戰略火箭軍總司令。克雷洛夫在冷戰,尤其是美蘇之間進行核武器競賽期間出任蘇聯軍隊最重要的兵種——戰略火箭軍的總司令,可見其在當時蘇軍中的地位(當時蘇聯領導人是赫魯曉夫,赫魯曉夫在戰爭期間是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的政治委員,他親信自己手下第62集團軍的崔可夫和克雷洛夫就不以為怪了,看來「山頭」主義哪個國家都有呀!)。 克雷洛夫從1961年起成為蘇共中央委員。蘇聯第三到第八屆最高蘇維埃代表。獲得列寧勛章4枚,十月革命勛章1枚,紅旗勛章4枚,一級蘇沃洛夫勛章和一級庫圖佐夫勛章各1枚,獎章及外國勛章多枚,榮譽武器1件。1972年2月9日在莫斯科逝世後被安葬在莫斯科紅場克里姆林宮牆下。
編輯本段2.克雷洛夫(1769-1844)
生平簡介 克雷洛夫是俄羅斯作家,也是世界著名的寓言家,全名是伊萬•安德列耶維奇•克雷洛夫(Иван Андреевич Крылов)。他出生於1769年,死於1844年。著名的作品有:《大炮和風帆》,《剃刀》等等。 他出身於一個沒落的貴族之家,是個貧窮的步兵上尉家庭。他的童年是在特維爾度過的。克雷洛夫除了讀書,還經常到集市上去,在這里他學會了義大利文,學會了拉小提琴,學習了繪畫。 1782年克雷洛夫遷居彼得堡。當時那裡正上演馮維辛的諷刺喜劇《紈絝子弟》,克雷洛夫看後很受啟發,便開始寫劇本,但大多未上演。這期間(1789—1793)他把主要精力用在辦雜志上,先後辦了《精靈郵報》("Почта духов")、《觀察家》、《聖彼得堡水星》,但是因為激進的政治傾向而未能辦下去。後來他就漫遊俄羅斯,其間曾給戈利岑當家庭秘書。 1804年克雷洛夫見到了俄國寓言作家德米特里耶夫,德米特里耶夫曾翻譯過法國著名寓言作家拉·封丹的寓言。克雷洛夫也曾翻譯過,就把自己譯稿給德米特里耶夫看。德米特里耶夫非常贊賞克雷洛夫的譯筆,並建議他可以寫寫寓言。不料這一寫就一發不可收拾,克雷洛夫憑借寓言這一言簡意賅的體裁奠定了自己在文學史上的地位。1809年克雷洛夫出版了他第一本寓言集,收錄寓言23則,包括他改寫的伊索和拉封丹的作品和他自己的創作,均用詩體寫成,克雷洛夫本人希望通過寓言達到文學和文化啟蒙的作用,正如他在《狼和狐狸》中說的「我想把它寫在一則寓言里,因為轉彎抹角說出來的真理,別人就容易接受得多。」他的睿智、幽默而又通俗的語言,配上精彩的故事情節和帶韻的詩體,使得他的寓言突破了道德訓誡的界限,成為諷刺文學的精品,從而受到文學界和公眾熱烈的歡迎,廣為流傳。他的某些警句,如《鷹與雞》一篇中的「鷹有時飛得比雞還低,可是雞卻永遠不能飛得像鷹這樣高」至今仍膾炙人口。當時甚至發生過克雷洛夫改寫的拉封丹的寓言又被譯回法語,並比原作還受歡迎的事情。 1812年拿破崙入侵俄國,克雷洛夫密切關注戰爭局勢寫了一系列寓言。在庫圖佐夫決定放棄莫斯科,遭到上層不滿和很多人責難時,克雷洛夫寫了《大車隊》、《烏鴉和母雞》為庫圖佐夫辯護,指出此時最需要團結一致,不能各自為政。當拿破崙因遭到慘敗而求和時,克雷洛夫寫了《狼落狗舍》這一名篇。提醒人們認清拿破崙求和的本質。而當亞歷山大一世以勝利者的姿態返回莫斯科時,傑爾查文、茹科夫斯基等克雷洛夫的老友都寫了歌頌他的詩文,惟獨克雷洛夫保持沉默,並為此而寫了寓言《黃雀與刺蝟》,自稱「自知只能呼喚黎明,不是迎接太陽的歌手」。一八二五年末,克雷洛夫參加了支持十二月黨人的雜志《北極星》的工作。十二月黨人被鎮壓後,尼古拉一世想緩和和知名作家的關系,採取例如赦免流放的普希金等措施,所以克雷洛夫未受到牽連。他沉默了兩年,隨後又寫了多篇作品,如《大炮和風帆》《剃刀》等。晚年的克雷洛夫仍然思維敏捷,有人稱贊他作品出的版數最多,他笑稱我的作品是給孩子看得,孩子容易弄壞書,版次就多了。有一次一位作家一個勁兒的大談特談他自己的作品,佔用了很多時間,然後問克雷洛夫有什麼新作品,克雷洛夫隨即寫出了著名寓言《傑米揚的魚湯》,諷刺雖然不錯但多次重復而沒有新義的事情。晚年的克雷洛夫很看重普希金,常和他散步並暢談文學,普希金也推崇克雷洛夫為最有人民性的詩人。因此普希金的死給了克雷洛夫很大的震動與刺激,從此再也沒有寫一篇寓言。1838年「慶祝克雷洛夫文學活動五十周年」舉辦。1854年在聖彼得堡的夏園的中心地帶,樹立了克雷洛夫的坐像,使得他成為第一位被樹立塑像的俄國作家。像為克雷洛夫捧書而坐,周圍是他寓言中塑造的眾多形象。 1809年克雷洛夫出了第一本寓言集,獲得了巨大聲譽,1811年被選為俄國科學院院士。克雷洛夫十分勤奮,一生寫了二百零三篇寓言,五十歲時學會古希臘文,五十三歲還開始學英文。他的作品生前就被譯成十多種文字,成為與伊索、拉封丹齊名的寓言作家。 克雷洛夫生活的年代經歷了十八世紀最後三分之一和十九世紀前半葉。這一時期俄國社會經歷了反對農奴制的普加喬夫起義,葉卡捷琳娜二世統治走向反動和沒落,亞歷山大一世反動統治,1812年衛國戰爭、十二月黨人起義等重大事件。克雷洛夫接受社會先進思想的影響,緊密關注祖國的現實生活。 寓言風格 他的寓言大體上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揭露沙皇專制統治,諷刺嘲笑統治階級的專橫、寄生、無知等。 