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縫紉機縫紉時,底線太松,怎麼調節啊急急急急急急急!
1、縫紉機下面套梭芯的梭皮上卡線的小細縫上有一個簧片,調節螺絲的松緊即可控制底線的松緊。或者把面線也調松一些,保持面線底線同等松緊度就可以了。
2、仔細檢查地板,自己是拆開之後,裝上,手輪轉動,看看底線有沒有正確的勾上去,看看是梭殼放好沒,還有梭心的方向對不對(曾經放反了,就是線是順時針繞,還是逆時針,仔細看說明) ,有時候重新把底線面線都重新穿一遍就好了 。
3、底線有個調節螺絲,裝線梭個,很小的螺絲.扭松,然後檢查一下面線的調節器,就是有彈簧,看看2個墊片之間有沒有雜物,清理干凈一下。再看看穿的面線是否標准,底線線圈夾上出線的地方有顆很小的螺絲擰緊一點就好。
保養
其次,保養縫紉機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工作完畢後,將機針插入針孔板內,抬起壓腳,還要用機罩蓋機頭,以防塵屑侵入。
2、開始工作時,先檢查主要機件,踏起來輕重情況如何,有無特殊聲音,機針是否正常等等,如發現不正常現象,應及時檢修。
3、機器使用相當長時間後,要進行一次大修,如發現磨損較大的零件,要更換新的。
Ⅱ 縫紉機面線太松怎麼弄啊
縫紉機總面線松底線緊是因為針板上下螺絲調整配合不當造成的,可以進行適當的調整就可以解決。
1、
首先用鐵片擰下固定針板的2個螺絲。
2、
按下針板的左下角(或右下角),針板會翹起來,就可以取下針板。
3、
這里就可以直接看到底線松緊的調節螺絲。出廠的時候為了避免螺絲受震動滑脫,會有油漆封住。
4、調節之前,先要把底線裝好,往外拉線感覺一下松緊。往外拉線,感覺一下原來的松緊,記憶一下手上拉線的感覺。
5、
找一把細小的螺絲刀來調節螺絲:
順時針方向轉動是收緊,逆時針方向轉動是放鬆
注意一邊擰螺絲,一邊往外拉線,這樣手上可以感覺到松緊的變化。
Ⅲ 家用縫紉機上線和底線怎麼調節
1、首先安裝面線,固定線軸拉出線頭,如圖所示
Ⅳ 傑克縫紉機上線松下線緊怎麼調
1、上線不可過緊,下線不可過松,按照圖中甲所示的調節方法,調節夾線器和下線的松緊度,調節位置見圖甲
縫紉機跳線解決:
1、故障特徵:引不上底線。
故障原因:梭線太短、梭線夾於梭門、機針太高,擺梭無法勾住線環。
處理方法:拉長梭線、檢查底線是否被卡住,並排除之。針桿連接軸堅固螺釘松動針桿上移,應下調針桿,重新對針,擰緊緊固釘。
2、故障特徵:針桿竄動。
故障原因:針桿孔、針桿磨損、針桿連接扎螺釘松動,針桿位移。
處理方法:調換針桿套,或選配新針桿、重新對針;並擰緊緊定螺釘。
3、故障特徵:過若干針跳一針線。
故障原因:擺梭磨損,擺梭尖太鈍、機針太高或過低。
處理方法:換擺梭、調整針桿高度或機針高度,重新對針。
4、故障特徵:連續跳線或一針也不能縫。
故障原因:機針質量差或機針彎曲不能正常產生線環。機針太高,勾不住線環,縫料縫線機針三者配合不當。長期使用擺梭,擺床等零部件嚴重磨損或折。
處理方法:更換合格機針或校直機針。調整針桿或機針高度。一般情況下可更換擺梭或梭床,必要時進行大修。
5、故障特徵:縫薄不跳線,縫厚跳線。
故障原因:壓腳壓力不夠、機針太細、勾線機構等零件嚴重磨損。
處理方法:調整壓腳壓力、換機針、更換零件,進行修理。
6、故障特徵:縫厚跳線,縫薄跳線。