許多寓言描寫了強權者的專橫無理,揭露了在強者面前弱者永遠有罪的強盜邏輯,像《狼和小羊》、《獅子分獵物》、《狼與鶴》、《獸國的瘟疫》。而《大象當官》、《狗熊照看蜂房》、《狐狸建築師》、《村社大會》等則揭露了統治者欺壓百姓的狡詐伎倆。沙皇專制制度下法律維護統治者的虛偽本質在《狗魚》、《農夫和綿羊》、《農夫與河》、《烏鴉》等篇中得到了揭示。而《狐狸和旱獺》、《蜜蜂和蒼蠅》、《猴子和眼鏡》、《鵝》、《老鼠會議》等則抨擊了統治者的種種醜行,如貪污受賄,寄生,無知,無能,崇洋,任人唯親等。有些寓言更是把矛頭直指沙皇本人,如《雜色羊》等。 2.反映被壓迫者的無權和受剝削,表達了對人民的同情,對人民優秀品質的贊美,對人民力量的信心。 普希金說,克雷洛夫是「最有人民性的詩人」。克雷洛夫選擇寓言作為自己的創作體裁也正是因為這種通俗的體裁能到達最廣大人民群眾那裡。 他的寓言的人民性最鮮明的體現便是表達了人民的愛憎。如果說上面這一類寓言中克雷洛夫表達的正是人民對統治者的憎惡,那麼在第二類寓言中表達的是對人民的同情、愛和信心。 人民雖然無權並受欺壓,但是他們勤勞朴實,他們才是生活真正的主人。《蜜蜂和蒼蠅》嘲笑了無益於人類的蒼蠅,而勤勞的蜜蜂「在自己的國度里生活得非常愜意」。《鷹和蜜蜂》通過蜜蜂贊美了默默無聞從事低賤勞動的人們,頌揚他們「為共同利益而工作」,不想突出個人的勞動的崇高精神。勞動者雖然默默無聞,生活在底層,可是他們有著無窮的生命力、創造力,是他們供養著整個社會和統治者。《樹葉和樹根》深刻揭示的就是這樣的辯證關系。不僅如此,弱者甚至也能對強者進行報復(《獅子和蚊子》伊索的)。而反映1812年衛國戰爭的著名寓言《狼落狗舍》不僅揭露了侵略者的面目,更表現了俄羅斯人民奮起打擊侵略者的堅定決心和偉大力量。 3.反映日常生活現象,得出人生哲理,富含道德訓誡意義。 這一類寓言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具有雙重意義的。一方面是批判揭露統治者或表達對人民的愛,另一方面這些寓言已超越了當時的歷史時代而具有普遍的意義,如《四重奏》是針對當年政府改組而寫的,但是其要注重事物的本質而不是形式的思想卻有普遍意義。《大車隊》本來也是批判當年對庫圖佐夫指揮衛國戰爭不滿的統治者上層,但是今天用來勸戒不要瞎指揮,不要看人挑擔不吃力,也是很適用的。 另一種是純粹進行道德訓誡的。克雷洛夫運用幽默諷刺,批判嘲笑日常生活中的種種缺陷,總結人生經驗,進而告誡人們應該如何完善自己。作者涉及的生活現象是很廣泛的,諸如告誡人們不要聽信別人諂媚吹捧(《狐狸和葡萄》),不要過於挑剔而喪失時機(《挑剔的待嫁姑娘》),不要不分青紅皂白怪罪別人(《主人和老鼠》),要謹慎對待友誼(《小樹林與火》、《狗的友誼》),要謙虛好學(《狗魚和貓》),要善於看到別人優點(《鷹和雞》),要適可而止(《傑米揚的魚湯》),要協作一致才能辦好事(《天鵝、狗魚和大蝦》),要有柔韌不屈的品格(《橡樹和蘆葦》)等等。總之,克雷洛夫用寓言這種短小的形式表達了豐富的思想內容,具有鮮明的人民性和深刻的現實性。請簡述克雷洛夫寓言的藝術特色。克雷洛夫在寫作上非常認真,在發表之前先朗誦給朋友們聽,然後聽取他們的意見,經常不止一次地修改,重寫五到七次之多。 克雷洛夫在專門創作寓言之前曾經是個劇作家,戲劇創作的一些特點在寓言中表現得也很明顯,如結構緊湊,情節進展迅速。他的寓言篇幅不長,有的只幾行就成篇,有的幾行就刻畫了形象的性格特徵。對白是戲劇的基本要素,在寓言中也得到充分運用,有的寓言幾乎通篇都是對話,而且對話又都符合形象的個性,如《橡樹下的豬》、《猴子和眼鏡》等。對比也是戲劇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克雷洛夫寓言中常常可以見到這種形象的對照,如自由與不自由(《風箏》),貧與富(《承包商和鞋匠》),有權和無權(《狼和小羊》),勞動與游手好閑(《蜻蜓和螞蟻》)等等。 克雷洛夫辦諷刺雜志時,許多諷刺文章、小品都是他寫的,幽默諷刺也就成為他寓言的另一特色,這種幽默諷刺常常表現在對性格的刻畫,情境的設置,事件的結果等方面,如《狗的友誼》採取先揚後抑的手法達到強烈的諷刺,《狐狸和旱獺》用了一句「我只看到你嘴上常粘著雞毛」,幽默地點明了狐狸的本質,《撒謊者》則採用以牙還牙、以撒謊對付撒謊來揭穿撒謊者。 4、克雷洛夫寓言的語言朴實無華,把過去文學中不用的民間普通用語、習語引入創作。 克雷洛夫寓言里的形象確切生動,用具有鮮明特點的動物形象來表現相應的各種社會地位的人物的復雜性格,因此其形象的內涵就格外深刻,如《烏鴉與狐狸》中的狐狸,《狼和小羊》中的狼等。簡述克雷洛夫寓言在文學史上的地位。就寓言創作本身而言,在克雷洛夫之前或同時期,寓言或只是作為愉悅人們的讀物,沙龍朗讀的作品,或只是醉心於自然主義的細節,作一些粗俗的描寫,即使是伊索、拉封丹的寓言,基本上也是限於一般的道德訓誡。而克雷洛夫的寓言反對沙皇專制制度,表達民主主義思想,把寓言變成現實主義的諷刺文學,正如普希金在給友人的信中指出的,「德米特里耶夫算什麼!他的全部寓言抵不上克雷洛夫的一篇好寓言」,「任何一個法國人都不敢把誰置於拉封丹之上,但我們好像能認為克雷洛夫比他好」,「克雷洛夫的寓言高於拉封丹」。 克雷洛夫緊密結合現實生活的寓言成為這一時期文學的顯著路標,無疑使俄國現實主義邁出了重要一步,他的創作為以後的格里鮑耶多夫、普希金、果戈理確立和發展現實主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克雷洛夫的寓言反映了現實生活,刻畫了各種性格,表達了先進思想,因此深受當時人們的喜愛,成為十九世紀上半段讀者最愛閱讀的作品之一,他每發表新的寓言也成為文學和社會生活中令人矚目的對象,他的寓言對於形成俄羅斯人民的社會意識起著積極作用。 克雷洛夫寓言在世界上也有廣泛聲譽,在作家生前就被譯成十餘種文字,而現在則已有五六十種,有的被收入教材,因此他的影響是深遠的。
編輯本段3.克雷洛夫,A.H.(1863-1945)
克雷洛夫,A.H.(1863.8.15-1945.10.26)前蘇聯數學家、力學家、船舶製造家。生於楚瓦什的克雷洛夫鎮,卒於列寧格勒。1884年中等海洋學校畢業後曾在水文地質管理局羅盤部工作。他在那裡研究了羅盤偏差問題,並寫出第一篇科學論文。不久考入海洋學院造船系,1890年畢業並留校工作。後任海洋學院副教授、教授。他在海洋學院工作了將近50年,並在彼得堡工業大學和其它大學及科研所兼職。1900年克雷洛夫被委任為船舶模型實驗中心的主任,在那裡他做了大量的行政組織工作和技術工作,培養了許多年輕的造船專業人才。1914年成為蘇聯科學院通訊院士,1916年升為院士。 克雷洛夫在船舶理論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開創許多新穎的具有實際意義的研究課題。 在數學方面,他合理地將切比雪夫的近似積分法應用於造船有關的計算中,1893年寫成了第一部船舶理論專著《船舶構造新的計算方法》,1898年又發表了第二部這樣的專著。1906年他首次在海洋學院講授《近似計算》課程,創立了嚴格的近似計算的理論。1912年又講授了《數學物理方程》課程,其中包括現在稱為克雷洛夫方法的求解法。1931年他提出了解特徵方程的有價值的方法,解決了拉格朗日、劉維爾和雅可比等數學家曾研究但未解決的問題。 克雷洛夫還編寫了許多教科書,其中關於數學計算的佔用很多比重。他還設計製造了蘇聯第一台能夠進行微分方程積分法的計算機(1904)和一系列其它船舶和大炮的重要儀器。 他對牛頓、歐拉、高斯等人的經典著作進行了研究,發表了一系列關於牛頓、拉格朗日、切比雪夫等數學家生平的作品。他還將牛頓的名著《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譯成俄文(1916),並給予有價值的補充。他還翻譯了歐拉的《月亮運動的新理論》一書(1934)。 克雷洛夫的主要論著被收入《克雷洛夫文集》(12卷,1936-1956)和《克雷洛夫選集》(1958)中。他的一些著作被譯成中文,其中有《近似計算講義》(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和《論幾種數學物理微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59)。 克雷洛夫的功績受到蘇聯政府的高度評價,1941年獲蘇聯國家獎金,3次獲列寧勛章,1943年獲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稱號。
編輯本段4.克雷洛夫,H.M.(1879-1955)
克雷洛夫,H.M.(1879.11.29-1955.5.11)前蘇聯數學家、力學家。生於彼得堡。1902年畢業於彼得堡礦業學院,1910年起任該院教授。1917年獲數學博士學位。1917-1922年在克里米亞大學任教。1922年成為烏克蘭科學院院士,1929年被選為蘇聯科學院院士。 克雷洛夫在數學上的貢獻主要在近似計算的內插法、微分方程近似積分法、非線性力學和數學物理等領域。在近似積分法中,他提出了一個估計誤差的有效公式;他利用無窮階行列式理論,對一般情形證明了變分問題及邊值問題近似解法的收斂性;他與他的學生H.H.博戈柳博夫提出了微分方程理論中著名的克雷洛夫-博戈柳博夫平均法;他還研究了非線性振動的實際問題以及動力系統的一般理論,並取得許多成果。克雷洛夫共發表論文185篇,1961年烏克蘭科學院為他出版了《論文選集》,共3卷。 克雷洛夫曾獲1枚列寧勛章、2枚勞動紅旗勛章,1939年被授予烏克蘭功勛科學家稱號,在烏克蘭還設立了克雷洛夫科學獎金。
編輯本段5.克雷洛夫(1902- )