故障原因:針板的容針孔磨損過大、機針太粗、壓腳底部磨損,或壓腳壓力過小。
處理方法:更換針板、換細針、換壓腳,換壓腳,或調整壓腳壓力。
Ⅳ 怎樣調節縫紉機的底線與面線的松緊
首先要檢查底面線是否正確,再檢查夾線簧與梭套彈簧是否調節好。機器潤滑是否正常。針桿高低是否正常。懸梭的位置是否與針桿高低相配合。懸梭與梭套表面是否光滑。這些問題如果都已排除,再檢查送布牙。如果都沒有問題,就是機器本身的性能問題。如有些機器面料太薄或太厚都會出現底面線不好調的現象。
(5)縫紉機上線松怎麼調圖片擴展閱讀:
一般縫紉機都由機頭、機座、傳動和附件四部分組成。
機頭是縫紉機的主要部分。它由刺料、鉤線、挑線、送料四個機構和繞線、壓料、落牙等輔助機構組成,各機構的運動合理地配合,循環工作,把縫料縫合起來。
機座分為台板和機箱兩種形式。台板式機座的台板起著支承機頭的作用,縫紉操作時當作工作台用。台板有多種式樣,有一斗或多斗摺藏式、櫃式、寫字台式等。機箱式機座的機箱起著支承和貯藏機頭的作用,使縫紉機便於攜帶和保管。
縫紉機的傳動部分由機架、手搖器或電動機等部件構成。機架是機器的支柱,支承著台板和腳踏板。使用時操作者踩動腳踏板,通過曲柄帶動皮帶輪的旋轉,又通過皮帶帶動機頭旋轉。手搖器或電動機多數直接裝在機頭上。
縫紉機的附件包括機針、梭心、螺絲刀、油壺等。
Ⅵ 縫紉機 底線松怎麼調
解決縫紉機底線松的問題,需要准備的材料包括有:縫紉機、線梭。
一、首先將縫紉機的底線蓋打開。
Ⅶ 縫紉機上線 太緊該怎麼調試
上線緊可以調整夾線的螺絲,最大的螺絲往反方向擰,慢慢調試,也可以把梭子取下來調整上邊的小螺絲,梭子就是縫紉機下邊的放梭芯,線松緊只能慢慢調試,沒有捷徑走。
Ⅷ 家用腳登縫紉機上線松是什麼原因
家用腳踏縫紉機的面線松是面線壓板的壓力太小了,只要適當調整面線壓板的壓力即可。(如圖)
面線壓板位置在機頭左側突出(有彈簧、旋鈕)部位。
Ⅸ 縫紉機的上下線不合怎麼調整啊
需要工具:縫紉機翹刀、鑷子、螺絲刀 1、先打開針板。 2、觀察針眼與梭形物之間的位置關系。 3、松開針桿上方的螺絲孔,並調節針孔與梭形件之間的位置關系。 4、如果針眼距離飛梭太遠。向上和向下移動針桿,以使形狀梭距離針眼約0.2cm。
世界縫紉機行業經歷了由歐洲、美國向日本、韓國、台灣、新加坡的轉移後,自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向中國全面轉移,21世紀初全球已有70%以上的縫紉機產量在中國。
但是,國內70%-90%的高端機市場被日本、德國企業所佔領。而在中低端縫紉機產品上,世界縫紉機產業已經完成了向中國轉移,產業轉移逐步向中高端產品延伸。
隨著縫紉機械製造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縫紉機械製造企業間並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縫紉機械製造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產業發展環境和產品購買者的深入研究。
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縫紉機械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縫紉機械製造行業中的翹楚!