克雷洛夫(1902.12.4- )前蘇聯數學家。生於古比雪夫地區。1929年畢業於列寧格勒大學。1930-1956年間在列寧格勒大學工作。1951年成為教授,同年獲數學物理學博士學位。1956年起在白俄羅斯科學院數學研究所工作,並任白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同時也在白俄羅斯大學任教。 克雷洛夫在復變函數論、微分方程、積分方程和變分法等方面都有貢獻,尤其在近似數值方法方面造詣較深。他與列奧尼德·康托羅維奇(1912-1986)合著的《高等分析中的逼近法》(1962)以及他1967年所著《可算積分的逼近》推動了微分方程、積分方程的近似解法的進展。他還與博勃科夫、蒙納斯蒂爾和編了教科書《高等數學的計算方法》(第一冊,1972;第二冊,1975)、《計算方法》(第一冊,1976;第二冊,1979)。 1966年,克雷洛夫被授予白俄羅斯功勛科學家稱號。
⑵ 茶道卡通圖片大全
茶道泡茶需要茶道的用具。那茶道的卡通圖片有哪些呢?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茶道卡通圖片,希望對您有用。
茶道卡通圖片
茶道卡通圖片1 茶道卡通圖片2 茶道卡通圖片3 茶道的用具
一、煮水器
水壺(水注):用來燒開水。目前使用較多的有紫砂提梁壺、玻璃提梁壺和不銹鋼壺。
茗爐:即用來燒泡茶開水的爐子。為表演茶藝的需要,現代茶藝館經常備有一種“茗爐”,爐身為陶器,或金屬制架,中間放置酒精燈,點燃後,將裝好開水的水壺放在“茗爐”上,可保持水溫,便於表演。[ 茗爐]
另外,現代茶藝館及家庭使用最多是“隨手泡”[ “隨手泡”],它是用電來燒水,加熱開水時間較短,非常方便。
開水壺:是在無需現場煮沸水時使用的,一般同時備有熱水瓶貯備沸水。
二、置茶器
茶則:則者,准則也,用來衡量茶葉用量,確保投茶量准確。多為竹木製品,由茶葉罐中取茶放入壺中的器具。
茶撥:一種細長的小耙子,用其將茶葉由茶則撥入壺中。
茶漏(茶斗):圓形小漏斗,當用小茶壺泡茶時,將其放置壺口,茶葉從中漏進壺中,以防茶葉灑到壺外。
茶荷: 茶荷:茶荷與茶匙、茶漏的作用相似,但它的功能較多元化。以茶荷取茶時,可判斷罐中茶葉多寡,由此決定置茶量;其次,將茶葉倒入茶和中,主人可借次視茶,決定泡茶 方法 ,而客人則可欣賞茶葉、聞茶香,最後將茶葉置入壺中。
茶擂:當茶葉倒入茶荷後,以茶擂適度壓碎茶葉,可使茶葉沖泡的茶湯較濃。
茶倉:即分茶罐,泡茶前先將欲沖泡的茶葉倒入茶倉,兼具節省空間與美觀作用。
這部分器具為必備性較強的用具,一般不應簡化。
三、理茶器
茶夾:用來清潔杯具,或將茶渣自茶壺中夾出。
茶匙;茶匙除了置茶 ,也可用來掏出茶渣 , 而尖細的一端則可用來疏通壺嘴。
茶針:用來疏通茶壺的壺嘴,保持水流暢通。茶針有時和茶匙一體。
茶漿(茶簪):茶葉沖泡第一次時,表面會浮起一層泡沫,可用茶漿颳去泡沫。
四、分茶器
茶海、茶盅、公道杯、母杯:茶壺中的茶湯沖泡完成,便可將之倒入茶海。有些人會在茶海上放置一個擄網,以過擄倒茶時隨之留出的茶渣。茶湯倒入茶海後,可依喝茶人數多寡分茶,人數多時,可利用較大的茶海沖兩次泡茶;而人數少時,將茶湯置入茶海中,也可避免茶葉泡水太久而生成苦澀味。
五、盛茶器、品茗器
茶壺:主要用於泡茶,也有直接用小茶壺來泡茶和盛茶,獨自酌飲的。
茶盞[ 茶盞]:在廣東潮汕地區沖泡工夫茶時,多用茶盞作泡茶用具,一般一盞工夫茶,可供3-4人用小杯啜茶一巡。江、浙一帶,以及西南地區和西北地區,又有用茶盞直接作泡茶和盛茶用具,一人一盞,富有情趣。茶盞通常有蓋、碗、托三件套組成,多用陶器製作,少數也有用紫砂陶製作。
品茗杯:品茗所用的小杯子。
聞香杯:此杯容積和品茗杯一樣,但杯身較高,容易聚香。[ 品茗杯與聞香杯]
杯碟:也稱杯托,用來放置品茗杯與聞香杯。
六、滌茶器
茶船、茶池、茶承:盛放茶壺的器具,當注入壺中的水溢滿時,茶船可將水接住,避免弄濕桌面。茶船多為陶製品,更有古樸造型的茶船,增添喝茶的樂趣。茶船也是養壺的必需品,以盛接淋壺的茶湯。
茶盤:用以盛放茶杯或其他茶具的盤子,向客人奉茶時也使用,常用竹、木製作而成,也有用陶瓷製作而成。
渣方:盛裝茶渣的器皿。
水方、茶盂、水盂:盛接棄置茶水的器皿。
滌方:放置使用過而待清潔杯盤之器皿。
茶巾:茶巾主要的作用是為了擦乾茶壺,將茶壺或茶海底部殘留的水擦乾 ,而可用來擦拭清潔桌面的水滴。
容則:擺放茶則、茶匙、茶夾等器具的容器。
七、其他器具
壺墊:防織製品的墊子,用以隔開茶壺與茶船,避免因摩擦碰撞發出聲音。
蓋置:放置茶壺蓋、茶盅蓋的小盤子,多以杯蝶替代。
奉茶盤:奉茶用的托盤。茶道卡通圖片大全
茶拂:置茶後,用以佛去茶荷上的茶末。
溫度計:用來判斷水溫的輔助器。
茶巾盤:可將茶巾、茶拂、溫度計等放於茶巾盤上,使桌面更為整齊。
香爐:喝茶是焚點香支,可增加品茗樂趣。
茶道的內容
中國人的民族特性是崇尚自然,朴實謙和,不重形式。 飲茶 也是這樣,不像日本茶道具有嚴格的儀式和濃厚的宗教色彩。但茶道畢竟不同於一般的飲茶。在中國飲茶分為兩類,一類是“混飲”,即在茶中加鹽、加糖、加奶或蔥、桔皮、薄荷、桂元、紅棗,根據個人的口味嗜好,愛怎麼喝就怎麼喝。另一類是“清飲”即在茶中不加入任何有損茶本味與真香的配料,單單用開水泡茶來喝。“清飲”又可分為四個層次。將茶當飲料解渴,大碗海喝,稱之為“喝茶”。如果注重茶的色香味,講究水質茶具,喝的時候又能細細品味,可稱之為“品茶”。如果講究環境、氣氛、音樂、沖泡技巧及人際關系等,則可稱之為“茶藝”。而在茶事活動中融入哲理、倫理、道德,通過品茗來修身養性、陶冶情操、品位人生、參禪悟道,達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這在世中國飲茶的最高境界——茶道。
茶道不同於茶藝,它不但講求表現形式,而且注重精神內涵。
什麼是茶道的精神內涵呢?日本學者把茶道的基本精神歸納為“和、敬、清、寂”。茶為茶道的四諦、四則、四規。“和”不僅強調主人對客人要和氣,客人與茶事活動也要和諧。“敬”表示相互承認,相互尊重,並作到上下有別,有禮有節。“清”是要求人、茶具、環境都必須清潔、清爽、清楚,不能有絲毫的馬虎。“寂”是指整個的茶事活動要安靜、神情要莊重、主人與客人都是懷著嚴肅的態度,不苟言笑地完成整個茶事活動。日本的“和、敬、清、寂”的四諦史創於村田珠光,400多年來一直是日本茶人的行為准則。
⑶ 小孩畫畫簡單圖片卡通圖片
小孩畫畫簡單圖片大全卡通圖片
小孩畫畫簡單圖片大全卡通圖片,如果家長們可以運用簡筆畫進行教學,不僅有助於學生直接理解所學內容,而且視聽結合易於學生加深印象,強化記憶,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以下是關於小孩畫畫簡單圖片大全卡通圖片。
卡通畫簡筆畫兒童畫
零食篇簡筆畫手賬手抄報卡通畫
小老鼠卡通畫
媽媽簡筆畫卡通畫
卡通畫 可愛的小鯊魚 繪畫過程圖
兒童畫板簡筆畫
兒童畫畫拱橋
兒童畫畫河流
兒童畫畫高樓
兒童畫畫高山
兒童畫畫雪人
兒童畫銀獎作品《江雪》兒童畫作品
斑馬簡筆畫 兒童畫
一、簡筆畫的特點和作用
1.圖形簡潔,畫法簡單
簡筆畫是運用點、線、圓等簡單的幾何圖形組合成的圖畫,教師可在幾秒鍾內完成,寥寥數筆就能表現出一種動物、一個人物、一個行動或一個情景等,不僅能把抽象的語言材料轉化為形象的、學生容易接受的直觀情景,而且可以減少教師教授時的闡釋。
2.運用靈活,使用方便
簡筆畫具有靈活性和易操作性,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上課時教師不必准備教具,不必帶教具進教室,只需一支粉筆就可以繪出所需的教學素材和情境,教學實用性強、效果好。這一特點是簡筆畫使用方便的教學優勢的具體表現。
3.活躍課堂,激發興趣
興趣是做好一切活動的內部動力。將簡筆畫合理地運用於課堂教學中,一方面將課本上無趣的文字用圖畫的形式賦予活力,營造充滿朝氣活躍的課堂,另一方面能極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大腦的想像力,激發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持久的注意力。
二、簡筆畫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詞彙教學
在英語學習中,記住單詞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但小學生的思維類型屬於直接感覺型,往往花了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記單詞,但過一段時間後,許多單詞又忘記了。
用形象生動的簡筆畫來教授新單詞,不僅有助於學生感性地了解語言材料,減少用中國語言文字解釋英文詞彙的繁瑣,還可以幫助學生脫離母語的依賴,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這樣學生就可以在這種直觀形象的語言氛圍中學習單詞,並直接感知詞彙所表達的意義,從而快速記下單詞。
2.詞句語義教學
對分辨力不是很強的小學生來說,其經常混淆相近的事物,運用簡筆畫,可以幫助學生辨析相近事物的異同,使抽象的詞語變得形象具體、淺顯易懂。
如教cup(杯子)、mug(缸子,圓筒形有柄大杯)這兩個單詞,學生通過細致觀察,加上老師的解釋說明,這時對cup、mug的詞義及運用就不再模糊了。
簡筆畫還有利於揭示語言與事物之間的本質聯系,提高學生接受語言知識的興趣水平,正確使用一些較為抽象的介詞或副詞,有很大的導向作用。
3.句型及語法教學
運用簡筆畫可以生動活潑地組織具有實際內容的語言交際活動,化枯燥無味的句型和語法學習為直觀具體形象的語言交際活動。
如教語法形容詞比較級、最高級時,畫個太陽 ,畫個地球,再畫一個比太陽、地球都小的月亮,同學們從這些生動形象的直觀圖中容易理解以上句型和語法知識,然後利用實物加以操練,同學們輕而易舉地掌握了該句型的表達形式,形成了語言交際能力。
4.課文教學
課文教學是語言教學的中心,一篇課文往往篇幅較長,內容較多,以致學生在閱讀或聆聽時,不易抓住主要信息,難以理解課文的整體結構。