1869年,洋務派代表人物李鴻章訪問英國,歸國時帶回了一架鍍金勝家縫紉機,作為禮物送給慈禧太後。當時,英國媒體還報道了此事。
所能找到的縫紉機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資料是一則廣告。1872年12月14日,《申報》刊登了一則晉隆洋行「成衣機器出售」啟事。啟事中說:「新到外國縫紉機數輛,每輛洋價50兩,欲購請來本行接洽。」而當時這家洋行經銷的就是美國勝家公司(當時叫作辛格公司)產品。
近代著名思想家、政論家王韜曾經對這種機器做過描述。當時他的鄰居是位美國人,其家裡就有一台勝家縫紉機,1875年王韜寫道:「家有西國縫衣奇器一具,運針之妙,巧捷罕倫。上有銅盤一,銜雙翅,針下置鐵輪,以足蹴木板,輪自旋轉,手持絹盈丈,細針密縷,頃刻而長。」
1880年左右,勝家公司在上海南京路(今南京東路446號)設立了上海豐公司。為了推銷產品,公司以較高的報酬僱用中國女工,經培訓後讓她們帶上縫紉機沿街表演,向市民介紹縫紉機的操作方法,很快勝家縫紉機就在上海成為眾所周知的先進制衣機器。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勝家幾乎成為縫紉機的代名詞,它也是較早進入中國的西方工業產品之一。在中國,最早的時候縫紉機被叫作「鐵車」、「洋機」、「針車」等。末代皇帝溥儀曾送給皇後婉容一台勝家縫紉機,可見當時它在中國還是一件稀罕物。
1905年,上海首先開始製造縫紉機零配件,並建立了一些零配件生產小作坊。
1928年,由上海協昌縫紉機廠生產出了第一台44-13型工業用縫紉機。同年,上海勝美縫紉機廠也生產出第一台家用縫紉機。
1949年以前,整個舊中國縫紉機產量很低,年產量不足4000台,當時的縫制設備市場主要由美國勝家公司壟斷。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縫制機械工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行業經歷了改組、改造階段,公私合營、兼並合作,進行了合理的分工,形成了一批骨幹企業:如上海的切、昌、惠工、飛人、蝴蝶和天津縫紉機廠以及廣州的華南縫紉機廠等縫紉機生產廠家,主要生產普通家用縫紉機和低檔工業用縫紉機。
20世紀50年代末,輕工行業對家用縫紉機實行了通用化、標准化,統一了設計圖紙,提高零部件的兼容性,使縫紉機生產企業不斷增多,並根據需要開發了葵扇、醫療手術、羽毛球、自行車輪胎和簾子布拼接等特殊用途的縫紉機。
據統計截至1980年全國共有縫紉機生產企業56家,分布在22個省、市。截至1982年,我國縫紉機的產量達到1286萬台,居世界第一位。
到80年代中期,隨著市場和消費結構的不斷調整,縫制設備的產品結構在中低速工業縫紉機的基礎上向著高速化、系列化方向發展,電子、電腦技術也在縫紉機上得到廣泛的應用。
與此同時,我國還完成了零部件配套系統建立,構建了龐大的縫紉機銷售網點。部分縫機企業在引進了國外技術後,對先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
90年代初期,國際著名企業陸續進入中國,在國內設立了合資企業和獨資企業。
90年代後期,民營企業開始崛起,產業結構的大調整促進了行業的大發展,總體上形成了以上海、江蘇、浙江、陝西、天津和廣州等6大產區和基地。
截至2004年,我國縫紉機整機製造廠達600多家,零配件生產廠家達1000多個,年生產量為1400.8萬台,生產總值約280億元,品種近千個,已經成為世界上主要縫制機械生產國家之一。
Ⅹ 電動縫紉機底線松的不行、應該怎麼調
做比較軟的針織布料時,把小螺絲擰松半圈。不同的縫紉機,梭殼有點區別,但都是有個小螺絲的。
1、首先將縫紉機的底線蓋打開。
2、把線梭度放好留出線頭,蓋上底線蓋。
3、一隻手輕輕的捏住面線線頭,一隻手輕輕地轉動手回輪底線,線頭就會被帶出來了。
4、把拉出來的答底線捋好。
5、然後順時針調整壓線鈕,就能解決底線松的問題了。
【電動縫紉機斷線原因】
電動縫紉機斷線有很多原因,主要有有斷底線和面線之分,最常見的是以下幾種:
1、線路沒調好會斷線。解決辦法:調線路最好的方法是先調底線、調底線應該是線芯放在梭套裡面後,一手拿著線、梭套慢慢往下掉為宜、然後根據底線再調面線。
2、壓腳沒調好會斷線。解決辦法:調壓腳時壓腳邊和針有摩擦、在調壓腳時應用手左右搖晃壓腳看看會不會碰到針。
3、梭床和針尖間隙太大會斷線。解決辦法:調梭床時梭鉤和針槽的距離應該是0.1mm,小於0.1mm很容易斷針。
4、布料太厚會斷線。解決辦法:緊一下壓腳頂上面的螺絲,使其有一定的壓力。
5、布料太薄會斷線。解決辦法:車縫時壓腳走出布料斷線。
6、針桿和梭床不同步會斷線。解決辦法:調針桿時用梭套放在針板上面,針桿剛剛調到一個梭套那麼高,然後再調梭床。
7、車針針孔太鋒利會斷線。解決辦法:建議用圓頭針,不過價格貴了點。