用一幅或幾幅配有主要短語解釋的簡筆畫,可以反映全文,也可以反映主要說明對象或記敘線索,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課文內容,還可以使課文內容變得生動、具體,活靈活現,易於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活躍教學氣氛,強化教學效果。
三、運用簡筆畫教學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要充分准備
教師應該在上課前認真地研究教材,挖掘教材內容中可以利用的因素,根據學生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按照需要表達的內容和重點,合理地設計情景和構圖。簡筆畫的數量、位置都要精心安排,與板書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讓學生一目瞭然。
2.要簡練快捷
簡筆畫最重要的特點就是簡,簡單、簡練、簡易。要用最簡單的曲線、直線、圓圈、三角、方形,勾勒出生動有趣的物體和情景。無論畫什麼,都要進行簡化,能少畫就少畫。有些老師將簡筆畫畫成了精筆畫,花費較長時間去完成一幅漂亮的板畫,這就佔用了學生操練語言的時間,在使用簡筆畫教學時要盡力避免。
3.要配合運用
課堂上的時間彌足珍貴,不允許有半點的浪費。尤其在繪畫過程中,教師不能丟棄這中間的幾秒、十幾秒時間,應配合教學內容邊講邊畫,使語言描述和形象的勾畫有機統一,從而促進學生積極思維,掌握難點重點,否則容易造成學生分心。
因為一般來說對簡單易畫的畫面最好一邊畫一邊講;而對要畫的東西較多、情節較復雜的,可先畫在小黑板上或紙上,在教學中必要時再呈現在學生面前。
簡筆畫的特點:
簡筆畫所使用的工具是我們常用的黑色繪圖鉛筆彩色鉛筆、鋼筆、油畫棒等,這些工具決定了簡筆畫的表現形式適於用線條和簡單的'幾何塊面去概括、誇張表現對象,使對象更為生動、簡練,富於幽默感。
簡筆畫具有用筆簡練、形象概括、特徵明顯、動作誇張、快捷作畫、幾筆成形、生動風趣、應用簡便等突出特點,它一揮而就,一目瞭然,易識易懂,好學好記。
簡筆畫的造型原則:
根據簡筆畫的特點,可以將簡筆畫的造型原則歸納為簡潔性、可識性、生動性和快捷性四個方面。
1.簡潔性。「簡」是簡筆畫最主要、最關鍵的一個原則。「形簡」是簡筆畫區別其他繪畫形式的主要特點,所以造型簡潔是簡筆畫首先要考慮的原則。
2.可識性。可識性是簡筆畫造型的又一個重要原則。只有畫得「像」,人們才能看得懂,即所表達出的形象要抓住對象特徵,使其形象鮮明,生動傳神。在塑造形象時可以適當運用誇張、變化、裝飾等手法,使形象表現得更加惟妙惟肖。
3生動性。生動性是為了使簡筆畫在形體簡單明了的同時,表達得更生動活潑、趣味橫生。正由於其有好的表現力,才為人們所喜愛。誇張變形、漫畫造型、擬人借代,都是簡筆畫常用的形象語言和表現方式。
4.快捷性。作畫快捷、一揮而就是簡筆畫又一個重要原則,它的目的是為了應用。因此,在設計簡筆畫時會使用符號,盡量用最少的符號表達出最優化的形式效果。同時還要安排最簡便、最合理的運筆程序,盡量運筆流暢自如,畫起來更得心應手,快速敏捷。
教孩子畫動物簡筆畫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會幼兒概括動物的基本形狀。基本形狀就是大輪廓,它是根據動物的外形特徵決定的。要使復雜的形象簡單,首先要用簡單的幾何圖形來概括動物的基本形狀,再在基本形狀上進行加工。如畫小鴨子,家長可拿出范畫讓孩子觀察,啟發孩子說出小鴨子的腦袋是什麼形狀的。身體又是什麼形狀的。
家長還可以把小鴨子的外形用四句順口溜來概括:「腦袋滴溜圓,身體像小船,頸上嘴巴扁,眼睛是半圓。」可讓孩子邊說順口溜邊畫小鴨子。
2、教孩子抓住動物的動態變化。由於動物所處的方位和運動狀態不是固定不動的,所以基本形狀也不是固定的。例如,側面的小豬和正面的小豬二者的基本形狀就有所不同,正面的小豬身子應畫成圓形的,側面的小豬身子是橢圓形的。
3、可以教孩子根據各種動物的特徵採取誇張、擬人的手法來畫,使形象更加突出。例如把熊貓的腦袋畫得大大的可顯得更可愛,把小鳥的頭畫得大些可顯得更活潑,在教幼兒畫動物簡筆畫時,一定要把這三點結合起來,才能使孩子把動物簡筆畫畫好。
⑷ 這個卡通人物叫什麼啊
海賊王
喬巴
托尼托尼·喬巴(トニ一トニ一 チョッバ,Tony Tony Chopper )是日本人氣漫畫《海賊王》中的人物。喬巴是草帽海賊團的船醫,吃了人人果實的馴鹿能力者,人人馴鹿,可用藍波球進行八段身體變形,被人稱贊時,沒辦法遮掩自己的情緒;招牌動作是常躲錯邊,老是跟烏索普一搭一唱。對於他人誇張的謊言也會立即相信的天真馴鹿,喬巴的恩人是Dr.希魯魯克,將畢生醫術傳授給喬巴的人則是朵麗兒醫娘,喬巴利用自己豐富的醫學常識,為夥伴開啟勝利之路。
姓名:托尼托尼·喬巴
日文:トニートニーチョッパー
英文名:Tonytony Chopper
圖片(3張)
出自作品:海賊王
聲優:大谷育江(254-263話伊倉一惠代班)
性別:男
年齡:15歲(兩年後17歲)
生日:12月24日(平安夜)
出生:偉大航道磁鼓王國(現在是櫻花王國)
身高:60cm(會隨著吞食藍波球變身而變化)
所屬:草帽海賊團
喬巴(8張)
職業:海賊、船醫
能力:吃了「人人果實」的馴鹿能力者
懸賞金:50貝利
懸賞身份:喜歡棉花糖的寵物 喬巴
特點:天真、可愛、傲嬌(受到誇贊時嘴裡說不會高興,可是做出來的動作很快樂的樣子)、善良、容易受騙;在把自己藏起來的時候會藏在反方向(即身體在外),常常抱住索隆的頭,把索隆憋得半死。
弱點:不擅於隱藏自己的情緒、不會游泳、海樓石、海水、霸氣(後四點是能力者的共同弱點)
喜歡的食物:巧克力、棉花糖、甜食
懼怕的人:娜美、Dr.古雷娃(喬巴稱她為「朵麗兒醫娘」)
有恩的人:希魯魯克(乾爹、收養喬巴的醫生)、Dr.古雷娃(希魯魯剋死後,繼續收養並且傳授醫學給喬巴的人)
討厭的人:霍克巴克(玩弄醫術,不用來拯救生命)
星座:摩羯座[1]
代表顏色:粉紅色
代表數字:06
代表國家:加拿大
身上的味道:葯(喬巴本身也不太清楚)
夢想:成為「萬能葯」(不管什麼都能醫治的醫生)
初次登場:動畫81集、漫畫134話
加入:動畫91集加入
⑸ 請問下這張圖片是什麼動畫片里的
出自:七色戰記
出品時間:2009年
⑹ 求一張動漫圖片,悲傷的,關於大海、草船、一個孤獨的少年,也可以是一個古裝男子的卡通圖片,
這一張很飄逸應該蠻符合的吧
⑺ 世界十大最受歡迎的卡通動漫排行榜!為何《海綿寶寶》能排第一
小時候只是把《海綿寶寶》當做動畫片看,有趣、搞笑是很多孩子的快樂,也是很多人童年記憶里的經典動畫,但裡面其實很多片段長大了才能看懂,這讓我想到了《小王子》,你以為他只是童話,其實不是。
有一集章魚哥失業了,海綿寶寶好心留他在家把自己的一切都給他用,可章魚哥並沒有出去找工作,而是享受海綿寶寶做的一切還覺得理所應當,並讓海綿寶寶換上女僕裝為他服務。小時候看可能只是覺得搞笑,長大了才知道這是人性的影射。
海綿寶寶是這個動畫里的主角,他也是最好的那個角色,對於工作有著極高的積極性又樂觀,愛熱鬧愛交朋友、樂於助人,雖然有時討厭,但他確是裡面很好一個角色。
⑻ 迪士尼動畫人物,動畫片了里經常出現的,胖胖的,頭戴禮帽,身穿燕尾服,好像是嚙齒類動物,叫什麼名字
基本資料
米奇(mickey)是世界上最出名的老鼠。1928年在世界上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汽船》中
米老鼠正式登上銀屏,從此進入娛樂業。米奇以其隨和、快樂的天性成為孩子和家庭心目中永遠樂觀的卡通形象並為人們所鍾愛和信任。米奇是《米奇妙妙屋》中的主角,他鼓勵他的朋友和觀眾堅持尋找生活中問題的答案。盡管米奇具有多樣的性格,但是他是每一個人的好朋友。他的感召力和友善使他成為妙妙屋的中心人物,而他的親切和豐富情感使他成為史上最受歡迎的卡通形象。
角色介紹
英文名稱:MickeyMouse
米奇與他的夥伴
中文名稱:
米奇/米老鼠(大陸)
米奇/米老鼠(台灣)
米奇老鼠(香港)
首次登場:
1928年11月18日威利汽船(SteamboatWillie)
角色性格:冒險、樂觀、向上、獨立、謙遜、激情、領導、靠得住、聰明機智、好分析問題、有修養、樂於助人、完美的化身。[1]
可能是那兩個松鼠吧。。。。迪士尼的動畫人物很多,經典的也不少,但是很多都沒有名字。。
⑼ 世界上第一部動畫片是哪一部
《恐龍葛蒂》
1909年,美國人溫瑟·麥凱用一萬張圖片表現了一段動畫故事《恐龍葛蒂》,這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公認的第一部象樣的動畫短片。
1928年,華特·迪士尼創作出了第一部有聲動畫《威利號汽船》;1937年,又創作出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他逐漸把動畫影片推向了顛峰,在完善了動畫體系和製作工藝的同時,還把動畫片的製作與商業價值聯系了起來,被人們譽為」商業動畫之父「。
(9)卡通船動漫圖片擴展閱讀:
動畫片的理論在半個世紀之前發明了電影。早期的實驗者,努力為維多利亞時代的客廳創造對話作品,或為巡迴魔術燈表演的新感覺,這是一種流行的娛樂形式,發現了持久的視力。如果快速連續地顯示動作階段的繪圖,則人眼會將它們視為連續運動。
比利時人發明的首批商業上成功的設備之一約瑟夫高原於1832年出現反射鏡,一種旋轉的紙板磁碟,在鏡子中觀察時會產生運動錯覺。1834年威廉喬治霍納發明了西洋鏡,一個旋轉的鼓,內襯一條可以改變的圖片。
法國人雷諾於1876年將這一原則改編成可以在戲劇觀眾面前投射的形式。雷諾不僅成為了動畫片的第一位企業家,而且還通過鏡子系統向劇院屏幕傳達了他手工繪制的賽璐珞絲帶,這是第一位為他的動畫人物賦予個性和溫暖的藝術家。
這些早期插畫家變身動畫師中唯一的例外是 溫莎麥凱,麥凱在1911年的歌舞表演中製作了一部手繪彩色小尼莫的短片《恐龍葛蒂》,為麥凱1914年的巡演創作,改變了藝術。
麥凱精湛的繪畫技巧,流暢的運動感和對人物的強烈感覺為觀眾提供了一個似乎具有個性,存在感和自身生命的動畫生物。第一位卡通明星誕生了。
⑽ 卡通一問!!
卡通是歸屬於動畫之下的其中一種。所謂「動畫」,即其所組成映象都是用手來操作的,而除了卡通以外,諸如玩偶電影、剪影電影等等,亦包含於動畫之 中。因此,倘若想要追溯卡通的歷史,就勢必得先論及整個動畫的發展過程。「動畫發展的歷史很長,從人類有文明以來,透過各種形式圖像的紀錄,以顯示出人類潛意識鍾表現物體動作和時間的慾望。法國考古學家普度歐馬(Pru -dhommeau)在1962年的研究報告指出,兩萬五千年前的石器時代洞穴畫上就有系列的野牛奔跑分析圖,是人類試圖用筆(或石塊)捕捉凝結動作的濫觴。其它如埃及墓畫、希臘古瓶上的連續動作之分解圖畫,也是同類型的例子」。 動畫的故事開始於十七世紀阿塔納斯珂雪(Athanasius Kircher)發明的「魔術幻燈」。所謂「魔術幻燈」是個鐵箱,里頭擱盞燈,在箱的一邊開一小洞,洞上覆蓋透鏡。將一片繪有圖案的玻璃放在透鏡後面,經由燈光通過玻璃和透鏡,圖案會投射到牆上。魔術幻燈,它的現代名字叫projector,投影機。1888年,一部連續動畫片的紀錄誕生於湯瑪士愛迪生的實驗室。原本愛迪生只是想為他新發明的留聲機配上畫面,但他並不是用投影的方式,而是將圖像先在卡片上處理好,然後顯在「妙透鏡」(mutoscope)上,妙透鏡可以說是機器化的「手翻書」,愛迪生以一套手搖桿和機械軸心,帶動一盤冊頁,使圖像或影像的長度延伸,產生豐富的視覺效果。不過早在西元1882年,發明「實用鏡」的艾米兒雷諾就開始手繪故事圖片,起先是繪制於長條的紙片,後來改畫於賽璐璐膠片上,他於1892年在巴黎的蠟像館開設的「光學劇場」,放映「影片」,現場伴有音樂與音效,就曾造成相當大的轟動。這種直接塗繪在膠片上的技法,使得艾米兒雷諾可說是動畫始祖。 到了西元1906年,布雷克頓(J.Stuart Blackton)在黑板上做《滑稽臉的幽默相》(The Humorous phases of Funny Faces),這出粉筆脫口秀被公認是世上第一部動畫影片。西元1906年後期,法國人艾爾兒柯爾(Emile Cohl)開始拍攝第一部動畫系列影片「幻影集」(phanta *** agorie),「幻影集」里一系列的變化影像,散發出特有的魅力。艾爾兒柯爾也是第一個結合動畫和真人動作的先驅者,因而被奉為當代動畫片之父。 另一位早期動畫家是溫瑟麥凱(Winsor McCay)。麥凱不是發明動畫的人,但卻是第一個注意到動畫的藝術潛能的人。他於西元1914年推出了著名的代表作《恐龍葛蒂》(Gertie the Dinosaur),他結合了故事、角色和真人表演,將其安排成互動式的情節。這部動畫史上的種子影片,用墨水和宣紙所畫的畫超過了五千張,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畫,整體感相當流暢,時間也經過精確換算。麥凱在發展多重角色的塑造,結合故事結構和通俗趣味,以及暗示三度空間的畫面,美學風格上有相當大的貢獻;另外,他也是第一個發展全動畫(Full Animation)觀念的人。麥凱為動畫開辟了一條新的路線,同時預告了一個美式卡通時代的來臨。 卡通動畫因為布雷克頓和溫瑟麥凱的成功而逐漸興起。1913年,第一間動畫公司在紐約設立,拉烏巴瑞(Raoul Barre)為他的動畫片《釘子》(pegs),發展了第一套固定繪畫的系統。到了西元1915年,易爾赫德發現了賽璐璐膠片,取代了以往的動畫紙,畫家不用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畫,只要將人物單獨畫在賽璐璐上而把襯底背景墊在下面相疊拍攝,建立了動畫片的基本拍攝方法。同一年,在巴瑞公司工作的麥克斯佛萊雪(Max Fleischer)發明了「轉描機」(Rotoscpoe),可將真人電影中的動作,一五一十地轉描在賽璐璐片或紙上。這段時間,卡通動畫可說是人才濟濟,出現了許多響亮的名字,如麥克斯、戴夫弗萊雪(Dave F-leiischer)、保羅泰利(Pual Terry)及華特蘭茲(Walten Lantz)等人。 從西元1906年到1919期間,社會大眾對動畫由起初的好奇,轉而要求其成為一項娛樂,而這些動畫工作者,亦由原先只是單純追求畫面上可能的變化,逐漸發展並熟練繪制過程,進而創造出個性鮮明、活潑有趣的卡通人物,終使得卡通人物因為其滑稽誇大的動作、逗人有趣的對白而成為大家普遍喜愛的對象。 初期的動畫片是沒有聲音的,而是由旁述者配上對白,於現場放映之時再加上音樂,一直到同步聲音的出現,動畫片才突破瓶頸,進入佳境。同步聲音的發明帶給歐美兩國的動畫片明顯不同的發展。在美國,聲音主要用來改進角色的特徵和個性。而在歐洲,聲音卻是用來做為實驗的原始素材,影片中的音樂、動作的影像和音效之間的關系被探索到極致。當歐洲的動畫往前衛的方向發展時,美國動畫卻崛起一個完全不同歐洲的運動,即早期動畫在性格塑造和技巧的實驗已開花結果,進入了美國卡通的「黃金時代」。 三十年代期間,最著名的動畫片廠為華德迪士尼(Walt Disney)的片廠。卡通能有今天如此輝煌的地位,當然要歸功於華德迪士尼這位卡通大師的傾力改良、追求完美的努力。他西元於1923年完成了平生的第一部動畫《小紅馬》(Little Red Kiding),但真正令華德迪士尼變成家喻戶曉的風雲人物卻是要等到1928年推出以米老鼠(Mickey Mouse)為主角(卓明,民68)的卡通動畫《汽船威利》(Steamboat Willie)-這是第一部音畫同步的有音效卡通。
參考: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1105052701849
這位大大你好 我本身也有急需用錢 找銀行真的太慢了 我知道 中壢仁寶當鋪 有在幫人代辦二胎 估價速度快 放款速度快 息低保密 你可以去詢問看看 我之前有在那裡借過 服務態度好 辦事效率好 真的是短期周轉的好幫手 放心啦!仁寶當鋪是 *** 立案合法當鋪 網路上的風評也非常好 在 中壢YKK對面 03-452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